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詞法怎麼講
1. 初中英語語法知識點總結歸納是什麼
一、形容詞和副詞的原級、比較級和最高級的用法
(1)講述某人/物自身的情況時,用原級。基本句型是:主語(sb./sth) + 謂語動詞 + (very/too/so/quite/rather…) + 形容詞/副詞原級 +….
A、表示兩者之間沒有差別時,使用句型:主語(第一個人物) + 謂語動詞 + as + 形容詞/副詞原級 + as + 第二個人物 +….
B、表示第一個人比不上第二個人時,使用句型:主語(第一個人物)+謂語動詞(否定式)+ as/so + 形容詞/副詞原級+as+ 第二個人物+….
(2) 講述兩者有差異,第一個人物超過第二個人物時,用比較級。基本句型:主語(『A』)+謂語動詞+(much/a little/even/still)+形容詞/副詞比較級+than+第二個人物(『B』)+….
講述兩者有差異,第一個人物不及第二個人物時,用比較級。句型是:主語(『A』)+ 謂語動詞+ less+(多音節形/副)比較級 + than + 第二個人物(『B』) +….
(3)講述某人/物是一群之中最突出的一個時,用最高級。句型是:主語(sb./sth) + 謂語動詞 +(the) +形容詞/副詞最高級 +in / of ….
二、介詞的主要用法
介詞是一種虛詞,不能獨立使用。介詞之後一般有名詞或代詞(賓格)或相當於名詞的其他詞類、短語或從句作它的賓語,即構成介詞短語。有些介詞是由兩個以上的詞構成的短語介詞,如:out of(從…中出來),because of(因為),away from(距離…),on top of(在…頂上), ever since(自從…),next to(在…隔壁),according to(根據…),in front of(在…前方)等。
三、某些介詞的用法辨析
(1) 時間或地點介詞in、on、at的用法區別:表示時間時,in表示在一段時間里(在將來時句子中則表示在一段時間之後),on表示在具體的某一天或者某天的上下午等,at表示在某個時刻或者瞬間; 表示地點時,in表示在某個范圍之內,on表示在某個平面上或與一個面相接觸,at則表示在某個具體的場所或地點。
(2)after與in表示時間的用法區別:「after+(具體時刻/從句)」表示「在…時刻之後」常用於一般時態;「in+(一段時間)」表示「在(多久)之後」,常用於將來時態。
(3)since與for表示時間的用法區別:「since+(具體時刻/that-從句)」表示「自從…起一直到現在」,「for+(一段斶間)」表示「總共有…之久」,都常用於完成時態;
(4)by、in與with表示方式的用法區別:都可以表示「工具、手段」,但是by主要表示「乘坐」某個交通工具或「以……方式」,在被動句中可以表示動作的執行者;in表示「使用」某種語言/文字,with表示「使用」某個具體的工具、手段。
(5)about與on的用法區別:都可以表示「有關…」,但是about的意義比較廣,而on主要表示「有關…(專題/課程)」。
(6)through與across、over的用法區別:through指「穿過…(門洞/人群/樹林)」;across和over可以指「跨越…(街道/河流)」,可互換,但是表示「翻過…」時只能用over.
四、句子成分
英語句子成分分七種: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表語、賓語補足語。
1、主語:句子的主體,全句述說的對象。回答是「誰」或者「什麼」。一般由名詞、代詞、不定式、動名詞或從句擔當,位於句首。
2、謂語:說明主語的動作或狀態。回答「做(什麼)」。由動詞或系動詞加表語擔任,常置於主語後。
3、賓語:表示動作的對象。回答做的是「什麼」。一般由名詞或代詞擔當,常置於謂語後。
4、表語:用以表述主語的特徵、狀態、身份等。回答是「什麼」或者「怎麼樣」。一般由名詞或形容詞擔任,置於系動詞或be動詞之後。
5、定語:對名詞或代詞起修飾、限定作用的詞、短語或句子。
6、狀語:用以修飾動詞、形容詞、副詞及全句,通常由形容詞、代詞、數詞等擔任位置靈活。
7、補語:補充說明賓語怎麼樣或干什麼,由n./adj./介賓/分詞/不定式等擔任。常位於賓語後。
8、同位語:通常緊跟在名詞、代詞後面,進一步說明它的情況,它可以由名詞、代詞、名詞性短語或從句充當。
五、構詞法
英語構詞法主要有:合成法、派生法和轉換法。
1、合成法:如:spaceship, headache, basketball, playground等等。
2、派生法:
(1)派生名詞:
①動詞+er/or
②動詞+ing
③動詞+(t)ion
④形容詞+ness
⑤其他,如:inventor, learner, swimming, congratulation, kindness, carelessness, knowledge
(2)派生形容詞:
①名詞+y
②名詞+ful
③動詞+ing/ed ④friendly
⑤dangerous
⑥Chinese; Japanese
⑦English
⑧French
⑨German
⑩國名+(i)an 如:snowy, sunny, hopeful, beautiful, interesting, follwing, daily(每日的),nervous, delicious
(3)派生副詞
①形容詞+ly
②其它,如:slowly, angrily, full→fully, good→well, possible→possibly等等。
3、轉換法:
(1)形容詞→動詞,如:dry(乾燥的)→dry(弄乾), clean(干凈的)→clean(打掃,弄乾凈),等等。
(2)動詞→名詞,如:look, walk, rest, work, study, swim, go, talk等等。
(3)名詞→動詞,如:hand(手)→(傳遞),face(臉)→(面對)等等。
(4)形容詞→副詞,如:early→early, fast→fast等等。
(5)副詞→連詞,如:when(什麼時候)→(當……時候),等等。
(6)介詞→副詞,如:in(到……里)→(在裡面;在家),on(在…上)→(進行,繼續)。
2. 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技巧(2)
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技巧篇4
目前,大多數初中生雖然在小學已經接觸過英語科目,但與小學相比,初中英語的學習內容更注重語法與背誦單詞,因此,很多初中生在面對運用語法與背誦單詞時難免感到枯燥無味,提不起學習英語的興趣。以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為出發點,探討初中英語語法有效教學方法。
一、創設交際活動情境
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利用創設交際活動使英語語法內容變得真實,內容豐富,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同時還有助於教師與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交流和溝通,從而達到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學習英語語法的目的。在創設交際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的英語對話了解到學生的語法與發音方面存在的問題,以便於在教學中對症下葯,幫助學生及時掌握語法知識。例如,在對under,in,on等介詞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示一些相關圖片,圖片的內容分別是桌子和 籃球 ,籃球在桌子下方,這時教師可以適當提問學生:Where is the basketball?學生回答:It’s under the desk.之後教師可以不斷更換圖片,用不同的物品和不同的擺設方式來繼續引導學生熟悉It’s...與They are...這兩個句型的應用,最終讓學生熟練掌握英語中的方位詞。
二、加強語法教學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課堂中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有效地改善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在學習英語語法的過程中,很多學生認為英語語法比較難以掌握,再加上教師教學方法傳統單一,學生只能靠死記硬背來學習語法,不管是教學方法還是 學習方法 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因此,教師應該在英語課堂中適當增加趣味性,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吸引學生的參與熱情。例如,在語法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認為有紀念意義的旅遊照片帶到課堂中,並用英語來介紹自己的旅遊見聞,將英語語法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從而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
三、布置任務學語法
為了能夠在英語語法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適當採用布置任務的教學方式來教授語法。
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技巧篇5
一、引言
語法是語言的組織規律和結構形成,是人們語言交際時,使語言具有明確意義並能使對方所理解的一套語言規則。在新課程改革的標准下,要求老師要注重語法教學,培養學生通過語法學習,達到英語能脫口而出的能力。然而,目前的中學生認為語法學習枯燥無趣,學習效果並不令人滿意。那麼針對這種現狀,我在這篇文章中將分別從(一)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現狀、(二)情景教學法的定義及優點、(三)情景教學法在語法教學中的應用和應注意的問題這三個方面來介紹一下教師如何在語法教學中應用情景教學法讓課堂氣氛“活”起來,培養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最終讓師生在一個輕松,和諧的40 分鍾的課堂環境中更好達到語法教學目標,把課堂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的求知慾的語法課堂。
二、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現狀
教師教授語法的目的是為了能讓學生更准確的運用語言,為學生的情景交際能力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現狀卻與此目的有較大的出入。很多英語教師在教學是忽略了情景教學法在語法中的應運。由於新課標的改革注重情景交際法的推廣和深入,要求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應運能力。因此,有些教師迫切希望能讓學生緊跟課改要求,經常試圖跳過語法的講解和情景交際法的應運,或者只是把情景交際法簡單的認為就是聽說讀寫,這樣只有個別的 記憶力 好的學生能理解並融入到課堂中,而其他的同學根本沒有能力接
受這種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於是情景教學法就不能在班裡全面地開展,逐漸得也就淡化了情景教學法在語法教學中的應用。然而,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他們發現這種做法不能完 成語 法教學目標時,他們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往往舍棄了情景教學法而重新採用傳統的語法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行教學,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忽略情景教學法在語法中的應運
新課標的英語教材編排不再以語法為綱,每節課甚至每個單元都沒有語法的集中講解點,語法分散在課文中的情景句子中,課後的”Let’s Do It”的語法練習題相對少而且簡單。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解課文時必須注重情景教學法在語法知識中的應運,同時要求教師對本節課的語法知識進行梳理和歸納,然後再創設與新的語法知識點相對應的情景教學法,讓同學們在消化了語法的前提下自然地輸出語言。然而,在有限的時間內要完成這些工作,教師就必須在課前做大量的備課工作,可每一個老師的教學任務繁重,要留出大量的時間對語法進行梳理和歸納,時間不允許,所以大多數老師為了完成課堂的教學任務,就對語法教學和情景教學法二者選其一簡單的一帶而過,並沒有把語法的講解放到具體的情景教學中讓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並反作用於語法的學習中。教師把語法教學和情景教學法分割的這種做法,不能達到語法教學的目的,更談不上情景教學法在具體語法教學中的用運。
(二)、情景教學法不能全面的涉及到每一位學生
就目前的班級規模來看,有的學校生源少,可大多數的城鎮學校的每班人數都在45人左右,由於班級人數較多,在有限的一堂課的時間內,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急於講解知識點,從而忽略了情景教學法。既使有部分的了教師在講解完新的語法點之後會讓學生們分組討論,利用情景教學法再次熟悉課課文的內容,加深學生對語法的理解,可真正能參加情景交際的同學人數還不到全班的四分之一,甚至有的教師為了節省時間總會去找那些優秀的學生來參與情景教學法,而那些後進生永遠都沒有機會體會情境教學法給他們學習帶來的快樂。
(三)、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情景教學法難以施展
在我們現在的九年義務教學階段有了學生必須就近入學的原則後,學校在分
班時不能進行學科考試,如此一來。同一個班級的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教師在創設情景教學時既要考慮讓優秀的學生“吃飽”,又要讓後進生有話可說,保持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讓他們都能有所收獲。然而在40分鍾內教師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全。傳統的教學觀念讓學生已經習慣了老師唱“獨角戲”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而情景教學法則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模式。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的意識不強烈,同時還缺乏合作的團隊意識,一個需要小組完成的情景教學法的創設往往變成一個小組的個別成員的展示,其他的同學並沒有參加到情景教學法的課堂中來,更無法體會一個情景教學法在語法教學中該如何用運才能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三、情景教學法的定義和優點
(一)、什麼是情景教學法
捷克 教育 家誇美紐斯曾 說“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1]那麼,情景教學法就是在課堂上設置一些真實性和准確實性的情景來學習和使用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引入和創設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具體的場景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 從而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和技能,並使學生心理機能得到發展, 達到教學目的的一種教學方法。諸如榜樣作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課內游戲、角色扮演、詩歌朗誦、繪畫、 體操 、 音樂欣賞 、旅遊觀光等等再現課文所描繪的情景表象,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彷彿置身其間,如臨其境;都是寓教學內容於具體形象的情境之中,師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進行著的一種情景交融的教學活動。同時,情境教學法也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圍的教學活動。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2]孔子的這段話,在肯定啟發作用的情況下,尤其強調了啟發前學生進入學習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啟發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力,是提高中學學科教學實效的重要途徑。
(二)、情景教學法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優點
1、情境教學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情景教學法在展開的過程中展現的往往是直觀、生動的形象,把理論和實際聯系起來,是抽象的語法知識具體化、生活化,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
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語法知識。
2、情境教學可以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凡是 經驗 豐富、成功的老師都知道這一點,對於學生來說,學生認為自己所學的知識是否有用,是否有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學習的效率。[3]尤其是中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抑制力比較薄弱,他們對學習往往從興趣出發。他們可以在具體的情境中合作學習、小組討論由此,不但營造了良好的語言環境,還培養了學生的英語表達和交流能力,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愉快的學習情景,使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
3、問題情境教學,可以激發學生求知慾望。
在教學中,老師要學會創設質疑情境,引入學生主動的探索問題、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啟發學生的 創新思維 ,可以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4、情境教學可順利解決教學重難點。
情景教學強調學生情感的激發,重點是用形象具體的情景引起學生和老師的共鳴和體驗,能夠促進學生的心理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5、 情境教學能整合多科知識。
英語與音樂相結合。音樂能夠培養人的美好情操,使學生在玩和活動中受到教育,通過音樂的引導,讓學生充分發揮 想像力 。這一情境的設置可以使學生們樂在其中。
3. 幾種有效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方法
(一)加強語境教學方法應用
英語語法的學習情況是通過學生在語言應用中體現出來的,英語語言是以其獨有的文化和環境背景為依託的,因此語法的教學也要注重情景的創造和介紹。初中英語教學中隊語法的教學一般都是從理論結構上進行講授,但是每一語法都是有其語境的,語境的運用實際上非常重要。初中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突出文章的背景介紹,語法教學中突出語境的分析,從而幫助學生認識到何時應用何種語法,從而真正提高英語學習的效果。
(二)應用情景對話模式開展英語語法教學
語言的最強大功能就在於交流,我國中小學的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也在於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用英語交流的能力。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對語法的學習必須要積極主動才能真正的學進去和掌握住,依照初中生的水平,只有通過生動的實際的情景才能學到兼具理論和實踐性的英語語法。初中英語教師要改變傳統僵化的課堂教學氛圍,營造生動的充滿互動的情景開展英語語法的教學,讓學生張口進行英語對話,引導學生在情境中用英語表達,在情境中學生更加能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成為主體,也能得到更多的知識和信息。
(三)教學中應用現代多媒體
英語學習尤其是語法學習是十分枯燥的抽象的,因此有必要在教學中利用課件展示圖片或者播放動畫、視頻等方式來提高學習的趣味性,通過經典外文影片的觀影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夠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感受語法的實際應用。Look
at the picture.What are they
doing?同時,多媒體還可以用來展示內容豐富的課件,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做好課程設計,力求讓學生在課件中可以看出清晰的語法結構體系。多媒體課件還可以應用在練習等多方面,多媒體教學能夠使枯燥無味的英語語法教學變得富有趣味性,對於提高教學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英語語法教學還可以應用精講精練、經典美句賞析背誦、游戲學習等多種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應用上述對策開展英語語法教學時,需要注意結合初中生的年齡和認知水平和語言能力等因素,要選擇與初中生生活相關的並能夠引起初中生興趣的話題和情境,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能力為目標開展教學。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4. 初中英語語法教學講解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初中英語的學習中,英語語法是必須要學習的。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能力都離不開語法的應用,尤其是寫作,如果語法學習不好的話,是不可能寫一篇高水準的作文。英語語法和我們的漢語差別是很大的,在英語的教學方法中也肯定有差別,尤其是我們日常接觸英語的機會不多,沒有一個良好的英語練習環境,所以就更需要加強英語語法規則的學習了。我們來探討下,日常的初中英語語法的一些教學方法。
目前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以課堂上的講解為主,大部分學生處於被動接受和機械記憶為主,這樣雖然能掌握很多英語語法規則,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卻難以熟練的在交流中運用起來。這種英語語法的講解方式,時間長了就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慢慢的有可能產生厭學情緒。現在很多優秀的外教老師,由於自身的母語是英語,很容易就能分析清楚英語語法的學習訣竅,通過在線教學的方法,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受益。所以我們的課堂教學可以借鑒外教老師的教學方式,提起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
傳統的語法教學以規則說明與解說,並且以教師講解為主,而非在交流與運用中討論語法形式的意義與功能。教師只是一味地單向灌輸,學生被動接受。這樣學生只是以機械記憶為主,隨時掌握了很多規則,卻無法再交流中運用。這樣學生只會感覺枯燥乏味,同時在口頭表達中會出現很多不合乎語法規則的中式英語,沒有從根本上達到學習語法的目的。
有的老師在新課標的標准下,弱化了英語語法的教學,這樣導致了初中英語語法和高中英語語法的脫節。初中英語語法的學習是高中語法學習的基石,一定要讓學生了解語法的結構和變化方式,才能整體上提高英語水平。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把英語語法和真實的對話情境相結合,模擬生活中的日常對話,來熟悉英語語法的應用。只有改變目前單一、過於重視語音形式的教學,以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為目標,才能為日後的英語學習打好基礎。
初中英語語法的教學還可以與經典句子相結合,多總結一些典型句式,既能掌握語法句型,又能提供寫作材料。各種模仿、擴展、活用句型的練習,對於語法知識的掌握,將語法知識轉換為語言能力都大有幫助。
總之,初中英語語法的講解,要以多練為主,多借鑒網上的一些新穎教學方法。通過在線的學習和玩樂,讓英語語法的應用落實到實際運用中。
5. 初中英語語法知識點
知識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是文人騷客抒發豪情壯志的資本;是國家興旺發達,科學發展的力量源泉;是人們獨立於世界 文化 之林的基石。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初中英語語法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初中英語語法知識1
賓語從句
1. 賓語從句的含義
充當主句賓語的從句叫做賓語從句。
如:She knew that the teacher had seen the film.
她知道這位老師看過這部電影。
「that the teacher had seen the film」做 knew 的賓語,同時又是由連接詞 that 引導的從句,所以它叫做賓語從句。
2. 賓語從句的分類
(1)動詞賓語從句:顧名思義,它是位於動詞後面的賓語從句。
如:He asked whose handwriting was the best in our class.他問我們班上誰的書法最好。
(2)介詞賓語從句:顧名思義,它是位於介詞後面的賓語從句。
如:I agree with what you said just now.我同意你剛才說的話。
(3)形容詞賓語從句:顧名思義,它是位於形容詞後面的賓語從句。
如:I am afraid that I will be late. 恐怕我要遲到了。
3. 引導賓語從句的連接詞
(1)that:沒有含義,在賓語從句中不做成分
(2)whether/if:表示是否,在賓語從句中不做成分。
I don't know if /whether he still lives here after so many years. 我不知道這么多年後,他是否還住在這里。
(3)連接代詞:what, which, who, whom, whose(在賓語從句中做主、賓、表和定語)
連接副詞:where, when, how, why(在賓語從句中做狀語)
The small children don't know what is in their stockings.(what 在賓語從句中做主語)
這些小孩子不知道什麼在他們的長筒襪里。
Could you tell me why you were late for the meeting this morning?(why 在賓語從句中做原因狀語)
你能告訴我為什麼你今天早上開會遲到嗎?
4. 在做賓語從句的題目時應注意兩點
(1)時態:
①當主句是現在時態時,賓語從句可以根據需要使用任何時態。
I don't know when he will come back.我不知道他將何時回來。
He tells me that his sister came back yesterday.他告訴我他姐姐昨天回來了。
②當主句是過去時態時,賓語從句必須是一種過去的時態。
She asked me if I knew whose pen it was.她問我是否知道這是誰的鋼筆。
He said that he could finish his work before supper.他說他會在晚飯前完成工作。
③當表示客觀事實或普遍真理的 句子 做賓語從句時,任何時候都用一般現在時。
The teacher said that the earth goes round the sun.老師說過地球繞著太陽轉。
(2)語序:
任何從句都使用陳述句語序,賓語從句當然也不例外。
同學們只要掌握了以上內容,應對賓語從句的題目就不成問題了。
初中英語語法知識2
used to 的用法
used to 意為過去常常做某事。
used to 的用法
1. 肯定句:used這個詞沒有人稱的變化,to後面接動詞原形。
否定句是didn』t use to….
When I was a child, I didn』t use to like apples.
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不喜歡蘋果。
疑問形式是Did you use to…?
Where did you use to live before you came here?
當你來這兒之前你住哪兒?
2. 含有used to 的句子的反意疑問句不要usedn』t + 主語,而用didn』t + 主語。
——He used to smoke, didn』t he?
——他過去常常吸煙,是嗎?
Yes, he did./ No, he didn』t.
是的,他吸。/ 不,他不吸。
初中英語語法知識3
介詞by的用法
1. 意為「在……旁」,「靠近」。
Some are singing and dancing under a big tree. Some are drawing by the lake.
有的在大樹下 唱歌 跳舞。有的在湖邊畫畫兒。
2. 意為「不遲於」,「到……時為止」。
Your son will be all right by supper time.
你的兒子在晚飯前會好的。
How many English songs had you learned by the end of last term?
到上個學期末你們已經學了多少首英語歌曲?
3. 表示 方法 、手段,可譯作「靠」、「用」、「憑借」、「通過」、「乘坐」等。
The monkey was hanging from the tree by his tail and laughing.
猴子用尾巴吊在樹上哈哈大笑。
The boy』s father was so thankful that he taught Edison how to send messages by railway telegraph.
孩子的父親是那麼的感激,於是他教愛迪生怎樣通過鐵路電報來傳達信息。
4. 表示「逐個」,「逐批」的意思。
One by one they went past the table in the dark.
他們一個一個得在黑暗中經過這張桌子。
5. 表示「根據」,「按照」的意思。
What time is it by your watch?
你的表幾點了?
6. 和take , hold等動詞連用,說明接觸身體的某一部分。
I took him by the hand.
我拉住了他的手。
7. 用於被動句中,表示行為主體,常譯作「被」、「由」等。
English is spoken by many people.
英語被許多人說。(即「許多人講英語。」)
初中英語語法知識4
must/might/could/can
1. must
(1)must 表示主觀看法,意為「必須」。
如:You must stay here until I come back.
Must I hand in my homework right now?
對must引導的疑問句,肯定回答為must,否定回答為needn』t 或don』t have to .
如:—Must I finish my homework?
—No, you needn』t.
(2)must也可以表示有把握的推測,意為「 一定,肯定」,用於肯定句。
如: The light is on, so he must be at home now.
其否定形式mustn』t表示「禁止,不許」。
如:You mustn』t play with fire.
You mustn』t be late.
2. could
(1)can的過去式,意為「能、會」,表示過去的能力。
如:He could write poems when he was 10.
(2)could在疑問句中,表示委婉請求的語氣,此時could沒有過去式的意思。
如:Could you do me a favour?
—Could I use your pen?
—Yes, you can.(注意回答)
3. might
might為may的過去式。might表示推測時,表示可能性低於may(此時might沒有過去式的意思),當請求講時,比may的語氣更委婉。
He is away from school. He might be sick.
Might I use your dictionary?
4. can
(1)表示能力,一般譯為「能、會」,尤其指生來具備的能力。
如:She can swim fast, but I can』t .
(2)表示許可,常在口語中。
如:You can use my dictionary.
(3)表示推測,意為「可能」,常用於否定句和疑問句中,此時can』t譯為「不可能」。
如:—Can the news be true?
—No, it can』t be our teacher. He is on a visit to the Great Wall.
初中英語語法知識5
被動語態
被動語態由助動詞be加及物動詞的過去分詞構成,助動詞be有時態,人稱和數的變化。被動語態的時態是由be的時態決定的,be是什麼時態,全句就是什麼時態,be動詞後面的過去分詞不變。
1. 各種時態的被動語態結構如下:
一般現在時的被動語態:主語+am / is / are (not)+過去分詞
一般過去時的被動語態:主語+was / were +過去分詞
現在完成時的被動語態:主語+have / has +been +過去分詞
一般將來時的被動語態:主語+will +be +過去分詞
過去將來時的被動語態:主語+would / should + be +過去分詞
過去進行時的被動語態:主語+was / were + being +過去分詞
過去完成時的被動語態:主語+had + been +過去分詞
情態動詞的被動語態:情態動詞+be+過去分詞
2. 被動語態的用法
(1)不知道或沒有必要說明動作的執行者是誰,不用by+動作執行者 短語 。
Football is played widely all over the world.
全世界都廣泛地踢 足球 。
(2)強調動作的承受者。
The bank was robbed yesterday afternoon.
昨天下午這家銀行遭到搶劫。
(3)作客觀說明時,常採用一種被動語態句型。
It is reported that about twenty children have died of flu in the USA.
據報道美國大約二十名 兒童 死於流感。
3. 主動語態的句子變為被動語態的步驟
(1)把原句中的賓語變為主語
(2)動詞改為被動形式,即be+過去分詞
(3)原來的主語,如果需要的話,放在by後面;如果沒必要,可省略。
初中英語語法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2019初中英語語法知識點分享
★ 初中英語語法知識點提綱
★ 英語語法知識點總結
★ 初中英語語法動詞不定式的講解
★ 英語語法相關重點知識講解
★ 7年級英語語法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英語復習歸納筆記
6. 初中語法知識點總結 初中英語語法概括
語法是初中生學習 英語 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下面我為大家總結了初中語法知識點,僅供大家參考。
初中英語一般過去時
1、定義 表示過去某一時間內發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可能是一次的,也可能是經常的,動作已完成.
2、構成 1) be – was,were 2) 實意動詞用過去式來表示,沒有人稱和數的變化.
句型轉換 1) was, were 提前或直接加 not 2) 實意動詞加did或didn't(動詞改為原形)
3、用法 1) 表示過去某一時間內發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常與表示過去的時間狀語連用 yesterday , last Friday, in 1994, an hour ago, a moment ago, last November, before 1997, on December 26, 1976. yesterday morning.
2) 表示過去經常或反復發生的動作. When I was in the university, I did morning exercises every day.
3) had(have的過去式)當「有」講時,構成疑問和否定有兩種形式,其他詞義同實意動詞.
Did you have no friends? He hasn't enough time.
My father doesn't have lunch at factory. (不用 haven't) 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初中英語必背語法知識
1、be late for„. „„遲到
Don』t be late for school.不要上學遲到。
2、play + 球類名詞:打/踢„„球(注意:球類運動不用冠詞)
play +the+ 樂器(西洋)
playping-pong/basketball/volleyball/tennis/soccer
3、sound
1)連系動詞,「聽起來」,後接形容詞作表語。
That story sounds very interesting.那故事聽起來很有趣。
2)名詞「聲音」(泛指自然界中的各種聲音)。
The sound is too loud.聲音太大了。
4、every day 每天
She plays sports every day. 她每天都做運動。
everyday日常的 everyday English 日常英語
初中英語疑問句知識點
疑問句的主要交際功能是提出問題,詢問情況。分為一般疑問句、選擇疑問句、特殊疑問句和反意疑問句。
1、一般疑問句通常用來詢問一件事情是否屬實。答句通常是「yes或no」。 句型一:Be +主語+ …?Are these books on the desk?這些書在桌子上嗎?
句型二:Do / Does / Did + 主語 +謂語+…?Do you like English?你喜歡英語嗎?
句型三:情態動詞 + 主語 + 謂語 +…?
句型四:Have / Has + 主語 + 過去分詞+…?
另外,還有以be動詞、助動詞或情態動詞的否定縮寫形式開頭的一般疑問句,這種句子一般表示請求、驚訝和對事物的看法等,回答時所用的yes和no表達的意思和漢語的習慣不同。
2、特殊疑問句以疑問詞開頭,對句中某一成分提問的句子叫特殊疑問句。常用的疑問詞有:what 、who 、whose 、which、 when、 where、 how 、why等。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總結的 初中 語法知識點,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7. 怎麼講好初中英語語法
讓學生做題,總結規律,口訣之類的,比如Be家族有三兄弟,am, is, are, I 有am, you用are,is跟著他,她,它
8. 初中英語語法怎樣教好
很多教師認為語法教學不能和交際相結合,重視了語法,就無法讓學生開口交流;重視了交際功能,語法講解就不到位。其實不然。我們可以採取很多方式使語法和交際相互依託。 1、 創設信息溝,在真實情境中開展語法教學 人們的交際活動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進行的,這是因為人們表達思想和吸收信息的需要是由特定的言語情景激起的。從上述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通過只張嘴不出聲的方式以及聽兒童說話和看模糊圖片等方式為學生創設了使用間接引語的必要情境,應為人們在聽不見、聽不清、和看不清等情況下需要轉述,學生就非常自然掌握了間接引語。 2、 利用游戲,在聽說讀寫中鞏固語法 在該案例中,教師利用觀察、聽辨等游戲的形式,使學生在自然掌握語法要點的同時又達到了訓練聽、說、讀目的,在最後的作業中,又落實到了寫。 3、 在任務中,運用所學語法內容,使交際更自如流暢 在學生了解相關語法項目的基本結構和表意功能後,教師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任務,將抽象的語法融入生活情景中;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會和領悟語言形式的表意功能,使所學的語法規則在真實交際中得到運用,從而達到內化規則和有效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案例中,在學生掌握了間接引語的規則後,學生在完成friendship任務時,交流就會更加自信流暢。 (二)改變傳統的語法教學模式,優化語法教學 傳統語法教學中採用「定義---講解---釋疑---練習」的方法是低效的。語言習得的研究證明,明白語法規則和能說出、寫出正確的語言是兩回事。很多學生對語法術語說的頭頭是道,但在真實運用中仍然錯誤百出就是因為教師在教學中強調了定義講解而忽視了運用的結果。 1、觀察—發現—討論—歸納—鞏固—運用 這樣的語法教學方法符合語言習得的規律。過多講解定義只能使學生一頭霧水。如以上案例,教師沒有講到任何有關間接引語的定義,學生通過語境,先會講,讓後討論歸納它的規則,再運用,就已基本掌握簡單的間接引語。就好比我們學習母語,我們在流利地使用母語後,才了解什麼是主、謂、賓;甚至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主謂賓,但這不妨礙他們交流和表達。 2、句型仿寫、固定框架,化難為易 人的語言器官以習得語言深層結構而獲得語言能力,有了語言能力就能生成語言行為,進而正確地運用語言。在很多復雜的語法教學中,如:定語從句、賓語從句、條件狀語從句等,句型結構的仿寫,無疑是最好的方法。如案例中,教師沒有過多講解,而是讓學生在模仿中使句型框架深入其腦海,這樣的方法不僅高效,而且避免學生對抽象的語法術語產生望而生畏的感覺。比如定語從句是九年級的語法要點,也是個難點。但是如果我們採用句型仿寫,固定框架的方式,八年級的學生,甚至七年級的學生也能掌握。 我通常採用佳句模仿的形式,如:paris sounds like a city that i could enjoy.學生就會說出不同程度的句子來。如:wenzhou sounds like a city that i could enjoy. shanghai sounds like a city that i could live in. basketball sounds like a kind of sport that i can play.等等。等到框架穩固後,再讓學生了解它的名稱和定義就會水到渠成。 (三)重視學習策略的培養,體驗學習的樂趣 1、通過觀察、歸納,讓學生體驗付出到收獲的樂趣 如案例所示,教師採用了歸納法,整個過程都以培養學生觀察和探究的學習能力,讓學生體驗到探究的樂趣。 2、自主學習,是學生樹立自信心,提升學習興趣 在案例中,教師在learning strategy和homework兩個環節中,都給學生創設了自主學習的機會,因為這兩句話的間接引語該學都不是他們目前要學的內容。但學生發現自己能夠獨立解決時,他們應該是欣喜且驕傲的,這樣使他們在今後學習更難、更復雜的語法時,依然信心百倍。 新目標英語只是我們所使用的教材,隨著時代的發展,它勢必會被新的教材所替代;同樣,英語語法也隨著時代的變遷在不斷發生變化;甚至英語課程標准,隨著社會的進步,也會進行不斷的修改。但有一點不會變,語法教學都將是外語教學的重點之一。
9. 如何有效進行初中英語語法教學
如何有效進行初中英語語法教學
英語語法教學在外語教學的發展過程中,始終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本分析了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現狀,並提出了有效的教學途徑,以因材施教為基礎,培養學生語法運用能力。
初中英語教材將語法融於對話中,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採用循環式編排使學生不斷加深認識,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運用各種不同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語法學習是英語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直接影響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提高。為了加強學生語法知識的掌握能力,必須充分發揮學生在語法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進行一些實踐性突出的語法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語法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語法知識,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現狀
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片面強調學生語言實際能力的培養,誤認為現在的中學英語語法教學已不重要。不少青年教師不關注語法更加不研究中學英語語法教學的理論和方法。從而導致中學英語教學中必需且有效的語法教學變得越越淡化。許多學生對基礎語言知識和結構掌握不牢,掌握不了基本句型和語法知識,更談不上用准確得體的英語進行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
許多教師簡單地認為交際能力就是聽說能力,認為講語法不是交際法,把語法教學和交際法對立起。為了追求教學效果,他們往往舍棄了交際法而重新採用語法翻譯法,還是以語法知識講解為中心,缺乏情景設置和實際應用的教學,使教學氛圍單調乏味,使學生難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
二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有效途徑
1注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
初中英語教學,應該主要通過聽、說、讀、寫的實踐培養能力,同時適當地教授語法,練習語法練習,因為必要的語法知識對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能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在非英語環境中進行英語教學,學生不能完全依靠耳濡目染的辦法,仍要適當的'學習基本語法。學習語法是手段,掌握應用語言技能才是目的。因此,語法知識的講解必須服從實際掌握運用語言這個目的。語法教學就是幫助學生將語法知識變成語言技能。語法教學成功與否、效果大小,不在於語法知識講多少,而在於學生運用語言能力的大小。所以必須下決心將教學重點轉移到實際掌握運用上。而掌握一些基本的語法規則,可以幫助他們少走彎路,理解語言現象,正確地使用語言,打好學習語言的基礎。
2任務型教學中優化語法教學,教師注意轉變角色
任務型教學法一直影響著英語教學。採用任務型教學途徑優化語法教學可使學生了解所學語法項目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後,教師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語言使用任務,將抽象的語法融入生活情景中;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領悟和體會語言形式的表意功能,使所學的語法規則在真實交際中得到運用,從而達到內化規則和有效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任務設計的是否合理,程度的難易往往是堂活動成敗的關鍵。在任務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協調好與學生的關系,以學生為中心,但不能忽略教師本身的指導作用,學會適時的糾錯。
循序漸進教學
英語語法教學應按照語法的邏輯關系、學生認識發展的循序漸進順序進行,使學生的語法知識和技能形成完整的體現。在進行循序漸進的語法教學過程中,應注意:要注意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2]。低年級的學生和高年級的學生不同,因此針對他們的語法認識,教學方法也應有所不同,教師應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使用不同的教學法;要注意在初級階段給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正是形成基礎知識的階段,教師更應注意語法教學的方式和方法,以利於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要注意所呈現的語法知識的條理性。一個語法項目有很多內容,很多例外,很多規定,講語法要注意條理性、層次性,要由表及裡,由簡單到復雜,由一般到特殊,合理安排語法的教學順序。
4精講精練,講練結合
講語法應以做練習為主,輔之以適當的分析講解,也就是講練結合,以練為主。語言現象是很復雜的,要學會所有的詞語和句子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要對語言現象進行分類,並說明其使用規則和變化規則,使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初中英語語法教學,要指導學生對語言現象進行操練和學習,訓練他們熟練、正確地使用語言。這就是語法教學的目的和實質。英語語法講方法容易,而實際運用並不簡單。知道語法規則和熟練運用語法規則有很大距離。要縮短這個距離,只能靠實踐。
在英語語法教學中,講和練缺一不可,二者要密切配合,在教學實踐中,講和練應交錯進行,邊講邊練。在練習語法的使用上,應放更多的注意力。在上前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水平,分析教材,細心備。抓住教材的重難點,針對學生的實際,做到精講精練,用最簡練的語言進行講解。在大量的練習中檢查學生是否理解語法,培養學生運用語法能力[]。有些語言現象易於理解,實用性又強,活用起卻比較難,如主謂詞的一致和名詞數的一致關系,可少講多練。根據漢語語法知識和回憶學過的語法知識,稍加思考即可理解,或經過教師指點即可理解的語法規則,如主語、謂語、賓語的概念,可以不講,而要多練。只有通過反復做練習,才能真正記住語法規則並學會運用這些語法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