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
『壹』 高中英语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怎么写
Ⅰ.Teaching Contents
Mole 7 Unit4 Sharing Reading: A Letter Home
II.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
本单元的话题是Sharing,本课设计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志愿者的一封家书,她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共和国的一个小山村教书。信中详细地描述了她所在学校的情况和她去一个学生家做客的经历。通过这封信,学生可以了解巴布亚新几内亚共和国各部落的生活状况和风俗习惯,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志愿者的工作,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Ⅲ.Analysis of students
1.学生经过高中阶段必修1~选修6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技能,如查找细节信息,抓住段落要点和全文大意等,在阅读速度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这有助于学生较好地完成这个课时的课文阅读。
2.这个单元的话题是分享、帮助与合作。对于高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已经基本形成,本课通过阅读志愿者的家书,了解一些志愿者的工作,小组讨论“如果你是志愿者你将做什么工作?为什么?”帮助学生认识这个世界,理解互助合作的意义,即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需要用到预习策略、搜集分析信息策略、归纳整理策略等。
Ⅳ.Design of Teaching Objectives
1.Knowledge objectives
(1)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及运用本课出现的单词。
(2)学生掌握本课词组的意思并能在句子中熟练运用。
2.Ability objective
(1)强化略读、查读等阅读技能,训练通过寻找关键词、主题句等方式更快速并准确地确定文章的段落大意,理清文章的总体框架与脉络的技能。
(2)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发展借助图片、表格等非语言信息进行语言输出的能力。
3.Affective objectives
(1)帮助学生理解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扶贫救困的爱心。
(2)在小组合作互动中,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分享意识。
Ⅴ.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1.训练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理解作为志愿者 工作的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Ⅵ.. Teaching Methods
1. Task-based method to make students interested in what they will learn.
2. Fast reading to get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passage.
3. Careful reading to get some detailed information.
Ⅶ. Teaching Aids
Multiple-media
Ⅷ. Teaching proceres and ways
Step I Warming-up and lead in
1. Enjoy a video and a song, then raise Qs
a. 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video?
(Ss are planting trees/helping the disabled/cleaning the street…)
b.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video ?
(to devote our youthful power to the world.)
c. What do you mean by “sharing”?
(Ss read the meanings together.)
2. Show Ss the sign of volunteer, then talk about the meaning of the sign and “ volunteers”.
a. Do you know what the sign stands for?( T:A Hand? Ss: Help. T:A Heart? Ss: Love. T: A Dove? Ss: Peace. T: A Letter “Y”? Ss: Youth.)
b. What’s the meaning of “a volunteer”?
(The people who are helping others in the video are called volunteers. Volunteers are not paid which means they are not given money, not because they are not worthless but because they are priceless, but because they cannot be measured by money.)
c. What voluntary work can volunteers do? (Ss give their answers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设计说明] 本环节主要是课文导入和热身环节,利用多媒体播放和本课主题相关的直观、生动的图片和音乐,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自然进入本课话题,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教学。
Step II. Pre-reading
1. Look at the title and pictures and try to guess “What’s the author’s work?”
(a teacher and a volunteer)
[设计说明] 通过看幻灯片呈现的题目和图片,让学生猜测本文作者的工作,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有利于阅读活动的展开。
Step III. While-reading
Task 1 Fast reading
1. Skim and scan the text quickly and try to get its main idea.
(Ss skim and scan the text)
( Then get one student to come to the blackboard to fill in the blanks. Then check the answers.)
2. How many paragraphs in the text? Divide it into 4 parts and match each part with its main idea.
(get one student to do it. Then check the answers.)
Part 1 (Para 1) The beginning of the letter and introction to the topic
Part2 (Para 2-3) The school and Jo’s work as a teacher
Part 3 (Para 4-8) A visit to a local village
Part 4 (Para 9) The end of the letter
[设计说明] 快速限时阅读把阅读课文作为整体来处理,掌握主旨大意,这一任务过程中为了降低难度设空完成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在对课文表层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每段大意把文章进行划分部分。本环节难度不高,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不仅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略读、查读的阅读技能。而且,提高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Task 2 Detailed reading
1. After knowing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text, lead the Ss the customs and lives of people in Tombe’s village. Listen to the text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Meanwhile, read after the listening and underline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in the text. (Ss listen to the text and read)
2. Look at the scre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Jo’s high school
It’s a(n) ____ school — the classrooms are made from ________ and the roofs from grass.
There’s no ______ and we don’ t have any textbooks.
Why do boys jump out of the windows in the science lesson?
Why did Jo wonder how relevant chemistry was to the boys?
The visit to Tombe’s home
Description of the house
A low ______ hut with grass _________ of the roof
No windows, very _____doorway
Family relationship
They have ______ and extended families
Cooking methods
_______ are placed in an oil drum. Vegetables in the drum are covered with _______.
Sleeping arrangements
Jenny and I sleep on ____________________
Diet
We eat _______, _____ and greens.
Possessions
I can only see a few __________________
Agriculture
No machinery
Beliefs
They believe in evil spirits. They think that the _________ attracts evil spirits so they dry it out in a can over the fire.
Answering questions
Why did Tombe's mother cried “ieee ieee” when she saw Jo?
Why did Jo feel it was a privilege to have spent a day with Tombe’s family?
(Ss read the answers)
3. Read aloud to find out some difficulties.
(Ss read the text aloud)
[设计说明] 本环节是对课后练习1和2的创造性改编。练习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教学。先让学生听录音的同时跟读来完成细节信息填空,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力,而且让学生了解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部落的生活状况和风俗习惯信息。在此基础生让学生通过朗读,训练学生朗读能力提高语音语调,鼓励学生发现文章中的疑难点并解决。
StepⅣ. Post-reading
1. Solve the important sentences from the text (Ss translate and analyze the sentence)
①I know you are dying to hear all about my life here, so I’ve included some photos which will help you picture the places I talk about.
②Science is my most challenging subject as my students have no concept of doing experiments.
③The other day I was showing the boys the weekly chemistry experiment when, before I knew it, the mixture was bubbling over everywhere!
④To be honest, I doubt whether I’m making any difference to these boy’s lives at all.
⑤The hut was so dark inside so it took time for our eyes to adjust.
⑥I loved listening to the family softly talking to each other in their language, even though I could not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⑦My muscles were aching and my knees shaking as we climbed down the mountain towards home.
⑧It was such a privilege to have spent a day with Tombe’s family.
2 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text?
(Jo worked as a volunteer teacher in a poor area.)
3. Would you like to work as a volunteer teacher in a poor area?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a volunteer? Why?
(Team work. Ss discuss with their members then show their discussion)
4. Summary: There are many people around us, in our country or even in the world who need different kinds of help. So voluntary work is an important and great cause. Not only can it make people live better but also it can bring happiness to volunteers. So we should form a sense of helping others and take an active part in any kind of voluntary activities from now on and try to make the world more beautiful and harmonious. Just stand up and show me your voluntary gestures, let’s sing together.
[设计说明] 本环节属于读后活动,首先处理课文中的典型的长难句,这也引出了本课的语法项目定语从句。小组讨论“如果你是志愿者你将做什么工作?为什么?”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了这个单元的主题,帮助他人、分享合作。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于志愿者工作和帮助他人的看法,有利于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后大家共同举起志愿者手势,齐唱英文歌曲 Tomorrow Will Be Better, 将课堂活动推向高潮,激发了他们帮助他人、扶贫就困的热情,达到了本课情感价值教育的目标。
StepⅤ.Homework
Find out some attributive sentences from the text and write down them onto the exercises book.
[设计说明] 课后阅读文章继续找出文章中的定语从句,为下节语法课做准备。
教学反思
经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要精心设计一堂阅读课,教师要在课前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课的类型、主题、结构等诸因素作充分的考虑和研究。这堂课基本做到了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气氛中愉快度过,既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又促进其情感教育。教学中融入了素质教育,且使学生在趣味中学得了知识,这也是目前提倡的教育教学理念。
我感到多媒体教学用于英语阅读教学有很多好处:首先,课堂的导入是十分重要的,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生动的图片、动画使得学生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把学生从枯燥的课堂解放 ,有利于师生的互动, 能更好地实现教师的教学意图。其次,多媒体课的容量大,教师可以把原来花在板书的时间用于指导学生,或设计一些多样的题型。再者,通过听录音,朗读课文,配以在幻灯片呈现问题,让学生有目的性带着问题去听课文,朗读课文,一部分一部分的分析课文,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不同的任务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用英语表达的欲望。
教学内容设计要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难度适中,尽量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在任务的设置中应充分考虑学生是否能够完成。本堂课的细节理解部分难度合适,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完成。
我认为在教学中只有师生处于平等地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发挥;只有使课堂交际化,师生才能融合在智力与情感的交际过程中,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才能激起学生积极求知的学习欲望。
『贰』 如何在读英文时培养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分析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旨在作出准确的判断,是以有依据的判断为目标,并采用适当的评价标准,确定事物真正的价值或优点的思考(The Critical Thinking Community, 2015)。批判性思维让人积极地、创造性地思考,而不是简单地服从权威或习俗。《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指出,高中英语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议论文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优质材料,但高中英语教材却比较缺乏适合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议论文语篇。以人教版英语教材必修模块一至五为例,25篇主课文中包括15篇记叙文和7篇说明文,其余3篇为对话,缺少议论文体裁。因此,备课团队选取了1995年全国高考北京卷阅读理解C篇作为此次培训会的教学材料(见附录)。
该材料的文体为议论文。中心话题为是否应该支持动物园圈养动物。文章结构清晰,论点、论据以及结论明确。文章以反问句开头,表明作者的观点——把动物关在笼子里是对动物的不公平和不尊敬。第二、三段分别以动物园声称关心和拯救濒危动物的陈述开始,然后作者通过事实、例证、研究发现以及数据驳斥动物园的说法,最后得出结论——人们不应再支持动物园,而应该支持保护动物栖息地的组织。作者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使用了很好的论证技巧,如使用研究发现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但是作者的有些论据不够客观,语言表述过于绝对,某些言辞明显有夸大其词之嫌。该语篇适合培养学生辩证地、批判性地看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该材料经过整合改编后全文总长231词,一些生词,如zoochosis,可以从上下文推测其意思,词汇难度不大;存在一些可能影响学生理解的长难句,如文章开头的反问句等。考虑到本篇阅读材料结构清晰这一特点,在学习方式上备课团队决定采用学生自主阅读、记录关键信息、自主构建文章形式图式和小组合作分享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研读、探究、体验,与文本对话,丰富自我,在阅读活动中积极思考,自主分析和鉴赏课文。在阅读满足学生个体需求的基础上使课堂呈现思维的多元性,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2.学生分析
文本话题为动物园和动物保护,学生对此话题熟悉,基本都有去动物园的经历和相关经验。同时,高中学生已基本形成对一些事物的判断与看法,因此从背景知识、生活经验以及思维能力上能够与作者的思维进行碰撞,甚至产生冲突,这就形成了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最佳教育契机。由于本次观摩活动是借班上课,可供选择的授课对象为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的学生,最后备课团队选择了高二年级的学生。原因有三:首先,材料来源于高考题,适合对象是高三学生,经过整合处理后从词汇和理解能力要求看更适合高二学生。其次,高二学生的阅读量和视野均较为开阔,他们通常会通过电视、纪录片、阅读材料和报刊了解一些有关野生动物和圈养动物的情况。第三,高二学生看问题的角度更广且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他们有更好的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可以更好地对文章的内容作出具有个人意义的判断。
3.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备课团队将本节课定位为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主的阅读课,并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通过快速阅读识别并理解作者反对动物园圈养动物的态度和观点;通过细读获取并理解作者的论点、论据及结论,并用关键词进行记录,同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逻辑关系,并进行阐释。
(2)能通过批判性阅读来评价作者的论据、观点以及结论,调整和丰富个人观点,并进行分享与表达。
4.教学设计思路
(1)备课思维过程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化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作为一节代表北京参加全国高中英语教学观摩培训会的课例,应该在模式上有所突破,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新思路。
① 发展学生的深层次思维
在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仅仅停留在信息提取层面,对发展学生的深层次思维关注不够。
备课团队决定在本节阅读课上重点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做积极的阅读者。教师引导学生对任何可能形成结论的陈述提出合理的质疑,寻找有力的证据,进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批判性思考之中:从识别文章的主要观点,到获取支持观点的证据,再到最终找到作者的结论,教师一直鼓励学生思考,与文本互动。在理解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学生就会将文章内容与自己的经验进行比较,不断对自己提问:文章内容与我的想法是一致的还是矛盾的?作者到底想要阐述什么观点?作者给出了哪些理由?我是否被这些理由说服了?我的依据又是什么?我自己又得出什么结论?我自己的观点是否令人信服?
在这一系列的质疑、碰撞、调整的互动中,学生进行了大量的、积极的思维活动,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贯穿了整节阅读课,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得到强化和提升。
② 关注具有个人意义的阅读体验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要求英语教学进一步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但是,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更关注结果,忽视阅读体验过程,而且对个性化阅读关注不够。
备课团队决定在本节课上采用个性化阅读的学习方式,把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阅读活动以学生自主研读为主,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积极思考,自主把握、分析和鉴赏课文,使阅读活动建构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
本篇阅读文章的中心话题为是否应该支持动物园圈养动物。本节课的教学主线就是理解作者对于这个话题的观点、论据和结论。在信息输入环节,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安静阅读,以记笔记的形式获取作者对于这个话题的观点、论证过程以及结论。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于课文有了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体会了作者完整的思维过程,也在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丰富了自己对动物园圈养动物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为最后个人观点的形成和表达作铺垫。整节课是一个丰富和表达个人真实思想的过程。
(2)课堂教学活动
在理清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主线后,本节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①激活图式,形成阅读期待。学生通过观看动物在自然环境和在动物园里的两种不同状态,激活有关动物园及动物的背景知识和经验,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形成想要通过阅读去了解作者观点的期待。
②建立语篇图式,深化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识别并归纳作者的观点、论据以及结论,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同时通过记录关键词和绘制不同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语篇的逻辑关系,将语篇信息转换为可视的图像信息,从而整体感知语篇的内在语义关系,推动深层理解,同时建立起议论文的形式图式。
③丰富图式,构建个人理解。学生通过小组分享,修正对文本的理解,然后再次进行批判性阅读,结合个人背景知识和生活体验表达对作者观点的看法以及对作者论据的客观评价,形成个人独立的思想和见解。
(3)教学内容的调整
对于刚进入高二年级的学生来讲,本篇阅读材料无论从词汇量上还是从句式结构的复杂程度上都有点偏难。因此,备课团队对阅读材料作了以下调整:
① 文本生词的处理
由于是高考阅读文章,文中一些词汇对于高二学生来说是生词,而且上下文并不能提供足够的线索帮助学生猜出词义。因此教师在阅读材料中对bar、claim、captive breeding等生词标注了中文释义。
② 复杂句式的处理
教师在前期教学中发现,在识别和归纳作者的论据时,很少有学生会提及圈养动物的效果。课后与学生交流发现,文章第三段中的句子“Captive breeding of endangered species has not resulted in their being sent back to the wild.”造成理解障碍,因此学生对这一点避而不谈。由于本节课主要是思维训练课,教师不愿意打断学生思维活动的连贯性,故不涉及过多的长难句讲解。于是备课团队经过与外教讨论,将该句调整为:Captive breeding has not led to endangered species going back to the wild.
③ 文章篇幅的处理
由于本次课例的时间为35分钟,在一节以培养思维能力为目标的英语阅读课上,若要保证教学目标达成的效果,就必须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和思考时间。同时,自主阅读并记录关键信息的学习方式更增加了对时间的要求。因此,备课团队经过认真讨论一致认为应该从原文第三、四段中删去一段。最终我们选择删去第三段,保留第四段,原因是第四段有关圈养繁殖的内容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
Step 1: Lead-in
1.教师给学生播放两段视频。第一段是野生非洲猎豹自由奔跑的视频,学生可以充分感受猎豹的速度。第二段是关在动物园里的美洲豹来回踱步的视频,学生感受到的是美洲豹的焦躁不安。学生观看第一段视频后,教师提问:How do you feel after watching the video? 学生答:Excited. I feel its speed and power. 教师继续追问:Where does it live? 学生答:In its natural habitat. 接下来,学生观看第二段视频。教师提问:How do you feel after watching the video? 学生答:I feel the leopard is bored and anxious. 教师继续追问:Where does it live? 学生答:In cages.
2.学生简单表达个人对动物园圈养动物的看法。教师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keeping animals in cages?并让学生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同时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观点。学生在与同伴的思维碰撞中激活经验,激发阅读兴趣。
[设计意图]
关于野生动物与圈养动物的两段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野生动物与圈养动物的区别,更让学生在为野生动物的智慧和自然美激动的同时,为圈养动物失去自由而痛惜,之后教师的“寥寥数语引领学生入境,激发了学生思想的火花” (注:摘录自比赛现场外专委的微信互动平台中老师们对本节课的评价,以下简称“微信平台”)。
批判性思维是一个从多渠道获取信息,综合各方观点,经过分析判断,形成自己观点的过程。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与全班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将学生的观点分类记录在黑板上,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为输出环节的深入思考做好准备。
Step 2: Reading for the writer's opinion
1. 学生快速阅读全文并回答问题:What does the writer think of keeping animals in cages? 该问题的答案“Keeping animals in cages is not fair or respectful.”出自文章的第一段。之后教师追问:What makes you think so? 有的学生找出文中的信息:Mostly for entertainment purposes.教师又问:That's a good try. Can you find a better explanation? 学生没有迅速定位关键信息,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大声朗读第一段,之后继续提问:Have you got a better answer? 学生答:How could we possibly think ...?教师对这一回答给予肯定,并指出这个句式被用来表达强烈的质疑。接下来教师追问:Do you have a different opinion? Who else might have a different opinion? 学生答:Zoos or zoo keepers.
2. 学生再次快速阅读文章,并检测自己的推断。学生的推断是正确的:动物园方与作者持不同观点。
[设计意图]
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技能之一就是识别作者的观点(Cottrell,2011),此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找到作者的观点。文章第一段只有一句话,是一个含有“How could we possibly think ...?”的特殊疑问句。本句话是文章中的一个长难句,首先这个句式学生比较陌生,另外该句还包括一个宾语从句和一个插入语。但这句话是作者观点的出处,如果学生对这个句子不理解,那么就会影响后面的阅读,也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在此带着学生一起理解这个句子,并引领学生通过朗读体验这个特殊疑问句式表达的强烈质疑。
教师通过追问第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文章的内容与自己的想法是否一致。学生不需要马上回答这个问题,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阅读文章不只是理解作者的观点,还可以与作者互动,甚至可以质疑作者的观点和看法。
Step 3: Reading and taking down key information
1.学生细读文章,并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以下信息:作者的观点、动物园的说法、作者驳斥动物园说法的论据以及作者的结论。
教师提醒学生记笔记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以上信息以思维导图、表格或流程图(见下图)等形式组织起来。
https://..com/question/500703689023227964.html
『叁』 英语阅读课可以设计哪些教学活动
一、阅读课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1、对于学习者的分析。初中生刚正式接触英语这一门学科,对一门新鲜的学科还是感到好奇并且极其愿意学好的。但正因为从前没有学习的经验,所以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和习惯要靠教师来设计和培养。教师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既要逐步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评估他们对这一门学科的兴趣和意见。
2、学习需要分析。《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叫学生学。” 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且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英语阅读课教学目标分析。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目标英语》的广泛使用,对初中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句型,词汇和语法,但初中生阅读的学习不能仅依赖于语法,句型和词汇量,还要依赖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而阅读策略是在老师系统的,长期的培养下形成的,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技巧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 英语阅读课的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处理。对于阅读内容,教师必须注意结合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语言程度,循序渐进,精心选择,合理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在阅读的初级阶段,教师应尽量避免传统枯燥的填鸭式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到了中高阶段教师应加大课堂输入,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阅读能力,拓宽视野,开发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媒体的选择。在英语教学中、对教学媒体的研究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科学、合理、恰当地选择教学媒体 ,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功能和优势 ,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英语学科的教学媒体有直观教具和电教设备两种。如教师的言语、表情及演示 ,各种实物或模型 ,图片、图表和简笔画、黑板及各色粉笔等属于直观教具 ;而录音、录像、幻灯、投影及计算机等属于电教媒体 ,这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现代英语课堂上的新宠。在考虑如何运用以上各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时 ,需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学生状况及媒体特性等方面来进行选择。
3、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习英语的主要的途径之一。那么在阅读课中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新教材摆脱了传统的逐字逐句分析课文,死抠语法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导入(presentation)——阅读(Reading)——练习(practice)”的教学模式。
『肆』 高中的英语教案都包括什么啊
http://www.isud.com.cn/down.asp?cat_id=10&class_id=207
『高中英语教案』高二英语学科教案Unit 1 Making a difference
·高二英语学科教案Unit 1 Making a difference 【教学目标】谈论科学和科学家(talk about science and scientists)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277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全英文版英语教案 《牛津高中英语》Unit 3 Grammar an..
·Unit 3 Grammar and usage Aims and requirements ♦Read three e-mails about health an......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92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高中英语观摩课教案
·中学英语观摩课教案 plans and arrangements 1、 1、设计思想:本节课是高二英语的阅读训练课,着重培养学阅读和说两种技能。整堂课注重外语教学特色——更......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02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北师大版 高中英语 必修模块一
·案例分析 教学年级 高一课题名称 Mole 1, Unit 2 HERO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 高中英语 必修模块一授课时间 45分钟一、 学生分析教学对象......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27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高中英语必修3第六单元写作课教案
·高中英语必修3第六单元写作课教案 Writing Teaching Aims 1.To get the students to know the form of the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56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高一英语新教材Unit 4备课资料
·高一英语新教材Unit 4备课资料一、 教材分析 1.教材概述 本套教材在保留SEFC基础上,根据当前教改精神而进行重新编写,它较好地衔接了已实施三年的初中义务教育......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26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译林牛高一unit3 tomorrow s world 课文导学
·Unit 3 Tomorrow’s world 课文导学徐凌云 刘艾琴 1. … VR can provide teenagers with another way to e......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08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新课标高一必修4 Unit4教材分析与speaking教案
·Unit 4 Body language I.单元教学目标技能目标 Skill Goals Talk about body language: cultural diff......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24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高一必修4 Unit3教材分析与speaking教案
·Unit 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 I. 单元教学目标技能目标Skill Goals Talk about different types o......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67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高一必修4 Unit2 教材分析与reading教案
·Unit 2 Working the land I.单元教学目标技能目标Skill Goals Talk about agriculture: a pioneer in f......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47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人教新课标高中必修四 Unit 5 Theme parks
·Unit 5 Theme parks Part One: Teaching Design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1. A sample lesson plan fo......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188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人教新课标高中必修四 Unit 4 Body Language
·Unit 4 Body Language Part One: Teaching Design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1. A sample lesson plan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70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人教新课标高中必修四 Unit 2 Working the land
·Unit 2 Working the land Part One: Teaching Design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1. A sample lesson p......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225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外研版新标准(NSE)高一英语教案 Unit 3 My First Ri..
·TEACHING MATERIAL: 外研版新标准(NSE)高一英语 Book Ⅰ Unit 3 My First Ride on A Train AIMS: a)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70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高中英语语法教案(全套)及配套练习
·高中英语语法教案(全套)及配套练习 1. 名词 名词可以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专有名词是某个(些)人,地方,机构等专有的名称,如Beijing,China等。普通名词是一......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370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高一下英语教案 人教版Unit7 Cultural Relics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话题——文物古迹(Cultural relics )历来是全世界较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是在伊拉克战争中,大量代表古人类文明的文物、古迹......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44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人教版高二英语(下)Unit 11-20 全套教案
·高二(下)教案 Unit 11 Pre-reading: 1.Do you want to do research or start a hi-tech company......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758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北师大版高中英语第一模块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第一模块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Unit 2 Heroes 一、 教材分析 1.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 1)词汇:本单元话题词(谈论英雄人物、政治领袖、著名人士的......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73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人教版英语高三上教案 Unit3 The land down under
·Step 1 Free talk and lead-in Today we’ll learn a new unit-The land down under. What......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78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高中英语 《Saving the earth》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设计本课内容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Unit9 Saving the earth的基础上的讨论和辩论。通过对地球、大气、水、动物等的现状及所面临危机的阐述,突出......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13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高三英语公开课教案 Unit13 The Moonstone, SBIII
·课题:Unit13 The Moonstone, SBIII Teaching Aims: 1. Mak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story......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642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高中英语文公开课教案 M2u2 Grammar and usage
·Teaching Aims: 1.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usage of the future continuous tense and the......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33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高中英语教案 Pre-reading work
·What is language? 学案:Pre-reading work A) Welcome to the unit Preparation for discussion......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386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高三英语教案 Mole10 Unit4
·Words for crimes and law car burglars 汽车窃贼 Thieves who steal form automobiles. 从汽车......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383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高中英语教案 高二Unit 7 教案 -LIVING WITH DISEASE-..
·I. Brief statements Based on the Unit This unit mainly talks about deadly diseases and at......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518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高中英语教案 高二Unit 3 Art and architecture
·Unit 3 Art and architecture I.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 After the learning of this u......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84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高中英语教案 高二unit1教案Making a difference
·高二unit1教案 Unit 1 Making a difference the first period step 1 greeting step 2 warming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55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高中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Unit6 教案Good Manners Teachi..
·高一英语Unit6 教案 Unit 6 Good Manners Teaching Plan Period 1.Warning –up and Listening Teac......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724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高中英语教案 高一英语Unit7 Reading教案
·高一英语Unit7 Reading教案 Teaching Aims: 1. Master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resto......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455 推荐程度:
『高中英语教案』新教材高一英语UNIT11教案 The Sounds of the world
·新教材高一英语UNIT11教案 Teaching plan forUnit 11 The Sounds of the world Teaching goals: 1.......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665
『伍』 高二英语优秀教学设计
【 #高二# 导语】因为高二开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识肯定有一定的欠缺,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计划,更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会白白流淌的,收获总是自己的。 考 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英语优秀教学设计》,助你金榜题名!1.高二英语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本单元对话课复习了有关问路及应答用语,要求学生用所学语言自编对话描述所在学校、区域或城市;
本单元介绍了美国的迪斯尼乐园及其创始人Walt Disney艰苦创业的生活经历。通过本单元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迪斯尼乐园的概况,并可根据提示复述沃尔特?迪斯尼奋斗的生活简历。引导学祥键生意识到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艰苦奋斗,才能收获成功的道理。同时,设计问答练习,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作为高二的起始单元,此处复习了宾语从句的用法,通过课文阅读,完成练习册后练习,学生需熟练掌握此语言项目,并准确运用到口头及书面表达中。
对话教学建议
Step 1听录音
教师放对话录音,放完两遍之后,教师根据对话内容提出一些问题。
1.What were they talking about ?
2.How to answer the first /second/third/forth/fifth visitor question?
Step 2 练习
组织学生五个人一组,练习对话三至五分钟。教师请几组同学到前面表演。
Step 3改写
将对话内容改写为稿伏一篇短文,要求学生用本课的地点名称如:
Sleeping Beauty Castle , Bear Country, Horse-drawn streetcars, the Tomorrow Land Building
比如:Carl is answering visitors’ questions. The first visitor asks Carl the way to the Sleeping Beauty Castle….
Step 4 讨论
If you are visitor, How to ask the way to the stranger at first?
Step 5总结
教师提问学生们,归纳和总结对话用语。
Asking:
Where is …...
How can I get to…
Which is the way to…
Could you tell me if…
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Answering:
Go straight ahead…
It’s behind …/in frond of/
Go down this street…
教材分析
本课的日常用语用语是有关对话asking the way and responses,这样的问路用语在初中都以学过,所以对话不在是个难点。本课的两篇阅读文章是有关人物,沃尔特·迪斯尼。难点在于第一篇是了解他的生活经历和艰苦创业。第二篇是我们众所周知的Disneyland,两篇文章结合着学过的语法知识宾语从句在里面,这也不是学生们所要了解键宴携的重点。
2.高二英语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Teaching Aims
Knowledge a nd Skills:
1. Ge t to know about Canada.
2.Grasp some reading skills.
3.Stimulate the Ss’ interest and love for learning about foreign countries.
Strategy and Method:
1.Train the students’fast-reading ability.
2.Train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co operate with others.
教学重难点
Main points:
1. Introce the information of Canada to the students.
2.Train the students’reading ability —skimming,and listening ability
Difficult point:
Learn different reading skil ls for different reading purposes.
Teaching proceres and ways
教学过程
Step1. Readin g&Greeting (2`)
Step2. Leading in and Warming Up (5`)
1.Free talk: Do you like to go sightseeing?
Which country do you like to visit?
What can you see in these countries?
2.Quiz
Step3. Fast- reading (10`)
1.what is“the true north”?
It refers to “the cross-Canada train.”
2.Draw the route of the two girls’ traveling across Canada
Step4. Careful- reading(T&F) (15`)
Step5. Consoli dation (7`)
Listening & Summary
Fill in the blank and retell the story
课后习题
Homework
Surf the Internet to find more information about Canada
Chalkboard Designing
Unit5Canada – the “the true north”
-----A thip “ on the true north”
Vancouver Rocky Mountains Thunder Bay
Calgary Lake Superior Toronto
3.高二英语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本单元的warming-up学习中学生学习了世界英语的分支,已经在不同国家应用时候的差异。Reading部分"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通过对英语语言的发展历史这一话题的探讨,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了解,特别是对英语发展趋势的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英国英语、美国英语、澳大利亚英语、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等都有自己的惯用法和不同的发音规律。在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后,学生能感受到英语语言的多层次和多元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二、学情分析
我所带的学生,英语基础好的不多。大多数学生没有兴趣也没有耐心阅读完整篇文章更不要说掌握文意了。所以往往出现老师自问自答唱独角戏的情况。为了照顾所有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在开展教研活动时,我们教学经验丰富的教研组长提出了这个因材施教的任务教学方法。效果颇好。在这一过程中,即使有些学生在前面的fast-reading中对课文认识不够,但经过后面的`这一活动,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好的理解课文。
三、教学目标
1. Language goals
(1)To learn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2)Ss will be able to know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and feel the role that culture plays in thechange of language.
(3)To kn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4)Ss will be able to know how to get the key sentence of a paragraph.
2. Language points
(1)Key words and phrases
subway, elevator, petrol, gas, official, voyage, conquer, native, come up, apartment, actually, base, at present, graally, vocabulary, make use of, latter, identity, fluently, frequently, usage, command
(2)Difficult sentences
①English is a language spoken all around the world.
②There are more than 42 countries where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speak English.
③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learn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is more than 750 million.
④In China students learn English at school as a foreign language, except for those in Hong Kong, where many people speak English as a first or a second language.
3. Emotion goals
To help students to learn more about English and train the interest to English
四、教学难点和重点
( 1) To be able to get the main idea from the text.
(2.) To be able to solve the problem by analyzing.
(3) To be able to use the different learning strategies for different reading purposes.
五、教学方法:
1、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在本课教学中,我将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任务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创设情景,引入主题,配合小组讨论交流,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主动学习。
六、教学过程
Step 1 Greeting
Greet the students as usual.
Step 2 Revision and lead-in
(show the pictures :a football, an eraser, a flat and a lift on the screen.)
T: What’s this? ( Point to the football.)
S: It’s a football.
T: Yes. An Englishman usually calls it a football. But what do Americans usually call it?
S: a soccer.
T: What about this one? ( Point to the eraser.)…
T: Well, as we know, there is more than one kind of English in the word.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one another in some ways. Why has English changed over time? What will world English be in the future? Do you know? Well, today, the passage “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 will tell us. Now please 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 9.
Step 3 Careful reading
1. Let the students 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then make a time line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2. Let the students 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words from the text.
It is not easy for a Chinese person to speak English as ___ as a ___ English speaker. One reason is that English has a large ___. It also has different usage in different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If you use “flat” instead of “___”, people in America will know you have learned British English. If you use the word “___”instead of “lift” in Britain, people will know you have studied American English.
Step 4 Practice
Retell the history of English and tell the differences of ancient English and modern English,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Step 5 Group work
Ask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like these:
When did five to seven million people speak English?
Why did English begin to be spoken in many other countries?
Which country may have the largest number of English learners?
Step 6 Summary
Answer questions: Tell us 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is lesson?
Why do you think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want to learn English?
Step 7 Homework
1. Go over the text and try to learn all the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is part by heart.
2. Write a passage about your English learning.
4.高二英语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结合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选修5中有关过去分词的语法内容,进行过去分词的学习,教学中将语法知识的传授和语言基本技能的学习结合到一起,注重复习语法与语言的运用。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从而扩大课堂的语言输入量及学生的语言输出量。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一英语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语言结构和一定程度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复习的过程中,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掌握水平,巩固基础强化正确使用语法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深度和难度.但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仍然较为薄弱,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较差,主动学习的动力不够,然而他们学习比较认真,渴求知欲旺盛,思维比较活跃。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好,能主动配合老师。只有设置使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因材施教,才能让他们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过去分词在真实的生活语境中的使用。培养学生通读,分析,理解,综合的能力,教会学生体察语境,结合上下文,符和逻辑推理和合理的想象,结合语法和题干中的语境解决问题。在运用语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想象力和自学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2.能力目标:
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积极和谐教学氛围,使学生进入情景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规范学生运用英语知识准确表达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3.德育目标:
用含过去分词的句子结构表达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
1.过去分词的用法.
2.过去分词的运用
五、教学难点:
1.结合语法知识,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加强和提高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2.过去分词在真实的生活语境中的使用。
六、教学策略:
通过小组讨论、小组竞赛等具体形式,创设有利于高中生自己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调节的情境,利用他们自身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节、监控。因此,本课采用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为中心,任务的设计焦点是解决某一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在的各种“任务”中,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并得出结论。
七、学习策略:
本课将各种活动设计成小组活动并开展小组竞赛和填写课堂自我评价表等非测试性评价手段,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具备科学的价值观。
5.高二英语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意图
在《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讲到“高中英语课程要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源,拓宽学习渠道并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把信息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认知工具和知识载体,围绕英语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实验,不仅可以扩大英语阅读的“面”和“量”,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诸如“信息的获取、信息的重组和加工以及信息的交流”等多种信息素养。网络学习是一种学习过程交互化的学习模式。学生带着问题借助网络查询信息,进行信息交流,由此“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协作交流”等学习策略在这里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使教师把信息技术和网络作为自己真正的工具,把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中来。
二、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熟悉“发表看法,提出建议”的口语技能。
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筛选局部和整体信息的能力和独立阅读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质疑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和信息素养。
三、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材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是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3 Unit 5》,Canada---The True North 与以往接触过的介绍国家的文章相比,本课的内容没有整体介绍加拿大的地理概况和风土人情,而是透过一个旅人的眼睛来看加拿大。相比较而言,这样的课文难度更大。
教学重点:
①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②学生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重点突破】任务驱动,层层深入。
利用“任务驱动”方法,使学生利用资源自主探究、解决一系列层层深入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作为问题的精心设计者和疑难问题的点拨者,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
教学难点:
①对课文内容中细节的理解。
②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学习效率问题。
【难点突破】 设置情境,循序渐进,层层递进。
设置富有情趣的情境,激发他们的阅读XX,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循序渐进的设计问题 , 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和协作学习。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教学策略】
①本节课的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地进行信息加工、知识意义构建、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适时介入,引导、启发、组织、帮助、促进。
②设计创造性思维问题。所谓创造性思维问题即是指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问题。创造性思维问题的设计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题型具有开放性、解题富有挑战性。
【教法】:
①演示法:把制作的课件、动画等显示给学生看,便于学生对微观知识的把握,并从旧知中获得启迪,从而解决问题。
②评价阅读法:将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内化而形成的学习成果,在全班学生中展示,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后续学习热情。
③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问题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并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五、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步:热身活动:猜单词。
在这个步骤中,我给出两组前一节课学过的词,分别让两组同学上来猜。所采用的方式类似于《幸运52》:单词是出现在屏幕上的,其中一个同学背对着屏幕,他是猜者;另一个同学则是解释者,他要用英语或辅以动作将单词的意思表现出来。两组同学之间展开竞争,看谁猜得又快又多。这个活动不仅可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活跃了课堂气氛,令同学们很快融入课堂氛围。
第二步:读前活动(一):自由展示。
在上这一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的预习任务是介绍你最想去的地方。Which country or plac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most? Why?学生们自由组成小组,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最后形成自己的powerpoint展示文件。在课堂上,由本小组的发言代表上来进行展示和介绍。这一环节是这节课的重头戏。
第三步:读前活动(二):自由交谈。
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去加拿大,你最想看什么?If you have a chance to visit Canada, what would you expect to see there? 先要求他们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再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
第四步:读前活动(三):小组讨论。
经过了前面的大量的有关加拿大的信息的冲击,你愿意用哪三个词语来描述加拿大?What three words would you use to describe Canada? Why? 请小组代表发言。
第五步:加拿大概况综述。
这一步骤是对上几个步骤的总结,同时也是教师整合并优化了有关加拿大的各种信息所进行的展示。目的是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加拿大的了解,对他们所获取的知识进行 梳理,也为下一个步骤展开铺垫。
第六步:略读课文。(first reading)
在这个步骤中,我给出了8个问题,让同学们带着这8个问题来阅读课文。读完后回答问题。
1.Why are the cousins not flying direct to the Atlantic coast?
2.What is the continent they are crossing?
3.What is “The True North”?
4.Why do many people want to live in Vancouver?
5.What happens at the Calgary Stampede?
6.Where does wheat grow in Canada?
7.Why would ship be able to reach the centre of Canada?
8.Name two natural resources that Canada has.
第七步:精读课文。(second reading)
在这个步骤中,我给出了5个跟课文内容有关的句子,让同学们判断正误。如果该句是错的,请给出正确答案。
1.The girls went to Canada to see their relatives in Montreal.
2.Danny Lin was going to drive them to Vancouver.
3.You can cross Canada in less than five days by bicycle.
4.The girls looked out the windows and saw Native Indians and cowboys.
5.Thunder Bay is a port city in the south of Canada, near Toronto.
第八步:复述课文(retelling)
给出课文中的关键词汇,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课文。
Help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great scenery
second largest
go eastward
mountains/lakes/forests/rivers
5,500/from west to east
here in Vancouver
surrounded by
ski/sail
『陆』 【高中英语阅读课操作】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语言教学,尤其是高中外语教学,不是单纯讲解单词、语法的一种机械性的训练活动,而应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高中英语阅读课文涉及的题材广泛、信息密度高、语言知识丰富。它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渠道。
一、阅读教学――培养自学能力
(一)导读(Pre-reading)
“导”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可适当讲解与本课有关的背景知识;也可以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图进行导读语言设计。通过"warm.up activities扫除文中可能出现的语言障碍(但有些生词词义应该鼓励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正式阅读做准备。例如SEFC B 2A Unit 19,The Merchant of Venice。首先,我利用PowerPoint展示了一张莎士比亚的头像,然后提出几个问题:
1Who is this man?
2What do you know about him?
3What nationality is he?
4When did he live?
5What did he write?
让学生思考,对作者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导入课文。
(二)速读(Fast-Reading)
这一步骤主要是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搜索式阅读和跳跃式阅读(Skimming and Scanning),以获取有关信息,了解文章大意。然后让学生回答有关问题,或让学生做正误判断练习,以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察返销度。
(三)细读(Intensive reading)
这一步骤主要引导学生逐步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和细节,就课文情节内容提一些问题,让学生分析段落大意以及段落之间的联系或中心思想。对文中尚未教过的生词和习惯用法、句式,可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去猜测、去推断。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思考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以及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例如:在细读The Merchant of Venice之后提出问题:Who acted as the judge?Did Bassanio know this?告诉学生,读的过程中要仔细分析字里行间的意思。
(四)复读(Re-reading Actvity)
在速读和细读的基败游础上,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接口或作者评价,巩固文章的内涵和语言知识点,最终达到运用的目的。这一步骤既可在课上进行,也可在课后进行。目的是将课内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延伸到课外某个相似的话题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举一反世正三的能力。
二、听说活动――深化理解和运用
传统的教学使大多数学生听得懂、说不出。因此,应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一连串的听说活动深化对语言的理解,然后开展运用语言的活动,把理解和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单人或双人活动(Indivial or Pair Work)
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及时检查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程度。速读和细读之后组织学生一人或两人一组的活动,教师问,学生答,或学生一人问一人答。这能使学生掌握文章的事实和细节,还可鼓励学生分析主题句,归纳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
(二)小组讨论与复述(Discussion & Retelling)
高中阅读材料中,有些给出了一系列的数字信息,让学生按小组围绕主线的数词开展讨论并造句。有些内容围绕阅读课文话题安排了Pre-discussion,Discus-sion or Question。通过讨论,教师可以弄清楚学生对有关话题的了解程度,学生也有机会彼此有目的地交谈。自由讨论会引起他们对即将学习的课文的兴趣,还会促使他们猜测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细读后的复述过程是一个理解和记忆的过程,也是用英语思维的过程,还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细读后的讨论,引导学生就课文中的观点展开讨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并阐述理由。有些还可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经验、看法和观点,让他们各抒己见。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际活动。
例如:在学完The Merchant of Venice一文后,提出了下面3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
1Why do you think it was not possible for Bassaniot marry Portia without money?
2Why do you think Shylock preferred to take hispound of flesh rather than to accept the money from Bas―sanio?
3What arc the two meanings of“I’11 pay him backwith all my heart”?
通过活动,学生们拥有了更多的谈话交流的机会,在谈话中,他们互相启发、共同构思、畅所欲言,不仅使思想更开阔,也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主题写作――阅读课的延伸
写作能力是语言功底的最集中的表现。我们都知道,“读”是信息的输入,“写”就是信息的反馈与提取。“写”要经过大脑思维的加工、提炼,只有信息的输入达到一定的量时,信息输出才成为可能。因此,它是最有效、最积极的学习心理过程。美国作家德尔文・G・舒伯特在其“Reading is Writing”一文中指出:“教科书所编的阅读课文是写作素材的散集地,是语言现象的展示厅,是语法规则的剖析室,是文章题材的示范本。”所以说,在侧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应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语篇写作训练,即在对课文的内容、词汇和句式有了较好的掌握以后布置一个稍加变化的主题进行写作。
例如:我在处理完SEFC 3A Unit 1,That Must BeA Record一文后,让学生写有关自己喜欢的或亲身经历的一项极限运动。这种写作使学生可以避免许多无任何借鉴时可能犯的语病。对学生将来完整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好处。这是孤立分散语言操练形式,如单句翻译等,比不上的。这个活动可安排学生课后完成。
总之,“读――听说――写”的教学模式符合认知规律。因此,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时刻明确教师只是指导者(guide),不是主宰者(god)。应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归纳,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开发学习能力,保持其学习兴趣。当然,容量如此大的课文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合理安排时问,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得到训练,并促进“Information Transform”(信息转换),逐步培养、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柒』 从布鲁姆目标分类思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福州屏东中学 鄢海珍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了六个层次的教育目标分类:知道(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其中,知识、理解属于低层次目标,应用、分析、综合、评价为高层次目标。高中英语新课标提出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思维品质是其中的一个维度。阅读课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课型。在此,我从布鲁姆的目标分类来谈谈我在高中英语阅读课的两次教学设计。
首先,以人教版选修六第三单元的Using language:HIV/AIDS: ARE YOU AT RISK?为例。我设计的是一堂读写结合课。课前,我先由两个情景创设导入新课,一个是关于艾滋病的视频情景导入,另一个是我校宣传“世界艾滋病日”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在阅读环节,我主要设置了知识理解类的问题,如读第一段并回答:1. What’s HIV? 2. What’s AIDS?3.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V and AIDS ? 读第二段回答:1. How is HIV spread? 2. Is there a cure for AIDS or HIV at the moment? 读第三、四段找出How to stay safe? 读第五段判断正误,请同学们正确对待艾滋病的误解,学习哪些行为不会引起艾滋病的感染。读后我设计了两个思考题:1.Many people have prejudice against AIDS sufferers. However,Being looked down upon, people with AIDS will fee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What can we do to help them? 并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作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属于应用,分析、综合类。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在了解了艾滋病的知识后,应用所学的内容,分析艾滋病患者在遭受歧视的情况下会经历怎样的情感体验?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帮助艾滋病患者?课堂上,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各抒己见,表明了看法。接着,我再次创设了情景:你从网上看到一篇关于一位叫莎莎的女孩,她因感染艾滋病病毒,受到歧视,没法上学。请你写一封信给当地的学校,帮助莎莎顺利上学,过上正常的生活。这个任务的设计目的旨在 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顺利过渡。情景的创设帮助学生综合所学,在语境中习得语言。学生写作后,通过图片展现学生作品,并让学生从内容,语言两个方面评价学生的作品。
这堂课的设计我认为做到了从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出发,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分成了从低到高的不同阶段,展现了螺旋式的上升。由于文本简单,遗憾的是没能设计出体现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任务。高中英语阅读课的另一个课型是readnig for thinking. 以这个学期选修七第三单元的阅读Old Tom the killer Whale 为例,我设计了基于思维的阅读教学。
导入环节,我用了知识竞赛的方式,Quick response on whales,激发学生对海洋动物鲸的了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读前环节,我设计了两个任务,1.看书里提供的图片,让学生析图说图,2. 阅读背景介绍,填表。这两个任务属于知识理解类,属于低层次目标问题。读中环节,任务一:整体阅读,从宏观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大意,这个任务的设置属于综合类。任务二:事件发生先后排序,这个任务属于知识理解类,任务三,细读文章回答问题,通过问题链的设置,达到训练学生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培养的目的。
1. What evidence was there that Old Tom was helping out the whalers?
2. What other animals did the author compare the killer whales with? Why do you think the killer whales behave like this?
3. Why did George think that the killer whales worked as a team?
4. Why did the whalers allow the killer whales to drag the whale away?
5. How did Old Tom help James? Why do you think he did this?
从问题的设置看,"what" 类的问题是文中可以找到答案的,属于浅层问题,"why" "how"类的问题则属于高阶思维类的问题。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虎鲸会去救人类?学生通讨论回答,得出了虎鲸与人类是朋友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论。
读后,让学生思考并讨论:Whether human being should be allowed to kill the whales and how to protect the whales? 这个任务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当今社会下人类是否允许捕鲸?如何保护鲸?这个任务属于分析综合和评价类。学生在理解文本后需要实现自己与自己 的对话,不同的社会背景,人类与鲸的关系发生了改变,新时代如何保护鲸,实现人类与动物的和谐发展是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布鲁姆的目标分类指向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在教学设计中更好地依托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设计出符合新课标理念的高效课堂,值得更进一步的探讨和实践。
『捌』 中学英语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策略
选自《中小学外语教学》2020年第1期
蔡琼 张金秀
本文以整本书导读课为例,提出了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导读课的设计策略,即内容导读、主题导读、方法导读、语言导读,旨在提高导读课的育人实效和育人水平。
整本书阅读需要设计导读课、讨论课以及生成课三种课型。其中,导读课起着指导学生开展高质量阅读的重要作用。
导读课的价值和意义: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虚构类书籍,教师可以通过内容导读,主题导读等方式调动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非虚构类书籍,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任务和活动方式的创新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小组合作完成KWL图表,观看视频片段,小组合作开展拼图阅读等。
2.树立学生的阅读信心。学生的阅读信心来自对阅读内容的熟悉,对文本语言难度的把握,对阅读策略的运用以及对阅读任务复杂度的认同。
3.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导读课教学设计:
1.内容导读
2.主题导读
3.方法导读:故事图,STEAL人物分析法
4.语言导读
『玖』 高二英语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高二英语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二英语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Making friends《交朋友》一文是高二年级的教材中第二单元的第二课。该单元教学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从课文中学会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同朋友交往,二是了解友谊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三是通过友谊这一主题使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因此,在对Making Friends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着力于引导学生概括出文章的要点,提取精要。应该好好地让学生品读、欣赏,从中体会思想感情。这也正好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言运用能力。
二、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8班的学生在成绩上处于年级中等偏下的位置,由于先期积累不够,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本课的主题是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主题,文章难度不高,希望通过对课文内容和语言的学习,使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产生更多的兴趣和信心。并且由于班级中英语学习能力两极分化,采取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手段,力求让每个同学都真正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大纲要求,结合本文特点和学生实际,设置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为人处世交友之道。
2、能力目标:
①通过课文的语言学习,掌握知识要点。
②体味学习本文语言特色,培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领会课文所表达的对于友谊的理解和交友的方法,学会更好地同他人相处。
②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理解教材中所包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新课标大力提倡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授课中,引导学生看、读、议,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同时,以课内知识为触发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力求学以致用,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的积累。具体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跳读法:文章篇幅比较长,但是比较浅白,可以用来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同时找不熟知的生词和短语。语言学家David Wilkins指出,没有语法几乎不能交流思想,没有词汇根本不能交流思量,所以在对一篇文章进行理解之前,疏通生词难词是比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2、朗读法:语言要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加深印象和理解。将书面语言有声化是最基本的阅读技能。朗读过程中学生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专于心,能直接感知和体味文章内容;更能加速对文章的理解。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发表对于事情的观点和看法。讨论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互动法: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其他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完成的主动意义建构。教师要确立以合作讨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组织策略。如何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尝试体验,参与课堂教学,小组合作是有效的组织形式。
5、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直观的欣赏或聆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思考为人处世的交友之道
(二)导入:
1、同桌间讨论:说说为什么我会视某某为我的好朋友。The reason why I regard …as my best friend is …。学生以自身感受会作出各种各样或长或短的回答。
2、播放美文朗读Forever Friends,提问:“对于文章中哪句话印象最为深刻?”
①播放配乐朗读Forever Friends。听之前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句子。
②请学生反馈感受。各抒己见。
③总结:好朋友之于我们的人生是如此重要,我们又如何能够交到这样的好朋友。从而引出课文学习。
(三)明确教学目标。承上启下,让学生了解本堂课所要达成的目标。一是从课文中学会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同朋友交往,二是了解友谊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三是通过友谊这一主题使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四)研读学习课文的具体流程
1、解决预习时所产生的问题,梳理单词短语。
△将生词gorgeous;genuinely;respond;approachable;spotlight;compliment;brag about;go for;care about;feel at ease;catch up with;zero in on;get a word in edgewise;focus on;light up;tear down通过快速应答的练习,解决预习中所产生的问题。
△通过句子填空练习,加深学生对于这些生词的掌握。
2、提问预习问题,指导学生用跳读方法,抓关键词句,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1)What was it about Jamie that made everyone notice her?提醒学生强调句的特殊疑问句
2)Going along with this big secret of making friends are a few additional strategies、提醒学生注意此句是一个倒装句
3)It only takes a minute to give someone a compliment or to notice what gifts a person has、提醒学生注意句型:it takes / took + time +(for sb。)to do sth。
3、结合课本上的图表填空练习,让学生理解体会全文内容大意。以跳读法的运用锻炼学生在语段中找出主题句、关键词的能力。
4、建立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概括。《新课标》中指出,不能将词汇教学同课文阅读割裂开来。课文大意的概括是建立在了解文章通篇大意的基础上的填空练习,从而加强了学生对于所学的单词短语的记忆。
5、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谚语搭配的任务,并朗读。以经典的谚语使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有所提升。
(五)对整堂课进行总结并且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高二英语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一节复习课选择的.内容比较适合学生的水平,同时也符合了新课标要求的语言材料要源于教材又要超出教材,为此我选择的题材部分学生感兴趣,但缺乏阅读方面的技巧,因此需扩展相应知识,教授阅读方面技巧,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和依据
依据初中英语新课标,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尤其对学生口语及阅读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将本课设计为一堂口语阅读课。并根据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培养学生素质的要求,我为这一课确立三项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熟知东西方人们在作客待客付小费外出餐饮等方面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差异。
通过听力及阅读材料的学习进一步加以了解。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即跳读、略读、速读和阅读等,同时注意开发学生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想象、比较和分析等多种能力。有效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材料的准确度。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展开丰富地想象力流畅地表达其他相关内容。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爱学英语,爱说英语,对英语学习投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是英语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和中心,以此来激励他们在英语课上积极参与,追求创新。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新课程标准对阅读能力的要求,我确定本课重点为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水平。我采用英语趣味教学法,采取图片导入、方法解析和逐步检验的方法使其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
教学难点:口语水平的提高。长期以来,传统的外语教学注重书本知识的讲授,忽视交际
能力的培养使许多学生不敢开口、羞于在人前表达因而口语薄弱。我通过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和师生共同讨论、记者采访专家等新颖方式,以及不断鼓励的方法突破难点。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当中,增强故事真实感,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优化英语教学过程。
二、教学环节的设计
学生具有无限的潜力,需要教师适时、适当地引导。本节课中我尤其侧重训练学生通过合作探索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并注重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通过设计有效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始终处于主动寻求知识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发挥其主体地位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本节课我讲解的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要由过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结果向注重知识发展及知识的传授过程而转换。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让他们查找相关的资料,学生在预习中就接触了大量的信息,他们必须具有相应的选择能力和重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这恰恰正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教学程序
课前对话:
师生问候之后,让学生两人一组围绕前一单元所学知识进行自由对话。每天3—5
分钟口语练习时为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新课标指出口语是在人与人交流时即兴脱口而出的,会话双方都必须对听到的语言快速做出反应,才能使谈话继续。同时由于口语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合作学习的成效对口语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这些都要求为学生的口语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良好的训练。两人一组是为了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机会去说,
拓展与巩固
通过讲解我指导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如猜词悟意法、略读扫读法、找中心句和关键词等方法,之后要检验一下学生是否掌握此方法,于是我问学生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会引发那些严重问题呢?在学生发表一些个人看法后为,我再给学生一篇文章进行快速阅读,这也是本节课的课堂检测,我会当堂进行面批面改。然后对于这篇关于人口急速增长带来的一些后果的文章,我让学生来进行讲解,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合作与发展
接下来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一组关于你还想到了其他那些方面?想不想了解其他同学的想法?又想不想知道在座老师们的看法?以这种方式充分把学生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将其分成6个小组,先组内讨论发表个人见解然后鼓励他们去采访在场听课的英语老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1)先让学生自行讨论可以避免受教师的想法所局限没有自己的见解。(2)采访老师既可以让学生能够用英语去实际交流,达到学以致用。有可以让学生从英语教师那里获得更多信息和掌握更多的英语表达方式(事实上,有些表达如果让他们完全国独立进行是有些难度的),又由于这样的学习方式平时机会不多,因此会让学生感到很新鲜很有趣味性,在与老师交流时也会让学生产生成就感。(3)我认为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既能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有锻炼了与他人的合作,并在探索中有其个性思维发散的空间。
交流与分享
让学生推选各组代表组成专家团坐在教室前,选一名同学以记者的身份采访“专家们”,使其把个小组的讨论结果与大家交流共享,其小组成员可以作为后援团补充些观点,这样既可以使口语较好的同学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起到拔高作用,又可以让口语较弱的学生也有参与的机会并能向他人学习。最后按事实丰富、语言准确、表述清晰程度评出最专家和最积极后援团,通过这种方式可让学生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
最后一个环节是作业。
当学生很兴奋地探讨完后,可以写一至两篇作文。我布置这项作业的依据是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写作需有明确的动机和积极的态度,写作的题目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是他们具有写作的愿望这样他们才能乐于写作才能重返自己的思维能力,而不是为了应付教师而做的作业。
高二英语说课稿3
一、Introction(导言)
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最早是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室于1987年提出来的。实践证明,说课活动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英语说课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也是衡量一位英语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分析及教师本人对上课进程的宏观控制能力的有力手段,能从理论上指导教师贯彻教学大纲,真正做到教与学相结合,将教材、大纲、教师、学生、课堂融为有机整体,对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有着突出的作用。
二、说课的基本原则
1、遵循教学大纲要求,明确说课内容。把握说课与上课的区别与联系,正确理解教材、教案说课、上课之间的层进关系,走出说课即是"说教案"的误区。
2、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
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体现说课的完整性。
4、与教案相结合,体现其可操作性。
三、说课的基本程序
1、说教材:科学分析教材,明确重点难点、教学目标和要求以及教材在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说得恰当与否,直接反映说课者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并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制订。对教材理解越深刻,说课内容将越充实、全面,反之就只能是蜻蜓点水、触及皮毛。
说"教学目标"
分析教材后,就可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教学活动具有很好的导向和监控作用。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目标应力图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但是,说课时有没有必要人为的将教学目标划分为三个方面呢?这也是值得探讨的。因为三维目标往往是融为一体、并在同一学习过程中实现的。若将教学目标分解为三个方面加以描述,会不会割裂三维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呢?
说"教学重点、难点"
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学过程就是强调重点和突破难点的过程。因此,确立教学重点、难点成为教学设计的一个关键,也是说课活动必须阐述的一个内容。要确定重点、难点,就必须搞清什么知识是重点、分析学习难点是如何形成的。
2、说学生:谈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明确说课内容的难易程度。说"学情"
深入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在于把握教学目标和内容。但仅仅把握教学目标和内容是不够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情况制约着学习的开展,影响着目标的达成。因此,学情分析也是说课必需突出的一个方面。如何分析学情呢?由于学习不仅受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技能水平制约,而且还受学生的认知风格、能力状况和学习兴趣等影响。因此,一个好的说课方案,应尽可能从学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和"怎么知"等五个方面综合分析学生情况,这些方面都是因材施教的基础。
1、学生的"已知"、这里的"已知"是指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等。明确这点很重要,它决定了教与学的起点。
2、学生的"未知"、"未知"是与"已知"相对而言的,它既包括通过学习应该达成的终极目标中所包含的未知知识与技能等,还包括实现终极目标之前的过程中所涉及到学生尚不具备的知识与技能等。
3、学生的"能知"、"能知"就是通过这节课教学,学生能达到怎么样的目标要求。它决定学习终点(即学习目标)的定位。
4、学生的"想知"、所谓"想知",是指除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外,学生还希望知道哪些目标以外的东西(注:学生学习中,往往会通过提出疑问来体现"想知"、当然,学生的"想知"可能会超出教学目标或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真是如此,课堂教学可不予拓展,但建议给学生一个提示性的交待或利用课外时间作个别解答)。
5、学生的"怎么知"、"怎么知"反映学生是如何进行化学学习的,它体现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
3、说教法:谈谈本节课要实施的教学手段、方法以及教具的使用。
4、说学法:谈谈学习方法的运用以及将要实现的目标。
5、说教学程序:说为什么要设计该程序?目的、意图何在?结果如何?
6、说板书设计:谈谈板书设计的根据和理由,力求体现说板书设计的程序性、概括性和艺术性。
7、说"教学反思"
说课活动中,如何进行反思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一般说来,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或视角,审视自己教学实践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教师对教学中的缺点和错误进行反省与批判;对教学中的优点和长处的肯定和坚持。所以说课时说教学反思,无非是剖析自己在教材分析、学生分析特别是教学设计等方面有哪些可取之处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具体包括:
1、教学预设中的成功之处。例如,对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有哪些独到之处;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准备了哪些调控措施;怎样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落实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与监控;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有哪些过人之处等。
2、教学预设中尚存在的不足或难以把握之处。具体包括:对教学目标的定位特别是隐性目标(如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存在哪些困惑;学情分析还有哪些难以把握的地方;教学设计中设计的活动中哪些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等。
四、注重说课信息和反馈与总结
说课的对象可以是专家、同行甚至是学生。向说课对象征询意见、获取信息,力求不断改进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