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英语介绍红星照耀中国怎么介绍
❶ 红星照耀中国内容梗概
1937年10月,《西行漫记》(直译应为《红星照耀中国》)由戈兰茨公司第一次出版,在世纪引起巨大轰动。1938年12月18日上海复社翻译出版中译本时,由于当时抗日战争已经开始,考虑到联合统一战线等情况,书名改为《西行漫记》。尽管这样,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该书还是成了一部禁书。
《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 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作者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志丹、贺龙、彭德怀等以及广大红军战士、农民、工 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 、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 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作者埃德加·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西行漫记》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西行漫记》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西行漫记》,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1)用英语介绍红星照耀中国怎么介绍扩展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❷ 红星照耀中国内容介绍
红星照耀中国内容介绍,都要少量
第一章:作者对红色世界的好奇,讲述了张学良与共产党达成一致抗日协议的原因和经过。
第二章:进入红区被白匪追逐,“民团”对地方的统治和镇压政策。介绍了周恩来及贺龙的人生经历及个人魅力。
第三章:领导人毛泽东给作者的初步印象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和宣传工作。
第四章:领导人毛泽东的人生经历、思想变改以及成长为红军领导人的过程
第五章:红军长征的艰难过程。记叙了第五次大围剿
第六章:刘志丹历程,西北大灾荒和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红色中国各方面政策
第七章:普通农民对红军的拥护,苏区工人工业精神
第八章:作者深入红军内部,彭德怀童年经历及个人魅力。红军采用游击战术的原因和策略。红军战士的生活。
第九章:徐海东的人生历程以及阶级战争给老百苦难。讲述共产党团结回族人民抵抗压迫者的策略。
第十章:介绍红色中国的少年们,朱德极其杰出的领导才能和个人魅力
第十一章:红军丰富多彩的生活。俄国对于红色中国的影响及李德失误及其原因。
第十二章:“西安事变”的经过、结果,影响。并分析了革命运动的复杂社会背景、挑战及其终将取得胜利的原因。
第十章:介绍红色中国的少年们,朱德极其杰出的领导才能和个人魅力
第十一章:红军丰富多彩的生活。俄国对于红色中国的影响及李德失误及其原因。
第十二章:“西安事变”的经过、结果,影响。并分析了革命运动的复杂社会背景、挑战及其终将取得胜利的原因
❸ 《红星照耀中国》主要人物介绍。
毛泽东 演员黄海冰
从出生韶山到第一次走出韶山求学,在此结识新文化运动的一批领军人物。后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朱毛在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诞生。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在党中央与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抗日战争爆发、抗日战争胜利,直到内战爆发,到新中国成立,都证明了毛泽东的战略方针正确性。
朱德 演员王伍福
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之后率部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合,建立井冈山根据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在解放战争中,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最后,朱德以及各界人士均参加了开国大典。
周恩来 演员侯祥玲
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获得胜利,8月领导了南昌起义,为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为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领导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等等;最后,周恩来以及各界人士均参加了开国大典。
张学良 演员赵文卓
刚正不阿、雅痞风流。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达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的西安事变。
斯诺 演员远明
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
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
(3)用英语介绍红星照耀中国怎么介绍扩展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是由战友电视艺术中心、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广东新诺影业集团、宁波市广播电视集团、重庆卡恩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浙江红珊瑚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中共河北省省委宣传部、北京艳阳高照国际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北京盛世燎原(北京)国际影视投资有限公司等联合投资出品。
由臧云飞、赵东阳执导,黄海冰、王伍福、侯祥玲特别出演,远明、刘涛、程皓枫、邓英、邱林、丁晓君领衔主演的红色革命剧。
❹ 《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简介是什么
《红星照耀中国》简介:
《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于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父亲开了一家小印刷厂,家里过着小康生活。父亲要他也从印刷业开始自己的生涯。
但他却走上了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世界著名的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
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或《红星照耀中国》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
《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这样,斯诺对中国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发现了一个“活的中国”,对普通中国百姓尤其是农民即将在历史创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确的预言,他发现了隐藏在亿万劳动人民身上的力量,并断言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以上供参考。
❺ 红星照耀中国第一篇概括
第一篇概括:讲述作者对红色世界的好奇,开始深入苏维埃红区的冒险,去探究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共产党的秘密。并且讲述了张学良和杨虎成与共产党达成一致搞日协议的原因和经过。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5)用英语介绍红星照耀中国怎么介绍扩展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写作背景:
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1937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由伦敦戈兰茨公司首次出版发行,一个月内就增订到了第五版。此时,斯诺正在上海,他将一本1937年版的"红星"赠予宋庆龄,并在扉页上用英语写道:"送给勇敢的革命家宋庆龄同志,你是中国第一位鼓励我写作此书的人,而且是此书的第一位读者。书中的不妥之处请见谅。"
❻ 《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简介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
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7.11—1972.2.15),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6)用英语介绍红星照耀中国怎么介绍扩展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于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父亲开了一家小印刷厂,家里过着小康生活。
父亲要他也从印刷业开始自己的生涯。但他却走上了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世界著名的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
由于有了这一种思想武装,使得一批青年,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他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
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他面对面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结下了或浅或深的交情。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毛泽东。
斯诺准确地把握到毛泽东同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民众的精神纽带。没有人比毛泽东更了解他们,更擅长综合、表达和了解他们的意愿。这将深刻地制约着以后数十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
❼ 红星照耀中国人物介绍
毛泽东 演员黄海冰:从出生韶山到第一次走出韶山求学,在此结识新文化运动的一批领军人物。后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朱毛在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诞生。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在党中央与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抗日战争爆发、抗日战争胜利,直到内战爆发,到新中国成立,都证明了毛泽东的战略方针正确性。
朱德 演员王伍福: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之后率部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合,建立井冈山根据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在解放战争中,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最后,朱德以及各界人士均参加了开国大典。
周恩来 演员侯祥玲: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获得胜利,8月领导了南昌起义,为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为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领导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等等;最后,周恩来以及各界人士均参加了开国大典。
邓英 演员 宋庆龄 出生于浙江省衢州市,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系,中国内地女演员。2001年主演剧情电影《有钱的感觉》,自此开始演艺事业。2002年参演走私犯罪题材剧《雷霆出击》。2004年领衔主演情感悬疑剧《危情杜鹃》 。2008年出演情感伦理剧《道德底线》。2009年12月领衔主演喜剧电影《孕味十足》 。2010年出演军事缉毒题材剧《军人荣誉》 。2012年凭借主演的电影《蓝山》获得第二届中国襄阳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主角[6]。2014年出演都市情感轻喜剧《老爸太囧》。2015年2月6日参演的纪实电影《邓小平登黄山》上映。2016年加盟革命题材剧《红星照耀中国》
远明饰斯诺 远明(George Christopher Tronsrue),出生于自美国芝加哥,美籍男演员,代表作品: 《最后一战》 、 《映山红》、等;电影:《 铁翼重生之绝境勇士》 、 《Gad Fly 》 、《 One Night 》等。
(7)用英语介绍红星照耀中国怎么介绍扩展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于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父亲开了一家小印刷厂,家里过着小康生活。父亲要他也从印刷业开始自己的生涯。
但他却走上了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世界著名的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
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或《红星照耀中国》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
❽ 红星照耀中国的介绍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❾ 《红星照耀中国》作者介绍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
埃德加·斯诺简介如下:内
埃德加·斯诺(容Edgar
Snow,1905.7.11—1972.2.15),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