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研修阅读专著
A. 要写一篇英语的书评,麻烦推荐一本简单点的书,是专著,好写书评的
the Great Gatsby
the Wuthering Heights
《语言学教程》 胡壮麟
B. 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理论研究属于专著还是期刊
英语这门科目最重要的就是平时的积累.你自己想想看,你上完一个单元和没上其实没什么较大的区别,不可能说多学了一个单元就会考高多少分。所以平时要多读、多背、多写。英语的听力不能拉分,这个题型很好训练,自己买本训练书籍附带磁带的,每天听半个小时。另外平时听歌听英文的,看电影也是一样,并且在听和看的过程中尽量去想各个单词的意思,想不透也不必深究,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次是单选题,我认为单选就是在考基本功,老师上课时讲过的语法巨型等要牢记在笔记上,并且要记下1到个例句,常翻看笔记。我建议你做单选时必须保证在10分钟内,毕竟你会就是会,不会就不会,不要浪时间。接下来是完形,做完形题时,我总结的方法是先通读一遍,不要急于下笔,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之后在做时要注意“瞻前顾后”,没必要读懂每个单词的意思,也不可能全读懂,重要的是自己要融入文章中。做完形单词和短语量也很重要,毕竟有许多生词在里面。其次就是平时要多看英语杂志,举个例子,去年月份左右我们老编的一篇完形解析题,被刊登在杂志上,今年就被高考的辽宁卷采用了,你说谁要是之前看过,那该多爽啊!第四就是阅读,也是最能拉分的一项,最重要的是耐心和毅力,坚持一星期多几次,做完后一定要总结,是哪里犯错。做阅读最忌讳的就是做三篇就没有心情继续,不能这样。有的阅读不必全文通读,比如他会分段呈现信息如广告这类的阅读题就直接看问题,看准他问的是什么,然后到文中找答案,绝对找得到,还是提醒你:耐心!第五是改错,这题和单选有些相像,都是考基本功,你得练就一双慧眼哦!最后就是作文,有大部分考生不重视作文,其实写作也很重要,一个人的英语写作水平高,那他的改错、单选也一定不会差!你坚持每星期写一篇作文拿给你们老师帮你批改,尽量多用巨型和短语,多用地道的英语,不能出现中国式英语。学会写主旨句,就是在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必须要有归纳个概括整段的意思,要具有归纳性。在写时必须要认真读题,严按照要求,但不必死搬题目,可以适当地加入内容,但是要注意字数。写得越多就会暴露自己更多的问题,最多不要超过一句话。英语文章一定要体现出层次感,绝多不能东一点西一点,在写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时,要注意积极向上。顺便说一下,我目前上的ABC天卞英语的老师和我们说过 如果要掌握好英语是不难的!一定要有一个适合的研习空间与实习口语对象,重点就是老师教学经验 发音纯正非常重要,不间断天天口语沟通,1&1针对性教学才能够有非常.好.的学习成果。课程结束后记得重复复习课程录音音频 更可以加深印象~实在是真的没有练习对象 最好能去旺旺或沪江取得课余学习材料阅读 多说多练一下子口语就提升起来 学习效果肯定会达成目标的。(字要写得好,不能出错,写前打草稿,时间必须保证在分钟以内!)加油啊!!
C. 请提供一些好的关于英语发音的专著,或是英语专业关于这方面的课本
<p>勤快点查字典咯!</p> <p>或者是在网上有很多在线英汉词典</p> <p>都有真内人发音的</p> <p>给你推荐容个 <a href="https://wenwen.sogou.com/login/redirect?url=http%3a%2f%2fstudy.hongen.com%2fdict%2f" target="_blank">http://study.hongen.com/dict/</a></p>
D. 有关研究专著
目前与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岩有关的研究专著主要有《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演化》(潘桂棠等著,1990)、《青藏高原地质演化》(常承法等著,1990)、《青海可可西里及邻区地质概论》(张以茀等著,1994)、《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孙鸿烈等著,1996)、《青藏高原北缘火山作用与构造演化》(赖绍聪等著,1996)和《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板内火山岩》(邓万明著,1998),对青藏高原新生代火山活动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近十年来,国内外对高原岩石圈和地壳缩短、加厚机制的论著很多(Dewey et al.,1988;Tapponnier et al.,1990;李廷栋等,1995;肖序常等,1998),主要观点认为在双向挤压下,南北向缩短而在垂向上增厚;岩石圈的缩短、加厚并不是在整个高原上同时进行的;地壳和岩石圈并不一定按相同的比例加厚,陆内俯冲、断裂、逆冲推覆更容易使岩石圈加厚,而地壳则可以通过岩浆的侵入活动来进行补充加厚。我们认为高原岩石圈的缩短、加厚与地幔拆沉、软流圈上涌和异常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等一系列事件是一个有机而连续的动力学过程,其动力源主要来自印度-澳大利亚板块持续向北的漂移挤压,同时受到亚洲大陆几个刚性地块的阻挡或相对向青藏高原的俯冲和挤压,而深部热动力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自19世纪末就有人涉足藏北高原羌塘和昆仑山新生代火山岩的野外地质考察和室内分析研究,但大多仅限于零星的野外观察和描述,资料缺乏系统性和区域性。80年代中后期,我国地质工作者先后与英、法、美、日等国家的学者在青藏高原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科学考察,从而推动了对青藏高原新生代火山岩的研究,但多数为有限的、局部的地质路线考察研究成果,且大都偏重于高原的南部和东部,北部很少,尤其是高原腹地羌塘地区第三纪火山岩源区性质和岩浆起源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却明显滞后(邓万明,1998;王碧香等,1999)。同时,从目前已发表的文献资料来看,对藏北高原钠质碱性系列火山岩和钾玄岩系列火山岩的研究程度远高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火山岩。
E. 有谁能告诉我有关英语教育研究类的书籍或杂志或文章。
丁雪英抄 (1941.12-),女,汉族,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教授。1960年至1965年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65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1965年赴法国格雷诺布尔大学进 修一年;1984年赴法国巴黎二大新闻学院进修;1991年赴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进修。1998年赴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利尔大学讲学。目前担任法语系四年级和研究生课程。曾参加全国法语专业高年级教学大纲的制定工作。主要研究法国与法语国家、地区国情;法国传播学,法国文学。主要译著有:《悲惨世界》(简写本)、《当代新闻学》(合译)、《万有网络的翻译》《人生拼图版》(合译)。在瑞士以及加拿大、法国的《Année Internationale Francophone》年刊等报刊、杂志发表数篇文章。2001年5月赴巴黎参加国际研讨会并宣讲论文。参加了《法汉大词典》及《现代法语疑难词典》的编写工作。
F. 求《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专著有哪些
多掌握一些单词、句子。
大声读、读大量的英语书。
G. 有没有关于英语课堂教学提问技巧的英文专著
英语课堂提问技巧
2008-7-14 8:39:22 文章来源:报纸剪辑 点击数:633
课堂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而启发式提问就是设置疑问,把学生的思考力启动起来,从而引导学生,督促学生独立思考,达到自我强化目的。
一、明确提问目的
问和答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问与答使用得最为广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明确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提出问题造成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认真思考,领会所学内容,并运用语言把知识复述出来,从而达到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良好的提问技巧能优化课堂教学,使师生间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首先抓住提问时机
课堂教学之初,学生的思维还没启动,教师应精心设计一系列与本堂课程有关的问题,由浅入深,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从而把注意力吸引到所要学习的内容上来。但是,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学生的注意力会有所分散,这时再巧妙设置新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转入新的学习内容。这样一环扣一环,不失时机安排提问,就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集中学生注意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很快掌握所学内容。
(2)设置明确清楚的问题
教师设置的问题语言要简练,题意要明确,不能设置笼统的、模糊的问题,使学生陷入迷茫之中,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高中第二册课本中Unit 14 Freedom fighters 开课导入时,如果你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What do you think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
这个问题就很笼统,不易回答。但如果你运用启发式提问,设计出几个小问题:
Do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Martin Luther King, Jr.?
What nationality is he?
What’s his talk about?
What happened to him in the end?
What’s his great achievement?
在这样的小问题的启发下,学生就能顺利地进行思考讨论,从而运用清楚的语言做出明确的回答,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踊跃回答问题。
(3)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当
课堂提问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教师应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提出不同的问题,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围绕主题,有层次地由易到难设置问题,启发每个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思考,达到大多数学生都能经过思考回答出来。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做出准确的判断。
(4)提问时态度要和蔼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所以课堂提问时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态度和蔼热情,让学生有一种被重视、被欣赏的感觉。还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法,对学生多表扬、多肯定、多鼓励。例如,每当学生回答对一个问题时,教师可使用下列赞扬语言:
You did a good job. Well done! Go on please. Your English is incredible. You are really talented. 等表扬学生。既使学生没有回答准确,教师也可以说些鼓励性语言。例如:
You are so brave. May you succeed next time. I’m proud of your courage; but you still need to work hard. Don’t be sorry. I’m sure you will do better next time.
通过以上赏识、鼓励性语言及诚恳的态度,就能够使学生消除紧张心理,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思考回答问题。现在提倡赏识教育、情感教育,作为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友情及亲情,从而创设良好的课堂思维环境,让学生乐于开口,心情舒畅,无拘无束地参加教学活动。
(5)鼓励学生质疑提问
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的,所以课堂教学也要讲民主、人权,让学生有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和机会。教师也可以设置错误问题,提示并教会学生质疑。让学生善于紧扣课堂内容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进行解惑。这样学生不仅接受到来自教师的知识信息,同时也接收了来自同学间的知识信息。而学生自己的语言所传达的知识更符合学生已有的水平和接受能力,更容易被吸收,教学效果也会更好,而且通过质疑提问,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二、拓展提问平台
开放式教学是近年来英语课堂教学的新模式。课堂提问也可以运用开放式自主创新,灵活多样。
(1)自由问答式
每开一堂新课,尤其是warning up, listening及speaking部分,让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等查阅资料,收集信息,自己设计问卷,在课堂上限时分组讨论,自由回答后,让小组代表总结归纳并当堂发言,这样可以加强学生间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采访提问式
学业生们都有想当记者的欲望,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在课堂上让一个学生扮演记者,就某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问题采访任何一位别的同学。这就使采访者和被采访者都必须认真思考,迅速做出反应,并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观点。
当然课堂提问方式多样,也可以采用有奖问答式、上台执教式、纸条传递式等,从而拓宽提问平台,让学生们都有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课堂教学灵活多样,而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一位好教师要善于钻研、思考、创新,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运用启发式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H. 英语小说翻译出版物算专著吗
《著作权法》第十二条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回,其著作权由改编、翻答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因此,翻译后的作品的著作权属于你享有,只要你不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是可以行使对自己翻译的作品的著作权的。
I.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英语专业参考书目有哪些啊
英语语来言文学专业除了政治和二外源之外,还有两门专业课,其中基础英语的参考书:
Poole: Introction to linguistics;《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章振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综合英语教程》第5-6册,邹为诚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2003.1);谈语言:写作读本/About Language: A Reader for Writers (5th edition) William H. Roberts & Gregoire Turgeon,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汤姆森学习出版社(2000.8)。
翻译的参考书:
《简明英汉翻译教程》章培基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新实用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湖北教育出版社;《英汉、汉英翻译教程》(第一版)张春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如果是考外国语言学与英语语言学,科目是二外和基础英语。
J. 研究七角楼的专著有哪些
《七角楼》是霍桑的又一力作。就其故事梗概来讲,《七角楼 》没有很晦涩、错综复杂的故事情
节,然而其表现的主题和内容都十分深刻,并且丰富。
8流
《七角楼》不仅仅是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构建小说故事和丰富的情节那么单一,而是多元化地融
10美
入了作者自己的审美倾向,通过揭示和解读这些审美倾向,能够使我们对小说生发出更深入的理解。
11过
12折
(一)传奇的倾向
13折
在小说中,能够表现出作者自身所主张的一种传奇的倾向。作者表示他就爱那个小说看做是浮
云,而绝不是现实的土地。这样的说法实际上是告诉读者在他的小说《七角楼》中,读者们不可能以
这个小说为蓝本和基础找到自己所生活的正是世界的写照和影子,它不过是一种虚构出来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有着作者希望表现出来的元素和主旨,但是这元素和主旨却不用来提供给观众用以联
系自己的’现实状况。
在这里,作者似乎是要建构- -种虚无缥缈的美学殿堂,这种虚无缥缈使得读者在阅读中涉及的世
界和小说中构建的世界都成为了-种虚无缥缈无法定论的世界。在读者仔细品读文本的时候,能够被
是醒到小说确实是讲述了一个关于土地、民族甚至是- -个国家的故事,同时这个故事又起源于- -定的
传说。读者在进一步阅读中也不难 发现,实际上作者霍桑还是能够在这样的故事建构中体现出一种独
持的、有方向性的审美特性。而至于作者自身所赋子的作品是浮云的定义,实际上正是给了读者- -个
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给了他们一-定的自由,通过自己的阅读而后理解,对小说所想要表现的主旨和
小说中具体的内容作出进一 步的思考,也可能是结合个人生活和现实的,正如这片浮云还是具有云朵
的性质的,能够被人们的想象塑造为各种有意义和特征的现实事物。
(二)融审美和教育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