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業大學英語怎麼樣
A. 湖南工業大學英語專業好不好學校環境、設施怎麼樣,我是河南文科考生今年考了535,能上嗎
我是工大來的學生,所以源比較清楚。
工大的英語專業在工大所有專業中處於中上水平,還算比較好。
所屬的外國語學院7月1號就要搬到河西新校區,所以既有環境絕對是一流。唯一的遺憾是新校區還在繼續擴建,所以暫時還不能呈現出特別完美的整體環境。學校旁邊的神農城也在建設之中,建好後學校的地理位置就更好了。
根據往年錄取情況,535分應該是肯定能上的。
如果還有什麼關於工大的問題,歡迎來問。
B. 湖南工業大學英語專業如何
還行,有專門的外國語學院的
C. 湖南工業大學外語系很差嗎學英語容易考研到好大學嗎
這個學校的英語專業可能沒有專業的英語院校那麼好,但是大學知識其中一個方專面,主要還是得看屬自己是否努力。選擇了考研,就是選擇了辛苦,選擇了孤獨。但是只要你努力了,堅持了,你也就成功了。那時自己努力後的成功,是自己理想的實現。既然選擇了就風雨兼程,不要左顧右盼,只要堅持努力,一路向前。前方肯定是光明的未來。勤奮,毅力,信心是你勝利的法寶,多看多想多學,付出是肯定有回報的。不要猶豫不要彷徨,既然站在跑道上就努力奔跑。考研是一段孤獨的旅程,只有堅持才能看到曙光。有毅力,有努力,你就一定會成功。
D. 湖南工業大學英語專業好么轉系
有關專業好與壞,來特源別是英語在大學里的話。我個人覺得不是那麼重要。關鍵是靠自己。大學老師只是教你一些學習方法,合不合適你。這些都得看你自己去判別。
建議不要過於糾結學校專業的好壞.你應該充分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最佳學習方法。盡快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麼吧。祝你成功!!!!!!!!!
E. 湖南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怎麼樣
我是湖南工業大學的,不過不是外國語學院,對外國語學院有一點了解,覺得還不錯,每年考各種英語等級的人都很多
F. 湖南工業大學科技學院英語專業怎麼樣
我是工大英語專業的學生,新校區的,說實在話,我們學校英語專業不怎麼樣
首先作為一個工科學校,英語之類的文科專業本來就不受重視,
加上外院規模又小,配套英語設施跟不上,真的
更不用說科院的了
G. 我是湖南工業大學英語專業大一學生,想通過考研考上湖南師范大學,不知道難度怎樣
我也是湖南的。也是從一個二本學校考上研究生的。你想考湖師大的內什麼專業呢?還容是英語嗎?如果是,湖師大的英語專業有兩種主要的方向,一種是英語語言學,另外一種是文學。你現在所應該做的就是把你的英語的基本功練好,比如語音,語法等等。大一大二是打基礎的最佳時期。我建議你不要工作了再考。到時你基本上沒時間。到了大三下學期基本上可以開始做准備了。至於考研有沒有用,那要看個人以後的發展方向。
如果你要考的是別的專業,我建議你先自己想好。因為作為英語專業生,我們可選的別的專業十分有限比如法律,心理學,教育。因為這些不用考高等數學。如果是跨專業的話,那你要提前准備了。
H. 湖南工業大學英語系怎麼樣
握個手,如果你去讀的話,那咋倆就是同學了。
我是復讀過一年的人了,今專年屬只有悲催的558。
今年政策很好,是湖南新課標高考的第一年,所以題目都會比較簡單
但是明年不一定會有這么好的政策 知道嗎
要慎重選擇
當然 如果你想復讀的話 推薦去雲帆 別去芙蓉
芙蓉文科今年最高分都只有593
雲帆的師資還是好一些
我有倆同學都是中途改學校去了雲帆 都考得不錯
我在芙蓉一年 班主任就換了4個 第四個還是學校一做台的女的
學校把心血都放在理科班了 悲催
I. 湖南工業大學英語專業怎麼樣
湖南工業大學的英語專業相對來說還是可以的 ,但是這種功課類學校肯定比綜合院校和師范類學校要差一點,不過這要根據你個人的分數來選擇
J. 湖南工業大學怎麼樣實話!急~~~~~~~~~
湖南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科為主,以包裝教育為特色的多科性高等學校。1996 年通過原國家教委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 2003 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學校坐落在南方工業重鎮湖南省株洲市,校園環境幽雅,交通十分便利。
一、歷史沿革
湖南工業大學的前身為株洲工學院。株洲工學院建校於1979年,經歷了株洲大學、中國包裝工程學院(籌)、株洲工學院的變遷,原隸屬於中國包裝總公司,2000年高校體制改革後,實行以湖南省和中國包裝總公司、中國包裝聯合會共建的新體制,是我國目前唯一以包裝為辦學特色的高等院校,素有「中國包裝教育的旗幟」、「中國包裝人才的搖籃」、「中國包裝科研的基地」之稱。
2003年7月17日,省長辦公會議決定以株洲工學院為基礎,整合株洲的高等教育資源,籌建湖南工業大學,為湖南工業化、包裝的現代化和株洲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服務。2004年8月18日,教育部批准籌建湖南工業大學。依靠省、市政府以及中國包裝總公司的大力支持,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籌備,學校辦學條件明顯改觀,辦學實力大幅提升。2005年11月17日,教育部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派出9人專家組來校對湖南工大籌建情況進行評估,一致同意提交教育部會議表決; 12月29日,教育部組織50名專家在南京投票表決,會議全票通過株洲工學院更名為湖南工業大學;2006年2月14日,教育部正式發文,同意株洲工學院更名為湖南工業大學。
二、基本情況
學校佔地面積3700畝,分為東、西兩校區;現有校舍面積74.2萬㎡,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9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94萬冊;擁有設備先進、功能齊全的體育場館。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萬多人(其中新校區7000人),教職工2100人,其中專任教師1450人,具備正高職稱的158人,副高職稱的621人,具有博士學位、碩士學位的479人,在讀博、碩士402人,聘有4名院士、20餘名教授為兼職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16 人;湖南省「 121 人才工程」、「百人工程」及學科帶頭人 15 人;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和培養對象 21 人。另外,有碩士生導師 47 人,兼職博士生導師 8 人。
學校現有碩士點19個,其中一級學科2個;聯合培養博士點10個,有3個省級重點學科,學科覆蓋工學、文學、管理學、理學、經濟學、教育學、法學等7大學科門類;現有4個省級重點專業,46個本科專業,其中7個教育部確立的「國家管理專業」、14個湖南省確立的「熱門專業」;有7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研究基地。
三、辦學特色
學校十分重視本科教學,始終把人才培養質量放在第一位,並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
一是包裝教育特色。基本構建了比較完整的包裝專業體系,設立了包裝工程等4個包裝類專業和包裝設計等12個專業方向,編寫了3套34本全國包裝類通用教材,建立了11個包裝類實驗室,對包裝學科體系也進行了積極探索。以包裝特色學科為龍頭,環境、材料、機械、自控、藝術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大大促進了學校的學科建設,同時學校在全國包裝教育中也起著龍頭和核心作用,教育部全國高校包裝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包裝聯合會包裝教育委員會、中國包裝技術培訓中心均設在學校,學校均為主任單位,學校還是我國第一個被國際包裝學會(IAPRI)接納的會員單位。在加強包裝學科建設、完善包裝教育體系的同時,學校注重包裝科學研究,承擔了大量的包裝科研項目,取得了大批成果,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為推動我國包裝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較大貢獻。
二是實踐教學特色。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推動全程化、多元化的實踐教學;在校內建設了6個生產實習基地和開放型、創新型實驗室;在中國包裝印刷生產基地廣東中山建立了由60餘家企業組成的實踐教學基地——中山包裝學院,組織學生參加科研實踐和課外創新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學校獲2002年度全國大學生CCTV英語比賽團體一等獎,獲2003年全國機器人大賽亞軍,獲2004年韓國釜山舉行的第九屆國際機器人賽亞軍,獲2005年全國大學生電子競賽二等獎。由於學校注重辦學特色,注重人才培養質量,生源狀況和學生就業歷年來都在全省高校名列前茅。
三是貧困助學特色。為了支持並鼓勵品學兼優的貧困大學生克服生活困難,順利完成大學學業,學校設立了湖南工業大學特困生助學基金會。目前有20多家企業加入了基金會,籌措資金達100萬元。每年都有一批特困學生得到資助。
四、人才培養
學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的多層次人才培養格局。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8822人。學校下設 16 個二級學院(系)(包裝設計藝術學院、包裝與印刷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傳播系、電氣工程系、法律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科技學院、社會科學部、體育部、土木工程系、外語系、信息與計算科學系、中山包裝學院、財會學院),現有本科專業 46 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 ( 引導 ) 、測控技術與儀器、建築學、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 ( 引導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包裝工程、印刷工程、英語、新聞學、廣告學、藝術設計、動畫、藝術設計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公共事業管理、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等,分布在工學、人文學科、管理學、理學、社會學科等 5 大學科門類和 17 個一級學科之中,其中包裝工程、印刷工程、藝術設計、自動化 4 個專業為省級重點專業,藝術設計、包裝工程、印刷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自動化、廣告學 7 個專業為國管專業。設有機械設計及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企業管理、材料學、設計藝術學等 19 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其中機械設計與理論、材料學、設計藝術學被批准為湖南省「十五」重點建設學科。初步建成了以包裝類專業為主體、特色鮮明的專業結構體系和優勢學科群。
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把人才培養質量視為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以教育創新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高度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建立了一批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實施了「 3+1 」人才培養模式,其中與中山張家邊企業集團、中國包裝印刷生產基地等單位共同創建的「中山包裝學院」,為包裝類專業學生的創新與創業提供了良好的開放式平台,是工科專業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成功模式。學校注重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及教學手段的改革與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得到優化,「現代包裝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近年來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 14 項,其中一等獎 2 項。在全國和湖南省大學生各類競賽活動中,我校學生表現出了良好的綜合素質,獲得了上百項榮譽。近幾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均超過 95% , 2003 年名列湖南省高校第一,其中包裝設計、印刷工程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
學校新的辦學理念和模式,得到教育部、湖南省的充分肯定,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2000 年 11 月教育部在三峽召開的 「全國大學生生產實習與社會實踐基地建設會議」上我校作了大會典型發言; 2001 年 7 月,湖南省委省政府領導率本省高校領導 120 人考察了中山包裝學院並推廣其經驗; 2001 年 10 月湖南省教育廳在我校召開了全省高校教學工作現場會;全國先後有 30 余所高校的領導、專家來我校考察、交流;《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等新聞媒體將我校譽為「中國包裝教育的旗幟」、「中國包裝人才的搖籃」、「中國包裝科研的基地」。
五、科學研究
學校實施了「科技創新工程」,科研投入與獎勵力度逐年增大,科研水平顯著提高。學校建立了「中國包裝設計專業中心」、「湖南省包裝經濟研究基地」、「湖南省現代包裝設計理論及應用研究基地」三個具有包裝特色的科研基地和「包裝工程設計研究院」、「現代水射流技術研究所」、「環境保護研究所」等 33 個研究院所。2001年以來,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34項,省部級項目460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76項、國家專利44項,獲國家教學成果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7項。近五年出版學術專著、教材432部,在國內重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843篇,2003年以來被SCI等「三大檢索」收錄312篇;主持「包裝學術研討會」等大型國際學術會議10餘次。其中「智能圖像信息處理方法及其在工業系統中的應用」、「決策應用軟體開發平台 Smart Decision 」、「交流傳動系統及其高性能控制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等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建成了7 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分別是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綠色包裝與生物納米技術應用重點實驗室、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技術重點實驗室、湖南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高壓水射流湍流應用技術及設備實驗室、中國包裝總公司重點實驗室、包裝新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六、對外合作
學校實行開放式辦學,重視和外界的聯系,與中南大學等 10 所高校聯合培養博士,與德國斯圖加特媒體大學、美國密執根州立大學和法國蘭斯大學等 4 所海外大學建立了合作關系,先後聘請美、德、日、澳等 10 多個國家的學者擔任兼職教授,並與德、美、韓、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36 家包裝、印刷企業開展廠校協作辦學。
學校還長期與地方大中型企業合作,開展科學研究和聯合攻關,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強力支撐。目前,學校依託在高新技術產業區建設新校區的優勢,正在積極探索高校校區、高新技術產業區、城市社區「三區融合、聯動發展」的新模式。
六、發展目標
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以工科為主,注重理工結合,文理滲透,弘揚包裝學科特色,促進多學科協調發展。按照「兼顧行業與地方需要,鞏固優勢專業,突出特色專業,發展新興專業」的原則,進一步優化專業結構,重點發展對包裝類主幹專業起支撐作用的相關專業,同時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增設一些地方急需的專業;穩定規模、改善結構、提升層次、提高水平,為湖南工業化服務,為包裝業現代化服務,為振興工業基地株洲服務,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省屬先進的多科性大學。
-----------------------------------------------------------------------------------------------
全國工業大學排名
1、哈爾濱工業大學(985,211)
2、西北工業大學 (985,211)
3、北京工業大學 (211、8個院士、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37個博士點)
4、合肥工業大學 (211,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與其他學校共建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25個博士點)
5、南京工業大學 (3個院士、1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工程技術中心、21個博士點)
6、河北工業大學 (211,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17個博士點)
7、沈陽工業大學 (1個院士、1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工程技術中心、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10個博士點)
8、浙江工業大學 (與其他學校共建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12個博士點)
9、廣東工業大學 (10個博士點)
10、天津工業大學 (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 7個博士點)
以下學校沒有博士點,不予排列
11、北方工業大學
12、內蒙古工業大學
13、長春工業大學
14. 河南工業大學(原鄭州工程學院與鄭州工業高專2004.5合並組建)
15、安徽工業大學
16、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17、湖北工業大學
18、湖南工業大學(籌)(原株洲工學院)
可以看出在工業大學中是比較差的一個。當然我不是說讓你一味的看排名,但是找工作時,你的大學不出名,對你的前途很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