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阅读 » 英语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

英语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

发布时间: 2021-02-27 16:04:15

『壹』 如何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运用文本解读策略

课堂上老师侧重于热闹的情景和知识点的讲解,这样导致了学生接触篇幅较长的文本此类或遇到单词、新句式立即产生了畏惧感,觉得束手无策。教师过分重视词汇和语法教学,忽略了文本材料带来的信息,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或无效的。 文本解读策略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语篇教学中,应以“教材为本”却又不拘泥于教材,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文本,最后运用文本中所学的语言于真实的语境中,达到语言输出的目的。 一、文本解读前,指导预习。 预习是有效的学校策略之一。如果学生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接触文本,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文本内容,更无法抓住文本要点来复述课文。如6A《Unit1Publicsigns 》本单元的文本要点是围绕着”公共标志”这个话题展开的各种活动,所涉及到的日常交际项目有介绍、询问、忠告和建议等,其中以询问公共标志的含义及其应答为重点内容。 在教学前,我们可以布置些作业,让学生去搜集一些公共标志,这样在教学中学生是带着目的学习的,增强他们的学习效率。在进行对话操练时,我们不可能让学生整篇来表演或复述,可以取其中的重点部分,这种简化的对话既练了句型,又帮助巩固对话的意思理解。 二、巧设练习,有效解读文本。 根据文本内容的不同可以设计不同的练习,以此达到有效解决文本的目的。但练习的设计应有针对性、典型性和层次性。如6A《Unit7AtChristmas》本单元的文本话题是“谈论物品的归属”,围绕“赠予”和“被赠予”两个主要线索展开。 课文的教学难点往往在于物品的来路和归属问题。所以在设置任务时,可以设计一个表格练习 ,表格的一栏为物品、一栏为归属(to),最后一栏为来源(from)。从易到难安排阅读,分层完成表格。最后按照表格显示复述课文。 我在语篇教学中发现表格运用的效果非常好,文本解读的有效性再次得到很好的体现。 三、文本解读后,联系实际,语言输出。 学习语言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求学生熟悉文本内容,还要学生把学习的语言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这就是“学以致用”。在解读文本后,教师应抓住文本中实用性强的语言,给学生一个语言输出的机会。如在6B《Unit2Moreexercise》, 如6B《 Unit7Alettertoapenfriend》本单元教学结束后可布置学生一项作业就是写封信给一个外国朋友或通过网上写e-mail给网友。 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体验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书信交流的过程,将语言学习渗透到学生生活中去,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四、文本解读后,渗透情感,主题升华。 文本中所蕴含的教育因素不是显而易见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不断与文本对话,感悟文本,激活文本,挖掘文本背后的情感教育。其实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形成能力,体验情感,感受文化的过程。如6A《Unit1Publicsigns 》本单元的文本要点是围绕着”公共标志”这个话题展开的各种活动。老师应引导学生挖掘文本的内涵进行情感升华。T:Inpublicplace,?S:W eshouldkeepquietandweshouldn'tshoutinpublicplace .S:.S: Weshouldn'. 通过渗透情感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公共场合,文明待人 ······6A《Unit2Ben'sbirthday 》同时我针对这节课进行情感教育,也就是让学生课后调查父母的生日和所想要的生日礼物,让他们也要了解和关心自己的父母,父母爱孩子,孩子也要爱父母。 总之,文本解读与语篇教学密切相关,文本解读策略的正确实施是提高语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文本解读策略,提高语篇教学的有效性

『贰』 教师怎样进行有效英语阅读教学

教师怎样进行有效英语阅读教学?
一、阅读前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阅读前,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唤醒他们关于文章的知识和体验,做好铺垫,使学生处于思维活跃,热情高涨的状态。
2.预测文章内容。在阅读前,教师可以利用课本上的插图或问中的标题要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文章内容进行预测。
3、正确处理好词汇。在大多数阅读材料中都有较多的词汇,教师在阅读前要对阅读材料与词汇做个分析,对一些重要的引起理解障碍的词汇,教师可以在阅读前设置一定的语境引入。
二、阅读中
1、明确阅读时间,布置任务。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教师主动积极参与阅读,要学生明确阅读时间,教师要布置好任务。
2、整体把握,注重语篇阅读。教师要学生务必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文章,不要逐词阅读,不要太过于注重每个单词,每句话的意思。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比如学生可以边读边注不理解的内容或重要信息为之后的深入阅读做好准备。教师可以出示没有教的单词,要学生快速找出这个单词,并学会根据上下文猜测这个单词的意思。
三、读后
1、提出问题,深化阅读内容。在学生阅读后,教师还可就文章中的某个观点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既可以提高学生说的能力,也可巩固阅读材料,使阅读材料得到延伸,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
2、精讲重难点,巩固阅读材料。阅读结束后,老师可以对重难点进行精讲, 使学生掌握一些词汇和固定短语的用法和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句,还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3、抓好文章的朗读、复述和背诵工作。复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理清文章的脉络,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关键词,让学生口头复述阅读材料。也可要学生笔头对阅读材料进行缩写,提高写作能力。朗读和背诵更是一种提高学生语感有效的手段。

『叁』 如何解读英语文本,构建思维型阅读的课堂教学模式

不知道你指的是什么意思,英语课本其实未必讲的是国外的历史故事啥的
也就是身边时常发生的事情,我还是觉得中文的课本更有一些特殊的教导意义的

『肆』 如何解读文本,构建思维型阅读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先概括出每段大意,然后找出每段之间的联系

『伍』 如何将“文本解读”融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ortsman was ever more watchful for the return of the shooting period than was Rover for the opening of the first woodchuck hole. For days before the first opening he would range the fields very much after 17 the manner of the truly accomplished shopping w

『陆』 如何突破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文本解读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英语阅读教学在发展学生的能力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通过阅读教学,它既可以促使学生储备丰富的语言基本知识,培养语感,发展阅读技巧,形成阅读能力,同时又能陶冶学生情操,提高跨文化学习意识,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据笔者了解,新目标英语(Go for it)八、九年级教材中的拓展阅读材料文章长、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点多,文章有一定难度。最使教师困惑的问题是:如何处理文本解读和语言学习的矛盾。老师们都有这样的深切体会,鉴于学生很难对文本内容和语言学习同时做理性的分析,在处理阅读中的语言时会产生两种弊端,一是课堂只就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和问答活动,不关注文本词汇和语言,导致课堂活动有时脱离文本。二是在分析内容过程中脱离文本进行词汇和语言讲解和操练,隔断了学生文本解读的连贯思维。
《英语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技能(五级)的目标描述为:学生应该能够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够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积累达到15万词以上。
因此,教师在关注文本的同时关注词汇,提高学生语言意识和运用能力。在处理阅读中的语言教学时始终把握两个要点:一是语言学习是为了加深对文本的解读。二是语言学习和操练不能脱离文本语境。
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文本解读呢?
正确处理文字、文学与文化三个层面的关系。
阅读文本,可以从文字、文学与文化三个层面进行解读。按照从单词到句子,再到段,这是文字性解读,重点学习有关目标语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文本塑造的人物,承载的写作意图、观点和技巧进行分析,是对文本的文学性解读,重点训练阅读技巧。读者以自身的知识经验,将自己所处的现实世界和文本所创造的语义世界相联结,对内隐在文本里的、作者秉持的观点和价值取向进行批判性意义建构,实现个体经验世界的重组,是对文本的文化性意义建构,重点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而文字、文学与文化三个层面的解读,都离不开对文本语言的研读,而这些文本语言也构成了阅读课的目标语言。
优化文本资源,注重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
文本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学生获取丰富语言信息的桥梁。对此,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文本资源本身出发,创新教学思维模式,对文本资源进行优化,以此来发挥其重要的基础作用。这种优化文本资源的方式,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即要求学生能够在充分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文本的核心词汇来表达文章大意;其次是要求学生体味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培养其语言信息筛选能力;最后,则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拓展延伸能力,即要求学生在发挥自身想象思维的基础上能够深入体味文本的思想情感及其拓展价值和意义。
三 、感悟文本内容,提高学习思维和感知能力。
阅读教学既然是基于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基础之上,那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培养则是其中的核心。笔者以为,培养学生的感悟文本能力,应该在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基础上,注重对文本的语言信息、深层内涵等方面予以关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思维。学生感悟文本应该在阅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大意,并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整体阅读理解能力;其次是注重对文本主要信息的提炼,以此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最后则是要求学生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学习思维中不断总结。
丰富文本阅读资源,积累知识内涵和文化底蕴。
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积累达到15万词以上。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跳出文本学习范围,注重不断地补充自己的语言阅读量,以此来帮助自己积累更为丰富的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学习发展的需要角度来看,文本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桥梁,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在多样化的阅读资源基础上注重积累自身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笔者以为,丰富文本阅读资源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利用好现有的阅读学习资源,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等文字资料来积累阅读量;(2)借助电子读物来积累阅读量,即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电子书等途径来丰富自己的语言素材;(3)阅读现代化的报刊杂志,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贴近生活,用具有时代性的文字材料来增加对异域民俗风情的了解,提高跨文化学习意识。
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中正确解读文本
<<新目标英语(Go for it)>>阅读课堂教学分为三个阶段: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三个阶段各有侧重。
1. Pre-reading
Pre-reading阶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主要目的就是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为接受新知识做好准备。因此这一阶段要复习文本相关语言知识、设计有趣味性,体验性,可说性的问题,拓展学生视野,预测文本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想象力和英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2. While-reading
课文文本处理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关键所在,课文是文化背景、词汇、语法、篇章等知识的载体。通过课文处理,要求学生能把握课文基本思想和篇章结构,了解作者思路等,具有语篇理解能力。
这个阶段要加强文本语言、文本内容和文本结构等的指导,使教学语言与阅读相融,加强师生交流,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学会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3. Post-reading
在课文文本处理完成以后,设计一些问题,对文本内容进行复习、复述、总结、表演、辩论、小组讨论等进行巩固,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掌握。这一阶段的活动应与文本密切相关,但不能拘泥于文本本身。这一阶段应让学生发挥想象,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原文,培养其思维和应用语言的能力。

热点内容
在校上课怎么翻译成英语作文 发布:2025-07-23 13:08:03 浏览:535
谚语英语议论文作文怎么写 发布:2025-07-23 12:56:05 浏览:381
英语作文怎么让家乡更美丽 发布:2025-07-23 12:51:23 浏览:837
英语作文在火灾中该怎么做 发布:2025-07-23 12:50:24 浏览:559
漂流瓶英语作文怎么写 发布:2025-07-23 12:46:06 浏览:816
关于友谊的英语作文的作业怎么写 发布:2025-07-23 12:41:07 浏览:132
关于潍坊风筝的英语作文怎么写 发布:2025-07-23 12:40:15 浏览:36
闭锥英语怎么说及英文翻译 发布:2025-07-23 12:35:16 浏览:513
多么漂亮翻译成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7-23 12:22:22 浏览:813
看看我的家庭照片怎么翻译成英语 发布:2025-07-23 12:06:56 浏览: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