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阅读 » 初中英语阅读讲解上课步骤

初中英语阅读讲解上课步骤

发布时间: 2023-04-13 17:57:09

初中英语课讲课流程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语言输入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学目标之一。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初中英语课讲课流程,希望你们喜欢!

初中英语课讲课流程

一、课前准备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课前准备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

传统观点把课前准备叫做“备课”,现在已经被一个新的概念所代替,它就是“教学设计”。一提起教学设计,自然就要想到教案。所以,教案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

1、对老师来说,教案的内容是有用的,切忌走形式。

2、体现不同的教学内容的特点、自己的风格。

3、教案中体现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积极互动的。

4、在重视“预设”的同时重视“呈现”。要适当设计“留白”,给学生自由发展让出空间。

二、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新课的开端,一般来说,导入新课,设计导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导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2、符合教学内容。

3、从学生是实际出发。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体现。因而导语的设计要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

4、从课型的需要入手。导语的设计要因课型的不同而不同。

1)新授课要注意温故而知新,架桥铺路;

2)讲授课要注意前后照应,承上启下;

3)复习课要注意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5、导语要短小精悍。时间过长容易喧宾夺主。

6、形式要多种多样。

下面是我常用的导入的方法。

1)、由问题导入

2)、由故事导入

3)、由诗句、谚语、俗语导入

4)、由学生身边实例导入

5)、由社会热点导入

6)、由多媒体演示导入

三、主题探究

课堂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是主题探究。“主题”指课堂教学的主题,“探究”指师生对本课主题的学习和研究。传统的教学把这个环节称作“讲授新课”。“主题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这一环节实施得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如何进行这个环节

的教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存在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四、强化巩固

强化巩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巩固一般发生在主题探究之后。课有课的巩固,单元有单元的巩固。巩固的目的就是强化。但是强化不只发生在巩固阶段,强化往往与主题探究交替进行。那么如何搞好这个环节呢?

1、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提倡积极的强化巩固

五、总结拓展

老师们认为什么样的课堂总结是好的呢?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不能过于关注学生的认知,不能忽视学生情感,如果过于关注学生的达成,将会忽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带着问号来,带着问号走。好的课堂总结,既能使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得到升华和总结,也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拓展新的道路。

(一)、课堂总结的意义

1)对所讲授的知识加以总结、整理

2) 深化概念、规律、反馈信息

3) 设下伏笔,活跃思维,为后续教学服务

(二)、总结拓展的方法

1、画龙点睛法

老师在结束时,把精彩的片段或关键问题,或重要的方法加以精辟的概述,或设计成能发人深思的问题,能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升华。

2、置疑法

老在学生顺着自己思维走,准备结束新课的学习时,突然设置疑问,使趋于平静的课堂再起波澜。这种置疑也可以延伸到课外。

3、求异法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前后联系,将一些有共同特点的内容的相异点列出来,进行分析对照。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加深认识。

4、衔接法

为了下节课的顺利进行,老师通常在结束一堂课时,向学生提出预习新课的要求。

5、启迪法

老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可以是思想上的,也可以是艺术上的

综上所述,了解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做好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实际情况及教学原则而设计的,只要这种活动的设计能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是好的活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把握好这五个要素,通过对课堂主阵地的掌控,有效提高效率。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

一、阅读课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1、对于学习者的分析。初中生刚正式接触英语这一门学科,对一门新鲜的学科还是感到好奇并且极其愿意学好的。但正因为从前没有学习的经验,所以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和习惯要靠教师来设计和培养。教师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既要逐步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评估他们对这一门学科的兴趣和意见。­

2、学习需要分析。《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叫学生学。” 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且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英语阅读课教学目标分析。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目标英语》的广泛使用,对初中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句型,词汇和语法,但初中生阅读的学习不能仅依赖于语法,句型和词汇量,还要依赖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而阅读策略是在老师系统的,长期的培养下形成的,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技巧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 英语阅读课的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处理。对于阅读内容,教师必须注意结合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语言程度,循序渐进,精心选择,合理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在阅读的初级阶段,教师应尽量避免传统枯燥的填鸭式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到了中高阶段教师应加大课堂输入,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阅读能力,拓宽视野,开发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媒体的选择。在英语教学中、对教学媒体的研究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科学、合理、恰当地选择教学媒体 ,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功能和优势 ,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英语学科的教学媒体有直观教具和电教设备两种。如教师的言语、表情及演示 ,各种实物或模型 ,图片、图表和简笔画、黑板及各色粉笔等属于直观教具 ;而录音、录像、幻灯、投影及计算机等属于电教媒体 ,这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现代英语课堂上的新宠。在考虑如何运用以上各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时 ,需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学生状况及媒体特性等方面来进行选择。

3、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习英语的主要的途径之一。那么在阅读课中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新教材摆脱了传统的逐字逐句分析课文,死抠语法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导入(presentation)——阅读(Reading)——练习(practice)”的教学模式。

下面结合我在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阅读课的实习,作为案例逐步分析。

教学设计案例:3a Read the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tags.

教学材料: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材

一、 前端分析

这篇文章讲得主要是Huaxin 服装店大甩卖。如果按照传统的模式来教,逐句分析课文,这样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倦怠。初一的学生刚接触英语,所以教师必须要做到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以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 、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解决文章提出的问题,了解文章的主要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谈论商品价格。

三 、 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

本篇阅读与我们这单元刚学到的新句型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有很大的补充作用,谈论衣服鞋袜等各种商品的价格,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是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的。

(2)教学媒体的选择

这节课需要学生跟录音大声朗读,因此需要一些播放设备。同样地,教师也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服装类的图片,以活跃课堂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3)教学方法的选择

1、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Pask-based Learning)进行教学。

2、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新单词和新短语仿照原文写篇服装店大甩卖的文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 、 主要的教学流程

1、先听录音 掌握大意

首先让学生同一边录影材料,让学生完成题目中要求填写的价格标签,同时,使用幻灯片展示衣服鞋袜等各种商品的图片,产生情景效果,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活动。

2、提出问题 设置悬念

在上课之前,学生要合作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如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如下一些问题:

Q1, How much is the sweater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Q2,What are these socks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

Q3,Can Mary buy a yellow T-shirt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Q4,Lisa has 20 yuan,what does she can buy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这些问题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并不容易回答,但这些问题的次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3、团队合作 解决问题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先默读课文之后再自发地讨论这些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运学生们通过运用了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加强了对“How much...”句型的熟悉程度,而教师只是充当了引导学生正确地解决问题的角色,让学生培养了合作学习的精神。

4、合理安排 逐步引导

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逐句翻译文章的内容,再板书重要的语法知识点,这样的课堂只会让学生感到厌倦,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我选择让学生先听录音,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然后,让学生再跟录音读,在读的过程中,再向学生解释一些need、want、sweater重要的词汇和语法,并适当引入了pink、purple、jacket等新词,虽然生词量有所增加但效果明显,这样学生不容易感到厌倦,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可以训练学生的发音,循序渐进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5、书面输出 反馈调控

为了检测学生对本篇文章的掌握程度,我选择让学生根据教材原文写一篇服装店大甩卖的文章,在学生完成文章之后引导个别学生上台读出自己的文章并要求其作出自我评价,让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我在充分肯定其写作成果的同时也指出村阿紫的不足,听过评价是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学生自信。另外,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强了语篇片意义的深层理解,这样整堂课下来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㈡ 英语阅读课的步骤

阅读课教学过程分为三个不同阶段:

一、阅读前(Pre-reading)

在这段时间,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材料做好导读工作(Preparations for reading)。

三、阅读后(Post-reading)

1、精读

本层次是学习型阅读阶段,任务是立足于全篇对课文的一些重点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进行集中学习,并作适当的扩展、归纳。同时利用教具、简笔画、实际场景、生活实际创设新的微型语境,运用词汇、短语乃至句型,并适时的融入语言知识、跨文化知识。

2、强化和巩固

学生对篇章结构、内容及融入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后,要围绕所读内容和遇见的新词汇和语法现象进行练习。教师要为他们创造机会,让其学以致用。

3、课后阅读

课后阅读主要是指泛读,是课堂教师的延伸。教师应选择与课文和作者有关的材料或其它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的读物供学生阅读,增强其信息量,扩大其知识面。通过大量的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其独立阅读的能力。

㈢ 初中英语怎么上

方法/步骤分步阅读

一、熟悉初中全部知识和语法。
作为一名初中英语老师,必须要熟悉初中全部的知识点和语法点,这样才能做到对知识的运用自如,这是给学生上好英语课的必要前提。

二、认真写好教案。
上课之前准备好教案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教案要做到对这一节课的所有知识点涵盖全面,这样能够更加系统的帮助我们区分出重点、难点。
课前自己模拟过课。
这一条是针对新老师来说的,如果对自己这堂课是否能上好没把握,不妨提前先过一遍课,可以是在脑子里模拟一下上课流程,也可以找个地方真实模拟。

三、准备好随堂练习。
英语课上只是讲知识点和语法是没有太大效果的,还需要配合一定的练习达到巩固的效果,随堂练习不宜出的太难,但要涵盖所讲的知识点,旨在让学生会用。

四、调动学生积极性。
上课过程中,学生接收知识的情况完全取决于你上课的技巧,要适当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者小游戏,在学生情绪不高的时候或者走神的时候,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五、多鼓励学生。
学生很多时候是需要认可的,不管是对了还是错了,高分还是低分,只要他们努力了,就应该得到鼓励,有自信的孩子、经常被鼓励的学生会更加有学习积极性的。

六、课下多和学生沟通、交流。
作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还包括课下的交流和沟通,找时间多和学生谈心,和他们交朋友,对于上课效果来说是事半功倍的。

㈣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英语阅读 时,很多同学都会遇到浏览速度过慢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了。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初中英语阅读 教学 方法 ,供大家参阅!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篇1

目前,在校的中学生在 学习英语 的过程中存在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诸多的问题中最重要的是阅读能力差,考试中失分严重,即学习英语的时间少,只限于课堂,平时很少有听、说、读、写的机会。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以上情况,经过认真 总结 和思考,为大家提供几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

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七步教学法”

1、预学。在教学课文前,要求学生做好 课前预习 ,借助词典、单词表或有关资料,能对 文章 内容有大概的了解,能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结构,不懂的字词句让学生在预习时划出来,留到课堂上或课后解决。把这一课前预习,作为提高阅读课教学效率的第一步,不无原因,学生要有一定的预习能力,且学生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坚持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预习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听课效率。

2、导学。导学是一堂课的开始,“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导学部分,教师不能忽视,教师应精心设计,引人入胜,要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

3、听读。学生在初步感知整篇文章内容后,让学生进行听的练习,在听之前可以提一两个问题,问题要有代表性,要让学生听完整篇文章后才能得出答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听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整体理解能力。如果文章比较长,可以选择部分重点段落给学生听。听完后,核对答案,朗读课文。朗读课文可视学生理解情况作不同的要求,可以是模仿性跟读,也可以是学生集体朗读或分组阅读,或个体练读。在读的过程中要做到口、眼、耳、脑同时并用,提高记忆能力。另外,还应注意语气、神态,要通过朗读做到心领神会。

4、设疑。学生听读后,已经对文章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时要求学生默读文章,解决教师精心设计或练习册中设计的T/F判断题或问答题。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这几点:①先易后难;②先理解后拓展;③先浅后深,兼顾两头。通过设疑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了解学生是否把握文章的中心、重点。

5、复述。复述课文是阅读课课堂教学的升华,是培养学生组织语言连贯表达的重要训练手段之一,通过复述对所学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变文章中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会说才会写,坚持复述,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6、解难。所谓解难,就是指英语课堂教学中排忧解难的过程,是强化重点,突破难点的必经之路。解难的形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由教师提出文章中较难理解的语言点,由学生思考、讨论,然后解答;另一种是学生将预习时或经过课堂教学后还有疑惑的问题提出来,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讨论解答。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便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7、查测。这一步骤主要是检查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查测的内容一般是课文教学中的重要语言点,也可以是拓展性问题。查测的形式可以是口答、也可以是笔试。用不同的方式检查学生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哪些知识没有完善需要补充或提高,进而尽量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二、督导学生课外阅读

1、设定目标以引发阅读动机

教师应当重视和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

均衡的课外阅读,努力使一部分课外阅读时间成为课内阅读训练的延伸和补充。

2、跨越生词障碍

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最头痛的事也是影响阅读速度的最大障碍莫过于生词了。我们把英语作为外国语来学,中学英语所涉及词汇也有3800多个。这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常常听到一些学生阅读时抱怨:文章看不下去,生词太多。

其实,一般人在阅读时,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单词,生词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猜测的(人名、地名、组织机构名除外)。词义猜测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方法:

(1) 根据定义或解释说明猜测词义

(2) 根据对比关系猜测词义

(3) 通过因果关系猜测词义

(4) 根据语篇逻辑关系及常识猜测词义

(5) 根据列举的事例猜测词义

(6) 根据构词法知识猜测词义

3、克服阅读的不良习惯

(1)慢读(slow reading)。有许多中学生总认为读得越慢,对文章信息了解得越多,理解程度也就越高,因而自觉不自觉地总把阅读速度放慢,以求对文章更好的理解。阅读速度与理解率几乎没有关系。

要纠正这种不良习惯,首先要改变那种认为阅读越慢越好的错误观念,平常注意提高阅读速度。其次要经常进行限时阅读训练,在做阅读理解练习时,不仅要注意准确率,而且要注意一定的速度,逐渐养成 快速阅读 的习惯。

(2)指字(pointing)。读者为了集中注意力而用手指、笔、尺等指着字行,并随着眼球转动而移动手指或其他指字物体。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反而会降低阅读速度,而且往往使读者把注意力集中到书页的字行上,而非文章的思想内容上。

对付这种毛病的方法不难,只要读者在平时的阅读中,不断提醒、克制甚至强迫自己将习惯用于指字的手或其他物体离开读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可克服。

(3)声读(vocalising)。养成这种不良习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读者缺乏默读训练或对文章中的文字不熟悉。实验证明,声读比默读慢得多(一般人默读速度是他朗读或讲话速度的两倍),而且不利于理解文章的内容。

要克服声读,一开始可采用阅读时紧闭双唇,用牙齿咬住舌头或口里含东西等办法,然后多做快速阅读训练。

(4)心读(sub-vocalising)。心读是一种除本人外其他人觉察不出来的有声阅读方式。心读时,读者在心里对自己清晰地发出某个词的读音并好象清楚地听到自己在念一个词。造成的主要原因和书面语言的性质有关。因为文字既代表意义又代表声音,读者自然地将文字声音联系在一起。但太多的心读过分依赖言语而非语义,因而影响阅读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对阅读效率的提高是十分不利的。

克服心读惟一有效的办法就是有意识地将阅读速度加快到超过最快的讲话速度,因为在这样的快速阅读中,读者已经没有时间去念出每个单词的声音了。

(5)心译(mental translating)。心译就是读者在阅读英文时,先将英文译成母语,然后经过母语去理解所读的内容。它是读者在掌握母语后再去学习外语时常犯的一个毛病。由于这种阅读方法必须经过多重的翻译环节,必然影响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性。

(6)过分复视(too many regressions)。复视是对已阅读的内容感到不放心或没看懂,再次倒回去读的现象。每个读者都需要复视,但复视次数太多会影响读速。

要减少复视,首先要明白对某篇文章的理解是相对的,阅读时并不是要你记住每一个单词和每一个细节,而是只要理解文章大意,并建立起一遍就能读懂的自信心。其次,除非在做阅读理解题我们可根据问题稍作复视外,在一般的阅读中坚持强迫自己的目光始终从左向右移动。

要消除这种毛病,首先读者要认识到它的害处,认识到阅读英文时用英文思考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并在平时阅读中自觉去克服才能有效。其次,这一习惯必须经过大量的快速阅读训练才能去掉,因为当没有时间让你重复多重翻译环节时,你的脑子会逐渐自然而然地与英语建立直接的联系。

4、进行快速阅读训练

教师应通过课文教学、补充阅读量,对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训练,使他们掌握阅读技巧,从而提高理解能力。以下是快速阅读的几种方法。

(1)养成泛读的习惯

(2)养成“成组视读”习惯

(3)养成计时阅读习惯

三、以写导读

1、布置写作任务,激发学生查阅资料

实践证明,通过布置各类写作任务,开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依托的课外泛读训练是行之有效的。布置写作任务可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导向。

2、以写导读常用的方法

以写导读最常用的方法当数缩写。如果文章过长,也可选取其中的核心段落让学生缩写。设置这种缩写练习的关键在于不能让学生有机会摘录原文语句,拼凑成文。教师可以规定缩写文章的开头、衔接部分和结尾,并要求学生使用原文中的关键词语。

总之,阅读,作为 英语学习 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掌握方法是最基本的要素,但要提高英语阅读水平,更主要的是在方法的指导下,阅读尽可能多的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并逐渐积累自身阅读 经验 ,久而久之,在做题中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篇2

在阅读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进行阅读。

一、略读策略

通过整体粗读快速浏览全文,领略内容大意,抓住主题句,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找到文章的主题句,抓住中心论点的能力,使学生理解主题句与文章的具体事实细节的关系,帮助理解为细读做准备。

【案例】略读技巧的巧妙运用

初三英语上册Mole8 Unit 2 Read on to find out who the winners are .文章以摄影比赛为话题,介绍了Tony为参加摄影比赛而拍摄的经历和上届摄影比赛的结果公示,学习定语从句。摄影比赛这个话题,学生非常地熟悉也很感兴趣。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第一段是

中心段落,其中中心句出现在本段的最后一句There are four prizes ,so read on to find out who the winners are.这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依次介绍了4个获胜者,最后一段总结这次摄影比赛的结果和意义。然后回答问题:

1. How many prizes are there in the photo competition?

2. What are the names of the four prizes for the photo competition?

【点评】

通过学习,不但清楚地把握了文章的主旨,而且容易地掌握了文章的结构。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而每段的内容都与主题有着很重要的联系,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图、观点、态度,这样就了解了文章的概貌。所以弄清文章结构上的问题,对于把握文章主题、文章大意是非常重要的。掌握了这种略读的技巧,我们会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一点点地进行练习,然后进行综合运用。

二、推读策略

推测未直接写明的含义、因果关系以及词义猜测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新的单词、表达或语法。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规定,阅读理解材料的生词率不超过3%,并且考纲还要求学生具备分析判断生词词义的能力,即猜词的能力,这是阅读能力的一种重要体现。猜测词义要指导学生根据语法知识先猜测词性,然后根据上下文判断是哪个类别的词,最后根据句意、文意推测它的大致意思。

【案例】词义猜测的种类和应用

推测词义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利用构词法猜测词义;通过对比猜测词义;通过定义或解说猜测词义;通过因果关系猜测词义;通过上下文的语境及相互关联猜测词义;利用常识猜测词义等。

猜测词义阅读题通常针对文章中某一个词、 短语 或 句子 的含义而设置的问题,这类题型主要培养学生利用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和旧的词汇来理解和猜测生词的阅读理解能力。这类题型的设问方式通常有:What is the meaning of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is the closest in meaning to“…”? 例如,在教学初二下册Mole 9 Heroes 的阅读课文My hero-Dr Norman Bethune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来理解In 1938 he came to China to treat the Chinese soldiers in the mountain north of Yan’an中的“treat”的含义。根据下文中的相关词语“few doctors, had to work hard, opened hospital to ”的意思,学生就能够猜出它的含义。

【点评】

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这样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又形成了一种

能力。培养学生猜词的能力是我们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够拓展学生的想像与思维。长期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提高推测能力,学生的感知、体验、实践、参与等能力都将得到加强。当然,若遇到关键的词句且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尤其是在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则要提倡学生使用手中的工具书,自行查阅,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三、细读策略

细读属于精读的范畴,又称深读或研读,可以分段细读。它是为了准确地寻找所需要的细节,并理解细节,抓住主要事实和关键信息所揭示文章结构内在的联系,帮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而每段的内容都与主题有着很重要的联系,弄清文章结构上的问题,对于把握文章主题、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㈤ 初中英语课上课流程

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和对学生进行语言技能、技巧的训练,要正确处理好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关系,在教授英语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的基础训练。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英语课上课流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初中英语课上课流程

(一)“结构—情景—交际”对话教学模式

对话课教学基本环节:

循环复现

针对上节课所学重点内容、与本节新授内容联系密切的已学知识,合理安排复现检测,以有效克服遗忘,并为新授内容的学习准备充分的语言素材。对重点词汇、句型进行听写,典范语段背诵默写,口语风采展示,双边主题式简短会话,主题式英语小故事、小演讲等都是较为有效的复现检测方法。

结构操练

围绕语音、词汇、句型等语言知识,通过创设使用语言的场合,从学生生活实际的表达需要出发,让学生在简单的语言情景中听、说、读、写集中操练目标语言知识,引导学生从情景中理解句子的意义,借助听说,在模仿、操练中掌握句子结构,做到能脱口而出后,进而引导学生使用新学词汇、句型表情达意。这种结构交际教学方法能使学生获得语感,从语言的实际意义表达中掌握语言知识,同时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巨大潜能,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通过高密度快节奏的操练,增加语言熟练程度。

模拟情景

回扣本单元核心话题,将刚学到的零散语言内容创造性地整合成一段对话。充分利用录音教学手段,让学生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通过全班跟读、师生对话、AB组操练、男女生分组对话、同桌对话等形式,让学生熟悉对话,并尽可能做到当场背诵。

交际运用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围绕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内容,运用新学语言材料,模仿上模拟情景中的对话,组合编排自己的对话作品并准备表演展示,采用“限量计时”、“限时计量”、“情景表演”等竞赛方式,激活学生的表现欲。使学生敢于大胆开口说,帮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和使用语言,培养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在小组竞赛中,学生不断循环呈现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内容,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处于不断的动态活动过程中,有利于转化为应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对小组作品要作出积极评价,让大部分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巩固练习

针对本节课重难点目标词汇、句型的学习目标设计笔头练习,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汇集、归纳、比较,练习要量少而精。英语教学中安排适量的笔头练习,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相宜的训练而得到发展,既不能只注重口头训练而过分忽视笔头训练,更不能不加分析就把各类练习卷分派给全体学生完成,把学生带入无效的、耗时的机械重复的练习。新授内容较多时可以充分利用自习时间对新学内容进行适量的书面训练。

对话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课前集中识词,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和识记单词的能力,为两两对话提供词汇的基础,使开展多种丰富的口语交际活动成为可能。

2、在口语训练的不同阶段应把握好不同层次的要求。由机械背诵到替换套用再到灵活应用循序渐进,相互渗透、相互交融,教师应坚持操练,切勿操之过急。

3、在训练初期要求学生模仿录音磁带时,不要对学生的语音提出太高的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只要学生大胆开口,并积极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即可。教师可通过每周布置一定的口语朗读作业,促进学生的语音、语调尽快向规范语言转化。

4、语言学习任务的设置要要面向全体,顾及不同层次学生。对话竞赛主要以小组为单位,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互动、合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可定期组织开展口语对话竞赛的评比活动,以每分钟问答十句作为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

(二)“三环六步”语篇整体教学模式

语篇教学基本环节:

“三环六步”课文整体教学模式立足于培养学生语篇和阅读能力,把语篇中所包含的语言结构、语言功能和语言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课文教学主要分为整体感知、局部探究和综合应用三个依次递进的教学环节。通过六个具体的教学步骤,围绕课文内容展开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提高运用语言的准确性,进而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课前预习

人教版《Go for it!》教材的特点是词汇大,注重口语交际,对阅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中要把预习纳入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要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原则,提出预习要求,科学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掌握新学词汇的读音、词义,正确拼写四会词语,借助词典或课后注释,找出课文句型、重点、难点,找出疑难点,初步了解所要学的内容。

循环复现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本课(或本单元)单词竞赛、一分钟对话竞赛(联系本课或本单元话题功能项目)或其他活动,使课文教学一开始就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教师将学生的心理指向集中到课堂教学中。

整体输入

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以情境导入法进行语篇的整体输入,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根据课文的不同体裁和内容,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感知语篇所提供的语言情境,深入体验语言,接受更多的信息。围绕课文,教师必须设计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在思考中进一步感知和领悟语篇所提供的信息。这种做法既能检查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有助于发现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进而为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找准切入口。

分段细读

在掌握大意的基础上,获取吸收较详细的篇章信息,并掌握课文中生疏的词汇短语结构等语言现象。可以先由学习小组合作找出课文中的难点,如词汇、句型、语法、交际用语等,结合课文中的例句对这些语言点进行模仿运用和操练。进而可就课文内容细节设置问题进行问答,并进一步感知课文语言信息,进行听读课文训练(听读或朗读),培养语感,或根据表格,关键词,图片,短文填空等复现课文。

综合应用

在学生对语篇有了深入理解之后,要将教学目标整合并落实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借助任务对学生进行能力拓展训练。创设让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通过模拟任务型活动,一方面促使学生有效地获取、处理和运用信息,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进行学习小组作品展示竞赛,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体验乐趣、感受成功。任务设计可以是复述课文、缩写短文、改编对话等等。

强化练习

针对本节课的语言知识重点,科学设计笔头训练,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理清学习思路,整理所学知识,强化有意识记和拓展运用能力,使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得到综合发展。这一环节的训练可以重点在自习课时间知道学生完成。

语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语篇教学应注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适应新课程对英语阅读能力越来越高的要求。绝不能仅仅传授语篇中出现的语言知识,要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理解和把握课文,不断内化语言、生成语感和提高语言能力。

2、要善于整合教材,从内容、结构、方法等角度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取舍和整合,既可以打破单元的顺序,根据相关的话题、语言功能和语法项目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扩展,也可以调整单元内知识呈现的先后顺序,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3、注意围绕课文中的语言项目和交际目的,设计出操作性强、任务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必须考虑学生主体的实际水平,而且在每一项任务结束后还要配有结果的展示和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教师还可以在课外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任务,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

>>>下一页是初中英语课上课流程

㈥ 初中英语阅读课怎么上

初中英语阅读课到底应该怎么上? 临沂沂河实验学校 陈秀娟 十月二十八号,学校派我们一行两人去青岛观摩山东省初中英语优质课比赛。我们都是年轻教师,对能观摩高水平的讲课比赛,显得很渴望也很兴奋。 一直以来,我对于英语阅读课到底怎么上,用什么样的步骤一直把握不准。内容看上去很简单,就是一篇小短文,不过就是几个句子,几个语法点。但是看起来似乎简单的东西最能看出一位老师的基本素质。怎么样能把看似简单的知识点讲的比较生动有趣,学生又比较容易接受,是我们这次学习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我个人认为,比赛的安排对于我们这些观摩学习的老师来说,能够让我们学到更多的东西。比赛是这样安排的,上午安排了四节课,但是是四个人讲同一个课题,也就是说,我们能学习到对同一篇短文四种不同的讲解方式,四种不同的插入角度,四种不同的贯穿线索。刚开始听的时候,觉得跟自己平时的思路差不多,讲的步骤大同小异。但是听的越多,才越来越觉得自己的见识浅薄。突然顿悟,原来阅读短文也可以这么讲。这次学习,我们全程观摩,感觉收益匪浅,走时带的听课本都用完了,我们还笑称,回去后不用再听课了,听课本都用完了。 参加工作一年以来,在讲授阅读课时,都是沿用传统的模式,先是教授单词,然后讲解短语,最后翻译句子。这样有助于学生考试,适用于应试教育,但教学理念比较落后。阅读课,又称读写课,顾名思义就是读和写,很多老师在教授的时候往往只注意考试内容,而忽略了培养学生读和写方面的能力。 在观摩学习了这么多优秀老师的课之后,本人觉得收获颇多。阅读课,在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单词学习,二是短文分析,三是写作。每一部分内容每个老师都有亮点,也都有自己不同的处理方式。尤其值得学习的是,由于讲课老师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所以师生之间不是很熟悉,所以他们通常在上课之前,都会有一段时间和学生沟通熟悉一下,让学生熟悉下自己的口语表达方式,在这方面,老师可以设置不同的话题,跟学生来自由讨论。有的老师带来自己家庭的照片,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生活,当然学生也很感兴趣,所以气氛很热烈。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就可以充分的肯定学生,赞美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亲和力,让学生们熟悉自己。能不能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老师。直接影响到上课学生与老师的配合程度。所以这个环节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有的老师沟通很好,上课学生积极性比较高,气氛也比较高涨,赢得了台下阵阵的掌声。但也有的上课只能听见老师的声音,学生显得很茫然,那么这节课讲的再怎么精彩也不能是一节成功的课 正式上课之后,第一部分,一般是单词,很多老师采用单刀直入的方式,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出示图片,直接教授单词。优点是直观形象,学生容易记忆单词。然后学生跟读单词。为学习短文做准备。在这方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山师大附属二中的李老师,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没意识到她是在教授单词,只听见她好像在讲一个故事,学生们也听的很认真,仿佛已经投入到故事的情节之中。她的处理方式就是,把需要学习的新单词放在句子中去学习,把句子放到段落中,形成一个故事,让学生在容易接受的同时,还能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让学生意识到原来学习英语也可以边听故事边学习。在处理单词方面,我学习到了几个我个人认为比较出色的处理方式。一种是,在教授完单词之后,教师把单词融入到句子中,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单词,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单词记忆本身。这个过程就相当于把当堂学的单词设计成了根据首字母填空。更能加深学生对单词的理解与记忆。一种是,教师自主设计一段小故事,把单词穿插到其中,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单词,而不是单纯的对单词进行读写。优点在于,学生比较感兴趣,一直以来单词学习对学生来说都是比较枯燥的。我们现在是八年级,有的老师主张单词应该放到课下去,让学生自学。因为八年级课上的任务比较重,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单词的习惯。这要从七年级就开始培养。 单词处理完之后,一般都进入到对阅读短文的处理。在这方面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来自临沂师院附中的一位王老师,他讲的内容的重难点,是动词词组和量词的表达。如果全部放到短文中处理,可能难度很大。他的处理方式是,先把动词词组解析出来,加以练习。然后把量词解析出来单独进行练习。让学生对这了两方面先进行学习掌握,以降低短文的阅读难度。有层次的对短文进行学习。我觉得这样是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授的,效果很好。分析短文的时候,给学生提供时间关键词,让学生根据时间词,来阅读学习短文。因为动词词组和量词学生已经掌握,所以,在第二部大声朗读短文之后的复述环节,学生就进行的相当轻松自如。个人认为这样的学习方法和步骤学生掌握起来最容易,而且效果最好。我们以前一直采用的方法,一般是让学生自己读,同时勾画出重点语法,词组以及难点句型。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由老师进行讲解。一般情况下,读和写的环节就省略了。所以学生在读写方面的能力就比较薄弱。从教学目标上来说,教师只注重知识目标,过于注重课本上的知识点,侧重字面的理解和句法的分析,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实践的体验,造成学生不能利用语篇中的主要信息进行积极的思考并进行有效的口头和书面的交际活动。这就是所谓的满堂灌。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单调、乏味和程式化。只针对考试来训练学生是不够的。此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不仅磨损了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热情,消耗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知识能力,更把英语阅读教学推进了毫无生机的境地。 对于读写课,写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在这方面我认为来自东营的张老师处理的相当好。在写之前,他先让学生讨论分析短文是按照什么线索来描述步骤的。同学们总结出了描述步骤的时间词。然后让学生讨论分析可能用到的动词词组。最后让学生写一篇制作三明治的作文。这位老师是在教会了学生怎么写的基础上让学生写,而不是单纯的只教会了一篇作文。在此基础上,对写作进行了扩展,内容是描述做一道菜。对短文内容进行了拓展,而且学生也比较有兴趣。 通过观摩学习,我认为,读包括朗读与阅读,阅读又分为泛读与精读。快速浏览,了解文章大意,找出文章所给信息点为泛读;在此基础上掌握重点单词,短语及句型。能概括文章段落大意及中心思想,能翻译文章为精读。初中学生所学知识肤浅,词汇量小,分析问题不深入。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既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泛读能力,更应该培养他们的精读能力,注意两种能力相结合。新课标初中英语每个单元有一两篇短文,要求学生阅读完短文后完成相应的任务:或是回答问题,或是完成表格中的信息,或是判断句子正误,或是归纳总结文章大意。类似于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因此在平时阅读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独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在这次观摩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如何教授这篇阅读文章,我学习到了如下方法。第一步,速读。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速读,让学生大体了解文章大意。虽然设计的目的相同,但是每个老师自己的实施手法是不一样的,可以通过速读,让学生找出文章大意。可以通过速读,让学生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当然是老师提前设置好的。也可以设置一个表格,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补充完整。第二步就是略读,找出大体线索,一般是表示时间的词。第三步是精读,一般通过表格来体现文章大体内容。最后就是朗读。或者跟读。体现读写课的读。一般来说,读写课都要有个拓展,既把所学知识扩展到现实生活中来。然后就是写作,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上,练习写。为了让学生加深记忆,一般来说,最后都有个复述过程,就是教师给出关键词,让学生根据关键词,把文章复述出来。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成长了很多。我们会把这次的经验,用到现实教学中去,把先进的教学经验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并不断探索与更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探索更多的教学方法,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㈦ 老师您好,我考的中学校英语,请问老师阅读课试讲的步骤应该怎样安排呀,只有10分钟时间,比较短

一般是这样的:复(时间制短直接入主题)
第一步:展示阅读文章
第二步:提出阅读时间要求和习题任务要求,并展示习题。
若还有其它要求就一并说了,还可以给一点阅读方法和技巧或内容方面(如文章背景)的提示,这个根据具体的文章来说吧,猜猜学生可能会有什么问题,给一点提示。
第三步:给几分钟时间阅读文章和完成习题
这期间,你最好不要傻站着,可以在黑板上写一点你要重点讲的词语或者句子或者文章结构或者阅读技巧或者答题技巧,甚至延伸知识等等,这个也要根据具体的文章来确定
第四步:阅读时间到,收集答案和公布正确习题答案
同时收集学生们可能遇到的问题
第五步:解答学生的问题和你自己认为的重点(第三步里写在黑板上的重点)
第六步:总结:如阅读技巧、答题方法和一些阅读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学生们的阅读情况
第七步:布置作业:围绕这堂课的阅读布置作业,如,记里面的生词 或复习里面的重要的句子或者写一篇读后感或者去搜寻这个阅读内容有关的材料,等等。你自己根据情况来定。
总之,这堂课要紧凑,首尾相接,不急不缓,内容安排合适。希望能帮到你哈!

㈧ 如何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

英语教研组 李志英 不可否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较偏重于听说,而轻于读写.而后者无论在学生应试中,还是在今后的英语学习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检测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失分最多的往往就是在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题型上,而这两种题型正是对学生语言运用综合能力的考查,有的的学生总是不能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或不能深度理解文章内涵,“东一鎯头,西一棒”,“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种种这些都说明学生阅读能力的欠缺,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阅读课教学,提高阅读课教学的实效非常重要.常常有教师问:阅读课究竟怎样上?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教法.教法1:逐词逐句翻译,重难点更是一个不落地解释、说明、训练.教法2:学生的自行阅读并按要求完成任务,然后进行检查 教法3:教师下达任务,学生自行阅读并完成任务,检查后对文本中出现的难点进行分析、解说,或请学生对长句(如复合句)进行翻译,然后组织朗读.教法4:学生自行阅读后,教师对文本情节中的一些关键词进行提炼,并作适当解说,然后请学生对关键词进行了串联叙述、复原文本.以上教法不尽相同,但教法3、教法4都有可取之处.教师可视情况结合或穿插使用.以下是我的一堂阅读课设计 文本内容:八年级(上)第九单元 section a 3a(课本设置是pairwork,但我将它作为reading来进行教学) step 1 leading--in boys and girls,people,especially the elder ,always think we are still young and it’s impossible for young people like us to do things successfully.what’s your opinion?do you agree with them?why?/ why not?( get the students to give their own opinions ) in my opnion,i don’t agree with them.many people started doing things at their early age.they worked hard and got great achievements.in this class we are going to learn about some famous people and their achievements.step 2 presentation write the names and their professions on the blackboard.ask the class to match them.tiger woods composer shirly temple soccer player mozart golfer mei lanfang gymnast ronaldo movie star liu xuan performer step 3 task reading say to the class:all these famous people started doing things when they were very young.for example:mozert started writing music when he was only four years old.then what about the others?please read the article in 3a and find the anwsers.( students read the article and try to find the anwsers .) check anwsers.(ask students to say complete sentences when giving anwsers just like the model sentence.) step 4 analysing to help the class to understand the article better,analyse som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sentences.and ronaldo,the great brazilian soccer player,played for his national team when he was seventeen.and liu xuan,the chinese gymnast,won a gold medal at the world championships when she was seventeen.step 5 reading first have students read after the tape recorder,then practise reading aloud.step 6 summing up in this class,we have learned some information about several famous people.and every one of us comes to know that we are never too young to start doing things and we can do well if we go all out.we should remember: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a is a way.附课后教学反思 这堂课学生们很投入,大部分同学都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虽然是堂阅读课,但由于设计得较科学,学生们既没有感到枯燥乏味,且对文本内容掌握得较好.通过学习,学生们还明白了一个道理:we are never too young to start doing things.总之,阅读课教学需要教师倾心而为,不可照本宣科,草草了事.教师在进行阅读课教学目标设计的时候要侧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文本内容,而不纠结于个别词汇和语法知识点;如果遇到因词汇问题而引起的阅读障碍,教师应借此机会锻炼学生根据上下文本推测词义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运用英语思考问题的机会;教师在面向全体的时候还需兼顾个体,帮助阅读能力欠缺的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和策略;教师还应重视文本内涵的延伸和升华,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另外,阅读课教学同样应落实单元教学总体目标,使我们的教学更具连贯性和整体性.

㈨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课文教学

阅读课是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新语法和巩固旧知识的主要载体。在英语科中,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尤为重要。相对于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以及相关阅读兴趣的激发而言,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才是阅读课的最终目标。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可用英语的平台多以阅读为主。从考试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可以非常明确地知道,在现在的各类各级考试中,也都是考试的主要部分,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阅读课,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由于英语各方面的能力也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也必须充分开发阅读课的潜力,有效地利用阅读课的资源。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把听力、语法、发音、单词等知识融入到文章中去,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在这方面知识的印象,也可以是学生对文章地理解更加深入。对于一些教学经验不足和对英语教学理论没有注重的老师来说,可能一节阅读课与其他类型的课并没有多大的不同,只是把重点单纯地放在单词、句子意思和语法等基本知识目标上,而对于其他方面,关系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关系到学生英语思考的能力,关系到学生语感的培养,甚至可能关系到学生这一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的能力目标方面,似乎并不是他们上好阅读课的重点,而只是他们上课的一些副产品。事实上,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等,而不能把注意力仅仅放在知识目标上,它只是其中的一个,是一节课的基础目标。
每位老师基本上都已认识到阅读课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应该如何操作才能达到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如何恰当地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其他方面的能力呢?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步骤和方法,大部分教师都比较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步骤的细节操作,如何调动学生各方面器官的积极性,实施这些步骤和方法的原因和所能达到的效果,而且从教育学的理论角度上为什么这样做,一些教师在脑海中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在此,我想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和理论学习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 复习
这是每节课的必要步骤,可以很好的检查和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也可以很好的衔接上节课与本节课的内容。而且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一节课的开始,学生还未进入正式状态,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进入新课的前奏,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时间,慢慢地进入到正式上课的状态。如牛津英语9A第五单元是有关电影方面,可以在复习漫画方面,Eddie想成为超级明星,从而引出与影视相关的话题。
二、读前:新课导入
读前活动有四个目的: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二、激活和提供必要背景;三、引出话题;四、为进一步阅读解决理解上的语言障碍。这个步骤是整堂课的一个关键点,是使学生从平和达到兴奋的转折点。因为新课导入的好坏,关系到学生在学习下一个步骤,也就是课文时,是否充满期待的心情,是否具备兴奋的状态,关系到这节课的整体效果。这也就是俗话说的,有一个好的开始,也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从教育艺术的角度来说,课堂气氛一般氛围两种类型:热情活跃型和冷漠沉闷型。我们当然追求热情活跃型的教育气氛,因为它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新课导入的话题,最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同时也是教师感兴趣或者了解的,这样才能引起师生的共鸣,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为创造一个热情的、活跃的、和谐的课堂气氛打下基础。因为以前那种教师以课堂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那么这种影响的消除就缺乏基础,势必难以进行。
比如牛津八年级上学期英语第六单元的阅读,这节课主要是描述有关地震的事,那么这节课的导入话题,我们就可以选取与自然灾害有关的话题,我想这个话题是学生比较愿意谈论的。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兴奋状态的达到,并不是只选取一个好的话题就可以了,这只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我们老师需要对学生的谈论进行引导,并且利用有效地方法和教学工具来促使学生的兴奋状态达到一个更高的程度。比如这节课我们可以给学生播放各种自然灾害相关短片,让学生有切身的感受,明白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这样接下来对于地震幸存者的描述就不会觉得突兀了。
三、读中:课文理解
这个步骤是整堂课的主要部分,这部分内容操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堂课的整体效果。我们要本着学生阅读为课堂的主体,老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来实施这堂课的教学,而不能像以前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一样,老师占用大部分的时间而学生则成了一台单纯的录音机,只能录不能放。在这,我想介绍几个我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
1、听课文:通过复习和新课导入这两个步骤,学生的上课状态已经达到了比较兴奋的程度,我们必须利用好这种兴奋状态,把这种兴奋有效地转移到课文上,从而也可以使活跃的课堂温度降下来。这时,可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文,这样可以在保持学生注意力的前提下,降低了课堂气氛。而且,听力的练习和能力的提高并不是只有集中练习才是最好的方法,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上其他类型的课时,通过听课文的方式,既可以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又可以练习了听力,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并且,从理论上来讲,十个五分钟的练习要远远比一个五十分钟的练习的效果好的多。从教育节奏的角度来说,一堂课必须动与静,张与驰相结合,一度地紧张和兴奋,会使学生产生劳累感,效率降低;当然也不能一味地松弛和沉闷,这也会使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集中。
2、速读课文:在听了一两遍课文之后,让学生打开课文自己去快速阅读,了解没听懂的地方。同时设计相关习题,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这样无形之中对课文的印象会加深。老师最好给学生一个限定的时间,提高阅读理解的速度。快速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学生在考试之中没有宽余的时间一句一句地分析,而且现在从各种各类考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快速阅读,也就是fast reading,越来越受到青睐。所以我们必须不仅在平常的练习和考试中训练他们的快速阅读能力,而且在课堂当中也要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这种阅读能力。
3、精读课文:精读课文这个步骤是阅读课的主体,是阅读课的中心任务,但是如何操作好精读课文这个步骤似乎一直没有一个定论。有些老师可能仍然在延续灌输式教学模式中一句一句给学生翻译课文,事无巨细地讲解课文中语法的做法。似乎只有这样,老师的心中才踏实,才认为学生学到了东西。但这只是最基本的知识目标,对于学生的英语语感,用英语思考的能力,认为似乎都是比较遥远的事情,舍不得时间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我们的老师恨不能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恨不能学生能记住所有课本中甚至课本外的知识,这样反而抹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不用说借助学生的兴趣来提高学习效率了。在精读课文时,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当然不是放波逐流,而是通过老师的指导,让学生的各个感官器官调动起来,提高各方面的英语能力。
精读课文,我们要让学生自己去仔细的阅读课文,去理解课文,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最好在学生自己详细阅读之前领读一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注意到朗读课文时所应具有感情和正确的发音,否则在他们熟读之后,再纠正他们的错误会更加困难,总的来说,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是现代阅读课的一项重要指标,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也是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口语是学习一门语言的重要方面,是表现这门语言学地好与坏的两大途径之一,是想如果学生的发音不够标准,不够好听,时间一长他们就会越来越感到自己没有学好这门语言的希望和兴趣,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学生的朗读方式。同时,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也要养成他们遇到问题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和向老师请教的方式来自己解决问题,这样,老师可以及时归结出在备课时没有准备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给了学生动口的机会。
4、检验效果:精读课文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检查阅读效果,例如让学生回答有关课文内容的一些问题,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复述课文,缺词填空,判断正误等方式来检验。最好通过学生自愿和老师提问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既给了积极性高的学生锻炼的机会,又可以把大部分同学的紧张程度再次提起来。因为在前面过程中,虽然保持着较为活跃的气氛,但是学生的紧张度已经降下来了,根据张与弛相结合的原则,这是有必要再次,也就是第二次提高学生的紧张度。在学生训练的过程中,可以给与必要的提示和帮助,允许他们口头上的一些小错误,不打击、影响他们的积极性。
5、分析要点:重点和难点一般是学生在精读课文时所遇到的语法方面困难。对于语法的讲解,以前的老师一般大多从理论的角度去分析,这样虽然对语法的道理学生非常明白,但他们在应用和考试当中很难把语法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效快速的结合起来,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脱离了语言环境。我们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疯狂英语的方法,以句子的形式讲解,以句子的形式巩固,以句子的形式练习,让学生始终在句子当中理解语法的使用。这一环节可放在第二课时进行处理。
四、读后:拓展延伸
根据阅读内容进行各种思维活动,鼓励学生将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联系,将阅读技能与其他技能进行整和,进行综合语言训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的能力目标得以实现。例如我在上牛津英语9A第二单元有关颜色阅读时,就将颜色与人的心情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颜色所代表的意义。I’m feeling blue.让学生猜测其意义及为什么。又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寻找能代表图中人物心情的合适颜色,还可以通过猜谜游戏来进行。这一环节也可以通过小组活动进行,如牛津英语9A第五单元阅读有关奥黛丽·赫本之后,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是什么让她获得如此成功,学生总结出她的漂亮,智慧,善良,运气等等,接着再问我们能从她身上学到什么,让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观点,从而有效的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五、布置作业
练习结束后,也已经接近下课了,在布置作业之前,老师最好可以带领学生把这节课的内容快速浏览以下,从而对这节课的内容形成一个清晰的轮廓。
前面的自由复习、练习、浏览和作业,都是为了有效的巩固学生的知识,我们要科学地知道学生巩固知识,而不是自己一味地讲解完后,再让学生课后自己死记硬背。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原理,人类的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所以我们让学生在课堂结束前,通过布置作业在当天晚上,这几个比较关键的时间,有效的巩固知识,这样可以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其它的几个关键时间包括一个星期后、一个月后和半年后)
总的来说,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要本着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注重课堂气氛和教育节奏的把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尽可能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器官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同时,教师应有意识的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进行适量的课外阅读,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㈩ 如何上好一节英语阅读课

初中英语教学逐渐由重知识教育转化为重运用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强调能懂会说的学习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阅读课就是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和巩固旧知识的主要载体,同时阅读能力也是考试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阅读课,充分开发阅读课的潜力,有效地利用阅读课的资源,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课的重要性每位老师基本上都已认识到,但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应该如何恰当地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其他方面的能力,有些教师似乎还有些模糊,或者说在理论上没有明确地认识。不少教师对如何上好阅读课感到很茫然,不知道在阅读课上应当讲些什么。要么仅仅是把文章翻译过来,成了翻译课,使学生感到很枯燥,要么把重点单纯地放在单词、句子意思和语法等基础知识上,成r讲解课。而对于其他方面,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用英语思考的能力,学生语感的培养等等,似乎并没有认真细致地考虑。那么,如何才能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呢?笔者从教英语二十多年,现在以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阅读文章为例<he used to o.a&use a lot of trouble为例,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根据现代教学理论,一般的阅读文章讲解分课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过程。阅读前是阅读课的第一步,也是阅读的导入阶段。
i rereading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点,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妙招。一个好的导入,会使学生怀着期待的心情,盼望新课的开始。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he used to cause a lot.of trouble以播放阎维文的<母亲这首歌开始,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老师走下讲台问:when is mother’s day?have y.ou remembered how your parents helped you in your daily life?借助一首歌曲和两个问题把学生的兴趣调动了起来,这时老师趁热打铁说:生活中你们的父母给予你们爱,给予你们关心,但是你们想了解一下另外一位伟大的母亲吗?便导入新课。这样的导入意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又营造了一种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while--reading
二、巧设问题。点燃求知欲
通过导入这个步骤,使学生的上课状态已达到了无比兴奋的程度,这时老师抓住学生的兴奋点,马上出示设计好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阅读第一环节:速读。
1.how old is martin
2.what made his life become di虢rent
3.what trouble did he use to cause
4.what made him change一
5.what is martin now like
学生带着问题,怀着一颗求知的心情进入阅读状态。几分钟之后学生便很快的找到了问题的答案,通过对五个问题的回答之后,学生基本上把握了文章的脉络,这时老师把问题的答案写在黑板上,自然过渡到教学过程的下一环节:复述课文,这时,挑选学生根据答案简单介绍文章大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这样的设置达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三、课堂结构合理。惜时增效
一节课四十分钟的时间,不可能从头到尾都让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样容易使学生疲劳,降低课堂效率。但是课堂结构布置合理,这一现象便不存在。
首先由新课的导入到课文的问答练习,环环相扣,顺理成章。这时便步入阅读的第二环节精读。精读课文是阅读课的一个中心任务,因此老师要大胆放手,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静下心来去细读,默读这篇文章,老师在一边给予指导:1.通过阅读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2.通过阅读让学生总结本文章的语言知识点。这样设计的目地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利用上下文信息词来猜新单词和学习新词汇的能力。
afterreading
四、抓住时机.渗透德育教育
一般的英语老师都认为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和政治老师的事,这是一个认识的问题。德育教育人人有责.我们英语老师也不列外。学生通过对这篇文章的整体掌握之后,为了让学生放松心情。我便插入这样一话题:discussing:why did the author write the pas·sage?让学生展开讨论,于是把感恩这一话题渗透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学会感恩,让学生珍惜身边的一切。
五、画龙点睛.使文章升华
当这一节课结束时,让学生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学生感动了,最后英语老师意味深长地说:my dear children,mother isgreat,mother’s love is the most unselfish!love your mother!一节欢快愉悦的阅读课结束了。
总之,上好一节阅读课不容易,我们应本着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英语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也正是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倡的。

热点内容
在门上用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7 01:51:22 浏览:503
一天很多次的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7 01:49:49 浏览:299
需要半小时翻译成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9-17 01:43:29 浏览:952
要想的英语怎么翻译成英语 发布:2025-09-17 01:43:28 浏览:334
半流质食物英语怎么说及英文翻译 发布:2025-09-17 01:43:20 浏览:947
不要再迟到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7 01:37:58 浏览:108
不发育的英语怎么说及英文翻译 发布:2025-09-17 01:37:56 浏览:507
广州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7 01:35:12 浏览:912
第19个生日用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7 01:31:45 浏览:435
我爱安全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7 01:26:57 浏览: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