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翻译 » 异甘草甙英语怎么说及英文翻译

异甘草甙英语怎么说及英文翻译

发布时间: 2022-02-19 14:14:06

① 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根和根茎主含三萜皂甙。其中主要的一种,谷称甘草甜素(glycyrrhizin)的,系甘草的甜味成分,是1分子的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c acid)和2分子的葡萄醛酸(glucuronic acid)结合生成的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的钾盐和钙盐。其他的三萜皂甙有:乌拉尔甘草皂甙(uralsaponin)A、B和甘草皂甙(licoricesaponin)A3、B2、C2、D3、E2、F3、G2、H2、J2、K2。又含黄酮素类化合物:甘草甙元(liquiritigenin),甘草甙(liquiritin),异甘草甙 元(isoliquiritigenin),异甘草甙(isoliquiritin),新甘草甙(neoliquiritin),亲异甘草甙(neoisoliquiritin),甘草西定(licoricidin),甘草利酮(licoricone),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5-O-甲基甘草本定(5-O-methyllicoricidin),甘草甙 元-4’-芹糖葡萄糖甙[liquiritigenin-4’-qpiofur-anosyl(1→2)gluranoside,apioliquiritin],甘草甙元-7,4’-二葡萄糖甙(liquiritigenin-7,4’-diglucoside),新西兰牡荆甙Ⅱ(vicenin Ⅱ)即是6,8-二-葡萄糖基芹菜素、芒柄花甙(ononin),异甘草黄酮醇(isolicoflanonol)

② 甘草为什么能抗炎,含有什么物质所致

甘草的抗炎功能是三萜皂甙(甘草皂苷)、黄酮素、生物碱、香豆精、甘草多糖综合作用的结果。不是某种特定成分的功效

根和根茎主含三萜皂甙。其中主要的一种,俗称甘草甜素的,系甘草的甜味成份,是1分子的18β-甘草次酸和2分子的葡萄醛酸结合生成的甘草酸的钾盐和钙盐。

其他的三萜皂甙有:乌拉尔甘草皂甙A、B和甘草皂甙A3、B2、C2、D3、E2、F3、G2、H2、J2、K2。

又含黄酮素类化合物:甘草甙元,甘草甙,异甘草甙 元(isoliquiritigenin),异甘草甙(isoliquiritin),新甘草甙,亲异甘草甙,甘草西定,甘草利酮,刺芒柄花素,5-O-甲基甘草本定,甘草甙 元-4'-芹糖葡萄糖甙,甘草甙元-7,4'-二葡萄糖甙,新西兰牡荆甙Ⅱ即是6,8-二-葡萄糖基芹菜素、芒柄花甙,异甘草黄酮醇,异甘草甙元-4'-芹糖葡萄甙

还含香豆精类化合物:甘草香豆精,甘草酚,异甘草酚,甘草香豆精-7-甲醚(glycyrin),新甘草酚(neoglycyrol),甘草吡喃香豆精,甘草香豆酮等。

又含生物碱:5,6,7,8-四氢-4-甲基喹啉,5,6,7,8-四氢-2,4-二甲基喹啉,3-甲基-6,7,8-三氢吡咯并[1,2-a]嘧啶-3-酮。

还含甘草苯并呋喃,又名甘草新木脂素,β-谷甾醇,正二十三烷,正二十六烷,正二十七烷等。

另含甘草葡聚糖GBW,三种中性的具网状内皮活性的甘草多糖UA、UB、UC,多种具免疫兴奋作用的多糖GR-2a、GR-2Ⅱb、GR-2ⅡC和多糖GPS等。

③ 甘草中的化学成分和它的药理作用

甘草的主要成分
甘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甙等。甘草的化学组成极为复杂,目前为止从甘草中分离出的化合物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甙、异甘草甙、新甘草甙、新异甘草甙、甘草素、异甘草素以及甘草西定、甘草醇、异甘草醇、7-甲基香豆精、伞形花内酯等数十种化合物,但这些成分和数量通常会随甘草的种类、种植区域、采收时间等因素的不同而异。大量的研究表明,甘草甜素和黄酮类物质是甘草中最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甘草根表皮以内的部分。
甘草的药理作用
西医药理发现,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医临床上主要作为缓和剂。缓解咳嗽,祛痰,治疗咽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质酮类作用,对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有良好功效;甘草制剂能促进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长上皮细胞寿命,有抗炎活性,常用于慢性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甘草的黄酮具有消炎、解痉和抗酸作用;甘草也是人丹的主要原料之一。
甘草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精制糖果、蜜饯和口香糖。甘草浸膏是制造巧克力的乳化剂,还能增加啤酒的酒味及香味,提高黑啤酒的稠度和色泽,制作某些软性饮料和甜酒;香烟矫味。在化工、印染工业中,甘草也广有用途。
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除去甘草甜素的浸膏及甘草中黄酮甙类对大鼠实验性溃疡有明显保护作用。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2.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甘草浸膏、甘草甜素及甘草次酸对健康人及动物都有促进钠,水潴留的作用;小剂量甘草甜素(每只100ug)能使大鼠胸腺萎缩及肾上腺重量增加,产生糖皮质激素可的松样作用。大剂量时则糖皮质激素样作用不明显,只呈现盐皮质激素样作用。
3.解毒作用甘草浸膏及甘草甜素对某些药物中毒、食物中毒、体内代谢产物中毒都有一定的解毒能力。解毒作用的有效成份为甘草甜素,解毒机制为甘草甜素对毒物有吸附作用,甘草甜素水解产物葡萄糖醛酸能与毒物结合,以及甘草甜素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止咳平喘作用甘草次酸有明显的中枢性镇咳作用,大剂量的甘草次酸可使小鼠呼吸抑制。此外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盐尚有抗炎症及抗过敏、抗肝损伤、抗促癌、抗菌、抗艾滋病毒(甘草甜素)作用。
5.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心律失常。

④ 甘草的化学结构式是

甘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甙等。甘草的化学组成极为复杂,目前为止从甘草中分离出的化合物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甙、异甘草甙、新甘草甙、新异甘草甙、甘草素、异甘草素以及甘草西定、甘草醇、异甘草醇、7-甲基香豆精、伞形花内酯等数十种化合物,但这些成分和数量通常会随甘草的种类、种植区域、采收时间等因素的不同而异。大量的研究表明,甘草甜素和黄酮类物质是甘草中最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甘草根表皮以内的部分。[
不知道你具体想知道那种组分~

⑤ 甘草的有效成分有哪些

甘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甙等。甘草的化学组成极为复杂,目前为止从甘草中分离出的化合物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甙、异甘草甙、新甘草甙、新异甘草甙、甘草素、异甘草素以及甘草西定、甘草醇、异甘草醇、7-甲基香豆精、伞形花内酯等数十种化合物,但这些成分和数量通常会随甘草的种类、种植区域、采收时间等因素的不同而异。大量的研究表明,甘草甜素和黄酮类物质是甘草中最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甘草根表皮以内的部分。

⑥ 甘草是一样什么东西,怎么会这么甜,可不可以当糖吃,多吃了有没有副作用,它里面究竟有些什么成分

甘草是一味中药材,有健脾益气、扶正解毒、清热祛痰等功效,药性较为柔和,还可调和诸药。虽然一般情况下少吃一点点没关系,但不可多吃,因其为药材,说明药性较之平时的食物还是要多得多,所以不可像吃糖那样吃甘草。服用甘草若是对证,没有丝毫副作用,若是服用不对证,那么副作用却很大,比如阳虚内寒之人,就需慎用甘草,以免甘草清火而伤身体。而您想要甘草的成分,一下便是甘草的化学分析成分,您可看一下:甘草 根和根茎主含三萜皂甙。其中主要的一种,谷称甘草甜素(glycyrrhizin)的,系甘草的甜味成分,是1分子的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c acid)和2分子的葡萄醛酸(glucuronic acid)结合生成的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的钾盐和钙盐。其他的三萜皂甙有:乌拉尔甘草皂甙(uralsaponin)A、B和甘草皂甙(licoricesaponin)A3、B2、C2、D3、E2、F3、G2、H2、J2、K2。又含黄酮素类化合物:甘草甙元(liquiritigenin),甘草甙(liquiritin),异甘草甙 元(isoliquiritigenin),异甘草甙(isoliquiritin),新甘草甙(neoliquiritin),亲异甘草甙(neoisoliquiritin),甘草西定(licoricidin),甘草利酮(licoricone),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5-O-甲基甘草本定(5-O-methyllicoricidin),甘草甙 元-4'-芹糖葡萄糖甙[liquiritigenin-4'-qpiofur-anosyl(1→2)gluranoside,apioliquiritin],甘草甙元-7,4'-二葡萄糖甙(liquiritigenin-7,4'-diglucoside),新西兰牡荆甙Ⅱ(vicenin Ⅱ)即是6,8-二-葡萄糖基芹菜素、芒柄花甙(ononin),异甘草黄酮醇(isolicoflanonol),异甘草甙元-4'-芹糖葡萄甙。还含香豆精类化合物:甘草香豆精(glycycoum-arim),甘草酚(glycyrol),异甘草酚(isoglycyrol)甘草香豆精-7-甲醚(glycyrin),新甘草酚(neoglycyrol),甘草吡喃香豆精(liranocoumarin),甘草香豆酮(licocoumarione)等。又含生物碱:5,6,7,8-四氢-4-甲基喹啉(5,6,7,8-teTCMLIBahydro-4-methylquinoline),5,6,7,8-四氢-2,4-二甲基喹啉(5,6,7,8-teTCMLIBahydro-2,4-dimethylquinoline),3-甲基-6,7,8-三氢吡咯并[1,2-a]嘧啶-3-酮(3-methyl-6,7,8-TCMLIBihydropyrrolo[1,2-]pyrimidin-3-one)。还含甘草苯并呋喃(licobenzofuran),又名甘草新木脂素(liconeolignan),β-谷甾醇(β-sitosterol),正二十三烷(n-TCMLIBicosane),正二十六烷(n-hexacos-ane),正二十七烷(n-heptacosane)等。另含甘草葡聚糖GBW(glucan GBW),三种中性的具网状内皮活性的甘草多糖(glycyrrigan)UA、UB、UC,多种具免疫兴奋作用的多糖(polysaccharide)GR-2a、GR-2Ⅱb、GR-2ⅡC和多糖GPS等。
甘草的叶含黄酮化合物:新西兰牡荆甙-Ⅱ,水仙甙(narcissin),烟花甙(nicotiflorin),芸香甙(rutin),异槲皮甙(isoquerciTCMLIBin),紫云英甙(asTCMLIBagalin),乌拉尔醇(uralenol),新乌尔醇(uralenol),新乌拉尔醇(neouralenol),乌拉尔宁(uralenin),槲皮素-3,3'-二甲醚(quercetin-3,3'-dimethyl ether),乌拉尔醇-3-甲醚(uralenol-3-methylether),乌拉尔素(uralene),槲皮素(quercetin)等。还含乌拉尔新甙(uralenneoside)。
甘草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东莨菪素(scopoletin),刺芒柄花素,黄羽扇豆魏特酮(lupiwighteone),乙形刺酮素(sigmoidin)B以及甘草宁(gancaonin)A、B、C、D、E、L、M、N、O、P、Q、R、S、T、U、V。以上便是我对您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回答,谢谢。

⑦ 甘草的化学结构式是

分子式:C42H62O16。

甘草根及根茎含三萜类化合物甘草甜素(Glycyrrhizin),主要为甘草酸的钾、钙盐,为甘草的甜味成分。甘草酸水解后产生两分子葡萄糖醛酸和一分子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c acid)。

甘草作为一种常用中药,已被人们接受和使用,其主要成分是:甘草甜素、甘草甙、甘草类黄酮、后幕比檀素、刺芒柄花素、槲皮素等。甘草酸具有明显的抗利尿作用;甘草素、异甘草素具有抗溃疡和解痉作用;甘草黄酮类尚具有抗氧和抑菌作用。

(7)异甘草甙英语怎么说及英文翻译扩展阅读

作用

1、甘草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对某些毒物有类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

2、甘草常用来治疗随更年期而来的症状.因为甘草里含有甘草素,是一种类似激素的化合物,它有助于平衡女性体内的激素含量。

3、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有抑制作用;并有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

⑧ 中药材名“****降香”怎么读如何发音

《中国药典》:降香
【拼音名】 Jiànɡ Xiānɡ

【英文名】 LIGNUM DALBERGIAE ODORIFERAE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降香檀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全年均可采收,除去边材,阴干。

【性状】本品呈类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紫红色或红褐色,切面有致密的纹理。质硬,有油性。气微香,味微苦。

【鉴别】(1)本品粉末棕紫色或黄棕色。具缘纹孔导管巨大,完整者直径约至300μm,多破碎,具缘纹孔大而清晰,管腔内含红棕色或黄棕色物。纤维成束,棕红色,直径8~26μm,壁甚厚,有的纤维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的壁不均匀木化增厚。草酸钙方晶直径6~22μm。木射线宽1~2列细胞,高至15细胞,壁稍厚,纹孔较密。色素块红棕色、黄棕色或淡黄色。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2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挥去乙醚,残渣加乙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降香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醚-氯仿(7: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与无水乙醇(1:9)的混合溶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鉴别](2)项下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炮制】除去杂质,劈成小块,碾成细粉或镑片。

【性味】辛,温。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9~15g,入煎剂宜后下。外用适量,研细末敷患处。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页首
《*辞典》:降香
【拼音名】 Jiànɡ Xiānɡ

【英文名】 Lignum Dalbergiae Odoriferae

【别名】降真香、紫降香、花梨母

【来源】为豆科植物降香檀树干和根的心材。全年采收,除去边材,阴干。

【原形态】乔木。幼嫩部分、花序及子房略被短柔毛;树皮褐色,粗糙;小枝近平滑,具密集的苍白色皮孔。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3,近革质,卵形或椭圆形,基部小叶较小,阔卵形,侧脉和网脉于两面略凸起。圆锥花序腋生;萼钟状,5裂,上部2裂齿短阔;花冠蝶形,淡黄色或乳白色,各瓣近等长,均具爪;雄蕊9枚,1组;子房狭椭圆形,具长约2.5mm的柄。荚果舌状长椭圆形,长4.5~8cm,宽1.5~1.8cm,柄长5~10mm。种子常1枚,稀2枚。花期4~6月。

【生境分布】生于中海拔地区的山坡疏林中、林边或村旁。产于海南。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止痛,止血。

【摘录】《*辞典》

页首
《中华本草》:降香
【出处】出自《证类本草》。《纲目》:降真香,俗呼舶上来者为番降,亦名鸡骨,与沉香同名。今广东、广西、云南皆有之。降香,唐宋本草失收,唐慎微始增入之而不着其功用,今折伤金疮家多用其节,云可代没药、血竭。按《名医录》云:周被海寇刃伤,血出不止,筋如断,骨如折,军士李高用花蕊石散不效。紫金散掩之,血止痛定,明日结痂如铁,遂愈,且无瘢痕。叩其方,则用紫藤香,磁瓦刮下研末尔,云即降真之最佳者。

【拼音名】 Jiànɡ Xiānɡ

【英文名】 Rosewood Heart Wood

【别名】降真香、紫藤香、降真、花梨母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降香檀、印度黄檀的树干或根部心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2.Dalbergia sissoo Roxb.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将树干削去外皮和白色木部,锯成段;或将根部挖出,削去外皮,锯成段。晒干。

【原形态】 1.降香檀 乔木,高10-15m,除幼嫩部分、花序及子房略被短柔毛外,余均无毛。小枝有苍白色、密集的皮孔。奇数羽状复叶长12-25cm;叶柄长1.5-3cm;小叶9-13片,稀为7枚,近革质,卵形或椭圆形,长4-7cm,宽2-3cm,先端急尖,钝头,基部圆形或楔形;圆锥花序腋生,连总花梗长8-10cm;苞片和小苞片阔卵形,长约1mm;花小,极多数,长约5mm;花萼钟状,长约2mm,裂齿5,下面1齿较长;花冠淡黄色或乳白色,旗瓣近倒心形,先端微凹,翼瓣长椭圆形,龙骨瓣半月形,各瓣均具爪;雄蕊9,单体;子房狭椭圆形,花柱短。荚果舌状长椭圆形,长4.5-8cm,果瓣革质,具网脉,种子1颗,稀2颗。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2.印度黄檀 落叶大乔木。树皮灰色,心材褐色有暗纹;小枝被柔毛。总叶柄曲屈,互生;小叶3-5片,广椭圆形或卵形,长2.4-7.2cm,先端渐尖,幼时有短柔毛,充分生长后则渐无毛。腋生长圆锥花序丛;花序梗、花梗、分枝及萼均被毛。萼上部两齿近圆形,其余披针形;花黄白色,近于无梗;雄蕊9,单体;子房有短柔毛,花柱较子房为短。荚果线状披针形,长4-10cm;有种子1-3颗。花期3-4月,果熟期11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山地林中。

2.生于山地林中。

资源分布:1.海南、云南有栽培。2.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引种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呈类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紫红色或红褐色,切面有致密的纹理。质硬,有油性。气微香,味微苦。以色紫红、坚硬、气香、不带白色边材、入水下沉降香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1)降香檀 紫棕色或黄棕色。①具缘孔导管,粗大,长225-275μm,直径100-275(300)μm,管腔内有红棕色或黄棕色块状物,有少数网纹导管。②纤维成束,棕红色,长250-500(-1250)μm,壁甚厚,纤维束周围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含晶细胞壁不均匀木化增厚。草酸钙方晶长径12-30μm。③射线宽1-3列细胞,高至15细胞壁厚,纹孔较密。④色素块红棕色、淡黄色或黄绿色。

(2)印度黄檀 深紫红色。①具缘纹孔导管巨大,色。①具缘纹孔导管巨大,淡黄色或棕黄色。完整者直径约至300μm,多破碎,具缘纹孔大而清晰,圆形、长圆形或类三角形,直径至10μm,排列较密,并列或互列,纹孔口短缝状,常2至数个横向相接成线状,导管中含棕红色色素物。②傍管木薄壁细胞常与导管碎片相连接。呈类方形、长方形或多角形,壁稍厚,木化,纹孔较多,孔沟明显。③木纤维及晶纤维成束,棕红色。纤维细长,稍弯曲,直径8-20μm,壁甚厚,纹孔稀少或无,孔沟不明显,胞腔线形。纤维束周围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的壁不均匀增厚,木化。④草酸钙方晶类方形、多面形或板状,直径9-20μm。⑤木射线径向及切向纵断面易察见。宽l-2列细胞,高至15个细胞,壁连珠状增厚,木化,纹孔较密,切向壁纹孔甚大。⑥木薄壁细胞呈长方形、类方形或长条状,有的延长作短纤维状,端壁平直或稍倾斜,壁连珠状增厚,木化,纹孔明显。⑦色素块较多,淡黄色或棕红色,大多由导管中脱出。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

【化学成份】根部心材含多种黄酮类成分,属异黄酮的有: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鲍迪木醌(bowdichione),3'-甲氧基大豆素(3'-methoxydaidzein);属黄烷酮的有:甘草甙元(liquiritigenin);属查耳酮的有:异甘草甙元(isoliquiritigenin),2'-O-甲基异甘草甙元(2'-O-methylisoliquiritigenin);属异黄烷的有:(3R)-驴食草酚[(3R)-vestitol](3R)-环裂豆醌[(3R)-claussequinone],5'-甲氧基驴食草酚[(3R)-5'-ethoxyvestitol],3',8-二羟基驴食草酚[(3R)-3,8-dihydroxyvestitol],消旋的微凸剑叶莎酚(mucronulatol),右旋的剑叶莎属异黄烷(artin),消旋的异剑叶莎属异黄烷(isoartin),降香异黄烯(odoriflavene(;属异黄烷酮的有:(3R)-2',3'-7-三羟基-4'-甲氧基异黄烷酮[(3R)-2',3',-7-trihydroxy-4'-methoxylsoflavanone〕。还含双异黄烷类成分:(3R, 4R)-反式-2',3',7-三羟基-4'-申氧基-4[(3R)-2',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烷-5'-基]异黄烷

【药理作用】 1.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降香为活血散瘀中药,实验表明其对高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所形成的高粘滞血症之血瘀证动物能使全血粘度显着降低,尤以降低高切速下全血粘度效果为着,还可降低血浆粘度,但对红细胞聚集性无显着影响,降香还有降低血脂作用,其降低血瘀证动物血液粘度可能与其降脂作用有关,而其降血脂作用的机制则与能抑制HMG辅酶A还原酶有关。以兔肾微粒体组分作为前列腺素合成酶的实验表明,从降香甲醇提取物的氯仿可溶部分中分得8个化合物均具强的前列腺素合成抑制作用,另有试验表明所含某些成分还能显着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八个化合物是:2-羟基-3,4-二甲氧基苯甲酸甲酯、羟基钝叶黄檀苏合香烯、异微凸剑叶莎苏合香烯、消旋微凸剑莎酚、刺芒柄花素、(3R)驴食草酚、美迪紫檀素和左旋9-O-甲基尼森香豌豆紫檀酚。前3种化合物均能显着抑制血小板聚集。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降香为冠心Ⅱ号方组成药物之一,实验表明单味降香可显着促进小鼠肠系膜实验性微循环障碍血流的恢复、以及微动脉收缩后的恢复及局部微循环的恢复,其抗肾上腺素所致微动脉的收缩作用较强,对推迟血液停流的作用较弱。冠心Ⅱ号具的显着降压作用,其中降香因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受体而发挥作用。丹参降香注射液还能降低门静脉压力,其机制可能在于扩张门静脉系小静脉和绒毛细血管网,但不能对抗组胺所致门静脉压力的增高。

3.镇静、抗惊作用 降香乙醇提取物灌服呆显着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明显延长53%,100mg/kg、250mg/kg分别延长83%及102%,500mg/kg thp ta 355%,但剂量达5g/kg其本身也不引起小鼠麻mg/kg的季香灌服,可显着抑制小鼠、电惊厥发生率,500mg/kg剂可显着对抗烟碱性惊厥,但对戊四氮性惊厥作用弱,对毒蕈碱性惊厥无效。

4.镇痛作用 500mg/kg 降香灌服能显着延长热板法小鼠痛反应时间,表明有镇痛作用,但醋酸扭体试验1000mg/kg的降香也未见有显着抑制效果。

5.其他作用 降香能抑制胆囊收缩素受体及嘌呤转化酶。

【鉴别】理化鉴别 (1)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30-60℃)10ml,浸渍15min,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挥干后,残渣加5%香草醛硫酸溶液1-2滴,即显棕红色,放置后渐变紫红色。(检查挥发油)(2)本品粉末约1g,加乙醇10ml,置水浴上回流5min,滤过。取滤液1ml,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入硼酸饱和的丙酮溶液及10%拘橼酸丙酮溶液各1ml,继续蒸干,残渣置紫外光灯(365μm)下观察,显黄色荧光。(检查黄酮类)(3)薄层色谱 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沸程60-90℃)15ml,浸泡2h后,滤过,挥干残渣中的石油醚,加甲醇15ml,超声波振荡30min,滤过,滤液浓缩后供检查黄酮类成分用。以芒刺柄花素、α-白檀油醇、(E)-橙花叔醇分别作对照品,层析板硅胶GF254。检挥发油,以石油醚(60-90℃)-甲醇(9.5:0.5)展开;检黄酮以苯-乙酸乙酯(4:6)展开。于紫外灯(254或365μm)卜观察,黄酮类成分的刺芒柄花素为暗斑。挥发油部分用碘蒸气熏后,斑点显棕色,挥去碘,再用1%香草醛浓硫酸溶液喷雾后,于吹风和热气流中烘干片刻,α-白檀油醇显黄色;(E)-橙花叔醇显褐色。

(4)降香2%无水乙醇浸出液,在波长232及275-285nm处,有2个较显着的吸收峰。

【炮制】水浸后,蒸至适度,镑片或刨片,晒干。将根部挖出后,削去外皮,锯成长约50cm的段,晒干。

【性味】辛;温;无毒

【归经】肝;脾;肺;心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血定痛,降气,辟秽。主胸胁疼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以及寒疝疼痛或秽浊内阻之呕吐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研末吞服1-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

【注意】 1.《本经逢原》:血热妄行、色紫浓厚、脉实便秘者禁用。

2.《本草从新》:痈疽溃后,诸疮脓多,及阴虚火盛,俱不宜用。

【附方】大紫金皮散《奇效良方》;治痈疽恶毒《濒湖集简方》

【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降真香,香中之清烈者也,故能辟一切恶气。入药以番舶来者,色较红,香气甜而不辣,用之入药殊胜,色深紫者不良。上部伤,瘀血停积胸膈骨,按之痛或并胁肋痛,此吐血候也,急以此药刮末,入药煎服之良。治内伤或怒气伤肝吐血,用此以代郁金神效。

2.《本经逢原》:降真香色赤,入血分而下降,故内服能行血破滞,外涂可止血定痛。又虚损吐红,色瘀味不鲜者宜加用之,其功与花蕊石散不殊。

3.《海药本草》:主天行时气。

4.《纲目》: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

5.《玉楸药解》:疗挺刃损伤,治痈疽肿痛。

6.《本草再新》:治一切表邪,宣五脏郁气,利三焦血热,止吐,和脾胃。

【摘录】《中华本草》

⑨ 有谁知道这种草的名字

没有全株图,所以难以看清。

两种可能:

1、莎草中一种,更像是——水莎草。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fr=&pv=&ic=0&z=0&se=1&word=%C9%AF%B2%DD&s=0

2、谷精草

http://ke..com/view/24700.htm?fr=ala0_1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9%C8%BE%AB%B2%DD

热点内容
英语作文老师初一作文怎么写 发布:2025-08-25 15:37:04 浏览:982
健康与营养作文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8-25 15:26:04 浏览:442
机构翻译成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8-25 15:24:47 浏览:452
很非常用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8-25 15:15:59 浏览:598
爱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英语翻译 发布:2025-08-25 15:10:29 浏览:654
环境英语怎么说及英文翻译 发布:2025-08-25 14:59:32 浏览:622
销售经理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8-25 14:47:33 浏览:324
度过春节用分用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8-25 14:45:02 浏览:599
聪明翻译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8-25 14:42:16 浏览:150
光谱照片英语怎么说及英文翻译 发布:2025-08-25 14:34:30 浏览: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