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景点介绍英语怎么说
❶ 用英语介绍芬兰
有中文 有英文 不过不是对照的
芬兰国旗北欧国家。面积:338,145平方千米。人口:约5,185,000(2001)。首都:赫尔辛基。人口中大多数是芬兰人,拉普兰地区有少数的萨米人。语言:芬兰语和瑞典语(官方语言);萨米人操芬兰-乌戈尔语。宗教:信义宗和芬兰(希腊)正教会。货币:欧元。芬兰长约1,165千米,宽约550千米。约有1/3领土位于北极圈以内。多森林,境内有数千个湖泊、众多河流和大片的沼泽。除西北端一小片高地外,全境为海拔180米以下的低地。南部天气温和,北部冬季酷寒漫长,而夏季很短。经济属发达的自由市场经济,只有一些数量很少的重要产业属于国有,是欧洲乃至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伐木业是一个主要产业,制造业高度发达;服务业也处于显著地位。芬兰是共和国,一院制;国家元首是总统,政府首脑为总理。近期的考古发现使考古学家认为,人类在芬兰居住至少可以追溯到10万年前。萨米人的祖先可能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即已在芬兰定居。今日芬兰人的祖先来自于公元前1千纪的芬兰湾南岸。自11世纪起基督教已在这一地区流行。自12世纪起,俄罗斯与瑞典开始争夺在芬兰的统治地位。1323年起瑞典统治了该国的大部分地区。1721年瑞典割让了部分地区予俄罗斯。1808年俄罗斯的亚历山大一世入侵芬兰,1809年芬兰正式归属俄罗斯。从此,芬兰的民族主义情绪日渐高涨。俄罗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和俄国1917年革命为芬兰于1917年的独立创造了条件。在苏芬战争(1939~1940)中芬兰被苏联击败,但随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站在纳粹德国一方反对苏联,收回了失土。由于1944年再次败于向前推进的苏联军队,芬兰与苏联签署了一项和平协议,割地赔款以保独立。芬兰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恢复,1995年加入欧洲联盟。
英文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country in northern Europe. For other uses, see Finland (disambiguation).
Republic of Finland
Suomen tasavalta
Republiken Finland
Flag Coat of arms
Anthem: Maamme (Finnish)
Vårt land (Swedish)
"Our Land"
Location of Finland (orange) – on the European continent (camel & white)
– in the European Union (camel) [Legend]
Capital
(and largest city) Helsinki
60°10′N 24°56′E / 60.167, 24.933
Official languages Finnish, Swedish
Recognised regional languages Sami
Demonym Finns, Finnish
Government Semi-presidential republic
- President Tarja Halonen (sd)
- Prime Minister Matti Vanhanen (c)
- Parliament's speaker Sauli Niinistö (nc)
Independence from Russian Empire
- Autonomy March 29, 1809
- Declared December 6, 1917
- Recognised January 4, 1918
EU accession January 1, 1995
Area
- Total 338,145 km2 (64th)
130,558 sq mi
- Water (%) 10,0
Population
- 2008 estimate 5,326,646[1] (111th)
- 2000 census 5,155,000
- Density 16/km2 (201st)
40/sq mi
GDP (PPP) 2007 estimate
- Total $185.853 billion[2] (52nd)
- Per capita $35,349[2] (IMF) (12th)
GDP (nominal) 2007 estimate
- Total $246.350 billion[2] (31st)
- Per capita $46,856[2] (IMF) (9th)
Gini (2000) 26.9 (low)
HDI (2007) ▲ 0.952 (high) (11th)
Currency Euro (
❷ 北欧旅游需要注意什么 去北欧游玩必去景点介绍
北欧旅游有以下需要注意的事项,去北欧游玩有以下必去景点介绍给您:
1.瑞典基律纳阿比斯库(Abisko)
❸ 出国北欧旅游常用英语
你好袭 谢谢 多少钱 在哪里 再见
hei, kittos, kuinka kauin ,missa. on .... heihei
hello ,thanks, how much ,where is ,bye
❹ 关于芬兰的简单英语介绍
The Republic of Finland (Finnish: Suomi, Suomen tasavalta, Swedish: Republiken Finland (help·info)), is one of the Nordic countries. Situated in Northern Europe, it shares land borders with Sweden to the west, Russia to the east and Norway to the north while Estonia lies to its south. Finland is bounded by the Baltic Sea with the Gulf of Finland to the south and the Gulf of Bothnia to the west. The Åland Islands, off the south-western coast, are an autonomous province of Finland.
Finland has a population of over five million people spread over more than 330,000 km² (127,000 sq. mi) making it one of the most sparsely populat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Finland is ranked 11th on the 2006 United Nations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Along with Estonian, Hungarian and Maltese, Finnish is one of the few official languages of the European Union that is not of Indo-European origin.
芬兰共和国( 芬兰语:Suomi)是一个北欧国家,陆地上与瑞典、挪威和俄罗斯接壤,西南面被波罗的海环绕,东南部为芬兰湾,西面则为波的尼亚湾。
❺ 北欧四国介绍
地理概况 丹麦位于北欧,地处北海与波罗的海之间,共由406个岛屿组成。丹麦全国总面积仅为43000平方公里。
从面积上讲,丹麦是北欧最小的国家。
人 口 居民约为520万,日耳曼族的丹麦人占97%,在北欧国家中人口密度居首。
语 言 官方语言为丹麦语,讲英语也相当普遍。
气 候 丹麦气候多变,但恶劣气候罕见。春季四、五月时气候温和,夏季六至八月较暧,因丹麦纬度较高而白
昼较长,晚上九时后才日落。秋季九至十一月多风多雨,冬季常常有些霜雪。
衣 着 丹麦四季分明。晚秋,冬季、早春季节需穿防寒的衣服和大衣。其他季节可穿薄衣着,旅行时建议携带
雨具,穿结实、舒适的轻便鞋。
经济概况 农牧业是北欧最发达的国家。工业是丹麦国民经济主体,石油开采、造船、化工、电子食品、食品、纺
织等部门居重要地位。船用主机、水泥生产设备、助听器、啤酒、酶制剂和人工胰岛素等产品在世界上
享有盛誉。丹麦农业高度发达,在世界一流农业国中享有很高盛誉,农业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居世界先
进国家之列。丹麦还是世界最大的貂皮生产国、世界四大渔业国之一。
旅 游 丹麦最佳的旅游季节是每年的5-9月份,这期间昼长夜短,气候温和舒适。首都哥本哈根名胜众多,海
滨公园、证券交易所、皇家图书馆、兵器博物馆、国立博物馆以及北欧最大的动物园和水产博物馆等各
具风格,哥本哈根附近的仿古旅游村和丹麦最大的水族馆也是游客盈门。此外,北西兰岛的古城堡和比
隆市的“乐高公园”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重要城市 哥本哈根,首都,城市人口约为150万,该市也是丹麦金融、文化中心。哥本哈根机场是连接斯堪的纳维
亚与欧洲的主要枢纽。
货 币 克郎,国际符号为DKK,但在丹麦国内价格均以KR表示。
时 差 比格林尼治时间早1小时,比北京时间晚7小时。
教 育 丹麦的高等院校实行免费制度,另有奖学金和补助多,但入学名额常常有一定的限制。综合性大学有5所,最著名的高等学府有:哥本哈根大学、皇家兽医农业大学、丹麦工业技术大学、奥胡斯大学、欧登大学。
国名:芬兰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Finland,Suomen tasavalta)
独立日:12月6日(1917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8∶11。旗地为白色。稍偏左侧的十字形蓝色宽条将旗面分为四个白色长方形。芬兰以“千湖之国”著称,西南临波罗的海,旗上的蓝色象征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说象征蓝天。芬兰有超过四分之一的领土在北极圈内,气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征白雪覆盖着的国土。旗面上的十字表示芬兰历史上与北欧其他国家的密切关系。该国旗是1860年前后根据芬兰诗人托查里斯·托佩利乌斯的建议制作的。
国徽:为红色盾徽。盾面上为一只头戴王冠的金色狮子,前爪握着一把剑,后爪踩着一把弯刀。九朵白色的玫瑰花点缀在狮子周围。狮子象征芬兰人民的勇敢和力量,九朵玫瑰花代表芬兰历史上的九个省。
国歌:《祖国》
国家政要: 总统塔里娅·哈洛宁 (Tarja Halonen) ,2000年3月就职;总理马蒂·万哈宁 (Matti Vanhanen ),2003年6月任职。
自然地理:面积为33.8145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北部,北面与挪威接壤,西北与瑞典为邻,东面是俄罗斯,南临芬兰湾,西濒没有潮汐的波的尼亚湾。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曼塞耳基亚丘陵海拔200—700米,中部为200—300米的冰碛丘陵,沿海地区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芬兰境内拥有极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全国森林面积达2600万公顷,人均林地5公顷,居世界人均林地的第二位。全国有69%的土地被森林覆盖,其覆盖率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树种以云杉林、松树林和白桦林居多,茂密的丛林中到处是鲜花和浆果。南部的塞马湖面积达4400平方公里,是芬兰第一大湖。芬兰的湖泊与狭窄的水道、短河、急流相连,从而形成互相沟通的水路。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芬兰的海岸线曲折,长达1100公里。鱼类资源丰富。芬兰有1/3地区位于北极圈内,北部气候寒冷、多积雪。在最北部,冬季有40—50天看不到太阳,夏季5月底至7月底昼夜都可见到太阳。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冬季-14 ℃至3℃,夏季13℃至17℃,年平均降雨600毫米。
人口:519.5万(2002年),人口大部分居住在气侯比较温和的南部。其中芬兰族占92.4%,瑞典族占5.6%,还有少量萨米人(又称拉普人)。官方语言为芬兰语和瑞典语。84.9%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1.1%信奉东正教。 芬兰国际桑拿浴比赛>>>
首都:赫尔辛基 (Helsinki) 有人口56万(2002年)。夏季平均气温16℃,冬季平均气温-5℃。
驰名世界的芬兰木屋 >>>
行政区划 :全国分为五个省和一个自治区:南芬兰省、东芬兰省、西芬兰省、奥鲁省、拉毕省和奥兰岛自治区。
简史:约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兰人的祖先从南方和东南方迁居至此。12世纪前,芬兰为原始公社社会时期。12世纪后半叶开始隶属于瑞典,1581年起成为瑞典的一个公国。1809年俄国、瑞典战争后,被俄国占领并成为沙俄统治下的一个大公国,沙皇兼任芬兰大公。1917年10月革命后,芬兰于同年12月6日宣布独立,1919年成立共和国。1939年至1940年芬苏战争(芬称“冬战”)之后,芬被迫同前苏联签订了向苏联割让领土的芬苏和约。1941年至1944年纳粹德国进攻苏联,芬参与了对苏战争(芬称“续战”)。1944年2月,芬作为战败国与苏联等国签订了巴黎和约。1948年4月,又与苏联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冷战后,芬兰于1995年加入欧盟。
芬 兰 大 学 生 戴 帽 节
政治:宪法规定,国家立法权由议会和共和国总统共同行使;总统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政府、掌管外交、统帅三军等实权,每6年选举一次。1999年芬议会通过新宪法,名称由《政府组织法》改为《宪法》。新宪法加强了议会和政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削减了总统部分权力。议会为一院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的200名议员组成,任期4年。主要职能是立法、监督政府、监督财政。最高司法机关为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最高法院由院长和19名法官组成,负责审理民事和刑事案件。最高行政法院由院长和20名法官组成,负责审理政府机构和省、市(县)机构的行政案件。起诉机关是各级检察院。另设有国家法律监察官,有权出席内阁会议,监督总统、内阁和政府各部门的决定是否符合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的院长、法官以及最高检察长均由总统任命。
经济: 森林覆盖率高达66.2%,约2015.3万公顷,人均占有量3.88公顷,木材储积量20.02亿立方米。矿产资源中铜较多,还有少量的铁、镍、钒、钴等。泥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约700亿立方米,相当于40亿吨石油。有两座核电站(四个核反应堆)。工业20世纪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已从劳动、资金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建立在森林基础上的木材加工、造纸和林业机械制造业为经济支柱,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整个森林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是世界第二大纸张、纸板出口国,占世界出口量的25%,芬还是世界第四大纸浆出口国。 信息产业发达,对本国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001年的产值为137.76亿欧元,占GDP的10.5%, 信息技术商品(电脑、通讯设备等)
世界上最大的基督教
木制教堂——建于1847年的凯里迈基教堂>>
出口额121.5亿欧元,占出口额的30.9%。 芬兰是因特网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机持有量最高的国家之一,2001年每100人拥有54个接入终端,手机普及率为80.4%。2001年农林业产值为40.3亿欧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9%。农林密切结合,几乎所有的农户都经营一定数量的林地。农畜产品自给有余。近年来,化工、电子工业部门迅速发展。服务业发达,基本分为私人服务业和公共管理服务业两大类。主要包括商业、贸易、旅馆、饭店,银行、保险,社会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主要旅游点是赫尔辛基、图尔库、中部湖泊地带、北部拉毕地区和奥兰岛。芬出口商品主要有机械设备、化工产品、金属、纸张纸板等;进口商品主要有食品、石油及石油产品、钢铁、纺织品、饲料等。20世纪80年代,芬兰经济以年平均增长3.7%的速度持续发展。90年代初,经济出现严重衰退。1993年开始复苏,1994年以来经济总体上发展良好。芬政府90年代初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增大知识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重视科技投入,发展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宏观上继续执行紧缩财政、鼓励投资、削减社会福利、降低所得税、加快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改善就业的政策,使经济保持稳定增长。1999年加入欧元,2002年1月欧元正式流通,取代芬兰马克。2002年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芬经济增长缓慢。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397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68万欧元。
芬兰儿童在微型活动桑拿浴车中洗桑拿。芬兰人酷爱桑拿浴,在这个只有520万人口的国家共有近200万个大大小小的桑拿浴室,每个芬兰人几乎从婴儿时期就开始接受桑拿浴的熏蒸和洗礼。
军事:总统为军队最高统帅。国防委员会是最高咨询机构。总理负责领导民政方面的国防活动。国防军总司令负责军事方面的国防活动。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8至11个月。
新闻出版:2001年全国共有报纸208种,各种杂志、期刊5158种。主要报刊有《赫尔辛基新闻》、《晚间新闻》、《晨报》、《晚报》、《图尔库新闻》和《首都日报》。有5家通讯社,其中最大的是芬兰通讯社,简称芬通社,1915年成立,属半官方性质,同世界主要通讯社均有业务联系。芬兰广播公司(Finnish Broadcasting Company, YLE)于1926年成立,1934年改为国营。对外用芬兰语、瑞典语、英语、德语和法语广播。1958年正式开播电视,现有电视1台、电视2台、电视3台。此外还有私营广告电视台。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有线电视(赫尔辛基有线电视台)。
芬 兰 人 迎 接 圣 诞 节
外交:二战后长期奉行同苏联保持睦邻友好关系、不介入大国冲突、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的“积极的和平中立政策”。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芬兰对其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发展同欧盟的关系作为外交重点。1995年1月1日起成为欧盟正式成员。芬仍坚持奉行军事不结盟和独立可靠的防务政策,密切与北约的合作,同时继续与俄罗斯保持睦邻关系,支持俄融入国际社会。
与中国关系:1950年10月28日,苏兰与中国建交。1951年互设公使馆,1954年升格为大使馆。2002年11月,哈洛宁总统访华。
国名:挪威王国(The Kingdom of Norway)
独立日:6月7日(1905年)
国庆日:5月17日(1814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1∶8。旗地为红色,旗面上有蓝、白色的十字形图案,略偏左侧。挪威曾在1397年与丹麦、瑞典结成卡尔马联盟,为丹麦所统治,所以国旗上的十字源自丹麦国旗的十字图案。挪威国旗有两种,政府机构悬挂燕尾式国旗,其他场合悬挂上述横长方形国旗。
国徽:为盾徽,红色的盾面上直立着一只金色狮子,头戴王冠,持金柄银斧。金狮是力量的象征,银斧是挪威自由的保护者圣奥拉夫的武器。盾徽上端是一顶镶嵌着圆球和十字的金色王冠。
国歌:《对!我们热爱祖国》
国鸟:河鸟
自然地理:面积为385365平方公里(包括斯瓦巴德群岛、扬马延岛等属地)。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东邻瑞典,东北与芬兰和俄罗斯接壤,南同丹麦隔海相望,西濒挪威海。海岸线长2.1万公里,多天然良港。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全境,高原、山地、冰川约占全境2/3以上。南部小丘、湖泊、沼泽广布。属海洋性气候。
人口:441.8万(1998年)。95%为日耳曼语系的挪威人,北部有少数民族萨米族约3万人。官方语言为挪威语,90%的居民信奉国教基督教路德宗。
首都:奥斯陆(Oslo)。
简史:公元9世纪形成统一的王国。在9—11世纪北欧海盗时期,曾不断向外扩张。1397年与丹麦和瑞典组成卡尔玛联盟,受丹麦统治。1814年,丹麦把挪威割让给瑞典,换取西波美拉尼亚。1905年独立成立君主国,并选丹麦王子卡尔为国王,称哈康七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法西斯德国占领,哈康国王及他的政府流亡英国。1945年获得解放。1957年哈康七世逝世,其子即位,称奥拉夫五世。
政治:宪法规定,挪威为世袭君主立宪国,国王为国家元首兼武装部队统帅,并提名首相人选。议会分上下两院,除制定法律先由下院后由上院讨论外,其他问题均由两院合并讨论。
外交:挪威以同北约的合作和欧美团结为其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基础。主张同俄罗斯发展正常的睦邻关系。主张积极发展与欧洲共同体及北欧的合作,重视与第三世界发展关系,支持南北对话。挪威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委员会、北欧理事会、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国。
与中国关系:1954年10月5日,挪威与中国建交。
瑞 典 概 况
国名: 瑞典王国(The Kingdom of Sweden)
独立日:6月6日(始自1983年,原为国旗日)
国旗:为蓝色,黄色十字略向左侧。蓝、黄颜色来自瑞典皇徽的颜色。
国徽:大国徽为斗篷式,饰有王冠的蓝盾被黄十字一分为四:左上和右下部绘有3顶王冠;右上和左下部绘有戴王冠的金狮。大盾中有一小盾,左面由蓝、银白、红三色斜纹和一个金瓶组成;右面绘有一个城堡式的钟楼和一只金鹰。蓝盾两旁是金狮,下端为勋章。小国徽为一带王冠的蓝盾,盾面上3顶金冠是瑞典王国的象征,也象征着当年组成卡尔马联盟的丹麦、瑞典和挪威。
国歌:《你古老的光荣的北国山乡》
国鸟:乌鸫(百舌)
国石: 小(水)晶
自然地理: 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东北部与芬兰接壤,西部和西北部与挪威为邻,东濒波罗的海,西南临北海,领土面积为44.9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领海面积)。海岸线长约2181公里。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为诺尔兰高原,全国最高峰克布讷凯塞峰海拔2123米,南部及沿海多为平原或丘陵。主要河流有约塔河、达尔河、翁厄曼河。湖泊众多,约9.2万个。最大的维纳恩湖面积5585平方公里,居欧洲第三。约15%的土地在北极圈内,但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不太寒冷,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最南部属温带阔叶林气候。
人口:有890.9万(2001年底)。90%为瑞典人(日耳曼族后裔),外国移民及其后裔超过100万(其中52.6%为外籍侨民)。北部萨米族是唯一的少数民族,约1万人。官方语言为瑞典语。90%的国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
首都:斯德哥尔摩(Stockholm),市区人口75万(2000年初)。
行政区划:全国共分为五个省和一个自治区:南芬兰省、东芬兰省、西芬兰省、奥鲁省、拉毕省和奥兰岛自治区。
简史: 公元1100年前后开始形成国家。1157年兼并芬兰。1397年与丹麦、挪威组成卡尔马联盟,受丹统治。1523年脱离联盟独立。同年,古斯塔夫·瓦萨被推举为国王。1654至1719年为瑞典的强盛时期,领土包括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俄国、波兰和德国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1718年对俄国、丹麦和波兰作战失败后逐步走向衰落。1805年参加拿破仑战争,1809年败于俄国后被迫割让芬兰,1814年从丹麦取得挪威,并与挪结成瑞挪联盟。1905年挪威脱离联盟独立。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守中立。
政治: 现行宪法由政府法典(1809年制定,1974年修订)、王位继承法(1810年制定,1979年修订)和新闻自由法(1949年制定)三个基本法组成,此外还有议会组织法(1866年制定,1974年修订)。宪法规定瑞典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作为国家象征仅履行代表性或礼仪性职责,不能干预议会和政府工作。议会是国家唯一的立法机构,由普选产生。政府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负责。国王的最年长子女是法定王位继承人。议会为一院制。
经济:瑞典实行发达的私营工商业与比较完善的国营公共服务部门相结合的"混合经济",以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著称。 森林、铁矿和水力是瑞典的三大自然资源,在此基础上发展并形成了采矿冶金、林业造纸、电力和机械制造四大传统工业体系。 作为一个具有丰富的木材、铁矿、水力资源的国家,瑞典着重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工业化经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82%的工业品出口到国外。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瑞典工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瑞典加大科研与发展的力度和投入,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交通、通讯、医药保健、信息、环保领域在世界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一度作为瑞典主要出口部门的钢铁,木材加工业已逐渐被机械制造,电子精密仪器和汽车等工业部门所代替。造船、纺织等工业日益衰落,政府提供了大量资金进行补贴,改组或收归国有。 金属加工和机器制造业是瑞典最重要的工业部门。瑞典的机械产品具有精密,耐用和工艺水平高的特点。滚珠轴承、冷冻设备等传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钢铁工业是历史悠久的工业部门之一。 化学工业是瑞典主要工业部门之一。在化学工业内部,尤以石油化学,石油精炼最为突出,塑料、化纤、药品和化肥也有较大发展。汽车工业战后发展迅速,除生产小汽车外,还生产各种卡车。小汽车产量的三分之一销往美国。能源工业在瑞典经济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瑞典工业发达,能源密集企业居多,加上冬季漫长和交通线很长,是一个能源高消费国家,仅电力消耗每人年均达1.3万度左右。瑞典的农业和服务业也较为发达。瑞典经济主要依赖对外贸易,主张市场开放和自由贸易。 瑞典主要出口产品有:汽车及运输设备、机械和仪器、电子产品、木浆纸张、医药化工和钢铁及金属制品。瑞典进口货物的60%以上为制造业的部件和原材料,主要有:电子产品、机械和仪器、汽车和运输设备、食品、纺织品和鞋类等。
文化: 实行9年一贯制义务免费教育。著名高校有斯德哥尔摩大学、乌普萨拉大学、隆德大学、皇家工学院、斯德哥尔摩商学院等。瑞典人文化素质较高、热情好客、纯朴诚实、谈吐文明、行为规矩、重诺守时,瑞典人十分重视环境保护,爱花、爱鸟和其他野生物,热爱大自然。雇员每年享受5周的法定有薪假期,每周工作5天,全年累计工作1,5000小时。人们喜欢利用闲暇时间到野外活动,到森林和田野远足,采摘野果和蘑菇,到海湖去游泳、泛舟、垂钓;在昼长夜短的夏季,大家纷纷到国内外去旅游。瑞典已成为世界上外出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体育活动更是瑞典人的爱好。 据瑞典哥德堡大学2002年6月24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因特网在瑞典已经超过传统的报纸,成为更受人们欢迎的传媒。根据抽样调查,平均每个瑞典人每昼夜上网浏览的时间达23分钟,而瑞典人用于阅读日报的时间是21分钟,用于阅读晚报的时间只剩下8分钟,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的时间分别高达2小时和45分钟。调查显示,女性比较喜欢收听广播和读书;男性则较倾向于收看文字电视新闻,看录像和阅读晚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比较愿意上网,读书和阅读专业杂志;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则乐意看电视,听广播和阅读晚报。
名胜:诺贝尔故居 (Nobel's House)坐落在瑞典中部卡尔斯库加市的白桦山庄,离斯德哥尔摩200多公里。这是一座乳白色的二层楼房,楼房前的绿草坪和四周的白桦林交相辉映,环境清幽。1894年阿尔费雷德·诺贝尔结束了海外飘泊生涯回到祖国定居,在这里度过了他生命最后两年中的大部分时光。由于他当年在斯德哥尔摩出生的旧居如今已经矗立起高楼大厦,白桦山庄就成了今天惟一保存完整的诺贝尔故居。自1975年建立起纪念馆以来,这里已成为一游览胜地和诺贝尔学术活动的中心。每年一度在这里举行诺贝尔学术讨论会,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济济一堂,共同探讨科学领域新课题和诺贝尔“造福于人类”的学术思想。纪念馆里保留着诺贝尔生前活动的照片、他获得的各种技术发明专利证书、金质奖章和遗嘱。诺贝尔的卧室陈设十分简单,只有床、桌和衣柜等几件最必要的家具,而他实验室里的各种仪器和设备,则琳琅满目。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生。他因发明销化甘油引爆剂、雷管、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荣膺“炸药大王”的名声。1896年12月10日与世长辞。终年63岁。根据他的遗嘱,把折合为920万美元的部分遗产,作为奖励造福人类的科学工作者的基金。以这笔基金的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药、文学、和平5种奖金,每年在诺贝尔的逝世日颁发一次,称诺贝尔奖金。
瑞典皇宫是国王办公和举行庆典的地方,斯德哥尔摩主要旅游景点。坐落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建于17世纪,是瑞典著名建巩学家特里亚尔的作品。正门由两只石雕狮子分立两旁,两名头戴红缨军帽、身穿中世纪服装的卫土持枪而立,显得十分威武森严。皇宫四壁有许多精美的浮雕,中间是一个很大的场院。南半阙的王宫教堂和国家厅以及北半阙的宴会厅至今保持着原有陈设,对公众开放。皇宫华丽的大厅里,壁上挂着大幅的历代国王和皇后的肖像画,穹顶饰有磁埋和雕刻和绚丽的绘画。据说大多出自17世纪德国美术家之手。有的室内还陈设着古代的战车兵器、珠宝饰物、金银器皿和手持长矛、全身披挂着铜盔铁甲的中世纪骑士的实体模型。王宫卫队每天中午按古老传统举行隆重的换岗仪式,吸引大批游客。
历史名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0.21--1896.12.10),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1833年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在遗嘱中他提出:将其部分遗产(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成立诺贝尔基金会,并于次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于建行300周年之际,提供资金增设诺贝尔经济奖(全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伯恩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金",亦称"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于1969年开始与其他5项奖同时颁发。
奥洛夫·帕尔梅(Olof Palme,1927.1.30--1986.2.28),瑞典已故首相。1927年1月30日生于斯德哥尔摩。早年斯德哥尔摩附近的锡格蒂纳学校学习,毕业后服兵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入美国俄亥俄州凯尼恩学院,1948年获文学士学位。回国后入斯德哥尔摩大学,1951年获法学士学位。1950参加社会民主党。1953年任瑞典首相特别顾问。1958年当选为议员。1963年起在政府中任职。1969年任社会民主党主席。1969年、1982年两度出任首相。1976年11月当选为社会党国际副主席。1980年9月,在他倡议下成立了“关于裁军和安全问题独立委员会”(也称“帕尔梅委员会”),任主席。1980年11月作为联合国秘书长的特使调停两伊战争。1986年2月28日在斯德哥尔摩遇刺身亡。
外交:奉行“和平时期军事不结盟,以求邻近地区发生战争时守中立”的外交政策。在邻近地区、欧洲和世界事务三个层面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认为合作即安全,邻近地区是自身的安全基础,欧盟在欧安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认北约在欧安事务中的主导地位,视参与联合国事务为外交基石之一。1994年6月,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1995年1月1日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国。瑞典还主张发挥联合国作用,积极促进缓和与裁军。瑞典是欧洲委员会、北欧理事会、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国。
与中国关系:1950年5月9日,瑞典与中国建交。
❻ 北欧都有哪些旅游景点
北欧包括五个国家,有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这五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旅游景点,北欧也是许多人向往的旅游圣地,那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先来说说挪威吧!挪威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挪威的山脉众多,是北欧山脉最多的国家之一,奥斯陆是挪威的首都,这里的海港非常的美丽,有各具特色的雕塑和建筑。这里的人们都洋溢这豪放爽朗的气息。著名的海盗船博物馆也是这里的一大特色,这里有两艘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木制的海盗船。挪威的海岸线漫长,故有“万岛之国”之称。世界上最长、最深的金色无双的峡湾松娜峡湾就在挪威。它是挪威的一大代表松娜峡湾的景观即宁静又狂野。挪威还有很多的景点像:美丽的新奥尔松、山清水秀的盖朗格、宁静的霍宁斯瓦格、雪后更加美丽的卑尔根、晴朗的饿奥斯陆等等,都是挪威的著名景点。 再来说一说瑞典吧,瑞典的乌普萨拉是文化古城,也是瑞典就王朝的首都,有古老的气息,乌普萨拉有十座博物馆,有的博物馆专门展出中国的中国瓷器馆和中国化石馆。这里的大教堂多是哥特式建筑,喜欢艺术的朋友可以来这里看看。瑞典还是诺贝尔的故居,诺贝尔曾漂泊他乡,他生命中最后的两年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这里的纪念馆里还保留着诺贝尔的照片和生前的证书等。北海草堂是戊戌变法时康有为逃亡时居住的地方。在”康有为岛”上修建了中国式园林,所以取名“北海草堂”。瑞典还有很多景点:铁力士雪山、斯德哥尔摩皇宫、斯德哥尔摩大教堂、古老的城市Sigtuna古城等等。 芬兰也有很多的景点,喜欢圣诞老人的朋友就要来北极村看看了,这里是芬兰新建的旅游景点。夏季你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午后太阳。如果冬季来的话 昼夜不见太阳时可以看到美丽的北极光。北极村的景色是非常迷人的。芬兰还有著名的音乐家西贝柳斯音乐馆、航海博物馆等等,总之,北欧的国家里我更比较喜欢芬兰。 丹麦和冰岛的景色也很美,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你一定不能错过北欧的任意一风光,因为这里真的很美,那么现在你应该大体知道了了吧。
❼ 北欧四国必去的景点有哪些
北欧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冰岛。 包括欧洲北部的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内 5个国家;北欧旅容游线路中,北欧四国为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在北欧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游赫尔辛基大教堂、西贝柳斯公园以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岩石教堂;在北欧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参观市政厅里从海底打捞的17世纪战舰和诺贝尔晚宴大厅,而故都哥德 堡,则有中世纪的市政厅广场和哥德堡教堂;在北欧挪威首都奥斯陆,游维尔兰雕刻公园、诺贝尔和平奖颁发地;在小镇弗拉姆,一睹“峡湾之王”松娜峡湾的峻美奇 景;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赏童话大师安徒生铜像、丹麦女王皇宫和丹麦的标志小美人鱼铜像。
[北欧旅游时差]
气候:北欧的春秋两季比较短,冬季比较漫长。每年五月到九月是北欧最舒服的季节;
时差:丹麦、瑞典、挪威时间比北京时间晚7小时,如北京时间中午12:00,当地时间为早上5:00,芬兰和冰岛分别比北京时间晚6小时和8小时。北欧每年3月份最后一个周日到10月份最后一个周日实行夏时制,时间会调快1小时;
语言:北欧各国有各自的官方语言,英语在大部分地区能够通用。
❽ 北欧风光介绍 要简单点的英文
在北欧四国之中,相信最给大家陌生的感觉非芬兰莫属,翻一翻有关的中学地理课本也很少出现芬兰的痕迹。
芬兰被称为「千湖国」,但其实芬兰总共有十八万七千多个大小湖泊,是全欧洲最大的湖区,而森林面积约有百分之六十九,故大自然已成为芬兰人生活的一部分。芬兰的面积比台湾大十倍,三面分别被瑞典、挪威及俄罗斯包围,而主要的语言为芬兰文,其次是瑞典文及英文。
至于历史方面,在一九一七年前,芬兰先后被苏联及瑞典所占领,度过一段灰色的岁月。首都赫尔辛基的街景中也保留了许多当时历史遗迹。而现在芬兰已成为工业大国及高科技的发展之地方之一,主要输出品为金属、机械及化学用品等等。
挪威十分靠近海洋,全国面积约三十二万平方公里,挪威领土呈现南北狭长,近三分之一的领土深入北极圈之内,有「午夜太阳之国」的绰号,此也成为游客来观光的目的之一。至于本地人所用的语言多为挪威文,但因教育水平高,故懂英文可说是旅游畅行无阻。
挪威的历史最远可追溯到一万年前,当时第一批人民是在此打猎,而其后的维京时代就是挪威的黄金时代,维京人到处掠夺,后数百年更占领冰岛、苏格兰、英格兰及法国诺曼第半岛等地区,并于十三世纪挤身世界强国之一。
在北欧之领土斗争当中,可说是瑞典与丹麦之争夺战。瑞典的全盛时期包含今日的芬兰、挪威。瑞典的祖先是以优异航海技术来作战,威胁欧陆的维京人。
而瑞典在文化上有很多可考究的地方,尤其是首都斯德哥尔摩(Stockholm)的文化气息浓厚。
1523年,夫.瓦萨一世建立瓦萨王朝(Vasa),而瑞典势力是在国王古斯塔夫.瓦萨二世推至高峰,成为欧洲不敢忽视的强国之一。
不过,强势的瑞典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已崩解,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典为了保持中立,便让德国的纳粹军过境作为交换条件,故欧洲一些国家至今仍对此事耿耿于怀。
然而,大战过后,瑞典致力于国际救援及和平工作,是联合国国际和平出力最多的国家之一,而瑞典之中立国地位形象广受国际认同。
丹麦在过去曾经统治瑞典、挪威、冰岛领土,是北欧强国之一。丹麦由四百多个岛屿组成,海岸长达三千公里,乃北欧四国唯一与欧陆相连的国家及欧洲最古老王国之一。
丹麦是君主立宪国家,首都位于哥本哈根女王玛格丽特二世(QueenMargrethe)是一国之首,深受人民爱戴,从丹麦的国庆日都定于她的诞辰即(4月16日)可见。
丹麦作为北欧之枢纽,邻近荷兰,受其影响至深,例如首都哥本哈根的运河及建筑都有荷兰特色,特别在克里斯蒂安港(Christianshaven)一带,有些人称它为「小阿姆斯特丹」。In the north, believe the non-first-use of strange feeling not to belong to Finland, doubling the related school geography books are rarely trace of Finland.
Finland is called "thousands of lakes", but actually 187 thousand have different sizes, Finland is full of Europe's largest lake, the lake, and forest area approximately 69 percent, nature has become the Finn part of life. Finland is 10 times in Taiwan area, three were surrounded by Russia and Sweden, Norway, and the main language for Finnish, followed by sanna Nielsen and English.
But history, in 1917 years ago, Finland and Sweden have successively by the Soviet occupation, a grey. Capital Helsinki's street was also retained many historic sites. But now, Finland has become a big in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where one of the chief exports for metal, machinery and chemical procts, etc.Norway is very near the sea, the area of 32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 Norway, present north-south strip territory nearly one-third of the Arctic Circle, have deep within the territory of the midnight sun of nicknames, it also became one of the purposes of tourists to visit. As native language, but for Norway because ecation level is high, can understand English tourist get around.
Norway's history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ousand years ago, as at the first people in this hunting, and is followed the Viking era is the golden age of Norway, the vikings everywhere, after hundreds of years more occupied Iceland, Scotland, England and France Normandy peninsula and other regions, and in the thirteenth century world powers into one.In the northern territory of struggle, Sweden and Denmark's race. Sweden's heyday contains the Finnish, Norwegian today. Sweden's ancestors is superior to combat threats, navigation technology of European vikings.
While there are many Swedish culture can be fastidious, especially capital Stockholm (Stockholm) culture breath.
1523 and build. He may (varsa), and Sweden Vasa. He is in the king gustav pushed ii, become one of Europe's power can ignore.
However, strong in Sweden in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in the already crumbling ring world war ii, Sweden to remain neutral, then let the German Nazi army transit in exchange, some European countries still on this matter.
However, after the war, Sweden and peace to international relief work, is the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peace efforts, and one of the most widely in Sweden lines by the international status of image recognition.In Sweden, Denmark once ruled, Norway, Iceland, Nordic powers of territory. Denmark consists of four hundred islands and coastal 3,000 kilometers long, but only four Nordic countries with continental Europe and connected to one ancient kingdoms.
Denmark is a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in Copenhagen, capital queen Margaret QueenMargrethe (ii) is the head of a country, well liked by his people from Denmark, the birth of her day is scheled for April 16 (which is).
As the hub, Danish northern Dutch,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djacent to the deep, such as the canal and capital Copenhagen architectural features are the Dutch, especially in the Christian port (Christianshaven), some people call it "small Amsterdam".
❾ 冰岛 英文简介
冰岛是欧洲最西部的国家,位于北大西洋中部,靠近北极圈,冰川面积占8000平方公里,为欧洲第二大岛。海岸线长约4970公里。全境3/4是海拔 400-800米的高原,其中1/8被冰川覆盖。有1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30多座。华纳达尔斯赫努克火山为全国最高峰,海拔2119米。冰岛几乎整个国家都建立在火山岩石上,大部分土地不能开垦,是世界温泉最多的国家,所以被称为冰火之国。多喷泉、瀑布、湖泊和湍急河流,最大河流锡尤尔骚河长227 公里。冰岛全境遍布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其中最壮观的是Myvatn自然保护区与Tingvellir?kulsárgljufúr(杰古沙龙)、史卡法特 (Skaftafell)等国家公园。史卡法特国家公园最著名的景点就是史瓦提(Svartifoss)瀑布;杰古沙龙国家公园内的杰古沙龙湖是在冰河底端所形成的一个湖,深达100公尺。 8世纪末爱尔兰修道士首先移居冰岛。9世纪后半叶挪威人开始向冰岛移民。874年,挪威贵族英格尔夫阿尔纳尔松(Ingolfur Arnarson)成为第一个定居冰岛的人。930年冰岛议会和冰岛联邦成立。1000年,基督教被确定为国教。1262年,冰岛臣属挪威。1380年,冰、挪被丹麦征服。1904年,冰岛获得内部自治。1918年冰、丹签订联邦法,冰岛成为丹麦联邦内的主权国家,但外交事务仍由丹麦控制。1940年,德军占领丹麦,冰、丹关系中断。同年英军进驻冰岛。1941年美军取代英军驻冰。1944年6月16日冰议会正式宣布解散冰丹联盟,17日冰岛共和国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