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导入中学英语阅读课
『壹』 如何上好阅读导入课(Pre
如何上好阅读导入课
阅读课是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新语法和巩固旧知识的主要载体。在英语科中,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尤为重要。相对于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以及相关阅读兴趣的激发而言,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才是阅读课的最终目标。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可用英语的平台多以阅读为主。从考试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可以非常明确地知道,在现在的各类各级考试中,也都是考试的主要部分,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阅读课,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由于英语各方面的能力也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也必须充分开发阅读课的潜力,有效地利用阅读课的资源。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把听力、语法、发音、单词等知识融入到文章中去,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在这方面知识的印象,也可以是学生对文章地理解更加深入。对于一些教学经验不足和对英语教学理论没有注重的老师来说,可能一节阅读课与其他类型的课并没有多大的不同,只是把重点单纯地放在单词、句子意思和语法等基本知识目标上,而对于其他方面,关系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关系到学生英语思考的能力,关系到学生语感的培养,甚至可能关系到学生这一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的能力目标方面,似乎并不是他们上好阅读课的重点,而只是他们上课的一些副产品。事实上,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等,而不能把注意力仅仅放在知识目标上,它只是其中的一个,是一节课的基础目标。
每位老师基本上都已认识到阅读课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应该如何操作才能达到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如何恰当地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其他方面的能力呢?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步骤和方法,大部分教师都比较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步骤的细节操作,如何调动学生各方面器官的积极性,实施这些步骤和方法的原因和所能达到的效果,而且从教育学的理论角度上为什么这样做,一些教师在脑海中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在此,我想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和理论学习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 复习
这是每节课的必要步骤,可以很好的检查和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也可以很好的衔接上节课与本节课的内容。而且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一节课的开始,学生还未进入正式状态,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进入新课的前奏,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时间,慢慢地进入到正式上课的状态。如牛津英语9A第五单元是有关电影方面,可以在复习漫画方面,Eddie想成为超级明星,从而引出与影视相关的话题。
二、读前:新课导入
读前活动有四个目的: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二、激活和提供必要背景;三、引出话题;四、为进一步阅读解决理解上的语言障碍。这个步骤是整堂课的一个关键点,是使学生从平和达到兴奋的转折点。因为新课导入的好坏,关系到学生在学习下一个步骤,也就是课文时,是否充满期待的心情,是否具备兴奋的状态,关系到这节课的整体效果。这也就是俗话说的,有一个好的开始,也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从教育艺术的角度来说,课堂气氛一般氛围两种类型:热情活跃型和冷漠沉闷型。我们当然追求热情活跃型的教育气氛,因为它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新课导入的话题,最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同时也是教师感兴趣或者了解的,这样才能引起师生的共鸣,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为创造一个热情的、活跃的、和谐的课堂气氛打下基础。因为以前那种教师以课堂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那么这种影响的消除就缺乏基础,势必难以进行。
比如牛津八年级上学期英语第六单元的阅读,这节课主要是描述有关地震的事,那么这节课的导入话题,我们就可以选取与自然灾害有关的话题,我想这个话题是学生比较愿意谈论的。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兴奋状态的达到,并不是只选取一个好的话题就可以了,这只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我们老师需要对学生的谈论进行引导,并且利用有效地方法和教学工具来促使学生的兴奋状态达到一个更高的程度。比如这节课我们可以给学生播放各种自然灾害相关短片,让学生有切身的感受,明白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这样接下来对于地震幸存者的描述就不会觉得突兀了。
三、读中:课文理解
这个步骤是整堂课的主要部分,这部分内容操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堂课的整体效果。我们要本着学生阅读为课堂的主体,老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来实施这堂课的教学,而不能像以前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一样,老师占用大部分的时间而学生则成了一台单纯的录音机,只能录不能放。在这,我想介绍几个我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
1、听课文:通过复习和新课导入这两个步骤,学生的上课状态已经达到了比较兴奋的程度,我们必须利用好这种兴奋状态,把这种兴奋有效地转移到课文上,从而也可以使活跃的课堂温度降下来。这时,可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文,这样可以在保持学生注意力的前提下,降低了课堂气氛。而且,听力的练习和能力的提高并不是只有集中练习才是最好的方法,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上其他类型的课时,通过听课文的方式,既可以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又可以练习了听力,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并且,从理论上来讲,十个五分钟的练习要远远比一个五十分钟的练习的效果好的多。从教育节奏的角度来说,一堂课必须动与静,张与驰相结合,一度地紧张和兴奋,会使学生产生劳累感,效率降低;当然也不能一味地松弛和沉闷,这也会使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集中。
2、速读课文:在听了一两遍课文之后,让学生打开课文自己去快速阅读,了解没听懂的地方。同时设计相关习题,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这样无形之中对课文的印象会加深。老师最好给学生一个限定的时间,提高阅读理解的速度。快速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学生在考试之中没有宽余的时间一句一句地分析,而且现在从各种各类考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快速阅读,也就是fast reading,越来越受到青睐。所以我们必须不仅在平常的练习和考试中训练他们的快速阅读能力,而且在课堂当中也要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这种阅读能力。
3、精读课文:精读课文这个步骤是阅读课的主体,是阅读课的中心任务,但是如何操作好精读课文这个步骤似乎一直没有一个定论。有些老师可能仍然在延续灌输式教学模式中一句一句给学生翻译课文,事无巨细地讲解课文中语法的做法。似乎只有这样,老师的心中才踏实,才认为学生学到了东西。但这只是最基本的知识目标,对于学生的英语语感,用英语思考的能力,认为似乎都是比较遥远的事情,舍不得时间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我们的老师恨不能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恨不能学生能记住所有课本中甚至课本外的知识,这样反而抹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不用说借助学生的兴趣来提高学习效率了。在精读课文时,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当然不是放波逐流,而是通过老师的指导,让学生的各个感官器官调动起来,提高各方面的英语能力。
精读课文,我们要让学生自己去仔细的阅读课文,去理解课文,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最好在学生自己详细阅读之前领读一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注意到朗读课文时所应具有感情和正确的发音,否则在他们熟读之后,再纠正他们的错误会更加困难,总的来说,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是现代阅读课的一项重要指标,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也是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口语是学习一门语言的重要方面,是表现这门语言学地好与坏的两大途径之一,是想如果学生的发音不够标准,不够好听,时间一长他们就会越来越感到自己没有学好这门语言的希望和兴趣,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学生的朗读方式。同时,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也要养成他们遇到问题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和向老师请教的方式来自己解决问题,这样,老师可以及时归结出在备课时没有准备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给了学生动口的机会。
4、检验效果:精读课文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检查阅读效果,例如让学生回答有关课文内容的一些问题,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复述课文,缺词填空,判断正误等方式来检验。最好通过学生自愿和老师提问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既给了积极性高的学生锻炼的机会,又可以把大部分同学的紧张程度再次提起来。因为在前面过程中,虽然保持着较为活跃的气氛,但是学生的紧张度已经降下来了,根据张与弛相结合的原则,这是有必要再次,也就是第二次提高学生的紧张度。在学生训练的过程中,可以给与必要的提示和帮助,允许他们口头上的一些小错误,不打击、影响他们的积极性。
5、分析要点:重点和难点一般是学生在精读课文时所遇到的语法方面困难。对于语法的讲解,以前的老师一般大多从理论的角度去分析,这样虽然对语法的道理学生非常明白,但他们在应用和考试当中很难把语法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效快速的结合起来,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脱离了语言环境。我们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疯狂英语的方法,以句子的形式讲解,以句子的形式巩固,以句子的形式练习,让学生始终在句子当中理解语法的使用。这一环节可放在第二课时进行处理。
四、读后:拓展延伸
根据阅读内容进行各种思维活动,鼓励学生将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联系,将阅读技能与其他技能进行整和,进行综合语言训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的能力目标得以实现。例如我在上牛津英语9A第二单元有关颜色阅读时,就将颜色与人的心情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颜色所代表的意义。I’m feeling blue.让学生猜测其意义及为什么。又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寻找能代表图中人物心情的合适颜色,还可以通过猜谜游戏来进行。这一环节也可以通过小组活动进行,如牛津英语9A第五单元阅读有关奥黛丽·赫本之后,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是什么让她获得如此成功,学生总结出她的漂亮,智慧,善良,运气等等,接着再问我们能从她身上学到什么,让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观点,从而有效的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五、布置作业
练习结束后,也已经接近下课了,在布置作业之前,老师最好可以带领学生把这节课的内容快速浏览以下,从而对这节课的内容形成一个清晰的轮廓。
前面的自由复习、练习、浏览和作业,都是为了有效的巩固学生的知识,我们要科学地知道学生巩固知识,而不是自己一味地讲解完后,再让学生课后自己死记硬背。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原理,人类的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所以我们让学生在课堂结束前,通过布置作业在当天晚上,这几个比较关键的时间,有效的巩固知识,这样可以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其它的几个关键时间包括一个星期后、一个月后和半年后)
总的来说,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要本着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注重课堂气氛和教育节奏的把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尽可能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器官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同时,教师应有意识的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进行适量的课外阅读,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于个人的经验和知识的局限,可能所述有所缺点,以上仅是教学中的粗浅略见,希同行不吝指正。
『贰』 如何做好高中英语阅读课导入环节
借助与本单元课文有关的图片,视频材料,也可以之前留作业让他们查找些相关资料,进行回答,老师整理。用读前的问题也不错,让学生积极去思考,导入课文!
『叁』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的几种导入方法
要设计好一节课的导入,必须认真发掘教材的内涵,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并善于把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一个好的导入要尽量能做到:合理、自然、循序渐进。形式应该灵活多样,而且具有艺术性。当然不同的教师上课,课堂导入的方法会有很大不同;即使同一位教师上课,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课堂导入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所以说,课堂导入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绝不可生搬硬套,千篇一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 经常运用的课堂导入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插图导入 新版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篇课文中都有与材料密切联系的插图。通过对插图的描述、问答、讨论逐步切题,让学生首先明白这节课要谈论的话题,做到水到渠成。 二、利用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科技与先进的教学理论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初中学生活泼好动,且善于接受新事物。他们对歌曲、影片也很感兴趣。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对英语课堂内容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并茂的特点,播放一些学生喜欢的歌曲或影片,创设生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为课文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复习导入法 古语说: “ 温故而知新 ” 。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提问复习和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已经学过的知识,一个或几个问题就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过渡到新课也十分自然。在每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采用复习上一课的内容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便于将新旧知识逻辑地联系起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四、背景知识导入法 对于一些历史题材的课文,可采用以介绍作者、讨论课文背景为切入口;而对于一些科普题材的课文,则可采用介绍一些学生熟悉的事例为切入点,从而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去,增加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五、设悬念导入 巧设悬念,使学生产生思想波澜,引诱揭开 “ 谜 ” 底的强烈愿望。这种导入,可直入主题,又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为课文讲述作了铺垫,又增强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 六、故事导入 故事导入的魅力在于既能集中学生注意,又能自然导入新课,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欣赏力,加强他们的好奇心,自然就去课文中寻求答案。 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整体教学的“序幕” ,起着集中注意力、带入情境和铺垫的作用。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应该扮演好“导演”这一角色,充分设计每一节课的导入,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加强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教学效果,也使你的英语教学事半功倍。
『肆』 如何有效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朱凤田 山东菏泽市牡丹区解元集中学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阅读是学生最头疼的问题。很多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动力不足,方法不当。究其原因,也并非与老师完全无关,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更侧重于语篇的分析理解、语法知识点的讲解,而对于阅读方法的培养,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现象。多数学生采用一个单词对应一个汉意,直接翻译成汉语的做法。另外,学生的阅读量少,仅仅局限于课本中安排的篇目以及部分习题中出现的文章,课外读物涉及的少。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进行阅读,激发其兴趣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阅读提出的要求 1. 能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能根据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 能读懂简单的故事短文并抓住大意;能从文章中找出有关信息;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3. 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理解简易读物中事件发生的顺序和人物行为;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4. 能读懂说明文等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和简单的个人信件。 5. 能使用英汉词典等工具书帮助阅读理解。 6. 五级目标要求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可见,在阅读教学上,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之外,还应该增加课外阅读量。 二、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1. 阅读材料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来进行。如初一、初二的阅读材料,倾向于生活实际功能,如问路、指路、接听电话、天气表达、寻物、招领等;而在初三、初四的阅读材料中,人文情感、社会责任、道德伦理深深隐含在其中。另外,多选择一些与所学课文训练要点相契和的文章,以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强化课内学习。 2. 做好阅读前的必要铺垫和激发兴趣工作。 3. 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口头的或者书面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此外,老师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教会学生粗读文章,以了解大意,并能够快速查找某一特定信息;教会学生分段细读,抓住主要事实、关键语言点,明了文章结构,深度理解。 4. 学生平时阅读英语文章、报刊杂志以及各级各类考题中的阅读理解部分,务必要做到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文章,不要逐词阅读。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学生在做阅读的时候一开始总是信誓旦旦,下决心要把文章读懂读透。但是在这种观点的指引下,阅读往往就会走入误区,因为太过于注重每个单词、每句话的意思,而忽视了对文章结构的整体理解。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句子都能看懂,但读完文章印象却不深。如何学会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呢?首先,要重视文章的题目和文章的首句。因为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主题,文章的内容就是环绕主题展开。首句很关键,因为首句是文章的导入,点明作者写文章的意图、背景等。其次,要重视每段的最后一句和整篇文章的最后一句。每段的最后一句常常是该段的结论句,而整篇文章的最后一句就往往是这篇文章的结论或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养成一种习惯:见了文章的题目,要稍微停顿一下,猜一猜,这篇文章大概会写些什么,如果让我来写,我会怎么写。然后你会饶有兴趣地读下去。(当然,在考试中,为了节省时间,猜测这一环节可以省略。)接着再往下阅读时要特别注意每段的第一句与最后一句,这样就既把握住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整篇文章的框架结构,又节省了阅读时间,提高了阅读效率。 5. 在平时教学中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少学生不会使用工具书,遇到生词,先问老师。乍眼一看,阅读课进行的轰轰烈烈,学生不懂就问,阅读积极性高涨,殊不知,这样的阅读不科学也低效。我们要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提倡学生遇到疑问查找工具书,逐步培养其独立阅读的良好习惯。老师注重并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是指导学生独立阅读的保障。另外,在阅读过程中老师也要指导学生正确处理词汇障碍,遇到生词时,如果不影响语义的理解,跳过它,继续阅读,这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不打断阅读思路。有时可以通过上下文,在具体的语境中推测词汇的意思,不要一遇到生词就搬词典。 6. 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教给学生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略读、寻读、按照意群阅读的习惯及能力,逐步提高其阅读质量和速度。在阅读中要求学生改掉不好的阅读习惯,如用手或者笔指读、出声读、以单词注视点阅读、回视等。课堂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阵地,老师可以教材中的文章为例运用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阅读教学。 7. 阅读结束后,老师可以对重难点进行精讲,组织适当的口语和笔头训练,引导学生背诵几个好句子,有能力的同学要求复述文章(选择有价值的文章复述,否则只是增加学生负担)。 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靠的是持之以恒的努力。所以指导学生在课外广泛阅读是很必要的,让学生做好阅读笔记,写下有价值的生词、好句子,或者是自己对文章大意的归纳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同时老师要查阅笔记,科学及时地给予评价。为了调动积极性,引导学生更用心地去进行英语阅读,评价可以只是以认真程度、努力程度来进行,不以好坏而论。
『伍』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课文教学
阅读课是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新语法和巩固旧知识的主要载体。在英语科中,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尤为重要。相对于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以及相关阅读兴趣的激发而言,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才是阅读课的最终目标。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可用英语的平台多以阅读为主。从考试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可以非常明确地知道,在现在的各类各级考试中,也都是考试的主要部分,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阅读课,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由于英语各方面的能力也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也必须充分开发阅读课的潜力,有效地利用阅读课的资源。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把听力、语法、发音、单词等知识融入到文章中去,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在这方面知识的印象,也可以是学生对文章地理解更加深入。对于一些教学经验不足和对英语教学理论没有注重的老师来说,可能一节阅读课与其他类型的课并没有多大的不同,只是把重点单纯地放在单词、句子意思和语法等基本知识目标上,而对于其他方面,关系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关系到学生英语思考的能力,关系到学生语感的培养,甚至可能关系到学生这一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的能力目标方面,似乎并不是他们上好阅读课的重点,而只是他们上课的一些副产品。事实上,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等,而不能把注意力仅仅放在知识目标上,它只是其中的一个,是一节课的基础目标。
每位老师基本上都已认识到阅读课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应该如何操作才能达到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如何恰当地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其他方面的能力呢?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步骤和方法,大部分教师都比较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步骤的细节操作,如何调动学生各方面器官的积极性,实施这些步骤和方法的原因和所能达到的效果,而且从教育学的理论角度上为什么这样做,一些教师在脑海中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在此,我想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和理论学习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 复习
这是每节课的必要步骤,可以很好的检查和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也可以很好的衔接上节课与本节课的内容。而且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一节课的开始,学生还未进入正式状态,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进入新课的前奏,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时间,慢慢地进入到正式上课的状态。如牛津英语9A第五单元是有关电影方面,可以在复习漫画方面,Eddie想成为超级明星,从而引出与影视相关的话题。
二、读前:新课导入
读前活动有四个目的: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二、激活和提供必要背景;三、引出话题;四、为进一步阅读解决理解上的语言障碍。这个步骤是整堂课的一个关键点,是使学生从平和达到兴奋的转折点。因为新课导入的好坏,关系到学生在学习下一个步骤,也就是课文时,是否充满期待的心情,是否具备兴奋的状态,关系到这节课的整体效果。这也就是俗话说的,有一个好的开始,也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从教育艺术的角度来说,课堂气氛一般氛围两种类型:热情活跃型和冷漠沉闷型。我们当然追求热情活跃型的教育气氛,因为它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新课导入的话题,最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同时也是教师感兴趣或者了解的,这样才能引起师生的共鸣,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为创造一个热情的、活跃的、和谐的课堂气氛打下基础。因为以前那种教师以课堂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那么这种影响的消除就缺乏基础,势必难以进行。
比如牛津八年级上学期英语第六单元的阅读,这节课主要是描述有关地震的事,那么这节课的导入话题,我们就可以选取与自然灾害有关的话题,我想这个话题是学生比较愿意谈论的。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兴奋状态的达到,并不是只选取一个好的话题就可以了,这只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我们老师需要对学生的谈论进行引导,并且利用有效地方法和教学工具来促使学生的兴奋状态达到一个更高的程度。比如这节课我们可以给学生播放各种自然灾害相关短片,让学生有切身的感受,明白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这样接下来对于地震幸存者的描述就不会觉得突兀了。
三、读中:课文理解
这个步骤是整堂课的主要部分,这部分内容操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堂课的整体效果。我们要本着学生阅读为课堂的主体,老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来实施这堂课的教学,而不能像以前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一样,老师占用大部分的时间而学生则成了一台单纯的录音机,只能录不能放。在这,我想介绍几个我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
1、听课文:通过复习和新课导入这两个步骤,学生的上课状态已经达到了比较兴奋的程度,我们必须利用好这种兴奋状态,把这种兴奋有效地转移到课文上,从而也可以使活跃的课堂温度降下来。这时,可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文,这样可以在保持学生注意力的前提下,降低了课堂气氛。而且,听力的练习和能力的提高并不是只有集中练习才是最好的方法,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上其他类型的课时,通过听课文的方式,既可以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又可以练习了听力,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并且,从理论上来讲,十个五分钟的练习要远远比一个五十分钟的练习的效果好的多。从教育节奏的角度来说,一堂课必须动与静,张与驰相结合,一度地紧张和兴奋,会使学生产生劳累感,效率降低;当然也不能一味地松弛和沉闷,这也会使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集中。
2、速读课文:在听了一两遍课文之后,让学生打开课文自己去快速阅读,了解没听懂的地方。同时设计相关习题,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这样无形之中对课文的印象会加深。老师最好给学生一个限定的时间,提高阅读理解的速度。快速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学生在考试之中没有宽余的时间一句一句地分析,而且现在从各种各类考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快速阅读,也就是fast reading,越来越受到青睐。所以我们必须不仅在平常的练习和考试中训练他们的快速阅读能力,而且在课堂当中也要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这种阅读能力。
3、精读课文:精读课文这个步骤是阅读课的主体,是阅读课的中心任务,但是如何操作好精读课文这个步骤似乎一直没有一个定论。有些老师可能仍然在延续灌输式教学模式中一句一句给学生翻译课文,事无巨细地讲解课文中语法的做法。似乎只有这样,老师的心中才踏实,才认为学生学到了东西。但这只是最基本的知识目标,对于学生的英语语感,用英语思考的能力,认为似乎都是比较遥远的事情,舍不得时间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我们的老师恨不能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恨不能学生能记住所有课本中甚至课本外的知识,这样反而抹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不用说借助学生的兴趣来提高学习效率了。在精读课文时,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当然不是放波逐流,而是通过老师的指导,让学生的各个感官器官调动起来,提高各方面的英语能力。
精读课文,我们要让学生自己去仔细的阅读课文,去理解课文,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最好在学生自己详细阅读之前领读一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注意到朗读课文时所应具有感情和正确的发音,否则在他们熟读之后,再纠正他们的错误会更加困难,总的来说,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是现代阅读课的一项重要指标,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也是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口语是学习一门语言的重要方面,是表现这门语言学地好与坏的两大途径之一,是想如果学生的发音不够标准,不够好听,时间一长他们就会越来越感到自己没有学好这门语言的希望和兴趣,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学生的朗读方式。同时,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也要养成他们遇到问题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和向老师请教的方式来自己解决问题,这样,老师可以及时归结出在备课时没有准备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给了学生动口的机会。
4、检验效果:精读课文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检查阅读效果,例如让学生回答有关课文内容的一些问题,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复述课文,缺词填空,判断正误等方式来检验。最好通过学生自愿和老师提问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既给了积极性高的学生锻炼的机会,又可以把大部分同学的紧张程度再次提起来。因为在前面过程中,虽然保持着较为活跃的气氛,但是学生的紧张度已经降下来了,根据张与弛相结合的原则,这是有必要再次,也就是第二次提高学生的紧张度。在学生训练的过程中,可以给与必要的提示和帮助,允许他们口头上的一些小错误,不打击、影响他们的积极性。
5、分析要点:重点和难点一般是学生在精读课文时所遇到的语法方面困难。对于语法的讲解,以前的老师一般大多从理论的角度去分析,这样虽然对语法的道理学生非常明白,但他们在应用和考试当中很难把语法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效快速的结合起来,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脱离了语言环境。我们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疯狂英语的方法,以句子的形式讲解,以句子的形式巩固,以句子的形式练习,让学生始终在句子当中理解语法的使用。这一环节可放在第二课时进行处理。
四、读后:拓展延伸
根据阅读内容进行各种思维活动,鼓励学生将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联系,将阅读技能与其他技能进行整和,进行综合语言训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的能力目标得以实现。例如我在上牛津英语9A第二单元有关颜色阅读时,就将颜色与人的心情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颜色所代表的意义。I’m feeling blue.让学生猜测其意义及为什么。又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寻找能代表图中人物心情的合适颜色,还可以通过猜谜游戏来进行。这一环节也可以通过小组活动进行,如牛津英语9A第五单元阅读有关奥黛丽·赫本之后,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是什么让她获得如此成功,学生总结出她的漂亮,智慧,善良,运气等等,接着再问我们能从她身上学到什么,让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观点,从而有效的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五、布置作业
练习结束后,也已经接近下课了,在布置作业之前,老师最好可以带领学生把这节课的内容快速浏览以下,从而对这节课的内容形成一个清晰的轮廓。
前面的自由复习、练习、浏览和作业,都是为了有效的巩固学生的知识,我们要科学地知道学生巩固知识,而不是自己一味地讲解完后,再让学生课后自己死记硬背。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原理,人类的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所以我们让学生在课堂结束前,通过布置作业在当天晚上,这几个比较关键的时间,有效的巩固知识,这样可以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其它的几个关键时间包括一个星期后、一个月后和半年后)
总的来说,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要本着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注重课堂气氛和教育节奏的把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尽可能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器官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同时,教师应有意识的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进行适量的课外阅读,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陆』 问: 哪些导入方式适合初中英语课堂呢
要设计好一节课的导入,必须认真发掘教材的内涵,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并善于把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一个好的导入要尽量能做到:合理、自然、循序渐进。形式应该灵活多样,而且具有艺术性。当然不同的教师上课,课堂导入的方法会有很大不同;即使同一位教师上课,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课堂导入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所以说,课堂导入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绝不可生搬硬套,千篇一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 经常运用的课堂导入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插图导入
新版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篇课文中都有与材料密切联系的插图。通过对插图的描述、问答、讨论逐步切题,让学生首先明白这节课要谈论的话题,做到水到渠成。
二、利用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科技与先进的教学理论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初中学生活泼好动,且善于接受新事物。他们对歌曲、影片也很感兴趣。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对英语课堂内容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并茂的特点,播放一些学生喜欢的歌曲或影片,创设生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为课文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复习导入法
古语说: “ 温故而知新 ” 。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提问复习和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已经学过的知识,一个或几个问题就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过渡到新课也十分自然。在每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采用复习上一课的内容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便于将新旧知识逻辑地联系起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四、背景知识导入法
对于一些历史题材的课文,可采用以介绍作者、讨论课文背景为切入口;而对于一些科普题材的课文,则可采用介绍一些学生熟悉的事例为切入点,从而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去,增加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五、设悬念导入
巧设悬念,使学生产生思想波澜,引诱揭开 “ 谜 ” 底的强烈愿望。这种导入,可直入主题,又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为课文讲述作了铺垫,又增强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
六、故事导入
故事导入的魅力在于既能集中学生注意,又能自然导入新课,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欣赏力,加强他们的好奇心,自然就去课文中寻求答案。
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整体教学的“序幕”
,起着集中注意力、带入情境和铺垫的作用。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应该扮演好“导演”这一角色,充分设计每一节课的导入,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加强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教学效果,也使你的英语教学事半功倍。
『柒』 如何在中学有效地开展英语阅读课教学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了英语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意义。英语教师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还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变教学行为,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以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
这一点变化尤其体现在语篇阅读教学上。笔者认为,一堂阅读课教学,如同一首交响曲的演奏,扣人心弘的交响曲的前奏能引导观众步入意境,课堂成功的“导语”即“开场白”,能激发并加深学生听课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所以说,要收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导入的设计和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导入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差。
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各有千秋,在平时的英语阅读教学课堂基本采用以下办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 从趣味性表现入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趣味性表现法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一些具有较强趣味性的可操作性的活动,然后再讲解学生要学习的具体内容。以新目标英语九上Unit 1 What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为例,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problems这个话题一般都抱有极大的兴趣。所以,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设计了富有戏剧性的导入手段:小品表演。一群学生模似了生活场景:他们相约周六去听周杰伦的演唱会。谁知周五各科老师布置了很多作业,回到家后,爸妈又增加了新的任务。他们万般无奈,同时又十分沮丧。这一做法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们迅速进入上课状态,并产生了共鸣。除了拼命做作业之外,还能怎么样呢?悬念产生了。这时,由一位学生扮演的Luck Fairy 出现了,她作了自我介绍,屏幕上适时出现了有Luck Fairy 文字的图片。每个学生都问她:Luck Fairy? Can you help me? 她回答说:You are a good boy / girl. I’d like to give you a wish. 于是,小品的气氛转为活跃。孩子们的愿望各种各样:I wish no homework at all. / Jay Chou will come to see me . / I can have a robot to do many things for me …然后,Luck Fairy 又走到讲台下的学生中,询问他们生活学习上的烦恼。这次的导入打破了教学常规,以学生表演的形式第一时间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并因为生活气息浓郁而获得了全体学生的心理认可。Luck Fairy 这一导入自然、适时,在特定的环境中很快被全体学生掌握。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师提出新的问题:What do we deal with them when we have problems?顺势引入学生要学习的课文内容。
2. 从文章的标题入手,引导学生探究课文
以新目标英语九上 Unit 2 He used to cause a lot of trouble为例,先让学生分析文章的标题,Who is he? What does he do? How old is Martin now? What made him change a lot? Did he use to give his mother many problems? Why did his mother have to work? What did his mother tell him on the phone? What changed Martin’s mind?
分析文章的标题,能够使学生简要快捷地弄清文章的中心主旨、写作意图或学习重点,从而深入具体地展开阅读理解,让学生真正地步入到学习佳境中。
如教读新目标英语九年级 Unit 6 I only eat food that tastes good一文时,我做过这么一个试验:在所执教的两个平行班中,采用不同的教法。甲班采取惯用的讲授法。课堂上,从单词的拼写、含义到用法,从词组到句型,从句型又到语法、句法,一一进行详细的讲解。一节课下来,老师口干舌燥,非常疲劳;学生们也是紧追急赶,气喘吁吁。整整一节课的内容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却很少,对于那些乏味枯燥的语法条框,学生更是如坠云雾之中。乙班则是给学生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去收集有关Food and Drink方面的资料。学生们非常积极,去图书馆查资料,上网搜索相关信息,向有关人士打听、求教……课堂上,学生们踊跃发言,不仅用英语把课本上的内容表述出来,还补充了不少知识,甚至还有不少同学谈到了东、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肯德基、麦当劳为什么会风行中国等。接着我不失时机地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就如何健康饮食这一焦点问题进行辩论。经过一个时期的“搁置”,再以“突然袭击”的方式用同一份试题对
『捌』 浅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如何艺术导入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了英语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意义。英语教师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还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变教学行为,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以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
这一点变化尤其体现在语篇阅读教学上。笔者认为,一堂阅读课教学,如同一首交响曲的演奏,扣人心弘的交响曲的前奏能引导观众步入意境,课堂成功的“导语”即“开场白”,能激发并加深学生听课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所以说,要收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导入的设计和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导入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差。
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各有千秋,在平时的英语阅读教学课堂基本采用以下办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 从趣味性表现入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趣味性表现法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一些具有较强趣味性的可操作性的活动,然后再讲解学生要学习的具体内容。以新目标英语九上Unit 1 What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为例,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problems这个话题一般都抱有极大的兴趣。所以,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设计了富有戏剧性的导入手段:小品表演。一群学生模似了生活场景:他们相约周六去听周杰伦的演唱会。谁知周五各科老师布置了很多作业,回到家后,爸妈又增加了新的任务。他们万般无奈,同时又十分沮丧。这一做法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们迅速进入上课状态,并产生了共鸣。除了拼命做作业之外,还能怎么样呢?悬念产生了。这时,由一位学生扮演的Luck Fairy 出现了,她作了自我介绍,屏幕上适时出现了有Luck Fairy 文字的图片。每个学生都问她:Luck Fairy? Can you help me? 她回答说:You are a good boy / girl. I’d like to give you a wish. 于是,小品的气氛转为活跃。孩子们的愿望各种各样:I wish no homework at all. / Jay Chou will come to see me . / I can have a robot to do many things for me …然后,Luck Fairy 又走到讲台下的学生中,询问他们生活学习上的烦恼。这次的导入打破了教学常规,以学生表演的形式第一时间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并因为生活气息浓郁而获得了全体学生的心理认可。Luck Fairy 这一导入自然、适时,在特定的环境中很快被全体学生掌握。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师提出新的问题:What do we deal with them when we have problems?顺势引入学生要学习的课文内容。
2. 从文章的标题入手,引导学生探究课文
以新目标英语九上 Unit 2 He used to cause a lot of trouble为例,先让学生分析文章的标题,Who is he? What does he do? How old is Martin now? What made him change a lot? Did he use to give his mother many problems? Why did his mother have to work? What did his mother tell him on the phone? What changed Martin’s mind?
分析文章的标题,能够使学生简要快捷地弄清文章的中心主旨、写作意图或学习重点,从而深入具体地展开阅读理解,让学生真正地步入到学习佳境中。
如教读新目标英语九年级 Unit 6 I only eat food that tastes good一文时,我做过这么一个试验:在所执教的两个平行班中,采用不同的教法。甲班采取惯用的讲授法。课堂上,从单词的拼写、含义到用法,从词组到句型,从句型又到语法、句法,一一进行详细的讲解。一节课下来,老师口干舌燥,非常疲劳;学生们也是紧追急赶,气喘吁吁。整整一节课的内容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却很少,对于那些乏味枯燥的语法条框,学生更是如坠云雾之中。乙班则是给学生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去收集有关Food and Drink方面的资料。学生们非常积极,去图书馆查资料,上网搜索相关信息,向有关人士打听、求教……课堂上,学生们踊跃发言,不仅用英语把课本上的内容表述出来,还补充了不少知识,甚至还有不少同学谈到了东、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肯德基、麦当劳为什么会风行中国等。接着我不失时机地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就如何健康饮食这一焦点问题进行辩论。经过一个时期的“搁置”,再以“突然袭击”的方式用同一份试题对两班学生测试,试题以课后习题为主。结果表明:甲班优秀答卷仅占全班的38%,而乙班的优秀率达70%。究其原因:教者在乙班从课文的焦点问题切入,相机诱导,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所获取的知识在学生潜意识中已深深地扎下了根,并逐渐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即使搁置了较长一段时间,学生仍能得心应手地去解答相关问题。而在甲班,学生仅仅依赖于老师讲解的知识,即使当时心领神会,但未必能长期保存于大脑,更谈不上转化为学生的真正能力。同一个内容,同一位教师,两个班竟出现了不同结果。为什么呢?仅仅是由于教师的教法不同吗?追根求源,学生的学习方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后一个班的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达到了更好的效果。
4. 从质疑入手导读课文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疑,能促进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探索,从而提出问题或新的见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敢疑、善疑,使之养成敢于质疑的习惯。
如讲授新目标英语八下 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 一文时,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选择了如下教具:一张新加坡国家地图,一段相关的影音设备。在教学一开始,我做了如下的导入:Today we’ll get to know a country, that is named … 然后播放了一小段Singapore的人文景观,学生立刻被吸引住了,此时提出第一个问题:Who can say something about Singapore? Or do you have questions about Singapore? 部分学生率先简单地对新加坡做一些描述,而大多数提出了许多的疑问。于是我发出指示: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Singapore, please 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拿起课文,一气呵成读完。然后踊跃发言,争先恐后地给出各种各样的回答。一节课下来,老师轻松,学生心情舒畅,不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总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导读方法多种多样,导入切忌古板、单调。干巴巴的导入不能引起学生充分的注意,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课堂气氛就沉闷、乏味。教师应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灵活选择、恰当运用,设置一些科学、合理、艺术的问题,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唤醒学生探求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氛围,牢牢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求知欲,教给学生阅读的技能,让课堂焕发出蓬勃、旺盛的生命活力,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兴趣,从而收到较好的效果。
『玖』 十分钟的试讲,初中英语阅读课怎么展现
一 热场。二导入。这两个部分尽量与现场以及课文内容有关。而且尽量幽默。时间控回制在3分钟以答内。三,可以考虑给学生提几(3-5个)个快速阅读问题,一个问题一个屏幕。抢答。气氛好。这样学生对于课文内容就比较了解了。这个环节3分钟左右。四、下面的内容看你要不要选取:1、知识点,建议讲一个。课文里最有代表性的。讲一个方面,向评委展现你的基本功。2、文章结构。或者你可以考虑最后一句说,还有。。。没有讲,作为作业回去做,下次课再来讲解。以上内容3分钟左右。最后半分钟小结。总的来说,你自己什么好就展示什么。如果语法基本功好,就讲语法。如果你语音好,流利,可以说一段。板书或者PPT一定要精心准备。祝你好运,记得采纳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