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阅读 » 大学英语阅读中的思政要点

大学英语阅读中的思政要点

发布时间: 2023-04-15 01:05:26

Ⅰ 外语课堂怎样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 综合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重要性
《意见》指出:高校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责任。因此,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应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学生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大纲》明确指出,英语教育专业目标是,让学生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并且能组织中学课内外教学活动等。《大纲》提出应 “正确处理专业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强调“英语教学不仅要在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训练,还必须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思想方面的教育”。
综合英语课程作为英语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同样承担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任。综合英语课程作为英语教育专业的必修课,贯穿大学三年,课时比重最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挖掘教材内容,融入与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而且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本文以由黄源深、虞苏美、邹为诚主编(综合英语教程) 为例,提出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教学过程。
二、 将德育教育融入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的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良好的职业道德
高校普遍重视学生就业,学生也渴望了解与就业有关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挖掘教材内容,对于涉及职业道德、诚信意识、管理意识和合作意识的课文,除了讲解其中的知识点之外,还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培养职业道德。当今的大学生面临很多就业问题:如,就业迷茫、人才饱和等。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面临的困难尤为突出,除了人才饱和外,就业渠道窄,跨专业就业的困难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如综合英语教程第一册的My First Job,作者的第一份工作是帮自家餐馆的顾客擦鞋,在成为美国陆军军官之前,收拾过餐桌,当过清洁工。虽然擦鞋,收拾餐桌,做清洁都是不起眼的工作,但是正是通过这些实践,使得作者明白了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这篇文章并不是简单地描述作者的工作经历,还有更深层的意义:任何事都要从小事做起。此外,第二册中的He Was My Father 阐述了同样的道理: 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分析讲解课文中的知识点时,让学生小组讨论,总结文中的主题。无论做什么样的工作,清洁工也好,老板也好,都应全身心投入,做到认真守时。教师在教授学生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做任何工作都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即使是擦鞋,也要把工作做到最好,让顾客满意。
(二)树立正确的情感观
让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看待恋爱问题是“道德修养和人才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P106) 大学生恋爱既能丰富生活体验,也能促进心理成熟,让他们乐于承担责任。但是,恋爱中的感情纠葛也会影响学习和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进行知识的教授,还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如第一册的第四单元《等电话》,课文讲述了女孩在家等候男友的电话时的心里活动---纠结和斗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讲述身边发生的恋爱事例,探讨如何培养健康的爱情观,摆正爱情和学业的关系,正确对待恋爱的挫折。提醒学生,爱是建立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的,是责任的承担;作为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处理好学业和恋爱的关系,把学业放在首位。英语教育专业的女生人数较多,因此在教学中融入性意识、婚恋道德观十分重要,并“引导女生在恋爱、婚姻中要学会自我保护”。[2](P59)
除了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还应让学生理解、珍视父母的爱。如第一册 The Mystery of the White Gardenia 以动人的笔触提示父母之爱是世间至高至纯的爱;提醒学生应理解、珍惜父母给予的爱,学会感恩,以良好的成绩来回报父母。
(三)加强团结协作,培养合作精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应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作为学的主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加强团结协作,加深合作体验,培养合作精神。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交流看法,并合理评判论证自己和他人的观点。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面的宽度有差异,所以,通过相互的讨论、启发,有助于产生新视角,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提高”。[3](P7)
其次,团队合作的过程中,由于知识面、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难免产生意见分歧。但是为了小组利益,小组成员间就得具有交流技能,这样才可能在小组中“以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恰当地维持、辩护自己的观点, 同时能够做到善解人意, 甚至做出适当的妥协”。 [4](P32)很显然, 在合作学习中,能让学生学会协助互动、交往的技能,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融入文化教育,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拓展视野,批判性地看待西方文化,并且熟悉中外文化差异。英语教学应“高度重视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 [4](P32)。综合英语教程中的课文涉及很多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同时,在每一个单元之后的文化背景专栏,能让学生“接受到比较系统的文化知识的熏陶” [5](P27)。如,第一册第二单元American Home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Homes 比较了传统的中式和美国房屋的区别。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方式,根据文章大意,画出中式、美式房屋。这样既可以检测学生是否理解课文,也可以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两国的建筑风格。此外,第一册第五单元《美国人眼中的英国人》,主要涉及性格差异。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主要西方国家的人物性格特征,从而促进彼此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深挖教材内容,融入为人处事的哲理、加入西方文化知识,这样既可活跃语言知识学习的课堂气氛, 也能促进学生的知识的积累。课本中,涉及较多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古罗马文明、西方教育体制、圣诞节、西方婚俗等。根据不同的文化知识,设计不同的活动,促进知识的积累。如第二册第六单元“football”,有关足球的演变和发展,其中涉及到古罗马时代、中世纪、伊丽莎白一世相关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活动,来学习知识。如,安排学生以四人为团队,分工合作,课前准备相关材料,并配PPT的形式,在课堂上讲解。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总结提炼材料的能力,也能培养团队精神,还能拓展知识面,更好的了解西方文明。又如,第一册的文化背景专栏涉及到西方婚礼婚俗,可以让学生课余分别排演中、西方婚礼的全过程,并在课堂上展示,之后让学生讨论中西方婚礼的差异。通过情景剧的排演,既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也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还能让学生掌握中西婚俗的差异。

Ⅱ 如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

主要论述了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自上而下"的阅读范式,引导学生在回学习答实践中培养思辨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了思辨能力的概念,然后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在大学英语阅读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

Ⅲ 如何将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融合


(一)不断落实教育的根本任务 想要将大学英语销灶前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更好的融合,首先应该对教育的根本任务进行不断的落实。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既要帮助学生丰富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脚踏实地,心怀天下的理念,让学生明确自身所承担的时代责任。在开展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对专业文化进行传播,同时还要做思想道德教育的领路人,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思想观念,从而更好的为国家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二)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想要将大学英语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更好的融合,则必须要对原有的模式进行转变,帮助学生构建全新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只需发挥积极的引亏清导作用,这样不仅能够完善学生的思维,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亲和力,绝大部分的知识点都较为客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只是将知识点内容以灌输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讲解,这就直接导致学生所学习到的思想政治内容对于自身的生活毫无帮助。为了打破这样的局面,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英语课堂为前提基础,采用体验的形式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应知识点,同时还可以结合情感经历来让学生对事物进行更好的认知,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基于教材发挥德育教学功能 英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其不仅包含大量的生活实际,同时还有丰富的德育知识,因此需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教材的积极作用,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并且建立严格的教材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开展更加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一些富含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文章进行突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英语教学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英语教材本身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充分发挥英语教材的积极作用,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教师的自身建设 教师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想要辩枣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好的渗透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教师应该对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不断的提高。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承担起教学任务。教师应该不断丰富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储备,在教学过程中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学生,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来对学生进行熏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会不断拉近,教师会受到学生更多的认可,教师应该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形象,这样能够对学生进行更好的熏陶。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对教学课堂进行科学有效的组织,在保证学生能够学习到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基础上,最大程度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西方文化,对于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丰富,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来源:锦绣·中旬2020年9期

Ⅳ 中学英语阅读课程与思政元素整合背景以及原因

高中英语是必修课程,也是学生提高英语能力,拓展英语知识面的重要阶段。通过英语阅读教学课,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速度,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阅读英语作品的兴趣。。英语阅读课程通过指定符合学生英语水平的简单原著阅读,形成阅读报告,观察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拓展学校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加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沉淀,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水平。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加入课程思政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培养英语能力和道德素养全面提高的综合人才。

Ⅳ 大学英语阅读理解技巧

在现在这个的情况下,英语仍然是大多数学生必须面临的难关。大学是一个对英语有更高要求的地方,大学英语阅读理解的技巧有什么同学们知道吗,如果不知道请往下看。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英语阅读理解技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英语阅读理解技巧

对阅读理解能力的测试是英语考试中必不可少的测试项目,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不同体裁或不同题材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以及通过材料的阅读,对材料中信息的捕获能力。此项能力的测试,对考生提出以下几方面要求:

1.不但要求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中心思想,而且要求掌握文章中的详细事实与细节。

2.不但要求对于具体事实情节的理解,而且要求对其抽象含义的理解,既要理解字面意思,又要理解其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观点、意图等。

3.既要求理解文章中某句、某段的含义及全文的逻辑关系,又要求根据其含义及逻辑关系进行判断和推理。

4.既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材料中的信息去理解、分析问题;又要求考生能运用中学生应有的生活常识去分析、理解问题。

根据以上要求,通过对近年来高考英语试题的研究分析,我们就不难总结出阅读理解题的命题规律及题型结构,一般来说,阅读理解题型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题型:

A.事实询问题;B.推理判断题;

C.数据推算题;D.识图解意题;

E.主旨大意题;F.常识题。

那么,根据以上六种题型的设计,如何才能巧答阅读理解题呢?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应试技巧和解题步骤:

首先对原文材料迅速浏览,掌握全文的主旨大意。因为阅读理解题一般没有标题,所以,速读全文,抓住中心主旨很有必要,在速读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捕获信息材料。

其次,细读题材,各个击破。掌握全文的大意之后,细细阅读每篇材料后的问题,弄清每题要求后,带着问题,再回到原文中去寻找、捕获有关信息。

要善于抓住每段的主题句,阅读时,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对于捕获到的信息,要做认真分析,仔细推敲,理解透彻,只有这样,针对题目要求,才能做到稳、准。

拓展阅读:大学英语不挂科该怎么学

1、单词方面,充分利用时间背诵英语单词,并在学习过程中对单词的音标、解释、拼写等方面深入了解,加深个人对单词的记忆力;

2、听力方面,可以通过收听收音机、收看英语频道、欣赏英语影视剧的方式,锻炼个人英语听力能力,多为自己搭建英语学习环境,通过提高个人英语听力能力;

3、口语方面,可以多唱英文歌,多与他人用英文交流,可以通过模仿的形式,学习英语口语,并配合恰当的语音、语调,以加强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

4、阅读方面,可以通过阅读报纸、书籍、文献的形式,每天坚持一定数量英语短文阅读,锻炼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可以从最简单的阅读入手,循序渐进,逐步提升阅读难度,增强个人阅读能力。

Ⅵ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校一门公共课程,涉及的学生面广,应该坚持立德树人,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发掘大学英语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资源,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大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中,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大学生英语课程的正确价值导向,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明州枣育,做到润物细无声。 

首先,我们不可否认大学英语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有教师认为既然是语言基础课就应该以语言教学为主,思想教育那是马哲、邓论、毛思等课程老师的任务,与我们无关。对这种看法,本人不敢苟同。我们经常说,做学问首先应该学会做人,做人有时比做学问更加重要。本人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或许做了些辅导员该做的事。一日,我正为部分学生学习懒散而痛心疾首,一个成绩不错的学生对我说:“老师,你没必要跟他们生气,你把自己的课上好就行了,他们学不学是他们自己的事。做思想工作是辅导员的事,你没必要管那么多。”诚然,有很多老师都有如此想法。

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的修订原则中有这么一点,“在语言技能、语言应用、语言文化等方面体现了语言基础课的要求,兼顾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由此可见,连课本在编写时,都考虑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我们在教学中为什么就不能兼顾呢?其实本人认为,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激拆课程,它也是一门很好的人文教育课程,因为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在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可以很好地进行人文思想的教育。另外,一个语言教师比一个数学教师或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师更能有效地传递人文信息,因为他能运用自身的语言优势,而且其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因此,一个语言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学问再高,但若其素质低下,道德品质败坏,其终究是社会的败类,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恐怕比那些没多少学问的人还要大。作为语言教学的教师,应该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将人文教育贯穿于语言知识教学中,有效地将二者统一起来。其中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实际上与我们提倡的思政教育是不谋而合的,二者是有机统一的。 

在市场经济的时代,学生的思想也受到了巨大冲击,少了些理想主义,多了些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大学英语教学的应试教育倾向明显,“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相当普遍。老师的教学似乎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四、六级,在毕业时,找工作能有个敲门砖。而学生的学习似乎也很明确,就是通过四、六考试,那样就万事大吉了。这样人文教育或者说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就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而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必修的语言课程,不仅要体现英语的工迹尺具性特征,更应发挥其特有的人文优势,使学生真正成长为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扣好人生中的一粒扣子。所谓“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守好大学英语课程这段渠,种好大学英语这个责任田,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一代新人。 

现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3版第三册第1单元section A为例,来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这篇课文的题目是 Never, ever give up! 教学步骤分为以下几步: 

一、导入: 

在这一部分,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1.What's success?2.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secrets of success? 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发学生对成功的探讨。 

二、课前活动: 

1.首先给学生播放一段有关如何使梦想成真的音频,就短文内容提出问题:What are the three steps mentioned in the talk to make one's dreams come true? 

2.讨论:Why do a lot of people fail to achieve success at last?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other steps to make one's dream come true besides the three steps mentioned in the talk?

三、文化背景介绍:

根据文中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进行课文延伸拓展,给学生介绍英国和美国的公立学校,让学生们了解世界其他国家的学校,并与国内的学校作对比,拓宽学生的视野。 

四、课文讲解:

1.课文结构分析。让学生通读全文,对课文进行分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以提问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文中提到了一些名人Winston Churchill, Estein, Edison, Abraham Lincoln,课前先让学生去查一查资料,了解一下这些人的成功经历,然后让同学在课堂上分享。 

3.重点语言点的讲解。 

五、总结讨论:

文章中提到的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的课文进行归纳总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主题探讨: 

1. 你如何理解: It's not how many times you fall down that matter. It's how many times you get back up that make success! 

2. 我们如何才能避免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你的看法如何?    

通过主题探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也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润物细无声。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刻意识到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努力学习,为将来的事业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有计划,有恒心,有毅力,从而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Ⅶ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项目建设目标是什么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项目建设目标是肆扰竖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大李冲学英语课程思政项目建设的教学目标、思政育人裂大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高阶的思政育人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思政育人反哺能力。

Ⅷ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如何设计

大学课堂不仅是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舞台,更是价值引领的阵地。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文化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学生覆盖面广,教学内容涉及的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内容丰富,可以作为推进“课程思政”人文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非常好的思政教育载体。
因此,在大学英语中融入思政教育既是为思政教育拓宽渠道,又是英语教学本身所需。
如何发掘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思政的实施,应充分挖掘思政教育内涵,收集与教学内容契合的德育素材,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教学设计中,明确德育目标,发挥课程思政渠道作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增加学生对国家和民族价值观的认同;同时,在中西文化对比中,让学生学会坚守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从而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 1)内容设计思路 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应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语篇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以及英语综合运用技能。
教学设计内容应紧扣社会公益和奉献的话题,并适度延伸,选材与时俱进,能够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
2)教学方式思路 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形式应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
线上平台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智慧课堂的论坛、投票、抢答、分组、共享功能则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多样的教学方式和互动方式。
另外,教学设计方案还应体现较强的趣味性,让学生通过对问题和主题的主动探索来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
来源:锦绣·下旬2020年10期

热点内容
想他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7 00:06:06 浏览:970
翻译在观众的鼓励下用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9-17 00:00:35 浏览:528
恒等的英语怎么说及英文翻译 发布:2025-09-16 23:55:28 浏览:983
路先生怎么翻译成英语 发布:2025-09-16 23:50:12 浏览:533
圣诞节怎么过英语作文 发布:2025-09-16 23:46:05 浏览:494
我喜欢上英语课用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6 23:35:33 浏览:759
我的朋友怎么上学英语作文 发布:2025-09-16 23:22:56 浏览:874
哪个是我们的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6 23:11:58 浏览:308
我正在骑自行车英语怎么翻译 发布:2025-09-16 23:07:33 浏览:501
我们家有怎么翻译成英语 发布:2025-09-16 23:01:04 浏览: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