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阅读 » 小学英语阅读能力国外研究

小学英语阅读能力国外研究

发布时间: 2021-03-04 01:40:48

❶ 如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在此阶段侧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符合小学生学习的规律。我们英语教师应将英语读写能力和听说能力有机地结合,使其相互促进。而在英语教学的启蒙阶段

❷ 怎样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国内外研究的历史与趋向

一、寓教于"趣",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很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经常将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不可低估.
2、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孩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气氛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的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学习情况,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励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收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3、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范,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激励表扬,这样便会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气氛.
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联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断、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度、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得读,一句一句的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在继续读;略读就是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为了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以后,三种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结竹子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的"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一遍的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致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❸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小学生由于刚刚开始学习英语,所学知识内容的有限,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知识的发展。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最重要的手段,能为英语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能使学生从英语阅读中认识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呢?下面是我在英语阅读上的一些具体做法和探究。 一、趣味教学,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小学英语教学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阅读能力更是直接受到阅读兴趣的影响,阅读兴趣高,阅读动机就强。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发学生天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使阅读成为令人愉快的活动。这是顺利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根本保证。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如果没有词汇,听、说、读、写任何方面都谈不上。掌握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更是进行阅读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学生词汇的学习和积累。单一的读读写写的学习方法激发不了学生认读识记单词的欲望,只有增加词汇学习和识记的趣味性,才能使学生真正愿意并乐意去积累词汇。在平时的词汇教学中,我将儿歌、游戏等多种形式带进课堂,在学习的同时完成词汇的积累。 二、精心设计阅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 对于英语学习入门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传统的阅读教学是比较乏味枯燥的,教师应改革过去的阅读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方法,精心设计阅读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尝试和实践。一是可以让学生试着把文章转变为对话,进行表演。通过编对话、表演,再回去朗读那篇文章,就更有助于对材料的理解。在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老师可以寻找一些语言材料和学生一起阅读和理解,直接帮助学生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然后再和学生一起将这些小故事改编成小的短剧。一起来读一读,演一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我们也可以参照语文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一些图片,让学生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自编故事。还有就是老师要尽可能让学生多接触一些难度适中,词汇量合适的文章或对话让学生阅读,这对今后也是有帮助的。 三、课外阅读,丰富阅读积累 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毫无捷径,贵在坚持,重在积累。因此,我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脱离了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具有自主性和灵活性。通过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接触英语语料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语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了解了中外文化差异,从而提升了学生阅读及理解的层次,拓展学习的深度与广度,积小流而成江海,积硅步而至千里。 总之,我们在从小学高年级开始,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的语言项目进行交际训练,更要注意逐步培养学生自主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扩展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认真总结,积极探索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训练方式,充分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❹ 谁有国内外小学阅读现状

近年国家教育部制定,下达了许多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纲领性文件。其中《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至不少于150万字。要完成新课程标准确定的量化任务,语文教师就必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把教学的视野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课堂扩展到社会,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法。激发学业的课外阅读兴趣。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正常展开。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为树不少的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缺乏细读。研读的良好心理:有些教师把课外阅读作为一种任务硬压给孩子,造成压抑的心理环境,影响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负担,再加上阅读资源芜杂,读物缺少童趣等因素也妨碍了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形成。课外阅读难见成效。儿童早期阅读发展不充分。后天难以弥补。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萌芽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一个从萌芽到形成的发展过程。一般儿童的课外阅读都是从连环画和大量图画的低幼读物开始的。据调查。有72%的儿童是在学龄前或一年纪看第一本连环画的。至于看第一本文学书的时间,25%的学生认为始于二年纪,36%的学生认为始于三年纪,两者总计,有61%的学生自认为看第一本文学书的时间是在二、三年级。台湾省的一项研究对儿童阅读兴趣的反战作了更具体的区分:4-6岁是神话传说期,儿童对没有时间。空间限制的空想世界所出现的生命与生物的神话传说发生兴趣;6-8岁是寓言故事期,儿童对将人类生活的法则寓于传说故事中的寓言发生兴趣;8-10岁是童话故事期,儿童对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经过想象构成的故事发生兴趣,10-13岁传说及传记故事时期,儿童对人类谋求生存。征服及开发大自然的紧张冒险故事或传记故事发生兴趣。由此可以看出,小学生低年纪儿童普遍喜欢童话故事。充分的早期阅读对儿童想象力的启迪。审美情趣的陶冶以及是非。善恶等道德观念的形成都是很有价值的。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1、从故事入手,激发阅读兴趣。

故事是儿童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户。儿童的课外阅读就应从他们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从听故事,说故事。讲故事开始,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比如,语文课开始,老师可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以课外阅读中收集的趣事奇闻。动物知识。自然景观介绍以及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为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组织他们进行交流;班里每周可组织一次故事会,让学生人人准备故事,准备多个故事,带有表情。声调。动作的讲故事或叙述故事等等,千方百计调动儿童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儿童学了汉语拼音之后,就可以利用汉语拼音这个工具提前阅读。为了降低阅读难度,提高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向他们推荐各类注音读物,指导他们从简短的儿童诗,古诗或学生听熟,会说的故事入手。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阅读习惯的形成,在逐步加大阅读量。扩展阅读的范围。

2、创造条件,形成阅读氛围

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持之以恒的培养。学生越小,越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在此时要舍得花费较多精力去为他们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

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可适时但组织学生介绍自己阅读的好书。好文章和好的读书方法,学生之间可交流读书心得;教师可以把学生带进阅读室。图书室,让他们读自己喜欢的书,感受书海之浩瀚。体验读书人的痴迷。使他们在浓厚的读书氛围中受到熏陶,从而形成与书交朋友的强烈愿望。

其次,学校要尽量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学校可设计班机图书角。努力使学生手边拥有他们感兴趣。适合个中发展水平学生的阅读资源;教师还要巧妙地运用教室的墙壁。公告栏和黑板来解释班规。列举作业。发布通知和信息等。引导学生阅读生活内容;教师还要帮助家长,使孩子在家里拥有自己的图书库。小书桌,把书放在孩子随时可以看得到。拿得到的地方;教师还要控制学生的作业量,保证学会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包括选择书籍和阅读的时间。

最后,要发挥小集体的力量,教师可提倡学生之间相互交换图书阅读,扩大阅读资源;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多个课外阅读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定好计划,开始“交换-------合作”式阅读学习。

3、引入竞争。调动阅读积极性

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难于坚持长期的阅读活动。这就需要教师高潮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竞赛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一种好方法。教师可把学生要达到的阅读要求通过竞赛的过程来实现。一是讲故事比赛。考虑到低年纪学生阅读材料的选择有难度。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开展主题性阅读。每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让学生从中选择最喜欢的故事参加比赛,如,“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名人小时候的故事”等。二是读书方法比赛。一位哲人说过: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这提醒我们,要帮助学生掌握好的读书方法与技巧。教师可给学生讲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读书的故事,让学生积极响应,他们热情参与,兴致盎然。出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场面。

基于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我所进行的方案。分析。旨在给上级领导部门提供教育改革的信息与依据;同时引起社会。学校。家庭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关注,使学生能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道路健康成长。

本方案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从大语文观来看待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必要性,阐明了回归阅读的价值所在。

2、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和愿望。兴趣。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

3、措施的制度巨头针对性。实用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形成阅读氛围。调动阅读的积极性。

❺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阅读能力课题研究

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在此阶段侧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符合小学生学习的规律。我们英语教师应将英语读写能力和听说能力有机地结合,使其相互促进。而在英语教学的启蒙阶段,对小学生认读能力的培养也有所侧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言而语是非常重要。但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课堂上,学生能够良好地跟读,并且效果和学习氛围都好,当时的学习效果也好。课外进行复习的时候,要求学生自己单独认读中,以及从家长的反馈意见中出现过同样的问题:学生的英语认读能力要加大力度进行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认读能力的培养呢?
一、教给认读技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妨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拐杖,教他们一些认读的方法。认读,通俗地说,就是朗读。首先,教师要要求学生在朗读英语时,眼看词句,口读音调,耳听读音,脑思语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语言学习活动。其次,小学生的朗读以模仿为主,在模仿过程中教师要做必要的指导,如句型朗读中重音连读,语音语调等,注重培养学生按意群朗读的习惯,指导学生以词组和句子为单位进行朗读,帮助学生纠正逢词朗读的不良习惯。如:I llike the big elephant .Do you llike the big elephant,too?这个句子可以说是一个很长的句子,在这里,老师首先要利用直观教具进行短语的熟练,接下来进行句型的操练,然后进行语调的朗读,这样在学生能认读个别单词的情况下,加上教师示范的语感,就会很快把这句话掌握。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让学生进行指读。指读的习惯就是培养学生对单词或句子的有意注意。读到哪,指到哪,而且老师一定要每次督促指导,既使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又训练了学生认读单词、句子的能力。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
1.认读的操练方式要多样化
在我呈现新的知识后,接下来的操练也很关键。操练分为很多种,比如我在让学生认读动物单词,首先可以将图片和单词放在一起认读;反复几次之后,可以只给图片或只给模拟的动物声音让学生说出单词;最后可以只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认读。在这三个环节里,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对新知有所熟悉,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有意识地回忆刚学过的新知,第三个环节就是让学生熟悉单词形式,培养认读能力了。这样环环相扣,逐渐将要求拔高,学生的能力才能渐渐提高。
2.在读课文时,让学生指读
对于朗读,我们常常视指读(用手指着读)为一种坏习惯,可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适当的指读很有必要,因为低年级孩子注意力很难集中,有时候教师或录音的朗读开始了他还在做自己的事情,或者光跟着张嘴,心思没有投入进来。要求低年级孩子指读,一方面可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认读能力,提高认读效率。等到学生的年龄到达一定层次,朗读水平到达一定高度,指读就可以放弃了。

3.对于重点单词,教给基本的发音方法去记
每课都有3个是2---3个3会单词,对于这些单词的记忆我常常有意无意教给基本的发音方法。如:”nose”中的/n/ 的发音,head,nod,hand,read 中辅音字母/d/的发音。feet,foot,stamp,rabbit,cute,elephant,what,Snow White中的/t/发音。 学生刚开始只是象小和尚一样听听,跟着读读,对于什么叫音标也不清楚,我也没有要让他们明白,只是在老师不断说,让他们不断读,这样自然而然在他们的脑子里就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学生也很容易记单词.另外,如 “big”和“little”这两个单词在认读上,学生很容易混淆,是因为在前面的两课当中,学生已经形成的语感,有一定的定势思维,对于a little elephant----a bit elepant,a big panda---- a little panda,a little tiger----a big tiger.认读的时候,很难分清楚,我就试着让学生看单词,进行简单的拼读。然后发音,这样对学生是有一定帮助的。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适当教给学生发音方法和拼读规则,久而久之,学生面对单词就会自己去摸索怎样拼读,这样不仅培养了认读能力,更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

❻ 如何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与研究

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需要平时多加练习,英语阅读理解每天至少练习专一篇。

英语阅读理属解能力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快速的阅读文章、材料,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脉络和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做题效率。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法,其原理在于激活“眼、脑”的潜能,培养和提高阅读速度、整体感知、归纳理解、注意力集中等方面的能力,对应于阅读理解方面的帮助很大。快速阅读的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掌握快速阅读后,可以快速的对文章的关键信息进行提取,提高做题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可节约大量的时间,做到游刃有余。

做英语阅读理解的时候要注意:阅读时不要逐字逐句的翻译,也不要一句话反复阅读,即阅读时碰到一时不理解的句子就一遍一遍地沉浸在阅读那个句子当中,反复琢磨。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要选对答案并不意味着对原文的每个句子都要读懂,抓住一些重点句子就够了,正确的做法是,以理解整个段落和整篇文章为主,在涵盖出题点的句子上用心捉摸。

❼ 国内外对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研究成果

别迷信研究成果,听说读写一起抓吧。需要时间和练习,没有捷径。学语言,只要你一直坚持练习,就能有提高。学其他东西,可就不一定了。

❽ 如何提高小学生中高部的英语阅读能力的结题报告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加强阅读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阅读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随着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不仅要完成传统阅读教学中传授语言知识、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而且要适度深化课文的内涵和拓展课文的外延。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谈谈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利用课本阅读资源,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现行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安排了各种各样的阅读材料,而且图文并茂,
语言生动有趣,是学生最好的阅读资源。针对五、六年级教材,认真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精心设计每个Unit中的A部分,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就是引领学生正确完成一篇阅读理解的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粗读和略读课文,布置简单的任务,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大意,并回答简单问题。
2.精读课文,学生互相讨论语言知识点,教师指出重点、难点,同时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理解。例如:根据5B Unit 3“Hobbies”的阅读教材,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What’s Ben’s hobby? (2) What’s Mike’s hobby? (3)Do Helen and Yang Ling have any hobbies ? What are they ? (4) What kind of stamps do you like ? 教师的提问并非无的放失,这样的提问可唤起学生注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还可探测学生认知深度,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3.总结课文,对课文进行信息梳理、归纳和总结,使信息的吸收得到强化和巩固。为此,常用的方法是对课文进行改编,让学生填入适当的单词和词组。例如:在阅读完5B Unit8“At the weekends”后,可让学生完成如下的填词:At the weekends, Wang Bing often_________. Sometimes he goes swimming, sometimes he plays basketball, because(因为)he and Mike like _______ very much. Helen likes ________, she and Yang Ling often do housework at home. Su Yang and Su Hai often watch________. Sometimes they_________butterflies in the park.通过这一环节,既了解了学生对课文大意的理解,同时又检测了学生对语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二、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增强学生记忆能力
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主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英语阅读中,常用的有三种阅读:略读、细读和寻读。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寻读能力。寻读指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学生阅读前提出问题,要求捕捉文章重要的信息,这不但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阅读效率。
众所周知,学好英语必须过好词汇关。对于一些英语学习者来讲,词汇是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不少学生就是由于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里无法掌握教材中的词汇而掉队,从而影响了阅读能力的发展,为他们的英语学习造成了很大困难。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单词记忆方法的指导,增强他们记忆单词的能力。一般来讲,小学阶段记忆单词有读音记忆、联想记忆和构词法记忆。
读音记忆是根据单词的读音来记忆单词,这是培养学生记忆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读音记忆法的前提是学生的读音一定要准确,并掌握一定的发音规律。
联想记忆法是设法把单词的音、形、义联系起来。如拼写联想,就是将拼写类似的单词集中在一起记忆,如peach&beach&teach, book&look&cook, boy&toy等;利用构词法记忆,也是猜测单词的一个好方法。英语中许多单词是由一个词根派生而来的,派生而来的词由词根加前缀或后缀构成,而前、后缀都有一定的意义。如:形容词-ly就转化为副词,careful&carefully, beautiful&beautifully; 动词-er转变为名词,work&worker, teach&teacher.
三、拓展英语阅读渠道,促进课外阅读延伸
小学阅读能力的提高虽然主要依靠课内阅读,但不能仅仅满足于此。课内阅
读是基础,课外延伸是补充。实践研究证明:课外阅读不但能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还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技能的发展。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英语课外阅读的机会,创造有利于学生英语阅读的环境,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利用多种渠道,选择阅读材料
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教
师可以从一些科学性、时代性较强的读物上选择适合学生阅读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内容,让学生阅读,以此丰富学生的视野。在教学中,我引入了《英语周报》、《时代英语报》、《阅读》等报刊及读物,让学生亲身感受、直接体验英语。
(二)开展“漂流”活动,拓宽阅读视野
“图书漂流”是一项很好的交流活动,可在每学期初制定课外阅读方案,为
各年级确定不同的阅读书刊,在班级里、年级中进行“漂流”,学生交流阅读后的感受,这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阅读平台,开辟了广阔的阅读天地。
另外,还可鼓励班级学生办好英语黑板报、英语手抄报等宣传栏目,刊登英语小故事、英语谚语和诗歌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利用每周一次的“小喇叭广播”,播放一些学生喜爱的英语歌曲及其他英语节目,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知阅读材料,训练听的能力。

❾ 怎样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国内外研究的历

一、抓好阅读教学的前提是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让学生明确读书的意义,读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多读书使我们变得聪明,读书中使我们变得有涵养,在阅读中享受文学作品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记得我读师范的时候,有一次在上文选课的时候,李万鸣老师在讲解人物的语言描写与动作描写突出人物内心活动时,在课堂上老师就给我们全班同学朗读了《白洋淀》中妇女们在水边洗衣服中的对话与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在老师绘声绘色的朗读中,是我感觉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把我们带到文学作品的语境中去,接着李老师就此给我们介绍了我国四大名著,特别是《红楼梦》的人物描写和《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的人物描写得特别好,通过老师的范读、介绍,正如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形成自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至关重要的基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引导他们学会在遇到疑难问题时,要学会注意作标记,如遇到不会读的字词作上标识,养成查字典的习惯,不会读的字给它注上拼音,不理解的在字词注上注释,不要养成“有边读边,无边读中间”的不良习惯,否则就会读错字而闹笑话,如:我曾经在上五年级语文课《凡卡》时遇到过这样的一件事,学生在读“圣诞树”时,就把它读成了“怪诞树”而引起全班同学的大笑。
三、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阅读个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能力的要求是培养出有独立阅读能力的学生。小学语文阅读的基本方法是“读准—
读通—读懂”,即小学语文阅读首先要让学生把文章中字词句发音读正确,对文章中的生字词进行识别记忆,然后是熟读课文。
四、阅读教学中适时进行表演阅读课文的实践性很强。
通过语文课的阅读实践来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实践就是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现在我们进行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参与式”教学方法,就是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五、进行比较阅读,强化阅读教学与比较性阅读的深层次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比较阅读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新内容的时候联系到之前学过的知识内容,细致比较内容、形式、作者态度、题材、主题等,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思路,在更深入的基础上把握读物。
六、鼓励质疑,在学生互相质疑探讨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善于质疑,善于提问是小学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训练,有了一定的基本判断能力,因此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质疑的科学性。在阅读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组织自己的语言和发散自己的思维,鼓励学生多读多想,学会独立思考。
七、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引导和督促,保证阅读的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五彩斑斓的乡土文化是我们鲜活的语文阅读教学素材。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课文后,要找准切入点,顺势引导到乡土教材的学习,这样既丰富了课堂资源,活跃了学生思维,又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加了语文实践的机会。
八、不断学习、提高教师的语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程的重要因素,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语文素养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今天各级教育部门都非常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

热点内容
未来汽车翻译成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8-27 01:45:10 浏览:673
场地怎么读英语作文 发布:2025-08-27 01:36:03 浏览:732
六年级的英语小作文怎么写 发布:2025-08-27 01:17:33 浏览:182
他不能唱歌和跳舞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8-27 00:42:52 浏览:650
父母怎么去工作英语作文 发布:2025-08-27 00:41:52 浏览:724
考研英语作文是怎么批改的 发布:2025-08-27 00:37:56 浏览:936
暴力动画片影响作文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8-27 00:37:33 浏览:212
怎么度过国庆节英语作文 发布:2025-08-27 00:35:53 浏览:324
英语作文抄袭怎么查 发布:2025-08-27 00:33:49 浏览:256
一篇有关暑假的英语作文怎么写 发布:2025-08-27 00:22:44 浏览: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