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
『壹』 小学英语阅读教案
小学英语阅读教案
英语阅读是英语的一个最基本的能力,要想能够自如的阅读英语文章,除了要有丰富的词汇基础以外,还需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下面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小学英语阅读的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英语故事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熟练运用文具单词和方位词以及相关句型,能听懂、理解、朗读故事。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独立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并且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CAI 学生阅读材料
礼盒 玩具小青蛙 小球 两个
小组评价的卡通青蛙和小白兔
学具准备:彩笔 白纸 小卡片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 –up 热身运动
1.Greetings.
T: Class begins! Hello! Boys and girls.
Ss: Hello! Annie.
2.Sing and act. .
T: Let’s sing a song together. Sing and act. Ok?
Ss : OK!
(CAI) Ss sing, acts, follow the teacher.
【作为一节录像课,面对机器,教室里的气氛会变得压抑,沉闷,紧张,这样的氛围会影响到学生和老师情绪。因而教师一定要将自己的饱满的激情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传递给学生,唱歌时学生和老师的声音一定要响亮,通过大声的唱让紧张的心情得以轻松自由。】
2、Present the topic.
T: Oh! Look at our classroom. It’s so big. It’s so nice. You’re clever.(拍拍学生的头。) I love you.(拥抱学生。)Let’s study Unit 1 In the classroom together.(教师板书课题。)【如果说开课的热身运动能够让气氛稍为缓和,使课堂向好的氛围发展,那么师生之间的亲切谈话则是更进一步的让学生放松身心,感受到一个民主、自由、轻松、安全的空间。教师亲切的摸摸学生的头,和学生拥抱,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
Step 2 Revision
1. T:Now first let’s play some games. This is Toby’s group. This is Frog’s group. (分组,拿出评价的卡通图案。)Let’s see which group can get more prizes? (从口袋里出示图标。)
【通过有趣的评价方式将全班分成Toby 小组和frog小组,进行小组竞赛,为下面的游戏的开展做好了评价的铺垫。】
2.Game 1:
T: First listen and do. Follow me. Let’s look, which group is faster?
教师快速拿出文具说指令:Show me your (pen)?学生做动作并跟说(pen).
3.Game 2:Asking and answering quickly.
猜物,快速说句子。
教师出示一个盒子:What’s this?
Ss:It’s a box.
T: What’s in the box?
Ss guess.
T: Look! It’s a ruler.
Where’s the ruler?
S1: It’in the box.(教师快速多点几个学生回答,奖励图标。)
用类似的方法复习介词on,behind, in front of ,under,这时教师变换位置,出示尺的位置。
4.Sum up: Which group is the winner?…But our match will continue.
【两个游戏并不算新颖,可是因为恰当的评价机制和小组合作的集体意识使学生都能够踊跃的积极的思维,以获得sticker为荣。】
Step 3 Presentation
1.课件导入,听故事
T: Look! What’s this?
Ss: A frog.
T: Let’s catch it.(走到屏幕跟前捉青蛙。)
课件演示青蛙由田野跳到学校,教室。
T:Oh!Where is it?
Ss: In the classroom.
T: Let’s look! What’s in the classroom?
S: Desks, chairs, window…
T: Yes.But now! The frog ? Where is the frog? Let’s listen carefully.
(CAI, 播放录音,整个故事听一遍。)
【按照常规,故事背景的介绍我们可以直接让学生看图片或打开课本就可以了,但我总觉得这样的设计对不起这些天真活泼的学生。这样,久而久之会大大减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结合课本故事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了青蛙到学校的动画情景,开课能够一下子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每次上课都会感到新鲜】
2.听故事,做判断题
1)教师引导学生看屏幕,并举例引导学生知道屏幕上是判断题:
T: Look! The frog is in the desk. Yes or No. 学生回答不予评价,再放录音,学生对照手上的录音材料边听边做)
2)T:Can you tell me your answer?
(学生回答,教师直接打√和×,集体对答案。)
3.听故事连线:
1)开书再听一遍。
T: You’re so clever. Now, open your books, turn to Page 15~16, let’s listen again.
2)Look at the screen again——Look and match. Can you try?
学生看材料上的该题,进行自我测试,然后集体对答案。
3)Read after the CAI.
【通过反复地听,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然后通过设计不同的小任务,多层次、所形式和不同梯度的操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其阅读能力。】
4.做游戏,操练句子
1)听音做指令:
教师边说边做——将书放在桌子上(Put the pencil in the desk.…),学生跟说跟做,教师板书这句话,然后以同样的方式说出其他几个介词指令,教师并板书。
2)鼓励两两练习。
3)教师拿出一个球,并示范说游戏规则——chain game.
T: Put the ball under your desk,
S1: OK. 正确做出指令。并且,面向第二个学生要说Put the ball in the desk. 或者其他的,依次类推,分组练习。计时赛。
4)教师及时小结,并将评价的图案贴在黑板上,数数哪组多。
【围绕本课的重点句型,通过由简到难的操练形式,并伴随小组竞赛机制,学生兴趣浓厚,合作意识也加强。】
6.听第二部分录音。
1)T: Let’s come back. Where is the frog in the story?
Ss answer.
T: Let’s listen. What is happening?
2) Listen to the computer.
3) 点击图片,看剩余故事:
T : Let’s see . Who comes in ?
S1: The teacher.
T: What does he find in his desk?
S2: A frog.
T: Yeah! The teacher comes in the classroom. He finds the frog. Oh! Here you are.
教师拿起青蛙,请学生藏起来,然后教师找青蛙,找到后,说到:Here you are.
7. Show the ending.
1)T: Let’s come back.Look at the screen. The magic teacher comes in the classroom. He takes out his magic stick, pointing to the frog. Then how is the frog? Maybe he becomes…
引导学生想象回答故事结尾,学生可以用中文表述。
2)画故事结尾,贴故事结尾。
T: Can you draw a picture for the ending of the story?
【这个环节旨在让学生的课堂知识得以延伸,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以特殊的方式训练学生的个人的联想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英语不单单作为一种语言的学习,而是扩大了它的范围,融入了其他知识。这就大大丰富了英语学科的内容涵量。】
Step 4 Summary
1.Task: 课后小组表演故事
2.小组评价。
【课后反思】 谈起阅读这个词,很多人就自然会联想起一些关键词:music, tea, relax,happy.可是说起英语阅读,很多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到:boring, difficult,要想成功地把阅读变成悦读,使它真正的变成一种乐趣。我想这是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在这节课中我为让学生的阅读变成悦读,有以下几个突破:
1、设置了故事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读的需要,带着目的去读。学生借助图片的帮助和多媒体课件中生动的画面,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
2、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听故事、阅读故事的习惯。我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步学习整篇故事,使学生在阅读的知识积累沉淀的过程中,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
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型是理解整篇课文的关键。我采取了学生乐于接受的游戏竞赛的形式很好地操练了句型。
不足之处:教学活动设计还应该考虑多方案,从多方面考虑出发,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思维发展能力。
;『贰』 小学生英语教学设计3篇
【 #小学英语# 导语】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生英语教学设计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篇一】小学生英语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套教材编写的总思路是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为主线,兼顾语言结构,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目的的语言任务,即话题——功能——结构——任务。本套教材的主要特点是:强调语言运用;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兴趣激发;重视双向交流;融合学科内容;重视灵活扩展;实现整体设计;提供立体化配套。这个单元分为A、B、C三大部分,主要让学生学习与生活学习有关的单词及句型。而Unit1 是介绍学校的一些场所,Unit 3是介绍学生各种颜色的衣着,三个单元都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本单元与前后单元都是一脉相承的。本课时内容结合实际,贴近生活,中滚插图生动活泼,体现了教材“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将本单元划分为八课时,以下是我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1、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认知目标:
(1)能听懂、会说日常交际用语,并能熟练进行问答:What time is it ?It’s o’clock.It’s time for .
(2)能听懂、会说与生活学习相关的单词:
breakfast,lunch,dinner,English class,music class,P.E.Class.
3、技能目标:
(1)学会表达时间的句子。
(2)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及语言运用的能力。
本课的重点是English class.What time is it ?It’s o’clock.It’s time for .
本课的难点是breakfast,运用所学词汇及句型 It’s o’clock.It’s time for .谈论时间。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爱游戏、好模仿、好奇.喜欢群体活动,喜欢被称赞。所设计的教学手段及方法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基本能面向各层次学生。因为学生好动,在分为三个大组做游戏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乱糟糟的.情况。
三、教学设计
本课为新授课,根据学生情况,为落实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1、课前热身(Warm-up)
首先打开录音机听“Let’s do”,让学生边听边做,接着唱英语歌“Ten Little Indian Boys”、“ABC song”,使学生情绪高涨,快速进入“角色”,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氛围。让学生具有心理准备和顺应同化新知识的认识准备,学生对这种形式也比较感兴趣。
2、导入新课(Lead-in)
唱过字母歌后,我背对学生在黑板上写一字母“C”,让他们猜是什么字母;接着我又将“C”变成“O”,让学生猜,再将“O”加几笔,成一(clock)的模样,最后以返培薯真钟拨点,学习one o’clock到twelve o’clock,分散教学难点o’clock。
这样不仅复习了字母,而且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今天的教学重点What time is it?及重难点It’s_____o’clock,并且降低了教学难度。
3、呈现(Presentation)
引出本课的重难点句型,随后通过投影仪上的卡片,引出本课的生词难点breakfast及另一重难点句型It’s time for .并呈现出来。按照认知心理学理论和交际法的要求,在介绍新课时,应注意帮助学生感知并理解新学的知漏者识和技能。
4、操练(Drill)
这一步都是新授性操练,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新材料,达到初步熟练程度。主要采用机械操练,通过模仿、跟读、分组分角色读等手段进行。在模仿时,按照听先于说的习得原理和先个别操练再集体操练的原则进行。为了巩固新句型,运用卡片等进行替换性操练,并融合几个新词汇于会话操练中,让学生反复操练重难点句型及重点词汇。
5、练习(Practice)
通过操练,学生在认知结构中形成较深的印象.但这不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达到这一步就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内容展开交际活动,拟准备采用游戏活动的方式,任务型的教学模式。
(1)Pre-task.它又分解说任务和准备活动。这一步老师指导学生或做一些示范表演。游戏的方法是:每组发十几张时钟卡片,它们上面标有各种时间和活动,同时标有奖品,反过来让每个学生摸,其余学生问,摸的学生答。
(2)Task.完成任务阶段。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词语和句型,属巩固性表演。
(3)Post-task.通过游戏活动展示所完成的任务。在任务型教学中,在老师指导下,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实践、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在完成任务中,我以过程评价为主,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6、巩固(Consolidation)
巩固这一步全面地体现了反馈这一心理因素,恰当的反馈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内驱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主要包括要求学生创设情境,课后运用日常用语和词汇,老师进行小结(本课重难点内容,小组比赛成绩,评价本节课内容)。
7、板书设计说明(略)
8、教具配置(略)
9、作业布置
【篇二】小学生英语教学设计
一、【课题名称】字母歌:Hello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能实现《英语》课程标准的如下方面:
1、学生学习26个英文字母,学会唱英文字母歌,打好学习英语的基础;
2、学生可以学到见面问好的简单词汇,并能在生活实践中交际;
3、培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
4、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5、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
6、灵活运用语言,拓展课程资源。
三、【教学理念及其方法】
1、本次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支点,以交际为目的,以现实生活为情景为原则,主要运用情景教学法、运用信息技术,采用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启发点拨为线,以学生合作与竞争为基调,把语言的亲身体验、交际运用贯穿始终,努力做到关注学生个体生命,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大胆实践,发展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2、教学方法:指导阅读法、媒体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讲解法、谈话法、比赛教学法等。
3、参与的评价:鼓励性评价,评价标准:学生合作、交流、倾听等技巧;通过活动,检验学生基本问候词、句的掌握情况;通过完成任务,检验学生对本课语言功能和结构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内容】
1、基础内容:掌握A、B、C、D等26个英文字母的正确发音,会唱字母歌。
2、认知内容: 能听懂会说–How are you?—Fine, thank you。 –Hello! I’m??等问候语。
3、能力要求:学会用–How are you?—Fine, thank you。 –Hello! I’m?? 来问候和交流。
五、【重点难点】:
与人见面时一些简单问候语的学习,并进行问答对话练习
六、【课的类型】:
综合课
七、【教学准备】:
课件光盘、字母卡片、英文字母歌磁带、奖品贴画、教材相关人物的面具或头饰等。
八、【教学时间】:
45分钟
九、【教学过程】
一、英文字母
(一)教学导入(5分钟):
提问“大家知道英文字母有多少个吗”,26个。把26个字母写在黑板上,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字母吗,下面让我们来学习它们”,教师播放英文字母歌, 让学生仔细聆听,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教学新课
1、指导阅读法(5分钟):教师按照黑板上所罗列的字母顺序,逐一教导学生该如何去读,待26个字母都教过后,教师领学生读几遍,加深学生的印象,让他们能够自己大致将它们读出来。
2、媒体教学法(6分钟):在学生已经大致能将26个字母读出来的基础上,教师再次播放英文字母歌,让学生一边听一边跟着唱。如此练习几遍后,教师关闭录音机,让学生们自己尝试着一起唱。
3、游戏教学法(4分钟):“抢读字母”这是一个训练学生认读字母的游戏,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然后逐个出示字母卡片,学生们举手抢答,教师让最先举手的学生读出该字母,读对的给该组奖励一个奖品贴画,最后得到的奖品贴画最多的组为优胜,教师给予适当的表扬。
4、讲解法(10分钟):接下来,进入问候语的教学。首先,教师给学生播放与Hello有关的课件光盘(是小学生感兴趣的动画形式的),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问候语。在学生了解了什么是问候语之后,教师开始细化的向学生讲解该如何使用问候语,如:见面时对别人say“hello或hi”,然后介绍自己用I’m??,接着教学生–How are you?—Fine, thank you。的对话。此时教师可以拿自己作为例子来给他们讲解这些问候语的运用,先由教师问学生答,然后让学生们自己练习。
5、谈话法(5分钟):教师在教室中随便找一个学生进行谈话
T:Hello ,I’m she Xiao Pei
S: Hello, I’m P1
T: How are you?
S: Fine , thank you !
如此多找几个学生进行谈话,让他们亲身体会用英语进行问候的乐趣。
6、比赛教学法(6分钟):教师让学生俩俩组合进行对话练习,然后让学生举手到讲台上去表演,看哪个组的学生表演的好,好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及鼓励。
(三)小结(2分钟)
以教师与全班同学的一起对话,对问候语做一个小小的总结。
(四)布置作业(2分钟)
让学生课后唱唱英文字母歌并用英文进行问候语的对话练习。
【篇三】小学生英语教学设计
准备导人:1、教授下列单词:bag,pen,book和pencil.拿起每件物品,说出单词让学生重复。然后指着物品让学生说单词。
2、在教室里边走边拿着一件东西说:What’s this?当学生回答:It’s a …..后,再问:“what colour is it?”(注意,学生们不一定要会问这个问题。)这时学生应该回答:“It’s…”
举例:
老师:What’s that?
学生:It’s a book.
老师:What colour is it?
学生:It’s red
活动1:听音指图
1、让学生看书并用汉语提问。如:孩子们在哪儿?为什么汤姆有那么多问题?汤姆为什么害怕?
2、放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指出相应图片。
3、向学生说明,由老师来说图中物品的名字,由他们来指出正确的图片。
举例:
老师:It’s a cat.
学生:(指向猫的图片)
老师:It’s a bag.
学生:(指向书包的图片)
4、让学生两人一组做练习。
活动2:听说
1、读例句或放录音,每句停顿并让学生重复句子。再做一次。
2、让学生合上课本。重放录音,每个问题后停顿,让学生给出答案。再放一次让他们检查对错。
活动3:指图问答
1、拿起书,指着上面的`一个拼图小片说:What’s this?引导学生回答:“It’s a (颜色十物品)”举两到三个例子。
2、让学生两人一组做练习。六次后交换角色。
补充活劝:
1、让学生在课桌上放一些不同颜色的铅笔、钢笔和书包。拿起其中一件说:What’s this?引导学生回答。
2、多举几个例子,要使学生的答案里既有物品的名字也有物品的颜色。
3、让学生两人一组继续练习,四次后交换角色。
教学技巧:
把教室里的物品名分别写在一些双面胶贴或小卡片上,然后交给学生,让他们把双面胶或卡片贴或放在相应的物品上。如果他们在家里也想这么做,告诉他们需征得家长的同意。这是一个记单词的好办法。
『叁』 如何进行小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
一、阅读前——引出话题,激发兴趣
这一阶段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导入新课”内。在这一阶段容,为了激起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根据不同的阅读教学内容,可以设计看图说话、猜谜游戏、观看录像、歌曲或歌谣引入等方式,进行有效的预热。这是对即将要学习的课文内容的一种概括,也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背景知识。这些直观的表现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这对下面的课文阅读理解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阅读中——理解教材,整体把握
本阶段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取较详细的篇章信息,了解和熟悉课文中的生词、短语、结构等语言现象。在阅读中,老师可以优化组合各种阅读训练的方式,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阅读,从而读活课文,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肆』 小学英语教学系列之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系列之一
攸县教研室 刘静
《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PEP)》(三年级起点)遵循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体现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按单元整体设计和编写,每册书共6个单元、2个复习单元。每单元分“A、B、C”三个部分,共10页。复习单元为4页。每一单元的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以第一册为例)。
说明:第一至八册的主要板块(Let’s talk, Let’s learn, Read and write, Let’s check和story time等)基本一样,而第一册至第六册多一个语音教学板块。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课时安排应尽量体现短时高频的原则,保证每周3~4次教学活动,周课时总时间不少于80~90分钟(小课时为每周3~4节,大课时每周2节)。我县目前是采用大课时制,周课时为2节(80分钟),而现行的教材是按周课时3节课来编写的。我县小学,尤其是乡镇小学的英语教学现状是将每一个单元的A、B部分的Let’s talk和Let’s learn四个板块作为教学的重点,侧重词汇和句型的学习。而语音和阅读教学等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的教师甚至没有上阅读课。
小学英语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2.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3.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4.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5.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6. 发展学生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7. 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8. 适当介绍中西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达成教学目的,解决课时少、内容多等问题,我们必须立足单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整体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以保证教学实施适度合理。
教学重点是单元或课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
教科书中的每一个单元的第3~8页为重点教学内容,即(Let’s try) Let’s talk,Let’s learn, Letters and sounds, Let’s spell, start to read, Read and write等。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将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主题等语言知识不能有偏颇;听、说、读、(看)、写等语言技能不能有缺失。我们要坚决杜绝不上好语音课和读写课的错误做法,坚决杜绝大讲语法规则,要求学生大量做语法练习题等应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不能是枯燥的语法规则的讲解和大量的机械练习,而应是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去体会语法的用途和意义,使学生明白语法的作用是为了在表达语言时更准确、更地道,而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语法规则的考核。具体来说,小学英语更加倡导的是隐性语法教学法(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即通过接触英语,学习者理解语法和句法(Winitz);学习者从给出的例子中归纳出语法规则(Ellis)。而不是显性语法教学法(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即以正式的陈述来学习语法规则(Winitz),给学习者语法规则,然后加以练习(Ellis)。
一般来说,一个学期仅有20周的时间,除去复习考试的时间,真正上课的时间只有16~17周,32~34课时。这样一来,每个单元只能用5.5课时左右。
《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PEP)教师教学用书》指出:每单元的第1~2页的主情景图内容和第9~10页不占用课时。根据实际情况,主情景图可以作为Let's talk和Let’s learn中的情境铺垫,Let's check和Story time则与其他内容整合。
教学目标的达成是确定教学时间的重要依据之一。
我认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以下两种单元整体设计来确定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
方案一
第一课时:A部分的Let’s talk;
第二课时:A部分的Let’s learn;
第三课时:A部分的Let’s spell和B部分的Let's check的部分内容;
第四课时:B部分的Let’s talk和Let’s learn整合教学(按2019年国培计划的“对话课与词汇课四环节整合教学策略”模式进行教学);
第五课时:B部分的Start to read 与C部分的Story time;
第5.5课时:复习及归纳语法知识。
方案二
第一课时:A部分的Let’s talk和Let’s learn 整合教学;
第二课时:A部分的Let's spell 和绘本阅读;
第三课时:B部分的Let’s talk和Let’s learn整合教学;
第四课时:B部分的Read and write,兼顾本单元的语法规则的归纳;
第五课时:Review, Let’s check和Story time。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与调整。”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取舍、整合教材内容,适当补充教学材料,适时调整教学顺序。
一是语音教学 。 教学内容应包括字母、音素(元音和辅音音素)、元音字母组合和车间字母组合的基本读音和拼读规律、音节、重音、连读、语调、节奏、停顿、语音变化的表意功能等。
二是Let’s talk和Let’s learn整合教学 。 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和巩固活动的整合,即将对话课中的对话或句型与词汇课中的句型整合改编,将对话课与词汇课中的巩固活动改编、整合、加深。不能将整合简单理解为将句型与对话叠加,将两个巩固活动的机械拼凑。
三是阅读教学 。 阅读策略、按意群阅读和获取信息是阅读教学的根本。在此基础上,要着力培养学生判断、归纳和推断等处理信息的能力。此外,还要指导学生朗读文本和进行仿写。我个人主张将Story time部分以绘本阅读的形式处理,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绘本阅读量。
四是语法教学。 根据课程标准规定,我们应教会学生在具体语境下理解以下语法项目意义和用法: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和名词所有格,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常用介词,简单句的基本形式等。并且,通过教学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体会以上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我们的语法教学要努力遵循隐性语法教学原则、意义先行原则和适量原则。
五是写的教学。 书写教学应包括字母书写的笔顺、单词的书写和句子的书写等,要教会学生区别印刷体与书写体的区别。写作教学包括写句子(仿写句子、看图写句子、句子表意等)、写短文(仿写对话和小短文、看图写对话或小短文、写对话或小短文表意等)。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要根据学生实际和学习需要而确定。
六是单词教学。 单词教学要遵循音、义、形结合的原则,以直观教学为主。课程标准二级目标(小学六年级结束时)要求学生学习600~700个单词(课程标准中列出423个),这是基本要求。分析教科书和课程标准,单词教学因年级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即三、四年级要求能听、说、认读(三会单词)或听、说(两会单词),五、六年级则要求能听、说、读、写(四会单词)或听、说和认读(三会单词),因此,在高年级要设置写单词和默写单词的任务。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增加单词的复现率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
七是课外阅读。 每周两课时的英语学习远远不够,单凭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及语言运用能力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个人主张教师要布置学生每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进行绘本阅读、简单的英语视频节目的观看,以扩大阅读量,扩充词汇量。
实践证明,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的颁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对于小学英语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教学目标要求已经滞后。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准确定位我们的教学,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伍』 小学英语阅读案例
小学英语阅读案例
引导语: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案例,谢谢您的阅读。
案例一:
一、教学内容 : 新标准英语第十一册Mole 4 Unit2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Christmas,通过这堂课让学生在进一步了解该节日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进一步提高六年级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 : 本案例是Reading(精读课),按照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堂课应当是“以任务贯穿读、听、说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来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基于此,其教学设计的落脚点有:
1.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合作阅读进行语音处理、单词处理、短语处理和句子处理;通过阅读进行意义建构,在与文本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理解、思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即说话能力和写话能力。
三、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1. Enable to introce some important festivals of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2. Enable to grasp the new words and sentences. 3. To teach students to know more custom and culture of different countries. It’ s good for their studying and using English.
能力目标:交流自己对节日的喜好。
情感目标:注重文化意识,让学生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了解中西在节日文化上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调动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积极性。
四、文化意识:简单了解世界各国不同的节日文化.
五、教学重点 : 1. Enable to grasp the sentences of “It’s a very important festival.”
2. Enable to grasp the new words: present,
3. Enable to introce some important festivals of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六、教学难点 : 1. Enable to describe the customs of Christmas and other festivals. 2. To use the words of months to introce the festivals well.
七、教学资源 : 多媒体教学课件、卡片、图片、CD-ROM、录音机、
八、教学过程 :
(一)热身导入: 1.师生通过问答进行口语交际,如:How are you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Whose your friend ?What’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设计说明:阅读短文前先通过Greeting和师生问答,让学生立刻融入到英语学习的氛围中,无形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接下来的短文阅读做好铺垫。)
(二)课文阅读:
1.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Listen and point to the correct pictures. Listen and underline the key words. (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学习内容的大体意思,能够迅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即key words。)
2.初读课文,回答问题; Read the text by yourselves and answer questions. A. When is Christmas? B. What do people do?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思考并回答2个基础问题,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记忆并为下一步合作学习打好基础。)
3.合作阅读,找出知识点。 A:Read in groups and find the useful expressions. B:Ask more questions in groups. (设计意图:在合作中学习找出本文中的知识点能够激发学生竞争意识与团队精神,让学生通过互相提问回答问题来加深对课文细节内容的理解,同时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
4.诵读课文,积累语言。 (1)T: Now let’s listen again, then repeat. (Teacher plays the CD-ROMthe cassette).
(2)Read in groups then get ready for group show. (设计意图: 让学生整体感受对话,训练其听的能力,在大量听的输入后,为其输出表达最好准备。将小组竞争机制纳入本环节,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树立自信心。) (3)More information about Christmas (设计意图:由于本课内容较少只介绍了Christmas的基本信息,作为西方最盛大的节日,还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针对以上情况作了适当补充,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兴趣,拓宽了知识,图文并茂,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group work: Retell Christmas (设计意图: 教学手段要灵活多变,才能避免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枯燥感。用复述的形式结合板书的关键词,操练所学内容,做到当堂学习、当堂巩固。)
(三)拓展练习。
1.T:In China, what festival is the same as Christmas? Ss:Spring Festival. T:Super.Look at the screen and see what we do in the Spring Festival? The Spring Festival is a very important festival in China. It’s in JanuaryorFebruary. People paste spring poems (贴春联) and eat mplings. We shoot firecrekers(放鞭炮) at night. We get “Lucky money”(压岁钱). We wear new clothes. We love it. (设计意图: 让学生观看课件,进一步了解中国春节与圣诞节不同的文化习俗,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2.Write a short passage to introce the Spring Festival. (设计意图:在语言操练足够的条件下,让学生在更为开放的模式下操练、使用所学过的内容。在任务型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让学生在正式的情境中使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小练笔,有助于学生独立表达自己的思想。)
3.Share in groups and help each other。 (设计意图:组内分享合作互助能够让学生更大胆的表达,提高自信心。)
4.Read your passage. (设计意图:通过个人展示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学习写作方法。)
(四)布置作业
案例二:
一、教学设计
『陆』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范文五篇
【 #小学英语# 导语】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饥掘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范文五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1.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1、能听、说、认读study,bathroom,bedroom,living room,kitchen等单词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2、能听懂、会说:Welcome to my home!并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房间。
3、能听懂Let’s do中的指示语,并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4、学唱歌曲“My Bedroom”。
5、培养学生对家的热爱。鼓励学生大胆茄兄设想自己未来的家居。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让学生在语言的学习中和活动中听、说、认读生词。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歌曲磁带和录音机。
2、教师准备study,bathroom,bedroom,living room,kitchen等单词的图卡。
3、教师准备好文具用品,如:铅笔、尺子、书、钢笔等食物。
4、学生准备好生词卡片。
教学步骤:
一、Warm up
(1)教师播放歌曲“Hide and Seek”。
(2)教师与学生进行日常对话,如:Hello!How are you?
二、Preview
(1)听歌曲:“My Bedroom”
(2)教师拿出一些文具用品,帮助学生复习句型“Whats this? Its a…”
“Wheres the…?It‘s in/on/under…”
三、Presentation
Lets learn
(1)教师先出示画有文具用品的study图片,手指图片上书房里的书问:What are they?学生回答books。教师问:Where are the books?告诉学生:Theyre in the study.
(2)教师重复生词study。学生学说。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其他生词。
(3)让学生听录音,跟读Lets learn部分的词汇。然后打乱顺序,要求学生边听边指,力求学生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4)游戏:看谁反应快
教师把各个房间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然后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选出一个学生,比赛看谁反应快。比如,教师说:“kitchen,学生迅速跑到老师黑板前,谁先碰到该单词的图卡,谁就是胜者。也可以让教师报单词,学生迅速举起相应的单词卡片,看谁的颤肢袭反应快。
Lets do
(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Lets do的图片,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让学生理解watch TV,read a book,take a shower和have a snack等指令的含义。
(2)学生听录音,边听边做Lets do部分的动作。教师鼓励学生自编动作。
(3)游戏:配对游戏
教师把Lets do与kitchen,living room等图片分别呈现在黑板上,选出一个学生A做教师,将其他学生分成两大组,然后每组选派出两个学生A、B。当学生A说一个口令时,学生B和B根据口令将Lets do与相应的图片配对,最先正确配好的学生为胜者。
Lets sing。
听录音学唱歌曲。
四、巩固与扩展
(1)做本单元A Letslearn部分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游戏:听音画画
教师说口令,让学生画画。
Draw a big house.
Draw a study in it,Colour it red.
Draw a living room.Colour it blue.
(3)游戏:小小设计师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套房子并布置各个房间,在各个房间里画上一些学过的物品,涂好颜色。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英语介绍自己设计的房子,比一比谁是最棒的设计师。教师可以让学生参考使用下列的语言:Look at my…Its pink.Its very big.It has.
2.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材分析我执教的内容是新标准英语第五册Mole 3 Unit 1。这是一节情景对话课,围绕What did you do at the weekend? Where did you go?展开。这是一节新授课,要求学生能听懂会说 the British Museum, the London Eye , Big Ben, wonderful, understand, postcard,利用What did you do at the weekend?进行询问及知道动词的过去式变化。根据这一安排和学生的整体认识水平,从知识教学、能力培养等方面考虑,我确立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 语言知识目标:能听、说、认读本课的重点单词:the British Museum, the London Eye, wheel, wonderful, understand, postcard; 能正确使用动词过去式;能利用What did you do? Where did you go? 询问别人过去做过的事情。
2.语言能力目标
能根据图片听、说相应的单词,能运用What did you do? Where did you go ? 询问过去的事情,并能利用动词过去式熟练表达过去所做的事情。
3.情感、策略和文化目标
4.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合作,引导学生了解西方的名胜古迹以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5.教学重点:本课中目标句型的运用和单词
6.教学难点:单词The British Museum.的发音和目标句型
7.教学准备:简单的PPT课件、单词卡片、录音机、学生准备旅游的照片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次优质课大赛,不让教师与学生见面,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环境出发多方面考虑,在教学设计中突出课程标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面对五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可是在自由表达方面存在困难,教学设计中我突出了教学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又因为是借班上课,我对学生不熟悉和学生对我的课堂口语的陌生,也许课堂会产生很多的不和谐。为此我有效将评价及时运用到课堂中,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范文
(一)概述
本节课运用已有的英语知识和网络知识来提高学生听说、读、对话交际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协作学习以及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教学目标,以达到学生主动学习,扩展知识,培养听、说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分析
准确阅读新单词eyes, ears, mouth, nose, teeth, chin, hair, head, neck, tail, legs, hands, feet, fingers, toes, knees, tummy, hips, 知道意思,并且能将它们用于实际生活情景。
会流利地说句子:This is my nose...These are my eyes...I have(no)...Where is your...? Here it is. Her/His head is (shape).Her/His legs are(shape).能用这些句子就不同的人或物互问互答。
能比较流利地唱英语歌Where is your right hand? Head and shoulders. Eyes and ears. Touch. 既巩固了新学的单词和句型,又学习其他的新单词和句子。
能阅读《A present》,并表演故事。
借助网络型课件,自主阅读英语儿歌和英语小故事,培养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
创设情景,让学生充分交际,通过演唱儿歌、表演故事,锻炼语言表达及会话交际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实验班学生,学生在听、说、读、以及口语表达主动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基础,能够完成简单的电脑操作、网上浏览和查阅信息。
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有持久的兴趣和爱好,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很高。
学生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在教师的指导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
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表演欲 望强。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情景创设、资源共享,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网络环境的支持下,通过自学儿歌、小组协作、角色扮演,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与教师、同学充分对话、交流,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五)学习资源
本节课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完成的;
朗文Integrated Primary English 1B第9课;
专门为本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搜集的小故事、童谣和洋娃娃图片。
(六)教学过程环节
第一阶段:以歌激趣,导入主题。
第二阶段:利用多媒体教授本课单词及句型,学生能通过各种练习掌握本课重点。
第三阶段:网络提供丰富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英语儿歌,扩大阅读量,达到知识的延伸。
第四阶段:创设情景,会话交流。
第五阶段:角色扮演,人人参与。
4.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范文
课题:Unit 3 My friends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My friend is strong. He has short hair....
2.能听、说、认读单词和词组:friends, long hair, short hair, thin, strong, quiet
3.会用long hair, short hair, thin, strong, quiet等词简要描述一个人的模样和特征。
教学重点:
1.词汇:hair, thin, strong, quiet
2.句型:Who's he/she? Who's your best friend?
教学难点:
1.发音:friends, thin
2.名词复数的使用
教具准备:
1.Amy, ChenJie, Sarah, Mr Black的面具或头饰
2.画有猴子、兔子、长颈鹿、梅花鹿的图片
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Unit 3,Let's learn/A]
4.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猜谜语。教师说,学生猜。
It's so big. It has a long nose and a short tail. What is it?(An elephant)
It's small. It has two long ears. What is it? ( A rabbit)
2. 教师出示猴子和兔子的图片,启发学生说:The monkey has a long tail. The rabbit has a short tail. 教师再出示长颈鹿和梅花鹿的图片,让学生说出:It's tall. It's short.
3.复习单词big, small, long, short, tall, 并说出中文意思。
(二)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 教师出示ChenJie的面具,问:Who is she? 学生回答:ChenJie。教师说:She has long hair. (一边说一边做动作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出示Amy的面具,问:Who is she? 学生回答:Amy。教师说:She has short hair. (一边说一边做动作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同时拿着两个面具,说:ChenJie and Amy are friends. They are friends.
2.让学生看着面具在教师的提示下学说:She has long hair. She has short hair. They are friends.
3.让学生指着班里的同学说:She has long hair. He has short hair. 教师出示单词卡教读long hair, short hair和friends。(把单词卡贴在黑板上)
4.教师出示Sarah和Miss White的面具,问Who is she?学生答:Sarah, Miss White。教师把面具贴到黑板上相应的单词前,鼓励学生说出She has long hair.She has short hair.
5.教师指着班里很瘦和长得很健壮的同学说:She is thin. He is strong.并让学生指着班里的同学学说这两句话。教师出示单词卡教读thin和strong。教师要提醒学生在读thin时,注意咬舌尖儿。
6.教师出示ZhangPeng和Mr.Black的面具,并把它们贴到黑板上相应的单词前,让学生说出:He is strong. He is thin.
7.教师把右手的食指放在嘴上,做出让学生安静的动作,让学生说出单词quiet。并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认读quiet。(把单词卡贴到黑板上)再把ChenJie的面具贴到这个单词前,让学生说出:She is quiet. 让学生翻译中文。
8.教师导入课文对话:John has a friend.你能根据他的描述猜出这个人是谁吗?让学生观看课件[Unit 3 Let's learn/A]教师问:Who is he ?(板书)
9.听录音带,跟读对话。[Unit 3 Let's learn/A]
10.教师:你能根据我的描述猜出这个人是谁吗?My friend is thin. She has long hair. She has quiet.Who is she? (板书)
11.让学生模仿课文对话来描述黑板上所贴出的人物,让大家猜。
(三)趣味操练 (Practice)
Let's find out
教师出示第一组单词:hair, eyes, ears, nose, mouth.
教师出示第二组单词:long, short, big, small
教师出示第三组单词:thin, strong, quiet, cute, tall, short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为爸爸、妈妈画像
教师让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的爸爸或妈妈,然后让大家看着画像,由自己来描述爸爸或妈妈的模样。看看谁画的画像与自己的描述是一致的。
板书设计:who’s he/she?He’s /She’s
作业布置:
1、 Listen to the tape
2、 Read the sentences
教学后记:四会词句基本上掌握。
5.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1、能听,说,认读有关衣服的单词jacket, shirt, skirt, T-shirt, sweater, dress.
2、复习有关颜色的单词,并学会把颜色运用到描述衣服上面去,如yellow shirt等。
3、结合句型 I like the …with the…,I like…来表达自己喜欢的衣服搭配与颜色。
4、围绕举行“fashion show”这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开口描述在“fashion show”中展现的衣服,培养学生把所学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的能力。
5、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会听说和认读关于衣服的各个单词,结合颜色表达自己喜欢的衣服搭配,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语言描述各种衣服。
教具准备:
1、衣物及单词的图卡
2、课件、相关视频、音乐
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创设了一个情景,着装,选礼物、Fashion show等活动,将衣服及颜色的搭配教学贯穿其中。
1、单词教学
我以三年级上册学过的关于颜色的一个歌曲《Who is wearing yellow today?》导入,通过谈论歌曲中的颜色以及教室中物品的颜色来复习颜色。作为一个热身活动,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让学生一开始就能快速地进入英语学习的氛围,同时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手段。
通过着装自然的引入单词dress,并结合句型what colour is it?来引出颜色,将颜色与衣服搭配。在此基础上通过卡片来进行颜色变换,操练dress 与不同颜色单词的搭配使用,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一部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上课的反馈看学生对这部分的掌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再由dress变出一条绿色短裙,教学单词skirt,通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操练。另外几个词则是放在选礼物的过程中依次呈现的。
从而将六个新授单词,颜色与句子I like the…在单词教学中贯穿进去。
2、句子教学
这个句子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新内容,早在三年级就学过I like …这个句式,在这一课里,只是作为一个复习单词的一种方式,也赋予这些单词在现实生活的可运用性。因此教学这个句子上就较为简单,只是出示许多漂亮的衣服图片,课件出示I like the ...我先做示范,然后再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对with这一难点的突破利用实物来进行练习,得到了突破。
3、操练巩固
在单词的操练巩固中主要是采用了一个活动,将单词贴到相应的图片下面,并评选出欢迎的两件衣服。在做题目之前,先复习一下衣服单词,加深对单词的印象。
Let’s do.则是通过实物操练,让学生明白每个动词短语的意思。
不足之处:
1、在单词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发音较难的单词,如sweater.不能很好的掌握。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没有渗透音素教学,像shirt, skirt,T-shirt中的ir都是发同一个音,我应该把这几个单词归类出来,一起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应该会对这三个单词的印象更深。除此之外,单词教授的速度较快,量比较多,不仅要会念单词,而且还要说出相应的句子,有些只注重教给,而没注意到学生到底有没有真正掌握。
2、单词教完之后的反复操练较少。而且单词的出示和操练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导致没有时间听最后的let’s do部分的录音,有点虎 头蛇尾的感觉。
3、对学生整体的关注不够,问题的发散性,层次性还显不足。
『柒』 小学英语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英语阅读理解教案
在英语学习中,阅读十分重要,无论是对于应试还是个人能力。下面我给大家提供了小学英语阅读理解的教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哦!
【小学英语阅读理解教案】
新标准英语第十册 Mole 7 Unit2 I will be home at seven o’ clock.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是根据新标准英语第十册第七模块第一单元Write your message.一课而设计的一堂英语阅读课,通过这堂课让学生通过电子邮件向朋友描述自己的现况和近期计划,增强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五年级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
本案例是Reading(精读课),按照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堂课应当是“以任务贯穿读、听、说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来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基于此,其教学设计的落脚点有二:
1.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阅读进行语音处理、单词处理和句子处理;通过阅读进行意义建构,在与文本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理解、思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即说话能力和写话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掌握下列单词和短语:busy, surprise, at the office, see you…
2.能运用本课所涉及到的I am working very hard at the office. I will be home at seven o’clock.这一重点句型进行自由交流。
3. 综合本课所学知识与好友讨论自己一天的生活。
4.正确理解和朗读短文内容,能够对本课内容进行适当的改写。
(二)技能目标
1. 能初步掌握在短文中划找信息和新知的阅读方法。
2. 能利用关键词,句对本课内容进行复述。
(三)情感目标
通过电子邮件向朋友描述自己的近况和近期打算,加强同学间的团结友爱。
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阅读方法与技巧引导和渗透。
2.正确理解短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改写。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单词、短语卡片等。
六、课堂实录
Stage I:
Pre-reading
1.Greetings
T:Class begins!Free talk----Good morning, everyone. How are you today?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 Let’s play a ‘Follow’game. I say and you say. Ok? Let’s try. I am 30 years old. I like noodles. I worked in an office. I have got a new dress. I have breakfast at 7 o’clock. My favourite season is spring. (I want nobody, nobody but you) thank you, sit down, please.
(通过轻松愉快的真实交流,建立了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即为教学作了铺垫,也巩固了已学知识。)
2.Leading-in导入
a.T: Class, I am your new teacher, do you want to know me?
课件出示My information:
My name is sylvia.I’m thirty years old. I am a teacher from China- Singapore Bilingual school.Now, I am working very hard at school. I am very busy. I will be home at 6 o’clock.
Now, do you want to know another person? He is very famous in the world.
Look, who can say something about him?奥巴x, 章紫怡
b.出示课本Part 2 图片,now,work in pairs. Talk about the pictures. And show.
c.课件出示Mr Smart.Who is he? 问题引出文本教学
Stage II:
While-reading泛读
1.Read and circle the answers: who is he? Where is he? What is he doing?
课件提示学生快速默读文章,找出问题答案。
Check out.
(设计说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第一次阅读,回答问题)
2.精读,Read and underline the important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请学生朗读全文,找出文中答案,并用笔划出来。
Check out.选择生肖所对应的'词条
(设计说明:学生进入第二次阅读,圈出重点内容。)
3.Listen and repeat.
Read in groups.(Task… fill in the blanks.)
(设计说明:听录音的同时让学生整篇阅读,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三个问题让学生对语篇再一次进行细读,串联起整个语篇内容,为接下来的复述全文做好准备。)
4.Retell with the information. 两句----整段
(设计说明:学生再次阅读全文,通过问题“How to retell the passage?”,教师配合板书示范降低难度,让学生了解复述整篇短文的主要思路。最后,通过学生的复述检查学生对整个语篇的理解。)
Stage III:
Practice
Now, class, Ms Smart is very busy. Are you busy at school? Let’s stand up and chant our daily life at school. Follow me, ready?
Stage IV:
Consolidation
Now, class, i am your new friend, do you want to write an email to me? Let’s try ok?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学生模仿语篇写作,巩固了课上所学知识的同时也将这一活动作为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结的桥梁。
Stage V:
Sum-up: we know computer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everyone. We can use a computer to… but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We should learn to use a computer, but don’t play too much computer games. Ok?
I really want to get an email from you ,can you write to me? You can also choose to send a short message to my phone. This is your homework.
Now, class is over.
Stage VI:
Blackboard__writing
Mole 7 Unit2 I will be home at seven o’ clock.
New words: New sentences: 评价台
(Divide into 4 groups)
busy When will you be home?
surprise I will be home at 7 o’clock.
七、课后记
1.在英语学习中,阅读十分重要,无论是对于应试还是个人能力。根据课文设计各种问题,问题的层次性和挑战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加强合作意识。
2.英语的阅读不仅是文字语言的学习,更是文化的熏陶和积淀。因此教学设计中阅读是基础,而核心在阅读之后的讨论、思考以及观点的阐述和辩论,使学生处于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发展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课堂中部分学生参与不够甚至被忽视是教学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但是我想对这部分学生的关注和引导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意义。
;『捌』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的语篇教学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讨论非常多的话题。小学三、四年级可以看做发展英语阅读能力的准备阶段,多涉及词和句的认读阶段;到了五、六年级,小学英语教材中出现了显性的阅读语篇,怎样施教阅读课也开始为教师所关注,下面我给大家准备了小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阅读课的教学步骤】
一般来讲,阅读理解要经历的心理过程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和自上而下的过程。前者针对词句的理解,后者则更多地运用了背景知识及推论等阅读技能。因此,对语言能力低的读者而言,阅读与其说是一个阅读问题,到不如说是一个语言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小学高年级的英语阅读中,可按照“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三步教学模式,即阅读前通过浏览预测语篇内容,而后从略读到精读多次阅读,不断确认或修订预测,直到理解所读语篇。其中阅读中和阅读后两部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柔和在一起,呈现出“阅读---检测---再阅读---再检测”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安排适当形式和难度的活动,即阅读前判断学生对语篇语言(词汇、语法)的理解情况,利用导读活动激活其原有的知识储备,解决其最主要的语言困难;阅读中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行为和习惯,引导学生使用基本的阅读技巧,如运用背景知识,尝试联想、推论等;阅读后检测部分着眼于巩固、拓展相关语言知识,并促进与其他语言技能的融合。
一.阅读前的活动(pre-reading activities)
这一部分可被视为新课的“导入”(introction)。在这一部分,应充分鼓励学生利用“自上而下”的理解方式。 首先构建全文的语义图象,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图,然后,再在教师的帮助下,用较高语言层面上的理解帮助较低语言层面的理解,如段落、句子、单词等。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启发手段,如问答、讨论等引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内容,同时,应使用提问策略调动学生,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问答和讨论旨在激活学生永久记忆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
指导性问题同样可以“指导”学生了解课文的话题内容和梗概,让其构建初步的、模糊的全文语义图象,帮助学生建立“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机制。由于学生刚开始熟悉课文,并不具备运用课文中语言的能力, 因此,在设置指导性问题时应注意:
1)涉及课文的主题或最重要的事实。
2)回答的语言简洁,无需赘述。
通常在阅读前可以用一些设问来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或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等等,如:
a. Tom is a good student, he has never been late for school. But, today, he is late. What happened?
b. Uncle John has a magic book, with this book, he has strong magic. But, the book is missing. Who stole the book?
c. Somebody wants to be a teacher, somebody wants to be a doctor, how about Jack? Let’s read.
还可以在课前让学生进行一些与阅读材料相关的调查活动,将调查的结果带到课堂上来,再与文中的内容进行比较,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生词的处理则可在导入新课之前,也可在导入过程中带出生词。一般没有必要呈现全部生词,只需要呈现那些对阅读理解形成重大障碍的生词,因为学生很快会在课文的语境中判断出生词的准确含义并熟悉它们的用法。况且,通过上下文的线索和词本身的构成线索确定词义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第一次阅读之前提出指导性问题,其目的是给学生的第一次阅读确定一个目标或任务,实现对阅读过程的监控。
二、阅读中活动
学生在课堂上需要从简到精多次阅读语篇,如能在每次阅读前明确阅读后完成什么任务,则可以促使他们更为积极地阅读,在确认和检测答案的'过程中获得有益的体验。
以六年级下册有关Zhang Peng’s weekend 的语篇为例,在安排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将课本上读后检测部分的“Finish the sentences.”及 “Number the sentences.” 分别作为阅读任务让学生读后完成。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其他活动,如提出 What,Where,How,Who之类的问题让学生读后回答;或者要求学生在语篇中划出有关周末活动的动词;或者绘制Zhang Peng 当天活动的表格,让学生重新组织所读内容并填写等。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阅读任务,引导学生用基本的阅读技能,如观察语篇的配图猜测主题并在阅读中验证,跳读找出故事人物里的名字,或快速浏览确定故事发生的情景等。
设计阅读任务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及语篇特点安排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方式,即是自主阅读、同伴合作阅读,还是小组合作阅读;或是以其中一种阅读方式为主,其他阅读方式相配合。
将泛读与精度相结合,尤其是对泛读技巧加以指导,对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泛读伴随的行为是无声默读,要学会泛读还需要了解有关默读的规范。很多教师在阅读课上强调学生朗读课文时的语音语调,而忽视对默读方法的指导,也未给学生留出默读的时间。对初学阅读的学生而言,听录音朗读课文能使学生体会语篇的发音,掌握标准的重音和语调,使本文有真实的生活感;教师想强调某一小部分材料时,借助朗读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感。然而,朗读毕竟不是日常交际中常用的语言交流形式,而且朗读往往会鼓励学生养成阅读时出声或唇读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在阅读的高级阶段往往会影响阅读速度。
三、 阅读后的活动(post-reading activities)
此阶段侧重于对课文中语言形式的掌握和运用,对文章结构的分析以及文章的第二层次即意图层次的理解。教师可先组织学生做一些语言形式的基本练习,如本课需重点掌握的词汇、短语、结构等。练习的选择和设置应注意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联系。然后教师可根据本阶段的目的选择下列口头和书面的活动形式:
1)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归纳,以及对话题中心、写作意图、 作者观点、态度等的讨论。
2)对语篇结构的分析和讨论。如是线性结构, 应注意该文的时空顺序、主要情节及其发展等;如是层次结构,则可引导学生寻找主题句、分主题句、用于支撑主题的事实等。
3)围绕课文内容的言语交际活动。如缩写、改写、 续写课文或其中的一段,改写后的短文听写或完形填空,涉及课文内容的记者采访,课文情景下的角色扮演,围绕作者观点的正、反方辩论等。
;『玖』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模板【三篇】
【 #小学英语# 导语】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模板【三篇】》供您查阅。
【篇一】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英语(三没陪闷年级起始版)第四册第三单元(All about me)的第4个新授课,Lesson16:How do you go to school? 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四年级下学期孩子们学习的重点逐渐过渡到各种基本句型。本单元前面三课分别学习了关于年龄、身高、住处的句子,本课教材以How do you go to school?为切入点,重点学习关于出行方式的交流:询问别人、介绍自己的出行方式。
二、学生分析:
孩子们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基本了解了字母:26个字母及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词汇的学习方法:单词音形意用的结合、音节、重音及不同词类(名、动、数、形、冠等)的用法特点,初步体会英语句子的语序与汉语的不同,但乱差对于句子结构及变化还比较陌生。本课内容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Book3 L16已学习过四种出行方式by bus, by car, by bike, by taxi和句子: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school by ____? 另一种出行方式on foot /walk,dives me及选择此种出行方式的原因表述学生相对陌生。但我校学生学习英语较早,一二年级有了两年的口语学习,还有近1/3有课外学习经历或正在进行,这些内容对于他们可能都不陌生。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时目标制定如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A.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句型Do you walk to school?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___ by___ / on foot...询问、表达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
B. 学生知道句子的变化是和人称有关系的,并能尝试运用所学句子介绍和询问他人的出行方式:Does he/she walk to school? How dooes he/she go to school? He/she goes to school by___ / on foot...
2、 文化枯弯目标:
尝试了解不同地区人们选择不同出行方式:山区孩子、牧民(草原)、江南居民及西方国家等。
3、学习策略目标:
学生知道句子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并引导尝试找出这些规律: A.和人称变化的关系; B.不同句式之间的关系等。
初步构建“单词——短语——句子”的建构学习模式。
4.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寻找句子规律及了解不同人们的出行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英语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Englishi is easy! 及交流开阔自己的眼界English is fun!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句型Do you walk to school?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___ by___ / on foot...询问、表达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
2、教学难点:学生知道句子的变化是和人称有关系的,并能尝试运用所学句子介绍和询问他人的出行方式:Does he/she walk to school? How does he/she go to school? He/she goes to school by___ / on foot...
五、预习作业:(Choose
1. Read N1 and fill in the blanks.(☆☆☆☆)
How do they go to school?Why?(为什么)
Kim
Jenny
Steven
Danny
me 2. Where do you live ? Is it far or near your school?Do you walk to school?(☆☆☆)
3. Where do you like to go on weekends? 3 sentences. (☆☆☆)
六、教学过程:
Class Opening
I. Revision:
a. Group to group.
What do you like to do on weekends?
Where do you like to go on weekends?
b. Free talk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children
T: Where do you live ? Is it far or near your school?Do you walk to school?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Ss: …
New Concepts
I. N1 and N2.
T:Do you know how Kim, Jenny, Steven and Danny go to school?
板书:school
1. Read N1 in pairs and learn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the students don’t know.
2. Role play between T and Ss.
(1) T-Kim, Ss-Danny.
T: Kim, do you walk to school? 板书: Do I /you walk to school.?
Ss: Yes, I walk to school. /I go to school on foot. 板书:Do I /you go to school on foot ?
T: Why?
Ss: I live near the school.
(2) Ss-Danny, T-Kim.
Ss: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Kim? 板书:How Do I /you walk to school.?
T: I live near the school. So I walk to school. So I go to school on foot(3) So: I live far from school. So I go to school by bus.
I ‘m hungry. So I want to eat. …
(4)Chant: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On foot, on foot. / Walk, walk.
3. Learn about P2-4.
II. How does he/she go to school?
1. Try to find.
T: How does Kim go to school? She goes to school on foot /walks to school.
How does Jenny go to school? She goes to school by bus. She lives far from school.
How does Steven go to school? He goes to school by car. Hia dad drives him.How does Danny go to school? 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 He rides his bike.
板书:Does he/she walk to school? He/she goes to school by___ / on foot...
比较,找规律。
Tip: 除了“你和我”,“一个”不放过,“动”就加s/es,“do”替不重复!
2. Practice in pairs.
How does he/she go to school?Why?(为什么)
Kim
Jenny
Steven
Danny
me
3. How do they go to school?
图片山区孩子、牧民(草原)、江南居民及西方
Class Closing
I. Make a survey and share. (☆☆☆)
Where do you want to go…?How does he/she go to school?Why?
Kim
Jenny
II. What do you like to do on weekends? 3 sentences. (☆☆☆)
【篇二】
3B 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
教学内容:Story time
教学目标:
1. 能听懂、会说、会读单词isn’t、that’s、pen pencil pencil case
2. 能听懂、会说、会读日常用语This isn’t my pencil. Is this /that your pencil? Yes, it is. No, it isn’t.
3. 能正确地理解并朗读对话内容,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尝试表演课文内容。
4. 树立团结友爱、帮助同学的助人为乐的精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 句型:Is this /that your pencil?以及回答Yes, it is. No, it isn’t.
2. 词汇:isn’t、that’s、pen pencil pencil case
教学难点:
1. 能在情景下正确运用句型Is this /that your …?的用法和区别。
2. 词汇:No,it isn’t的发音。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 2. 准备道具:丢失物品
教学过程:
Step1 Warm-up
Say a rhyme: open the window
Game: Listen, point and say
T: 1. window door blackboard 学生边指物体边说a…同时教师说完整的句子,This is…/ That is…
2.rubber T:rubber 学生学过指着rubber T: This is my rubber, where’s your rubber?(中文)
引导学生用This is my…的句型。
3.pen T:pen 部分学生应该知道。T:Look, this is a pen.然后老师说show us your pen .
Step2 Presentation
1.Learn: pencil No,it isn’t.
T:Is this a pen? S:No,it isn’t. 学生不会的话,老师提示:yes or no?Teach:No,it isn’t.(中文) 反复问学生,操练No,it isn’t.
T:It’s a pencil. I have a pencil , this is my pencil. Do you have a pencil?Show it to your classmate。让学生互相展示一下自己的铅笔。
2、learn:pencil case
T:Look,this is a pen,this is a pencil. I can put them in a pencil case.
读四个文具,然后做游戏。
3. Play a game
T: Look, here’s a box,(今天早上我在地上捡了个文具,放在了里面,文具是事先从一些学生那里拿的)
a:Try to guess!
Learn:Is this a ….
S:Is this a rubber? T: No, it isn’t. 多玩一会游戏 让学生感知 No,it isn’t的意思,再开始跟读。
Learn: No,it isn’t. isn’t=is not
b:Let’s open it,OK?
2.teach :Yes,it is.
S:Is this a pen ? T: Yes, T: Yes,it is.
3,Learn: Is this your..?
T: Hello,XX. Is this your pen ? S: No ,it isn’t.(多问几个学生?)
T: Who can help me find the owner? (让学生帮助找到失主。)
4. teach “Is that your …?” “That’s my ….”
T: Is that your pencil?
S: Yes, it is.
T-S
T: There are many things here, rubber, …, we can find their owner after class.
Step3 Storytime.
1. Show Mike,
T: Look, who’s he? Ss: Mike
T: He has a nice pencil, too, T:Is this Mike’s pencil ? Let’s ask mike. 先让学生个别问 再说麦克听不清,全班问。引出This isn’t my pen. Ti听-读-模仿
2. Watch and answer
a: What is Mike looking for?
b:What colour is Mike’s pencil?
Watch again
Who helps Mike? b:What does Liu Tao say? 模范句子 注意语音语调。
c: What does Yang Ling say?
A: Does Mike find it?
By the way: What does he say?
4 Follow the cartoon
5 Showtime
Step4 Proction
每个丢失物品的背后都有一个着急寻找的身影,相信你捡到了也很乐意帮忙吧!
情景:你跟你的小伙伴在走廊上玩耍的时候看到了一支很漂亮的铅笔,于是你们捡起来,开心的找到了它的主人。
You can use:
Hello,xx
Is this/that your pencil/…?
What’s this/that?
Yes,it is./No,it isn’t.
Here you are. Thank you.
板书: Unit2 Is this your pencil?
rubber Is this/that your pencil?
Pen Yes, it is. / No, it isn’t.
pencil
pencil case
教学反思:本节课上的内容是Story time,整节课上下来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不是很好。总结了以下几点:第一对教材的把握还不是很到位;第二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了解清楚,教惯了高年级,对低年级了解不够。第三铺垫的过多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自身的语音语调,以及评价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篇三】
Unit3 Is this your pencil?(period 2)
Step 1. Warm up
Greeting
Step2. Revision
a. T: Look at the blackboard.Can you guess“What’s that?”
(PPT出示Is that a...)
S:Is that a pencil?
T:Yes,it is.It’s a pencil.whose pencil is it?
S:it’s Mike’s.
T:Who helps Mike find his pencil?
S:Yangling and LiuTao.
T:Where’s the pencil?
S:在桌子底下
T:Yes,it’s under the desk,on the floor.
b. Read the story.
c. Act the story.
d. Help WangBing find his pencil case.(拓展表演)
Step3. Presentation
1.Learn the new words
a. T: We help Wang Bing find his pencil ,do you know what’s in the pencil?Let’s have a look?What’s this ?
S: It’s a ruler.(教读)
The same way teach: crayon ,school bag
b.Play a game (review words)
c.Spell the words
d.Show the stationaries to classmates:
This is my...
That’s my...
2.Play a game: Fun time
a. Answer the question
b. Play a game (出示游戏方法,让学生知道该怎么玩游戏)
c. Consolidation
失物招领
T: This morning.I got sth.in the classroom,whose are they ?Can you help me find their owner?(事先收集一下同学的学习用品)
S:(学生帮老师寻找失主)
T:Good job! I hope everyone can be helpful to your classmates.
d.Learn: Rhyme time
Oh,here’s a ruler too,is this your ruler?
S;No,it isn’t.
T:Where’s the ruler?
S: 在地上
T:Yes,it’s on the floor.(教读) 板书floor
T: Where’s the ruler?
S:It’s on the floor
T: It’s on the floor,beside the door (教读) 板书door
T(出示图片)Who’s he ?He’s Mr.Fuller.(教读)
Let’s say “Hello” to Mr. Fuller.
S: Hello,Mr. Fuller.
T:Let’s learn this rhyme ,its name is “A ruler”
出示歌谣句子,逐句跟读,跟节奏伴读。
Step3 Homework
Read the words Read the rhyme Find the owner
反思:1.整节课复习了story time ,新授fun time 和rhyme time ,每个环节都是由游戏过渡而来,看似松散,实则都在老师的掌握之中。
2.思路清晰,趣味性强,句型在游戏中掌握的比较好,但是在寻找失物的时候,学生活动的时间还可以再长一点,在检查学生活动时也要关注其他同学的活动情况。
3.整节课主线比较清晰,在rhyme 的时候让学生感受到了韵脚,这样易于学生的掌握。
姜主任:关注语音语调、关注语言、关注习惯、关注评价。
『拾』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1
一、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对英语仍然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对英语充满了好奇心,也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他们不仅活泼好动,爱听爱说,而且善于口头模仿。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决定了学生对有趣的听、说、唱、做、游戏、玩、演、视听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更感兴趣。然而,学生自主阅读的训练相对缺乏,学生静下来阅读的时间寥寥无几,更没有时间动笔写作,当然也就谈不上对阅读或写作技能、策略、方法的掌握。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阅读教学课,语言功能项目是Talking about abilities,话题是Housework(家务劳动)。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water the flowers, sweep the floor, empty the trash,cook the meals,clean the bedroom等家务劳动的英语表达,学生能简单陈述自己能干什么家务活,并询问对方能干什么家务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实践紧密相连,通过阅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阅读技能和策略的指导,突出信息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听说技能,发展读写技能,在教学中以旧引新,降低学习难度,不断循环复现,帮助学生积累巩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句型:What can you do? I can sweep the floor. I can cook the meals. I can water the flowers等。
2、能够听、说、认读句子:Mother Goat is ill. We can help her. Just do it.
能力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本课重点词汇和句型,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2、能理解课文大意,从文本中获取信息,增强对文本的理解、分析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能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初步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情感态度目标:
1、激发学生劳动的热情和自豪感,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家长的辛劳,学会在平时的生活中体贴和关心长辈。
2、懂得和同伴交流,合作互助,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文化意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环保、洗涤的生活常识。
四、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多以理解,分析,判断,辨析等教学活动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活动设计时本着体验学习、合作学习、思维学习的教学理念,将语言学习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课堂活动和教学任务中,努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不断感知、不断探索、不断提高的成长空间。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flash cards
六、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本课对话内容,能够听,说,读,写句型:What can you do? I can sweep the floor.
能够听,说,认读句子:Mother goat is ill. We can help her. Just do it.
七、教学难点
1、能读懂相当难度的文章,并写出小文章。
2、ill ,just do it!单词与词组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
(一)Warming up
1、Greetings
2、Sing the song
T:what can you do in your daily life? I can do many things, and you? Have you remember the song what can you do? Now Let’s sing the song what can you do.(教师用动作提示,鼓励学生大声唱出英语,增加趣味性。)
【设计意图:简单亲切的问候和歌曲的吟唱,不仅帮助学生迅速地进入英语学习状态,而且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站起来,运用TPR,使学生动起来,有效地组织英语课堂学习,活跃课堂气氛,并让学生复习句型What can you do? I can... 。T: Great! You’re helpful!
)
(二)Pre-reading
Step 1:激趣启思,预设铺垫
① touch and say
教师示意同学任选图片并用英语表述出来。如:water the flowers, sweep the floor, empty the trash,clean the bedroom.
Step 2:知识唤起,导入新知
① Ask and answer.
T:What can you do at home / at school?
S: ..... (学生可任意回答,如:do homework, study English, clean the blackboard等)
【设计意图:通过听指令做动作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师生问答,发散学生思维,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情感交流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为后面的阅读预设问题做好铺垫。】
(三)While-reading
Step 1:问题引领,预测信息
① Group work
T:If your mother is ill,what can you do?
If your teacher is ill,what can you do?
(板书句型:What can you do? 让学生各抒己见)
② Praise and positive reinforcement(教师表扬并肯定学生的做法)
T:You are helpful. / Just do it. / Great!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在预测中铺垫本课的句型,扫清阅读的障碍,帮助学生减低阅读难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Step 2:整体扫读,捕捉信息
① Watching the video
T:What’s the matter with Mother Goat? Who can help her? Watch the video,please.
② Skimming
③ Sum-up
【设计意图:观看课文VCD,视听结合。然后,预设问题,指导学生快速阅读(skimming),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把握课文脉络,了解本课内容梗概。】
Step 3:问题深入,推进阅读
Scanning
T:Are the monkey, the rabbit, Zoom and Zip helpful? What can the monkey do? What can the rabbit do? What can Zoom do? What can Zip do? Read the dialogue again.
【设计意图: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Scanning),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搜集并获取具体信息,并划出关键词,回答相关问题,将阅读推向深入。】
Step 4: 思维互动,质疑辨析
① Retell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T:Mother goat is ill. She is tired, she can’t do any housework. Who helped her? What can they do? Please retell what happened.
② Discuss in groups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在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关注了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关怀体贴身边的人。】
Step 5:听读结合,演练巩固
① Listen and repeat
② Act out the dialogue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听录音模仿朗读,角色扮演,增强语感。】
(四)Post-reading
Step 1:提供素材,思维拓展
①课件出示poor children 引发学生深思what can you do?
②发挥想象,填写相关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阅读和讨论,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的写作框架,由填词到写句逐步提高,降低了写作的难度。通过自身和贫苦学生的对比,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关心父母和家人的优良品质。】
(五)Summary
(六)Homework
七、课后反思
《课标》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本课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关注了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关怀体贴身边的人。
为了保证阅读的基本因素:“Reading for pleasure. Reading for information. Reading for language.” 我始终以激发学生真实的阅读兴趣和真实的学习动机为目标,通过知识的唤起,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再生,知识的运用将阅读教学推向深入。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采用不同的形式,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我预设铺垫,设计“主题论坛”,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热议,巧妙地带领学生愉快地走入文章之中,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我引领学生快速阅读,带着自己猜测的可能答案去理解阅读内容,把文字阅读变为印证活动。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大意,找出关键词和中心句,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结构和写作意图有深入的了解。然后,我继续引导学生细读短文,通过听、读、演、练多种感官参与的方式达到巩固语言的目的。为了提高阅读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采用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的框架支撑,由填词到写句逐步提高,根据一定的句法和语言规则,让学生进行短文再创造的训练。
这节课的阅读内容与句型教学部分较为相似,深度不够,很容易会陷入“炒冷饭”的局面。学生说来说去都是围绕书上出现的几个词组打转,枯燥无比。我设计情景“Mother Goat生病时,我们该干什么,who can help her,使之能合理运用。
综观整节课,我自认为做到了思路清晰,环节紧凑,活动丰富,操练扎实。在情感教育这一块,来不及呈现学生的作品,可以说是缺少了一点亮色,可谓遗憾。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2
Topic : My family
Teaching aims:
1、Learn these new words and phrases: university, nature, Beijing Opera, be fond of , be strict with,How happy we are!
2、Can understand and read this passage by themselves.
3、Can talk about their own families with these words and phrases.
Teaching Steps:
1、Sing a song:
‘If you’re happy’(Ss sing the song and do some actions)
(借助歌曲开始课堂教学,活跃气氛。同时选用与本课内容紧密结合的歌曲,也为新知的呈现埋下伏笔,自然导出How happy we are! )
2、Free talk:
Hello, 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at can you do?
What do you like? (I like…)
I see , you are fond of…
Teach: be fond of ( on—fond---be fond of )
What are you fond of ?(I’m fond of…)
(采用Free talk的形式,其目的主要是以旧引新,在相互问候的同时,自然的引出新知,体现教学的无痕。)
3、Presentation:
(1)介绍father
①.Look , this is my father. Guess, what’s he fond of?
He’s fond of cars.(媒体呈现图片及句子)
②.Every week he drives his car to Shanghai, because he works in a university in Shanghai. (媒体呈现图片及句子)
Teach : university(unit---university),read the sentence.
③.He’s a teacher. He teaches English. (Ss read after the T) (媒体呈现图片及句子)
④.I was his student. He was very strict with me. Now he’s also very strict with me.
Teach: strict(street---strict), read the sentence: He’s also very strict with me.(媒体呈现图片及句子)
(由Free talk中的be fond of,来猜猜文中父亲的喜好,并同时解决有关父亲的背景材料,分解文章内容,降低学习难度,但又不打破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同时也不使教学内容零碎呈现,主线直穿文章。)
(2)分段教学
Paragraph 1
①.Now you know sth. about me and my father. Do you want to know the other people in my family? (Yes)
Look, this is a photo of my family (show Family)
Qs: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my family? (Seven)
Who are they? (They are….)
②.I have a happy family. It’s…… (T make a model, Ss try to retell this paragraph)
Paragraph 2
①. You all have the picture of my family. Look at the passage, read paragraph 2 quickly by yourselves.
②. Let’s play the game: Who’s who? Are you ready?
(生根据每个人的特征提示猜出文中人物)
③. You know sth. about my family members, but what are they fond of, do you know? Enjoy some video show, then tell me: their jobs and what they are fond of.
(生看录像,了解每个家庭成员的信息)
④. Ok, let’s finish this form: What are their jobs? What are they fond of?
(生说出每个家庭成员的职业爱好,完成列表)
⑤Listening and comprehension:
You all did a good job. Now let’s listen to the passage, then we’ll make some choices. (生听录音,完成选择)
Paragraph 3
(选择题最后一题What do they all like?引出):nature
(欣赏大自然风光) nature(picture---nature)
The nature is very_________.
We all like nature, so we often go walking, swimming together.
(媒体呈现句子,生跟读第三段内容)
We should protect nature. (渗透思想教育)
(对文章采用逐段分析,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图片、录像等辅助手段,形象直观的展现文章内容,变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穿插各种题型,帮助学生巩固理解。)
4、Reading
Read the passage in four.(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
Let’s read groups by groups.(小组分段读课文)
5、Consolidation:
(1)Here’s some information for you. This is GaoYue’s family. It’s a ….(T 示范)
(2)If you’re GaoYue, can you talk about your family?
(生上台表演,媒体用表格式提供高月一家的信息)
(3)Ok, it’s time for you. This is David’s family, this is Mike’s family. Group 1,2 are David; Group 3,4 are Mike. Try to finish the passage about your family. (生看图或表格中的信息完成写作并展示)
(高年级学生有写的能力,适当的对所学内容进行拓展训练,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同时写作也为提高学生对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搭建舞台。)
6、Summary:
Look at my family photo again. In my family, father and mother love me very much. I want to say: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Family
(这句话中的首字母组成了本课的标题,既是对学生思想教育的熏陶,又能对本节课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A family is full of love and joy.
How happy we are! (生跟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