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微课阅读课怎么设计
Ⅰ 如何进行小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
一、阅读前——引出话题,激发兴趣
这一阶段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导入新课”内。在这一阶段容,为了激起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根据不同的阅读教学内容,可以设计看图说话、猜谜游戏、观看录像、歌曲或歌谣引入等方式,进行有效的预热。这是对即将要学习的课文内容的一种概括,也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背景知识。这些直观的表现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这对下面的课文阅读理解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阅读中——理解教材,整体把握
本阶段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取较详细的篇章信息,了解和熟悉课文中的生词、短语、结构等语言现象。在阅读中,老师可以优化组合各种阅读训练的方式,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阅读,从而读活课文,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Ⅱ 如何设计初中英语阅读课导学案
摘要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语言输入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学目标之一。初中英语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有三个,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和教学过程设计。本文以笔者的实习经历为例,对教学活动的单个环节进行了逐步分析。
关键词:前端分析 目标分析 过程设计
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是教师充当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逐句翻译文章大意,教师设法向学生解释大量的语法知识点,这就是所谓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堂课下来,学生容易疲劳,感觉既枯燥又乏味。同样,这样的模式也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不可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关于怎样设计初中阅读课的教学活动,下面我就从教学活动设计基本过程的各个环节来逐一阐述:
一、阅读课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1、对于学习者的分析。初中生刚正式接触英语这一门学科,对一门新鲜的学科还是感到好奇并且极其愿意学好的。但正因为从前没有学习的经验,所以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和习惯要靠教师来设计和培养。教师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既要逐步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评估他们对这一门学科的兴趣和意见。
2、学习需要分析。《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叫学生学。” 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且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英语阅读课教学目标分析。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目标英语》的广泛使用,对初中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句型,词汇和语法,但初中生阅读的学习不能仅依赖于语法,句型和词汇量,还要依赖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而阅读策略是在老师系统的,长期的培养下形成的,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技巧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 英语阅读课的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处理。对于阅读内容,教师必须注意结合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语言程度,循序渐进,精心选择,合理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在阅读的初级阶段,教师应尽量避免传统枯燥的填鸭式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到了中高阶段教师应加大课堂输入,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阅读能力,拓宽视野,开发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媒体的选择。在英语教学中、对教学媒体的研究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科学、合理、恰当地选择教学媒体 ,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功能和优势 ,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英语学科的教学媒体有直观教具和电教设备两种。如教师的言语、表情及演示 ,各种实物或模型 ,图片、图表和简笔画、黑板及各色粉笔等属于直观教具 ;而录音、录像、幻灯、投影及计算机等属于电教媒体 ,这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现代英语课堂上的新宠。在考虑如何运用以上各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时 ,需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学生状况及媒体特性等方面来进行选择。
3、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习英语的主要的途径之一。那么在阅读课中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新教材摆脱了传统的逐字逐句分析课文,死抠语法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导入(presentation)——阅读(Reading)——练习(practice)”的教学模式。
下面结合我在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阅读课的实习,作为案例逐步分析。
教学设计案例:3a Read the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tags.
教学材料: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材
一、 前端分析
这篇文章讲得主要是Huaxin 服装店大甩卖。如果按照传统的模式来教,逐句分析课文,这样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倦怠。初一的学生刚接触英语,所以教师必须要做到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以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 、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解决文章提出的问题,了解文章的主要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谈论商品价格。
三 、 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
本篇阅读与我们这单元刚学到的新句型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有很大的补充作用,谈论衣服鞋袜等各种商品的价格,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是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的。
(2)教学媒体的选择
这节课需要学生跟录音大声朗读,因此需要一些播放设备。同样地,教师也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服装类的图片,以活跃课堂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3)教学方法的选择
1、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Pask-based Learning)进行教学。
2、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新单词和新短语仿照原文写篇服装店大甩卖的文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 、 主要的教学流程
1、先听录音 掌握大意
首先让学生同一边录影材料,让学生完成题目中要求填写的价格标签,同时,使用幻灯片展示衣服鞋袜等各种商品的图片,产生情景效果,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活动。
2、提出问题 设置悬念
在上课之前,学生要合作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如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如下一些问题:
Q1, How much is the sweater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Q2,What are these socks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
Q3,Can Mary buy a yellow T-shirt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Q4,Lisa has 20 yuan,what does she can buy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这些问题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并不容易回答,但这些问题的次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3、团队合作 解决问题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先默读课文之后再自发地讨论这些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运学生们通过运用了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加强了对“How much...”句型的熟悉程度,而教师只是充当了引导学生正确地解决问题的角色,让学生培养了合作学习的精神。
4、合理安排 逐步引导
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逐句翻译文章的内容,再板书重要的语法知识点,这样的课堂只会让学生感到厌倦,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我选择让学生先听录音,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然后,让学生再跟录音读,在读的过程中,再向学生解释一些need、want、sweater重要的词汇和语法,并适当引入了pink、purple、jacket等新词,虽然生词量有所增加但效果明显,这样学生不容易感到厌倦,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可以训练学生的发音,循序渐进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5、书面输出 反馈调控
为了检测学生对本篇文章的掌握程度,我选择让学生根据教材原文写一篇服装店大甩卖的文章,在学生完成文章之后引导个别学生上台读出自己的文章并要求其作出自我评价,让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我在充分肯定其写作成果的同时也指出村阿紫的不足,听过评价是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学生自信。另外,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强了语篇片意义的深层理解,这样整堂课下来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师,阅读课教学不能只重视知识点或停留在知识的识记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具备加工、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用自己的观点去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与此同时,让学生融会贯通,使书本上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开拓思路、勇于创新,更好地培养自己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能力。总而言之,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仍需不断探索和努力,让学生在充分掌握阅读技能的同时,享受英语阅读的乐趣。
Ⅲ 如何进行阅读课教学设计
阅读课教学设计应该做到:
Ⅳ 英语教学如何做好微课教学
微课应用于教学中的思考
大家知道在传统授课时一节课的精华总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点展开,精彩的、高潮的环节都是短暂的,瞬间的。学生视觉驻留时间普遍只有5-8分钟,若时间太长,注意力得不到缓解,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只将教学重点、难点、考点、疑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提供给学生,而且5-8分钟,50M左右大小的简短视频,也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能重复使用,利用率高,较好的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需求。
那么究竟如何让微课在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呢?
一、在制作微课时应注意的事项
首先教师在所选题材上下大功夫,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入手,通过典型例题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迅速掌握本知识点。
其次在制作视频时要注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字体搭配,字号搭配,颜色搭配,错落有致,使用的文字尽量少等,要使整个视频简洁清新流畅。
再次讲解时候心中要有学生,语言要用普通话,尽可能少地使用古板、枯燥的书面语,使讲解通俗易懂,声音响亮,节奏感强。
最后就是对时间的把握,引入和结题要简洁明了。整个视频要控制在5-10分钟以内。
二、微课在教与学中的使用及意义
1、在新授课上微课的作用
1)课前复习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知识点设计制作好微课,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先看此微课,为新课做好准备。
2)新课导入 教师根据新课知识点设计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制作此微课。在开始上课后先让学生看此视频。
3)知识理解 教师对本节重难点做点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在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后一起看此视频。
4)练习巩固 教师设计好少而精的习题并制作好微课,用于巩固本节知识。
5)小结拓展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重点及规律,让学生将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再适当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拓展延伸练习。此视频用于结束本课前放。
说明:以上环节可单独或联合使用微课。
2、微课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现在网络通讯的发展和微机的普及已经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便可以随时点播学习,其优点有一下几点:
1)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
2)时间和地点可以选择,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即可实现。
3)适应不同的学生,视频播放快慢课一调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的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
4)由于视频可以反复播放,使那些平时反应慢的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从容的反复观看,较好的解决了后进生的转化问题。
3、微课在促进教师业务成长和教学研究中的作用
1)制作微课就是微研究的过程,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制成微课,简单实用,本身就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业务成长。
2)微课便于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传播,方便了教师之间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交流,
3)微课便于教师进行知识管理,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很好提高教学效果。
4)微课制作简单,形式新颖,通过微课可以进行资源的积累、分享和交流,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并提高教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
以上是自己在使用微课辅助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Ⅳ 怎么做英语微课
好的英语微复课制作从以下三方面进制行分析:
1、微课的定义:“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
2、好的微课的标准:1.简单精炼;2.体现教学主旨;3.趣味性强(吸引学生)4.技术与知识的完美结合。
3.微课技术支持:以德胜智课为例:1.提供多种形式的微课形式解决方案,满足不同需求;2.先进的仪器设备,支持高清视频课件并能与老师互动;3.完整的后期制作团队,支持视频的剪辑包装设计。
Ⅵ 如何制作英语微课程设计
微课作为一种媒体,内容的设计要适合使用多媒体特性,对于不适合使用多版媒体表权达的内容,制作的结果也许是徒劳的,因为也许使用黑板教学或进行活动实践的教学效果更佳。
同时也会使教学过程平庸无奇,令观看者失去学习欲望。
因而微课选题要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适合加入丰富的形像、多姿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
搜索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选题目的: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
2.以实践操作为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
3.以欣赏观摩为主:表演类、示范类
4.以引导探究为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
Ⅶ 如何有效设计初中英语阅读课程
目前读后活动设计存在以下不足:
1.活动设计忽视文本主题内容和重点语言,导致语言生成与教学目标不一致。
2.活动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程度。
3.活动设计缺乏连贯性,层次感,活动之间严重断层,语言输入输出缺乏足够的衔接等。
4.读前和读后的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读后活动流于形式,实效不大。
文章指出,读后活动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1.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活动设计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
2.关注学生的 认知水平和能力层次。
如果要达到活动设计的灵活性要做到以下三点:
1.活动设计安排要切合不同课型的主体模式,阅读课的读后环节应该体现由文本到生活的升华。
2.各个活动环节应体现由易到难得梯度。
3. 问题的设计要注意时机的合适性。在初次阅读文本时,由于学生对语篇语言理解尚未达到输出归纳的语言的程度。教师的问题设计不能期待学生得出综合性概括性的回答。
读后活动设计包括以下几个类型:
1. 文本理解型。包括文本词汇练习,段落填空,语篇填空,基于课本的文本复述。
2. 应用拓展型。 基于文本的小组话题讨论,调查报告,海报,广告设计等。
3.偏重表演型。 基于文本的采访,问答,角色扮演,辩论等。
4.写作型。 包括基于文本的主题写作,读写或改写。
还有其他的翻译,写口号,配音,欣赏美文等形式。
Ⅷ 如何设计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活动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方面,阅读课往往被认为是最容易上但又是最难上好的课型。尽管对于阅读教学,教师在观念和做法上都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但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以“阅读课”的名义进行单纯的词汇、语法教学,即课型定位与实际操作不一致;阅读过程只是走程序,没有突出重点;阅读活动缺乏针对性,不能有效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词汇教学脱离所教文本的语境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够充分,教学设计不合理。那么如何才能合理设计阅读课教学呢?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一些粗浅的心得,愿与读者共享。
一、全方位解读文本,确定阅读课教学目标和重点
“文本解读”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逐步从对文本进行简单的文字信息处理,过渡到深层涵义的文学性解读和文化性意义建构。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应从多个层面去解读,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特色,理解作者的深层意图,充分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为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活动设计做好充分准备。以人教版NSEFC Book6 Unit5 AN EXCITING JOB 为例,总体来看,这是一篇难度较大的文章,篇幅长,材料难,生词较多,内容与学生生活距离远;但通过仔细品读文本可以了解到这是一篇记叙文,是一位火山学家的自述。作者通过自述介绍了他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说明了他热爱该项工作的主要原因是能帮助人们免遭火山袭击。他还详细描述了一次亲历火山爆发和到火山口采样的经历,说明做火山工作者的乐趣和危险性。深入解读文本,不难从全文中作者使用的the greatest job, I’m never bored, … excites me and makes me feel alive, It was an absolutely fantastic sight, enthusiastic, amazed 等词句体会到作者对作为火山工作者的极度热爱。同时,透过作者对工作的描述可以了解到从事火山工作对工作人员特殊的素质要求。通过深度挖掘,全方位理解,可设置以下教学目标:
After this period you will have been able to
1. know more about the work and qualifications of being a volcanologist.
2. use some import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 such as alongside, appoint, wave, fountain, suit, make one’s way, to talk about the work of a volcanologist.
3. use some reading skills, such as skimming, scanning and taking notes, to get the main idea and detailed information.
围绕已确立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把作者描述第一次目睹火山爆发和到火山口采样的经历部分作为阅读理解的重点,其余部分只在寻读环节的问答和读后讨论活动中涉及,这样就突出了阅读的重点。
Ⅸ 英语阅读课可以设计哪些教学活动
一、阅读课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1、对于学习者的分析。初中生刚正式接触英语这一门学科,对一门新鲜的学科还是感到好奇并且极其愿意学好的。但正因为从前没有学习的经验,所以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和习惯要靠教师来设计和培养。教师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既要逐步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评估他们对这一门学科的兴趣和意见。
2、学习需要分析。《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叫学生学。” 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且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英语阅读课教学目标分析。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目标英语》的广泛使用,对初中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句型,词汇和语法,但初中生阅读的学习不能仅依赖于语法,句型和词汇量,还要依赖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而阅读策略是在老师系统的,长期的培养下形成的,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技巧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 英语阅读课的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处理。对于阅读内容,教师必须注意结合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语言程度,循序渐进,精心选择,合理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在阅读的初级阶段,教师应尽量避免传统枯燥的填鸭式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到了中高阶段教师应加大课堂输入,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阅读能力,拓宽视野,开发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媒体的选择。在英语教学中、对教学媒体的研究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科学、合理、恰当地选择教学媒体 ,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功能和优势 ,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英语学科的教学媒体有直观教具和电教设备两种。如教师的言语、表情及演示 ,各种实物或模型 ,图片、图表和简笔画、黑板及各色粉笔等属于直观教具 ;而录音、录像、幻灯、投影及计算机等属于电教媒体 ,这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现代英语课堂上的新宠。在考虑如何运用以上各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时 ,需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学生状况及媒体特性等方面来进行选择。
3、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习英语的主要的途径之一。那么在阅读课中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新教材摆脱了传统的逐字逐句分析课文,死抠语法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导入(presentation)——阅读(Reading)——练习(practice)”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