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学阅读活动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方面,阅读课往往被认为是最容易上但又是最难上好的课型。尽管对于阅读教学,教师在观念和做法上都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但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以“阅读课”的名义进行单纯的词汇、语法教学,即课型定位与实际操作不一致;阅读过程只是走程序,没有突出重点;阅读活动缺乏针对性,不能有效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词汇教学脱离所教文本的语境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够充分,教学设计不合理。那么如何才能合理设计阅读课教学呢?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一些粗浅的心得,愿与读者共享。
一、全方位解读文本,确定阅读课教学目标和重点
“文本解读”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逐步从对文本进行简单的文字信息处理,过渡到深层涵义的文学性解读和文化性意义建构。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应从多个层面去解读,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特色,理解作者的深层意图,充分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为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活动设计做好充分准备。以人教版NSEFC Book6 Unit5 AN EXCITING JOB 为例,总体来看,这是一篇难度较大的文章,篇幅长,材料难,生词较多,内容与学生生活距离远;但通过仔细品读文本可以了解到这是一篇记叙文,是一位火山学家的自述。作者通过自述介绍了他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说明了他热爱该项工作的主要原因是能帮助人们免遭火山袭击。他还详细描述了一次亲历火山爆发和到火山口采样的经历,说明做火山工作者的乐趣和危险性。深入解读文本,不难从全文中作者使用的the greatest job, I’m never bored, … excites me and makes me feel alive, It was an absolutely fantastic sight, enthusiastic, amazed 等词句体会到作者对作为火山工作者的极度热爱。同时,透过作者对工作的描述可以了解到从事火山工作对工作人员特殊的素质要求。通过深度挖掘,全方位理解,可设置以下教学目标:
After this period you will have been able to
1. know more about the work and qualifications of being a volcanologist.
2. use some import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 such as alongside, appoint, wave, fountain, suit, make one’s way, to talk about the work of a volcanologist.
3. use some reading skills, such as skimming, scanning and taking notes, to get the main idea and detailed information.
围绕已确立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把作者描述第一次目睹火山爆发和到火山口采样的经历部分作为阅读理解的重点,其余部分只在寻读环节的问答和读后讨论活动中涉及,这样就突出了阅读的重点。
② 如何有效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新课标的具体要求
《江苏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七级目标中读的目标描述为:
1. 能从一般性文章中获取和处理主要信息。
2. 能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
3. 能通过上下文克服生词困难,理解语篇意义。
4. 能通过文章的线索进行推理。
5.能根据需要从网络等资源中获取信息。
6. 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刊或杂志。
7. 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3万词以上。
八级目标中读的目标描述为:
1. 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
2. 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长句和难句。
3. 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4.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多种媒体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
5.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英语文学作品。
6. 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0万词以上。
“英语阅读不但是中国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而且是中国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手段。”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
阅读能力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理解程度,即阅读理解;二是读速快慢,即阅读速度。阅读不是被动的接受型语言活动,它不仅涉及语音、语法、词汇这些语言因素,还有非语言因素,如背景知识、逻辑推理、评价判断等,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运用自己的经验、知识,对文章进行猜测、证实、再猜测、再证实的心理活动,通过这些心理活动过程,达到对文章的深度理解。理解与速度是主次关系,理解是主,速度是辅,速度的快慢以理解为标准而进行调节。英国教育学家爱德华。费赖博士认为:“一个中等水平的英国人或美国人,阅读速度可达到250词每分钟(wpm),或者更快一些,阅读理解的准确率为70%左右”。新课标要求我国学生的阅读速度达到60-100wpm,理解准确率达到70%。
二、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抓住英语阅读课堂教学
影响中国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主要原因是语言因素,即学生的英语水平问题。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如对词汇、句型、语法的掌握,为学生实施进一步阅读活动奠定必要的语言基础。
基于语言的两种功能――用于表达内容的事务功能与用于表达社会关系与个人态度的交往功能,语言课堂应包含以下两种活动:解释领会语言点的活动与实践语言点的活动。换句话说,课堂教学应该为达成语言点学习活动与交际活动的融会贯通提供平台。阅读课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文本这一融语言点与语境于一体的媒介,加强对语言基本功的夯实与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达到“教学做合一”。
牛津教材每单元reading后Exercise D是训练学生在语境中理解生词的含义,在完成此题后,教师可以进一步设计语境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巩固对他们的理解,最后可要求学生以课文为基础,对这些词汇进行拓展性造句或复述课文。
(二)精心组织、指导学生泛读
要达到《课标》对读的要求,单靠教科书是远远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量的,没有一定的输入量,就无法保证一定的输出量。因此,我们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的泛读。学生在泛读时,不仅仅在提高阅读的流利程度,还在增加着新词汇,加深着旧词汇,巩固着语法知识。另外,泛读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及听力和口语。更重要的是泛读能培养学生阅读英语的积极态度,提高英语学习的动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 指导学生合理选择阅读材料
英语原著、中学生阅读教材、专业报刊杂志或网络资源等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选择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1)联系性原则,指材料的选择应考虑与课文、句型、语法、词汇教学的联系,考虑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2)专题性原则,指阅读同一话题的若干篇文章,其优点在于随着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某一话题的了解和背景知识的积累,他会相对容易地了解相关话题的文章;(3)时效性原则,指选取的材料要贴近现实和社会,能放映各个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等;(4)趣味性原则;(5)难易度适中原则,一般认为,选材时应对词汇和语法进行严格的控制,生词不超过总词汇量的2%,新句型不超过5%,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基本无语言障碍。
2. 帮助学生有效激活图式
由于读者头脑中先存的知识(背景知识)及知识结构(图式)在阅读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就要以激活学生的相关图式为目的,通过对文章标题、插图、关键词等线索的讨论,迅速调动头脑中的相关背景知识,帮助他们理解阅读中碰到的新内容,以提高阅读速度。预测(读者借助逻辑、语法、文化等线索,对文章的主题、体裁、结构及相关词汇进行猜测)是激活图式的一个重要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预测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成功的预测能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下一步的阅读与理解做好导向性的铺垫。
③ 最近学校准备举办“读书周”活动,倡议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写一篇英语作文,内容包括:1举办“读书周
Our study can be improved if we read more books,
Reading is very important in our life.
However! Let', it'. Reading also helps us grow as a person, I would like to suggest that everyone should read more books and read good books. We can gain knowledge through reading. So here. It will do us good;s start reading now. It can not only open our minds but also make us cleverer and happier:
My dear friends, watching TV and going online take up much of our reading time;s a great pity that many activities such as listening to musicOne possible version
④ 小学英语阅读课安排什么拓展和延伸活动
完成笔试和面试以后,会取得一张《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两年),凭回此在教育部门通知的时间内答正式申请教师资格证书。在正式申请时,除了合格证明以外,还需要提交身份证(非户籍所在地申请的话还需要提供合法居留证明,如工作证明、人才引进证明等等)、学历证明(学历证书另需附上学信网提供的备案表,若无法在学信网上查到的学历则需要提供专门开具的学历认证证明)、普通话等级证明(去专门的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中心考试,一般要求二级乙等以上,申请语文教师需要二级甲等。目前普通话等级证明无有效期)、无犯罪记录证明(由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开具)、思想品德鉴定表(在报考的网上下载,并由你所在单位或街道填写盖章,在校生也可以由学校开具)等材料。以上均具原件和复印件;
4、在这些材料审核通过以后,根据要求前往指定医院接受体格检查(含心理测试),体检合格以后正式发放教师资格证书。整个过程比较漫长,一般至少一年以上,如果有挂科则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
⑤ 怎样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读后活动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解答:怎样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读后活动
《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倡英语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读后活动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读后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英语角、英语墙报、主题班会和展览等。正如龚亚夫在“任务型教学与《新目标英语》教学”专题讲座要点中指出的:
英语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让学习者只是鹦鹉学舌。
2.不是为了显示语言的技能。
3.不是墨守成规与人雷同的。
4.不是为了做机械性的操作。
5.不是为了学习某些句型结构硬把语言安排到材料之中。
读后活动是带拓展性的和综合运用性的巩固活动,能够激活学生头脑中现有的知识,组织学生运用文中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介绍自己的经历。并扩展学生的阅读途径,将阅读能力的培养延伸到课外。为了弥补课文学习的不足,加强对学生的了解,熟悉他们的兴趣所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积极开展读后活动。
我们应该把读后活动理解为“活”与“动”。先“活”后“动”,活是第一位,“活”了才能“动”“,活动是为了掌握英语。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把教材提供的语言材料通过教言语行为或录音、录像活化为有声有色的话语,让学生全面感知信息。如果不“活”,照本宣科,从文字到文字,或有声音而无行为,学生只是嘴巴读、眼睛看,面无表情,读得再熟,却无语言功能。
(2)把教材活化为实际生活,即把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语境、情景进行练习,也可根据教学中偶发情况化教材为生活,把课本中的话变为学生想说的话,那么学生的语言学习就自然流畅了。
(3)把教材活化为交际。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揭示语言规律和组织学生的认知活动,而学生的任务则是认识所学语言的规律,通过学习形成语言能力。因此读后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亲身实践,在活动中掌握英语。
我们要依据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条件与环境、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师的特长,来选择和创造性地进行活动设计。
读后活动的方式很多,其中,英语角是最实用也是最方便的。英语角活动通常由学生社团组织。当然,英语教师英语角也可以在自己班级中组织类似活动,与口语教学相配合。组织者可在每月底,英语角英语安排好下月每次活动的中心话题,并告知参加者进行事前准备,做到有备而来,也有助于提高英语角活动的质量。话题应选择受青年人关注,而又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话题;话题应尽量具体,不能太宽泛,如Do you think it a good idea to send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study abroad? 则具体。每次活动时,可在场地放置一个信箱,从参加者中征集话题。如可能,安排一、两位参加者作一个简短的“主题发言”。主题发言后,让所有参加者围绕话题交换意见。
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来进行“阅读后活动”,可以静动结合,经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可以重组阅读信息,使信息内化、迁移,达到进一步理解课文的目的,有时还可以在活动的带动下有效地操练语法规则,让学生归纳出语言规则与用法。
有关“辩论”活动的设计。“读后活动”的目的在于语言的应用,通过语言的交流和思想的沟通不断提高。教师可以根据语言材料设计或鼓励学生提一些综合性较强的讨论题,体现一定的推理性、概括性、评价性、发散性、延伸性等。如,组织一些有意义的“discuss”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读后活动”中的“讨论”和“辩论”活动是较难设计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初中生英语词汇量有限.如果设计的话题不切合学生的程度,会使许多学生望而却步:另外,由于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文章中的内容时常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还会出现彼此不同意对方的观点。
教师要善于把握文章内容在学生思想中产生的影响这一契机,借题发挥,设计讨论或辩论的问题。设计问题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问题要与学生的智力水平相适应,并体现“最近发展区”原则;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问题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同时在“讨论”和“辩论”之前做好层层铺垫,让学生们各抒己见、交流思想、共同提
高。
对开展“读后活动”的思考。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将读后活动的准备工作延伸到课外。这样做既可以节约课堂内的时间,又可以降低活动的难度。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各种途径开展以教材提供的类似话题为中心的课外阅读。学生是通过阅读学会阅读的。
在活动过程中,也许感到最困难的是设计怎样的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我们只有了解到他们的兴趣之所在,才能有设计的灵感,设计的活动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另外,教师要善于从烦琐的教学事务中解脱出来,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立足于开拓学生眼界,发展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这一出发点.开动脑筋,根据英语教学内容有创意地布置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只要用心反思、精心设计,就一定能够做到触类旁通,机变百出。每次活动,使学生拥有不断的或多或少的“成就感”,使学生持久产生对阅读的兴趣。根据笔者的摸索,“读前活动”可以设计一些以学生兴趣或个人经历为基础的调查活动,形成一个“信息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而“读后活动”则可以设计与阅读内容有关的有创意的对话为最初的铺垫,通过对重视任务的设计来降低任务的难度,层层深入,适时地引入“讨论”与“辩论”,最后与写作训练紧密地联系起来。
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以学生小组为基本形式、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的一种学习策略体系。在目前学校班级容量普遍过大的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读前活动”和“读后活动”更是如此。我们教师应教给学生协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互动合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而小组成员有效的独立学习是实现这一共同目标的前提。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可以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使每个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都能被激活,确保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学生获得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为提高活动质量,除了自由参与者之外,组织者最好每次邀请一些英语专业的学生或是本校外国留学生,他们的参与会使现英语角英语场产生“实战感”。每次活动可由组织方选送的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并介绍特邀嘉宾进行主题发言。之后,所有到场的人相互自我介绍(人多时可分组进行),开始自由交谈。主持人可参与不同小组的讨论,如果听到英语角英语颇有见地的发言,可邀请发言人向全体人员陈述自己的观点。主持人也可以根据大家交谈的情况,不断抛出问题,引导交谈深入开展。
绝对正确!望采纳!
⑥ 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满足他们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不断地积累词汇,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知识.在教学中,除了用足教材,用好教材,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外延伸,可选一些课外阅读材料,但选择时应注意材料要有趣味性,贴近生活,难易适宜,内容尽量与教材匹配并适当加以拓展,这样便于学生巩固课本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积累词汇 激发兴趣 拓展延伸
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关键时期.《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听和读是理解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教学语言知识中的语音、词汇、语法均要通过理解和表达技能的综合训练才能熟练掌握,而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兴趣,开阔视野,吸收丰富的语言知识,还能扩大词汇量,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因此,就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谈一些个人浅见:
一、注重词汇积累,打好阅读基础
阅读材料中的词汇和短语如同建房子的砖瓦,没有砖瓦无法建成高楼大厦,没有相当量的英语词汇,阅读是无法进行的,所以要提高 阅读能力,就要学会积累词语. 1.注重积累 在平时的词汇教学中,我将歌谣、游戏等多种形式带进课堂,在学习的同时完成词汇的积累.在班级经常开展一些词汇积累方面的活动,如听写比赛,认读单词比赛,单词接龙,课外阅读,收集单词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积累词汇的积极性,词汇量较以前大幅提高,学生也逐渐体会到阅读的成就感和快乐感. 2.联系上下文猜词 要想阅读取得好效果,必须尽可能地以多种形式记单词,扩大词汇量.平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猜词义,比如学了6B A部分后我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阅读材料,Spring Festival is in January or February.It is a popular holiday in China. People usually spend time with their family and friends. They eat a lot of delicious food.They have a good time at Spring Festival.而其中popular是一个生词,我就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联系上下文猜,学生很容易便猜了出来.如果学生在猜测有困难时,可以让他们跳过去,因为阅读的主要目的是抓住文章主题,并不一定非抓住每一个细节.经过不断的锻炼,猜词的本领就会不断提高,从而促进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二、创设课堂氛围,提高阅读兴趣 1.游戏中阅读 牛津小学英语每个单元都为学生提供了阅读材料,图文并茂,有幽默小故事,有风趣小对话,有知识性的小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体验、感悟和表现.5B Unit 8 E部分是由昆虫而引出的小短文,在教学中我设计了猜谜活动.It’s very small,but they can carry big things.学生猜出“ant”. It’s very special.it glows at night.children like to catch them.猜出“firefly”.通过理解词句来认识各种昆虫,然后再用其他几个昆虫类单词让学生自由描述,接着在学这部分短文时学生便能轻松地掌握,这样的游戏形式学生喜闻乐见.
2.阅读中表演 6A Unit 1 E 部分是由一个公共标志引出的幽默小故事,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借助图片自己阅读,然后在通过课件对其中的重点词句作讲解和朗读指导,再让学生扮作Mr Smith和Park keeper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表演这个故事,看谁说得最生动,最有趣.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男生信步走上前来说;Last night I was taking a walk in the park.(忽然神色凝重,两眼直直地看着前方)Suddenly I saw something on the grass.It’s a ten yuan note.(他东张张西望望)I looked around:nobody nearby! .(然后迅速地走过去,捡起纸币) I quickly walked to the note and picked it up.(就在这时公园管理员走了上来说)Fine ¥10,Can’t you see the sign on the grass? 一连串有趣的话语,诙谐幽默的动作引来阵阵掌声.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这样的阅读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课堂留有余地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词汇积累,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留一些时间或空间,让学生几人一组合作编对话或故事,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像编故事之类的,教师可以预先向学生作一些介绍,再给出一些词语,比如,在“The Wolf and The Lambs”中,我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些词语:some bread,cakes,potatoes,long teeth,wide mouth,grey hair,Who is it?Wait a minute,Open the door.然后放手让学生去自编,尽管学生的设计显示出很多的差异,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邪恶得到了惩治,真、善、美的情感在孩子们的心中荡漾.
三、精心选编材料,拓宽阅读面
选编合适的英语阅读材料是发展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水平收集、选择和编定一些程度适合每个年龄层次的阅读材料,开展有益的阅读活动,阅读材料的选择要做到;
1.贴近生活 阅读材料要以趣味性为主,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需要动力来维持,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人有追求知识的需要,这种认知需要成为学习活动的重要的动力.在选材时,要注意选材的多样性,如浅显易懂的儿歌、习语、动物故事、幽默故事以及一些常识性的短文,只要学生有兴趣读,都可以列入考虑范围.
2.难易适中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心理与情感.往往和生词量有关,生词太多学生读不懂,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还会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给进一步的阅读造成障碍.其次,文章体裁的不同也会对阅读材料的难易产生影响,教师应首先推选全部是熟词的材料,但里面的词语是重新组合搭配的,让学生在熟词的环境中理解体会.随后,生词量再逐渐递增.学生就不会觉得力不从心,就会品尝到阅读的乐趣.
3.逐渐渗透 在阅读过程中,将影响学生阅读的难点词、短语逐个渗透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在更加简短的语篇阅读过程中、在图片看说过程中、在其运用过程中将这些词和短语理解并掌握,而不是像对话课教学一样,刻意地将他们逐个进行教学,如在教学6B Unit 3 Asking the way 的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理解句子 You can’t miss it.我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Mr Smith 所在位置的平面图,然后利用上下文来猜,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很轻松.
四、多种形式并举,提高阅读水平
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生词、难句是在所难免的,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越过少量生词、难句所造成的阅读障碍,从整体对词句进行推敲,加快阅读文章的速度,提高对文章理解的正确性,同时灵活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1.梯度性提问 提问是检测理解与否的主要方式之一,提问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提问设计要设阶梯,层层递进;提问设计要有“度”;要注意对学生回答的处理,教师只是给出问题,其真正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探究,主动的感悟体验,做到引而不发.“引”是激疑,是提示,是点拨,是引导,是启发,通过“引”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感知、发现、创造.
2.阅读指导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量.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阅读量,才能建立起语感,才能使阅读上一个台阶.这并不是教师在课堂上所能解决的,因为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阅读时间是有限的,除了布置相适应的阅读任务外,在课堂上适度指导是相当有意义的.阅读以理解为目的,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篇的能力,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语言,掌握必须的篇章知识,弄清各层次之间的制约关系以帮助他们正确预测,最大限度的提高阅读课的效率.
3.尝试表达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同时表现欲也较强,这时可以尝试让学生自我表达,比如学完了5B Unit7 A busy day 我让学生说出他们一天的生活情况.通过这种形式的交流,增进了同学间的了解;又如在教学完了5B Unit9 The English Club 后,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作一个自我介绍,其中一名学生是这样介绍自己的: My name is ZhangZhongGuo, I’m a boy. I’m Chinese. I’m from Yi Zhen. I’m tall and thin. I have short hair. I am very active. I study at Xincheng Primary School. 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and listening to music. I like reading with my classmates.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4.拓展延伸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延伸是补充.课外阅读不但能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还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发展.因此,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根据阅读教学要求,从单词、句子、短文入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的阅读量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得到延伸,让学生在运用英语进行活动、思维、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的增加对阅读信息的渴望和追求.
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让课堂绽放异彩.要全面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不断的锻炼学生的思维及想象力;需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在平时的教学中创设氛围,积累词汇,精心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体裁,把课内课外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享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课外阅读的兴趣.
⑦ 英语阅读欣赏课的教学任务有哪些呈现活动
、案例实施背景
任何语言的习得和学习都离不开大量阅读的实践。许多教师也意识到高中阅读对于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用尽各种办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微技能。当然这样做的目的确实也提高了学生测试性阅读的能力。如阅读前讲解重点生词或词组,阅读中找main idea, 设计不同程度的问题帮助不同层次学生理解阅读,呈现表格,运用复述,角色扮演,采访等不同形式来开展阅读任务。以上虽均衡了话题及功能两方面,但这些方法仍只停留在字,词,句及其他细节的表层理解上。要想真正让学生内化阅读材料,除了表层的理解外,阅读也要关注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层理解和文化内涵。这点我们可以从语文学习上得到启示。《英语新课程标准》就阅读的知识性和欣赏性上提出了指导思想: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就是要关注说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从而加深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因此,笔者认为高中英语阅读课除了训练测试性阅读之外,需要大量的欣赏性阅读材料来补充教学。教师应该冲破词汇,语法的束缚,在阅读中突出技能渗透的同时,应将课文阅读教学提高到欣赏性阅读的美学高度,真正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为高一NSEFC Book 1 Unit 4的reading task。作为地震内容的阅读补充材料,它是著名作家Jack London的笔下之作。以一个目击者的身份,介绍了旧金山大地震的所见所闻所感。语言地道优美,描述性较强。重点是欣赏阅读中训练略读和查读两大阅读微技能,逐步加深对旧金山地震及细节理解,并对地震中发生的一切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情感态度,体会人们地震后表现出来的勇敢精神。本课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paraphrase 课文中的几个句子如A list of the brave men and women would fill a library. A list of buildings undestroyed was now only a few addresses.
三、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较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发展,有着更强的求知欲。不满足单一的课本教材学习,具备对于兴趣的话题会去网上搜索知识来获得信息的能力。半个学期的英语教学已经让他们意识到高中英语阅读不同于初中的手把手阅读,更多的是他们自主思考,对疑惑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本次欣赏性阅读材料是美国文学原著,他们也是第一次碰到,有些句子理解上比较难,注意给学生学法上的指导。另外为了帮助学生逐层进行理解课文,设计的问题一定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认知识水平,注意因材施教。
⑧ 英语阅读课可以设计哪些教学活动
一、阅读课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1、对于学习者的分析。初中生刚正式接触英语这一门学科,对一门新鲜的学科还是感到好奇并且极其愿意学好的。但正因为从前没有学习的经验,所以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和习惯要靠教师来设计和培养。教师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既要逐步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评估他们对这一门学科的兴趣和意见。
2、学习需要分析。《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叫学生学。” 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且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英语阅读课教学目标分析。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目标英语》的广泛使用,对初中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句型,词汇和语法,但初中生阅读的学习不能仅依赖于语法,句型和词汇量,还要依赖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而阅读策略是在老师系统的,长期的培养下形成的,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技巧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 英语阅读课的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处理。对于阅读内容,教师必须注意结合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语言程度,循序渐进,精心选择,合理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在阅读的初级阶段,教师应尽量避免传统枯燥的填鸭式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到了中高阶段教师应加大课堂输入,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阅读能力,拓宽视野,开发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媒体的选择。在英语教学中、对教学媒体的研究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科学、合理、恰当地选择教学媒体 ,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功能和优势 ,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英语学科的教学媒体有直观教具和电教设备两种。如教师的言语、表情及演示 ,各种实物或模型 ,图片、图表和简笔画、黑板及各色粉笔等属于直观教具 ;而录音、录像、幻灯、投影及计算机等属于电教媒体 ,这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现代英语课堂上的新宠。在考虑如何运用以上各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时 ,需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学生状况及媒体特性等方面来进行选择。
3、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习英语的主要的途径之一。那么在阅读课中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新教材摆脱了传统的逐字逐句分析课文,死抠语法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导入(presentation)——阅读(Reading)——练习(practice)”的教学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