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大學 » 新視野大學英語二怎麼講段落

新視野大學英語二怎麼講段落

發布時間: 2021-12-18 00:24:00

1. 新視野大學英語有哪些段落需要背誦

首先肯定你。
其次,老師是沒有怎麼硬性規定要我們背誦的,但是,在課後練習(exercise)中的第一部分——reading aloud(I. Read the following paragraphs aloud until you can say them from memory.)就是要背的啊,那裡有一段左右的原文。
最後祝你學習步步高升。

2. 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2第二冊課文的段落大意

郵箱是? 這樣才可以發過去

3. 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二版第四冊課文重點段落有哪些

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二版第四冊課文重點段落
A foreigner』s first impression of the U.S. is likely to be that everyone is in a rush -- often under pressure. City people always appear to be hurrying to get where they are going, restlessly seeking attention in a store, or elbowing others as they try to complete their shopping. Racing through daytime meals is part of the pace of life in this country. Working time is considered precious. Others in public eating-places are waiting for you to finish so they, too, can be served and get back to work within the time allowed. You also find drivers will be abrupt and people will push past you. You will miss smiles, brief conversations, and small exchanges with strangers. Don』t take it personally. This is because people value time highly, and they resent someone else 「wasting」 it beyond a certain appropriate point. 
 
外國人對美國的第一印象很可能是:每個人都匆匆忙忙──常常處於壓力之下。城裡人看上去總是在匆匆地趕往他們要去的地方,在商店裡他們焦躁不安地指望店員能馬上來為他們服務,或者為了趕快買完東西,用肘來推搡他人。白天吃飯時人們也都匆匆忙忙,這部分地反映出這個國家的生活節奏。人們認為工作時間是寶貴的。在公共用餐場所,人們都等著別人盡快吃完,以便他們也能及時用餐,你還會發現司機開車很魯莽,人們推搡著在你身邊過去。你會懷念微笑、簡短的交談以及與陌生人的隨意閑聊。不要覺得這是針對你個人的,這是因為人們都非常珍惜時間,而且也不喜歡他人‚浪費‛時間到不恰當的地步. 

4. 老師讓我給同學們講這一段。 這是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一冊UNIT6的一個段落。 我的英語不是很好,希望可以幫我

翻譯:我也已經決定繼續在人們的院子里說你好。這沒有什麼壞處,而且這是對的。坦白地說,我很自 豪。我正在做重要的工作。我使這個國家和早晨相比更加干凈。不是很多人都可以再每個晚上都能這樣說。
重要的片語:decide to do sth,keep doing, do any harm,
語法:比較級 cleaner than
時態:現在完成時(have decided) 一般現在時(it doesn't do....;i'm proud....Not many people....)現在進行時(i'm doing an...)一般過去時(i left this....)
希望對你有用,有問題咱們再交流~呵呵~

5. 新視野大學英語2unit6課文段落翻譯。一點也不難,但是無奈本人英語水平十分低下,而且情況比較急,

人手翻譯

6. 【急需英語課本上的背誦段落】07級使用外研社新視野大學英語的師姐師哥進來下啊~~~~~~

當年我們考試時,就把新視野課後的選擇題全部做熟就行了,當時我還背的一清二楚,考試時不看文章,看著題目勾。

7. 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冊課文總結。。。簡短的。。。英文的。。。急

  • 大學英語讀寫教程3課本翻譯
    unit1
    A
    我哥哥吉米出生時遇上難產,因為缺氧導致大腦受損。兩年後,我出生了。
    從此以後,我的生活便圍繞我哥哥轉。
    伴隨我成長的,是「到外面去玩,把你哥哥也帶上。」
    不帶上他,我是哪裡也去不了的。因此,我慫恿鄰居的孩子到我家來,盡情地玩孩子們玩的游戲。
    我母親教吉米學習日常自理,比如刷牙或系皮帶什麼的。
    我父親宅心仁厚,他的耐心和理解使一家人心貼著心。
    我則負責外面的事,找到那些欺負我哥哥的孩子們的父母,告他們的狀,為我哥哥討回公道。
    父親和吉米形影不離。
    他們一道吃早飯,平時每天早上一道開車去海軍航運中心,他們都在那裡工作,吉米在那搬卸標有彩色代號的箱子。
    晚飯後,他們一道交談,玩游戲,直到深夜。
    他們甚至用口哨吹相同的曲調。
    所以,父親1991年因心臟病去世時,吉米幾乎崩潰了,盡管他盡量不表現出來。
    他就是不能相信父親去世這一事實。
    通常,他是一個令人愉快的人,現在卻一言不發,無論說多少話都不能透過他木然的臉部表情了解他的心事。
    我雇了一個人和他住在一起,開車送他去上班。然而,不管我怎麼努力地維持原狀,吉米還是認為他熟悉的世界已經消失了。
    有一天,我問他:「你是不是想念爸爸?」
    他的嘴唇顫抖了幾下,然後問我:「你怎麼看,瑪格麗特?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接著,我倆都流下了眼淚。
    六個月後,母親因肺癌去世,剩下我一人來照顧吉米。
    吉米不能馬上適應去上班時沒有父親陪著,因此搬來紐約和我一起住了一段時間。
    我走到哪裡他就跟到哪裡,他好像適應得很好。
    但吉米依然想住在我父母的房子里,繼續干他原來的工作。我答應把他送回去。
    此事最後做成了。
    如今,他在那裡生活了11年,在許多人的照料下,同時依靠自己生活得有聲有色。
    他已成了鄰里間不可或缺的人物。
    如果你有郵件要收,或有狗要遛,他就是你所要的人。
    當然,母親的話沒錯:可以有一個家,既能容納他的缺陷又能裝下我的雄心。
    事實上,關照像吉米這樣一個深愛又感激我的人,更加豐富了我的生活,其他任何東西都不能與之相比。
    這一點,在9•11災難後幾天更顯真切。那天是吉米57歲生日。
    我在紐約自己的家裡為他舉辦生日宴會,但是我們家的人都沒能來參加,因為交通困難,而且災難帶來的恐懼使他們依然心有餘悸。
    我邀請了我的好友,請他們來幫忙把宴會弄得熱鬧些,增加點歡快氣氛,沒去理會他們多數人在情感上都有些疲憊這一事實。
    於是我一反常態,沒說「請不要帶禮物」,而是向他們喊「請帶禮物來」。
    我的朋友──吉米認識他們多年了──帶來了中意的禮物:鄉村音樂CD、一件長袖運動衫、一條有「吉米」字樣的皮帶、一頂編織的羊毛帽,還有一套牛仔服。
    那天晚上,我們先是送禮物,然後是切從他喜歡的麵包店裡買來的巧克力蛋糕,當然還唱了「生日歌」,否則宴會就不算完整了。
    吉米一次次地問:「該切蛋糕了吧?」
    等用完餐和送完禮物後,吉米再也控制不住了。
    他焦急地等著點上蠟燭,然後在我們「生日快樂」的歌聲中,一口長氣吹滅了蠟燭。戶
    然而吉米對我們的努力還是感到不滿足。
    他縱身跳到椅子上,直挺著身子,雙手食指朝天,一邊喊一邊指揮我們唱歌:「再──來──次!」
    我們全力以赴地唱。待我們唱完時,他翹起兩個拇指喊道:「好極了!」
    本來我們想讓他知道,無論世上有多難的事情,總是有人來關心他。
    現在反倒是提醒了我們自己。
    對於吉米來說,我們唱歌時的愛心,是他心中額外的禮物,但是他原先更想看到的,是別人再次感到快樂。
    有如父親的去世一夜之間改變了吉米的世界,9•11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熟悉的世界不復存在了。
    但是,當我們為吉米唱歌,相互緊擁,祈禱全球和平時,我們也意識到,朋友、家人間永恆的愛和支持可以讓我們克服生活中的任何困難。
    吉米以樸素的方式為我們協調了眼前的一切,他做到這一點並不令人吃驚。
    吉米的愛可以征服一切,這是任何東西都限制不了的。
    B
    時值秋夜,在我的故鄉新斯科舍,
    小雨淅瀝,輕叩錫鐵屋頂。我們周末度假寄住的古老小屋,彌漫著一股霉味。
    空氣寒冷得讓人發抖,於是我們點上了富蘭克林取暖爐。
    我們悠然地喝著熱朱古力,接著父親走向立式鋼琴,捲起襯衣袖,伸出一指敲一曲。
    他算不上一個鋼琴家,可他知道歌中的情、家中的愛。
    母親放下手中的針線活,和他同坐在一條凳子上,然後我哥哥也快緩步走向鋼琴。
    最後,不太能唱歌卻能拉拉小提琴的我也湊熱鬧唱了一兩句。
    一向體貼人的父親說:「你看,你也可以唱的,寶貝。唱得很好。」
    我常常記得成長的過程中感受到的溫暖、幸福和關愛。
    雖然我花了好些年才知道,家人的愛不是憑空產生的。葉
    事實上,愛從來就不是憑空產生的,甚至對那些看上去像我父母那樣天生充滿愛的人來說也一樣。
    但是,我願打賭,你必須生活於一個構架之中,方能讓愛這一無與倫比的禮物瓜熟蒂落。
    首先,愛需要時間。
    也許人們可以一眼看到愛的可能,見面幾周後就鄭重宣布「我愛你」等等,但是這樣的愛,相當於剛開始爬山,而這漫長的爬山之路充滿著起起落落。
    瓜熟蒂落之愛就像一個有生命的機體。
    它跟一棵橡樹的生命一樣,從土裡的一粒種子開始,慢慢地長成幾乎無葉的細枝,最後枝繁葉茂、足以遮蔭,成就其輝煌。
    我們不可調控或者加速其成長所需的年月,相反,我們必須用才智和耐心,始終欣賞相互間的差異,分享彼此的快樂和痛苦。
    因此,如果因小怒而離婚,父母孩子相互不信任,在第一次受傷害後中斷友誼,或不再相信愛,那是令人痛心的事情。
    我們常常未經深思熟慮就向某人說「再見」,結果付出了非常昂貴的感情代價。
    我曾經認識一對父子,他們被各自的生活困難困擾,多年來距離越拉越遠,結果相互間幾乎沒話可說,
    而相互間沒了依靠,他們的生活變得空虛。
    兒子大學畢業後的那個夏天,打算開著黃色老卡車到連通全國的雙車道公路上周遊一番(那時還沒有免費高速公路)。
    有一天,在准備出發時,他看見父親沿著繁忙的街道走來。父親熟悉的臉上帶著的孤苦令他震動。
    他邀父親停下來喝杯啤酒。
    沖動之下,他說:「來吧,爸爸。讓我們一塊兒度過一個夏天吧。」
    他父親是個傢具推銷商。雖然冒著家裡生意受損失的大風險,父親還是跟兒子走了。
    他們一道宿營,一道爬山,一道坐在海邊,一道探索城市的街道和幽靜的鄉村。
    在他們旅行後不久,他父親告訴我:「在過去的兩個月里,我學到的為父之道比我在我兒子成長的21年的歲月里學到的都多。」
    每個人的生活,都應該為愛的人留出空間,為我們愛的人抽出我們認為抽不出的時間是值得的。
    我們不應該誤導自己,認為我們所愛的人必須像自己一樣。
    關鍵是認可和欣賞我們間的差異。
    這些差異使得人們之間的關系有了一絲神秘和新奇。
    愛也需要另一種更為難得的能力──放手的能力。
    在我結婚的頭幾年,我錯誤地認為我丈夫應該想時刻和我在一起。
    我們第一次去拜訪他家時,我發現他們家的人做事時男的和男的在一起,女的與女的在一起。
    我公公佔了我的位子,坐到前車座我丈夫的旁邊。他倆常常一道出去,將我留下和女人們在一起。
    我向我丈夫抱怨,讓他夾在他所愛的人當中,痛苦不堪。
    我婆婆說得好:「和父親在一起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和你在一起是另一部分。你對二者都該感到高興啊。」
    我明白,愛就像根松緊帶,在它將你們緊緊拉在一起之前,必須先松開。
    愛又像涌來的潮水,一浪過後先退卻一點,下一浪才會比前一浪離你的心更近。
    最後,愛需要言語來實現。
    沒有言語,爭吵不能得到解決,這樣我們就失去了分享自己生活意義的能力。
    重要的是承認並表達自己的情感。
    這樣,我們才能真正使我們自己和我們所愛的人興高采烈。
    愛不是一次性的行為,而是一生的探索。我們總是在這種探索中學習、發現和成長。
    一次失敗不能毀滅愛,一次親吻也不能贏得愛。
    唯有耐心和理解才能得到愛。
    unit2
    A
    運動醫學專家經過多年的觀察,發現耐力運動員,特別是女性,經常會缺鐵。
    普渡大學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即使是適度的鍛煉,也可能會降低女性血液中的鐵含量。
    「我們發現,那些通常不運動的女性一旦開始適度的鍛煉,就會出現鐵含量下降的跡象,」普渡大學羅斯安妮•M.萊爾副教授說。
    她對62名婦女進行了研究,並將研究結果發表在《體育運動醫學與科學》雜志上。這些婦女原先不怎麼運動,後來開始了為期6個月、每周3次的鍛煉。
    萊爾指出:「那些增食肉類食品或服用鐵質補劑的女性能夠恢復到健康狀態。
    但突然參加鍛煉卻仍沿用舊食譜的人則顯示出鐵含量降低。」
    缺鐵在女性中是很常見的,每四個十幾歲的少女中有一人缺鐵,每五個18至45歲的女性中有一人缺鐵。
    而在積極鍛煉的婦女中這一比例更高,女耐力運動員中,缺鐵者比例則高達80%。
    萊爾說,這意味著「太多女性忽視了自己攝入的鐵含量」。
    育齡女性危險最大,因為月經是鐵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許多保健意識太強的女性也很危險,因為她們拒絕食用牛肉或羊肉,而這些肉中含有的鐵最易被吸收。
    而且,由於女性常常為了控制體重而節食,從而未能攝取足夠的含鐵豐富的食物,結果可能導致缺鐵。
    另一名專家指出,「普通女性每天攝入的鐵只是應攝入量的三分之二。」
    他指出,「對於那些已經缺鐵的女性,任何因鍛煉而產生的更多鐵質流失都足以導致體內缺鐵狀況的惡化。」
    運動可能通過多種機制導致鐵流失。
    有些鐵隨汗液流失。另外,由於某些未知的原因,高強度的耐力運動有時會引起消化系統內出血。
    運動員從事跑步之類高強度劇烈運動,也可能會因為足部血管失血的現象而使鐵質流失。
    缺鐵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也即最常見的階段,是鐵質儲量不足。這一階段一般沒有症狀。
    到了缺鐵的第二階段,就會出現疲倦和力不從心,此時體內已沒有足夠的鐵來形成血蛋白分子,將氧輸至運動肌肉。
    在第三即最後階段,人常常感到虛弱、疲乏無力、喘不過氣,運動成績大打折扣。
    「人們認為,只要不到第三階段就不會有什麼問題。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幫助設計普渡大學研究的約翰•L.比爾德說。
    「只有當你的鐵儲量為零時,你才會進入第三階段。而你若坐等到這個時候,你的麻煩就大了。」
    然而,比爾德指出,大多數鐵質儲量低的人並未意識到自己缺鐵,因為傳統的檢測血液中鐵含量的方法──檢驗血液中輸送氧氣的血蛋白的含量──是不夠的。
    其實,有必要檢查血液中另一種混合成分的含量,它可以顯示血液中的鐵含量。
    他還指出,雖然積極鍛煉的育齡婦女最有可能鐵含量低,「但男性也並非不缺鐵,尤其是在他們不吃肉類而又從事高強度的體力活動的情況下。」
    (估計有15%的男性長跑運動員鐵含量低。)比爾德和其他專家都說,對這些人而言,最好每年驗一次血,以測定血液中的鐵含量。
    如果鐵含量低,就要去看醫生,以確定是否該通過調整飲食或服用鐵質補劑來校正不足。
    一般說來,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是在食譜中增加含鐵豐富的食物,因為鐵質補劑可能存在嚴重缺陷。「服用鐵質補劑可能使人想嘔吐,有時甚至還會引起中毒。
    最好的鐵來源,以及唯一最易為身體所吸收的鐵來源,是肉、雞和魚。
    其他較好的鐵質來源包括棗、豆類和一些多葉綠色蔬菜。」
    「選擇那些標有『加鐵』字樣的麵包和麥片,」運動營養專家南希•克拉克寫道,
    「這些增加的鐵質補充了穀物中自然含鐵量的不足。將這些食物與含有大量維生素C的食物一起食用──比如吃麥片時喝橘子汁,或在三明治內夾上番茄──可以促進鐵質吸收。」
    克拉克還建議用鐵鍋烹食,因為烹調過程中食物能從鐵鍋中吸收鐵質。
    她寫道,「在鐵鍋內烹煮了3個小時的番茄汁,其鐵含量大大提高,增加到原來的30倍左右。」她說,鐵含量可能低的人,吃飯時應避免喝咖啡或飲茶,因為這些飲料中所含的物質會妨礙身體對鐵質的吸收。
    「運動女性應特別注意選擇飲食。」普渡大學的萊爾總結說:
    「如果你在鐵含量流失之前就注意到了警告信號,你就可以在它真正成為問題之前彌補鐵質的不足。」
    B
    正如運動能強心、健肺、固骨、強肌一樣,運動也能健腦。
    對動物的一系列科學研究表明,體育活動對智力的發揮有積極作用。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尚佩恩分校的大腦科學家威廉•格里諾說,「很明顯,運動使大腦受益。」
    他對老鼠的研究已經表明運動具有兩大功效:高強度體育運動給大腦提供更多的燃料,而技巧性運動則增強大腦神經的聯結。依照某些科學家的見解,這種聯結能使大腦更好地處理信息。
    在一項實驗中,實驗鼠被分成三組:
    第一組在自動輪中跑動,第二組通過一種復雜的越障訓練來提高技能,第三組則不做任何運動。
    「與跑動的和不運動的老鼠相比,經過越障訓練的老鼠的腦神經聯結數更多。」格里諾說,
    「相比之下,在自動輪中跑動的老鼠,較之其他兩組的老鼠,其大腦的血管密度更大。」
    他說,學習一種新的舞步和學習一種語言一樣,都能促進大腦發展。
    如果這種舞蹈還是一種良好的體育運動,則益處加倍。格里諾的另一組實驗顯示,年輕的大腦尤其能夠通過運動來增強能力。這組實驗表明,從小就鍛煉的老鼠,其大腦的變化最為顯著。
    他說盡管動物不是人,但依此推斷鍛煉對老鼠帶來的作用同樣適用於人類也合乎邏輯。
    對人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人身上。其結果表明,經常鍛煉能提高大腦處理信息的速度。
    伊利諾伊大學阿瑟•克雷默測量的結果表明,63至82歲不運動的人,在完成為期10周的水上運動課程之後,聽音擊鍵的反應加快了。
    對照組沒有經過鍛煉,其反應速度沒有提高。
    接受運動訓練之後,人的反應速度可能會加快,這是因為與衰老有關的機能衰退實際上源於體質下降。
    一些科學家推測,除了葯物作用和飲食不當等相關因素外,常常歸咎於衰老的大腦功能下降實際上可能是不注意保持體育運動帶來的一種後果。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運動學教授丹尼爾•M.蘭德斯最近發表了一篇文章,對有關運動對大腦影響的科學文獻進行了綜述。他說:「對老年人來說,鍛煉計劃對維持大腦功能顯得非常重要。」
    許多研究表明,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孩子,在學業上比不活動的同學優秀。
    但直到最近,人們還是認為因參加體育運動而獲得的學業優勢來自於增強的自信、更好的心態,以及運動後所帶來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而現在,一些科學家修正了他們的看法,表示這可能與身體狀況有關。
    另一名專家皮爾斯•J.霍華德說,新的研究表明,體育鍛煉提高了大腦中某些激發神經細胞生長的化學物質的含量。
    因此,那些進行鍛煉的人的大腦可能更有能力應付各種智力挑戰。
    不活動對大腦和身體都可能有負面影響。
    「科學家們認識到,心即是身,身即是心,」霍華德評價道。他說,最有益的運動能身心兼顧。

    unit3
    A
    海德中學的辦學宗旨是:如果你向學生傳授諸如求真、勇敢、正直、領導能力、好奇心和關心他人等美德的話,學生的學習成績自然就會提高。
    該校的創始人約瑟夫•高爾德聲稱學校的教學很成功。海德中學位於緬因州巴思市,每年的學費高達1.8萬美元,因其教導問題少年有方而聞名遐邇。
    「我們並不把自己看作一所專為某一類孩子而開設的學校,」馬爾科姆•高爾德說。他是約瑟夫的兒子,畢業於海德中學,現任海德中學校長。
    「我們把幫助孩子培養一種生活方式看作自己的職責,辦法是倡導一整套能影響所有孩子的價值觀念。」
    現在,喬•高爾德(約瑟夫•高爾德)正試圖將他尚有爭議的「品德第一」的理念向舊城區的公立學校推廣。這些學校願意將用於傳統教學計劃的稅金用於實施這一新的教學方法。
    海德公立學校第一個教學計劃始於1992年9月。
    但幾個月後,該計劃即告暫停。
    教師們對教學計劃的高要求以及高強度工作所帶來的壓力表示抗議。
    今年秋天,海德基金會計劃在巴爾的摩啟動初步的公立學校教學計劃。
    教師要接受培訓,以便今後能在整個巴爾的摩體系內勝任工作。
    美國其他學校的領導們也在關注這個教學計劃。
    去年秋天,在家長的一片抗議聲中,海德基金會在康涅狄格州紐黑文市郊區的一所中學內啟動了一個引人注目的教學計劃。
    當地居民擔心該校可能招進來舊城區的少數民族學生和問題學生。
    就像在緬因州那樣,求真也在康涅狄格州的這所中學得到廣泛推崇。
    在一堂英語課上,11名學生用最後的5分鍾展開激烈的討論,依照1-10的評分標准相互評價他們當天的課堂表現。
    「我得10分。」
    「我有意見。你既沒做語法作業,也沒做拼寫練習。」
    「那好,就7分吧。」
    「你只能得6分。」
    「等等,我可是全力以赴的。」
    「是的,可你今天沒提問。」
    在解釋自己的教育方法時,喬•高爾德指出,對傳統的教育體制不能只是改革。
    他說「無論怎樣改革」,用馬和馬車「是改革不出汽車的」。
    海德中學認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潛能」,這種潛能的基礎是品格而不是智力或財富。
    良知和苦幹受到推崇。
    成功由不斷進步來衡量,而不是由學習成績來評定。
    學生必須相互負責。
    為了避免美國中學使用的其他品格培養方案所引發的爭議,高爾德解釋說,「全力以赴」這一概念並不是要強迫學生接受某一套道德原則或宗教觀念。
    海德中學的課程與那些為升入大學做准備的傳統學校所開設的課程相似,包括英語、歷史、數學和自然科學。
    但所有的學生都必須選修表演藝術和體育,還要提供社區服務。
    在每門課程中,學生都會得到一個綜合了學習成績和「努力程度」的分數。
    在巴思市,97%的海德中學畢業生都升入了大學本科。
    在海德中學的綜合教育中,父母的參與是一個關鍵的組成部分。
    為了使孩子被該校錄取,家長也必須同意接受並實踐學校的思想和觀點。
    家長們簽約同意每月出席一次區域小組會議(共20個區域小組),每年去區域休養所三天,每年至少參加三次巴思市的研修班、討論組和研討會。
    在很多活動中,緬因州學生家長的出席率高達95%。
    喬和馬爾科姆•高爾德都說,當孩子們見到自己的父母都在全力以赴時,他們也會竭盡全力。
    他們說,對許多家長而言,最困難的是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公立學校學生家長的活動計劃仍在制定之中。這項工作的困難要大得多,因為很難使家長相信他們的參與很有價值。
    在紐黑文市錄取的100名學生中,有30%左右的家長出席了各類特別會議。
    這一低出席率違背了他們在教學計劃開始實施時所做的承諾,當時海德中學的官員曾與300個家庭進行了面談。
    巴思市一名在公立學校教書達14年之久的教師說,一旦問題得到解決,海德教學計劃就會在公立學校中獲得成功。
    他樂觀地認為,一旦家長們投入到計劃當中,他們就會成為孩子們日常行為的榜樣,這與寄宿學校的學生家長完全不同。
    一名曾任教於舊城區學校的教師如今在從事紐黑文教學計劃。他說,教師也能從中受益。
    「在這里,我們真正開始集中精力與每一個學生建立卓有成效的關系。
    我們的重點真的是先考慮師生關系,然後是師生共同探討學業。
    而在傳統的中學里,是先考慮教師和教材的關系,然後再考慮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在海德中學被進一步深化了。
    對教職員工的評估由學生來進行。
    19歲的吉米•迪巴蒂斯塔今年5月將從巴思校區畢業,並准備升入大學。對此他感到驚奇。
    幾年前,他還覺得自己的前途「是在監獄,而不是在大學」。
    迪巴蒂斯塔還記得他剛到海德中學時的情景。
    「我來這兒時,見人就侮辱,就咒罵。
    其他每所學校都會說:『滾出去!我們這兒不要你。』
    我來到這兒,他們卻說:『我們有幾分喜歡這種活力,但並不喜歡它消極的一面,我們要將它轉化成積極的東西。』」
    B
    以國家為背景探討解決問題或做出決策的方式就意味著研究許多復雜的文化因素。
    它意味著設法評估這些因素對現代生活的影響,也意味著把握目前正在發生的變化。
    在日本,最重要的是你為什麼單位工作。
    在對取向或決策過程進行分析時,這一點尤為重要。
    至少,它說明了美國工作流動性大而相比而言日本工作穩定性高的原因。
    盡管我們在許多方面存在差異,但這些差異並無優劣之分。
    一種特定的管理行為模式是由多個獨特的文化因素復合發展而成的──因而僅在一定的文化中起作用。
    讓我來描述一下三四種日本文化的特徵,它們以某種方式影響著決策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
    這些特徵是相互聯系的。
    首先,在日本,任何處理問題的方法或任何談判都體現著「你對你」的方式,這有別於西方「我對你」的方式。
    差別在於:在「我對你」的方式中,雙方都坦率地從自己的觀點出發提出主張──他們說出自己想要什麼,希望得到什麼。
    如此一來就形成了對峙的局面,西方人也十分善於應付對峙局面。
    日本人所採用的「你對你」方式則立足於雙方──自然而然地並常常是下意識地──力圖理解對方的觀點。
    因此,會晤的目標是雙方共同努力減少對峙,謀求和諧。
    第二個特點基於「一致共識」及「由下而上」的原則。
    在日本,各階層所有人員的想法和意見都會得到認真考慮。
    無論是在私人企業還是政府部門均是如此。
    在日本,人們力求團體的統一,不論這團體是家庭、公司還是國會。
    差別在於,西方式的決策多半源自高層管理人員,通常不徵求中層管理人員或員工的意見;而在日本,最底層的人員也能提出想法,然後通過組織上傳,對最後的決策產生影響。
    此謂「由下而上」。
    日本特有的交流方式也與西方的不同。
    即使生意沒做成,日本商人也力求和睦相處,願意花費必要的時間來確立「你對你」的交流方式,僅僅間接而巧妙地表達個人意見。
    這就產生了對時間的不同見解。
    在日本,把工作做得全面、徹底比西方那種按限期完成工作的態度更受推崇。
    由於側重點的不同,日本人不僅在生產上講求徹底,開會也講求徹底。
    因此,美國人對許多日本公司接二連三的會議感到很厭煩。
    美國人總是急於做出具體決策,而日本人卻試圖制定一個大方向。
    另一方面,一旦簽署了某個協議,卻常常是日本人驚訝於西方人履行協議時的拖沓。
    日本人急於前行,而西方人因需要時間作詳細計劃,則可能落後。
    現在,雖然日本的工業和技術得到了高度發展,但它們並未取代人力能源和動力的根本力量。
    我這么說的意思是,日本人引以為豪的是,無論需要多少時間,他們都會把一項工作做完並做好。
    這需要有奉獻精神和責任感,在這個機械時代里,它們仍然沒有被拋棄。
    在我的工作領域──金融和證券業,常有西方人問我,野村證券公司是如何避免美國公司所面臨的交易單流通堵塞的。
    我們也碰到過這個難題。
    東京證交所每天通常有2到3億筆交易。
    這個交易額是紐約證交所的許多倍。
    怎樣才能處理好這么巨大的數額呢?
    第一,我們擁有極為先進的計算機。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負責處理這些交易的操作人員一直工作直到任務完成。
    也許20年後,或許用不了這么久,他們就會更加西方化,會堅持一到5點就下班回家。
    但在今天,大多數人依然堅持待到工作完成。
    這是對質量的真正關心。
    「緊要關頭,鼎力相助」是日本人處理問題時的一個重要方面,存在於日本社會的各個階層。
    幾年前,松下公司遇到難關。
    在他們所採取的措施當中,有一項就是松下先生──公司的創始人和當時的董事長──調任銷售部經理。
    同樣,當我們野村證券公司五年前改用電腦系統時,新系統使700名員工失去了原來的工作。
    但我們並沒有解僱他們;相反,我們將他們轉為證券銷售人員,其中有些如今成了這方面的骨幹。
    只要有智慧,只要肯努力,就可以在公司里通過努力獲得成功。
    在日本,一個人的才能不會被局限於一個固定的領域。
    我們認為,對於員工的忠誠奉獻,公司應予以回報。

熱點內容
與朋友約會翻譯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28 22:34:05 瀏覽:891
五年級上冊英語怎麼翻譯第三課 發布:2025-08-28 22:29:48 瀏覽:924
世界之上翻譯成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8 22:28:53 瀏覽:275
英語的一句話怎麼翻譯成漢語 發布:2025-08-28 22:20:35 瀏覽:900
這就是我怎麼不信啊翻譯成英語 發布:2025-08-28 22:19:38 瀏覽:918
河北師范大學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8 22:10:33 瀏覽:917
這是一個新玩具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8 21:41:05 瀏覽:79
他的姓是史密斯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8 21:40:23 瀏覽:651
看那個是誰的球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8 21:38:40 瀏覽:445
我步行去上學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28 21:36:58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