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能力目標應該怎麼設計
① 初中英語教學的培養目標是什麼 急!!!!!!!!!!!
(一)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1-9'ELA'1.2.1)
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二)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1-9'ELA'1.2.2)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是以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為基礎,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標准》),將課程目標設定為九個級別並以學生"能夠做某事"具體描述各級別的要求,這種設計旨在體現基礎教育階段學生能力發展循序漸進的過程和課程要求的有機銜接,保證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的整體性、靈活性和開放性。
(三)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1-9'ELA'1.2.3)
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英語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等方面都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課程實施應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知識、提高技能、磨礪意志、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發展心智和拓展視野的過程。
(四)採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1-9'ELA'1.2.4)
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五)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1-9'ELA'1.2.5)
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由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構成。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終結性評價應著重檢測學生綜合語言技能和語言應用能力。評價要有利於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發展;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促進英語課程的不斷發展與完善。
(六)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1-9'ELA'1.2.6)
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要積極利用音像、電視、書刊雜志、網路信息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② 英語教學目標的設定
(一) 目標表述包括的「四要素」是由行為觀的代表馬傑(R.F.Mager)提橡指出的「三要素」發展來的,又稱為ABCD表述法。它們的含義是:
A即「行為主體」(audience),意為學習者,就是目標表述句中的主語。
B即「行為」(behaviour),即學習者應做什麼,目標表述句中的謂語和賓語。
C即「條件」(conditions),意為上述行為在什麼條件下產生。 D即「程度」(degree),即上述行為的標准。
A主體是誰》、B通過什麼途徑
C在什麼條件下,D達到什麼程度
By the end of the class, the ss wil be able to…
例如,一個運用ABCD方法表述的教學目標例句:「通過學習昆蟲的形態特點後,學生能以90%的准確度,從書上的圖中辨認出哪些是昆蟲。」其中,行為主體是「學生」,行為是「辨認昆蟲」,條件是「在本課課本的圖中」,標準是「達到90%的准確度」。
第二、分析語篇,了解文本特徵
1. 在學生「已學的、應學的、能學的」內容基礎上確定本節課中「要學的」內容;
2. 讀出文中的「空白點」和「不確定性」——現在的學術專業用語叫「留白」,進行思考、聯想、想像、填補和反思。
基於課標和學生水平分析目標
第三、每節課在確定學習目標分析時,要習慣性地全面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 與課標理念和要求保持一致;
2. 符合英語學習規律;
3. 教學容量和方法適合學生水平;
4. 關注中考/高考所需能力,即:把培養各類題型所需要的能力作為目標,而非題型本身;
5. 目標一定要具體、可測量、可觀察、可達成。比如說是know而不是think
可測量、可觀察、可達成,也就是說目標在課堂結束時,每個目標都是可以通過可視化的方式檢測的,學習過程是可以監測到的
教學目標設計 避免高、大、全,每一節課根據課型的不拍擾同,應該有自己的具體的教學目標和任務。目標和任務也應該有相應的側重。
下面是北京市教研中心的蔣京麗老師,分享過的一個課例。
一、檢索信息(retrieving)
指讀者在閱讀文本中定位、識別、確認並提取有效信息。檢索信息通常涉及兩個層面的能力。第一個層面是直接提取表層信息的能力,屬於 「What are the facts?」 一類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梁賀配如下的提問引導學生檢索並發現事實性信息:
① What is it about?
② Who…?
③ What…?
④ Where…?
⑤ When…?
⑥ How…? 等。
(2)分類(classifying)
指讀者把從閱讀文本中獲取的信息按照一定的原則或方式歸類,屬於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cts?」 一類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如下的提問引導學生對事實性信息進行分類:
① Can you put… into different categories?
② Can you classify… into groups? 等。
(3)推斷(making inference)
指讀者依據閱讀文本提供的線索和自己的已知得出結論或作出預測,屬於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cts?」 一類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如下的提問引導學生作出推斷:
① What does… mean?
② What can you figure out the author didn』t put in words?
③ What facts or ideas show…?
④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⑤ Which statements support…? 等。
(4)比較和對比(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分別指讀者發現閱讀文本的事實性信息中所反映出的事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屬於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cts?」 一類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如下的提問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和對比:
① How would you compare/ contrast…?
② How are… and… similar/ different?
③ What』s the similarity/ difference between… and…?
④ How can you make a distinction between… and…?
⑤ How can you identify the different parts? 等。
1.具體信息獲取,facts. 2. 事實分類;3.推斷事實間的關系;4.分析事實間的區別;5. 推斷作者寫作意圖
③ 初中英語學習目標
如果你真的很想把英語搞上來
聽我的吧
從你看到我的留言那一天開始
每天堅持早晚 各花一小時 背你的初三英語課本
一篇一篇來
別著急 慢慢來 不用太快
但要有一定的節奏 即三天或四天背一篇
做下去吧
花不了你多長時間
兩三個月之後
肯定不小進步
中考之前 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那時候 你可能就是你班NO.1 了
而且能力上去了
以後學英語會越學越輕松
相信你是個有心人且有潛力的人
照我的話做吧
這是所有方法中最有效而且提高最快的方法
雖然看似笨拙
送你一句話:世上無難事 只怕有心人
切忌 每天都要做啊
每天提高一點點!!!!!!!
④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目標
一、教學課型 : 閱讀課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課型是閱讀課,內容是一名學生在網頁上找到一篇關於聖經中的英語文章。通過這節課的學習,給學生提供一個了解英語中習語的機會,從而使學生更好的了解不同的信念,宗教以及中西方的文化差異。
三、學情分析:
該年級段的`學生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對根據具體語境猜測習語意思有濃厚的興趣,因此教師要給學生表現的機會,指導他們積極主動地閱讀。
四、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重點詞彙:in other words ,among other things ,by and by ,have a vague or loose connection to/with ,kill the fatted calf, develop a high level of competence in communication skills……
(2)、重點句子:It comes from a story in the Bible, where a son returned to his family after …, …among other things, and unless you recognize when an idiom is being used,you can easily misunderstand……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本文的學習,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了解這些習語能培養學生更高水平的交流技巧。
五、教學重難點:
1、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如略讀、精讀等能力。
2、提升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如交際能力等。
六、教學過程:
Step1: Lead in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following sentence and guess what the idiom means: I took my mother』s car without asking for permission. She is angry at me. I 』m in hot water now! (in trouble )
【設計說明】以有據可依的語境導入,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恰當的引入了本節課的主題「Biblical idioms in English 」
Step2: Fast reading
Read the article quickly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What is an idiom?
2、Which language was the Bible first written in?
3、Which idiom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children?
【設計說明】簡要的問題使學生對文章內容有大概的了解,為下一步的careful reading 奠定基礎。
Step3: Careful reading
Part1: Answer questions
1 Why does the Bible have a lot of idioms?
2 What did 『by and by』 originally mean in the Bible?
3 What does 『by and by』 mean today?
4 How many years ago was the Bibl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5 What does 「feet of clay」 mean?
6 Which animals are featured in the idioms in the article?
7 Which foods are included in the idioms in the article?
8 How is studying idioms useful in language learning?
【設計說明】這是對文章的細節理解,同時也使學生學習了這部分的知識點。
Part2: Choose the best idiom from the text to fill in the blanks
1 Sarah』s grandmother adores her; Sarah i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ilson was disappointed when he learnt that the coach had ____________________.
3 She knew it might take a long time for her teammates to change their minds, but she believed that the new plan would wor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The people in my village are very honest and hard-working; they are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When my brother came back home from his trip to Europe, we _________________for him.
6 She would not say who told her about the surprise party. She just said 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說明】換一種語境讓學生更好體會文中出現的習語的用法。
Step3: Careful reading
Read a short passage about idioms from the Bible and fu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words blow.
Hidden underline weaknesses translated idioms group Greek
Soon concept bird
An idiom is a _______of words that has a special meaning which is not usually apparent. If you already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and want to polish up and sharpen your language skills, studying_______ can be a good way to do so.
Many of the idioms used in English are from the Bible was ________ from Hebrew into _______ and later into English. Take 『by and by』 as an example. It originally meant 『immediately』, but now it means 『________』.
Idioms can be used to ______ the moral of a story. One idiom about 『feet of clay』 stresses the ________ that things or people that seem perfect, like a person we admire or respect, can have hidden _________. Another idiom, 『a little________ told me』, is used to say that you know something but you do not want to tell others how you know it. Some Bible idioms use things related to food such as salt or apples to make a point more clear.
From now on, whenever I read an idiom, I will remember that there could be a ________ meaning in it.
【設計說明】這個環節可以從另一個側面檢驗學生對文章線索的掌握。既是對文章內容的延伸,又是對文章的綜合概括,並可以藉此提高學生的詞彙運用能力。
Step4: Appreciation: Enjoy some idioms
1 A little learning is a dangerous thing.
2 Life is made up of little things.
3 A high building, a low foundation.
4 Many a little makes a miracle.
5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6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7 Better to arrive late in this world than early in the next.
8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
Step5: Homework
(1) Shorten the passage using your own words.
(2) Try to collect some idioms.
(3) Find useful and .difficult language points from the passage.
⑤ 初中英語教學應達到怎樣的目標與要求
1、合理制定學科教學計劃。學科教學計劃的制定要基於對《課程標准》的學習、《教材》的理解和學生的具體學情的分析,科學制定合理、有效、彈性的教學計劃。
2、掌握《課程標准》的核心理念與基本理念。明確《課程標准》關於初中階段3—5級有關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分級標准。
3、認真理解依據《課程標准》理念所編寫的教材的特點、整體體例。熟練掌握教材的全部內容,明確各個環節的設計意圖。對教材中出現的「四會」詞彙、常用短語、重點句型、基礎語法等要了如指掌。
4、科學地分析和把握教材,更好地把握 「用教材教」的理念。准確把握教材重點與難點,並能夠嘗試開發和使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優秀教學資源。
5、熟練掌握與教科書相配套的各種資料,如《教師用書》、《評價手冊》、光碟、磁帶等教輔材料。
6、堅持教研組集體備課。建立學校教研組和備課組集體備課制度,發揮校本教研的實踐引領作用。
7、精心規劃教學設計方案。能夠依據學科《教學設計評價標准》設計教學方案,科學、合理地設置課堂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設置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符合教學規律、符合課程標准、具有全面型、階段性、可選擇性和可調整性。教學設計要有一周的提前量。
⑥ 初一的英語計劃和目標怎麼寫
As time goes by ,I am a new student in junior high school.I am very happy ,and I am making a plan for it.First,I want to make a lot of friends .I like making friends ,and piaying with them makes me ve...
隨時間推移 我成為一名初中生 我很開心 我正在為它做一個計劃 首先我想交一些朋友內 我喜歡交朋友 和朋友一起容玩讓我很開心 其次 我希望努力學習 因為我正在長大 我希望學習好 最後 我希望多做運動 因為我希望有一個好身體
⑦ 如何合理規劃初中英語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
初中階段英語教學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單純的教授語法和單詞,而應該正確引導學生,使每位剛剛接觸英語的初中生對英語產生必要的興趣。比如說,在培養他們對英語的興趣時,應該告訴他們中英文的差別,增強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為他們以後的發展打下比較好的基礎,有比較健全的人格。當學生有了積極的態度,能夠自主的去學習,參與英語活動,這樣就能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不至於產生畏懼心理,能夠利用自身的優勢去學習。當然,通過教學目標,學生應該明確目的,並且對教學中產生的愛好做出抉擇。通過學習基本技能,並且獲得應該具有的英語基礎,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提供健康的內容,較為高尚的語言材料,並且設計的語言情境應該真實,這樣既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養成他們在英語學習中的思維方式,還可以培養學生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更要他們形成較好的心理素質,終身學習英語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要讓學生理解和尊重國外的文化,讓他們養成合作精神,具有社會公德心。
2.增加學生對英語詞彙量的掌握
初中英語教學目標還應該更加具體些,例如如何增加初中生的詞彙量,詞彙量在初中英語學習階段非常重要,所以教學目標中應該涉及到如何合理安排和計劃教授多少單詞。在英語學習中,學生應該有一種意識,那就是跨文化交際,還應該有一種態度,那就是對異國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在詞彙量的掌握上,應該能記住單詞800個左右,記住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200條,並且要把這些掌握的內容,運用在口筆頭的交際活動中。除此之外,還要擴大認讀詞彙,最好能達到400-500個。對於附表中的語言,能夠理解其意義和功能。當學生達到這樣的標准,那麼在初中英語的教學生,教師應該通過更多的詳細標准,進行詳細的制定教學目標。
⑧ 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的教學目標及聽說教學設計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初中英語聽說教學教學目標:基於《新課標》理念下的英語聽說課,是以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為主,兼顧讀寫,並包括詞彙、語法、語言學習活動的一種課堂。聽說課教學模式遵循「聽、說、讀、寫」語言學習認知規律,通過創設情景,不斷增加學生的聽說能力。通過循序漸進的練習,使學生的聽力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逐漸加強,並逐步促進學生的讀寫,使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得到切實提高。
在英語聽說教學設計中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但同時也要兼顧讀寫。在聽說課的各個環節中,注意以下幾點:
一、情景導入。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根據已學單詞和句型來導入新課。在情景設置過程中,要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利用實物或多媒體課件提高學生對新授知識的期待和好學意識。
二、詞彙學習。要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來幫助學生掌握好新單詞。如音形結合法、直觀教學法、動作輔助或游戲教學等。思維導圖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詞彙。
三、操練質量。在操練的過程中,為了提高操練的質量,在設計時要注意練的有層次,機械操練、意義操練和拓展操練相結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穩步提高,達到操練提高的目的。
四、聽說訓練。設計時要注意聽前引導學生預覽標題、插圖、練習和相關信息;聽中注意聽全文,抓主旨大意;聽細節,完成練習或任務;聽後注意讓學生跟錄音復述聽力材料,模仿聽力材料完成對話。
五、拓展延伸。設計時要時刻牢記各個教學環節的設計是為了促進學生語言知識的掌握和語言技能的提高。在課堂上幫助學生把所學知識及時進行應用練習。對於層次較低的學生,可以做模仿練習;對於層次較高的學生,可以做深層次的拓展練習。當然在聽說充分的基礎上,讀寫也要跟上,以此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升。
六、歸納總結。在一節課的最後,要幫助學生歸納總結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幫助學生了解語言規律,掌握語言知識,發展語言能力。
此外,還有注意以下幾個關系的處理:
一、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關系,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共同構築一堂完整的課。要注意導有藝術,講有特點,教有策略,問有指向,練有效果。
二、語言輸入與輸出的關系。「聽」屬於語言輸入,「說」屬於語言輸出,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在這不斷有意義的輸入和輸出過程中得以提升。
三、體驗與應用的結合。體驗與應用是促進學習者掌握一門語言的有效策略。教師要盡可能的為學生創設有利的聽說條件,為學生有效接收和輸出語言知識搭建」梯子」。化難為易,引領學生在體驗的環境中去聽語言材料,在無數次體驗中提高表達英語的能力。
四、聽說與讀寫的結合。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聽說課側重於學生聽說能力的訓練和提升,但從不排斥讀寫能力的跟進。四種技能要均衡發展。
在聽說課上也應注意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拓展聽說的空間和時間。給予學生充分的組內、組間和班級交流的機會,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積極的語言展示運用中達到聽說能力的大幅提升。
⑨ 初中英文教學設計
初中英文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能聽懂、會說、會讀、會拼寫詞彙look for, join, study
2、能聽懂、會說、會讀日常交際用語和句型Classes are over. Perhaps they are. I』ll go and join them. Where are you going? I』m going to …
3、培養學生樂於助人的良好思想品質。
重點難點:
1、四會掌握詞彙和句型。
2、能正確理解掌握並運用日常交際用語。
教學過程:
首先是准備環節。在這一環節,老師與學生交談彼此的愛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拉近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為新授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鋪墊。
其次是復習兼新授(單詞與句型的學習)環節。這一環節包括兩個步驟,一通過看動畫圖片來復習「現在進行時」的特殊疑問句,幫助學生進入這一時態的學習而做好准備。二以「猜猜看」的游戲來幫助學生重溫了「現在進行時」的一般疑問句,在這個過程中引出新單詞和句型的學習並進行相應的操練,提前把課文中的難點解決掉,為下面的課文學習掃除障礙。
接著是課文學習環節。通過觀看課文動畫片,讓學生做相應的練習來理解和學習朗讀課文。
然後是鞏固環節。這個環節分三步,第一步是以不同的方式來讓學生熟讀課文。第二步是訓練培養學生聽的能力,完成練習「Listen and match」。第三步是訓練培養學生寫的能力,完成練習「Look, read and complete」。
初中英文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1. 語言知識目標:
1) 能掌握以下單詞: rain, windy, cloudy, sunny, snow, weather, cook, bad, park,message, take a message, could, back, problem
能掌握以下句型:
① —How's the weather in Beijing?
—It's sunny.
② —Can I take a message for him?
—Yes. Could you just tell him to call me back?
—Sure, no problem.
2) 能用所學的知識描述天氣情況。
3)描述正在發生的動作。
2.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教育學生善於觀察天氣,善於調整自己的情緒;了解世界各地的天氣情況,增加世界觀念。知道大自然的力量是神奇而偉大的,我們應當好好學習,立志學好科學知識,為長大後探索神奇的大自然,打好基礎。
二、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1) The vocabulary and useful expressions.
2) —How』s the weather?
—It's raining/ windy.
3) —What are you doing?
—I'm playing basketball.
2. 教學難點:
運用目標語言來對天氣進行問答,並且會問答其他人正在進行的活動。
三、教學過程
Ⅰ. Warming-up and Lead in
1. Greet the Ss and check the homework.
2. Watch a video program about the weather.
Ⅱ. Presentation
1. (Show some pictures of the weather)
Let Ss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ask them how the weather is.
Ss lear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with the help of the pictures.
2. Look at the pictures in 1a. Then read the new words on the right. Ask the Ss to match the words with pictures.
3. Check the answers.
Ⅲ. Game (How's the weather?)
1. (Showing some pictures on the big screen.) Ask Ss "How's the weather?"
2. Ss gues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Ⅳ. Listening
1. Now let's look at the city names in the box in 1b. Please read after me.
Ss read the cities after the teacher.
2. Now, We』ll hear four conversations. Listen carefully, point out each city in the picture as it comes upon the tape. Play the recording a second time. Ask Ss to write the name of the city in the picture of its weather.
3. Check the answers.
Ⅴ. Pair work
1. Tell the Ss: If you are in one of the places in the picture above. Talk about the weather
with your friends in another city on the phone.
2. Make a model with a student like this:
T: Hi! How's the weather in Beijing?
S1: It's sunny.
3. Ss work in pairs. Ask and answer about the weather in the cities.
Ⅵ. Listening
1. Work on 2a.
Let's see what Joe's families are doing. Point to the 4 pictures.
2. Ask Ss tell each person is doing in each picture. More attentions should be paid
to the correct use of the Present Progressive Tense.
3. Play the recording for the Ss to listen and number the pictures [1-4].
4. Play the tape for Ss to check the answers.
5. With the whole picture, get some Ss to tell the story of it.
6. Brainstorming
Play the tape for another time. Then do a memory test.
Ask Ss: What's Uncle Joe/Jeff/Mary/Aunt Sarah doing?
What're Scott and Lucy doing?
Is Jeff watching TV? etc.
7. Let Ss match the names with the activities in 2b.
Play the recording for the Ss to check the answers.
Ⅶ. Pair work
1.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talk about the people in 2a with a partner.
2. Ask a student the questions as a model:
T: What's Uncle Joe doing?
S1: He's playing basketball.
3. Ss work in pairs. Ask and answer about the pictures.
Ⅷ. Role-play
1. Ask Ss to read the conversatio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① What's Steve doing?
② What's Rick's brother doing?
Ss read the conversation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Then check the answers together.
2. Let Ss 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 in pairs.
IX. Language points.
X. Exercises
Homework:
一、總結有關天氣的詞彙。
二、編寫三個有關天氣問答的對話。
初中英文教學設計 篇3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核心內容是萬聖節晚會的准備工作,重點學習萬聖節所需要的一些物品、動物類單詞以及Do you like…?Yes, I do./No, I don』t. I like…等句子。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的年齡,生性活潑好動,喜歡直觀形象思維,對游戲、競賽、特別感興趣。而且他們接觸英語已經有一年的時間,已具有初步的聽說能力。在學習單詞的時候,應提醒學生注意名詞的復數形式在詞形和讀音上的變化。句子的教學教師可以採用以舊帶新的方法,用已經學過的句型引出新句型。本單元所出現的動物類單詞,緊密結合的是商店裡的購物用語,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創設購物情景,讓學生熟練自如地運用這些購物的交際用語。我相信必能很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能夠聽懂會說本單元的新單詞today、Halloween 、Come in、of course.並能靈活運用。
2、能力目標:通過模仿、操練、表演等活動,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進行對話,提高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3、情感目標:了解萬聖節的文化背景,感受異國文化,促進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教學重點:
句型 Can I have some…? 及其回答Yes, I can. / No, I can』t.的.運用。
教學難點:
能熟練運用本課的句型進行交際。
教學過程:
一、Warming up and revision
1、Greetings
2、Chant
3、Sing 「Happy New Year」
二、Presentation
When the Ss are practicing the sentences , a student who wears monster』s clothes knocks at the door and act the dialogue with the Teacher.
Say the sentences 「Can I come in ? Of course !」 slowly . Help the Ss understand the news .
1.Tell the Ss some details about 「Halloween」
2. When the Ss look at the pictures , a student who wears monster』s clothes knocks at the door and acts the dialogue with the teacher. Say the sentences「Can I come in ? Of course」 Help the S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Halloween..
三、Practice
1、Show the word cards to the Ss and get them to say the words together.
soup 、sweets、bread、biscuits、fruit、rice…
2、Review the sentence:
T: Can I have some…?
If you have, you should say 「Yes , please.」 If you don』t have, you should say 「 Sorry, you can』t」。
Listen to the tape , then repeat . Say the chant together . lastly get the Ss to say in their groups —— which group is the best ?
四、Consolidation
1、Say the chant .
聽錄音,模仿學說,熟練朗讀並會表演本單元會話內容。
2、Show the .
收集有關Halloween的知識,了解西方國家的其它節日。
五、Homework.
布置學生課後收集有關Halloween的知識,並了解西方國家的其他節日。不僅培養了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課後學習的情境,一舉兩得。
初中英文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能聽、說、讀、寫Rr、Ss、Tt、Uu。
2、通過唱歌、仿寫、做游戲、練習等各種體驗,愉快地鞏固21個英文字母。
教學重點:
聽、說、讀、寫英文字母Rr、Ss、Tt、Uu。
教學難點:
Rr與Ll的發音區別,Tt的小寫書寫,Uu的大小寫書寫。
教學准備:
教學課件,字母卡片。
教學過程:
一、熱身
1、聽唱英文字母歌,繼續認讀26個英文字母。
2、開火車按順序說字母。
二、課前檢測
1、聽寫前面學過的五個字母。
2、同桌互換、互批。
三、明確學習目標
我能認讀並正確書寫字母Rr、Ss、Tt、Uu。
四、自主學習
(一)自學互動
1、生先自讀,師再訂正並教讀字母Rr、Ss、Tt、Uu。
2、小組內互讀字母,找一個好夥伴任意指讀。
3、成果展示:大聲讀出字母Rr、Ss、Tt、Uu。
(二)自學互讀
1、生開始自學,討論練習書寫字母Rr、Ss、Tt、Uu。
2、師出示Rr、Ss、Tt、Uu。的書寫形式,生練寫。
3、成果展示:師點名上黑板書寫,考察學生的掌握情況。
五、課堂小結
六、課堂練習
初中英文教學設計 篇5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課時中通過字母辨認,圖片排序等活動,復習鞏固本單元的核心詞彙ruler, eraser, book, pen, crayon, pencil box, bag以及打招呼,告別,自我介紹用語。教學目標是能夠辨認相似字母的形以及核心詞,並能理解並在場景中應用句型I have … 和Me too.
學生剛剛接觸到英文的26個字母,對相似字母的辨識還存在著一定的誤差,所以教材在Start to read部分安排了字母辨識的環節,例如b和d, Q和D等,目的在於檢測和鞏固學生對於字母的認識。本節課的另外一個主要目標是復習和鞏固之前所學的一些文具的單詞以及打招呼,告別,自我介紹用語等,所以在Read and count, Listen and number和Look and match這三個環節都以此為練習的主要內容,學生通過練習可以有效的鞏固和復習本單元所學的核心詞與句型。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為小學三年級學生。他們初步接觸到英語,對英語的聽說感興趣。經過前幾個課時的學習,學生已經學習了26個英文字母和常見的幾種文具,以上是學生學習本課內容的基礎。
三、教學目標
1. 能夠辨認字母的形。
2. 能夠認讀本單元的核心詞:ruler, eraser, pencil, crayon, bag, pen, pencil box, book。
3. 檢測部分要求學生能夠聽懂、會說本單元的打招呼、告別及自我介紹用語。
4. 能夠學會唱歌曲Hello。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聽說、認讀ruler, eraser, book, pen, crayon, pencil box, bag等文具的名稱。
教學難點:
在真實的場景中應用句型I have … 和Me too.
五、教學步驟
1. 熱身
(1)教師與學生進行自由對話: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 既可以鞏固本單元句型,同時為下一步歌曲的呈現鋪墊。
(2)教師播放歌曲Hello,和學生一起演唱,並讓學生從歌曲找出三個人物的姓名。
(3)請孩子們回答他們的姓名,同時教師呈現Mike, John, Sarah和三個一模一樣的書包。請學生根據人物對於自己書包內文具的描述來確定是誰的書包。
設計意圖:通過自由對話來復習已學句型,同時拓展與鋪墊歌曲內容,通過聽輕松愉快的歌曲,帶著找出人物姓名的任務,再通過猜謎小游戲既復習已學單詞,同時感知重點句型。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s: Good morning, Mr. Dong.
T: Nice to meet you again, what』s your name?
Ss: My name is Angela.
T: Hi, Angela, What a nice name, I like it so much!
S: Thank you!
T: What about you?
S: My name is James.
T: Wow, cool! I like your name too.
S: Thank you.
T: Ok! Everyone has a nice name. Let』s listen to a song and find some nice names, ok?
Ss: Ok.
T: (教師播放歌曲Hello) who can try? What names do you hear in the song?
T: look at the three bags, listen and guess whose bag it is?
文本:Mike: I have a pencil box and two books.
John: I have a ruler and two erasers.
Sarah: I have a pen and a crayon.
2. 呈現
(1)聽指今做動作
①教師發出指令:show me your … 孩子們根據不同的指令拿出相對應的文具。
(已經給三個人物找到了各自的書包)
T: They have pens, books, rulers, eraser and crayons in their bag. What about you? Let me see, ok?
Ss: Ok.
T: Show me your pen!
學生拿出筆。
②教師從自己准備的書包中拿出一本書,並指著自己說:I have a book. 並以此形式展開幾種文具。
③請孩子們用自己的文具來說:I have a … 當孩子說到I have a book. 時,教師則舉起自己的書說Me too! 告訴學生如果你有與別人東西相同時,可說Me too!
T: Look! Boys and girls. I have a book. I have two pens, I have a ruler, I have an eraser and I have three crayons.
T: Who can have a try, tell us what do you have?
S: I have four pens, I have one eraser.
T:(教師舉起一塊橡皮)Me too.
設計意圖:通過指今與實物相對應的環節,呈現並復習上節課所學的單詞。通過教師的演示與學生的示範,幫助學生理解並應用句型I have a…, Me too。
(2)Let's chant(看圖唱韻律詩)
T: Look at the picture, let』s chant together!
(3)Let's make a new chant(編出新韻律詩)
T: Look at me, let』s make a new chant!
T: (教師手中拿出相對應的文具,同時在黑板上板書)I have a crayon, me too。
3. 操練
(1)Read and count (讀一讀,數一數)
教師先引導學生讀出樹幹上的文具單詞,再請學生數一數每種文具單詞的數量,並標示出來。
T: Open your book and turn to page 9. Count them and write it down, you have 2minutes, go!
S: I see two pens …
(老師請學生代表回答)
(2)Circle the same letters
教師請學生圈出一行中相同的字母,並要求學生數出字母的個數。
(已經完成Read and count的活動)
T: Can you find same letters? For example, there are three letter 「a」 in line1. Have a try!
T: Count them! How many letter 「a」 are there?
設計意圖:通過課本中的練習進一步鞏固重點單詞,並滲透名詞單復數用法。通過圈出相同字母的環節,讓學生能夠辨認字母的形。
(3)let』s check
教師先請學生觀察4幅圖片,教師播放錄音,然後再請一兩個同學說出答案。
(已經完成circle the same letters的活動)
T: Look at the pictures on page 10, please listen and number the pictures, let』s go!
T: Ok. The first one is open the book. So picture 3 is number1.
(老師請學生代表回答)
設計意圖:通課本中的對應練習,檢測並鞏固學生對於打招呼,告別等行為的用語。
(4)Look at match
(已經完成Let』s chek的活動)
T: Look at the balloons on page 10, please listen and number, let』s go!
(老師請學生代表回答)
設計意圖:通過課本的對應練習,鞏固學生對於單詞形和意的認知。
六、板書設計
簡單的板書設計描述,說明板書的書寫過程。後附板書設計圖。見例:
整個板書以書包為背景,並且展示書包內的各種文具。在操練環節,學生表達I have …教師在黑板上貼出相對應的文具並回答Me too. 最後以此來進行整節課的小結。
⑩ 如何達成初中英語的有效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要明確
教學目標決定課堂教學的方向。課堂教學目標明確,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加強教學的針對性。一堂課的教學目標,應該在備課時就要做到心中有數。只有確定了教學目標,才能弄清自己該教什麼,否則,閉著眼睛捉麻雀,大抵是無效勞動而已。在新課標中提出了三維教學目標,分別指的是「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其實在日常教學中,我們一般都不會完全按照這三個目標,去確定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我們基本都是參照教參或是教案上的目標,然後根據自己班的學生實際進行小小的更改。語文課的教學目標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設計1、會認哪些生字,會寫哪幾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哪幾段。3、理解課文中哪詞的意思 4、懂得課文的道理,感受祖國的美麗,培養愛國的思想感情等等。當然這些教學目標,我們不需要也沒必要在一堂課中全都設計進去。我們要根據課文的特點有選擇地設計教學目標。比如低年級的識字課,我們可以確定認生字,寫生字為主。像人物對話較多的課文,我們可以以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為主。像寫得比較優美的寫景的課文,我們可以以積累詞語,背誦優美句段為主。總之不同類型的課文,教學目標的側重點就不同。
二、教學重點要突出
在以往的公開課中,我們往往容易犯一個錯誤:教學目標多,課堂容量大。教學內容無主次、詳略、難易之分,把握不住教學內容的精華和要點,在教學時,對安排的教學內容往往平均用力,力求做到面面俱到,認為只要把所有的問題都講了就行了。其實這樣做很容易導致教學重點模糊,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為了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我們要能夠突出一堂課的教學重點。
古人在論及中國畫的構圖技巧時說:「疏可走馬,密不透風。」意思是說留下的空白,可以用來跑馬,用墨多的地方連風也吹不過去。同樣我們的課堂教學也應該講究「疏」與「密」的技巧,對非重點的內容,學生自己可以學得懂的部分,則或放手自學,或以讀代講,是教學上的粗線條,就像國畫中的寫意;而對重點部分,特別是既是重點又是難點部分,則必須是「工筆畫」,濃墨重彩,認真描畫。我想如果在教學時能夠做到疏密結合,疏密有致,就能突出教學的重點,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三、教學時間分配要合理。
我們的課堂一節課有40分鍾,但一個學生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鍾左右.這也就是為什麼老師在講課的時候要突出重點的原因。我們老師不能做到讓學生100%地集中40分鍾的注意力。我們所能做的是怎樣根據孩子注意力的能力讓她在有效的20分鍾里發揮她的潛力.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合理分配教學時間。如果教師滿堂灌,或是一味地要求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不僅浪費了課堂教學時間,而且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為了減輕學生的疲勞,在教學中,我們要做到「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教學內容簡單的,學生自學可以學懂的,或內容比較有趣的,可以安排少一點的時間,快節奏地進行。內容比較難的,比較枯燥抽象的,或是課文的重點部分,則要「慢動作」進行,讓學生來得及消化。在教學中,只有做到張弛有度,合理分配教學時間,才不會讓學生的學生注意力渙散,也不致於學生的身心過度疲勞。
四、語文能力的訓練要注重。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具備聽說讀寫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訓練過程中培養的,因此,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把著力點放在語文能力的訓練上。在課堂上我們要以訓練為主線,使教和學都成為訓練的手段,為了使訓練更有成效,教師必須善於設計,精講巧問,即使是一般的課堂提問和練習也要著眼於能力訓練。我們千萬不能把一堂語文課上成一堂思想教育課,或是科學課等等。
怎樣才能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一句話,只要一堂課的教學目標明確了,重點突出了,然後圍繞預設的目標和重點,採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中學生的輕松、學得快樂、學有所得,這就是一堂好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