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突破万字
每分钟120字~180字。计划要求每天至少1500词,上不封顶。每年阅读量最好达到60万字,平均每月阅读5万字。
2. 英语新课标
【关于英语新课标,你该知道的】
一、新课标是什么?简单的说,是规定了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以前经常提的教学大纲,现在改为课程标准。每个版本课标使用周期大约10年,也就是说这个版本会用到2033年,2033年前参考中考的孩子都适用。
二、英语新课标容易误读的地方:
1、不存在降低英语课时占比的说法。对比2011版课标和2022版课标,英语课时量占比没有变化,都是6%-8%,也就是说,现在每周上多少英语课,以后还是多少,变化不大。
2、不存在大幅增加英语课外阅读量的说法。新老课标都要求初中毕业生英语课外阅读量达15万字以上,小学毕业的阅读量是4000-5000。其他各年级的阅读量也都没有改变。
3、英语仍是主课,决定一个课程是不是主科跟课时量关系不大,主要看中高 考分数。
三、新老课标的显著变化:加大难度
1、会使用的词汇由1600+增加到2000+,语法更强调在语境当中运用,也就是词汇语法不能仅仅靠刷题就能过关,考试会得更灵活,使用的越多,见得越多,能力上去了才好得分,以前那种难偏怪的语法词汇题也取消了。
2、阅读加入语篇分析,要求能理解文章显性和隐形逻辑关系,这点类似高考英语阅读。
3、口语和写作要能恰当的质疑语篇的内容、观点,解释不合理之处。以前的写作只是侧重考语言,新课标增加了批判性思维,对内容要求更高了。
4、课程思政,增加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可增加文化自信等等。这点在考试中可能涉及更多中外文化对比,而不是以前大量篇幅说国外风土人情。
四:总结与应对
难度虽然增加,但义务教育是保底教育,新课标设置的依然是蕞低要求。实际上,英语启蒙好的孩子,可能在小学就能熟练使用词汇2000了,早期刷Raz或者牛津树也能很快突破15万字的阅读量。所以对于有意识早准备的家长来说,一点也没必要慌啊!
3. 中小学英语课外阅读量标准出炉了吗
据报道,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和教育水平的升级,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随之改变,越来越多的家长把突破英语教育的瓶颈由听、说转移到阅读上。顺应英语阅读教学时代的到来,一份界定中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量标准的计划16日出炉,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全国中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领读计划》由全国英语阅读教学研究协作体发布,该协作体是由北京市教育学会学科英语教育研究分会发起,并由外语教育教学研究专家、教研员和教师志愿加入。该计划倡议全国中小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有规划地安排英语课外阅读。
资料图
少儿英语教育的相关培训机构也认同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并在课程设置上有所倾斜。读伴儿创始人、瑞思学科英语董事长王兰柱说,英语学习的下一个重点,是提升孩子“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能力,让孩子真正能把语言用起来。言之有物,就要求孩子基于英语形成对世界基本概念的体系化认知;言之有理,则要求孩子对自己所获取的信息要有所感悟、有所思辩。而这一切,仅靠看动画片、读故事绘本或者练口语很难解决,系统化的阅读是英语教育必须重视的部分。
徐涛是一名6岁孩子的父亲,也是英语阅读的忠实实践者。多年来,他坚持与孩子一起做亲子阅读。他说,孩子的成长受益于此,因为阅读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今后开展成功社会交往的基础。交往依靠表达,而表达不仅包括浅层次意义上的生活沟通,还有基于知识的深度思想交流,这必须依靠阅读来构建。
4. 英语阅读怎么提高
要说提高英语的方法那就非多读莫属了
多练练口语,增强语感,什么语法、什么形态,自然而然的就会了。不是说了是英语是用来沟通的吗? 未必我们用英语交流的时候还要慢慢想句式、语法?? 那些说英语的国家中的人说英语 就像我们说中文一样 都是靠长期的运用和交流学会语言. 那么我们中文交流的时候是不是还在想运用什么样的句型 什么样的词性呢?所以我们学英语就要像婴儿牙牙学语一样 注重的是方便以后跟更多国际上的人沟通 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语法固然重要 但是要说得一口流利 地道的英语就得靠自己的多读多听了 那么高考自然也不在话下
做阅读的话 一般要读三遍
第一遍略读
知道文章的主旨大意
第二遍
做题 并在文中找答案
第三遍
检查
做完形也是一样的
第一遍
了解文章大意
先不填空
第二遍
填空 注意语法 词性上的区别
第三遍
检查 把答案都带到文章里去 看看还有什么漏洞
完成的这三遍 完形和阅读就可以说是没有问题的了
【p s: 个人意见 仅供参考】
5. 初中英语阅读怎么提高
初中英语阅读怎么提高
在初中英语学习和考试中,阅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很多同学因为没掌握好阅读技巧,难以提高英语成绩,甚至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所以我们有必要把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来认真对待。下面是我为大家提供的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大家一起来学习了解一下吧!
1. 讲究阅读方法
(1)依据主题句定短文的中心:任意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并且由段落组成的;段落之间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而表达段落主题的句子叫主题句,通常置于段落的开头,有时在段落末尾和中间;其它的句子是用来说明和阐述主题句的;若把一个个主题句加以整理,你能悟出其中心思想,同时还可以回避、排除个别生词、难句(等困难信号)所带来的干扰,但也有一些文章的中心思想常贯穿在全文中,因而要综观全文,对全文有一个透彻的理解才行。
(2) 掌握具体事实和重要细节:阅读文章时,要求学生养成辨认和记忆具体事实、重要细节的习惯。因为具体事实、重要细节是主题句的扩展、补充、说明或例证,是用来支持和说明中心思想的,而且是阅读理解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运用构词法、语境线索等帮助来推测关键词义: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生词,如果不懂得这些词义就会妨碍理解,但大部分生词的词义是可以根据上下文,结合构词法、借助文章中的语境线索帮助在理解基础上猜测其词义,这有助于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训练阅读速度
在阅读中,我们或多或少会碰到一些生词和不熟悉的短语,这些生词和短语会妨碍我们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但我们总是查阅词典也会影响阅读的速度。为了不查词典又能破解生词词义,并理解好文章的中心,要求考生根据构词法判断词义。如:This material is unreadable.中 unreadable是生词。
学生可以根据词根 read ,知道 un和 able分别为前缀和后缀,那么 unreadable的意义就不难猜测了;还可以培养学生根据生词与上下文的关系来猜测其意义。生词所在的句子、段落会提供很多的暗示和线索,依据这些暗示和线索就可以理解生词的词义了。如:同义词反义词线索;解释性线索;例证性线索;标点符号线索等。
3. 改进阅读方式
(1)预测:培养学生依据文章标题(副标题)、插图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对文章的大致内容预测以及可能涉及到的词汇,然后阅读文章的第一段,并对自己的预测进行验证、纠正,同时抓住主题句、关键词,从而更好地从整体上去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中心。
(2)略读:指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领会文章大意,辨析文体,掌握篇章结构,进而抓住文章的中心。
(3)查读:指导学生在浏览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查读,以回答个别事实细节性的问题。有些细节性的问题不能直接在短文中找到答案,必须进行必要的综合、归纳、转换才能获得,也就是要在直接可获得的事实和细节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归纳、转换间接地获得所需要的事实和细节。它通常涉及数据、时间、人称、代词的指代、动作的行为的关联、动作行为者与承受者、地点和空间、表态方式、因果、条件、内涵与外延等。
4. 扩大英语阅读量
目前初中英语教科书所提供的阅读量较以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在题材、体裁的选取,功能与话题的设计方面均注意到多样化和广泛性;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教师可以立足教材阅读材料指导和训练学生阅读方法与技巧,教学语言知识和指导学生掌握句法、语法,扩大词汇量,培养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奠定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但教材中的阅读量离大纲和课标要求的阅读量远远不够。
课标五级阅读要求规定: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 达到15万字以上。因此教师要督促学生精读泛读结合,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还有利于了解英美等国的文化背景、生活风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泛读时,要求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各种语言现象不作全面精细认真的分析,而是根据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尽快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5. 强化阅读训练
(1) 指定阅读范围:教师按学生的英语水平将其分成不同的组别,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英语读物(配有一定量的问题),分别规定阅读的范围,要求他们课外自行安排时间,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并规定一个较宽松的期限进行检查。
(2) 进行阅读指导:对学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教师要及时答疑辅导,以帮助学生顺利阅读。但要注意从学法上多加以指导,帮助和引导他们自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3) 检查阅读效果:到了规定的阅读期限教师可以通过口头练习和笔试结合的方式分组检查学生阅读任务完成的情况。口头练习以学生回答有关问题、讲述阅读文章的心得为主;笔试检查要求学生完成正误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等。
(4) 展示阅读效果:利用英语课外活动,通过开展书评、辩论会、演讲会等活动来展示不同组学生课外泛读的成果。分A、B组评论读物;讨论读物的人物特征、主要情节等,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各抒己见,互相交流,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时积极思考,认真阅读,同时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培养表达能力。
6. 加强评估指导
通过评估测试可以检测学生阅读理解实际能力与水平,可以摸清学生的强项与不足,从而为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供依据。教师要充分发挥阅读测试的指挥棒作用。
阅读测试文章选材要广泛多样,篇幅要恰当,难易要适中,从而确保阅读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在题型设计上做到主观性题型和客观性题型兼顾,并针对学生平时阅读中反映出来的重点、难点与疑点,避免题型过于单一以及偏题、怪题现象,更不能片面追求试题难度。
客观性测试题要能通过阅读文章直接找到答案;主观性测试题要能在阅读短文后通过上下文,运用联想、比较、归纳、分析判断文章的隐含意义。测试后要认真进行分析和总结,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便进一步提高。
;6. 【唯有不辜负 方能归初心】LILY英语磨剑三年焕然一新,您感受到了吗
三年的时间能做什么呢?
对家长们来说,三年的时间或许是看着宝宝从蹒跚学步到背着小书包去上幼儿园;对孩子们来说,三年的时间或许是长高了五公分,认识了更多小伙伴......而对于LILY英语来说,三年时间要完成的是超越20年的技术飞跃,要做到的是贴合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研发出 更高效、更优质 的教学方法。
许多家长发现,经过三年,LILY英语忽然摇身一变、焕然一新了~那么最近三年,LILY英语到底做了哪些事呢?
1. 开发了课外原版小说题库
LILY英语之前介绍过,美国是非常 重视阅读 的,他们的儿童书籍几乎都有题库。而这样的题库, LILY英语也有!
LILY英语在2016年秋季学期推出了LILY英语课外原版小说阅读题库,当时只有20多部小说。到2019年上半年已上线的小说题库接 近百部 !而且每一部都配有录音,可以帮助孩子顺利阅读。小说数量之多目的就是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说来读,从而 培养阅读兴趣 。2016年毕业的学生们当时的小说阅读量仅为46万字元左右,但目前的毕业生的小说阅读量已经达到了146万字左右,相比早期毕业的孩子们阅读量高出将近100万字。也就是说现在的LILY英语毕业生和以前的毕业生的水平可谓是霄壤之别。
早期毕业生中能达到顺畅阅读5-7万字小说的只有百分之一二,而且是极其具有语言天分的孩子才能达到这样的水举衡平;而现在LILY英语的毕业生中能 阅读5-7万字小说 的孩子太多了,几乎达到了 80% 左右了。LILY英语的此项举措真正地让英语成为了孩子们的工具。在3年前,这还是LILY英语奋斗的目标,现在已然成为现实了。
2. 研发搜答消课外扩看电影
在LILY英语的教学体系当中,扩看电影是语课进入运用阶段的孩子们使用的。在课内使用的扩看电影只有15部,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兴趣。而且通过反复看英文电影并回答题库,对孩子的 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 提高很快,鉴于此,LILY英语于2017年下半年开始研发课外扩看电影题库,于2018年上半年投入使用,满足孩子们的愿望。
2018年我们推送了《超能陆战队》、《别惹蚂蚁》、《冰雪奇缘》、《海底总动员》、《疯狂动物城》、《鲨鱼帮》等 将近15部 扩看电影测评题上线,受到家长和宝贝们的喜爱。今年LILY英语研发团队必定再接再厉,计划 突破30部 ,给宝贝们带来更世知多有趣的电影。
看完电影不要忘记答题哦~
3、完成了运用期段全部课程的重新编制,形成课时标准件
英语思维建立后,运用英语思维就成了重中之重了,孩子能不能做到自由地听、自由地读就看最后是否能熟练地 运用英语思维 了。所以运用阶段的课程是质变期、是结果期。但3年前LILY英语的语课运用课程没有完全标准化,教学成效还不够好。于是Lily老师带领着教研团队,通过2年的时间(2017年-2018年)将 语课运用期段的课程 (共计340个课时的教案、课件) 全部重新编制 。经过LILY英语历时两年大刀阔斧的教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孩子的运用质量都得到了大幅提高,学习成效进步明显,效率提高,运用期段整体课程也有原先的6个学期精进到5个学期, 缩短了一学期 。
4、完成了LILY英语阅读课程的重新编制,形成课时标准件
2年前,LILY英语的阅读课程也没有完全做到 课时标准化 ,只是根据教材确认授课进度,有的教师讲的快一些,有的慢一些,甚至有的教师减少了授课环节,导致许多孩子在阅初、阅中打基础的阶段出了问题,例如不进行 划指 、不做英文文字和声音的 对应 ,甚至直接背诵。还有的是提前把英文文字的声音信号给屏蔽了,让孩子直接“ 裸读 ”。这种种做法让某些孩子无法通过英语思维进行阅读,而是进行了汉语翻译式的阅读。英文阅读走进了死胡同。
鉴于以上教学调查,从2017下半年开始Lily老师亲自进行了 阅初、阅中的教学课程标准化的改革 ,形成了共计 270个课时 的标准化教案和课件,并于2018年上半年投入使用。2018年Lily老师又亲自进行了阅高和扩读阶段的教学课程标准化的改革,形成了共计188个课时的标准化教案和课件,并于2018年下半学期全部投入使用。
另外,我们大刀阔斧,将课内扩读期的4-5万字的老旧小说全部换掉,换成 六部精选的紧跟时代的获奖原版小说 ,例如 Kira Kira (纽伯瑞金奖小说)、Turtle in Paradise(纽伯瑞银奖小说)等。
过去的许多小说虽然经典,但年代久远,与时代脱节严重。而新精选的获奖小说,不仅题材更新颖广泛,有利于 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并且具有 教育意义 ,可以通过阅读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开设毕业生服务班——帮助毕业生固化阅读习惯
两年前的毕业生,从LILY英语毕业后,就算跟LILY英语彻底拜拜了。但我们发现许多毕业生毕业后不去大量的读英文书籍,看听英语方面的内容,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背单词、学语法等应试学习上,大大地损伤了孩子们已经形成了 英语语感及英语思维模式 。之后英语水平急剧下滑。
鉴于以上情况,LILY英语在2017年下半年开始研发7万字英文原版小说题库,并于2018年上半年推出了 LILY英语毕业生服务班 ,要求孩子们在毕业后6个月必须完成 6部 必读小说(魔术师的侄子、马和男孩、里海附近的王子、神火之贼、海怪、泰坦魔咒)和3部选读小说(哈利波特和魔法石、哈利波特和密室、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共计54万字左右。毕业生服务班的目的就是要 延续阅读、固化阅读习惯 ,让孩子们的英文阅读突破临界点,变成生活中的一部分。目前已有两届毕业生使用毕业生服务班题库,越来越多的孩子突破了英文阅读大关,水平超牛!
6、完成感初、感中语课测评上线,感高语音测评即将上线
LILY英语20来年,都是孩子新课后,回到家听 随堂录音 ,可我们的随堂录音都是课堂的实况录音,有些嘈杂,许多孩子回到家根本就不听随堂录音,当孩子上复习课时,蒙蒙的,无法回答问题,有时候还期待着教师再讲一遍这个故事,这些孩子慢慢就掉队了,无法形成英语思维。
温故才能知新 ,为了帮助孩子们回家后自觉复习课堂学习知识,LILY英语重磅出击,从2017年初——2019年2月份完成了 感初70个课时、感中144个课时的配套语课测评 。这些语课测评于2017年下半年正式投入使用。孩子们在APP里可以看到老师推课的语课测评,内容是对新课教师讲的内容再一次FLASH动画重放和答题。这样孩子寓教于乐,复习起来超轻松!而家长也可以看到孩子的答题状况,据说还有本班排名。
而2019年将是LILY英语技术飞跃的一年, 感高语音测评即将上线 !语音测评技术可不简单哟,可以大大提高孩子回答问题的数量,据说两节复习课一个孩子最多回答5-6个问题吧,但是语音测评能让孩子“过嘴瘾”,两节课回答40个问题哟~您会发现孩子们越回答越流畅、越回答越完整,可以大大地激发孩子的 口语表达能力 。刚进感高的孩子们,不要怕答不好,一定要敢开口,多练习,半年下来,水平了得哟~
7. LILY英语里程碑式的重要研发成就——“LILY英语在线课堂
LILY英语一直是纯线下授课模式,我们的授课分为 新课和复习课 ,一星期到校两次,而且整个体系要学习六年左右,对家长和孩子真是挺大的挑战,真需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啊~否则就半途而废了,就这难度挡住了无数个处在 语言黄金期 的孩子使用LILY英语的教学方法。我们还发现孩子们新课的吸收效果不好,原因就是一个班15-20个孩子左右,若几个孩子捣乱,一个班的孩子们就从故事情节中出去了,教师费力,孩子们吸收也不好。另外LILY英语20年来一直都在北京,好的教育资源不能受益外地的小朋友们,他们还在啃着单词、语法、句型,让我们真是力不从心!
于是,LILY英语在2017年下半年进行 LILY在线课堂APP 的开发、及LILY在线课堂内容的开发,于2018年4月份宣布上线,目前课程已开发了150个课时。LILY在线课堂班级已达到80个班级,在线学习人数超过1500余人。由于报名人数还在不断迅速增加,马上又要有45个班开班。真是圈粉无数。很多家长觉得不可思议,表示本来只是想“偷个懒”少跑点路,可没想到在 这种线上+线下的学习模式中,反而提高了孩子的专注力和学习兴趣 ,甚至开始主动要求学习英语。
相比纯线下的授课模式,家长们为什么更喜欢LILY英语在线课堂呢?
1.省去了来回奔波的路途,节省时间精力。
2. 排除干扰, 提高专注力 。在线下课堂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免不了相互干扰。比如老师对其中一个同学说“Sit down”,这样其他小朋友的学习过程也会被打断一下,而线上课堂就少了很多这样的中断,它是全程无干扰的模式,也能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3. 线上的教学可以反复学习 ,比如孩子想看第三遍、第四遍的时候也可以反复看。
4.在线课程可以在家 自主安排学习时间 。如果纯线下授课,孩子一下子学习两节课(4个故事)可能会觉得累,学习效果也会打折。但在线课堂的学习方式就可以将课程内容分割开来,比如每天学习一个新课视频,再做一套测评,这样孩子学起来既不费劲又有兴趣,而且不会破坏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过去的三年,是LILY英语实现 教育仁心+技术飞跃 的一年,我们贴合时代发展、钻研教学方法,为 助推 孩子学习步步精进,推出了大量教学措施。我们的所有辛苦研发为的都是孩子们能真正受益。
尤其是LILY英语在线课堂的上线赋予了LILY英语新的生命力和无限可能。我们期待在未来LILY英语不仅是北京孩子们的福利,更能让外地的小朋友们通过互联网、通过LILY英语在线课堂真正 掌握英语 这门语言。
7. 英语达到多大词汇量可以做到无障碍阅读英文书报
阅读英语书籍和报刊是两个难度完全不同的等级,按难度值去划分,阅读难度:报纸杂志图书。本人高考英语143分,查小分除作文被扣7分以外,其它部分拿满分。结合我个人的经验,我来给你讲一下各种阅读材料的体会。
高中,在我英语稳定在140分以上以后,我的词汇量大概是熟练掌握了高中英语3500词和3500词相关的1.5万个词组短语。这个时候我能非常轻松的阅读学生英语报。当时学校有订《21世纪英文报》,这份报纸是8面,阅读难度就是高考阅读题的难度,每次我的阅读整份报纸的时间大概是1个小时。
在这个阶段,我的阅读能力也反映在做高考卷的速度上,我当时高考英语的做题速度非常快,整份高考卷子做完,我还剩40分钟。拿到143分,查小分,只是作文扣了7分。做高考语文阅读的理解速度都没有像做高考英语阅读题那样流畅。
但是,当时我手上有我在初中的时候买的牛津初中版的读物,我记得当时那本书是关于科学怪人的一个小说。我在初中的时候拿到这本书基本看不懂,但是高考完以后我再去看那本书,仍然发现有很多生词,仍然看不懂。
从这个对比上看,我发现报纸的难度会比书刊的难度要低很多。主要的原因是报纸上面的新闻是有知识背景的,你在报纸上面能看到的相关报道,在中文语境下,你也可以在媒体上看到相关的报道。有文化背景作为基础,即便报纸上有生词,你也一样能够大概的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
在进入大学的时候,我有机会接触到《中国日报》,也就是21世纪报的主办单位发行的正常英语难度,面向外国人的英文报纸。阅读的感觉仍然是没有太大的障碍,文章中会有生词,大概是英语6级的难度。偶尔用词典查查单词,快速阅读仍然不成问题。
在我读书那个年代,疯狂英语还非常的流行,那个时候疯狂英语有出自己的英语杂志,里面有很多各种各样的 美文 、散文。以我的水平,我发现我根本看不懂那些文章,或者说读起来会比较吃力。
我读的是德语专业,同一个外语系里面也有英语专业的学生的,几个英专生跟我也挺好的,我就问他们能不能够看懂英语的小说,那个时候已经是大四了。我们同济是有要求要把《牛津汉双解高阶词典》背一遍的,他们都已经背过一遍了,即便不会全部记住,但是水平起码不会很低。毕竟都是通过专八,而且考了优秀的水平。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告诉我,像英文的《哈利波特》这样的书籍,他们阅读起来仍然会感觉有困难。这种困难并不一定是在于词汇上,而是在于文化背景上。所以,看到有些小学家长说,自己的孩子阅读英文版的《哈利波特》毫无障碍,我就想笑。反正我作为一个用外语工作8年,挣了好几百万的人,至今仍然觉得读《哈利波特》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不管是用英文还是用我自己的专业德文都一样。
所以,你千万不要期待着背了一些单词,甚至是背了词典就可以做到阅读无障碍,真正的障碍实际上是文化障碍,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作为基础是很难跨越的。
我刚又去测了一次,我的英语词汇量是12300个。
这几年,我累计阅读了210多本英语原版书。现在阅读的时候,还是会碰到生词,不过可以猜、如果特别影响理解,会去查。
我的经验是找自己感兴趣的,词汇简单的,现代的书来读。这样就可以做到在生活中时常用到英语,保持熟悉感,还能增长见识,提升技能。
千万不要去读文学经典,什么《飘》、《呼啸山庄》,建议你读这些的忍,有一个,拉黑一个。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想让你掌握阅读原版这项技能。为啥不建议读原版的文学经典呢?一是离现在太远,花了大力气去记忆词汇,往往用不上,二是俚语多,更是增加了理解难度。
可读的,比如说,可以找成龙的自传《never grow up》来读,成龙的fans都是10-20岁左右的小孩,为了照顾他们的阅读体验,词汇量就不会复杂。或者希拉里的自传《what happened》,讲的是她2016年败选。我读到那句:you deserve to pursue the best !眼泪都流出来了。为啥推荐她的书?因为希拉里自诩为少数族裔、妇女、儿童利益代言人,自然写的书也是大白话。用词高深,很多人根本就看不懂。
适合普通人读的原版书大把,不管你掌握了多少单词量,都有对应的书籍适合你阅读。
2万吧!而且也慢慢读,能读小说和新闻能。舒服与否,没法保证。
我已经有两万词汇的时候,才开始读原版小说,读得很慢,4-5小时读10000字。后来读了二十几本,提高到2-3小时可以读完10000字。但读得也不怎么舒服,拿起读过的书,感觉像新的,没什么太多印象。
突破是最近两年,原因是写作和翻译做了几十万字,因为最近两年都没有读原版书了。现在读英语文章舒服多了,不用很费劲就能抓住主谓宾,迅速理解句子意思,多层意思的单词,也是瞬间对应。
个人体会是八千五词汇,但是必须是完全掌握的基础上才行。英语阅读我的体会是阅读小说并不难,最让人费神的是英语法律文书,到处可见的长难句,很多都是古英语,甚至有拉丁语的词汇。我的工作经常接触英语技术规范,也是特别晦涩难懂,有很多不常见的词汇,不过比法律文书还是容易多了。现在已经基本能做到无障碍阅读,我估计自己的词汇量在12000左右吧。听力还是要差点,听力也是和词汇量有关系的,词汇不够的话每个词都能听清楚,但是有不会的词就卡壳了。能流利的说出来应该是英语的最高境界了,继续努力,我学英语也有二十年了,中间放下了七八年,现在总算略有小成,还达不到专业翻译的水平
单词量达到8000以上就可以了。第一本会很费劲。即使你单词量三万也照样费劲。多读几本就好了。别遇到单词就查,只要不影响意思理解就直接往下读,当同一个不认识的单词出现三次以上了再查。原著读到10本以上就可以正常像读中文一样了。
这个首先还是要看一下你所读的英文报纸究竟是面向普通人的,还是说面向一些专业机构的专业书籍,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面向普通人的英语报纸,那么你词汇量可能达到3000左右就基本能够成功,只要你坚持阅读就一定能够做到,哪怕有一些单词你不懂,也能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把这个单词的意思给解读出来。
但是英语最残酷的就在于他的专业素质为什么在外国专业人士的工资那么高,就是因为英语它的特殊性,一个专业词汇没有学过这个词汇的人,就是不知道他的意思,每一个专业词汇都需要你去学习,而在中文就不用这样再专业的名词也都是通过普通的字组合起来的,所以在中国会出现你每一个字都认识,但你却完全不懂说的是什么意思,可是在英文也则完全不是这样一些专业书籍,你没有通过系统性的学习,一定不可能把它给读透。
所以凡事在专业学习中要接触本专业的英语书籍,一定是要开一门课教专业英语,这个和普通英语就完全不同,这就是英语的一个困难之处,任何一个新的单词你都必须要重新学,而不像中文一样,只需要在小学的时候完成读书识字,基本上你长大时候所用到的一切文字都是你在小学时期所学到的。
没有人能够完全无障碍阅读英文书报。这是因为英语词汇不断在膨胀。
英语水平有两个重要关口。词汇量5000,词汇量10000。
词汇量5000,可以理解英文书报的95%。能够满足日常应用,但是经常会遇到不懂的词汇。距离过关差口气。词汇量5000,到词汇量10000。比从零开始到词汇量5000要更容易。词汇量5000是学习英语必须突破的关口。过关也不难,普通水平,有点基础的,已经有一两千词汇量的,集中突击,半年能过关。已经有2000词汇量,半年增加3000词汇量,不难。
现在学习方式手段很多,电脑,手机,音频,视频,图书,字典,补习班,只要花钱花时间,没有学不好的。
词汇量10000,可以理解英文书报的99%。基本是过关了。
我的词汇量至少是一万多。流畅阅读英文书报。多年只用不学。
学习者分为三种,阅读型,听说型,互动型。要搞清楚自己属于哪种类型,采用适合的学习方式。
增加词汇量的手段是词汇加阅读。一次不可能搞定听说读写,要先认识。不要背单词,先认识,但是每天学习词汇数量要大,越大越好。最好是上千。滚几遍就都认识了。然后再去搞定听说读写。
英语需要2万词汇量才可以做到无障碍阅读英文书报,这是有理论依据的。
目前,英语单词数量已经突破100万,其中常用单词2-3万。因此,2万词汇量是无障碍阅读的门槛。而对于中文来说,只要掌握2000-3000汉字,就能阅读99.99%的中文文章。
学英语是先易后难,学到一定程度一定会遭遇词汇量爆炸,而学汉字则是先难后易,当掌握2000-3000汉字,就能阅读99.99%的文章。
两万多单词吧,还有常用短语,俚语等要知道,个人觉得名著意义不大,还是读一些当代的作品,杂志,报纸等比较好,如美国的读者文摘和国家地理等,一来贴近时代,二来会产生兴趣,这样才会持续的阅读下去逐步提高。
在国外,哈利波特就是一少儿读物,我女儿4岁去加拿大,她的同学有一年级就看的,我女儿二年级看的,她们反正就把它当成一本好看的小说,真没什么难的,国外对阅读极其重视,一般这样的书孩子一个月都要看上20多本,
8. 2022高考英语阅读量
40万词。2022高考英语应有40万词的阅读量,也就是说要精读和泛读约1500篇的短文。高考,是指中国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高考是考生进入大学和选择大学的资格考试,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国家考试之一。
9. 怎样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能力
一、养成良好的阅读心理。
阅读时要去掉杂念,心绪要安定,精神要专一,要形成一种惬意的顺向心理。造成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切不可一遇到几个生词难句,就心烦意乱,失去自控能力。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恐慌,过分紧张的情绪都会形成一种消极因素妨碍大脑的正常思维功能。因此,遇到困难一定要从容不迫,心无旁骛。这样才能对所读的文章印象清晰,理解深刻。
二、提高阅读的速度。
考阅读理解,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考的是考试速度。中考阅读理解文章每篇均达到400词左右,慢读是不行的。因此做阅读理解时,要注意培养自己快速阅读的习惯。阅读时眼球总是不断地移动——停顿——移动着。理解是在“眼停”的瞬间进行的。我们要使眼停的时间相对增加,就要扩大视读的广度,把逐词逐句的点式阅读变成一次扫描一句的线式阅读,并且把看到的东西迅速报告给大脑,形成眼脑较快的直映能力。切不可在个别难懂的词句上磨蹭,只要全篇理解了,个别难懂的词句可以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去猜测,去推断。
三、阅读时要注意培养语感。
所谓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中词语搭配及句型结构的熟练程度。语感好的人,理解力就强,视读的速度就快。阅读时要留心词语的搭配,即惯用法。必要时可用笔划一划或记下来。读完每一篇文章,都应总结归纳一下,积累了多少单词,惯用法和句型,这样语感自然就会好起来。
四、读完一篇文章后,要回味一番对文章的段落结构,中心思想,人物事件,论点论据要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文章太长,你可以先把文章后面的问题看一遍,带着问题去看文章。这样可以帮助你去掉杂念,提高阅读速度和解题的正确性。要善于找关键句,特别要注意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头一句话,往往就是关键句,可以帮助你掌握文章的全貌,理解文章的主题。此外,还应该细读文章,因为有时的试题是考细节。可以边读边用铅笔做点标记,把有关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即五W,who,what,when,where,why)划出来。凡逢人物就圈起来,看完一数,有几个圈就是几个人,一目了然。
五、扩大英语阅读量。
课标五级阅读要求规定: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达到15万字以上。所以要精读泛读结合,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还有利于了解英美等国的文化背景、生活风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泛读时,要求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各种语言现象不作全面精细认真的分析,而是根据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尽快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