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中做判断
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主要要求及应试策略
王俊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主要要求:
1.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2.既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
3.既理解字面的意思,也理解深层的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
4.既理解某句,某段的含义,也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并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
5.既能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去理解,也能结合中学生应有的常识去理解。根据这五项要求,我们可将阅读理解多项选择题归纳为以下几种题型:细节理解题,词句理解题,主题、主旨题,猜测词义题,推理判断题。下面作者结合平时教学中的经验体会,谈一谈做英语
阅读理解题的技巧与策略。
一、 先看题干,带着问题读文章。
即先看试题,再读文章。阅读题干,首先要掌握问题的类型,分清是客观信息题还是主观判断题。客观信息题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而主观判断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情基调,作者未加陈述的观点以及贯穿全文的中心主旨的理解等,这类题必须经过对作者的态度、意图以及对整篇文章进行深一层的推理等。其次,了解试题题干以及各个选项所包含的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文章进行扫读,对有关信息进行快速定位,再将相关信息进行整合、甄别、分析、对比,有根有据地排除干扰项,选出正确答案。此法加强了阅读的针对性,提高了做题的准确率,节省了宝贵的时间。特别适用于对
图形表格类题材的理解。
二、 速读全文,了解大意知主题。
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能否快速高效吸收有用信息。阅读能力一般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两个方面。阅读速度是阅读最基本的能力。没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就不能顺利地输入信息,更谈不上运用英语。近几年的高考阅读速度大约是每分钟40个词左右。考生必须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运用略读、扫读、跳读等技巧快速阅读,搜寻关键词、主题句,捕捉时空、顺序、情
节、人物、观点,并且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语篇实质。
抓主题句这是快速掌握文章大意的主要方法。主题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用归纳法撰写的文章,都是表述细节的句子在前,概述性的句子居后。此时主题句就是文章的最后一句。通常用演绎法撰写的文章,大都遵循从一般到个别的写作程序,即从概述开始,随之辅以细说。这时,主题句就是文章的第一句。当然也有些文章没有主题句,需要读者自己去归纳。主题句往往对全文起提示、启迪、概括、归纳之作用,主旨大意题,归纳概括题,中心思想题往
往直接可从主题句中找到答案。
试试看,你能找出下面一段文章的主题句吗?
The panda is a popular animal. Stories about the panda in the Washington Zoo are always front page news and important features on television newscasts. Stuffed pandas are among the most popular toys for children, and panda postcards are always
in demand in zoo gift shops.
不难看出,文章的第一句是主题句,后面的句子都围绕这个句子展
开。
三、 详读细节,理顺思路与文章脉络。
文章绝不是互不相干的句子杂乱无章的堆砌。作者为文,有脉可循。如记叙文多以人物为中心,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展开故事;论述体则包含论点、论据、结论三大要素,通过解释、举例来阐述观点。你可根据文章的特点,详读细节,以动词、时间、地点、事件、因果等为线索,找出关键词语,运用"画
图列表法",勾画出一幅完整清晰的文章主题和细节的认知图。
例如:SEFC 3A Feed the World(2)
本文通过四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总结了世界饥荒的主要原因。运
用图表,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就一目了然了。
Reasons for world hunger
In EU: 1) Food is bought from farmers and thrown away.
2) Farmers are paid not to grow crops.
In India: Most land is owned by rich land owners.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Farmers are forced to plant cash
crops.
In western countries: Grain is fed to beef cattle.
四、 逻辑推理,做好深层理解题。
在实际阅读中,有时作者并未把意图说出来,阅读者要根据字面意思,通过语篇逻辑关系,研究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深层理解。深层理解主要包括归纳概括题(中心思想,加标题等)和推理判断题,是阅读理解中的难点。深层理解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必须忠实于原文;要以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为依据,立足已知推断未知,不能凭空想象,随意揣测;它要求读者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和逻辑推理,不能就事论事,以偏概全。只有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推理才
有前提和基础。推理题在提问中常用的词有: infer, imply, suggest, indicate等。例如高考题:
Annealing
Annealing is a way of making metal softer by heating it and then letting it cool very slowly. If metal is heated and then cooled very quickly, for example by dipping (浸) it in water, it will be very hard but also very brittle-that is, it will break easily. Metal that has been annealed is soft but does not break as easily. It is possible to make metal as hard or as soft as it is wished, by annealing it. The metal is heated, and allowed to cool slowly for a certain length of time. The longer the heated metal takes to cool slowly, the softer it becomes. Annealing can also be used on other material, such
as glass.
1. Why do people put hot metal in water?
A. To make it hard. B. To make it soft.
C. To make it cool. D. To make it brittle.
2. In annealing, the required hardness of metal depends on __.
A. the quantity of water used B. the temperature of the metal
C. the softness of the metal D. the timing of the operation
3. As suggested by the text, how can glass be made less brittle?
A. It can be heated and then cooled quickly.
B. It can be cooled and then heated slowly.
C. It can be heated and then cooled slowly.
D. It can be cooled and then heated quickly.
1、答案为A,此题属推断归纳题。文中第二句说如果把金属加热,然后迅速放到水里冷却,也就会变得非常硬,但也变得脆。hard 是工艺的主观目的。brittle是伴随的客观结果,故选A而不选D。B
项明显错误;C项是手段不是目的,因此,都可排除。
2、答案为D,此题属概括归纳题。timing 是时间的选择。本答案的依据是5和6两句,"The metal is heated,…length of time.","The longer…the softer it becomes."cool 的时间是可以控制的,时间越长越 soft,即硬度就越低。由此我们可得出结论:在退火过程
中,金属的硬度是受到冷却的时间长短影响的。
3、答案为C此题属推理判断题。文中提到"metal"。最后一句说退
火工艺同样可用于象玻璃一类的其他材料。文中我们已知"annealing"就是先"heat"后"cool slowly"。由此推断C是正确的。
五、 猜词悟义,扫除阅读拦路虎。
猜词是应用英语的重要能力,也是高考中常用的题型。它不但需要准确无误地理解上下文,而且要有较大的泛读量,掌握或认识较多的课外词汇。我们要学会"顺藤摸瓜",通过构词,语法,定义,同
位,对比,因果,常识,上下文等线索确定词义。
a. 定义法
如:Annealing is a way of making metal softer by heating it and then letting it cool very slowly.句子给予annealing 以明确的定义,即"退火"。
It will be very hard but also very brittle------that is , it will break easily.从后面的解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brittle 是"脆"的意思。
The herdsman , who looks after sheep,earns about 650yuan a year.定语从句中 looks after sheep 就表明了 herdsman 的词义为"牧人"。
b 同位法
如:They traveled a long way , at last got to a castle, a large building in old times.同位语部分a large building in old times 给出了 castle 的确切词义,即"城堡"。
We are on the night shift----from midnight to 8 a.m.---this week.两个破折号之间的短语很清楚地表明night shift 是"夜班"的意思。
c. 对比法
如:She is usually prompt for all her class, but today she arrived in the middle of her first class. but 一词表转折,因此but 前后的意思正相反。后半句的意思是她今天"第一节上了一半才来",因此反向推理,可得出她平时一向"准时"的结论。
d. 构词法(前缀、后缀、复合、派生等)
Perhaps, we can see some possibilities for next fifty years. But the next hundred? possibility 是 possible 的同根名词, 据此可以判断定 possibility 意思是"可能性"。
e. 因果法
如:The lack of movement caused the muscles to weaken。Sometimes the weakness was permanent。So the player could never play the sport again.从后面的结果"永远不能再运动"中,可以推测 permanent 的意思为"永远的,永久的"。
六、 养成习惯,潜移默化结硕果。
1、养成默读习惯,使注意力集中的文字符号上,纠正唇读,心读,喉读等做法,以免分散精力,影响阅读速度。
2、克服指读、回视、重读等不良习惯,因为这样容易使理解只停留在某个词或句子上,使获得的信息支离破碎。要善于抓住句子中的核心词,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到另一个句子,进行连贯性理解。
如:"Would you like to do some shopping together with me? If you are free, please ring me back to tell me about it."这个句子,只要扫视划线的核心词,其语义就基本上清楚了。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要养成每天阅读英语的习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精泛结合,广泛猎奇。在潜移默化
中你会感觉到你的阅读能力又有了长足的提高。
Ⅱ 英语阅读题里有一种判断文章出处的 比如这篇文章摘自 杂志报纸text book还是。。
是有这样的题,但是不会问你是出自text book的
杂志一般是娱乐性,生活型杂志—娱乐新闻,生活小知内识之类的容
还有一些科学杂志,那些科普类文章,还有生物,化学知识就很可能出现在这里
然后报纸判断就很简单,就是新闻类的,文章就是最新发生的事件
还有一些是文学类作品,你有可能没有读过,但是你可以判断出这是一篇小说里的故事,主要就是和新闻区别一下。一般一个小记叙文,一个小故事就可能是小说里的
Ⅲ 职称英语阅读判断题做题技巧
面对 职称英语 考试,不少考生觉得阅读判断题比较困难不容易得分,可是我们都知道职称英语是一个非常有规律性的考试,只要掌握答题技巧,通过考试非常简单,那么,阅读判断题当然也是如此,那么,职称英语考试阅读判断题你会做吗?首先,我们来看看应届毕业生网的解答。
1、题型介绍
一篇短文设有七个问题,根据文章内容来判断题面是正确、错误或未提及。
2、解题技巧
做“阅读判断”时,应该先仔细阅读文章后面的题目,找出题目(也就是题干)中的关键词(也叫“核心词”),如人名、地名、机构名称、数字信息或者表示各种逻辑关系(时间、地点、方式、因果、转折等)的词语,熟记于心,带着这些问题阅读原文,这样针对性更强。
如果没有上述的明显词汇,就要利用题干中的核心词汇(如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以及各种短语(名词短语、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等)来定位。
阅读判断的出题顺序和原文的顺序基本一致,即第一题的答案应该在文章的前面部分,第二题的答案应该接在第一题的后面。所以,靠前的题目应该在靠文章前面的段落中寻找答;反之亦然。
阅读文章时,一定要先看文章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核心思想的高度浓缩。在阅读类似说明性的文章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文章起始段落和各个段落的前两句话或者后两句话,这些地方一般是文章的中心或段落中心的位置。了解了文章或段落的主题或中心,判断起来不会有大的出入。同时,要认真把握文章细节以及从细节推出来的结论,这也是做“阅读判断”必须重点关注的内容。
3、解题步骤
第一步: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在原文中定位关键词
(1)准确确定题目中的关键词,然后寻找关键词在文章中所在的句子或段落。
关键词的依据:一是在文章中出现频率低;二是醒目好找,有助于确定答案。
关键词的范围:一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二是形容(副)词或形容(副)词性短语;三是专有名词;四是数字或年代。
关键词的例外原则:一是标题中的单词一般不是关键词;二是出现频率高的词不是关键词;三是动词一般不是关键词。
关键词的优先原则:一是短语优先于单词作为关键词;二是形容(副)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优先于原级最为关键词。
(2)从头到尾仔细阅读该句子或该段落,根据题目中的其他关键词,确定正确答案。
(3)题目的顺序与原文的顺序基本一致。
进行判断,根据相关性原则与规律,确定正确答案。
(1)Right
1)题目是原文的同意改写。
例如:
【原文】Dinosaurs are losing the ecological battle for survival, and biologists are at a loss to explain their demise.
【译文】恐龙失去了生存下来的生态竞争能力,生物学家不能解释它们的灭亡。
【题目】Biologists are unable to explain why dinosaurs are dying.
【译文】生物学家不能解释恐龙为什么灭绝。
【解释】题目中的are unable to与原文中的are at a loss to 是同义词,demise与dying时同义词。
2)题目是根据原文中的几句话推断或归纳而成的。
例如:
【原文】However,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dyslexia is more common in males than in females, and it is found more often in persons who are left-handed.
【译文】但是研究表明,男性患诵读困难症者对于女性,而且在左撇子中更为常见。
【题目】Generally speaking, dyslexia is more common in left-handed males than in right-handed females.
【译文】通常而言,患诵读困难症的左撇子男性多于右撇子女性。
(2)Wrong
1)题目与原文意思相反。
例如:
【原文】You may qualify for the Common Interest Group system, if you are one of at least ten alts who are traveling together.
【译文】如果你是至少10个一起旅行的成年人中的一个,你可能会适合公共利益集团的模式。
【题目】The Common Interest Group 10 scheme does not apply if there are 11 alts in the group.
【译文】如果一个组里有11个成年人,公共利益集团10人模式就不再适用。
2)原文是多个条件并列,题目是其中一个条件。
例如:
【原文】Booking in advance is strongly recommended as all Daybreak tours are subject to demand. Subject to availability, stand-by tickets can be purchased from the driver.
Ⅳ 英语阅读理解要如何去做
1、你尝试做阅读时,一句话一句话的 去读,有时读不懂的,就把那些修饰性的专词语,比如,形容词属,定语从句给删去再读。也就是读主干。。读懂后再做文章,不求多,求精。。这个可是我最深的体会。
2,做的时候主要用排除法,其次绝对正确法也就是你能够从文章推断出来的100%的正确的就不用看其他的了。
3,你平时可以不做阅读,但你遇到每一个句子时,都用异样的眼光去分析它,也就是要讲究一个句子中心论的方法。
参考里面有一篇文章,也是讲的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可以看一看.
Ⅳ 英语阅读理解中推理判断题怎么做
1.不要钻牛角尖,放开思维
2.用英语思考:在阅读时,不必把英文翻译成中文,否则将大大地降低专阅读速度,从而影属响对阅读材料的全面理解。
3.扩大阅读视野
4.心态好
5.正确选项的特点
正确选项不是文章直接或明确说明的内容,是间接表达出来的,除符合文章主旨外,还符合逻辑,让考生有推敲的余地,另外,正确选项大多含义深刻,不是常识选项。
6.干扰选项的特点
①夸大事实:对于原文中的细节或论断的某方面程度进行了夸大处理。②无中生有:捏造原文并不存在的信息,并以此作为依据进行推理。③掺入常识:根据考生已有的常识是正确的,但却不是基于文章。④推理过头:引申过度,使结论过于绝对化。
Ⅵ 英语阅读理解判断对错
My mom and dad made dinner for all of us
这句话复,等价于Both mom and dad......,是一个制直接引语间接引语概念的问题,表示的是把mom和dad看成一个整体parent.,那么根据逻辑学原则,A和B整体all do,则其中的子集A do是正确的;
第二个英语句子也是一个道理,也是正确的;
Ⅶ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推理判断题怎么做
推理判断就是根据作者的意图和倾向来完成相关的问题。 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来判断各个选项的正误。最重要的就是读懂句子的意思,找出文章的中心,这种阅读是深层阅读,但是你最重要的就是找出文章的中心意思,抓住主要句子和相关句子的意思就可以解决了,要注意题目中的一些关键词和文章中的句子的对比,尤其是一些转折词、连词等等。
Ⅷ 英语阅读理解技巧|如何做推理判断题
1.推理判断题是历届高考英语的命题集中点,包括判断和推理两个方面。属于深层理解题,一般难度较高,得分率较低,其比例约占30%—40%。
2.推理判断题要求在理解原文表面文字信息的基础上,做出一定的推理判断,从而得到文章的隐含意义和深层意义。推理判断题所涉及笑碰族的内容可能是文中的某一句话,也可能是某几句话,所以,推理题的答案只能是根据原文表面文字信息一步推出的答案:即对原文某一句话或某几句话所作的同义改写或综合。推理判断题的题干中通常含有infer, suggest, imply, conclude indicate等标志性词语。 这种题型主要包括细节判断题、态度观点推断题、写作意图推断题、文章出处判断题吵磨和猜测想象推断题。
3.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推测作者写作目的或意图的设题形式有:
1) The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text is to __________.
2) The author writes this passage to __________.
3) The author in this passage intends to __________.
推测文章的观点碰弊或结论的设题形式有:
1)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__.
2) What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from the passage?
3)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conclude that __________.
推断文章出处的设题形式有:
1)The passage is most likely to be taken from_________.
2)Where would this passage most probably appear?
3)The passage is most likely a part of_________.
是非判断题的设题方式: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true or false ?
2.All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wrong except _____
3.All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right/true except _____.
4.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text?
逻辑排序题的设题方式: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escribes one’s logic in doing sth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ws the correct order of what happened to …?
Choose the right order of the following events in …
Ⅸ 如何培养英语阅读思维能力的判断
#教育# 导语:想要学好一门功我们需要找到好的技巧,而不是死记硬背。好的方法和技巧会让学到的知识更牢固,运用起来也比较灵活,下面 无 教育资讯。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更需要引导学生根据其个人所掌握的知识与经验,利用预测、分析、质疑、推断、总结、评价等思辨方法,深刻理解阅读材料并做出自我的判断。
高中学生的思维处于发展阶段,对客观事物不完善的认知需要学生通过学习间接经验拓展思维。阅读文本恰恰成为学生重要的思维训练载体。学生既可以在与文本的交互过程中训练并学会如何欣赏、如何评价、如何质疑,还可以通过文本阅读提高他们的思辨倾向。教师可以利用文体侧重点、标题、文本关键信息、写作背景、文化对比和角色转换的策略设计批判性阅读问题。
要抓住文本可培养思辨能力的亮点,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我们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解读、理解和评价。
文本分析首先聚焦文本内容。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体裁是什么?讲述了什么内容?由此创设理解层面的阅读任务,帮助学生通过信息的提取熟悉文本,为与文本的深入交互做好准备。文本的写作背景历唤仔、文本中的图示也需要深入分析。
如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第一模块第四单元中的课文《John Snow Defeats“King Cholera”》。John Snow在英国历是一位重要人物,由于文化差异,学生对他的了解普遍不够。教师需要在课前深入了解文本的写作背景,并选择重要的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掌握。
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文本材料——John Snow调查问题时用到的地图。地图想告诉我们什么?主人公和这张地图之间发生了什么?体现了主人公什么品格?考虑到这些问题就可以通过对非文字文本的分析抓住重点,设定预测任务或在研究过程中分析任务,启发学生的思维。
除了内容之外,文本中表达链雀了哪些观点?字里行间有哪些深层含义?这就需要我们从作者的写作目的进一步分析文本。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第一模块第四单元中的课文《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为例。这是一篇记叙文,讲诉了唐山大地震的前后过程。教师处理这篇文章时候往往会引导学生提取了事件相关时间、内容之后仅组织学生复述唐山地震,或转述其他地震。这些任务仅聚焦文本肢汪内容,为满足思维的引导,教师需要进一步从写作目的角度深入思考:
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唐山地震?文章的标题为什么是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震前征兆的描写目的仅是告诉我们震前会发生什么吗?灾后的营救描述说明了什么?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针对写作目的的深入分析无疑会揭开文字表层的面纱,让读者与文本及作者之间发生思维的碰撞。教师对文本挖掘的深度决定了课堂任务设定的深度。教师只有通过深层次的思考才能创设引导学生预测、分析、质疑、推断、总结、评价的思维层面的阅读任务。
文本的谋篇布局、行文特点也是文本分析的关键。作者为了突出主题会选择不同的语篇结构和修辞方法。说明文、记叙文、应用文、议论文由于写作目的不同,文本结构和文字特点各具特色。对此深入的分析能够帮助教师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并设计好思维层面的问题。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本处理常规的文章外还包括剧本,采访记录等形式的文章。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第五模块第四单元中的课文My First Work Assignment就是一篇访谈记录,通篇为对话形式。一位教师抓住文本特点,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引导学生关注对话中提问方的问题,让学生将所有问题分类,分析提问方就哪几个方面提出了问题。这种归类的训练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思辨能力中“阐释”的能力。
Ⅹ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推理判断题的解题技巧(2)
例 NMET2000年阅读理解B篇
59. The writer’s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story is ________.
A. to tell an interesting experience
B. to show the easiest way out of difficulty
C. to describe the trouble facing a newly married woman
D. to explain the difficulty of learning to cook from books
从原文中… As I was not experienced in cooking , I thought if a dozen was good , two dozen would be better , so I doubled everything .…I had been defeated , I put the dough in the rubbish bin outside so I wouldn’t have to face Doug laughing at my work , …I don’t know who was more embarrassed(尴尬)by the whole thing Doug or me. 可看出文章叙述了一位新婚主妇按烹调书做发面失败的尴尬经历。 但是全文充满了一种讽刺幽默的笔调, 文章最后一句带俏皮感,说明主人公心情并不沉重,而是感到有点好笑,所以答案应选A。作者写作目的是自述一次有趣的经历。选项B肯定为错误答案,因为它与本文首句(The easy way out isn’t always easiest)不合; D反映作者写作目的是解释从书本上学烹饪的困难,也不对,因为作者并未详细介绍主人公从书本上学烹饪是如何力不从心的; 主人公并不会天天面对这种烦恼,选项C为错误答案。虽然全文语境含贬义,但文章的言外之意需要读者对作者写作意图做深层挖掘,若不然就会被误导而作出错误判断。
4. 根据文章的结论推断作者的态度
作者态度、倾向是指作者对陈述的观点是赞同、反对还是犹豫不定,对记叙或描写的人、物或事件等是赞颂、同情、冷漠还是厌恶、憎恨。作者的这种思想 倾向和感情色彩往往隐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或流露于修饰的词语之中。因此,在推断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文中作者的措辞,尤其是表达感情色彩的形容词。
例 Why isn’t your newspaper reporting any good news?All I read about is murder, bribery(),and death.Frankly,I’m sick of all this bad news.
This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the newspaper reporting is to ______ .
A. complain B. apologize
C. amuse D. inform
解析 作者一是向读者说明这份报纸上只登载坏新闻,如凶杀和死亡等;二是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的抱怨情绪 (对坏新闻厌恶透了),故应选A。
5. 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得出结论
逻辑结论是指严格根据文章中所陈述的事实、论点、例证等一系列论据材料进行推理,从而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而不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态度、观点或爱好去理解文章的内涵。做这类题时,应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预测下文可能发展的内容。文章可按事件发展的经过描写,也可按因果关系, 对比关系来描写。
例 We are in the computer age.We often see computers at work.They are especially useful in automatic control,data processing(数据处理)and solving complicated problems.And they are finding their way into the home.The part played by computers is becoming even more important with each passing day.
More and cleverer computers will continue to appear.They will run faster,have more functions and work much more skillfully.They will take over more tasks from us,helping to change the face of our world.Some people even think that sooner or later computers will replace us.
However...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will best continue the third paragraph?
A. Computers will soon stop developing.
B. Many people like computers very much.
C. Computers are as clever as man.
D. I do not think computers will replace us completely.
解析 本文采用了对比关系法来描写,前面描写了计算机的长处,但作者用However一词预示着将引出相反的观点,故答案为D。
6. 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推断
知识推断是根据文章中所阐述的细节,运用自己 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分析、推敲,从而得出符合文章原义的结论的一种推断方法。知识推断题一般都是针对细节。解答此类题,不仅需要我们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知识,而且还需要对细节以及有关背景知识有一个充分的理解。
例 NMET1996 A篇
53. After reading the story what can we infer about the hospital?
A. It is a children’s hospital.
B. It has strict rules about visiting hours.
C. The conditions there aren’t very good.
D. The nurses and doctors there don’t work hard.
解析 本文讲述了一位母亲采用拖地计谋混进病房探视女儿的故事。由常识可知医院内拖地并非医生 护士的工作,选项D不对。C项与文中的It’s a fine hospital意思相矛盾。A项依据不充分,女儿未必都是儿童。正确答案是B。文中I told her about the hospital rules, and she will not expect us until tomorrow. 则暗示此规章在探视时间上是严格规定的,而且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医院探视病人是有严格的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