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泛讀課怎麼上
❶ 英語專業的閱讀課該怎麼上
我的建議是 泛讀不一定採用教材(上外的太怪,北外的太老)我不知道你用的是什麼教材。
就泛讀這件事而言,我認為應該讀三遍至少。第一遍不要查字典,就是根據上下文理解,做出自己的main idea 可以適當的進行猜測詞義(對你將來的四八級考試很重要,不一定每個詞都認識) 第二遍可以逐段閱讀,遇到詞,可以查詞典(非電子)且是英英詞典,實在不明白再中英對照。記載本上,切記只需要有用詞彙,無用詞彙不用記住。第三遍,大致再看一下即可,如果書後有練習題目,可以做一下,看看自己是否對文章理解。因為在英語專業文章和考試中,你會發現自己都認識,但是理解不了作者的意思。
此外再多給點分吧~
❷ 英語專業的進。上泛讀課的時候,你們的老師都是怎麼講課的呢
我們一般是老師先叫我們先看十分鍾 做完課後題目 她再根據課文給一些討論題目 接著分組討論 練閱讀理解的同時練口語
❸ 高中英語泛讀課怎麼講
淺談高中英語新教材的理解與運用
<br>
<br>蒼山一中南校 王淑萍
<br>
<br>
<br>內容摘要:
<br>
<br>我國基礎教育領域正面臨著一場史無前例的整體性課程改革,這次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僅有著特定的時代精神背景和社會經濟文化背景,同時也是深化素質教育改革,推動教育發展的重大舉措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高中英語新教材的運用也讓我們的教學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由此引發了英語教學的一系列改革。在我們的英語教學正由傳統的知識型方法正迅速地向語言交際運用型教學方法過渡的時期,結合新教材的特點,同時針對當前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新教材的特點,提出了本人的一些看法。
<br>
<br>關鍵詞: 課程改革、新課程標准與理念、英語新教材的使用、素質教育
<br>
<br>隨著21世紀的到來,我國加入WTO以及2008年奧運會在我國的舉辦,使我國的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面臨一個關鍵時期,要讓我們的經濟建設繼續保持穩定、高速的發展,讓我們的改革開放進程繼續向前推進,我們就必須提高國民素質,這就對我們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我國基礎教育領域正面臨著一場史無前例的整體性課程改革,這次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僅有著特定的時代精神背景和社會經濟文化背景,同時也是深化素質教育改革,推動教育發展的重大舉措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br>
<br>由於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和英語新教材的使用,對我們的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也都注重了自己教學理念的轉變和教學方法上的改變。他們逐步從應試教育的外語教學觀轉變到了素質教育的外語教學觀;從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轉變到重視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然而,高中英語新教材的運用也讓我們的教學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由此引發了英語教學的一系列改革。如何用,怎麼用;如何講,怎麼講,這是每一位教師都感到困惑,感到迷茫的地方。
<br>
<br>首先,我們必須了解我們所用的教材。目前,我們所使用的高中英語新教材(重慶版)特色鮮明,符合新課標的精神,具有明顯的特色和優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br>
<br>1.教材體現了話題,功能和任務相結合的原則;
<br>
<br>2.語法學習相對集中,每三個單元為一個小循環,每冊書又會對本冊書中的語法項目進行回顧,使學生便於復習,鞏固和應用;
<br>
<br>3.教材的題材和體裁廣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話題新鮮時尚,能夠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參與的積極性。
<br>
<br>盡管新教材具有很多的特色和優點,然而在對新教材的使用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很多難以處理的問題,比如:
<br>
<br>1.教材雖然內容豐富,結構合理,可是卻難以駕馭。每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太多,涉及閱讀訓練、知識點講解、語法學習、聽力訓練、寫作練習等等,致使整個教學過程總是匆匆忙忙,一節課往往無法完成新課標所規定的課時內容,很多教師只好隨意延長或增加課時來完成沒有講完的內容。
<br>
<br>2.教材強調語言知識和運用能力並進,卻使得學生基礎知識掌握凌亂,不扎實,語法知識不系統,能力發展也較為緩慢,無法在考試中獲得預想的成績。
<br>
<br>那麼,在我們的英語教學正由傳統的知識型方法正迅速地向語言交際運用型教學方法過渡的時期,結合新教材的特點,我們到底該怎麼教,學生該怎麼學呢?針對當前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新教材的特點,我有以下的認識和看法:
<br>
<br>⒈ 教師要不斷提高提高自身素質,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br>
<br>新課程標准給教師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它要求英語教師需具有精深的專業知識;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具有較廣博的世界人文地理知識;注重自身的利益禮儀修養。同時,教師需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能夠自如地駕御教材和課堂教學過程,了解新教材特點,才能恰當地制訂教學計劃,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活動。而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正常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的保證,是新課程標准與理念的要求,教師要迅速更新教育觀念,加強自身修養,不斷充實完善自我,以人為本,樹立「一切為了學生、一切服務於學生」的意識,努力創建平等、民主、和諧、教學相長的新型師生關系,實現人的個性的充分自由發展。讓學生「自由活動、自主探索、自我體驗、自我感悟、自我提升」,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保障新《英語課程標准》的實施,推動素質教育與和諧教育的發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br>
<br>⒉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英語的熱愛
<br>
<br>眾所周知,在學習過程中,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存動力。許多學生不願學英語,關鍵是他們對英語沒有興趣。因此,作為中學的英語教師,首先應該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主體情感。為此,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的情感,營造一種愉悅、寬松、平等、合作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有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師是學生學習情緒的主導者,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情緒飽滿,對上課充滿信心,帶著輕松自信的情緒走進課堂,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力量,由此產生學習的強大動力。其次,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讓教學活動情境化,以學生為中心設計整個教學活動,活動與內容應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真實或接近真實的情境中學習和使用語言,進行語言交際活動,教師還應注意用各種方法,如直觀教具、音像教學片、故事、游戲、歌謠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另外,通過開展課前演講、課下比賽、組織興趣小組、爭當英語小博士等活動,創設多種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學生的教學情景,來調動學習積極性,增強英語課堂教學。
<br>
<br>⒊ 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開發學習潛能
<br>
<br>「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在課堂教學中要尊重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動精神,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不能把學生看作是簡單的認知體,要把他們看成是有完整生命的人。在教學中要注重喚醒學生的自主意識,讓他們懂得教師只是他們的疏導者和助學者。為此,教師要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從被動地接受中走出來,把自身當作認識的對象。同時還應該加大學生學習潛能的開發,使其學習的潛在能力得到最大的發揮。這也是各學科統一的教學目的,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br>
<br>⒋ 重視閱讀,加強閱讀能力的訓練與培養
<br>
<br>高中英語教學大綱指出:高中英語教學應"側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近年來的高考英語試題也加大了閱讀量,注重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考查。因此,我們的高中英語教學就更應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新教材的閱讀在設計上分為精讀和泛讀兩部分,如何科學合理地安排教材中的閱讀訓練呢?大體來講有以下兩點:一是要做到精泛有序,緩解因平均用力帶來的匆忙,避免使教學內容有增無減,加大學生的語言實踐量;二是要做到讓知識在精泛教學中得以系統化,先通過精讀材料讓學生獲得對知識的感性認識,隨後啟發學生使知識系統化,最終讓學生在泛讀教學中得以鞏固和拓寬所學知識。
<br>
<br>⒌明確重點,突破語法難點
<br>
<br>通過大量的閱讀訓練,為學生的語言難點和語法知識的學習提供了最佳的學習時機,教師應在此時及時點明重點並通過直觀教具及可能聯系的實際,為學生提供大量練習的機會,使之達到靈活運用的程度,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對於學生學習新知識時,會遇到的一些生詞或短語(固定搭配),如果單獨提出集中學習,會沖淡學習的整體性及和諧的語言環境,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語感。為了鍛煉學生在各種語言環境中的聽與說的能力,教師要有意識地將生詞及難點分散在不同的練習中,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去理解,去鞏固。
<br>
<br>總之,新教材的使用,為我國的英語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但也對廣大的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這一重大的挑戰與難得的機遇,每一個英語教師都應力求在個人修養、業務素質、講課藝術上有所提高,去適應新教材教學需要。當然,英語教學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因為整個的學習過程既是一種認識過程,也是一種探究過程;而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探索與創造。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及新教材的應用,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也只有在不斷的摸索、改進中完善提高。與此同時,只有學生的主體作用與教師的主導作用很好地進行統一,不斷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導學生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以及求新、求異的創造能力,最大限度的推動我們的英語教學,實現我們的教學目標。
<br>
<br>參考文獻:
<br>
<br>〔1〕《走進高中新課程》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br>
<br>〔2〕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br>
<br>〔3〕楊曉鈺普通高中標准試驗教科書(必修)第1-2冊重慶大學出版社
<br>
<br>2004年7月第1版
<br>
<br>〔4〕楊曉鈺普通高中標准試驗教科書(必修)第3-4冊重慶大學出版社
<br>
<br>2005年1月第1版
http://blog.cersp.com/userlog3/70049/archives/2007/245149.shtml這個你看看,也有幫助
❹ 英語閱讀課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1.愉快教學法
教師在教學中,應使整個教學都彌漫著一種和諧、融洽、振奮、飽滿的情緒氣氛。同時,在教學時,使學生進入語境,創造情景,幫助學生通過英語直接理解教學內容意思,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安排一些興趣活動。如:唱歌、游戲、饒口令等。運用這些靈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樂中學」又在「學中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成功與快樂總是相伴而行的。那麼,教師在教育中就應該運用好表現──成功──快樂三步曲方法,尤其對後進生,要多給予肯定評價。
2.演示法
演示可以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對事物的印象,特別是教學一些字母、單詞時,利用實物、圖片、表情動作等創設大量的視覺情景,對兒童反復進行大量的可理解性語言輸入,進行反復多遍的聽說活動。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演示效果,而盡可能快的使學生的認識上升到理性階段,形成理性階段,形成概念,掌握事物的本質。例如:在學習字母時要充分利用卡片;在新授單詞的時候可以用實物來演示,例如「pen」「bag」「book」等。在新授的Isita...」時,可以直接利用學生手中的實物來進行對話,並且鼓勵每一個孩子積極參加到學習中去,要以滿腔的熱情去對待每一個孩子,對他們學習中的每一個進步及時給予肯定、表揚、獎勵等,讓所有的學生在對自身學習的滿足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3.模仿練習法
學習英語模仿練習是很重要的方法,小學生要說得准確,首先必須看得准,聽得准。因此,教師在范讀字母、單詞或句子之前,要讓學生聽老師的讀音,看老師的口形,並鼓勵學生大膽開口,敢於大聲講英語,說錯了及時糾正,並注意將正確的音與錯誤的音進行比較,反復訓練,以免在語音上給學生留下後患。另外,應鼓勵學生課下盡量用所學過的常用表達方式進行相互對話。因為我們不是單純為學語言而教語言,而是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培養運用語言的能力。
4.講授法
英語並不像我們的母語──漢語那樣從小就開始學說、理解和運用。而英語對於我們小學生來說就顯得特別難學。所以,教師進行一定的講解,講述和講讀是十分有效的。但是,講授法並不是照本宣科,單板、生硬地向學生灌輸,而是講授要有一定的啟發性,更要穿插一些其他的教法與之結合起來。
❺ 英語閱讀課怎麼上
分兩節課,第一節是閱讀能力。第二節是知識點講解。
閱讀能力培養分為:skimming, scanning, careful reading.
每部分針對文章提出不同的問題。
❻ 英語泛讀課應該怎麼講
Extensive Reading Course
英語專業課
❼ 淺談怎樣上好英語閱讀課
如何上好英語閱讀課
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閱讀是他們大量接觸英語的主要手段,又是提高英語能力的重要方面。那麼在課堂上我們應如何上好英語閱讀,更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下面談談我的幾點做法。
一、善於提出導讀問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學生閱讀文章之前,我們要善於提出引導性問題,以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和目的性。閱讀導入包括提出問題,引出主題和交待閱讀任務。在學生閱讀前,我們要根據文章的話題,採用多種不同的方法進行閱讀導入。例如對於學生比較熟悉的話題文章,可以採用主題談話法導入文章。在閱讀前老師可間接引出文章的主題,提出一些有關問題,讓學生發表看法,使他們對問題既感興趣,又能正確回答。這樣就把文章由遠而近交給學生閱讀。對於學生一般了解的話題文章,在閱讀前我們可讓學生根據題目或圖片來推測文章的內容,然後讓學生進行簡短討論,以此指導他們帶著who,what,when,where,which,why,how等基本問題去閱讀。對於學生比較生疏的話題文章,老師可以直接明確地提出「導讀問題」,要求學生找出文章的中心意思,讓他們在閱讀前帶著問題去讀。
二、第一次閱讀要限時閱讀,培養學生略讀和猜讀。
限時是保證學生快速閱讀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課堂上我們要求學生在第一次閱讀文章時要限時快速默讀或略讀。例如老師在堂上可這樣提出:「I』ll give you~mintues根據文章的難度及長短適當給出相應的閱讀時間to read the text silently and quickly.Then you should decide which of the three titles is the best for the passage.You can start now.」在限定閱讀時間結束時,老師可向學生提示:「Time is up.Now tell me which one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然後讓學生整體回答或個別回答。在學生得出文章的中心大意後,再讓他們回答導讀問題。
❽ 高中英語教學論文 如何上好英語閱讀課
高中外語教學逐漸由重知識教育轉化為重運用教育,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強調能懂會說的學習效果。 如何從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中學英語教師不斷探索的課題。同時閱讀也是考試的重中之重。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閱讀課,充分開發閱讀課的潛力,有效地利用閱讀課的資源,通過各種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少教師對如何上好閱讀課感到很茫然,不知道在閱讀課上應當講些什麼。要麼僅僅是把文章翻譯過來,成了翻譯課;要麼一味講技巧,一則閱讀本身並無太多技巧可循,二則易把學生引向投機取巧的歧途;要麼只是把重點單純地放在單詞、句子意思和語法等基本知識上,而對於其他方面,關繫到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關繫到學生用英語思考的能力,關繫到學生語感的培養,甚至可能關繫到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態度的能力方面,似乎並沒有認真細致的考慮。那麼,如何才能上好初中英語閱讀課呢?下面我談談我的做法。 一、選好合適的閱讀材料。 1、長短適中。課堂教學必須要考慮時間。文章太長,當堂課不能完成,課堂任務單調,學生容易倦怠。一般高一的學生限制在500字左右,高二800字左右。 2、難易適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可高估學生的水平,太難會挫傷學生學習英語的銳氣和積極性。 3、可閱讀性。文章要貼近現實,符合學生的愛好。要有趣味性、科學性、知識性,滿足學生的好奇心。 二、掌握關鍵詞,抓住中心意思。 3、找出重點詞彙,理解並運用。由輸入到輸出關鍵在於基礎知識的扎實積累。對於關鍵詞的重點掌握及運用是知識輸出的資本。這篇文章中需要重點掌握的詞有: pay attention to 注意… notice /point to指向……tell sb sth with one』s hand / shake hands握手 讓學生試著用這些短語造句,或編一個故事,在運用中掌握這些新詞。 4、概括文章,復述大意。抓住文章的中心意思,形成完整印象。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大意,是思考後成品輸出,是學習後的成果展示。先給文章分段,並找出關鍵句或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主要意思。這篇文章可分為三段。 Passage 1: show a scence Passage2: sign language is a kind of languages which is often used by deaf people. Passage3-4: deaf people can learn to speak if they aren』t born deaf . 三、深挖主題,拓寬思路。
❾ 高中英語課怎麼上,比如講閱讀課,在練習那一部分怎麼過渡,總不能讓學生練完這個習題繼續練下一個吧
高中英語課怎麼上,
比如講閱讀課,
在練習那一部分怎麼過渡,
總不能讓學生練完這個習題繼續練下一個吧
你可以看其他老師如何上課,
參考一下。
❿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步驟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步驟
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對廣大英語教學者和學習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英語閱讀課是整個中學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在英語閱讀課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很好地掌握英語閱讀課的基本步驟,並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更好地接受並理解素質教育的理念,並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與認知水平。下面是我為大家准備的高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步驟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步驟】
一、pre-reading
第一、採用brainstorming的方式。比如在外研社Book3的Mole3,閱讀課是關於自然災害的,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列舉出他們已知的自然災害種類,在學生將幾乎所有知曉的相關種類列舉出來之後,再補充一些他們知道中文但英文不是很清楚的自然災害,如Tsunami和hill slide。接著引入課文:Among all these natural disasters, two of them often happen in the USA, and do you know what they are。在學生說出tornado和 hurricane之後,我們就開始文章理解的處理。
第二、採用make predications的形式。例如Book 3的Mole 4, 可以讓學生根據標題Sandstorms in Asian Countries進行推測文章講述的內容,學生說文章可能會從亞洲國家沙塵暴多發的國家、它的`危害以及它的預防措施和解決的方法這幾個方面展開,接著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然後討論文章是否和他們預測的一樣,如果他們給文章定一個標題,他們會定什麼標題。通過學生的討論,他們發現文章其實只講了中國沙塵暴的情況並沒有涉及到亞洲其他國家,所以他們認為標題應該定為Sandstorms in China。這從一定程度上也培養了他們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
第三、採用recognize text-structure和Activate background information的形式。如Book 3 的Mole1,學生根據文章的四個subtitle得知文章將講述歐洲的四個城市是:Paris, Barcelona, Florence和Athens,可以激活他們已知的四個城市的信息再導入文章本身。再如Book 3的Mole 2,討論了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差異以及發達國家分布的不均衡和發達國家如何幫助發展中國家解決貧困問題,在學生討論如何幫助時導入文章:147個國家領導人開會同意幫助發展中國家脫離貧困,在這個會上提出了一個報告,那就是The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這樣將一些背景知識和文章有機結合,導入也比較自然。
二、while-reading
在這一環節,指導學生根據老師設置不同的任務運用各種閱讀策略(skimming和 scanning)閱讀課文獲取文章主旨和細節,並且設置的這些任務通常和高考題型接軌。設置問題的思路應該是:由簡到難,先主旨後細節,先整體後段落。
常見的教學活動有選擇、判斷、問答、填空、連線、填表、排序、演講、辯論、討論、復述、畫思路圖、標句子結構等。例如在有些段落可以把它設置成語法填空的形式: Ren Jianbo described a terrible sandstorm _____________ he experienced _______ a child in the desert. He said, “ To have been caught in a sandstorm _____(be) a terrible experience.”對於大段的材料,可以設置討論,比如 discuss in groups and give a report to the class。
三、post-reading
通常採取的方式是:summary writing, discussion, interview和project。這個環節是對上面所學內容的一個鞏固,通過一些任務設置可以了解學生一節課下來對文章內容、一些短語搭配、句型和語法的掌握情況,也讓我們自己對於前面的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一個檢查。例如summary writing,有時會給學生一些提示詞讓他們自己寫summary,有時是採用填空的形式,將一些短語或句型挖空讓學生填寫,完成之後我一般會讓學生將這篇summary讀兩遍進一步熟悉文章內容和短語及句型。再如:在第一單元文章講完後,布置學生根據所學內容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挑選四個中國城市向外國人介紹,盡量採用文章中出現的短語和句型來組織自己的文章。學生認真准備,並申請給他們的作品一個展示的平台,讓他們的成果在英語科組學術園地的櫥窗中展示,這也給學生更大的學習動力,學生也很開心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人觀摩和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