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英语的阅读技巧
Ⅰ 如何提高新闻英语听力技巧
1:听力的前提是需要具备充足的词汇量,这样才不至于是盲听。
2:选听各种报告录音,扩大听的内容:为了扩大词汇,并逐步适应不同口音和年龄的讲话,这一阶段可选听一些浅易的英美历史、地理、风俗人情的报告。英美人士访华印象的讲话也是很好的内容。这些讲话一般以半小时左右为宜,既增长知识又提高听力。
3:听新闻,听时要摸索新闻广播的一般规律,注意培养听新闻的一些基本技巧和方法,注意听关键字,做好笔记。
4:泛听和精听相结合 在听力训练中兼顾整体大意,精听时 针对自己的没有听懂的地方反复练习
5:培养上下文相结合猜的能力,集中精神反复训练。
Ⅱ 英语阅读技巧
一)重视英语词汇和习惯用法的积累
美国语言学家Driller (1978)根据词汇统计特征指出:如果我们认得25个最常见的英文单词,平均每页纸上的词我们会认得33%;如果认得135个常用词,则为50%;如果认得2500个,则为78%;如果认得5 000个,则为80%;一旦记得10 000个,可达92%。可见,阅读能力的高低和词汇量的大小是分不开的,目前大部分学生的词汇量偏少, 这是影响阅读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呢?
1. 构词记忆法
据估计,英语词汇有100万到120万,但大部分单词是由构词法构成的。构词法包括派生、合成和转化。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常用的前缀(un/dis/im/il /super.)、后缀( ly/ less/ ful/ ment…)的含义及用法,就可以根据已知词猜出它的派生词,从而达到扩大词汇的目的。如:前缀super 有超过,超越的含义,就可以猜出supermarket (超级市场)supernatural (超自然的)、 superman (超人)、superstar (超级明星)等词的含义。。
2. 联想记忆法
由一个词联想到和它有关或无关的词,如看到live vi 生活,联想到其他词性及用法,如,直播的、活的等词义。
3. 广泛阅读记忆法
“To read well, you need a strong vocabulary.. To build a strong vocabulary, you need to read well.” 这句名言道出了阅读和词汇量的关系。要有流利的阅读,就必须有丰富的词汇。大量的阅读可以丰富你的词汇。
(二) 牢固掌握语法知识
近年来的NMET阅读理解短文的句式结构趋向复杂,语法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已经突显出来。如在阅读中遇到另人费解的长句、难句,就可以借助语法,对句子进行适当的分析,搞清各部分的关系,从而准确理解整句的意思。以Decision-thinking is not unlike poker-it often matters not only what you think, but also what others think you think and what you think they think you think.(NMET 2000) 为例。该句的29个词中包含了主语从句,宾语从句、并列句和破折号连接的附加说明等多种关系。其中并列句中又有复合句,复合句中又有并列句。只有把句子的成分一一理清,才能掌握其意思。
(三)、积累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生活知识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一定的语言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生活知识。例如在NMET2003的阅读理解A篇,该篇选材涉及地理,介绍了两座farthest/ most distant inhabited islands,一个为Guinness Book of Records 所认定的Tristan da Cunha;另一为复活岛(Easter Island)文章中出现了较多的专有名词,对于阅读经验不足的同学会形成干扰,而对于那些对Easter Day 等背景知识了解的同学,相对就会好些。另外在C篇中,出现了书刊号,如果熟悉这些,就会减少好多阅读困难。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
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求平时多朗读,背诵精彩段落和文章,以培养语感。另外,有的同学在阅读时出声读、点读或回读,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影响阅读速度和对文章的理解。所以要克服这些不良习惯,作到不回读,不声读,不点读等。只有这样,阅读速度才能加快,理解的准确率才能提高。
除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外,也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教师要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一般阅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略读(Skimming)即迅速浏览全文,抓住文章大意和主题句,明确作者的态度和意图。
2、跳读(Skipping) 即快速查找某一相关信息,读时要一目十行,对不相关的内容一带而过。
3、猜测生词(Guessing the new words) 在阅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生词。如果一遇到生词就去查字典,或跳过去不看,都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这样就要猜测生词的意思。不同的语境,单词的意思也就不一样。所以要根据上下文线索和构词法等知识去猜测。 快速阅读四大法则
在阅读英语材料时或是在考试过程中有很多人感到自己的阅读速度实在是跟不上需要,有些朋友就认为是自己的英语基础不行,然后就拼命的背单词,其实如果能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快速阅读训练的话,即使在原有的基础上也可以在阅读速度方面取得显著的提高,更何况很多情况下根本就不是英
语基础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练习快速阅读的四种方法。
1. 快速泛读(fast extensive reading)
平时要养成快速泛读的习惯。这里讲的泛读是指广泛阅读大量涉及不同领域的书籍,要求读得快,理解和掌握书中的主要内容就可以了。要确定一个明确的读书定额,定额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切实可行,可多可少。例如每天读20页,一个学期以18周计算,就可以读21本中等厚度的书(每本书约120页)。
2. 计时阅读 (timed reading)
课余要养成计时阅读的习惯。计时阅读每次进行5~10分钟即可,不宜太长。因为计时快速阅读,精力高度集中,时间一长,容易疲劳、精力分散,反而乏味。阅读时先记下“起读时间”(starting time),阅读完毕,记下“止读时间”(finishing time),即可计算出本次阅读速度。随手记下,长期坚持,必定收到明显效果。
3. 略读 (skimming)
略读又称跳读(reading and skipping)或浏览(glancing),是一种专门的,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所谓略读,是指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阅读,如同从飞机上鸟瞰(bird's eye view )地面上的明显标志一样,迅速获取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换句话说,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据统计,训练有素的略读者(skimmer)的阅读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3000到4000个词。
阅读时,先把文章粗略地浏览一下,看看文章中是否有自己工作和学习需要的或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和信息,然后确定这篇文章是否值得细读。在查找资料时,如果没有充分时间,而又不需要高度理解时,就可以运用略读技巧。“不需要高度理解”并非指略读时理解水平可以很低,而是说略低于一般阅读速度所取得的理解水平是允许的。
一般阅读的目标是在保持一般阅读速度的条件下,获得尽可能高的理解水平,通常达到70%或80%。略读时,理解水平略低一些是预料之中的事,平均理解率达50%或60%就可以了。
略读有下列四个特点:
(1)以极快的速度阅读大量材料,寻找字面上或事实上的主要信息和少量的阐述信息。
(2)可以跳过某个部分或某些部分不读。
(3)理解水平可以稍低一些,但也不能太低。
(4)根据文章的难易程度和达到的目的,不断灵活地调整阅读速度。
略读可以运用下列技巧:
(1)要利用印刷细节(typegraphical details),如书或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小标题、斜体词、黑体词、脚注、标点符号等,对书和文章进行预测略读(preview skimming)。预测略读要了解作者的思路、文章方式(模式),以便把握大意,有关的细节及其相互关系。
(2)以一般阅读速度(200~250wpm),阅读文章开头的一、二段,力求抓住文章大意、背景情况、作者的文章风格、口吻或语气等。
(3)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抓住主题句就掌握了段落大意,然后略去细节不读,以求得略读速度。
(4)注意转折词和序列词。转折词如however, moreover, in addition等;序列词firstly, secondly等。
(5)若无需要,不必阅读细节
Ⅲ 请问在业余时间阅读英语新闻的技巧
首先增加自己的词汇量,你属于太着急提高英语水平的。
Ⅳ 如何快速提高英语新闻写作技巧
一、问题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伴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快速推进和新教材的全面实施,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较大改善,但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还相对滞后,也一直是影响整个英语水平提高的重大障碍.因为英文写作是英语语言的一种综合性表达方式,是听、说、读、写中相对较难的一种技能.它不仅能够体现英语学习者的英文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能较客观地反映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如何充分挖掘学生英文写作能力的潜力,进而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英文写作能力的目的呢?本文试从分析英文写作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运用英语报刊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
二、问题研究的提出及进展情况.
一直以来,培养英文写作能力主要依靠英语课本进行,可利用的资源十分匮乏,学生的写作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在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借鉴和总结,逐渐感觉到英文报刊对于提高学生英文写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英文报刊并不是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唯一途径,但是英文报刊对于提高中学生英文写作能力却是最佳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为通过阅读一些名著的英语简写本,看一些通俗易懂的英文杂志,对于提高对英语语言的认知能力、不断的积累词汇和英语习惯表达方式,进一步体会和领悟作者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之后用英语来表述写作等就有水到渠成之效果,这样就也可以大大的提高了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并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中文写作习惯对英语写作水平的影响;鉴于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提出要不断地阅读英文报刊,为英文写作提供语言、内容、修辞等方面的输入和范本,从而提高其英文写作能力.
首先,英文报刊作为一种时事英语,不仅话题新颖,从校园热点、文化知识、到休闲阅读等内容广泛,而且文章短小精悍,迎和现代生活节奏,容易让人接受,能够与学生产生共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浓厚兴趣,因为兴趣是写作的最大动力,也就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而情绪高涨,因此随着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明显提高,再加上阅读了不同题材,拓展了知识面,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及深度就会有明显的提升,顺其自然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也就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次,英文报刊能够比较及时地反映英语的发展和变化,有助于英语词汇和短语的不断更新.就其丰富的词汇而言,21世纪英语具备任何一门英语课都不具备的优越性:在今天的信息时代,新的词汇随着信息爆炸而不断出现,其中有些十分有用而又不是过于专业化的词汇往往最早出现在新闻传播媒介上,并由此进入千家万户,比如,中国的唐诗在某些西方国家很流行,高二第二期的阅读材料Moon comes round full circle中,有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翻译,Though miles apart, we’ll share the beauty she display.有关最新科技动态及产品的词汇一般都最先出现在新闻中,才逐渐被人们接受.相当一部分的词汇刚在新闻英语中出现时在字典中是查不到的,如,glocalization这个词,它是由英语单词global和local(ization)这两个词合成而来,可以猜测,这个词与全球和本土有关,可以翻译成“球土化”,它指的是一种文化现象,即带有本土和民族特色的东西逐渐被全球接受;比如,中国的唐装在某些西方国家流行,蕴涵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电影在国际电影界的备受瞩目等.从新闻英语诸多的新鲜词汇中,我们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词汇学习技巧,而且也能更多地了解世界.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每周开一节报刊写作课,旨在通过报刊阅读,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通过实践,我们可以看到英语报刊阅读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势.
最后,英文报刊中丰富的文章结构、体裁、与此相适应的语言风格、详细阐述或叙述的角度和方法、文化多样化的接触,有助于学生建立不同文体风格图式、利用多渠道信息完成具有特定交际目的作文的能力,同时广泛的英文报刊阅读还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框架下的文本存在方式.因为在非自然英语环境中,英语学习者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接触大量的、地道的书面语言,也只有在有足够量的输入前提下才会有输出,才会有较高水平的英文文章的问世.
Ⅳ 做英语阅读理解的技巧有哪些
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是靠大量的阅读来训练和培养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是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
一、阅读积累
要提高阅读水平,词汇量与短语量非常重要。所以要提高阅读水平,就得学会积累词语。每当有空时,就拿出这个小本子来背诵记忆。这样做不但不费时,而且效果也很好。因为不时地接触、反复地记忆,词汇量会增加得很快。
二、大量阅读
选一些感兴趣,且不需要经常查词典也能看懂的英语书;订一份英语报纸,既让可以获取里面时尚的阅读信息,又可以体验到英语给你带来的快乐;看一些开阔视野、提高知识水平的英语电视节目等。
三、整体阅读
有时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句子都能看懂,但读完文章印象却不深,这就牵涉到对文章框架结构的整体理解。首先,要重视文章的标题和文章的首句,因为文章的标题或首句就是文章的主题,文章的内容就是围绕主题展开的;其次,文章的结尾句往往是这篇文章的结论或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再次,善于标注文章关键句,可以帮助掌握文章的全貌,理解文章的主题。很多题目就是围绕它们而设计的。
四、把握要领
在做阅读理解时,可遵循三部曲的原则,即:快速阅读短文,通读测试题,明确考察点;认真逐题作答;复查校对答案。
做完所有题目后,再读一遍短文,逐一检查所有答案是否有误。如果有拿不定主意的答案,不要随意更改。一定要从原文中找到依据,方可更正。
Ⅵ 做英语阅读理解有哪些技巧
做英语阅读理解的技巧有:
1、若针对举例子、人物言论出题,需要查找例子以及人物所说的句子前后的内容,然后与各选项逐一核对。
2、在出现一些关键词,如however,but,moreover, therefore,thus时,要特别注意句子前后意义的转折、递进、因果等关系。
3、细节理解题的答案一般是同义替换项或者同义转换。
4、选项中有绝对语气词的一般不是答案。如: must,never, the most, all, merely, only, have to, any, no,completely,none, 等。但不是绝对,也有例外。
5、注意选项中的副词、形容词和介词短语等与原文是否一致。如:must, may, often,should, usually,might, most,more or less,likely,all, never, few等存在程度不同,经常被偷换,往往被忽视。
6、注意干扰项特点:与原文内容相反;与原文内容一半相符,一半不同;叙述过于绝对化;原文没有提及。
(6)新闻英语的阅读技巧扩展阅读:
阅读积累要提高阅读水平,词汇量与短语量非常重要。所以要提高阅读水平,我们就得学会积累词语。我们不妨这么做:在通读全文后看第二遍,遇到生词尽可能根据上下文来猜,仍猜不出意思的,就查词典,然后将这些词抄写在一本可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
每当有空时,就拿出这个小本子来背诵记忆。这样做不但不费时,而且效果也很好。因为不时地接触、反复地记忆,词汇量会增加得很快。
另外,句子都能看懂,但读完文章印象却不深,这就牵涉到对文章框架结构的整体理解。首先,要重视文章的标题和文章的首句,因为文章的标题或首句就是文章的主题,文章的内容就是围绕主题展开的;
其次,文章的结尾句往往是这篇文章的结论或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再次,善于标注文章关键句,可以帮助你掌握文章的全貌,理解文章的主题。很多题目就是围绕它们而设计的。
Ⅶ 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具体如下:
1、细节题解题技巧
细节题的命题方法很多,如可能是对某个细节用同义结构转换后进行考查、也可能是将文章中的几个细节(通常是四个)放在一起要求考生判断是非(选出正确的一项或选出错误的一项)或对几个细节进行排序等。解答这类试题时,一个常用的方法就是运用定位法,即根据题干或选项中的线索词从原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与选项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答案(此时要特别注意一些常见的同义转换)。
(1)、关键信息定位法。这个主要是细节题,如涉及到数字(日期、时间、价格等),就可以在文章中快速圈出数字,再找出目标数字及相对应的细节作息,还有人物姓名、地点名词等等,其他的还包括一些提示情节发展,或条纲性关键字眼,如First,
Next, Finally等等。
(2)、 同义定位法。英文中可以用Paraphrase表示。同义定位就是指问题所用的关键词和文中的不一致,但属于同义性质,同义转换其实是在关键间的基础上拐个弯。
2、推理题解题技巧
推断题定义:在理解原文字面意思的基础上,通过对语篇逻辑关系的分析和细节的暗示,做出一定的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到文章的深层意义及隐含意义的过程。
出现特征:在考题中经常出现的词有infer, imply, indicate, conclude, learn from, probably, most likely, prove /according to等。
3、主旨大意题解题技巧
(1)、 要在阅读原文基础上,仔细考虑选项是否与文章主题有密切联系;
(2) 、再看选项对文章的概括性或覆盖面如何;
(3)、 要注意题目是否过大或者过小;
(4) 、要避免下列三种错误:概括不够(多表现为部分代整体,导致范围过小)、过度概括(多表现为扩大范围)、以事实、细节代替抽象概括的大意。
(7)新闻英语的阅读技巧扩展阅读
如何做好英语阅读理解
一、事实细节题
对于事实细节题,剖析一下不难看出,事实细节的内容不会单独出现,它总会与前前后后的段落内容相呼应。考生只要抓住整体大纲,看懂主题,利用内容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时间空间的关系转换,并对细节进行深入的剖析了理解,确定主题,将零碎的细节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就能深刻理解材料的内容,从而轻松解决问题。
二、词句理解题
词句理解题主要讲究的是理解题意,通过短文的词、短语或句子的理解来充分理解题意,,碰到不熟悉的词语要避过,先略读再通读,仔细推敲,尤其是对语境的理解要准确。
三、推理判断题
推理判断题最主要的就是注重文章结构的逻辑关系,抓住关键词,结合有关的生活和社会常识,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文章内容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目的,进行推断。
四、归纳概括题
适合这类题型的阅读理解通常具体反映在文章的题目或一段短文的小标题上;很多文章从一开头就直接说出观点,表达中心思想。所以对于这类题型,一定要提示学生注意主题句和主题段,绝大多数的短文类似于语文的老三段,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注意隐藏的中心思想,准确了解文章结构,把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注重逻辑关系,把握住文章的脉络即可。
五、图表理解题
图表题一般最简单,主要考察的就是学生的思维模式,注意逻辑关系,分析其中的细节,找出符合图示所要求的必要条件。
Ⅷ 英语阅读技巧有哪些
阅读理解:理顺文章思路,弄清题目的类型
阅读理解的测试重点在词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三个主要方面。按测试题型可分为文章的话题、中心思想、结构、寓意、细节、词义猜测及逻辑推理等。阅读与完型的共通之处是:都对考生在上下文理解方面有较高的要求。给学生以下几条建议:
一、一切要以文章为出发点,切忌以自己的观点取代文章中作者的观点。
二、注意把握文章的题材和体裁,在阅读过程中保持清晰的思路,顺着文章的脉络读下去。
三、弄清题目的类型,如细节往往是散布在文章各处的,词义猜测或指代关系则要看其上下的几句句子,主旨题可以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结尾部分寻找答案。
四、掌握词汇手册中所列的词语,在阅读时不要因为遇到不认识的单词而影响阅读速度,要以文章整体为主。但有时也可采取文章与题目相结合的方法,尤其当文章难度较大时,不妨从题目中寻找一下提示。
五、注意阅读理解中的干扰项,主要包括脱离原文、以偏概全、扩缩范围、偷换概念、正误并存等。
考前准备:做题要精,知识要博
无论是阅读还是完型,都要讲究“精”与“博”,看似矛盾的两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精”是指不要盲目地以题海战作为提高的途径。高三是总结概括阶段,学生的时间也很紧张,所以更讲究“精做题,细研究”。做题时要控制时间,营造实战氛围,每次进行自我评分,错题要仔细分析原因,每一个选项都要知道错或对在哪里,找出自己的弱点,再有针对性地寻找这一类型的题目操练。
而“博”的概念就不只局限于英语了,由于高考中语篇涉及面相当广,上至天文地理,下至社会民俗,所以如果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是很吃亏的。学生们在平时应注重积累,多了解时事新闻、社会热点、文学作品、科学新发现等等。学习是一个整体和广义上的概念,英语的学习同样是无处不在的,拥有广博的知识对于高考语篇的理解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而且也会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当然,阅读与完型的解题能力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是只要学生们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就一定能够有所提高。
Ⅸ 英语新闻写作的一般思路
新闻的种类很多,按分类标准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按照事件的性质分类,新闻可分为“硬新闻”(hard news)和“软新闻”(soft news)两大类,硬新闻即“纯新闻消息报道”,指题材严肃、具有一定时效性的客观事实报道;软新闻是情感味浓、写作方法诙谐、轻松幽默的社会新闻,不注重时效性。新闻英语中常见的体裁主要有三大类:消息(news)、特写(features)和新闻评论(commentaries and columns)。
新闻写作由于记者写作风格不同,文体结构无定格。但大体上说新闻文体的主体结构是由标题、导语、正文三部分组成。
标题(headline):浓缩概括全文的中心实质问题。
导语(lead or introction):通常为文章的第一段。文章的第一段提供主要话题和最主要的事实。
正文(body):在导语的基础上,引入更多的与主题相关的事实,使之更加详实、具体,并展开评论,进而得出结论。
在此我们以消息为例,详细分析一下它的基本结构。消息类新闻属于“硬新闻”,是广泛采用的一种新闻体裁。消息报道中的导语十分重要,它位于第一段或第一、二段。通过它点出新闻的主题,这是消息这种新闻文体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五个W和一个H(When? Where? Who? What? Why? 和How?)是构成一则完整消息不可缺少的要素。直接的消息报道或纯消息报道一般采用“倒金字塔形式”(the Inverted Pyramid Form),其特点是按新闻报道最重要的五个W和一个H头重脚轻地安排材料,把新闻的高潮和结论放在最前面的导语里,然后以事实的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in the order of descending importance)材料。
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每天刊载和播发的新闻中,百分之九十是用倒金字塔结构写成的。
对于报纸来说,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有自己的优势。主要是可以使读者很快得到新闻的精华部分;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一般读者很少把一条新闻从头到尾读完,他们可能随时放下报纸,因此,报纸有必要让读者首先读到最重要的新闻内容。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这种倒金字塔式结构,请见西方新闻学著作中的图表说明:
The Inverted Pyramid Form
Introction containing most important or most interesting information 导语(包括最重要或最吸引人的消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这种倒金字塔式结构,请见西方新闻学著作中的图表说明:
The Inverted Pyramid Form
Introction containing most important or most interesting information 导语(包括最重要或最吸引人的消息)
首先要注意消息报道导语(第一段)里的“电头”(dateline)“FILADELFIA, Colombia(AP)”即“美联社发自哥伦比亚费拉达菲亚的消息”。美联社新闻报道的时间通常置于消息的最前面(NOVEMBER 22, 19:43 EST),即美国的标准时11月22日19点43分。
第一段十分简单明了地告诉读者:星期四,哥伦比亚西部的一露天金矿由于大雨而发生坍塌,至少28人死亡,40人失踪。
第二段增加了新的新闻事实:金矿坍塌的遇难者是贫民,虽然政府警告说由于侵蚀使采矿危险,但他们置若罔闻;金矿的坍塌可能是由于非法的开采以及近日的大雨造成的。这一段支持并扩展了导语。
第三段是背景材料。利用事故生还者的所见所闻讲述当时的情景:共发生了两次塌方,第二次的塌方将赶去救援的矿工也吞没。
第四、五、六、七以及第八段均是与主要新闻事实有关的次重要材料。第四、五、七、八段讲述了来自红十字、民防组织以及各方救护人员的救援进展情况。第六段也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官方宣布事故中有28人死亡,至少40人失踪;有32名矿工受伤被送往医院。
第九、十、十一和第十二段也是背景材料,利用目击者的所见所闻进一步描述了金矿坍塌时的情景。
第十三、十四和第十五段均是与新闻事实有关的次重要的材料:这个金矿几个月以前就关闭了,但由于经济衰退人们又重操旧业;山体滑坡是哥伦比亚最常见的自然灾害。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新闻报道是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导语是一段简单清楚的叙述。随后的数段对导语进行了解释、补充和扩展,有利地支撑了导语。在导语中基本将“五个W、一个H”交代清楚。它所回答的问题分列如下:
Who—gold miners
What—were killed
When—Thursday(Nov. 22)
Where—in western Colombia
Why—the walls of mine were softened by rain
How—(were killed) by crash
应该说明,记者即使采用“倒金字塔结构”,也不一定在导语中全部都包括五个W和一个H,或许只有三个或四个W,另外一个或两个W出现在下面的段落里,这也是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