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国家广场介绍英语怎么说
A. 美国国家广场的广场介绍
据福布斯调查,到美国旅游的游客有70%一定会去国家广场参观,约合每年2400万。
除了政治活动在此举行外,国家广场也发挥着公园的休闲娱乐功能,在周末和节假日,附近的居民还会来此散步、锻炼身体、野餐、放风筝,为居民提供了一个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国家广场有很多美国标志性建筑物,比如白宫、华盛顿纪念塔、国家历史博物馆、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华盛顿联邦火车站、杰斐逊纪念馆、罗斯福纪念馆、议会山庄以及各类博物馆等,因而成为美国文化与历史融合最完美的地方。 华盛顿国家广场是个清幽宁静、公园化的广场,在华盛顿有一个普遍现象,不管你是处在热闹的红灯区,还是在娱乐场所,你绝对不会看到像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或天安门那样人山人海、比肩接踵的场面。原因可归纳为,第一,美国人本来就少。美国领土面积同中国不相上下,人口却不足中国的五分之一;中国的人口集中在东部,而关国人口的分布是较为均衡的。第二,美国人有私人汽车的多,上班、下班都在高速公路的车子里。徒步行走的人寥寥无几。第二,美国人每星期只做5天工,每到周五傍晚或周六上午,一家家都开上自己的旅行车,拖着游艇到海滨、湖衅野营度假去了,城里顿时显得冷清,好些店铺都关门大吉,银行也都不营业了。但随着美国旅游签证办理愈来愈方便来华盛顿旅游的游客日益增多,冷清的情况不再。
华盛顿国家广场的人还是比较多的。他们安闲自在地仰卧在绿草地上,用遮阳帽盖着脸,听着轻松的音乐,白色的鸽子成群地在草地上走来走去,还有根本不怕人的松鼠也不时地从树上溜一下来,从游人手中啄食食物……华盛顿国家广场让你领略美国旅游的别样意义。。 国家广场的灵感最初源自1791年皮埃尔·查尔斯·朗方的华盛顿规划方案。但在生前他的创意并未实现。直到20世纪的麦克米兰计划才得以实施,该计划受城市美化运动影响而产生。当时的主要火车站和铁路线也挪到了今天的位置。
200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保护法案,限制在国家广场区域拓建工程项目。
严格来说,国家广场已不是一个地标,而一个地标群
B. 华盛顿国家广场的历史
国家广场的灵感最初源自1791年皮埃尔·查尔斯·朗方的华盛顿规划方案。但在生版前他的创意并未实权现。直到20世纪的麦克米兰计划才得以实施,该计划受城市美化运动影响而产生。当时的主要火车站和铁路线也挪到了今天的位置。
200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保护法案,限制在国家广场区域拓建工程项目。
C. 华盛顿国家广场的地标建筑
华盛顿纪念碑(Washington Monument),是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地标,为纪念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而建造,石碑建筑物的内部中空,是世界最高的石制建筑,原本米尔斯的最初设计是在底部有开国英雄柱廊围绕着华盛顿纪念碑,但在美国工兵处陆军上校凯西被托付重新设计地基与塔身之后,他放弃了柱廊的构想,专注于方尖碑的建造,并将地基挖深、以古埃及的比例重新设计主塔。
1833年美国国会通过建案,建费用由全民乐捐,每人捐款上限为一美元,蓝图由米尔斯(Robert Mills)设计。其间因南北战争爆发,停摆了22年,1876年又重新复工,由美国陆军负责,经费由政府负担。整个工程于1884年12月6日竣工,并四年后开放观光。石碑是以白色大理石建成方尖型,高度是169.3米,东面是国会大厦,西部是林肯纪念堂,北面是白宫,南面是杰佛逊纪念馆,内墙镶嵌著188块由全球各地捐赠的纪念石。登上169米高的华盛顿纪念碑,可俯瞰波托马克盆地全貌。美国国会于1899年投票后决定:“华盛顿特区任何新建建筑的高度不可以超过华盛顿纪念碑”[1]。
1853年美北长老会驻中国的传教士丁韪良曾赠一碑文予美国华盛顿纪念馆,由福建巡抚徐继畲撰碑文文字:“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建筑物构造 纪念碑高度 地上最高观光高度 纪念碑尖顶高度 纪念碑顶部柱身幅 169.294米 152米 16.75米 10.5米 土台部的壁厚度 顶部观光区墙壁厚度 纪念碑总重量 纪念碑石块总数 4.6米 46米 82421公吨 36491个 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于1964年对公众免费开放,是一座长方形的五层楼高白色大理石建筑,里面收藏了许多美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文物,如:杰弗逊起草的《独立宣言》用过的书桌、贝尔发明的世界上第一架电话机等,至20世纪90年代,这个馆的藏品已达1600万件。
游览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
从大草坪进入历史博物馆,直接进入的是第二层大厅。大厅中央,有一个悬自天花板的链球状大钟摆,是1851年美国参加巴黎国际博览会的展品复制件。在主厅正面墙壁上,是一面巨大的国旗绘画。
参观者最先步入的是一个小型放映厅,在这里可以观看一个介绍1780年至1800年美国东海岸原英国殖民地,即“新英格兰”农村生活的短片。从华盛顿雕像附近上至三楼,那里是武装力量、钱币、纺织品展览,还有珍贵的邮票展品纸币约75000枚。
费用:免费。
开放时间:每天10:00-17:30,圣诞节不开馆。 美国自然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上西区(Upper West Side),是专注于人类学、古生物学、生物学等的博物馆。建馆于1869年,现有馆员超过1200人,每年承办超过100场特别展览。该馆的特色是其对于各大洲哺乳动物的收集,以及人类学的馆藏。其人类起源馆(Hall of Human Origin)是全美唯一此领域的专项展览,展示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美国自然史博物馆2006年获得纽约州教育理事会授权,下设里查德·吉尔德研究生院(Richard Gilder Graate School),开办了比较生物学专业。这是博物馆截止至2013年唯一提供的学术项目。2009年11月,州政府核准馆方颁发博士学位。美国自然史博物馆因而正式成为美国第一个、也是唯一授与博士学位的美国博物馆。 国家艺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是一座位于华盛顿特区的艺术博物馆,常缩写为NGA,隶属于美国政府,由史密森尼学会管理。建筑物本身分为东西两栋,靠地下通道相通。
国家艺术馆由美国国会创建于1937年,一开始是为了管理安德鲁·威廉·美隆(Andrew W. Mellon)和山缪·卡瑞斯两人捐献出的收藏(主要是意大利艺术)。1941年3月17日国家艺术馆的西栋建筑正式开放给民众参观,西栋建筑由建筑师约 翰·卢梭·派普(John Russell Pope)所设计,东栋建筑由建筑师贝聿铭所设计,于1978年开放。此外,国家艺术馆在1999年增设了一个雕塑公园。
一九七八年,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的设计建造成功,便已奠定贝聿铭作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位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在「东馆」的开幕仪式上称,“它不但是华盛顿市和谐而周全的一部份,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情趣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称贝聿铭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东馆的地理位置十分显要。它东望国会大厦,西望白宫。而它所占有的地形却是使建筑师们颇难处理的不规则四边形。为了使这座建筑物能够同周围环境构成高度谐调的景色,贝聿铭精心构思,创造性地把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平台、楼梯、斜坡和廊柱交错相连,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阳光透过蜘蛛网似的天窗,从不同的角度射入,自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座费时十年,耗资近亿美元建成的「东馆」,被誉为“现代艺术与建筑充满创意的结合”。
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这些特色在「东馆」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978年,华盛顿国家艺术馆动馆的开放,标志着博物馆的建筑设计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这座建筑得到了评论界的高度赞赏,也吸引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贝聿铭的初衷是想设计一个大家都愿意光顾的场所。他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 美国国会大厦(英语:United States Capitol),别称国会山庄,是美国国会所在地,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会山,坐落在华盛顿国家广场(National Mall)东端。
在地理上,美国国会大厦位于华盛顿偏东处,但常被看作华盛顿市区的中心。华盛顿特区建筑物地址的东西南北都是以国会大厦作为基准。
由于电视报道华府作出决定时多出现的是国会大厦,加之经常配合有“白宫方面宣布”的言辞,且其风格巍峨挺拔,导致不了解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国会大厦认为是白宫——美国总统官邸暨办公室。
公众可免费参观国会大厦,但每天的名额有限;也可旁听参议院或众议院议事。
沿革
国会山第一次被议会占领的时候, 1800
19世纪以来一直使用的国会大厦实际上是美国的第四个国会大厦。在1783年到1784年间,美国国会的开会地点是位于马里兰州安那波利斯的马里兰州议会大厦。1789年到1790年期间,使用纽约的联邦国家纪念堂作为开会地点。1790年到1800年期间,开会地点是费城的美国独立纪念馆。
19世纪以来的国会大厦始建于1793年9月18日。乔治·华盛顿为它安放了基石,但是确切的安放地点却已经无法考证。其早期的建造由本杰明·亨利·拉特孟彼和查尔斯·布尔芬奇等人监制。当政府于1800年将其临时总部从费城迁到华盛顿特区时,等待他们的国会大厦仍是尚未完成的砖石结构。上院一侧在1800年完工,下院一侧在1811年完工。在1812年战争中,建筑曾被破坏,后修复。后来随着美国州数与议员数的增加,国会大厦也大幅扩建,并且建设了位于中央的巨型穹顶。
国会大厦是美国民主政治的象征,1800年以来就是国会会议的召开地。国会议员聚集在此制定法律,美国总统亦在此宣誓就职、并且宣讲每年的国情咨文。 美国国家植物园(U.S. Botanic Garden)建于1820年,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大厦旁,马萨诸塞大道50号。美国国家植物园是一座收集了美国及世界上4000多种不同植物的活博物馆。同时也是美国唯一由农业部管理的一家植物园。
景点特色:
美国国家植物园占地180公顷,在华盛顿特区东北边的一片大绿地上。这里最著名的就是各式各样美丽的花朵,高挺的树木和其它植物。这里有大约9000种植物。植物园专门栽种科研或者教学用的植物。国家植物园是依据1927年国会的一项法案设立的。植物园的目标是开展研究和教育,进而改善环境。这个目标还包括保护树木、花草和植物,并欢迎公众参观。 国立美洲印第安人博物馆位于首都华盛顿,于2004年开馆,是一个专门介绍美洲印第安人生活、语言、文学、历史以及艺术的博物馆,每年约有400多万人次造访。
博物馆的外形像是黄色的大岩石,让人想起夕阳下的西部绝壁,分为五层,展览面积23000平方米,收藏品可达80万件,此外,还有12.5万张图片。馆内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我们的宇宙:我们世界中的传统知识形态”、“我们的人民:表达我们的历史”以及“我们的生命:当代生活和身份”,对于非印第安人的参 观者来说,博物馆的80万件藏品将向游客揭示一个全新的世界,从中不但可以看到羽毛头饰、战斧、枪支、挂珠项链、编织篮、毛毯和陶罐等熟悉的印第安人传统 服饰和生活用品,也有他们当代的民族发展和生活状况。印第安人所希望的不仅是静态地展示1万年来的部族生活和文化,他们还希望能通过博物馆接触到自己的文物和当代文化。
在博物馆的四周种植了各种具有特色的植物,花团锦簇,争奇斗艳。在草坪上还散布着超过40块古代印第安人建筑中常用的岩石,它们象征着历史在这片土地上的延续。 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座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东南方,成立于1976年7月,是史密森氏学会创建的众多博物馆之一,也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有关飞行的专题博物馆。
平均每年接待游客400多万,在成立的第一年参观人数曾超过1000多万人次,创美国各博物馆最高纪录。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飞行博物馆,是由玻璃、大理石和钢材 构成的现代化建筑。
博物馆的24个展厅共有18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各展厅陈列飞行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类飞机、火箭、导弹、宇宙 飞船、及著名飞行员、宇航员用过的器物。除体积过于庞大的采用模型外,展品绝大多数都是珍贵的原物或备用的实物。馆内陈列品没有“请勿动 手”的标牌,观众可以自己动手操作,观众和记者可以随意拍摄展品。
博物馆的正厅命名为“飞行里程碑”,形形色色的飞行器或悬吊在大厅天花板下,或停放在宽敞大厅的地面上。这里有最原 始的飞行器:中国古代的风筝和火箭的模型;蒙特哥菲尔兄弟飞越巴黎上空的热气球复制品;以及莱特兄弟的“飞行者”1号飞机。在莱特兄弟飞机的近旁,陈列着 “阿波罗”11号登月舱。
在空间飞行器展行里,除美国展品外,还展出世界各国发射的卫星及航天器的复制品。有美国“阿波罗”和苏联“联盟”号 飞船实现对接的模型。能深入其中看个究竟的美国天空实验室吸引了无数观众人内参观。这个空间轨道站高,呈圆筒状15米,内径7米,分为上下两层。观众沿舷 梯进舱,可以看到装有各种仪器设备的实验室,及贮存水、食品和器材的库房。
全馆有各种类型的真正飞机共265架,从莱特兄弟的第一架飞机,到创下时速7296千米的X-15火箭飞机。这 265架中相当一部分陈列在反映二次世界大战的展厅里。该厅陈列了美国的“野马”、日本的“零式”、德国的“梅塞施密特”、英国的“喷火”等驰名于世的各 种战机。被缴获的希特勒的秘密武器—V-2飞弹实物,也矗立在展厅中的显赫位置。展厅中还站立着许多与真人同样大小栩栩如生的战时王牌飞行员的蜡像,墙壁 上则挂满了激烈空战的照片和绘画。
飞机发动机、火箭和导弹、卫星和飞船等,都有专馆陈列。博物馆的电影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宽银幕立体场电影场,它有一幅5层楼高、33米宽的银幕。走进以爱因斯坦命名的宇宙空间馆,新型的天象仪显现的9000颗各种星球、星系、星云、则使参观者身临其境地进入了无穷尽的灿 烂苍穹。 华盛顿赫希洪博物馆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东北方,是美国唯一以环形投影建筑设计的博物馆,360度投影屏幕将照亮建筑外观,不断变化的图像和声音,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活体验。11个高清晰度视频投影仪,影像将无缝交融在一起。
重要特色:馆内外和雕塑园中藏有罗丹、穆尔、穆尼奥斯和列肯斯坦的大型雕塑作品;室内陈列德·库宁、沃霍尔、里希特的画作;考尔德的活动雕塑作品;胶片系列
史密森尼博物院的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在华盛顿纪念碑和国会大厦之间。另有六座博物馆和国家动物园设在华盛顿的其他地方。库珀·休伊特、国立设计博物馆以及国立美洲印第安人博物馆乔治·古斯塔夫·海伊中心设在纽约市。
在史密森尼内待建的最新博物馆是国立非裔美国人历史和文化博物馆,它将建于华盛顿市的国家广场中。艺术和工业大楼已关闭,迄待修缮。 弗利尔美术馆以珍贵稀有的东亚文物闻名于世,其中,属中国和日本的收藏最多。美术馆的创始人弗利尔醉心于迷人悠远的中国文化,因此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很多中国古代珍宝。这里收藏了近3万件的文物,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更是达到了1200多件,属全美国之最。
馆内最值得一看的是中国商周时代的青铜器物以及良渚文化时期的绝世玉器。商周的青铜和良渚的玉都是中国古代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文化财产之一。此外,这里还收藏着一副相当完整的南宋时期《洛神赋图》白描本,它是《洛神赋图》存世的9卷中的一款,其他几款散落在北京故宫、大英博物馆和辽宁博物馆。这些千年的宝贝如今被妥善的放置在弗利尔美术馆里,等着亲切的中国参观者的来此拜访。 赛克勒艺术馆位于华盛顿国家大草坪中段的南边,于1987年9月正式开放,赛克勒艺术馆是一座古典主义风格的坐北朝南四层小楼。
赛克勒美术馆藏有种类繁多的中国玉器,既有璧、琮、璋、璜、圭等形态规整的玉礼器,也有戈、钺、刀等威风凛凛的玉武器,更有猛琥、苍珑、凤鸟、飞鹿、神人等生动活泼的像生玉,还有玉剑具、玉杯、玉带钩、玉镯、玉洗等实用器,其中不乏精品、珍品。玉器绝大部分是赛克勒博士的生前收藏,其中商代铜卣与玉串饰,特别引人注目,可以说是赛克勒美术馆的镇馆之宝,不仅因为是其精美,更在于组合及其所含的意义。正如展览说明所云,青铜卣呈现出典型的商代风格,形体规矩,大小适中,制作精细,装饰精美,盖、身外壁装饰形象生动的夔龙纹,并以四齿牙形突棱将纹饰分为四组,前后、左右呈对称状分布。铜卣提梁缺失,美中不足。铜卣内藏有15件玉管,原可能为一串饰,玉管大小、形状略有差别,质地、色泽、工艺基本一致,少数玉管外壁饰阴纹,为商代玉器上常见纹样。据说铜卣发现时,玉管就藏在铜卣里面。为何玉管放在铜卣内?有何含义?有学者认为是为了祭祀需要,也有学者认为是长江流域商代方国的风俗。但从铜卣与玉串饰看,都是实用器,铜卣是酒器,玉串饰是装饰用品,因此也不排除是物主的生前藏品,因某种特殊原因窖藏,或是用于陪葬。 国立非洲艺术馆位于国家广场独立大道西南950号,1964年开放,是美国唯一的纯粹以非洲艺术为对象的博物馆。
艺术由Warren M. Robbins于1964年创建,从来未去过非洲,也并没有在博物馆或艺术领域内工作。他对于创立非洲艺术馆的想法源于60年代早起的一次旅行。当时他是美国驻伯恩的文化随从。某日他参观汉堡一家古董店,那里收藏的非洲雕塑吸引了他。他买下了32件。从最初的购买开始,在家里形成一个小博物馆,在当时人权运动遭遇混乱时期,这也是他所做的一份文化交流。六年后,当听说19世纪废奴运动领Frederick Douglass在国会山的房子要出售,便买下了这座房子,他将那里视作非洲艺术馆,将自己的收藏进行展出。他购买了同一个区的九家房产,个人收藏也日益扩大。当博物馆扩大到拥有五千作品时候,他开始请求国会,要求其成为史密森机构的一部分。1987年,搬迁到国家广场,被重新命名为国立非洲艺术博物馆。1983年前,Robbins一直担任那里的馆长。1987年,Cole成为亚特兰大Spelman学院首位美籍非裔女性领导者,该学院也是美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黑人女性大学。
D. 华盛顿国家广场的介绍
从国会大抄厦台阶到林肯纪念堂袭,长3.0km。
从国会大厦台阶到华盛顿纪念碑,长1.8km。
从格兰特雕像到林肯纪念堂,长1,251m。 1. 华盛顿纪念碑
2. 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
3. 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4.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雕刻园
5. 美国国家艺廊西楼
6. 美国国家艺廊东楼
7. 美国国会大厦
8. 尤里西斯·格兰特将军纪念碑
9. 美国植物园 10. 美国国立美洲印第安人博物馆
1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
12. 赫尚博物馆和雕塑园
13. 艺术与工业大楼
14. 史密斯松宁城堡
15. 弗利尔艺术馆
16. 赛克勒艺术馆
17. 美国国立非洲艺术博物馆
E. 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大广场里林肯纪念堂前方有个喷水池,周边五十个矮石柱代表的是什么
林肯纪念堂(Lincoln Memorial),被视为美国永恒的塑像及华盛顿市标志,为纪念美国第十六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而建。纪念堂位于在华盛顿的国家大草坪西端,碧波如染的波托马克河东岸上,是一座用通体洁白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建造的古希腊神殿式纪念堂。
纪念堂于1914年破土动工,完成于1922年。纪念堂气氛庄严,鼓舞人心,每天更有不少游客和学生乘车来此参观。已故总统林肯是最受尊敬的美国总统之一,人民不会忘记他对美国作出的贡献——解放奴隶和维护美国统一。 也正是他从社会最低层看出奴隶制的丑恶,揭穿"人人生来平等"的虚伪面纱。 虽然他被残酷暗杀,但他的精神将永存林肯纪念堂中。
林肯纪念堂大理石雕像一座大理石的林肯雕像放置在纪念馆正中央,他的手安放於椅子扶手两边,神情肃穆。雕像上方是一句题词——「林肯将永垂不朽,永存人民心里」。林肯纪念馆不仅是对这位已故总统的称颂,同时也是对整个国家人民的称颂。在这里保存着美国最不朽的雕像之一。 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和他第二次就职演讲词也刻在大理石墙上。馆内36条圆柱代表林肯总统逝世时美国所划分的36个州。 沿着纪念馆的阶梯往上走,绕过林肯雕像背面,你所能看到的就是美国国会大厦和华盛顿纪念塔的壮观景色。 在池中还隐约透着华盛顿纪念塔的倒影。
这里也是那些热心革除社会弊端人士的聚集地。自从马丁路德金1963年在这里发表着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后,林肯纪念馆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作为争取公民权利的地点。 同时,这里也是黑人歌剧演唱家马利安德逊在一九叁九年被拒於宠法厅演出后,为全场合共七万五千名观众表演歌剧的地方。 林肯纪念堂临近National Mall 和 Ellipse,极受游人们的欢迎。无论从历史意义还是观赏景色方面,林肯纪念堂都绝对值得游览.
F. 华盛顿国家广场的其他景点
从国会复大厦眺望广场远端。前方雕制塑群为尤里西斯·格兰特将军纪念碑,远端为华盛顿纪念碑。
其他名胜包括:国会大厦东侧的国会图书馆和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楼、华盛顿纪念碑北部的白宫、美国国家文件与档案局、华盛顿老邮局大楼、国家剧院、福特剧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纪念雕塑、美国国家邮政博物馆、华盛顿联邦火车站、杰斐逊纪念馆、罗斯福纪念馆等。
G. 美国的标志性建筑物有哪些
1、自由女神像
全名为“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正式名称是“自由照耀世界(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位于美国纽约海港内自由岛的哈德逊河口附近。
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服装,头戴光芒四射冠冕,七道尖芒象征七大洲。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一块铭牌,上面刻着July IV MDCCLXXVI(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颁发的日期);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象征着挣脱暴政的约束和自由。
2、国会山
国会山也就是通常说的国会大厦,指作为美国国会办公机构的国会建筑。它坐落在华盛顿特区国会山的顶部,国家街的东端。
1793年华盛顿亲自为大厦奠基,南北战争爆发后,有人提议停建该大厦,林肯总统却坚持要将高280英尺的大圆顶造好。国会大厦的圆顶已成为电视中美国政治新闻报道的最佳背景,圆顶内部是一个可容纳二三千人的金碧辉煌的大厅。
3、白宫
白宫(英语:The White House)也称为白屋,是美国总统的官邸和办公室。1902年被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正式命名为“白宫”。白宫由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拥有,是“总统公园”的一部分。
白宫是一幢白色的新古典风格砂岩建筑物,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西北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白宫共占地7.3万多平方米,由主楼和东、西两翼三部分组成。因为白宫是美国总统的居住和办公的地点,“白宫”一词常代指美国政府。
4、总统山
总统山,全名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美国总统公园,是一座坐落于南达科他州基斯通附近的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纪念公园。公园内有四座高达60英尺的美国前总统头像,分别是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弗逊、西奥多·罗斯福和亚伯拉罕·林肯,这四位总统被认为代表了美国建国150年来的历史。公园由美国内政部下属的一个分局——国家公园管理局进行管理。
5、时代广场
时代广场原名为朗埃克广场,后因《纽约时报》早期在此设立的总部大楼,因而更名为时报广场。
时报广场附近聚集了近40家商场和剧院,是繁盛的娱乐及购物中心。百老汇上的剧院、大量耀眼的霓虹光管广告、以及电视式的宣传版,已经深入成为象征纽约的标志,反映曼哈顿强烈的都市特性。时报广场是纽约市内唯一在规划法令内、要求业主必须悬挂亮眼宣传版的地区。
H. 华盛顿国家广场的介绍
华盛顿国家广场(英语:National Mall),是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一处开放型国家公专园。该广场由属数片绿地组成,一直从林肯纪念堂延伸到国会大厦,这里美国国家庆典和仪式的首选,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重大示威游行、民权演说的重要场地。
I. 华盛顿 国家广场 有多大
很大
该广场由数片抄绿地组成,一直从林肯纪念堂延伸到国会大厦,这里美国国家庆典和仪式的首选,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重大示威游行、民权演说的重要场地。
从国会大厦台阶到林肯纪念堂,长3.0km。
从国会大厦台阶到华盛顿纪念碑,长1.8km。
从格兰特雕像到林肯纪念堂,长1,25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