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第一課怎麼上
A. 怎樣上好大學的第一節課
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堂課」的種類很多,從教師的經驗來講,有新教師走上工作崗位的第一堂課;從學生學習的時間上來看,有每學期的第一堂課,有每次期中考試後的第一堂課;從學科知識來看,有起始學科的第一堂課;從學生獲得知識的方式上來看,有各學科的第一堂復習課。另外,教師的工作需要中途新接班也會有第一堂要上的課,從課型上看,有公開課面對陌生學生時的一堂等。
教師們一致認為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是要求我們認真地備好課,並且做到「三備」: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為上好一堂課做好預設。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還要本著先進教學理念,注意以學生為本,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扎扎實實地備好一堂課。第一堂課如何上才能吸引學生使他們喜歡自己的課,這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共同的心願。那麼如何才能上好第一堂課呢?
現就常見的幾種第一堂課如何上分述如下:
一、如何上好「新教師」的第一堂課
一出戲,要演好序幕;一部樂章,要湊好序曲;剛離開大學校門、踏上工作崗位的新教師,上好第一堂課就顯得特別重要。因為這對今後的教學工作中能力的發揮和教學水平的提高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我們在相互聽課評課過程中感到,除少數新教師可以做到初出茅廬,一鳴驚人外,多數新教師都會不同程度地表現出「怯課」現象。有的人即使在課前對該課作了精心准備,但到臨場時,仍然難按原定教學計劃加以實施,出現「砸鍋」。這從心理角度講,是因為由學生突然變成教師,角色的突然轉變,常會使人出現緊張和急躁心理,這樣教學語言速度過快,表述過於呆板,講授缺乏條理性,教學方法的交叉運用不能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教學環節、程序缺乏應有的順序和章法等等;有的新教師會有自大心理,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在教學上具備合格教師的技能,導致對教學的艱巨性、復雜性認識不夠,從而影響自己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有的新教師會有自卑心理,懷疑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不適合做教師,擔心自己的知識水平不能適應教學的需要,對所講的內容沒有把握,怕講不好讓學生取笑等等。因此課堂教學中,為了不在別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弱點,不敢正確地面對教學對象,不敢大膽地和學生進行目光和語言交流;講課墨守陳規,甚至照本宣科,缺乏創新意識,方法簡單,不能正確地選擇參照系;有的新教師有緊張心理,上講台時緊張,眼睛不知往哪兒看、手腳不知如何放、頭腦思維不清、講話語無倫次等。除以上四種心理因素外,由於新教師年輕,缺乏教學經驗,對能不能完成預定的教學計劃,按要求上好課,心裡沒底。這種擔心與與心理失衡結合起來,就形成了「怯課」現象。
1. 有良好的心理准備
新教師要上好第一堂課,就要盡快進入教師角色,從心理、思想行為等各個方面承受社會對自己的角色期望。作為新教師,上課前要克服畏懼心理,樹立應有的自信心;虛心向老教師請教,取得他們的支持和幫助;認真地回憶、總結自己在實習過程中已得到的經驗和教訓;設想在第一堂課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對問題的處理方法與補救措施;主動深入班級,了解所任年級、班級學生的班風、學風、知識基礎等,與學生建立感情。
2. 精心備好第一堂課
大家知道備課是教師取得教學工作主動權的重要一環,同時也是教師提高教育思想、業務水平和教學藝術的重要途徑。教師備課越充分,教學效果相應就越好,因此,新教師在上第一堂課前,應精心備好課。從教學過程來說,要做到教學目的明確,教學層次清楚,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寫教案,第一課教學內容不要貪圖太多太雜,最好在每個環節下標注所需時間。從教學語言來說,要做到語言生動形象,活潑有趣,邏輯性強,通俗易懂;從教學形式來說,要做到教學方法靈活,啟發得當,教學步驟嚴密緊湊。進行默背試講,在上課前一天(睡前或閉目)對將要上的課先「過電影」,把整個一節課完整的過一遍,對每一句話、每個環節的設計進行「實況錄像」,這既是一次有效地自我過關測試,又是一次「課堂教學」的熟練過程,不妨一試,或有良效。
3. 注意作好課後小結
新教師在上完第一堂課後,都必須及時進行自我反思。即上完課後都要及時回顧備課和上課過程,分析在本堂課中有哪些較好地實現了原定計劃,還有什麼不足;哪些沒有實現或實現不好,原因是什麼;哪些問題在備課時沒有考慮到;學生在學習中有哪些反應;下堂課教學要著重注意些什麼,哪些方法比較成功,哪個環節存在問題等。將分析的結論、教學反思和感悟記錄在教案後的「教學反思」欄,也可以專門准備一個《教學反思錄》,作為下階段備課和上課的參考,作為今後自身成長和專業發展的記錄。
二、如何上好「新學期」的第一堂課
無論新、老教師,在新學期都會面臨並思考如何上好第一堂課?對「新學期」如何上好第一堂課,教師們在總結中是各抒已見。
1. 精神飽滿登講台
要上好第一節,我們不僅在內容上、形式上有所思考,還要在老師自己的情緒上調節好。假期我們從繁重的家務、瑣碎的生活、自由鬆散中走來,更應該梳理好自己的心情,煥發精神,拋棄煩惱。同時,還要進行認真的思考:上學期教學成績如何?經驗知多少、教訓找不找?現在的我是一位新手,打算如何步入經驗型教師的行列?現在的我是一位教學能手,看一看教學成績能否說明這一點?打算向一個怎樣的新目標邁進?等等,這一切都應該在我們上第一堂課前作出認真的考慮,並體現在第一學堂課上。讓學生從老師的臉上感受到「快樂」,從老師的語氣里揣摸到「信心」,從老師的關愛中得到溫暖,從老師的耐心中激起感激,從精湛的教學中受到啟迪……。
2. 精心設計開場白
一個語文教師是這樣記錄自己第一堂課的開場白:「同學們,歡迎你們升入九年級!從今天起,你們又跨上了一個更高的台階。九年級是一個美好的年級。在這里,我們將跟著許許多多的作者走進一個更廣闊更豐富多彩的世界。在這本書中,很多文章寫得十分優美,我最喜歡這一段話…… 你想知道這段優美的語言出自哪篇課文嗎?那就到書中去尋找吧!」學生們聽了這樣一番語言描述,怎們能覺得學習是枯燥無味的,怎麼能不對今後的學習充滿嚮往?
這雖是一位語文老師的第一堂課的開場白,其它學科也是如此,在聽課過程中,我們感受到地理教師的開場白讓學生對祖國河山有美的贊嘆,生物教師讓學生體會到了解自身的興趣,化學教師使學生體會到物質世界的絢麗多彩。教師如何設計開場的妙語,它關乎著教師給學生們留下怎樣的第一印象,關乎著是否能調動學生學習這一學科的興趣,關乎著這一學科教學的成敗。
3.增添自信講評課
第一節課是講授新課好?還是講評課好?很多教師認為每學期時間緊、任務重,趕緊上新授課吧!可有的教師在總結中這樣寫:「我新學期的第一堂上的是講評課,講評上學期期末考試試卷。一個假期,大多數的學生都玩瘋了,對上學期自己學得怎樣基本上忘干凈了,而新學期如何避免上學期的不足、發揮自己的優勢,借鑒他人的良策,還沒來得及思考,甚至從來沒有考慮這些的習慣。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下,學生能學好什麼知識?能把握好自己這一個學期的學習之舵嗎?我在放假前就布置了一道別具匠心的寒假作業:仔細分析自己這次期末考試的試卷,先就地糾錯,再好好思考思考自己一個學期來的在學習上的得與失,開學第一天咱們要交流交流,每個人都必須發言。課堂上由於劃分了學習小組,每一個學生都發了言,且情緒相當高漲。經驗談出來啦,學生的自信又增強了三分;教訓找到啦,學生心底明亮了起來。一次,兩次,三次,每個學期、每次考試之後、每次作業之後如果都能安排類似的內容,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越來越理智地對待自己的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自然就會養成。」
三、如何上好「新接班」的第一堂課
教師根據學校工作的需要,有的新學期一開始就接了某個班級的教學工作,有的中途接某個班的某學科教學,無論是那種情況,對學生而言都是新的教師,這樣的第一堂課如何上,也顯得非常重要。大家在研討過程中一致認為:新學期開學時,教師們面臨著怎樣上好第一節課,為今後教學的成功會打下一個好的基礎,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1. 給學生留美好印象
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第一次見一個人,他的外貌、衣著、言談舉止、……都會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學中也是如此,學生對教師的「第一印象」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情緒以及師生關系。「第一印象」好比演員登台亮相,「第一炮」打響了,可能博得滿堂彩,所以,第一堂課的好壞往往就與之後學生學習的興趣大有關聯。因此,教師在第一次與學生接觸時,就要注意自己與學生初交中的形象塑造,力求一開始就給學生形成一個美好的印象。為此,教師與學生第一次見面時,應設計好自已的儀表,要給學生以和藹可親之感,與學生談話要表現出關心、體貼,力求一開始就留給學生「是他們知心朋友」的印象,從而為自己的後繼教學創造良好的條件。
2. 給學生作自我介紹
上課時與學生第一次見面,一定要做自我介紹,忌諱進入課堂就講課,因為學生還不熟悉老師,對老師還有很多的神秘感,上來就講課,會因為學生對老師感受的程度大於對教學內容的程度,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所以,上第一堂課,要告訴學生自己的姓名及簡歷,讓學生認識自己,只有認識才能更好的尊重,才能增加學生對自己的喜愛和親近感。讓自己的求學經歷,成為吸引學生、激發學習、了解老師和建立師生友誼的催化劑。讓學生在你的自我介紹里,感受智慧之美,拼搏之美,進取之美。要讓學生感覺老師是一個博學的人,從而從心裡喜愛和敬佩老師。
3. 讓學生自我介紹
為體現師生平等和相互尊重,教師還應當主動認識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做簡要的自我介紹同樣是十分必要的,這不僅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而且讓教師從一開始就了解每位學生的情況,這對於今後的教育和教學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學生人數較多,一堂課時間未必夠用,也可以採用課堂簡單介紹,課後書面詳細介紹的形式,但這一環節不可缺少。因為只有教師記住了自己的學生,學生才能記住他的老師。讓學生記住老師比老師記住學生意義更加重大。
3. 給學生以恰當語言
教師應具有點幽默的特質,平靜無波瀾的語氣,呆板無趣的語言是無法吸引學生注意的,優美形象的教學語言要求有和諧的節奏。評課時一位專家曾說:如果45分鍾都是一個調子,平鋪直敘,像流水般地淌,淌,淌,學生也會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講到主要的地方可重復一遍,講到快樂的地方應自然地露出微笑,講到憤怒的地方,情緒應很激昂,講到悲傷的地方,聲音應變得很低沉。教師還應善於利用幽默語言(包括肢體語言)激活課堂,調節學生情緒,幫助學生在輕松氛圍中,發現、建構、理解新知識、新方法,促進學生發展。不要讓你的第一堂課就使學生失去對你的(學科)興趣。
四、如何上好「新學科」的第一堂課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中學和小學相比,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學科門類多,新的學科在學生面前如何展現,教師首先設法讓學生感受該學科的魅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消除對本學科的疑慮甚至恐懼,並對未來的課程和活動有一個美好的期待,為本學期在學習該學科時打好一個堅實的基礎。
1.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應該講,任何一門學科都有他們的科學性和趣味性,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獨特的魅力。教師的第一堂課,應該培養學生對這門學科的愛好,學生的愛好有了,就意味著你的第一堂課成功了。
培養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首先應使學生明白本課程要學習些什麼,讓學生了解本課程的大概內容,知道將來能學到哪些知識和技能,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其次,應使學生明白為什麼要學本課程。具體說,最好是聯系現實社會中的一些具體的實際例子,來突出所教學科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突出所教學科在個人修養提高方面的重要性,突出所教學科在考學中的重要性,要讓學生產生一種學好你所教學科的沖動和神秘感,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這樣做,雖然有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嫌疑,但是對於引導學生熱愛自己所教的學科,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鼓舞學生的士氣都是很有必要的 。
2. 樹立學生必勝信心
第一堂課要讓學生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期望。任何一位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這是一個人的自尊心所決定的,學生們也想在第一節課給老師一個好印象,他們也會積極發言提問來表現他們自己。因此,在上第一堂課時,學生哪怕是取得一點點成績或進步,你都應該真誠地贊美他們,鼓勵他們。要讓學生有成功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你的課。
3. 介紹學科學習方法
介紹本學科的學習方法。可以結合自己和別人的經驗、教訓,根據自己的心得來現身說法,把自己的一些竅門和絕招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叫學生知道下一步怎麼學,怎麼做,怎麼與老師配合,達到以實用來吸引人,以真摯來感染人。
無規矩不成方圓,必須讓學生明白今後應該怎麼樣做,如何學好這一科目,平時的課堂要求,作業要求,考試要求等等。讓學生在今後能按你的要求學習,遵守紀律,按時交作業等。這些必須讓學生明白,可以為以後上課節省一些組織教學的時間。
五、如何上好「新學年」第一堂課
初中三年,每一年學生的情況不同,學習的內容(科目)不同,學習的目標和要求也不同,這就要求教師在新學年第一節課要給學生一個新起點的感覺,要給學生提出一個新的學習(成長)目標,讓學生認識到,學生時代是人生不斷學習、積累知識、奠定基礎和前進提高的重要階段,必須勤奮學習好好珍惜。
1.七年級新生的第一堂課,除上述內容及方法以外,還應給學生指明如何做好小學升初中的過渡,結合本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從生活和學習習慣等方面,給學生提出指導建議和合理要求,使他們盡快進入中學生角色,適應中學生學習生活。
2.八年級新生的第一堂課,應著重指導學生,總結學習生活經驗和教訓,特別是成功的(高效的)學習方法,結合學科特點,指導學習方法,防止兩極分化。實踐證明,英語和數學是八年級學習分化的轉折點。讓學生認識到八年級是初中三年最關鍵的一年。
3.九年級第一堂課,對學生進行理想和升學方面的教育,讓學生知道,中招是人生第一次學習考驗,對人生的發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對高中的學習和升入大學都會產生直接的影響。每一位學生都必須認真對待,都要爭取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一步一個腳印走好人生的每一段旅途。
總之,第一堂課對教師而言是平常的一課,而對學生來講確實不尋常的一節課。所以,如何把第一堂課上得精彩,上得有意義,讓學生產生興趣,使學生難以忘懷,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就顯得十分重要。要上好第一堂課有多種方法,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教師都會因主觀和客觀的情況不同,採用不同的方法上好第一堂課。希望廣大教師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探索實踐,讓我們的第一堂課的教學成為師生共同獲得發展良好開端。
新教師要上好第一堂課,必須注意克服以上急躁、自大、自卑、緊張等影響教學的心理,盡快進入教師角色,去精心備好第一堂課,並且注意作好課後小結,以利於以後的教學。
B. 今天上完大學大一英語第一課~~~ 迷茫的~~ 大學英語該怎麼學啊
理論上,大學英語要靠自學最有效,造成別把英語成績弄差了 記得採納
C. 如何上好第一節課
一、把握尋常中的不尋常
每學期開學的第一天,看起來跟其他的日子沒有什麼兩樣,但是,無論對教師,還是對學生來說,它都有其特殊的意義,因為它是師生由假期生活到學校生活的一個轉折點,也是新一階段教學活動的起點。每個教師在自己的教學生涯中,都會不斷地面對新學期第一堂課,也就是開場課。開場課上得是否成功,會給接下來的整個學期甚至將來更長時間的教學帶來極大的影響。所以,開場課的價值遠遠超過了一般意義上的四十五分鍾。
然而,並不是所有教師都能清醒地認識到開場課與一般課堂的不同份量,很多教師未能認識到開場課在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上的特殊性,不能很好地把握這一契機給自己的教學帶來收益。我們在幾所學校所作的小范圍調查也表明[1]:不少教師對開場課的重要影響沒有足夠的認識,或者未能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他們或者認為,開學伊始學生的心還比較散,可以先不用著急,應讓他們慢慢適應幾天再說;或者教師本人對新學期開始的生活就不太適應,懶懶散散,不願花力氣備課,草草應付,敷衍了事。另外一些教師看起來表現得比較「負責」,有的在開學第一天就給學生考試,初衷或許是為了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興奮起來,回到正常的學習狀態;或許是藉此來鎮住學生,讓他們學習得「更踏實」,結果卻往往事與願違。還有的教師一上來就迫不及待、一板一眼地照本宣科,實施新學期的教學內容,生怕耽誤一點兒寶貴的時間,這種做法看似珍惜時間,實則是浪費。凡此種種做法都很難說是恰當的,其後果也只能是在不知不覺中錯過每學期只有一次的大好機會,給接下來的教學帶來本不應有的負面影響。
二、認識規律,知己知彼
要想抓住機會,成功地度過開學的第一天,教師首先要從自我做起,對自己提出嚴格要求,使自己提早進入工作狀態。開學前幾天,要認真總結上學期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提出矯正方案,整理出教學計劃,並認真備課。尤其是開始的幾節課,決不能讓自己在惰性和慣性中開始新學期的工作。其次,教師應該了解和分析學生在學期開始時的心理狀態和心理需求,做到有的放矢。不同學生在開學之初的心理狀況是不同的,有的學生希望快些開學,快些見到老師和同學,快些開始新的學校生活,他們對學校生活充滿企盼,這些學生往往對學校生活適應比較好,而且多是學業成績比較優秀的;也有的學生害怕或者厭惡學校生活;更多的學生可能處於這兩者之間。無論是哪種類型的學生,他們對第一天的學校生活都會有某種新鮮感,內心會充滿某種希望和不安,部分學生還可能有某種程度的焦慮。因此,能否用適當的教學策略保持學生的希望和新鮮感,克服學生的不安和焦慮,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就成了第一堂課能否成功的關鍵。大量研究和試驗都已經證明了輕松的學習環境和學習者的良好心理狀態對學業成績的積極影響[2],因為第一天的學校生活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深遠的影響,教師必須認真對待。
教師需要了解的另一個方面是,師生關系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3]。學生對於不同學科的學習興趣是不一樣的,而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除了個人興趣和歷史原因,任課教師人格力量的影響不可低估。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前提,而且也是新課程理念的必然要求[4]。很多有經驗的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當學生喜歡某一位老師時,他就會喜歡這位教師所教的學科。在學校我們會經常見到這樣的現象:某個學生本來很喜歡數學,但是由於換了數學老師,漸漸地他對數學沒有了興趣。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後來的數學教師業務水平比不上前面的教師,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很可能是在學生對教師本人的接受程度上。相反的,學生由於喜歡某個老師而漸漸喜歡起從前並不喜歡的學科的例子同樣很多見。華東師范大學的熊川武博士對這一現象做過專門的研究分析,最後他立足試驗結果,向廣大一線教師大聲疾呼:「要想讓學生喜歡你的課,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本人。」
讓學生喜歡你有很多途徑,也有許多功夫要下。而開學第一課無疑是眾多途徑中比較關鍵的,也是容易產生長遠影響的一個契機,如果以前學生不太喜歡你教的學科,你應該抓住學期開始的時機改變現狀,讓學生重新認識你和你教的學科。如果你面對的是新學生,那麼就更應該給他們留下正面的第一印象,這一印象的作用十分重大,很值得教師多下些功夫。
三、立足學科特點,形式靈活多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新學期第一課,可以為接下來的教和學奠定一個更好的起點。總的來說,新學期的第一節課氣氛應該是民主的、輕松的、積極向上和充滿希望的;教學內容方面一般不宜安排課本新知識的教學。學生的假期生活多種多樣,不是每個學生都有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習慣。經過一個長長的假期,多數學生對課本內容的學習都有不同程度的放鬆。因為沒有學校的學習環境,很多學生對學習內容又有了新的陌生感。所以新學期的第一節課,教師應該特別注意幫助學生「回溫」。以英語課為例,教師在新學期的第一課可以實施以下教學活動:
1.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控制課堂氣氛,盡可能使之輕松愉快。比如,教師可以先講一些假期接觸到的趣聞軼事,先讓學生活躍起來。然後,與學生共同回顧豐富多彩的假期生活,引導學生討論各自的收獲和感受,共同分享重回溫暖集體的快樂。
2.教師引導學生交流各自在假期里所見、所聞、所學到的與英語學習有關的知識,這一環節建議採取小組活動的方式進行,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討論後,每組選一個代表綜合本組的討論內容,向全班介紹本組同學的假期收獲。匯報的內容可以很寬泛。從具體的語言知識,如「SARS的英文全稱怎麼說?」「Smile And Remain Smiling 是什麼意思?」等,到相關的文化內容,如:學生聽過的英文歌曲,看過的外國小說、電影、電視節目等;從相關的新聞時事到學生在假期生活中遇到的各種與英語學習相關的問題和困惑等都可以作為匯報內容。總之,重要的不是討論的內容本身,而是學生的積極參與和討論給學生帶來的積極影響。教師對學生的發言宜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熱情,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重新燃起學習熱情,讓學生很快找回英語學習的感覺。
3.檢查上學期布置的學習任務和實踐項目,對作業完成情況進行客觀、合理的評價,教師要特別注意以鼓勵性評價為主。為盡快使學生回到學校生活狀態,教師還可以提前設計一些與本學科有關的趣味游戲和競賽,有選擇地回顧以前學過的內容,促進和喚醒學生的英語學習興奮點,結束假期生活的懶散狀態。
D. How to study English
這是大學英語第一課。偶以前做成的電字版。中英文都有。對你最有用了 Unit 1 How to Be a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 成樣成為一個成功的語言學習者? 「Learning a language is easy. Even child can do it!」 學習一種語言很容易。甚至連小孩子都能做到! Most alts who are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would disagree with this statement. 大多正在學習的成年人不會同意這種說法。 For them, learning a language is very difficult task. 對於他們來說。學習一種語言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They need hundreds of hours of study and practice, 他們需要花上數百個小時去學習和嘗試, and even this will not guarantee success for every alt language learner。 甚至這樣也不能保正每一個成年人的語言學習能取得成功。 Language learning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kinds of learning. 學習語言和學習其它不同。 Some people who are very intelligent and successful in their fields find it difficult to succeed in language learning. 很多人在他們自已的領域既聰明又成功卻發現學語言很困難。 Conversely, some people who are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s find it difficult to succeed in other fields. 相反的。成功的語言學者們發現很難在其它方面取得成功。 Language teachers often offer advice to language learners: 語言老師們常常向學者們提出這樣的建議: 「Read as much as you can in the new language.」 學習一門新語言要盡可能的多閱讀。 Practice speaking the language every day. 每天練習說這門語言。 Live with people who speak the language. 多接觸說這類語言的人。 Don』t translate----try to think in the new language. 不要總是力圖將它翻譯出來。要盡可能的去用它思維。 Learn as a child would learn; play with the language. 要像小孩那樣去學習,自然的去習得語言。 But what does a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 do? 然面,一個成功的語言學習者是怎麼做的呢? Language leaning research shows that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s are similar in many ways. 語言學習方面研究表明,成功的語言學習者在很多方面有共同之處。 First of all,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s are independent learners. 首先,成功的語言學家是個獨立的學者。 They do not depend on the book or the teacher; they discover their own way to learn the language. 他們不依賴書本或老師。他們能找到自已學語言的方法。 Instead of waiting for the teacher to explain, they try to find the patterns and rules for themselves. 他們力圖自已去發現句型和語言規則,而不是等老師去解釋。 They are good guessers who look for clues and from their own conclusions. 他們能夠很好地通過猜測尋找線索並形成自已的結論。 When they guess wrong, they guess again. They try to learn from their mistakes. 當他們猜錯,他們會再猜。努力地從自已的錯誤中學習。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ing is active learning. 成功的語言學習是一種主動的學習。 Therefore, successful learners do not wait for a chance to use the language; they look for such a chance. 因此,成功的語言學習者不是等待機會去使用語言。而是尋找機會去使用它。 They find people who speak the language and they ask this people to correct them when they make a mistake. 他們找到說這種語言的人並在出錯誤時請他們給予糾正。 They will try anything to communicate. 他們試著去交流。 They are not afraid to repeat what they hear or to say strange things; they are willing to make mistakes and try again. 他們不怕重復他們聽到的內容也不怕說出一些奇怪的話。他們不怕出差錯並勇於反復嘗試, When communication is difficult, they can accept information that is inexact or incomplete. 交流困難的時候。他們可以接受不準確或不完整的信息。 It is more important for them to learn to think in the language than to know the meaning of every word. 對他們來說。學會一種語言思維比知道每個單詞更為重要。 Finally,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s are learners with a purpose. 最後。成功的語言學習者是目的明確的學習者。 They want to learn the language because they are interested in the language and the people who speak it. 他們學習這們語言是因為他們對這門語言以及講這門語言的人感興趣。 It is necessary for them to learn the language in order to communicate with these people and to learn from them. 為了能和這些人進行交流並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的語言是必要的。 They find it easy to practice using the language regularly because they want to learn with it. 他們發現經常練習使用這門語言是很容易的。因為他們想利用這門語言來學習。 What kind of language learner are you? 你屬於哪一類學習者呢? If you are a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 you have probably been learning independently, actively, and purposefully. 如果你是一個成功的語言學習者。你大概是一個獨立的。主動的,目的明確的學習。 On the other hand, if your language learning has been less than successful, you might do well to try of the techniques outlined above.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語言學習一直不太成功,你不妨試試上邊概括的這些技巧。
E. 上大學後,英語課都是怎樣安排的
大學英語比起高中英語,沒有那麼著重於應試,更偏向興趣的培養。如果是非英語專業,一般會學兩個學期的英語,分別是大學英語一和大學英語二。但不同的學校安排也不同,筆者就讀的院校安排的是,如果已經通過大學英語四級,在修完大學英語一之後不用繼續修讀大學英語二,而是選擇兩門英語相關的興趣學科,如中西方文化交流、外國影視欣賞、六級英語等。
除去上課內容的具體安排,對於課程的編排筆者也介紹一下。一般大學英語會放在大一,同學們都知道大學英語四級算是大學的必過項目,而大一剛剛升學,高中的積累還在,此時趁熱打鐵繼續學習,再一鼓作氣考過四級比較合理。選修課程時間上沒那麼多限制,不過推薦早些修完,為之後專業課的學習空出時間。
F. 如何在第一節英語課中,就精準把握學生的聽說讀寫水平呢
很多的大學英語老師在第1堂課中,都會讓學生進行英文的自我介紹,有的時候會規定時間不能少於三分鍾。我覺得這一段時間的自我介紹,就能夠讓老師很好的知道這個學生的英語詞彙量以及英語口語水平到底在哪種程度。而且也能讓老師清楚的知道,這個學生的英語發音在一個什麼樣的水平。而且我覺得可以給學生放一段英文視頻或者是英文電影片段,然後讓學生寫一下感受。這樣的話,也就能很好的把握到學生寫作水平在一個什麼樣的程度,也能讓老師知道他聽懂了多少。
就算是老師們發現自己班的學生英文水平一般,也不要氣餒,可以在之後的教學中對學生們進行相應的指導。
G. 如何上好新學期的第一堂英語課
4.上好新生的第一堂課,科學引導學生順利適應中學英語學習 6.新初一第一堂英語課我想這樣上 [呂曉琳] 8.第一節英語課開場白5篇 開場課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有其獨特的地位和價值,因此在內容安排和實施步驟上,開場課也都應表現出自己的特色。然而,現實的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對此認識不足或重視不夠,因而不能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導致此後教學活動的被動局面,最終給教和學帶來不應有的負面影響。文章對開場課教學模式和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探討,以期引起更廣泛的關注,從而推動開場課教學效果的提高,並最終帶動整個英語課堂教學。 一、把握尋常中的不尋常 每學期開學的第一天,看起來跟其他的日子沒有什麼兩樣,但是,無論對教師,還是對學生來說,它都有其特殊的意義,因為它是師生由假期生活到學校生活的一個轉折點,也是新一階段教學活動的起點。每個教師在自己的教學生涯中,都會不斷地面對新學期第一堂課,也就是開場課。開場課上得是否成功,會給接下來的整個學期甚至將來更長時間的教學帶來極大的影響。所以,開場課的價值遠遠超過了一般意義上的四十五分鍾。 然而,並不是所有教師都能清醒地認識到開場課與一般課堂的不同份量,很多教師未能認識到開場課在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上的特殊性,不能很好地把握這一契機給自己的教學帶來收益。我們在幾所學校所作的小范圍調查也表明[1]:不少教師對開場課的重要影響沒有足夠的認識,或者未能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他們或者認為,開學伊始學生的心還比較散,可以先不用著急,應讓他們慢慢適應幾天再說;或者教師本人對新學期開始的生活就不太適應,懶懶散散,不願花力氣備課,草草應付,敷衍了事。另外一些教師看起來表現得比較「負責」,有的在開學第一天就給學生考試,初衷或許是為了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興奮起來,回到正常的學習狀態;或許是藉此來鎮住學生,讓他們學習得「更踏實」,結果卻往往事與願違。還有的教師一上來就迫不及待、一板一眼地照本宣科,實施新學期的教學內容,生怕耽誤一點兒寶貴的時間,這種做法看似珍惜時間,實則是浪費。凡此種種做法都很難說是恰當的,其後果也只能是在不知不覺中錯過每學期只有一次的大好機會,給接下來的教學帶來本不應有的負面影響。 二、認識規律,知己知彼 要想抓住機會,成功地度過開學的第一天,教師首先要從自我做起,對自己提出嚴格要求,使自己提早進入工作狀態。開學前幾天,要認真總結上學期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提出矯正方案,整理出教學計劃,並認真備課。尤其是開始的幾節課,決不能讓自己在惰性和慣性中開始新學期的工作。其次,教師應該了解和分析學生在學期開始時的心理狀態和心理需求,做到有的放矢。不同學生在開學之初的心理狀況是不同的,有的學生希望快些開學,快些見到老師和同學,快些開始新的學校生活,他們對學校生活充滿企盼,這些學生往往對學校生活適應比較好,而且多是學業成績比較優秀的;也有的學生害怕或者厭惡學校生活;更多的學生可能處於這兩者之間。無論是哪種類型的學生,他們對第一天的學校生活都會有某種新鮮感,內心會充滿某種希望和不安,部分學生還可能有某種程度的焦慮。因此,能否用適當的教學策略保持學生的希望和新鮮感,克服學生的不安和焦慮,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就成了第一堂課能否成功的關鍵。大量研究和試驗都已經證明了輕松的學習環境和學習者的良好心理狀態對學業成績的積極影響[2],因為第一天的學校生活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深遠的影響,教師必須認真對待。 教師需要了解的另一個方面是,師生關系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3]。學生對於不同學科的學習興趣是不一樣的,而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除了個人興趣和歷史原因,任課教師人格力量的影響不可低估。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前提,而且也是新課程理念的必然要求[4]。很多有經驗的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當學生喜歡某一位老師時,他就會喜歡這位教師所教的學科。在學校我們會經常見到這樣的現象:某個學生本來很喜歡數學,但是由於換了數學老師,漸漸地他對數學沒有了興趣。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後來的數學教師業務水平比不上前面的教師,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很可能是在學生對教師本人的接受程度上。相反的,學生由於喜歡某個老師而漸漸喜歡起從前並不喜歡的學科的例子同樣很多見。華東師范大學的熊川武博士對這一現象做過專門的研究分析,最後他立足試驗結果,向廣大一線教師大聲疾呼:「要想讓學生喜歡你的課,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本人。」 讓學生喜歡你有很多途徑,也有許多功夫要下。而開學第一課無疑是眾多途徑中比較關鍵的,也是容易產生長遠影響的一個契機,如果以前學生不太喜歡你教的學科,你應該抓住學期開始的時機改變現狀,讓學生重新認識你和你教的學科。如果你面對的是新學生,那麼就更應該給他們留下正面的第一印象,這一印象的作用十分重大,很值得教師多下些功夫。 三、立足學科特點,形式靈活多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新學期第一課,可以為接下來的教和學奠定一個更好的起點。總的來說,新學期的第一節課氣氛應該是民主的、輕松的、積極向上和充滿希望的;教學內容方面一般不宜安排課本新知識的教學。學生的假期生活多種多樣,不是每個學生都有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習慣。經過一個長長的假期,多數學生對課本內容的學習都有不同程度的放鬆。因為沒有學校的學習環境,很多學生對學習內容又有了新的陌生感。所以新學期的第一節課,教師應該特別注意幫助學生「回溫」。以英語課為例,教師在新學期的第一課可以實施以下教學活動: 1.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控制課堂氣氛,盡可能使之輕松愉快。比如,教師可以先講一些假期接觸到的趣聞軼事,先讓學生活躍起來。然後,與學生共同回顧豐富多彩的假期生活,引導學生討論各自的收獲和感受,共同分享重回溫暖集體的快樂。 2.教師引導學生交流各自在假期里所見、所聞、所學到的與英語學習有關的知識,這一環節建議採取小組活動的方式進行,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討論後,每組選一個代表綜合本組的討論內容,向全班介紹本組同學的假期收獲。匯報的內容可以很寬泛。從具體的語言知識,如「SARS的英文全稱怎麼說?」「Smile And Remain Smiling 是什麼意思?」等,到相關的文化內容,如:學生聽過的英文歌曲,看過的外國小說、電影、電視節目等;從相關的新聞時事到學生在假期生活中遇到的各種與英語學習相關的問題和困惑等都可以作為匯報內容。總之,重要的不是討論的內容本身,而是學生的積極參與和討論給學生帶來的積極影響。教師對學生的發言宜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熱情,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重新燃起學習熱情,讓學生很快找回英語學習的感覺。 3.檢查上學期布置的學習任務和實踐項目,對作業完成情況進行客觀、合理的評價,教師要特別注意以鼓勵性評價為主。為盡快使學生回到學校生活狀態,教師還可以提前設計一些與本學科有關的趣味游戲和競賽,有選擇地回顧以前學過的內容,促進和喚醒學生的英語學習興奮點,結束假期生活的懶散狀態。 4.師生共同商討、制定新學期的學習計劃。每學期開始,學生就進入更高階段的學習,教師也要在以前學習的基礎上對學生提出相應的要求,讓學生樹立一個明確的目標和努力方向。教師還可以就教學內容、教學進度等問題徵求學生的意見,師生共同討論。已有的研究和試驗證明:師生對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的認識協調一致時,教學更容易達到預期的目標[5]。因此,教師絕對不能認為教學計劃只是教師的事,學生只要聽老師的話,跟著老師走就行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是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素質教育的重要前提之一。 除了這些活動形式,教師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計更多的活動。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適當使用一定比例的英語,但是一定是在保證學生能接受的前提下使用。 上完第一堂課後的總結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個環節不可忽視。教師應該對課堂上不同學生的表現做好記錄,分析整理學習者的個性差異,為下一步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做好准備。 有些教師是第一次走上講台,或者是新接其他教師的課,對於這些教師,第一堂課就更為重要。他們面對的是陌生的學生,這就要求教師除了上面的工作,還要花更多的時間去了解每個學生,了解他們的個性特徵和學業情況,還要准備自我介紹、認識新同學等內容。 當然,以上教學活動只是建議和舉例性質的,更不是什麼「最優模式」。基於教學策略的指向型和靈活性,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應該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事實上,不論哪一種課堂類型,都不可能有什麼「最優模式」,因為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千差萬別,每個教師的教學習慣和風格也不盡相同的,教師應從實際情況出發,積極開動腦筋,不斷探索自己的教學模式。本文的意義也不過是拋磚引玉,引起對這一問題的更廣泛的注意,希望更多的一線教師提供更多更好的點子。 盡管實施形式可能多種多樣,但無論以何種形式呈現,新學期第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應該是比較明確的:它主要不是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而是分析和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初步形成一種積極開放的心理狀態。同時,這一基本出發點不但適用於英語學科,對其他學科同樣具有指導意義。教師以此為出發點來准備開場課,就比較容易實現「開門紅」,從而使以後的教學更加順利,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持之以恆、錦上添花 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教師僅僅上好開場課是遠遠不夠的。實現學科教育目標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更不可能一勞永逸。它還需要教師在接下來的日常教學中不斷調整教學策略、不斷積累經驗,逐漸實現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實際上,上述對於開場課有重要意義的原則,如現代教學法中提倡的「創造心情舒暢的氣氛原則」,「建立高度自信原則」以及「情感原則」等,同樣應該貫徹於整個英語課堂教學的始終。但是不管怎麼說,每一個聰明的教師都應學會利用開學第一課的機會,給學生和自己一個良好的起點,為以後的教和學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內容提要:英語課堂教學是實現英語教育學科目標的主渠道,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開場課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有其獨特的地位和價值,因此在內容安排和實施步驟上,開場課也都應表現出自己的特色。然而,現實的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對此認識不足或重視不夠,因而不能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導致此後教學活動的被動局面,最終給教和學帶來不應有的負面影響。文章對開場課教學模式和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探討,以期引起更廣泛的關注,從而推動開場課教學效果的提高,並最終帶動整個英語課堂教學。星沙英語
H. 淺談如何上好大學英語第一課
摘要:為了給今後的大學英語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大學教師應重視大學英語的第一課版。本文針對現今大學權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從培養學生大膽發言的習慣,激發學習英語的熱情,幫助學生了解大學階段英語學習的目標和要求並制定相應計劃,改變學習的觀念,教會學習的方法等方面入手,上好大學英語的第一課。關鍵詞:大學英語 英語教學 第一課大學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在高校課程體系的改革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剩餘2643字)
I. 大一英語怎麼學
1. 找到興趣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大家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要找到自己的興趣點,並努力發展這一興趣。多嘗試幾種不同的英語學習形式是確定自己興趣所在的最好途徑,例如讀英文小說、朗誦英文詩歌、瀏覽英文期刊、參加與英語相關的各類活動(演講比賽、英語角等)、演唱英文歌曲、觀看英文電影等。興趣會激發持續的干勁和動力,一旦有了干勁和動力,學習就不再是一個負擔,而變成一件樂事,你會不知不覺地去下工夫研究,充滿興趣地去聽、說、讀、寫,英語水平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2. 從易到難
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針對性非常強,主要是為了應對高考,從很大程度上說是學生按老師的要求死記硬背的過程。但到了大學階段,英語學習主要是自主學習,因而一定要遵循「從易到難」的規律。若一開始就從難入手,學習就會因艱難而顯得晦澀乏味,這樣一來,原本可以充實而快樂的英語學習會成為一件令人頭疼的苦差事,甚至會讓人半途而廢;相反,若從簡單入手,拾級而上,逐步收獲,通過慢慢積累來培養成就感,學習者就會越來越自信。以閱讀原著為例,大家可以首先從那些用500~800詞寫成的簡易讀物入手,然後讀用800~1,500詞寫成的原著改編,再後來就讀用1,500~2,500詞寫的原著精編,最後讀真正的原著。道理很簡單,只有先讀懂了,才會產生繼續讀下去的勇氣和自信,也才能進而對英語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3. 增加泛讀、泛聽
我們從一開始學習英語注重的就是精讀、精聽,鑽研的多是語法、詞彙,而往往忽略泛讀、泛聽的作用。語言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先培養到位的語感,再把感覺上升到理性認識,然後將理性認識融入到思維中,最終達到運用自如的程度。量變決定質變,語感的培養也要靠量的積累。這就意味著,我們學習英語時,在注重「精」的同時,必須更加註重「泛」。泛讀、泛聽的途徑其實很多,如:通過瀏覽英文網站和閱讀英文報紙、雜志、小說增加閱讀量;通過聽英語廣播、看英語電視節目、看英文電影練習聽力;通過參加英語角、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歌詠比賽等活動提高口語。學習英語不能急於求成,有了量的積累,才能有質的飛躍。
4.注重聽說
大學之前的英語學習雖然也會涉及聽力和口語,但是由於在學習方式方面應試的痕跡過重,一般難以真正提高聽說的能力。進入大學階段後,聽說能力的提高就成為英語學習的重中之重。只有真正提高聽說能力,加強語感,才能培養對英語語言的敏感度,也才談得上更好地表達和寫作。同時,聽說是掌握語法和詞彙的絕佳途徑,因為只有在真情實境中演練,抽象的語法和枯燥的詞彙才能顯示出其真正的意義所在,也才不至於屢背屢忘。語感增強了,語法和詞彙掌握扎實了,閱讀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所以,聽說是聯系英語學習各個方面能力至關重要的一環,應受到足夠的重視。
當然了,如果你不想這么辛苦,你可以試試報班的方式,這種專業的學習培訓,學習效果非常好,很多人覺得大學英語學習不需要報班,但是大家可以能沒有想到過,有一部分人基礎很差,執行力不強,報班相當於走走捷徑,可以幫助你簡單輕松的學好英語。
如果你覺得線下的英語培訓機構,價格收費太貴了,或者是教學方面未能夠很好的滿足你的學習需求,大家也可以試試線上的英語培訓方式,目前有很多線上英語培訓,教學體系完善,經驗豐富,可以很好的幫助你提高學習效率,學好英語這門語言。
J. 大學英語第一節課應該講些什麼 初為大學英語教師,不知道第一節應該怎麼開口.請指教!
introce yourself to your studentsand ask them to introce themselves to each otheryou'd better liven the students upnever make the class boringgood l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