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论文
Ⅰ 高中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高中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始终伴随着对话、课文、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展开。而在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写作要能反映学生多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高考说明也要求学生能根据所给提示写出100个单词左右的英语短文,要求内容连贯、文理通顺、无严重语法或结构错误。结合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学生在英语书面表达中存在的问题
1.写作基础较差。学生感觉英语写作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词汇贫乏,遣词造句能力差,写不出好的句子。写出的句子错误也比比皆是,如:单词拼写错误,词汇辨识不清,搭配不当,画蛇添足;英语应用文格式不清楚,有的考生不能正确地运用书信或日记格式,生硬照搬中文书信格式,犯下低级错误;语序词序位置颠倒,多个修饰语修饰一个中心词时,词序混乱,没有弄清真正主语,不明白英语基本句法;动词时态错误是学生书面表达中最常见的错误之一,也是学生运用语言能力最差的显著标志之一。
2.写作内容空泛。如:学生对作文内容感到无话可说的占68%,大部分作文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句子不完整,令意思表达不清;内容单一,甚至表达错误;单词平淡,苍白无力;母语痕迹相当明显,很多考生不注重平时的积累,写出的句子明显是汉语式的英语。
3.写作技巧生疏。如:学生在写作前不审题不构思的占64%,他们常常想一句写一句,东拼西凑,语无伦次;忽视前后句子的衔接,审题不清,段落不分;写完文章后进行修改的不足10%,再加上不懂如何修改,导致明显或低级错误较多;句子与句子之间缺少衔接,造成意思过渡不平稳。
4.从生理和心理方面看。高中学生已相对成熟,而他们所能用的英语语言在英语的书面表达上就是想说的话很多,意思也很好,使用的语言形式却词不达意,错误百出;学生对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持害怕态度的占75%,喜欢的只占10%,畏难情绪和信心不足;学生感到写作费时多,见效慢,影响了写作有效训练的动力。
二、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对策
1.培养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从初中开始,学生对翻译和写作在心理方面就存在恐惧心理。如何帮助学生克服信心不足和畏难情绪,培养写作兴趣是很关键的。一方面,要使其明白英文写作的重要性和作用;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短文写作形式多样。写作课后张贴学生优秀论文,在称赞和肯定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写作。这样,写作训练就可事半功倍。
2.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得习惯。书面表达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高一抓起才会有效。因此,除平时大量词、句、段训练外,还应采取以下方法培养学生语感和笔头写作能力。
(1)背诵阅读课文中的主旨段落和较多短语、句型的段落。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记忆重要短语、句型,积累话题写作内容和培养语感。
(2)积累短语词汇。词汇是说话写作的必需材料,教师可把新教材每个模块的重要短语和句型打印成册,要求学生抄写和背诵,长期积累来提高词汇量。
(3)收集英语写作各种题型的格式和篇章结构,收集常用的开头和结尾的优美句型,背诵佳句佳作。
(4)专项写作训练与学生自主学习的系列写作练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写作技能,并在课外加以运用实践。(5)坚持一句多译练习。在词汇教学中,坚持用英语解释新单词,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积累,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坚持一种意思多种表达方式的练习。
(6)限时训练,集中精力,一气呵成。在限定时间内,一般20分钟,完成写作、修改、定稿和誊写任务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平时就要注重限时训练,养成良好习惯,时刻提醒学生要善于避生就熟,“曲线”表达,但切忌中文式英语,要用英语思维。
三、精心组织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技能的'教学
在平时阅卷工作中我们发现,阅卷老师喜欢的文章一般都是字体工整、卷面整洁、紧扣主题、条理清晰、语言地道、过渡自然、长度适中、一气呵成,而讨厌的文章一般是层次不清、段落不分、语句不通、杂乱无章、书写潦草、卷面不清。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写作基本技能有:整理思路,组织素材,规划结构,列出提纲,起草文章,组织语言,遣词造句,修改文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字母大小写。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使用一系列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以下是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使用的“五步作文法”模式。
第一步:审题构思,明确体裁和格式。
在平时写作训练中,让学生明确常见的几种文体和格式。教师应该结合课文分类,按题材归纳,详细介绍并具体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特点及格式。
第二步,抓住要点,一一对应。
要点齐全是得高分的关键,要点遗漏则要扣分。一般5-8个要点加上一些次要点构成一篇文章,所以可用列提纲形式或Keywords列出,以免遗漏。
第三步,遣词造句,多用句式。
从近几年高考英语范文来看,一般都以8-10个句子组成一篇文章,因此,多运用一些短语词汇和英语常见句式是写出优秀句子的关键。在中学阶段,应首先对简单句五种基本句型以及Therebe句型等进行强化训练,然后对并列句、复合句进行适当的训练,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句子结构基本知识,从而从根本上为迅速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另外,短语词汇的运用也能提高写作的档次。因此,平时要注意积累一些短语及例句,注意一意多译。
第四步,选用连词,连句成文。
写作不仅是句子的堆积,要注意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文章上下衔接自然、紧凑,用好连接词是关键。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能按照合理的顺序或按一定的写作线索选用恰当的连接词,将句子连珠成串,使各句连成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语义连贯的短文。
第五步,检查修改,誊写工整。
写完文章后,应认真阅读,检查文章中的拼写和标点错误、语法错误、逻辑错误等;检查词数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内容要点是否齐全,删繁就简,使表达更加精炼,措词更加恰当,减少低级错误;定稿后认真誊写,保证书写规范,正确美观,并保持卷面整洁。
总之,随着新课标和近几年高考评分标准的提高,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若教师注意平时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语言习惯,加强写作技巧指导,并配以行之有效的课堂训练模式,肯定能使学生厚积薄发,写出行文通顺、流畅有文采的佳篇妙作来。
;Ⅱ 高中英语阅读论文较好写的范文
在高中英语学习中,阅读是高中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中生英语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摘要:阅读是吸收,教师一定要注意要学生吸收知识,然后才能运用知识进行创新。所以,优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要从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入手,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阅读和写作两方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高中英语;优化阅读;学习方法;阅读能力;因材施教
高中英语的学习目的一定要明确,就是要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在进一步发展语言综合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高中生英语的筛选资讯和处理资讯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高中英语课程应该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其爱国主义教育,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丰富多样的选择机会和表现的空间。对于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要求是学生要能阅读一般英文原著,概括故事主要情节,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能依据文字背景及上下文来猜测其不熟悉的语文现象,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和阅读英语刊物的习惯,能够利用工具书、网路等获得和处理资讯。
一、优化阅读教学一定要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成自然,阅读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两大方面,一个是阅读速度的快慢,另一个是阅读理解的程度深浅。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或训练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达到高中英语大纲提出的每分钟读不少于60个词的要求。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时不要读出声音,最好用手带动眼球向前移动,眼睛跟着手指往下看,不要用手或笔指著所读的每行文字。默读时要逐句、逐段地扩大视距,不能逐字、逐句读下去,读的时候更不能摇头晃脑。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依据上下文或常识来推测词义,不能一遇到生词就去查字典。若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读后面的习题,带着习题采用逆向思维法去读文章,更有助于答题速度的提升。
二、高中英语教师优化阅读可以因材施教
高中学生好奇心较强,对周围的事物非常敏感,也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不满足于教科书上的知识,总是想获得更多的资讯,学出乐趣来。他们不愿意死记一些知识,而是希望学以致用,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运用中得到更好地提升。优化阅读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差异和学习的要求,促进其更好地成长。
三、高中英语教师优化阅读教学主体倾向于阅读课文的交际化与整体化
阅读是吸收,阅读课文具有很多项功能,它既能通过课文来学习高中英语的语法,扩充词汇,掌握句型,又可以学习英语阅读的技巧。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一般的高中英语课堂按照以下三个环节来设定:汇入环节,让学生整体感知知识,对文字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就是精读教材,边读边理解,并学习相关知识及相关技能;最后是练习,通过反复的复习巩固和运用知识,从而形成一种能力。这三步是缺一不可,密不可分的。高中英语阅读汇入环节的设定,以学生自学为主,预习知识,整体感知。如果学生的基本素质良好,能够清晰地理清文字的脉络,运用联想和想象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状态,教师可以运用不同形式的汇入:如设定情景式。教师可以依据课本内容,提出一系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文章,从而对书面资讯的理解就会产生一定的目标性,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高中英语教师也可以采用话题讨论或图片实物形式均可,这些直观的材料或图片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松学习前的紧张心情。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学生遇到了一些生字词,可以运用联络的观点来看待,运用旧词联络用词的方式让学生去掌握不熟悉的新知识。以上种种汇入方式的最终目的都是启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变被动式阅读为主动式求知,从而有利于学生阅读技巧的总解和能力的提升。高中英语精读教材环节,没有读无从谈理解,这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过程,学生对阅读有了感性认识后,结合教材进行精读,从而为下一环节的练习打下夯实的基础。学生可以先粗读全文,找出中心句或主旨句,从而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这是阅读文章的第一要务。如果课后习题有对某一细节的考查,那么学生要放开那些无关轻重的句子,选择这几个重点的句子进行理解和掌握。若所选文字是精品,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品读来分析其语言特点。
教师力求让学生从所读的内容中启用思想,创造性地对待课文所提供的知识与结论。最后,当把课后习题完成之后,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法让学生对习题进行检查,从而提高做题的正确度,掌握本节课所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高中英语优化阅读巩固与运用的环节。当学生理解了教材,完成了习题,掌握了相关知识点后,为了让学生掌握得更加熟练,防止遗忘,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学来的知识在训练中得到巩固提高。
众所周知,要让学生从理解原理,到掌握理论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掌握理论知识能不能运用到习题当中,又是一个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口。学生要想具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就一定要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在运用知识反复练习中会逐步地掌握一些答题的技巧和能力,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改进练习的方法。复习巩固知识的方法一般靠提问题来解决,问题的设定也可以层层递进,如教师可以先设定记忆性问题的考查,然后再进行理解性和应用性考查,最后进行创造性和评价性考查。教师为了优化阅读成果也可以让学生复述课文,可以让学生先记住提纲,再记下来关键词、关键句,最后连成文章。对于一些情境性较强的文章,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来进行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更深刻地体会文章的内涵。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教师优化阅读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找到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让学生进行练笔,从而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最后达到阅读能力的飞跃提升,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
<<<下页带来更多的
Ⅲ 高中英语阅读参考论文范例
阅读教学作为整个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无论从高中英语课程的设定、教材的选编、还是从高中教学中阅读课所占的课时比重等方面来看,阅读教学都占据重要的位置。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浅析高中英语阅读技巧
高中英语阅读的要求与初中有较大差别:文章词数增多,生词量增大,组篇方式复杂,文章资讯量较大,文章内容比较成人化,并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识要求。阅读理解在高考中占据很大的比重,而且越来越注重能力的测试。因此,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必须掌握最基本的三种阅读理解技巧:猜测词义、难句理解和语篇理解。
一、 猜测词义
《英语课程标准》六级阅读技能目标提出六级为高中最低目标:能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猜词能力是英语阅读最基本的能力之一。高考阅读文章也允许出现2%-3%不注汉语的生词。因此,从高一起阅读文章中就铺设了适当比例的生词。碰到生词切勿惊慌,因为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高深莫测的。只要抓住一定的线索就可以猜出,并加以理解。猜词有两个步骤:寻找线索和确定意义。线索多种多样,可依据构词法、定义解释、对比关系、因果关系和上下文暗示“顺藤摸瓜”。
1. 构词法
Shantzis believes his system could help recycled materials bee more costeffective.
初看起来,costeffective不得而知。细心观察,它是由cost和effective合成,effective是effect加字尾派生而来。既然“成本有效”,就是“划算的”。构词法线索在猜词中用得最多。2009年江苏高考阅读理解A篇中就有六个可以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的生词:emotionally有感情地,originally原来, conditioning规定,consequently结果, sociable好交际的,respond反应。
2. 定义解释
Decision-thinking is not unlike poker...This card game has often been of considerable interest to people.
从解释的内容不难看出,poker是一种多人玩的、有趣的卡片游戏。由此猜测为“扑克”。另外还可以从发音来验证,“扑克”poker之音译。定义、解释形式多样,有定语从句、同位语、并列句,甚至用破折号引出补充说明,等等。
3. 对比关系
Thousands of people got stuck in lifts. But no one was afraid. We passed the time by telling stories.
数千人困在电梯中,应该情况不妙。But转折了人们的境况。其线索是对比转折。如果猜测为“受伤”、“窒息”、“沮丧”还不妥贴。根据下文“讲故事消磨时间”,应推断为“惊恐”。
4. 因果关系
The biggest power failure happened yesterday. All of our ice cream and frozen foods melted.
后一句承接前一句。前一句的情况导致后一句的结果。线索是因果关系。既然停电,冰淇淋、冰冻食品化冻是必然结果。猜测为“融化”。
5. 上下文暗示
We had lots of candles on the table and the waiters were carrying candles on their trays.
从上文得知静止的蜡烛放在餐桌上,侍者随身带着的蜡烛不会放在口袋里,不会放在头顶,而是放在端菜的“浅盘”中。
再看例项,猜出画线生词的含义,并说出线索依据:
1. Modern medicine began with the stethoscope, a medical tool used for listening to the movements of a person’s lungs and his heartbeats.
2. Though Tom’s face has been washed quite clean, his neck still remains grubby.
3. The river is so turbid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see the bottom even when it is shallow.
4. Most of fishes have slimy skins covered with scales, so it is difficult to get firm hold of them.
5. The passengers’ belongings on the train are stored in their holdalls, boxes, baskets and netbags.
1. 听诊器,定义解释;2. 肮脏,对比关系;3. 浑浊,因果关系;4. 滑溜的,鱼鳞,上下文暗示;5. 拥有物,行李包,网袋,构词法。
二、 难句理解
文章中的难句,犹如拦路虎,让你无法理解全篇,令人望而生畏。高考趋势之一就是难句增多,型别多变,不但测试考生的阅读技能,也测试考生的智力水平和心理素质。难句一般是长句、省略句和倒装句。
长句是一些并列句、复合句,或者有多种形式的定语、状语、插入语,或者伴有分隔、倒装、省略,盘根错节,令人眼花缭乱。其实,再长的句子,只要能抓住结构中的关键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结构中的关键词是指分句、意群的引导词或起始词。找到分句的引导词,就能发现各个分句的主谓语,最后用化整为零的办法,各个击破。抓住意群的起始词就能理清各个语法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请看例句:
Decision-thinking is not unlike poker―it often matters not only what you think, but also what others think you think and what you think they think you think.
此句含有29个单词,语法结构复杂。从概貌上看, 破折号前是一个简单句,破折号引出一个补充说明的句子。结构关键词是not only...but also, what, what, and what。抓住引导词后,再确定各个主谓语。由此分析得知,it是形式主语,真实主语是三个主语从句,三个主语从句由not only...but also和and 连线。在第二个主语从句中带有宾语从句,第三个主语从句中,也带有宾语从句,而且宾语从句又带宾语从句,重重叠叠。全句可直译为:作出决定的思维就像打扑克,不仅你所思考的问题常常是要紧的,而且其他人认为你所考虑的问题,和你思考其他人认为你所考虑的问题也常常是要紧的。
再看怎样抓住结构关键词,并将它们化整为零:
In particular, he showed that all games fall into two classes: there are what he called games of“perfect rmation”, games like chess where the players can’t hide anything or play tricks: they don’t win by chance, but by means of logic and skills.
这是一个44个单词的松散长句。首先要找到分句和意群的关键词:that, what, games, where, not...but,另外两个冒号,一个逗号在句中也很重要,它们都表示补充说明或者同位关系。理清基本结构后,可以将长句分解为以下六句:
1. In particular, he showed that all games fall into two classes.
2. There are games which he called games of perfect rmation.
3. The games are like chess.
4. In the games the players can’t hide anything or play tricks.
5. They don’t win by chance.
6. They win by means of logic and skills.
长句就是由这些简单的分句用结构连词串连而成,一旦将它们一一拆开,就化难为易,一目了然。
难句的另一形式是省略句和倒装句,而且这类难句在高考中出现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活。在理解省略句、倒装句时使用“恢复原状”法是非常有效的。请看江苏高考任务型阅读中的省略句:So, the munication begins with the self, as defined largely by others, and involves others, as defined largely by the self.
句中含两个as省略句,如果分析省去了什么,并将它们补全就不难理解。此句as后省去it is,全句意义为“按照别人所定义,交流开始于自身;按照自己所定义,交流也涉及别人”。再请看江苏高考另一篇中的倒装句:
Under this is bedrock through which water cannot percolate.
只要将主语和表语对调位置,即恢复原状就很容易理解,意为“水不能渗透的岩层就在这一层下面”。
三、 语篇理解
语篇理解主要有两层含义:文章的整体理解和文章的深层理解。整体理解即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提取、分析主要资讯,归纳概括主旨大意。深层理解即获得字里行间的隐含资讯,准确领会生词和某些活用单词的特定意义,推理判断作者的言外之意。整体理解与深层理解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要想很好地进行语篇理解,必须注意三点:
1. 第一遍快速阅读时,就要有意识地找出文章的主题句和段落的主题句,从而了解文章全貌,理清层次关系,把握文脉主线。大多数主题句是段落的起始句和结束句。
2. 第一遍快速阅读中碰到难词、难句时,可以再读一遍该句,抓住要领后再往下阅读。尽量不在第一遍阅读中留下“隐患”,也避免难句的理解偏差影响下文的阅读。
3. 在做题时,有必要再次扫读、搜寻相关资讯,并谨防被词句的表面意义所迷惑。要剔除与上下文和主题思路相违背的一些表面意义,搜寻到深层的隐含资讯。
请阅读以下例子,并完成有关题目:
Olaf Stapledon wrote a book called First and Last Men, in which he looked millions of years ahead. He told of different men and of strange civilizations文明, broken up by long“dark ages”in between. In his view, what is called the present time is no more than a moment in human history and we are just the First Men. In 2,000 million years from now there will be the Eighteenth or Last Men.
However, most of our ideas about the future are really very short-sighted. Perhaps we can see some possibilities for the next fifty years. But the next hundred?The next thousand?The next million?That’s much more difficult.
When men and women lived by hunting 50,000 years ago, how could they even begin to picture modern life?Yet to men of 50,000 years from now, we may seem as primitive原始的 in our ideas as the Stone-Age hunters do to us. Perhaps they will spend their days gollocking to make new spundels, or struggling with their ballalators through the cribe. These words, which I have just made up, have to stand for things and ideas that we simply can’t think of.
So why even bother to try imagining life far in the future?Here are two reasons. First, unless we remember how short our own lives are pared with the whole human history, we are likely to think our own interests are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they really are. If we make the earth a poor place to live on because we are careless or greedy or quarrelsome, our grandchildren will not bother to think of excuses for us.
Second, by trying to escape from present interest and imagine life far in the future, we may arrive at quite fresh ideas that we can use ourselves. For example, if we imagine that in the future men may give up farming, we can think of trying it now. So set your imagination free when you think about the future.
第一遍快速阅读后,我们已知此文体裁为论说文,共五小节。第一小节介绍概貌。二、三小节是一个层次,讲现代人很难看得很远。四、五小节为一个层次,讲想象未来生活的原因。一至四小节的主题句都是第一句。第五小节有总结全文的作用,说明想象未来是为了珍惜现在,主题句是最后一句,此句也是全文的主题句。文章中虽然难句、难词较多,但脉络结构理清后,对捕捉细节和深层资讯很有帮助。
首先在主题思想和文脉主线的牵引下理解这些单词、短语:
1. picture modern life 描绘现代生活
2. short-sighted 目光短浅的
3. Stone-Age 石器时代
4. bother 麻烦
5. excuses 借口
再看字里行间暗藏着什么,寻求这种深层资讯至少要思考三点:
1. 文章主题
2. 作者主旨
3. 隐含细节
文章主题上文已经分析。作者主旨为:现代人必须极目远望,想象未来,认识自己在宇宙长河中的时间价值,从而负起当前的应尽之责。至于隐含细节,必须先抓住表层资讯,由表及里,抓住本质。例如:第一小节表面上是介绍一本书。其实,作者通过介绍这本书,提出自己的论点,展示了全文的话题,也初步表明思想观点:“现代”仅是历史长河中之一瞬,人类文明的方式因为“时间”的分隔而截然不同。把握这些隐含资讯对理解后面四个小节的详论细述有很大帮助。
有些隐含资讯必须根据题目要求再次扫读才能有针对性地搜寻出来。题目中的选项迷惑性往往很强,因此,要善于排除干扰,拨开迷雾。这时也要注意分析题目的设题型别和拟题手法。例如:
1. A particular mention made of Stapledon’s book in the opening paragraph _______.
A. serves as a description of human history
B. serves as an introction to the discussion
C. shows a disagreement of views
D. shows the popularity of the book
通过第一遍快速阅读已经得知其段落大意,再进行扫读,以加深对语篇意义的理解,找出正确答案。先看A,虽然这一小节提到“人类历史”,但不是着重描述人类历史。再看C,表面资讯有different men, strange civilizations, 但真实内容却未说观点分歧。选项D干扰性很强。虽然作者赞同Stapledon的观点,并以此展开全文,但通篇都未提到此书是否深受人们欢迎。从语篇理解看,D仅是一个旁外的话题。再看B,表面资讯是开篇部分,应是“汇入”。隐含资讯须全篇理解,全文都是围绕第一小节的话题展开的讨论,表面资讯与隐含资讯一致。B为正确选项。
2. The text discusses men and women 50,000 years ago and 50,000 years from now in order to show that_______.
A. human history is extremely long
B. life has changed a great deal
C. it is a useless plan for the next 50 years
D. it is difficult to tell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future
从表面词句上看,似乎读懂第三小节,就可以回答此题。其实不然,因为A、B、C三项本身都是成立的,而且迷惑性很强。再次扫读二、三小节便受启发,第三小节是第二小节意思的延伸,进一步阐述远望未来的困难之处,论古说今,举例印证,都说明之“难”。因此D才是正确答案。
3. Spundels and ballalators are used in the text to refer to_______.
A. tools used in farming B. ideas about modern life
C. unknown things in the future D. hunting skills in the Stone Age
从表面资讯看,虚构单词指工具,先排除B和D。再次扫读得知不是农具,排除A。C是一个比较保险的正确选项。它们是未来不可知的东西。
4.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of the text, imagining the future will_______.
A. serve the interests of the present and future generations
B. enable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human history
C. help us to improve farming
D. make life worth living
测试推理能力,推断作者主旨。此题较好地运用了干扰选项和“答非所问”的拟题手法。B、C、D本身都是成立的,文中确实提到“人类历史”、“认真耕作”和“生活意义”。作者主旨是由这些个体组合而成,其中心思想是由它们提炼、浓缩而来,即尽管展望未来困难重重,人们还是应该想象未来。既然“现代”仅是一瞬,何不在这段历史时期尽心尽责,何不珍惜、爱护如今的世界呢?初定A为正确答案。但A项本身又有干扰资讯。最后一小节出现escape from present interest,似乎A不能选。其实文中这一部分是说明“想象未来的同时暂且不谈目前的个人利益,这能提高思想境界”,寓意还是“想象未来”,并不是说“想象未来”与目前的利益无关。由此搜寻到文章的“画外音”――想象未来既有利于现代,又造福于未来。A为正确选项。
语篇理解是较高层次的理解,也是如今高考试题的趋向和要求。
阅读理解的技巧无论合理性程度有多高,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掌握和完善。运用所学的技巧多阅读,多琢磨,必有提高。
<<<下页带来更多的
Ⅳ 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能力论文
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一、 从词汇入手,强化短语写作
有研究表明,词汇学习可以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文秋方,1998)。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应从词和句入手,抓好基础训练。英语是结构语言,具有其自身的固定搭配、习惯用语和基本句型(陈立华,2003)。而《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大量的词汇和地道的生活语言、任务型编排体系以及文本体裁的多样性,为“写”提供了基本素材。教师可根据不同话题的写作要求,采用不同形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写作基础训练。比如:关键词和短语写作训练法,即教师根据本单元的写作话题,每天精心选择2~3个词组或句型,让学生做翻译和造句练习;一周之后,让学生运用这些词组和句型进行写作。通过这种训练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可以提高写作的效率,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习惯用语和句子结构,从而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二、抓好基本句型的训练,促进写作
书面表达题是由许多句子组成的,句子是写文章的基础。要完成书面表达题,首先要从句子入手,指导学生如何用句子表意。从语言形态学的角度看,英语属于分析型的语言,它有较为固定的基本句型、稳定搭配、俗成短语等,要想在写作中用好它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基本训练。
首先,要加强五种基本句型的教学训练。几乎所有的英语句型都是这五种句型的扩大、延伸或变化,因此训练学生“写”就要抓住五种基本句型,熟练掌握这五种基本句型。五种基本句型是:S+V,S+V+O,S+V+O+O,S+V+O+C,S+V+P。五种基本句型虽然能表达一定的意思,但无法比较自由地表达思想,因此还必须对学生进行扩句训练,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其次,加强句型教学,要对一些句子进行分析,增强学生利用各种句子进行一意多种表达的训练。
最后,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基本语感的训练。
三、从阅读入手,培养写作表达技巧
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搜集素材、学习词汇句型和新颖表达方式的源泉。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利用教材训练学生的写作技能,在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融入多种形式的写作技能训练,将写作教学贯穿于阅读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如下方法:
1.利用教材,开展改写
在完成阅读教学,学生基本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指导学生改写文章。改写要求学生注意人称、时态、直接引语、间接引语、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等方面的变化,充分理解课文内容,认真思考,写出语言得体、内容完整的文章。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6 Unit 2What Is Happiness to You?的Reading部分是一篇以对话采访形式出现的课文,在采访过程中,嘉宾Dr.Brain以体操运动员桑兰的经历为例,谈到他对幸福的理解。在完成阅读教学后,笔者要求学生用第三人称写一篇介绍桑兰的作文,并鼓励学生引用课文中描述桑兰的经典词汇和例句。如:hard?鄄working, energet?鄄ic, stay optimistic/positive, in good spir?鄄its; She was happy to devote herself to gym?鄄nastics等。通过这些训练,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运用了所学重点词汇,同时学生的写作技能得到了实际的锻炼。
2.模仿范文,鼓励仿写
写的过程实际上是模拟读者阅读的过程;而阅读也是模拟写作的行为(戴军熔,2002)。教师可给学生一篇与书面表达体裁和题材相同的范文,让学生通过阅读完成类似话题的写作任务。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1 Unit 3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的写作话题是保持健康。笔者从英文报刊上选择一篇有关如何科学合理地减肥、健身的报道,先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限时阅读,然后提问学生:Which do you think is more important,looking good or feeling good? How would you keep fit?Why?等。学生通过模仿阅读材料的结构进行写作。通过阅读带动写作,由知识的输入到知识的输出,提高了学生表达的条理性和连贯性,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策略和技能。
四、培养学生用英语写作的习惯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如果仅仅掌握了写作技巧,熟背了大量文章,不亲自动手实践还是不行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文章让你照搬。《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我们要遵循“一切为了运用”的原则,提倡和鼓励学生亲自实践,动手写作,用英语给亲人、朋友、老师写信,用英语写日记,或用英语写便条,写留言短信,还可以用英语与老师谈心或反映情况,或给老师写每周情况报告或总结。只有将所学内容适时地运用于实际生活,才能内化成自己的能力。
五、重视写作的规范化训练
起始阶段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非常重要。首先,书写和文体格式要规范。严格要求学生正确、端正、熟练地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对各种文体特点、格式要清楚,使学生熟悉规范的书面表达形式,用正确的标准评析和规范自己的书面表达。其次,写作过程要规范。一般来说,短文写作都要有以下步骤:审清题目要求;确定写作要点;选好动词,搭好句子骨架;有效连接,使短文结构紧凑;认真检查,保证卷面整洁。对学生进行写作模式的训练,这样看起来比较麻烦,但避免了反复,养成了好的写作习惯。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近几年高考评分标准的完善,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地开展英语写作教学,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定能使学生厚积薄发,写出行文通顺、流畅、有文采的佳篇妙作来。
Ⅳ 高中英语阅读论文参考范文
阅读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可以让人温故而知新,不仅可以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还可以有效地预习新知识。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浅析高中英语阅读解题技巧
【摘 要】对阅读理解能力的测试是英语考试中必不可少的测试专案,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不同体裁或不同题材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以及通过材料的阅读,对材料中资讯的捕获能力。要求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和文章中的详细事实与细节,理解文章中某句、某段的含义及全文的逻辑关系,又要求根据其含义及逻辑关系进行判断和推理。
【关键词】单词量;题型;段落中心;把握作者意图
一、单词量是英语阅读最基本的保障
很多同学普遍出现文章看不懂,意思理解的不清楚,觉得哪个选项都是对的或者是觉得时间不够,总会没有时间看完全部的阅读。这类问题统统的原因是单词量不够导致的。针对于这一块的学生,再多的阅读方法都是枉然,督促他们背单词,不要觉得太基本,也不要太相信他们的自觉性。就是按部就班每天布置一定量的单词和段落给他们背诵。作为老师必须对他们的背诵结果进行严格的把关。坚持每天听写,每天检查,认真批改,确保质量。如果你们觉得这一套流程下来课堂讲课时间不够,不能完成每天的课程量,那我也不建议省略或者敷衍这个环节。我觉得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占用课间时间,可以提早几分钟去教室,给同学听写,然后批改工作可以分配给课代表。在开始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能会接受不了,但是长久保持的话,一定会有很明显的效果。单词这关把住了,以后的英语学习就一定事半功倍了。
当然,也有同学反映说背单词花了很长时间背了就忘 这样的情况。其实这是正常的。即使是英语成绩很好的同学,在接触到新词时,想通过一遍记住也是很难的。背英语和被语文是一样的,要反复记忆。一遍,两遍,三遍。而很多成绩不太好的同学觉得他们背单词不如成绩好的同学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之所以他们背不下来的原因是没有习惯背单词。等他们背多了,养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背单词的方式,自然背单词也就不是难事了。这里提出一套比较适用大多数人的单词记忆方法:
1.读出声
2.边背边写
3.第一遍在晚上睡前背,第二遍早上起来背,第三遍老师上课的时候夹杂在课文讲解时背。
二、英语阅读题型分析
高中一篇英语阅读一般是五道题,虽然并不是每个题型都有,但统共加起来、共分为六种题型:细节题、猜词题、判断题、推断题、主旨题、态度题。不要忽略这些题目分类认为没有用,弄清楚每个题目的题目型别,在按照科学的顺序做题目,哪怕仅仅是五道题也能节约很多时间。提倡的发放是拿到一篇阅读,先不要着急去看文章,先把问题浏览一遍,然后再心中迅速将题目归类。最先做的应该是细节题。找到问题所在位置,再根据目标句子的前一句后一句或者前两句后两句就能得到答案。然后是猜词题。解题方法和细节题一样。
接着是判断题。这前三类题目都是能迅速准确在短暂阅读时就能找出答案的。而推断,主旨和态度题就比较难迅速解决了。需要通篇阅读,然后对文章内容作总结,再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根据中心句中的一些情感词语才能判断出作者态度。老师们不要觉得这方面不好教导,通过限时训练就行。大量的显示训练学生自然就能找到快速解题的方法。即使不是严格的按照我们讲述的这样明确归类再去找答案。但是他们再解题的过程中也会预设将需要理解体会的题目留到最后。当然,这是指标对英语功底还不错的同学才适用的方法。做题目讲究的不是快,而是对。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出正确答案才是目的。
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做了的每一题都作对就是最好的结果了。先确保正确率再提高速度。这一类同学的方法就是细心投入做。能在文中找到的细节题、判断题和猜词题就一定要稳稳的作对。五道题目中这三类题目至少有三个。能确保十分得道这六分也是稳中求胜的好方法。等能力提高了,对阅读更加得心应手了,再来根据上述方法提高速度,英语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
三、抓住英语阅读段落主旨中心
1.段落主旨的归纳方法有以下几种:
主题句位于段首,其特点是演绎式,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再分别说明;
2.主题句位于段尾,其特点是归纳式,即细节在前,归纳在后;
3.主题句位于段中,其特点是引题―主题―解释或提问―回答―解释;
4.首尾呼应的主题句,通常是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相互对应。了解这一点有利于根据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进行综合推理。
这几种方法都是很常用很实用的。在普通的阅读和考试中也都运用的上。也是学生必备的阅读能力之一。在向同学们讲解这几种方法时,不要空洞洞的讲解,可以通过结构图形来更直观的展现给同学们。给每一种定义成一种形状,帮助同学理解和记忆。也可以通过具体的例项给同学展现每种方法的鲜明特色。让同学在遇到各种方式的时候能更敏感。
四、把握英语阅读题目中作者的意图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写作目的。那么作者是如何在文章中体现自己的思想呢?他通过哪些语言向读者传达了自己的感受呢?我们在阅读的同时怎样收集、综合各种资讯,体会作者的情感呢?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在做阅读理解题时把握作者思路,领会文章内涵,做出正确的选择。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二是把握出题的角度。有的文章只是客观地介绍一件事或物,或各方观点,作者不发表自己个人的意见,如一些科技文,新闻事件报道等。这样的文章属于“广而告知型”。要根据客观事实答题,一是一,二是二,凡与事实不符的选项,或文中没有提到的事实,当然都是不能选的。这样的题目难度一般都不会很大。最难于驾驭的是一些故事性、情感经历性的文章。因为作者在行文时会用到一些写作手法,如倒叙、插叙等。往往还会有一些思想、情感的波动。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时认真把握,细心体会。
将自己想象为故事中的主人公,体会其心理感受。有一篇文章,写一个老太太刚刚在海边买了一座别墅,打算在那里度过余生。因为那里的气候溼润温暖,更适合她的健康。此时她站在曾经生活了25年的房子里,最后环顾这曾经装载了她的大半生的房子。所给的问题是:How does the old lady feel at the last moment in her old house?正确答案是:Her feeling is plex.其他的选项如She is happy/She is sad等都片面。只要我们设身处地站在老太太的位置上想一想,就不难找到正确答案。
【参考文献】
[1]黄惠芝.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04
[2]崔丽花.高中英语阅读课任务型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下页带来更多的
Ⅵ 浅析高考阅读理解题的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浅析高考阅读理解题的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阅读理解题是英语考试的难点,并且阅读理解题的分数占有很高的比重。因此,做好阅读理解题对高考英语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阅读理解题主要作为考查和测试考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形式。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阅读理解要求:
(1)理解语篇主旨大意。
(2)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推测生词的词义。
(4)根据文中的事实和线索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文脉逻辑关系。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7)用恰当的词语补全文章提纲、概括关键内容或作要词词语转换。
针对这些要求,考生做阅读理解题必须要具备读懂文章,看懂题目要求的能力。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型主要包括
1.主旨大意题。
2.事实细节题。
3.推理判断题。
4.猜测词义题这几种题型。
考生熟悉了这些常考的题型,考试时心中有数,沉着应对。
考试中,主旨大意题一般以这样的提问形式:
1、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2、What is the author’s main point?
3、The main idea of the paragraph is__________.
4、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best expresses the main idea?
5、What does the paragraph mainly suggest?
6、The paragraph centers on the point that____________.
7、The topic sentence of passage is __________?
8、Which is the best title?
主旨大意题可以有下面几种情况:
1)主旨在开头时,开门见山,提出主题,然后用细节来解释,支撑或发展主题句所表达的主要论点。
2)首尾呼应。为突出主题,作者先提出主题,结尾时再点出主题,往往,前后表述主题的句子不是简单的重复,后面的表述往往有进一步的引申或发展。
3) 结尾。在表述细节后,归纳要点,结论建议或结果,以概括主题。
4) 文中。通常前面只提出问题,而主题由陈述的细节或引申在文中导出,再作进一步的解释。
5) 没有主题句。即主题句隐藏在文中,没有明确的主题句。必须根据文篇事实细节,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找出共同的东西,归纳成主题。(教学论文 )必须注意的是,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在过于宽泛,要恰当。
细节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text?
2、Choose the right order of the events given in the passage.
3、All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may be true except _______.
4、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result of ___________?
5、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main feature of ___________?
6、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事实细节题解题技巧:
1)若针对特殊标点符号,举例子,名人名言出题,只要阅读符号,例子,名言前后的句子,再与选项核对。
2)在出现一些关键词,如however、but、moreover、therefore、thus时,要注意句子前后意义的转折,递进,因果等关系。
3)细节题的答案往往是同义替换项或者同义转换项。
4)选项中有绝对语气词的一般不是答案。如:must,never,the most,all,merely,only,have to,any,no,completely,none,等。
5)注意选项中
的副词,形容词和介词短语等与原文是否一致。如:must,may,often,should,usually,might,most,more or less,likely,all,never,few 等存在程度不同,经常被偷换,容易被忽视。
6)细节题干扰项特点:与原文内容相反;与原文内容一半相符,一半不同,叙述过于绝对化。
推理判断题往往这样出现:
1、From the last paragraph,we can infer that ________.
2、Following the last paragraph,the author will perhaps ____.
3、The text is intended to ________.
4、By this passage the author mainly want to say _______.
5、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example that ________.
6、The text is most probably taken from_______.
7、What lesson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推断题的解题技巧:
1)对作者意图和目的的推理。考生可以先确定短文的主题和大意,在全面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推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
2)针对作者态度、语气、风格、倾向。考生可以从文章中悟出作者的观点,有时可以通过对作者使用的词汇(多为形容词和副词)的分析,来推断出作者的态度。
3)根据数字的推断。
4)细节的.推断。
词义理解题常见的题型有:
1、The author uses the word “…” to mean __________.
2、The underlined phrase“…” means __________.
3、According to the passage,the word “…” means __________.
4、The word “…” in paragraph … refers to __________.
5、By “…”,the author means __________.
6、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
7、What is “…”?
怎样做这样的题目呢?。
1)利用定义和解释猜测词义。
2)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猜测词义。
3)根据上下文中的比较、对照关系猜测词义。
4)通过描述和例证猜词。
5)通过同义词和反义词的关系猜词。
6)通过原因与结果关系猜词。
7) 根据前缀、后缀、复合、派生等构词知识猜出生词的词义。
8)根据标点符号推测词义。
9)注意熟词新意。
10)根据词组推测。
11)根据句子推测。
除了上面的这些情况之外,还要注意下面的细节:
1.主旨大意题必须通盘考虑,取主题,舍次要的。
2.文章中的数字、日期、时间、表限量的词或短语等都是细节设题的重要方面,若只注意明显的内容,而不注意虚的内容,答题多半会错。因此,必须学会“虚实结合”。
3.推测题必须避免主观想法,以原文提供的事实逻辑关系为自己思维活动的基准点,切忌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作者的观点混为一谈。
4.猜测题多观察理解才能确定。当然,这些是考试中常见的内容,要想拿高分,考生平时还必须不断地提高英语水平,才能稳操胜券
;Ⅶ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课的问题设计英语论文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课的问题设计英语论文
【摘要】阅读课的问题设计关系到教师能否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习。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析各个环节的问题设计,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课 教学目标 问题设计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该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笔者认为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是培养和形成学生上述能力的主要战场,而教师的准确引导则是培养和形成学生上述能力的利器。在当今的教学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引导者,教师必须时刻谨记教学目标,认真设计每一堂课。而阅读课的提问设计的成与败无疑决定了教师是否能完成这一使命。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究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各个环节中的问题设计。
一、导入部分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 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始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问题,主要是为了引出本堂课的中心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的问题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例如 B5U2 Puzzles in Geography 的导入部分可以提问 Whichcountry will hold the next Olympic Games? 学生的答案肯定五花八门,有的说是 England, 有的说是 Great Britain,有的说是 The UK. 这样正好可以引出题目 ---Puzzles inGeography, 也让学生知道自己知识的欠缺,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愿望。其次,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发散性的,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例如,B1U1,Anne’s bestfriend, 可以就题目和旁边的图画,让学生来猜一猜谁会是这样一个女孩的好朋友。Who do you think would be Anne’sbest friend? 让学生来回答并给出一定的理由。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阅读来寻找答案。
二、快速阅读
这一部分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整篇文章,把握基本信息,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因此这一环节的问题设计应该简单一些,能让学生直接从文章中找出答案。在学生完成这一阶段的阅读任务后,应了解整篇文章的整体建构和文章中涉及的基本信息。问题类型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一,Information questions, 即几个 W-----WHO, WHAT,WHEN, WHERE 等。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二,让学生来找找文章的关键段落和关键句,从而分析整篇文章的'构建,初步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例如 B6U4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 –but doesit matter? 是一篇典型的新闻类文章,第一段即全文的关键段落。可以让学生快速阅读第一段,提问 1)Who wrote thearticle? 2) where is the article from? 3) what do youthink the article will mainly talk about? 通过这几个问题,学生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题材。三,可以提几个问题让学生先进行预测,再到文章中去找答案。例如 B6U5Anexciting job, 可 以 提 问 1) what does a volcanologistusually do? 2)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dangerousring the volcanic eruption? 学生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常识进行猜测。带着疑问去阅读,会大大地提高阅读效率。
三、精读部分
这一部分是整堂阅读课的核心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考的能力的重要环节。这一部分问题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紧密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提问,引出文章中的词,习语,句型等,让学生对文章的细节有深入的了解,对语言知识有初步的认识。有些老师在这一环节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浅显,流于表面,甚至回避新生词汇。然后再通过填鸭式的方式来教授知识点。这样的安排是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的。
学生不但对课文内容没有深入理解,对知识点也毫无概念。
因此将文章的理解和知识点的掌握相结合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问问题,让学生用文章中的语言来回答是完成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在问题中,用同义词来呈现生词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推测新生词汇的意思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手段。第二,问题的设计要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用英语思考起来,讨论起来,有话可说。如果所问的问题只需学生用yes or no来回答,或者是一些浮于表面的,无话可说的问题,那么根本无法训练学生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第三,完成这一部分的教学任务后,学生应对整篇文章的内容和英语语言知识有了全盘的把握。教师应已通过
某种手段,呈现本课的中心内容和关键词汇,为接下去的教
学任务做好铺垫。下面笔者将举例自己一堂课的精读部分,以探究如何提问。 B4U2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 的精读部分,设计了三个问题。1)Why does he consider himselfa farmer? Do you think he is more of a farmer ormore of a scientist?2) What does he think about beingfamous and being rich? How does he deal with it? 3)Can you find out all the sentences from the text thatare concerned with his achievements? 第一个问题的前半部分,能让学生找出文章中对袁隆平的外表描述 --- 一个普通农民的形象;第一个问题的后半部分,是要引导学生关注袁隆平的成就。两者对比,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袁隆平的伟大。
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关注文章中对袁隆平的精神世界的描述。
回答完这个问题之后,学生对袁隆平竖然起敬。第三个问题,能让学生对袁隆平在农业科学上取得的成就有更详细的了解,明确他在中国农业发展中无可取代的地位。在回答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章的各个部分进行梳理,找出文章中相应的句子。又需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对文章内容进行整合之后再来回答。那么在回答完这些问题之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已经非常完善了---袁隆平的外表,内心,和成就;
同时,学生对词,习语和句型也有所把握了。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老师已将关键的语言结构在黑板或 PPT 里呈现。
那么这样,就为本堂课的最后一部分复述课文做好了铺垫。
一堂英语阅读课的结尾,教师往往会采取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在采用各类形式的过程中,合理问问题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笔认为,这一阶段的问题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问题的设计应该是综合性的,需要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全盘把握的基础上来回答。第二,问题的设计应该源于文章又有所深化,能让学生用英语思考起来,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完成情感目标。比如,上文所列袁隆平的文章,最后就可以这样设计:Would you please introce Yuanlongping tous and tell us your opinion about him? 那么学生首相要对刚才所提三个问题进行整合来复述, 其次需要谈一谈自己对袁隆平的认识。这是一个完整的用英语获取,处理信息,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过程。
合理的问题设计能够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使英语课堂生机勃勃,教学内容浑然一体。每位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英语老师,都应不断地思考问问题的艺术。
参考文献:
[1] 英语课程标准 .
[2] 李跃红 . 高中英语课堂提问分析 .
;Ⅷ 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策略的论文
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策略的论文
目前,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总体来说还比较薄弱,其原因是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写作知识的指导。写作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训练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每逢作文学生们也似乎认认真真地对待,但总是咬笔头、搔头发、摸下巴,绞尽脑汁却写不出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平时学的词汇少,难以下笔成行。笔者认为,针对这种问题,结合当前英语写作现状,现实与理想间的悬殊的差距需要我们冷静思考: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引导学生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信心?
一、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兴趣
精心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学习,扩大词汇量,增强识记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1、课堂教学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
“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兴趣是教学的潜力所在,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这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全体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就能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由“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
2、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英语交际性原则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课堂教学并非是“我教你学”,而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教学活动是通过交际使学生认识英语、掌握英语,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是认知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教学就是为了促进交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注意设置有意义的语言情景,安排各类课堂教学活动。如:pairwork,groupwork,task-basedactivities,roleplay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和知识进行交际,为了尽量体现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真实的交际,教师在设计时要创造“信息沟”,让学生感到进行交际活动的必要性,这样来调动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变苦学、厌学、死学为乐学、好学、会学,并以愉快向上的心理积极主动地去习得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改变无法大笔成行的局面。
二、夯实基础
1、背诵佳句
学生写作水平差首先是差在句子水平上。从学生的作文中发现,除去简单句外,学生写作时出现的破句、不合逻辑句等病句较多。笔者认为,背诵佳句对提高写作能力帮助很大,另外,要写出好文章,词句的积累也十分重要,恰当的运用一些常用的习惯表达和典型句式既能有效地减少文章中的病句,又能给文章增添色彩。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背诵所学课文中的典型佳句,并做到脱口而出,日积月累,学生在写作时就能得心应手。
2、改写课文
改写课文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培养其写作能力。改写通常是把一篇结构较为复杂、语言较难理解的短文用简单易懂的句子表达原文的内容。改写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主要有:改写课文里的人物(人称)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用不同的文体改写,将对话改写为记叙文,也可只改写课文中的某一段或某几段。通过改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语法和基本词汇,避免语言错误,为写作文打好基础。
三、说写交换
英语说写转换教学是针对英语基础教育中的“说不好,写又难”的现状,旨在通过英语练“说”来发展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说写”对所学内容进行充分的说,然后转换为写。既“说中学,说后写”(这里的“说”包括自由辩论、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叙述事实和阐明观点等)。说促进了写的行为:以“说”能力的提高带动“听、读、写”的发展。学生爱说、会说、善说,进行从句到段的口头作文,最后与“写”的行为接轨,写才是最终目标。“说写转换”强调学生活动的创造、学习主体的参与,学习成功的愉悦,以及学生的发展。例如,在学生说的时候,教师板书关键词组可帮助暂时后进的学生实现他们的发展。
说写转换可以单元话题为单位设计“问题串”进行“说写”活动。现以话题“wheredidyougoonvacation?”(unit10,goforit,book1)为例。第一环节:讨论。
学完整个单元后,结合暑假夏令营的实际,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步骤:①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②老师在各组汇报时板书关键词组,以帮助后进生完成写作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结构:wheredidyougoonvacation?iwentto…,wevisited…
第二环节:辩论。学生根据以下问题进行辩论。alia?why?whatwillyoudoifyouhaveno…?步骤:①先讨论再辩论。辩论采取的形式是:学生a先回答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询问学生b的看法,学生c表述自己的观点后再询问学生b的看法。…②教师适时归纳学生论述的观点,为其写作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把说转换成写。在以上讨论和辩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命题作文。旅游日记:aplanonsummerjourney.写作要求:交待旅游地点,随行同伴,所带物品以及旅游感受。
说写转换让学生在“说”中学习英语,在说中获得知识,在说中培养能力,最后落实到“写”,说写转换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方法,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说英语成为一种习惯,只有学生会说,说好了,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才能落实到实处。
四、拓展阅读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其写作的内在动力。教师在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与每个单元主题有关、且难度适中的课外读物。课外读得越多,词汇复现率越高,对单词和词组就越熟悉,进而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为拓展学生阅读,提高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开展如下几项活动。
1、搞“书讯交流”
鼓励学生每周读一本英语简易读物,并用英语撰写一篇“好书介绍”,班内定期组织“书讯交流”活动,相互介绍好书。
2、选好主题,写英语日记
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日记的主题可为:“sayyousayme——saysomethingarouns.”鼓励学生写自己或周围的人或事,我们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体的,因此给学生提供的写作的选题也是以开放性、发散性和多样性的方式进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学生自己在教学活动中自我规划和实施的,选题可以每个单元话题为主线,依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并结合他们的实际生活,每周设计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写作作业。
3、每周批改
教师要批改学生每周的写作作业,修改学生在写作中带有普遍性的语法错误,及时反馈自己的看法。评语主要采取朋友式的交流方式,探讨学生文章立意的新颖之处,思想的深度,结构的清晰度以及表达是否准确和得体等,有特色的文章要被选中在班内展览或宣讲。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有适当的高期望,要经常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和良好表现有意识地给予表扬和鼓励,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使具有不同才能的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始终看到自己的进步。往往教师的这些滴水石穿的做法可以使学生逐渐产生要求上进的信心和决心,并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教师的期望。
4、学生互评
互评的最重要的意义是:让学生学会信任,诚实、公正地对已和对人。在互评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坦诚地交换意见,在友好的气氛中学会讨论、交流与合作。每隔大约一个月,学生可以挑选出自己最满意的文章,与同学或同组同学交换作品,并互写评语。这样运用竞争来使英语写作课堂充满活力,只有不断面对竞争,英语写作课堂才能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在英语写作课堂教学中,激励和发动学生积极投身英语写作,假如课堂上出现气氛沉闷,缺乏效率,学生的精神分散,志气低落,这时让一些活跃而又有进取心的学生在课堂上适当表现,进行口头作文,会使其他同学受到比较、感到压力,从而努力表现自己。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让几个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当火车头,在教学活动中起带头作用,通过这种在课堂中投放的方法,可以成功打破写作课堂沉闷的气氛,增强课堂活力,使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取得的效果可想而知。
五、实施讨论式教学
讨论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一种途径,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其写作的内在动力,写的能力是学生运用书面文字表达思想的能力,与听说和读的能力关系密切。
在英语写作课堂教学过程中,讨论式活动是转变教学方式的一种方式,不是课堂教学的装饰品和调味品,而是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纽带,是实现培养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讨论式活动是要以语言交际为目的,以生活实际为支点,以任务为驱动。教师要善于通过设计和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和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提高说的能力,从而增强写作能力。
;Ⅸ 高中英语作文议论文范文
英语作文写作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高中英语作文议论文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英语作文议论文范文篇1
Encouraging Buying Cars Isn’t Fit For Today
目前不适合鼓励买车
Nowadays, we can often hear the discussion whether buying cars should be encouraged. Some people suggest that we should buy cars. But others claim that driving cars is not a wise idea.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am in favor of the latter opinion.
To begin with, there are few parking lots, so the streets are made narrower by the cars parked along the roads. For example, my father could not find any place to park when we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Moreover, many drivers do not obey regulations, because people do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rule of traffic. For instance, I often see people cross the road when the traffic lights are still red.
Last but not least, the growth of new roads’construction is usually slower than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cars. For example, the length of the road has gone up by 20% in 2002. However, the number of cars increased by 50% in the meantime.
From what have been discussed above, we could draw a conclusion that encouraging buying cars is not fit for today.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就我看
in favor of 赞成
to begin with 首先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例如
moreover 并且
last but not least 其次
in the meantime 同时draw a conclusion 得出结论
高中英语作文议论文范文篇2
The Good and Bad Sides of Setting off Firecrackers
燃放鞭炮的利与弊
Dear Editor,
I’m writing to tell you about our discussion we had on the afternoon of last Wednesday about the good and bad sides of setting off firecrackers 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20 boy and 20 girl students attended the discussion. As a result, 40% of them believe that setting off firecrackers certainly adds pleasure and joy to the festival, therefore, it is a wonderful tradition. But another 40% of the students think that setting off firecrackers causes air and noise pollution, and what’s worse, it sometimes causes terrible accidents to us and to our property. The other 20% have never thought about it or don’t care a bit.
Yours truly,
Li Hua
the good and bad sides of setting off firecrackers
燃放鞭炮的利与弊
as a result 结果
It is a wonderful tradition. 它是一个优良传统。
what’s worse 更糟的是
think about 想起,想到
高中英语作文议论文范文篇3
Disability
残疾
There are too many disabled people in the world. They have no differences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Some of them were disabled when they were born, the others were injured or hurt in all kinds of accidents, which made them disabled. Almost all of us feel sorry for them. We commiserate with them because they are another kind of people. But some disabled people refuse others’commiseration. They think they can do everything by themselves. They don’t consider themselves as people who have defects. They think they are the same as normal people.
In fact, a great number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should be taken care of by others. They get help from the government or some beneficent organizations in society. But that’s not enough. They must look after themselves on their own. When a baby with disabilities is born, it should be taught to learn some particular skills to live. Or else, it would fail in the future. So one with disabilities must have abundant confidence to fit the hard life without others’help.
too many disabled people 太多残疾人
commiserate with them 同情他们
consider themselves as 把自己当作……
the same as 和……同样
taken care of 照看,照顾
look after themselves on their own 自己照顾自己
or else 否则in the future 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