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报刊阅读教程张健答案新编
㈠ 张健的英语怎样写啊
英语里橡乱是名字梁孝档先,姓后。名字也通常用汉语拼慎搜音。
张健就是 Jian Zhang 咯
㈡ 英文 新闻文章 翻译
在国际新闻报道中,英语新闻翻译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英语新闻中,“标题被视作报道全文的缩写”,为了尽量吸引读者,编辑往往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力争使新闻标题更具吸引力。这为英语新闻翻译带来挑战。翻译者需调动各种翻译手段,力争把原标题的意义和风格以汉语形式再现出来。为此,翻译时应兼顾三个方面:准确理解标题意义,尤其是要透过字面理解其深层意义;在不曲解原意的情况下发挥汉语特点,以增强译文可读性;在文化背景缺失的情况下,注意译文的可接受性。
一、直译或基本直译新闻标题
直译和意译孰是孰非在我国译界争论不休,迄今未有定论。笔者以为,两种译法各有长短,翻译中需视实际情况而定,扬长避短。但无论直译还是意译,都应把忠实于原文内容放在首位。就英语新闻标题翻译而言,笔者以为,如果英语标题的含义明白,译成汉语以后中国读者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可考虑采用直译或基本直译。比如:
Putin faces harsh press criticism over terror
普京因恐怖事件受媒体严厉批评
Olympics Begin in Style; Swimmer Takes 1st Gold
奥运盛妆开幕泳将喜夺首金
UK soldest person dies at 115
英国第一寿星谢世,享天年百岁又十五
以上三则新闻标题属于直译或基本直译,没有洋腔洋调,显得很自然流畅。又如:UglyDuckling N-ShipatLastGetsHapp yHom e丑小鸭核动力船终于找到安乐窝
这则新闻讲述的是某国一艘核动力船,因许多国家担心核污染而拒绝让其靠岸,所以只得在海上到处漂泊,历经周折之后最终被获准在一港口停泊。原标题中以调侃的语气将这艘核动力船比喻成安徒生笔下的“an ugly ckling”(丑小鸭),这也是广大中国读者早已熟悉的典故,故译文采用了“拿来主义”的直译手法,读者一看也就明白怎么回事
二、翻译中添加注释性词语
英语报刊的新闻标题往往迎合本国读者的阅读需要,而且由于思维习惯与中国人不同,英语新闻标题的表达方式也与中文有所不同。因此,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内外有别”的原则和我国读者的阅读心理,对国人可能不太熟悉的有关信息、文化背景知识以及不符合国内读者阅读习惯的表达方式进行必要的变通,该删则删,该增则增。正如刘宓庆先生在《文体与翻译》中说的:“即使是明白、易懂的新闻标题,我们在汉译时也常需加上逻辑主语,或电讯中有关的人的国籍、事件发生的地点等等,总之必须增补介绍性、注释性词语以利中国读者的理解,避免读者产生误会。”例如:
For Beslans children,alegacy of nightmares
(俄罗斯:)劫后相逢,别城孩童仍似恶梦中
这是一篇特写的标题,对2004年9月初发生俄罗斯别斯兰市的学生人质遇难事件作了后续报道。报道记录了孩子们在悲剧之后重返校园,原来许多好朋友都不见了,一个30人的教室里只坐着5位小朋友。抚今追昔,孩童们悲恐之情油然而生。这则标题的译文里添加了“俄罗斯”一词,主要因为别斯兰不像莫斯科那样出名,读者可能一下子不明白别斯兰是何处。此外,原文是两个短语,不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如果直译,也不符合我国读者的习惯。经过这样的增删处理之后,标题拉近了读者与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距离。
三、尽量再现原文修辞特点
许多新闻标题不仅以其简洁精炼引人注意,同时也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技巧,既有效地传递一些微妙的隐含信息,又使读者在义、音、形等方面得到美的享受。因此,在翻译时应尽可能地体现原文修辞特点,如双关、比喻、押韵等,使译文和原文在修辞上基本吻合,从而让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近乎一样的感受。例如:
No Fans?“No fret!”
赛场没人气?“咱可没生气!”
上面这则标题点出这样一个新闻事实:在雅典奥运会开始几天,赛场观众寥寥无几。在一场网球比赛时,8000多人的体育场只坐了500人。不过运动员显得颇有风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们表示对此并不介意。原文两行标题结尾处用了由两个f起首的单词fans(球迷)和fret(烦恼),构成了英语中常用的头韵(all iteration)修辞手法,读来很有节奏感。汉语没有这种修辞方式,但译文通过押韵加叠词的手段,用“人气”和“生气”这两个词,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了原文的风味。再如:
After the Booms Everything Is Gloom
繁荣不再萧条即来
其中的“Boom”和“Gloom”构成尾韵(rhym e),而汉语译文通过“再”和“来”,也达到了押韵的效果,读来朗朗上口。当然,这则标题还可有其他译法,例如:一别繁荣一片愁容也是两句八个字,不但首尾都押韵,而且把原文的事实性陈述化成了形象性描述,给人一种行文紧凑,一气呵成的感觉。又如:
Soccer kicks off with Violence
足球开踢拳打脚踢
原文中的“kickoff”指足球比赛中“开赛”或“中场开球”,但与后面的“violence”(暴行)一词并用,立即在读者头脑中映出一副拳打脚踢的景象来。“足球开踢,拳打脚踢”这样的译文,既一语双关,又前后押韵,表达了原文的幽默效果。
当然,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一些英语新闻标题中的精彩之处很难用汉语再现。比如《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中举出的英国《听众》杂志一个标题很具典型意义:
Britannia Rues the Waves
这个标题是变换英国海军军歌“Rule,Britannia”中的叠句———Britannia rules the waves (不列颠统治海洋),将“rules”(统治)改为“rues”(悲悼),意在讽刺日益衰落的英国航运业。从英语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仿拟(parody)修辞手法,因为Rules与Rues读音几乎一样,意义却相去万里,所以,不难想象富有幽默感的英国人看了标题会有何种感受。然而,这种兼具文化特色及语法修辞特点的幽默实在难以通过汉语再现,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舍弃标题的修辞特色,争取译出标题的基本涵义,否则可能会因词害意,造成译文标题的意义含糊。
四、采用翻译权衡手法
有时,当一些英语标题或因修辞手法、或因文化及语言差异,在汉语中难以表现其微妙意义时,不妨根据英语标题字面意,结合新闻内容译出合适的中文标题。这样处理时,可根据汉语以及汉语新闻标题的特点,采用不同语法修辞手段,以取得最佳效果。
1.增加词语使意义完整
就揭示新闻内容而言,英语标题倾向于将某一内容作“重点化”(a c c entuat ion)处理,不讲究面面俱到。此外,由于英语单词通常由数个字母组成,所以标题一般用词不多。这两点决定了英语新闻标题一般比较精炼简短。而汉语新闻标题侧重“全面性”(totalism),加上汉语是一词一意,所以汉语标题用词相对较多。有鉴于此,在标题翻译时,可以结合汉语新闻标题的特点,适当增加一些词语,使标题的形式更趋汉化,意义更趋完整。例如:
Older,wiser,calmer
人愈老,智愈高,心愈平
这条新闻聚焦于当今老龄化社会,尤其是老人们退休后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表现出来的睿智和冷静。若按照原文逐字翻译成“更老,更明智,更冷静”,也不失为一个可以接受的译文。但如果根据中国读者阅读习惯,增加“人”、“智”、“心”三个字,意义更加明确,句式也更齐整。再如:
Japanese dash to US to say“I do”
日本情侣蜂拥美利坚,牧师面前誓言“我愿意”
这则报道是说,美国许多旅行社专门为亚洲国家的情侣推出美式婚礼服务,包括他们在教堂举行正式婚礼等。这一举措立刻受到众多日本情侣的青睐,纷纷赶往美国体验那种教堂婚礼情调。英语原题运用了引喻(metaphor)的修辞手法。以“say‘Ido’”来代替“get mar ried”。略知西方文化习俗的读者都知道,西方人在教堂举行婚礼时,主持婚礼的教士会问双方,“Do you take…to bey our lawful wedded wife/husband to live together in the state of matrimony?”(你愿意娶/嫁某某为合法妻子/丈夫,共同过婚姻生活吗?)待双方回答“I do”(我愿意)之后,教士即宣布双方正式结为夫妇。因此,“Ido”在英语国家中已成为在教堂里举行婚礼的代名词。由于多年改革开放,大多数中国人对西方教堂婚礼并不陌生,但如果把原题直接译成“日本人涌往美国说‘我愿意’”,未免太突兀,根据新闻内容加入“情侣”和“牧师”等词,使译文意义完整、更具可读性。
2.套用中外诗词熟句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一直是国人的骄傲,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熟句至今广为流传。此外,不少外国作家诗人的名言名句经翻译后也倍受人们喜爱。翻译英语新闻标题时,酌情借用、套用读者耳熟能详的诗词熟语,比较容易唤起读者的亲切感。例如下面两则标题:
Bush ughters reach legal age to drink
布什双娇初长成酒巷从此任纵横
Singaporean star Gives Part of Liver to Save Dying Lover
若为爱情故肝脏也可抛———狮城上演感人生死恋
第一个标题说的是,布什一对孪生女儿经常因未成年酗酒而被媒体曝光,现在她俩终于到达了法定饮酒年龄,从此可以开怀痛饮了。另一个说的是,一位新加坡明星为救情侣而捐出部分肝脏。两则标题的译文都套用了我国读者耳熟能详的名句,比较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者:唐见端/文汇报本文刊于《新闻记者》2005.9)
参考文献:
①刘宓庆:《文体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年版
②黎秀石、王宗炎:《英美报刊选读》,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③余立三:《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④侯维瑞:《英语语体》,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⑤张健:《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本文初稿蒙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健教授审阅,谨此致谢。
㈢ 张健考研英语基础和提高有什么区别
其实基础和提高两本加起来一共150篇阅读理解,提高偏难一些,两本没有多大区别,都挺难的,不过提高更好一些,解析详细。建议多看看历年真题有好处,最后做一下模拟
㈣ 2018年首都经贸大学翻译硕士考研真题,参考书,复试线,求师兄师姐指导啊
多做做真题集,这里有一份最全的考研历年真题资料分享给你
链接:
通过不断研究和学习历年真题,为考生冲刺阶段复习提分指点迷津,做真题,做历年真题集,对照考纲查缺补漏,提高实战素养,制定做题策略,规划方向;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㈤ MTI 考翻译的时候翻译时间该如何掌握怎样翻译才效果最好,有什么技巧么还有一个礼拜就要考试了
不同的学校参考书目不同,以下是常见的学校的2011年的MTI参考书目,仅做参考。
北京交通大学
211翻译硕士英语
不指定参考书目
357英语翻译基础
《实用英汉翻译教程》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申雨平等编
《汉译英教程》 东华大学出版社 司显柱
448汉语写作与网络知识
不指定参考书目
北京师范大学
“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汉语写作与网络知识”考试参考书单:
(1)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张汉熙,《高级英语》(修订本)第1、2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4)张卫平,《英语报刊选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5)叶 朗,《中国文化读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6)夏晓鸣,《应用文写作》。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11翻译硕士英语
英美散文选读(一)、(二) 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8年 蒋显璟
357英语翻译基础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年4月 陈宏薇 等
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三版) 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9年8月 王恩冕
448汉语写作与网络知识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应试指南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林青松
公文写作 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4年4月 白延庆
西方文化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6月 庄锡昌
复试:
英语笔译
01 商务笔译 《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二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王恩冕等
02 商务法律翻译 法律英语翻译 山东大学出版社 009年11月 张法连
英语口译
01 商务口译 英语口译基础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007年10月 仲伟合
02 国际会议口译 英语同声传译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008年9月 仲伟合
中山大学
211翻译硕士英语:
①英美概况部分参见《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册,朱永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②其它部分不列参考书
357英语翻译基础:
① 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1987.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②考试范围参照教指委公布的《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448汉语写作与网络知识: 参照教指委公布的考试大纲。
F2101英语口译和笔译:
① Hatim Basil and Jeremy Munday. Translation: An Advanced Resource Book. London: Routledge, 2004.
② 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语笔译、英语口译
复试参考书目
? 991
翻译实务(笔译):1、《实用翻译教程(修订版)》,刘季春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
2、《英汉翻译基础教程》,冯庆华、穆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3、《英语口译教程》,仲伟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4、《商务英语口译》(第二版),赵军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5、有关英语八级考试的书籍,以及英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网络知识的书籍。
? 992
面试(含口译):1、《实用翻译教程(修订版)》,刘季春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
2、《英汉翻译基础教程》,冯庆华、穆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3、《英语口译教程》,仲伟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4、《商务英语口译》(第二版),赵军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5、有关英语八级考试的书籍,以及英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网络知识的书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11 翻译硕士英语
不指定参考书目,考试相当于大学英语六级水平。
357 英语翻译基础
《英汉互译教程》,谢群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48 汉语写作与网络知识
1、《写作高级教程》,周姬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或以后各版本)
2、《经济学原理》(微观、宏观,第5版),曼昆著,梁小民、梁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法学通论》(法学基础理论部分,刑法学部分,民商法学部分、国际法学部分),吴汉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或以后版本)。
复试
055201 英语笔译(专业学位),055202 英语口译(专业学位)
1088 翻译实践(笔译实践、听力、口试)
不指定参考书目。
湘潭大学
复试:
《英语口译教程》,仲伟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汉英翻译基础教程》,冯庆华,陈科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英汉---汉英应用翻译综合教程》,方梦之 毛忠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中南大学
211翻译硕士英语
大纲及参考书见相关学院
357英语翻译基础
《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方梦之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448汉语写作与网络知识
《应用文写作》,王首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湖南科技大学
211翻译硕士英语
《高级英语》张汉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57英语翻译基础
《实用英汉翻译教程》申雨平,(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实用汉英翻译教程》曾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西方翻译简史》谭载喜, 商务印书馆。
448汉语写作与网络知识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应试指南》林青松,东南大学出版社;
《公文写作》白延庆,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长沙理工大学
初试:
211翻译硕士英语 《高级英语》(修订本)第1、2册,张汉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
357英语翻译基础 《文体与翻译》,刘宓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
448汉语写作与网络知识 《中国文化读本》,叶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年
《自然科学史十二讲》,卢晓江,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
复试:
571汉英笔译
《实用文本汉译英》,方梦之,青岛出版社, 2003年
572汉英口译
《高级汉英口译教程》,王逢鑫,外文出版社,2004年
加试:
652英汉编译
《英汉新闻翻译》,刘其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653英文写作
Langan, J. College Writing Skills with Reading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654高级听力
Phillips,D.,《新托福考试综合教程》,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
655英汉口译
《高级英汉汉英口译教程》(1、2),杨大亮、李文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南京理工大学
211翻译硕士英语
《现代大学英语》(5-6 册)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杨立民等
357英语翻译基础
汉英翻译基础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冯庆华、 陈科芳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穆雷
448汉语写作与网络知识
大学语文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中玉等
现代汉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 黄伯荣、廖序东
高级英语
《现代大学英语》(1-6 册)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杨立民等
写作与评论
《英语写作手册》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丁往道、吴冰
专业综合(英美文学)
《英国文学简史》 河南人民出版社 刘炳善
《美国文学简史》 南开大学出版社 常耀信
专业综合(语言学)
《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戴炜栋等
《语言学教程》(修订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胡壮麟
笔译知识与技能
汉英翻译基础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冯庆华、 陈科芳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穆雷
综合英语
《现代大学英语》(5-6 册)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杨立民
英汉互译
汉英翻译基础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冯庆华、 陈科芳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穆雷
南京师范大学
211 翻译硕士英语:《高级英语》,张汉熙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修订本
357 英语翻译基础:《英汉文体翻译教程》,陈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48 汉语写作与网络知识:不指定参考书
同济大学
211 翻译硕士英语
不设具体参考书目,建议考生多阅读国内外英文报刊杂志,扩大词汇量,扩宽视野,培养中西文化比较意识。
357 英语翻译基础
《文体与翻译》,刘宓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翻译基础》,刘宓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48 汉语写作与网络知识
不设具体参考书目,希望考生关注时事,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复试:
055201 英语笔译
英汉互译笔译实践
翻译理论和实务(英语)
《文体与翻译》,刘宓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翻译基础》,刘宓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055209 德语笔译
德汉笔译翻译理论和实务(德语)
德汉翻译基础教程,张健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德汉科技翻译基础教程,李健民,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德汉翻译入门,桂乾元,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上海外国语大学
复试:
专业口译:
《口译教学指南》 塞莱斯科维奇等著,闫素伟等译,中国出版集团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会议口译解析》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 by Roderick Jone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口译:技巧与操练》 Interpretation: Techniques and Exercises by James Nolan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专业笔译:
《笔译训练指南》 吉尔著 刘和平等译, 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法律翻译解析》 Legal Translation Explained by Enrique Alcaraz & Brian Hughe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公文翻译》 Translating Official Documents by Roberto Mayoral Asensio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上海大学
211翻译硕士英语
不指定参考书目
357英语翻译基础
《实用翻译教程》(第3版)冯庆华编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年2月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1-3册) 张培基译注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年11月
《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李长栓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年6月
448汉语写作与网络知识
《文学语言学》李荣启 人民出版社 2005年
浙江大学
初试参考书目:
(1)《应用文体翻译:理论与实践》[陈刚,浙江大学出版社];
(2) 国内近年出版的用英语编写的高级英语听说读写教材。
考试科目④目前暂无参考书目,可参考下面的考试大纲。
复试参考书目:
(1)《旅游英汉互译教程》、《旅游英语导译教程》[陈刚,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适用于旅游翻译方向考生);
(2) 《法律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陈刚、滕超,浙江大学出版社](适用于法律翻译方向考生)。
(3) 《应用文体翻译:理论与实践》(适用于其余方向考生)
西南大学
055201英语笔译:
1.《实用汉英翻译教程》,曾诚 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英译汉教程》,连淑能 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川外语学院
初试参考书目:
翻译硕士英语
高校英语专业现行“精读”类课程高年级教材(任选)
英语翻译基础
《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绎传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高级翻译十二讲》,杨全红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汉语写作与网络知识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
055201英语笔译:
《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绎传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高级翻译十二讲》,杨全红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055202英语口译:
《实用口译教程新编——理论技巧与实践》,李芳琴等编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㈥ 初中英语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篇一】初中英语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通过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寓教于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教材为载体,密切结合教材,在课堂上努力创设各种情景夯实语言知识及语言技能,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观察、思维及想困春象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我任教九年级三,四班英语。从整体情况来看,普遍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兴趣不高,甚至有部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不够小学三年级水平,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出现有学生不守课堂规则,不愿听课、睡觉或是做与课堂无关事情的现象,难以形成英语学习氛围。有少部分学生基础较好,自制能力较强,能认真听课,按老师要求完成各项任务。总的来说,这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具有挑战性,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
三、教材分析
九年级英语是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仁爱版英语,教材编排有以下目的:
1、要使学生受到听、说、读、写、英语的训练,掌握最基础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以及培养初步援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掌握学习外语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
2、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性,
3、培养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四、课时安排
本书共四个单元,每单元都有三个话题,每个话题又分A,B,C,D,四课。依据本学期的教学进度,本学期具体安排如下:
每周上一个话题,中期考试前上两个单元,其余的两个单元中期后上。
五、教学措施
1、依据学生基本情况,逐步激励学生对英语产生学习兴趣。
2、重视课堂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3、有意识培养学生听力、表述、朗读、书写和作业的基本能力。
4、重视思维过程系统编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点面结合,逐步扩展,循环往现,以加深影响。
九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十分关键,而九(3,4)班的英语底子薄,兴趣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特点研究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及模式。同时,要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好的学生要加大知识的容量,拓展知识的层面,使好学生成绩更上一层楼;对于差生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差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篇二】初中英语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将结合学校工作计划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要求,首搜规范常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一、总体思路
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抓好教学常规工作,提高英语合格率为重点,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困生”的教育补差工作,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
二、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从上期期末成绩来看,七年级两个班的英语成绩比较理想。平均分82分。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掌握了英语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够积极主动认真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好。但还有少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少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自觉性较差,相应的学习习惯也差,加上两极分化十分严重。
三、教材分析
《Goforit》七年级下册共14个单元,包括2个复习单元。全书采用任务型语言者尺历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每个单元都列出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的功能项目与语法结构,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并分为A、B两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每个单元还有selfcheck部分,供学生自我检测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它采用“语言的输入---学生的消化吸收---学生的语言输出”为主线编排的。
四、教学目标
掌握本册书上的重点词汇、词组以及句型。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双基能力;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初步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语言运用能力的迁移和拓展;通过了解世界,了解不同地区的人文风俗,学会理解和尊重异国文化,并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尊重和理解别人,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尽情享受学习的乐趣。
五、教学措施
1.加强词汇教学,包括单词拼写、词义记忆,语言功能的训练。
词汇是文章、句子的基本单位,词汇量的大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否熟练地用英语读和写;能否顺利地用英语思考。从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所反映的问题看,在今后的教学中,在加强拼读与拼写的同时,应帮助学生进行有意识记,应加强对词的用法及内在含义的理解,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解释单词的能力,逐步启发引导学生用英语思考。单词教学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这样,学生在学会了单词的同时,也学会了词的一些基本用法。
2.每天背诵课文中的对话,培养语感。
3.基本的语法教学一定要与语境相结合。
进行语法操练时,要坚持“四位一体”,即话题、语境、结构、功能相结合。抓住话题,联系语境,确定语法结构,明确语法功能(交际功能)。要重视语法知识对于培养语言运用功能的基础作用,又要注重改革教法。课堂上一定要有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
4.进一步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又一重点。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在于平时。教师在平时讲解阅读理解题时,应着力帮助学生分析语言材料,而不是核对答案;平常应该多写作文。
5.做好学困生转化和优秀生培养工作。
优秀生:于合新,张萌,张健,刘启源。
学困生:李华健,王中原,王晨,厉建志,陈利忠,王剑飞,李梦虹,王雪琦,刘中阳,李峰,艾凌霄,秦旭鑫,邴大山。
尤其对学困生进行专门辅导,布置一些作业,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会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尽快成长起来。
6.继续搞好师徒结对活动。
师徒结对活动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
7.作业布置要做到数量适中,批阅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要跟踪矫正,认真讲评,尽量面批面改。提高练习质量,要精选资料。
六、教研课题
《浅谈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措施: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英语阅读教学,进一步改变教法和学法,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1.尝试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例如复述课文、把课文改编成情景剧、阅读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达到自主积累、综合运用英语的目的,并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记忆单词、阅读课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手段,以课内为基础,增加课外阅读的量,指导学生借助信息手段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基本内容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
3.以复述课文、回答问题、判断正误、通过上下文线索猜词义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技能,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篇三】初中英语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工作的计划
1、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新课程标准》为准则,研究教学方法,继续利用多种辅助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的基本情况是学生的学习习惯一直不好,两级分化较严重。成绩较好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但个别优生缺乏进
取心,在听力、写作和阅读的部分题上,需要进一步加强。成绩落后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提高。上学期班平均及格率基本达到学校的要求,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在学习方法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方面还有待大力加强。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素质,依然是本学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3、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传授:
围绕任务型教学,融会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进行教学。
2)能力培养:
在完成基础知识巩固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延伸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加强自主学习。
3)思想教育: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认识祖国传统文化,认真学习的态度。
4、教学内容
1)500个左右生词及200多个短语。
2)学习下列话题:
①北京奥运②世界人口③希望工程④社会环境⑤英美语言⑥科学天地
3)语法:①现在完成时②动词不定式③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与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④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⑤宾定从句
4)教材重难点:
a)教学重点:各单元语言目标、话题和语法。
b)教学难点:现在完成时和被动语态,词汇教学。
5、教学方法形式
交际法、迁移法、讲授法、启发式、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法。
6、教学措施
1)加强单词检测。
2)培养学生听力。
3)注重课堂教学。
4)扩大学生阅读量。
5)多角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6)进一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提高其学习能力。
二、教学研究的计划
1、如何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
a类学生:课堂上要求能回答较难提问,思考问题积极,教学任务能当堂完成,课后要求阅读一定量课外读物,考试时要求失分不大。
b类学生:加强双基教学,多鼓励多表扬,使他们爱好英语,并且用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使他们时时有危机感。
要求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能回答上课提出的稍难问题。
c类学生:教学中多关心、多爱护他们,平时与他们多进行谈话,让他们认识到英语学科的重要性。另对他们要求严格,但要求不过高。
2、如何利用多种辅助教学手段优化教学
1)呈现形象教具。(实物、自我演示等)
2)使用可视资料。(图片、单词卡片、教学挂图等)
3)精选适用教材。(录音材料、教学教案、课件、配套练习等)
3、如何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1)培优补差。(分层教学)
2)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英语报刊杂志。
3)收看有关英语学习的电视节目。
4)开展多项英语活动。
此外,本人将积极编写适合各层次学生的练习;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争取本学期内发表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每周利用教研和备课活动一起研究一个课题。同时,积极参与校内外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不断提高自己。
三、继续教育的计划
博览群书,培养更广泛的兴趣爱好。平时多关注有关教育教学的文章,自订杂志,多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等书籍。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从而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同时,面对新课改,积极进取,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以新课改的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只要有校外或远程教育培训的机会,本人一定积极参与,并做到学习、实践、反思、提高,努力使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具专业化、系统化。
㈦ 英美词汇对比_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化词汇输入
语言是文羡庆化的载体。学习和掌握一门语言,自然要接触、了解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基础。如果不自觉、主动地学习、熟悉与其语言休戚相关的文化,学习就如无本之木,不仅会对语言本身的习得造成障碍,无法实现交际的目的,而且更无法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明辨是非,提高自身素养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年轻的英语学习者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容易人云亦云,缺乏自己的独立判断;他们耐心较差,但对新生事物极其敏感,充满了好奇心,喜欢挑战。因此,在英美文化输入的过程中,就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以任务型为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增长见识,独立判断为目标。由于英美文化内容庞杂,以词汇的输入为切入点,再由浅入深地涉及其词汇背后的文化信息不失为一种办法。
一、 英美文化词汇输入从日常熟知的现象入手
英语词汇极其丰富,习语数量蔚为壮观,其中有一部分竖戚反映了英国及其他民族,尤其是欧陆国家的民族冲突。近代以前的英国饱受欺凌,异族的几次入侵,包括罗马、丹麦、诺曼人等,在语言方面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以古罗马征服为例: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伟大的事业并非一日之功。),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入境问俗。),All roads lead to Rome.(殊途同归。)由于古罗马征服在410年结束,是在英格兰形成统一的封建国家之前,从词汇中来看,英国人对罗马人的责难并不明显。但是,1066年英国为法国的诺曼公国征服,开始了长达3个多世纪的法语文化和法国人统治时期。1337年至1443年的英法“百年战争”更加深了两国之间的矛盾,并在17、18世纪两国殖民争霸的时期愈演愈烈,战火再起。这种宿怨体现在英语词汇中则是不少贬低、嘲讽法国人的习语,如:French leave(不辞而别),French print(淫画),French pox/ disease(性病,梅毒),To have seen the French King(喝兄纤握醉了),Like a Frenchman(像法国人一样朝三暮四,反复无常)。同样,由于英国与西班牙和荷兰争夺海上霸权由来已久,类似的习语也不乏其例,如:Spanish football(性病),Spanish coin(虚假的恭维话),Walk Spanish(鬼头鬼脑或提心吊胆地走),Dutch bargain(惟利是图、不择手段的买卖),Dutch courage(酒后之勇),Dutch cheese(秃头),To talk like a Dutch uncle(像荷兰大叔一样喋喋不休毫不留情地训人。),I am a Dutchman if I do.(我要是干,我就不是人。)[1]在这些习语中,学生耳熟能详的是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 All roads lead to Rome以及French leave。如果以这几个习语入手,介绍英国的被侵略史,由此再扩充到其他的相关词汇,学生会更有兴趣,掌握起来也会容易一些。
与此相关,由于异族入侵和民族融合的关系,英语的词汇构成是非常复杂的。其中有凯尔特语、拉丁语、希腊语、盎格鲁-萨克逊、法语、意大利语等等。凯尔特人是现在爱尔兰人、苏格兰人和威尔士人的先祖,是最早在不列颠定居的永久性居民。后来遭遇罗马入侵,被赶到了北部苏格兰和爱尔兰岛。盎格鲁-撒克逊人是现在英格兰人的先祖,England这个词源自“Angle’s land”,意为盎格鲁人的土地,英语是该民族使用的语言。公元11世纪,诺曼征服英国后,盎格鲁-撒克逊沦为奴隶。知道这些之后,就可以发现,现在英国的有些地名就来自凯尔特语,如London,Taunton(汤顿),Avon, Thames, York, Leeds, Dover等。罗马入侵以及同期***的传播引入了许多拉丁和希腊词汇,如disciple(门徒), mass(弥撒), monk(僧侣), noon(正午), nun(修女),gospel(福音)等。8世纪末以来维京海盗的入侵带来了law, outlaw等词,地名末尾有-by的词汇都来自斯堪的纳维亚语,Derby,Rugby,Grimsby等[2]。最有趣的是英语和法语。“动物活着时,用英语名词,如ox, cow, calf, sheep, swine, deer等,因为关在棚里,由英国的下层人民喂养。到了餐桌上,则用法语词来称呼它们,如beef, veal,mutton, pork, venison等,因为这些肉是供诺曼贵族享受的”[3],反映了中世纪英国诺曼征服带来的语言变化和等级关系。其他表示进步文明的法语语汇也随之进入英语,如bouquet(花束),debut(首次露面),fete(义卖会),rouge(胭脂)bureau(办公室),cigarette(烟卷),etiquette(礼仪),ballet(芭蕾舞), beret(贝雷帽)等。
二、英美文化词汇输入应以学生已知的常识为着眼点
***是英美文化的一部分。学生在这一方面对有些***现象是比较熟悉的,如基督徒一般出生时要受洗,婚礼在教堂举行,临终之前要向牧师忏悔,平时要诵读《圣经》,进行祷告,周末要去教堂做礼拜,圣诞节要唱福音歌曲,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如果能延伸一下,就会发现英语的许多词汇都是跟***密不可分的。“假日”是一个宗教词汇,意为“神圣的日子”(holy days),这个***术语起源于中世纪,除圣诞节外,耶稣受难日、复活节、万圣节都曾被定为“圣日”。受难日在复活节之前的星期五,是为纪念耶稣被彼拉多钉在十字架上而设的;复活节顾名思义,纪念耶稣在死后三天复活,在每年的三月22日到四月25日之间;万圣节是为了纪念死去的基督圣徒。美国的感恩节是1621年马萨诸塞州的清教徒为了感谢上帝的恩典,而1863年成为全国的节日的。其他的词汇,如BC (我主诞生之前),AD(我主纪年)baptism(洗礼), cathedral(大教堂), cemetery(公墓), chapel(小教堂), Christening(命名), church(教堂),creed(信条), cross(十字架), heaven(天国), hell(地狱), heresy(异端), martyr(殉道士), parish(教区), Santa Claus(圣诞老人), priest(牧师), pastor(牧师), minister(牧师), trinity(三位一体)久已进入英语词汇。另外还有很多习语和成语:好撒玛利亚人(Good Samaritan),brother(弟兄),doubting Thomas(多疑的多马),filthy lucre(不义之财),harmless as doves(驯良得像鸽子),Judas(一个犹大),Rob Peter to Pay Paul(拆东墙补西墙),thorn in my flesh(肉中刺),turn the other cheek(转过另一边脸来),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等。英美人名中也有很多或取自基督徒的名字,如安德鲁、马可、马太、约翰、保罗、彼得等,或取自《圣经》中的人名,如大卫、亚伦、迈克尔、丹尼尔、亚当、约瑟、雅各、本雅明、塞缪尔、玛丽亚、乔安娜、丽贝卡等[4]。所有这些词汇都反映了***在英美国家的巨大影响。以此为基础,介绍词语含义的同时就顺理成章地地解释了***的起源、教义、分支、扩张以及宗教改革等。
三、英美文化词汇的输入要关注大众流行文化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革新每天都在发生。英美的流行时尚也迅速在国内风行,对青年学生尤其具有吸引力。因此,有必要紧跟时尚和技术进步,掌握流行文化词汇,进而以此为契机,介绍其背后蕴含的文化背景。举例如下:Copy cat(山寨),Cappuccino(卡布奇诺), latte(拿铁), egg-tart(蛋挞),Paparazzi (狗仔队/拍拍垃圾),Spaghetti strap(吊带裙),Backless dress(裸背装),Half-shirts(露脐装),Capri pants(七分裤),G-strings (丁字裤),Heelys(暴走鞋),Backpacker(自助游/驴友),Mobile phone combination offers(手机套餐),One meter distance line(一米线)[5]。对短语的学习也一样,引入新词,既能帮助学生记忆,也便于其活学活用。例如:Have one’s hair treated(�油),Have one’s hair highlighted(挑染),Have one’s eyelids sliced(割双眼皮),Have one’s breast enlarged(隆胸),Have one’s nose restructured(隆鼻)等。
英美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依靠有限的课堂时间传授相关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由词汇引申至英美文化也仅仅是给学生提供一种方法,让其明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而能自觉、主动地思考词汇背后的诸多习俗、历史等信息,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深入分析并理解英美文化。此外,流行新词是通过阅读英文报纸习得的,因此,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看报习惯对英美文化的了解也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毕继万主编.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 费尔南德・莫塞著.英语简史.水天同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 丰华詹.英语的故事.读书,1995
[4] [美]阿尔文・施密特著.***对文明的影响. 汪晓丹,赵巍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 张健.报刊新词英译词典.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陈国庆)
㈧ 2017考研英语阅读用什么资料好
第一,基础阶段:暑假前词汇书、长难句、真题集
词汇是基础中的基础,选择词汇书首先要“看颜值”,即选一本看着舒服,排版、分类方式适合自己的。
背单词不能急功近利,建议每天“定时定量”。一边背单词一边通过长难句和早期真题的阅读来巩固、熟悉词汇,做到真正把词汇运用起来。如果能养成每天坚持读书的习惯,就会发现背单词其实是一件毫不费力的事。
长难句的书在基础阶段要反复地从泛读到精读,每天阅读长难句对巩固基础、熟悉句型非常有益。选择长难句,要选择内容贴近考研知识点的,但切忌大量真题内容的书。过多接触真题会在真题复习过程中产生记忆,做起来有印象,失去了做题的效果。
基础阶段的真题阅读,范围要划定为早期真题即06年以前的题目。阅读早期真题的作用首先还是巩固词汇,还可以让考生清晰考试范围,理解出题思路。
第二,强化阶段:暑期至10月真题!真题!真题!
暑期开始,除了每天指定的单词目标不能停以外,就要开始进入真题的研究阶段了。认真做近几年即06、07到16年的真题。这些真题离现在很近,有很好的研究的价值。真题是出题专家对学生思路、解题套路的总结,他们在出题的时候会刻意的设置陷阱去迷惑学生。通过对近年真题的研究就可以掌握现在考研的命脉。
真题书的选择非常关键,表面上看各家所出真题都差不多,但严谨的真题绝对会让复习更有效率。选择的时候可以参看写作是否选择官方范文,官方范文就是当年批卷子的时候,阅卷组给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得到高分的范文,这样的文章更值得去学习。另外,文章解析中,也不要只仅仅解析出哪个是正确的,而是要把正确、错误的都解释出来,毕竟往往在考试中,知道怎么排除才是最重要的,真题书中错误的选项也做详细的分解才给力。
当然真题也没有必要重复多次去做,因为多数人做到第三遍就已经能够背出选项了,这样做题就变成形式主义了,没有意义,应该做到每一套真题都下力气透彻理解。这样,在强化阶段过去后,就会发现自己的基础水平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
第三,冲刺阶段:10月写作、模拟题
“冲刺阶段”单词依然继续,但更重要的则是查漏补缺、主攻写作。这时你就开始需要一本写作书。写作的练习其实从强化阶段做真题开始就应该一直在进行,但因为毕竟真题是有限的,最后阶段考生还需要通过一些不同的题材和话题来进行练习。
最后,大家还需要做一些套题即模拟题。因为最后坐到考场中,你看到的题都是你没有见到过的,它其实就相当于一个模拟题,最后必须要通过模拟题去演练一下,感受碰到新的文章时做题的感觉。做模拟题不是为了判断正确率,而是要培养那种应试的概念和感觉。
PS,不是学霸就还是报个辅导班吧!
基础特别好、自学能力特别强的考生是可以独立复习的,但如果你不具备以上两点就还是报个辅导班吧!有三大好处不得不说:
第一个,就现有的教育体系来讲,高三时才是大部分同学整个人生英语水平最好的阶段,也就是说在大学阶段,英语底子已经被耗费的很薄弱了,通过辅导班可以去把这些东西补回来。而且辅导班的老师更知道这个考试需要什么,他会有针对性的讲这些知识点,这个对于考试来说是很有价值的。
第二个,从研究题目的角度来讲,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而辅导班的老师可以根据这么多年的经验挖掘出命题思路来,这个引导作用要远远超过学生自学。
第三个,辅导班有良好的氛围。大家目标一致,可以相互支持、相互鼓励,让你更容易能够坚持下来。我们可以看一个数据,通常每年准备考研的人初期有300-400万人,占到应届本科生的一半,但随着考研复习的慢慢推进最后只会留下170-180万人。考研的路上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拥挤,真正能够走下来的人一定是能坚持下来的人。
㈨ 上外新闻学考哪几本书
1.专业课复习方法讲解。
1)新闻传播理论复习方法(针对具体实例):
①新闻传播理试题答题方法,从新闻传播考试复习书籍中收集整合的答题方法。给大家讲解如何答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②新闻传播理试题答题思路,融合了前几届学姐的答题套路,告诉大家解答每个题型,需要从哪几部分展开,提示思考角度和答题视角。
③参考书目的复习方法详解。核心参考书目(《新闻学概论》、《国际传播学导论》)的详细讲解,具体到每个章节、每个重点;新增书目《英汉传媒话语修辞对比研究》的复习思路。
④如何合理利用新闻传播理论的一系列资料。告诉大家各部分资料如何整合利用,自己怎样收集新资讯,实现资料价值最大化。
2)英语新闻业务复习方法:
①参考书目的复习方法详解。核心复习书目《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的详细讲解,告诉大家怎么看这本书,哪些内容需要记忆、怎样记忆,如何利用里面的文章等等;英文原版书《当代媒体新闻写作与报道》怎样看、如何充分利用等。
②针对英语新闻业务各个题型,详细讲解具体复习技巧,重点讲解英语新闻编译怎样复习、编译能力如何提高,如何提高英语新闻的写作水平等。
3)其他书目的复习方法:
除参考书目外,新闻传播学考研通常还需要广泛阅读一系列相关书籍和期刊杂志,以拓展视野、扩充知识面。针对上外题型、出题特点,告诉大家课外还需要看哪些书或期刊(中英文),怎样利用这些书,看到什么程度,避免大家盲目阅读,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
2.公共课复习方法讲解。
上外计算技术分,相比之下更重视专业课和英语。复习过程中,公共课如果复习方法得当,则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进行专业课复习。在这里详细讲解两门公共课的复习方法、应该利用复习书目以及时间的分配等。
二、上外历年真题详解及其他补充题目分享
重题率高是上外新闻试题的一大特点。浏览历年试题可以发现,上外的复试题目有时会在初试中重复出现,有时初试题目也会重复出现在复试题目中(例如07年复试考到“定量研究”,08年初试中又重复出现)。因此仔细研究历年初试、复试真题对把握复习内容和复习思路有非常高的价值。本部分内容包括:
1.历年真题。
提供03-11年上外历年初试真题;06-10年上外历年复试真题。同时,把自己购买的0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专业初试真题一起分享给大家。
2.上外历年初试试题讲解。
①新闻传播理论试题:总体分析03-09新闻传播理论初试真题;重点是变化较大的08、09初试试题(也包括复试题)的讲解;针对具体题型和重点题目讲解答题思路、答题技巧。同时,我还对几个重要论述题进行了详细整理和思路拓展,见“真题链接”专题。(本部分结合了08公费高分学姐(新闻传播理论137分)的复习思路和复习经验,比较全面、有针对性)
②英语新闻业务试题:总体分析03-09新闻传播理论初试真题;结合具体题型分析出题特点,介绍应对策略。
3.复试试题讲解。
因为复试题目也可能会出现在初试中,所以初试复习的过程中,也要引起足够重视。本部分主要是对06-09年的复试题目(专业笔试、专业口试)进行了讲解,重点讲解如何应对复试题目,怎样进行复习和准备。重点讲解09年复试的题目,包括专业笔试的英语新闻编译题及专业口试的中英文题目。
5.网上收集整理新闻传播学经典题目。
包括传播学100题,新闻传播学必会100题(新闻学50题、传播学50题),09年新闻传播考研考前必会20题等。这部分题目有助于帮助大家了解和预测新闻传播学考研容易考察的题目类型及考察方向,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三、专业课笔记及习题 笔记主要包括参考书目笔记、填充式笔记、记忆提纲等。参考书目笔记是历届公费学姐不断整理补充一届一届传下来的,内容比较经典和全面,地位跟参考书目一样重要。我在复习过程中也针对08、09年的新变化,进行了进一步充实。填充式笔记是我自己整理的,复习中发现只看参考书目和专业课笔记,有些缺乏针对性,也不利于检验自己每天的复习效果,于是就以参考书目的笔记为纲,自己写了填充式笔记。笔记类似于填空题的形式,重点内容处设置空格,每复习完一节,对照填充式笔记进行回忆,记不起来的再翻书和笔记,增强记忆效果,提高复习针对性。当然,大家也不需要死记硬背,理解了内容后能用自己话说出来就可以了。 1.新闻传播理论部分: ①《新闻学概论》、《国际传播学导论》笔记+《概论》章节记忆提纲; ②《新闻学概论》、
《国际传播学导论》填充式笔记; ③郭可《当代对外传播》填充式笔记,告诉大家这本书的复习重点和记忆重点; ④新闻传播理论试题——基础题库。包括《新闻学概论》、《国际传播学导论》、《英汉传媒话语修辞对比研究》三本书上我认为容易考到的书上的内容。大家每结束一个章节,可以从基础题库中选取相应的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进行模拟考试,检验自己对书本内容的掌握程度。当然,这是我自己复习时候对书中易考内容的预测整合,大家可以结合今年变革方向继续进行更新和充实。 ⑤《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一书重要知识点笔记,这本书的思想与上外出题方向吻合,复习时我把里面与可能出题的知识点整理成了习题。大家直接看就可以了。
2.英语新闻业务部分 ①(英文版)英语新闻业务理论题核心笔记+各章节记忆提纲(融合了《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当代媒体新闻写作与报道》两本书的内容,是课本理论内容的浓缩,结合了前几届师姐的理论题笔记,同时自己还做了新的补充。比如09年英语新闻业务初试考到investigative reporting与news reporting的区别,我在初试前整理了“investigative reporting”的专题,对答这个题有很大帮助。) ②英语新闻业务理论题填充式笔记。 ③报刊英语短小词课外补充。短小词是新闻英语的特色,复习过程中,通过研读新闻英语方面的很多书籍(《美英报刊导读》、《英语新闻写作》、《新闻英语语体与翻译研究 》等),汇总补充了一系列书外的短小词。 ④《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part 1和 part2的译文。(电子打印版)06、07初试时考的英语新闻翻译都是课本原文。学姐对书中的大部分文章进行了翻译。08、09虽没有考翻译,但这些翻译对理解张健书中的文章很有帮助,在这里把学姐的译文分享给大家。当时学姐也说,因为翻译水平有限,文章翻译的并不十分准确,但帮助大家理解文章大意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我觉得这部分译文还是很有价值的。
⑤英语新闻业务理论题补充笔记——《报刊英语研究》重点题目索引。09年英语新闻业务的理论题,考了新新闻,这在参考书目中没有涉及,但《报刊英语研究》一书中有详细讲解。这本书是《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的姐妹篇,也是张健老师写的,对把握上外出题方向很有价值。我在复习时候也充分利用了这本书,并对里面容易考到的题目进行了汇总。笔记是按理论题的形式来整理的,先设置问题再列出问题答案的提纲,告诉大家具体运用书的哪一部分内容作答。但因复习时间有限,没有对每个题目进行详细翻译,大家在复习时可以再进行充实。 ⑥《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范文评析部分习题集。范文评析部分的文章都非常好,佳句示例和词语联想也很有价值。复习的时候为了方便记忆,我将其整理成习题集的形式。只是因为时间有限,只整理了几个章节,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认为这个方法可取的同学,可以继续进行充实。
四、专题复习资料
㈩ 英语政治的重要性
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人类社会一同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丰富起来.随着世界的发展,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加,尤其在如今的IT时代,信息就是力量,获得信息和传播信息都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志。大众媒体成为我们获得信息和笑岁传播信息的最佳载体,它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新闻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研究新闻英语是十分必要的。 新闻英语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在英语新闻报刊中经常使用一些习语、俚语、借代以及一些新造词,容易使读者不得要领。如果没有基本的新闻常识,不掌握一定的新闻英语的基本特征,就很难完全理解新闻英语。语言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它并非如人们认为的那样不偏不倚地反映现实,尤其是代表一定人群和阶层利益的新闻英语,所以读者应当了解其政治影响作用并加强此意识,以此来更好的提高英语水平、获取信息和了解世界。 综上所述,本文着重探讨了一个英语语言凳升型中的一个特殊语体---新闻英语:它的语言特征和政治影响作用。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研究新闻英语的枣猜必要性和重要性、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讨论了新闻英语的定义以及新闻英语类型。Crystal (1996)认为:“新闻英语是多种不同新闻写作特点的综合和混合。”而张健(1994)却认为,为了适应及时、有效、准确地传达信息的需要,新闻英语通常具备准确、简练和明了的特点。第三章重点探讨了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这一章从三个角度谈了新闻的语言特点,即语句,句法和修辞三个角度。第四章是关于新闻英语的政治倾向性。这一部分阐述了从模糊语言的使用和政治正确性等方面讨论了新闻英语的政治影响作用。第五章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