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实践活动
❶ 小学英语阅读课程方案
小学英语阅读课程方案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教学在外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阅读课一直是最受重视的科目。下面一起来看一下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英语阅读的课程方案吧!
1、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入话题
小学英语在中高年级课本中已经出现了Let’s read,story time、绕口令等阅读材料,同时所列功能项目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内容,突出了语言学习与学生生活经历相联系。课文基本上是以单词、对话、阅读的形式编排的,一课一个专题,图文并茂,即围绕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某个熟悉话题展开,提供相关画面。教材的这种编写特点也决定了小学阅读教学要求突出“用”字,要让学生学习、理解与传递必要的信息。
2、 层层推进,逐步操练
在小学阶段,我们强调教师抓住小学英语教学的三个要点:兴趣+情景+活动,采用诸如Look and Say这一类的方法,借助图片、录像或假设的情景,让学生对语言的的感知,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使他们产生阅读的欲望
再通过一个Let’s be a painter.的教学活动,即让学生留在脑中最深刻的一次假期通过画笔画下来并进行讨论。并记录下来在小组之间进行传阅。既实现训练任务向实践型任务的过渡,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又解决了阅读材料少的问题。让学生轻松地在同学之间找到了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同时也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视听着手,解决问题
以问题推动学习,通过解决问题来感知整体的阅读材料。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课文图片,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录音。就这样,通过设计问题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即教师设计问题,要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要把问题建筑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服务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目标需要。
但是在循序渐进的原则下要尽量做到:
a.提问要诱发学生兴趣设计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的知识积累基础上,在现有的逻辑思维水准下,换不同的角度提问。
b.提问设计须有“度”,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实际出发,利用有关提示引导,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c.提问设计应“巧”
4、过程指导,适当调控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并不知道如何很好地去阅读,大部分学生要靠老师正确的指导,而阅读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为此,阅读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具体有:
a.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
b.培养学生根据意群认读的习惯c.培养学生猜词的习惯,最终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阅读。
5、渗透异国文化,拓展阅读空间
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因此通过文化背景的渗透来培养文化意识有助于学生真正学好、用好英语,“流”向课外。
在My holiday的教学中我也积极地渗透西方节日及文化。如Christmas,Thanksgiving Day,等等,同时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搜寻更多的相关信息。这样,让学生在主动,有兴趣的条件下自主地拓展了课外阅读的空间。
6、要增加语言实践量,延伸英语阅读空间
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绝不能只停留在封闭的教室、狭窄的一本书里,而是要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以拓宽阅读内容视角,摆脱传统的英语阅读教材的束缚,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
具体做法:
(1)可开辟一个课室,里面摆设着各种儿童英语读物,这些读物生动有趣,语言地道,丰富了学生课外阅读的资源。
(2)网上阅读: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活力,借助这一优势,我们可以把网上阅读作为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的形式之一。同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智能化优势,建立英语学习资料库,为学生提供个别化阅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调看有关材料,以便让学生自我拓展阅读的空间。
7、要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当前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阅读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渗透思想品德以及爱国主义教育。
拓展阅读: 小学英语阅读活动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要适应社会、时代的需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以学校发展的眼光对待英语教学。
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然而我们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感到: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和使用语言的时空受到一定的限制。课外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教学在外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阅读课一直是最受重视的科目。还有,阅读是巩固和扩大词汇量的好方法。然而现行的小学英语并无明确的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和配套的阅读教材,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外阅读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总体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引导学生注重积累,注重阅读感受和体验,培养语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鉴赏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三、阅读目的
1.扩大学生的词汇量。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进一步提高英语的阅读水平和范围,让他们的生活不再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快乐。
2.积极营造书香校园,激发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拓宽学生的英语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素养。
3.介绍英美文化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习惯用语并增加学习兴趣,拓宽眼界,增长知识。
4.通过英语课外阅读,丰富英语涵养,提升英语能力,挖掘英语潜力,借助多种形式的英语课外活动,全面展示学生的英语阅读成果,建立自信、激发动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
四、阅读对象:三到五年级的学生。
1.注重单词词组的积累,让学生自备一本专用记录本,记下所学的单词,词组或小语法等,以便经常翻阅,复习,防止遗忘。
2.在各个班级制定英语角,鼓励学生动手制作英语小报。
五、具体目标
一级(三年级):
1.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2.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
二级(五年级):
1.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2.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阅读速度有所提高,能够根据阅读材料的相关内容,回答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
六、方法指导
1、首先,提供语言感受,重视输入。
对于首先呈现的故事素材,教学中要给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感受语言的机会。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材上的故事连环画,根据故事内容制作的动态课件,教师声情并茂的表演和体态语言等多种输入方式,使得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如用眼、用耳、用脑等来感受故事的情景和内容。与此同时学生会积极地接收各种信息、发现事实、发现问题,如生疏的词语,进而逐步形成通过整体接受事实、领会故事概要的能力;根据感受到的相关信息猜测、推测生疏词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认真观察、仔细聆听、积极思索发现等积极学习的态度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2、其次,要紧扣故事素材,强调理解。
理解过程采取由表及里、从易到难的方式,要有层次性。例如:可以先引导学生看故事的插图和故事的标题,要求他们能预测故事的大意;再让学生看图听录音或教师表演,要求他们能弄清故事中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边看边分节听故事的录音,要求他们能选择判断哪幅图表现这段录音的情节;最后组织学生看图整体听故事录音,要求他们能回答有关理解性问题等等。分层次理解故事的方式或活动力求多样,另外对学生的表现要及时评价,这样有助于树立他们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在故事教学中导入语言知识,促进学生的理解。
故事中肯定会有些新的词语和句型结构,要根据实际把握时机在恰当层次的理解活动中采用直接式或间接式,集中方式或分散方式,甚至以直接翻译的方式自然巧妙地导入。但是在教学时要讲究分寸,在理解过程中这些语言现象导入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和促进学生对故事更准确全面的理解,绝不可为单纯去教词汇句型而造成对故事理解活动的干扰或终止。当然可以有意识地采取板书、出示卡片等方式强调新的词语和结构,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对于这些目标语言点的进一步学习和操练,可以在后面有所设计和安排。学生在故事理解过程中对这些新语言现象的初步感受,又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操练、掌握和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型结构作好铺垫。
3、最后,还要注重模仿表演,强化体验。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在英语学习中,还是应该注重模仿。所谓模仿并不是机械地跟读。学生的模仿活动一定是在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之后。没有理解的跟读活动是毫无意义的。模仿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用准确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说英语。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跟着录音机进行模仿。表演是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group work等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语言表达的初步体验。心理学认为,带有情感、伴随动作表演故事有助于学生语言的内化,进而能促
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这一点在高年级的英语教学实践中获得了很好的印证。当然,对于程度好的学生还可尝试让他们创造性地对故事进行改编并表演,以第三者的身份用陈述的方式介绍故事的内容等等,逐步培养他们高层次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
七、保障措施
1、创设阅读氛围
建立班级英语角及其它学习阵地。可以向学生征集英语方面的课外书籍,让学生将书带到教室,方便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充分利用教室内外的橱窗、黑板报、手抄报等阵地展示经典佳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营造诵读的氛围。
2、指导阅读方法
帮助学生制订课外读书计划,指导课外读书方法,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交流活动,对不喜欢读书的学生,要特别关注,经常引导、鼓励、熏陶、点拨。
教师自身也要以身作则,不仅对“必读书”要熟悉,还要拓展阅读面,多读书,好读书。
3、保证阅读时间
4、开展课外阅读专项活动
(1)利用英语课的free talk 时间,让学生介绍自己的阅读故事。
(2)开展课外阅读手抄报比赛、连环画比赛、讲故事、演短剧、阅读竞赛等多种活动。
(3)定期评出“故事大王”、“小翻译家”,并且给予少量的物质奖励,如课外阅读材料。
(4)发动学生搜集英语故事,定期进行阅读推荐会。
;❷ 小学英语阅读设计方案范例五篇合集
小学英语阅读设计方案范例五篇合集 通过英语课外阅读,丰富英语涵养,提升英语能力,挖掘英语潜力,借助多种形式的英语课外活动。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小学英语阅读设计方案,来欣赏一下吧,希望能够帮到你们.
小学英语阅读设计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举办校园英语节,营造浓厚的英语交际氛围,让学生感受英语,应用英语。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拓展学生视野,丰富校园文化。
二、活动 口号
英语节将以todothemost,toshowthebest(积极参与,秀出自我)
kissenglish,kisstheworld(亲近英语,拥抱世界)为主题,通过系列活动,营造语言氛围,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情趣,激发英语兴趣,展示语言能力,促进和谐发展。
三、活动宗旨
人人参与、经历过程、体验快乐、培养能力。
四、活动时间
2020年5月4日----2020年5月31日
五、活动内容
略
六、活动奖励
以上活动以年级为单位,各项比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奖证书由教导处统一发放。学校英语教研组组织教师认真做好评选工作。每年级评出组织奖一名,同时评出学校英语单词大王、英语介绍明星、英语书法明星、英语文化小使者、英语写作之星等。获奖作品采用展板形式进行展出。
小学英语阅读设计方案二
一、指导思想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要适应社会、时代的需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以学校发展的眼光对待英语教学。
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然而我们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感到: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和使用语言的时空受带祥握到一定的限制。课外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教学在外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蠢庆以来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阅读课一直是重视的科目。还有,阅读是巩固和扩大词汇量的好方法。然而现行的小学英语并无明确的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和配套的阅读教材,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外阅读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总体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引导学生注重积累,注重阅读感受和体验,培养语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鉴赏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三、阅读目的
1.扩大学生的词汇量。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进一步提高英语的阅读水平和范围,让他们的生活不再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快乐。
2.积极营造书香校园,激发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拓宽学生的英语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素养。
3.介绍英美文化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习惯用语并增加学习兴趣,拓宽眼界,增长知识。
4.通过英语课外阅读,丰富英语涵养,提升英语能力,挖掘英语潜力,借助多种形式的英语课外活动,全面展示学生的英语阅读成果,建立自信、激发动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
四、阅读对象:三到五年级的学生。
1.注重单词词组的积累,让学生自备一本专用记录本,记下所学的单词,词组或小语法等,以便经常翻阅,复习,防宴旅止遗忘。
2.在各个班级制定英语角,鼓励学生动手制作英语小报。
五、具体目标
一级(三年级):
1.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2.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
二级(五年级):
1.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2.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阅读速度有所提高,能够根据阅读材料的相关内容,回答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
六、方法指导
1、首先,提供语言感受,重视输入。
对于首先呈现的故事素材,教学中要给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感受语言的机会。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材上的故事连环画,根据故事内容制作的动态课件,教师声情并茂的表演和体态语言等多种输入方式,使得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如用眼、用耳、用脑等来感受故事的情景和内容。与此同时学生会积极地接收各种信息、发现事实、发现问题,如生疏的词语,进而逐步形成通过整体接受事实、领会故事概要的能力;根据感受到的相关信息猜测、推测生疏词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认真观察、仔细聆听、积极思索发现等积极学习的态度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2、其次,要紧扣故事素材,强调理解。
理解过程采取由表及里、从易到难的方式,要有层次性。例如:可以先引导学生看故事的插图和故事的标题,要求他们能预测故事的大意;再让学生看图听录音或教师表演,要求他们能弄清故事中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边看边分节听故事的录音,要求他们能选择判断哪幅图表现这段录音的情节;最后组织学生看图整体听故事录音,要求他们能回答有关理解性问题等等。分层次理解故事的方式或活动力求多样,另外对学生的表现要及时评价,这样有助于树立他们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在故事教学中导入语言知识,促进学生的理解。
故事中肯定会有些新的词语和句型结构,要根据实际把握时机在恰当层次的理解活动中采用直接式或间接式,集中方式或分散方式,甚至以直接翻译的方式自然巧妙地导入。但是在教学时要讲究分寸,在理解过程中这些语言现象导入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和促进学生对故事更准确全面的理解,绝不可为单纯去教词汇句型而造成对故事理解活动的干扰或终止。当然可以有意识地采取板书、出示卡片等方式强调新的词语和结构,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对于这些目标语言点的进一步学习和操练,可以在后面有所设计和安排。学生在故事理解过程中对这些新语言现象的初步感受,又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操练、掌握和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型结构作好铺垫。
3、最后,还要注重模仿表演,强化体验。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在英语学习中,还是应该注重模仿。所谓模仿并不是机械地跟读。学生的模仿活动一定是在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之后。没有理解的跟读活动是毫无意义的。模仿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用准确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说英语。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跟着录音机进行模仿。表演是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groupwork等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语言表达的初步体验。心理学认为,带有情感、伴随动作表演故事有助于学生语言的内化,进而能促
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这一点在高年级的英语教学实践中获得了很好的印证。当然,对于程度好的学生还可尝试让他们创造性地对故事进行改编并表演,以第三者的身份用陈述的方式介绍故事的内容等等,逐步培养他们高层次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
七、保障措施
1、创设阅读氛围
建立班级英语角及其它学习阵地。可以向学生征集英语方面的课外书籍,让学生将书带到教室,方便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充分利用教室内外的橱窗、黑板报、手抄报等阵地展示经典佳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营造诵读的氛围。
2、指导阅读方法
帮助学生制订课外读书计划,指导课外读书方法,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交流活动,对不喜欢读书的学生,要特别关注,经常引导、鼓励、熏陶、点拨。
教师自身也要以身作则,不仅对“必读书”要熟悉,还要拓展阅读面,多读书,好读书。
3、保证阅读时间
4、开展课外阅读专项活动
(1)利用英语课的freetalk时间,让学生介绍自己的阅读故事。
(2)开展课外阅读手抄报比赛、连环画比赛、讲故事、演短剧、阅读竞赛等多种活动。
(3)定期评出“故事大王”、“小翻译家”,并且给予少量的物质奖励,如课外阅读材料。
(4)发动学生搜集英语故事,定期进行阅读推荐会。
小学英语阅读设计方案三
一、教材分析
Unit 5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Numbers,学习数字、交通工具、玩具、表达名词的复数,一首数字歌和学习四个以字母暗线编排的新单词insect、ink、 jacket和jeep,以及含有这四个单词的一首儿歌等内容。由于内容较多,本单元计划安排四课时。Lesson 1 为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学习数字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知道各表示的是数字几,同时学习,火车,汽车,球 洋娃娃,玩具熊的英文表达法,通过学习能够根据图片快速地说出英文单词,以及与数字有关的表达 How many。对于数字1~5的英语说法,大多数孩子较为熟悉,应注意正音,特别是three |θri:| 较难掌握。在有意义的情意中,学习How many句型,理解数字与“多少”的联系,为后面学习名词的复数形式作铺垫。
二、学生状况分析
一部分孩子在幼儿园或学前班接触过少量英语,大多数孩子属初识英语。这些一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大胆、热情、积极,对英语学习兴趣浓烈,他们喜欢说、唱、玩、演、做游戏、比赛等活动,且乐于表现自己。但他们的注意力不易持久,无意注意占主要,所以宜尽量采用活动式教学法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近三个月的学习,这些孩子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日常问候用语,能大胆地模仿并进行跟读;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课堂用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并能就个人的特征,如名字、性别等进行简单介绍;学习了颜色、学习用品、动物、水果、五官部分等单词,能表达问候、致谢,有浓厚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有一定的自信心。
Numbers
教学目的:
1﹑学习数字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知道各表示的是数字几,同时学习,火车,汽车,球 洋娃娃,玩具熊的英文表达法,通过学习能够根据图片快速地说出英文单词。
2、能够听懂表示询问数量的功能句:How many ……?并能够根据询问用数字one ,two ,three……来回答。
3、学生能够快速的指读朗读新单词。
4、小游戏巩固所学的新单词,同时使学生感到在快乐的学习英语,为今后学习英语建立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单词one、 two 、three 、four、 five、train、ball、 doll 、car 、teddy bear,掌握其意思并能够认读。
能够听懂表示询问数量的功能句,并做出回答。
教学难点:
区分单词ball、 doll 、掌握其读音,不混淆。
教学准备:
ppt,火车及汽车的喇叭声、实物教具。
教学过程:
一、热身(sing a song ——Happy birthday song)
T:刚才唱的歌是为Sam 庆祝生日,那么你们看这是谁?
出示Mocky的图片。问,Who is this?
S: Mocky
T: Mocky的生日也要快到了,I want to buy some gifts for him ,can you help me ? S: Yes!
二、呈现新知
T: 我们一起去商店为Mocky挑选礼物,但商店离这里很远,我们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呢?listen!
(一)car train
1.教师播放汽车的喇叭声。
估计:学生很快地说出汽车。
对策:T: Yes ,by car,同时教师出示小汽车的图片,教读 car ,指生读,教师加动作做开汽车的状态,di di car ,di di car,
T: the store is too far, so we must by train get there
2.教师播放火车的喇叭声,同时拿出单词卡片教读train ,
a先教师教读几遍,b分男_,c教师双手放在身体两边做车轮转动 轰隆隆 train, 轰隆隆 train , d di di car, 轰隆隆 train
3.带领全班复习这两个单词。
过渡:Look,we are at the store gate, Let us go in and have a look!看我们来到了商店门口,让我们快进去看看吧!
(二)one two three four five
1、播放课件(商店大门敞开)
T: what can you see?
估计:学生会说出很多的中文.
学过的单词可能会用英文说出。
对策:教师引导:I can see an apple.
如果此时学生说出的是几个物品,教师要告诉学生一个,用a,an 多了要在单词后加s。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 bananas
2、教师指着苹果问:what ‘s this ? s: apple
教师:How many apples ? (教师多说几遍,并告知学生意思,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意识))
估计:有的学生会说出中文一个,有的可能会说英文的one.
T;There is one apple 引出 one .同时出示单词卡片 one.
教师教读单词,指生朗读,同时伸手表示数字1。
3、教师指着屏幕问:How many cars?
教学单词 two ,请学生听老师的发音,带领学生朗读,看图片进行朗读,教学顺口溜:one one two,(还可以让学生伸手记忆)
4、同法学习three, four,five
5、运用手势复习1——5的英文表达法,同时激起学生表达的_
6、play a game ____Lishen and show your fingers
Let’s play a game .
规则:当老师说完数字后,生立即举起自己的手指,举得最快并且对的同学可以得到一个笑脸。
(目的 巩固数字1-5的表达。)
(三)doll ball teddy bear
1、教师出示皮球 look! 教师一边拍球一边数数,带领学生数数。
请个别学生试拍(要求边拍边数)
2、教师举起皮球:this is a ball
请学生跟读,让学生感知b的发音,然后记忆。
3、看屏幕:How many balls ?
How many cars ?
How many ……?
T: Who can ask other any questions ?(Who want to be a little teacher?)
估计:学生会说出,但单词后的复数形式不会加上。
不会问
对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加上s,并教授读音。
教师引导如教师说:how ……让学生说后面的,降低孩子说的难度。
T: (拿着洋娃娃)I am a girl ,so I like doll, (我喜欢娃娃),You are a girl , do you like doll?(指着一名学生询问)
4、请学生摸摸洋娃娃,并跟读doll,齐读,小组读
Guess how many dolls ?(关掉大屏幕)
教师用yes 或者no来回答。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教师出示; 区分ball 和 doll
A 从读音上 ,区分 b ,d 教师教读,使生感知二者的发音。
B 教师拿两张图片 请生朗读巩固,然后快速的出示其中一张,请生朗读,锻炼学生的反应与记忆。
5、T:Look!He is my son, his favourite toy is teddy bear ,do you like teddy bears ?
学习 teddy bear,师领读,生跟读,小组读,个人读。
6﹑Let count.
多媒体光盘(师带着数第一个,生完成其他)
7﹑T:Today we see so many gifts,which gift is for Mockey?
Let us play a game,the winner choose the gift for Mockey.
每个学生手里都有一个新单词卡片,教师读,当听到自己手中的读音后快速的起立,并大声朗读。如果正确为其小组画一个笑脸,哪组笑脸最多哪组胜利,然后由这小组决定送给Mocky什么礼物。
8、sing a aong.
帮 Mocky 选好了礼物,让我们提前祝福 Mocky 生日快乐,将生日快乐歌送给他!
小学英语阅读设计方案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如何用英语表达颜色的单词,学习单词red\yellow\blue\black \white和句型What colour is it?It’s?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设计理念:
由于本节课是一年级教学内容,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以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来贯穿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媒体和教具的形式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充分让学生的发挥主动和创造的学习英语的空间。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整个环节,通过听,说,唱,演,让孩子们主动的探究知识,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Greeting
1、Sing a songs:《Little Rabbits》 (表演唱形式)通过播放课件,师生跟着大屏幕边做动作边演唱这首英语歌曲,营造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
让孩子在课堂上得到全身心的放松。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2、Free talk:hello / Good morning / Nice to meet you!
教师与学生问候。
二、Revision
以看图片进行游戏形式复习单词。为新课作好准备。
三、presentation.
1.教white,black,red,yellow,blue.
(1)播放课件。
让学生看屏幕里的不同颜色衣服的卡片引出颜色单词white\black.学会这两种单词后进行拍手说: Colour,colour,what colour. Black,black,Its black..
Colour,colour,what colour. White,white, Its white.
(2)教师播放蓝天flash,引出单词blue.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教师拿出一个盒子,让学生猜水果。由草莓和香蕉引出另两种颜色red\yellow。
(4)教师利用带有颜色的卡片对个别和全体学生进行提问,“What colour is it?”学生们都积极配合老师的回答。 作为老师我也对这些孩子们进行了适当的鼓励。
(5)给学生自由练习时间,以两人一小组的形式进行练习说单词,一个人说汉语,另一人用英语回答单词的形式进行反复机械式练习。
四、 Consolidation 游戏
本环节我设计了两个有趣的游戏,帮助学生复习所学新知识,并且还能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
1、Guess the colour.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单词图片如白色的小鸟,绿色的青蛙,红色的苹果等图片进行游戏,首先请一名学生到前面猜,猜的学生面对全班站立,然后老师会从中抽出一张图片高举在手中说:“This is a bird。What colour is it? guess。”猜的学生可以问全班同学:“red (green)?”等,全班同学答:“Yes”或“No”。
猜对的可以换另一位学生继续猜。
2、Point and Colour。
老师通过投影灯向学生出示不同颜色的卡片,让学生们说出是什么颜色。
举例说明
老师:(指向_卡片)
学生:It’s yellow.
3. 比一比。我从准备好颜色的单词卡中挑选三张让学生快速认记,
我说:“One,two,three。”然后迅速拿走一张卡片,让学生说出是哪几个单词,最快举手说对这三个词的同学可以获得一个小笑脸。
五、Practice. Listen and colour
学生通过听录音来判断所听单词的颜色。并用彩笔将所听的图片图上颜色。从而培养孩子不仅爱动脑,而且还动手的习惯。
从而提高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六、Homework
让学生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寻找颜色并用英语说一说这些单词,让学生真正感受生活所带来的色彩,从中让孩子们学习热爱生活,也更加热爱学习英语。
小学英语阅读设计方案五
一、如何创新作业的设计:
我们知道,一堂完整的课堂是应该有作业设计的。而小学英语的作业怎样布置呢?一直以来,我们老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经常喜欢布置一些抄抄背背的任务,有时还是因为不知布置什么样的作业而让学生抄抄单词应付了事。但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已经不再是以往的那种抄写单词、背诵课文之类的作业了,教师们应该尝试创新的作业设计:比如,在讲春节和万圣节这些节日之前,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回家查一查有关这些节日的信息,看谁了解的多并回到课堂进行比赛分享;在教到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时,我们可以让孩子发挥想象力,通过画画的方式让学生描绘各个季节的景色并用所学的句子描述出来;在教玩一篇对话性的课文后,我们可以让学生用简单的几个句子复述出来;在教到一些语音、语调很美的文章后,我们可以给孩子布置一些模仿录音朗读课文的作业,第二天我们回班级里进行模仿秀的比赛,并评奖等等。
二、进行作业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进行作业的创新的同时,我们要考虑以下几点:1.创新的作业设计目的在于使作业的形式丰富多样,并且能够拓展学生的能力,使知识得以延伸,并能挖掘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潜能,但并不表示我们就不再布置抄抄写写的作业了,在基础阶段,类似的作业还是很有必要的;2.在布置创新的作业时,还要注意分层,因为学生的语言习得能力不尽相同.因此,不同的学生要布置不同的作业,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孩子有收获,有进步.结合这几年的教学,我觉得语言学习是带有一定天赋的.有的孩子能一点就通,而有的孩子的发音就怎么训练都到不了位,怎么努力都达不成目标.所以,我在实践过程中还是比较倡导一种所谓的“米饭+蔬菜”的作业形式。“米饭”是基本的学习要求,是必须人人要达到的;而“蔬菜”是拓展练习,可根据孩子们的喜好、能力来自己选择。比如,在学习某一句型后,我们可以设计这几种作业供孩子们选择:第一可以是基本的Makesentences,选择这一层面的往往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可在造句的词汇上自主选择;第二是Makedialogues,选择这一层面的往往是稍有依赖心理的孩子,他们总会两到三人一组讨论对话的内容和语言组织,由于是合作,他们总能及时纠正自己语言中所出现的错误,是一种很好的互补形式的中作业;另外还有一些学习能力特别强的学生,他们能自己Makedialogues,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力,在作业反馈阶段总能引起其他孩子的极大兴趣。
因此,好的作业布置对课堂教学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流于形式的作业只会让孩子对英语更为却步。孩子的培养不可能是同一模式,这也决定了我们教师的教学部可能是同一种方案。
❸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
阅读能力是英语语言能力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英语学习手段。无论对于学生将来应试还是未来的生存发展,阅读都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小学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在小学有效地开展英语阅读课教学呢?
一、有效预习——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应及时给学生提供有关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材料和预习练习,指导学生预习。背景知识材料有助学生理解课文,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其视野。预习练习能使学生明确预习目标,使预习有的放矢。课前预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作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
二、有效参与——提供阅读实践活动的保障
课堂导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篇章结构、主题思想、细节信息到文章寓意等多方面地理解课文。这一程序由以下三个环节组成:
1.引入新课引入新课就是把课文的主题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文提供的语言情境中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对于不同课文,教师应采用不同形式导入新课,常见导入新课形式有:提问、讲故事、设置悬念、介绍背景、观看影片、唱歌等。
2.作出预测,预测就是预先推测或测定。 预测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题目或图片去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可能用到的词汇,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主要词汇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句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输出,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了自主学习、自主参与的能力。
3.设计任务英语阅读。教学必须在主体参与方面解决问题,增加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的机会和时间。英语阅读教学形式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式活动,就是让学生作为阅读实践活动的主角,并使阅读活动作为一种主动的、探索式的认知体验。在“任务式”活动中,教师应多层次,多形式设计阅读活动。
三、有效练习——拓展阅读能力的空间
阅读课后,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练习、巩固和扩展在阅读课中新学到的语言知识,还要发展其说和写的能力。课后练习有多种多样,要针对不同的阅读课而设计练习形式有表演文、缩写、改写课文、复述故事等。在关注课后练习的同时,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能,教师还可以布置课后阅读,延伸课堂阅读。阅读后可以以手抄报或英语读书笔记的形式展出。给学生搭建一座展示自己英语学习风采和获得成功感的平台。
四、阅读环境——营造阅读活动的氛围
阅读环境是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阅读的场所。
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如文字材料、书籍、英汉双解词典,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教师按学生层次的不同因材施教,给予不同的指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阅读应当被促进和支持而不应受到严格的控制与支配;阅读环境则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活动意味着给学生更多的主动与自由,充分发挥学生使用工具和利用资源的自觉性、选择性。
五、师生角色——有效阅读的策略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请学生做“老师”,解释句子,分析文章结构和段落,综合文章的中心思想。让学生分析、综合教材,难度是比较大,教师有必要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修正、补充和评议,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虽然学生未必能够对课文中的句、段做出令人满意的分析,但这一过程实践和锻炼了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使原来由教师来解决的问题在讨论中共同求解,主体意识得到进一步激发,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体现。学生在自导与互补中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了学习的能力。
六、学生主体——多样的阅读模式
发挥学生主体性并不等于教师丧失了作用或者担子轻松了,相反,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更具挑战性。教师要创造一种积极的气氛让学生得以充分调动、充分发挥,这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担负的协调作用所要求的。
❹ 如何有效拓展高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能力
高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感觉阅读理解是一大难关。教师在阅读教学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却没有多大提高。本文从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教学实际出发,建议教师可从各种媒介中选择课外阅读材料,依托恰当的分层练习形式,进行课外文本拓展阅读,打破囿于教材反复阅读、简单设题的思维定势。这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还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广泛的课外阅读能为英语学习者提供大量的语言输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能够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借助词典阅读题材较为广泛的文学作品。同时,课标对阅读技能目标八级也提出要求,指出除教材外,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0万词以上(教育部,2003)。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开展适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接触到语言地道、题材更广泛的阅读材料,提高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1. 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英语阅读教学存在高耗低效的问题,在教材上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多,学生阅读的效果差,远远达不到《课标》的要求。为此我们研究人员和教师进行了反思: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否必须靠教师循规蹈矩地解读和传授教材内容呢?我们对师生进行了调查和访谈,发现存在一下几方面的问题:
1.1阅读范围狭窄
教与学的材料一直是围绕教材转,从书本到书本,学习的焦点始终是教材中文本的理解,翻来覆去地对教材中的材料进行解读,难以走出教材。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空讲知识,尤其“教单词――读课本――回答问题”这种模式最为常见,教师机械讲解,教学从操练到操练,学生感到单调、乏味和沉闷。
1.2阅读兴趣低下
学生手头的阅读材料可读性、趣味性、时效性差、与其生活实际脱节,学生不愿意读。教师在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时常忽视学生的需求与兴趣,导致大多数学生只能被动地完成阅读任务。
1.3阅读能力欠缺
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完成阅读的能力欠缺,只能读懂教材上的材料,对教材之外的材料往往束手无策,遇到程度相当的教材之外的文本时就读不懂,理解不到位,做出不正确的判断。学生对阅读材料理解的正确率与理解的速度都较低,阅读理解能力难以提高。
2. 拓展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拓展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即拓展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是当下高中生英语学习的刚性需求,是实现新课标提出的阅读能力要求的有效方式。但是,目前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很难找到一些合适的阅读材料以及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缺乏教师有效的指导,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笔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参加专家讲座,进一步加强专题理论学习;同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阅读课交流活动,第一时间获取和把握阅读教学的发展方向;另外,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进行拓展高中课外阅读的实践,结合教材中课文的主题,补充各类富有时代气息的课外阅读材料,并针对学生个性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
2.1重视英语报刊阅读课程
英语报刊在时效性、趣味性、内容多样性等方面相较于教科书有着显著的优势。现代英语报刊语篇融合了多种模态资源,不仅带给读者视觉上的享受,也传达着更为丰富的意义。在高中阶段实施英语报刊阅读课程,可大大增加学生的多模态语篇的阅读量,促进他们多模态阅读能力的提升。适合高中生阅读的英语报刊越来越多,常见的有China Daily、21st Century、Shanghai Star、Beijing Weekend、Learning English等。重视英语报刊阅读,教师在课堂中应合理指导,积极“助读”。在报刊阅读课程的早期,学生的多模态阅读能力尚未形成,教师应仿照课本上的课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详细的分步指导 坚持一段时间后,再适当“放手”。
笔者在2015年11月27日参加了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开放日活动。我们聆听了高二教师开设的课外阅读课。本节课的材料是《21世纪英文报》第12期。授课教师结合报纸内容:英国灵魂歌手阿黛尔的回归、007邦德的回归、国际空间站迎来载人飞行15周年,给本节课创设了 “Hero”主题,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学习了几篇文章,设计了判断、猜测词义、任务型阅读等不同阅读形式,穿插了阅读微技能的指导。课末,授课教师让学生积极讨论,阐述他们对于英雄的理解,并且交流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最后,学生们以写得形式完成了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很好地完成了阅读过程中的输入与输出。开课教师充分利用了课外阅读资源,并且很好地进行了阅读微技能的培养。阅读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的个人观点和结论。在这节课外阅读课上有一条主线,整堂课围绕主线进展下去,让学生随时跟着教师的思维走,而不会出现课堂死角。此外,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是另一大值得学习的亮点。阅读如何让学生觉得精彩,如何吸引学生,学生的参与度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讨论称述,阅读才是有灵魂的,才起到了作用。
2.2加强英语课外阅读材料的背诵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时,要仔细分析阅读材料,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力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的最好刺激是�λ�学材料的兴趣,补充适当的阅读材料,注意要形式多样、难易适中、富有趣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养成背诵课外阅读材料的良好习惯。
笔者作为本市高中英语中心组成员,于2016年10月26日来到江苏省扬州中学进行学习交流。我们先聆听了一节由省扬州中学青年骨干教师执教的高二阅读公开课,课题为新概念英语三Lesson 34 “A happy discovery”。授课教师首先让一位女学生做了一个presentation主题发言,该位学生发言紧扣主题,语言娴熟,感染力较强,为整节课开了一个好头。整节课师生情绪饱满,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课上既有精彩的个人发言,又有活跃的小组讨论,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培养,语言技能得到了提升。扬州中学英语教研组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课外阅读材料有二十一世纪英文报,新概念英语等,要求学生养成摘抄的习惯,主要摘抄词汇,短语和句型。教师要求学生背诵新概念英语的文章,以学生背给小组长听,小组长背给课代表听,课代表背给教师听的方式进行督促检查,教师也会随机抽背学生,学生背诵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教师布置的背诵任务。学生会把她们平时摘抄的好词好句会有意识地应用到演讲之中,到最后还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编剧本,完成情景剧的表演,这有助于鼓励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强她们学习英语的成就感,有利于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❺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如下:
一、有效预习——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应及时给学生提供有关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材料和预习练习,指导学生预习。背景知识材料有助学生理解课文,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其视野。
预习练习能使学生明确预习目标,使预习有的放矢。课前预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作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
3.设计任务英语阅读。教学必须在主体参与方面解决问题,增加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的机会和时间。英语阅读教学形式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式”。
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式活动,就是让学生作为阅读实践活动的主角,并使阅读活动作为一种主动的、探索式的认知体验。在“任务式”活动中,教师应多层次,多形式设计阅读活动。
❻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计划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计划
一,英语阅读能力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对于将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人来说,英语阅读不仅是英语学习的目的,而且是英语学习的主要手段和途径。英语阅读技能不仅是最重要的语言技能之一,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技能之一。英语阅读能力是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和前提。
二,英语阅读能力的分析
阅读是一种言语活动。在这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被称为“阅读能力”或“阅读理解能力。”要具备这种能力,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一个拥有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的人,在读有关内容的英文材料时,要比不具备这方面知识的人轻松得多,理解的也会透彻得多。他不仅能够理解文中所说的内容,而具还能够将文中所讲的内容与文中未讲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如果不具备这些知识,他就不可能达到对文章的透彻理解。
要想进行有效的阅读,除了具备上述的能力外,还要具备篇章的知识。例如,要尽快知道报纸的大概内容,就首先要了解版面的内容,然后找到感兴趣的版面,先读标题,后确定要读的内容。我们要想了解全书的内容,首先要阅读内容提要,然后阅读目录和前言。所有这一切都清楚地表明,篇章知识是有效阅读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英语阅读的方法
1. 导读 ( Preparation for reading )
导读是在阅读文章之前的准备。阅读材料涉及到天文地理、历史人物、环境保护、自然灾害、工作生活、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体育卫生、人权、政治等各个领域。体裁有记叙、书信、日记、小品、戏剧、传记、诗歌、说明文等。在导读过程中,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内容和不同体裁,适当地查阅一些与文章有关的背景知识,帮助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将大大激发对材料的兴趣,明显提高阅读的`效果。
例如在读题为American English一文时,可以利用收音机或录音机,有选择地转录BBC和VOA的英语节目,听原汁原味的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听完之后判断并注意英美英语在发音、拼写和用词上的差异。然后把这些差异一一列出来进行比较。
A.在词汇方面的差异:
美国:gas, baggage, mail, movie,
英国:petrol, luggage, post, film,
B.在拼写方面的差异:
美国:check, jail, color, favor, center,
英国:cheque, gaol, colour, favour, centre,
C.在发音方面的差异:
美国:again [ 'gein], clerk [klз:k], dance [d?ns]
英国:again [ 'gen], clerk [kla:k], dance [da:ns]
2.掠读 ( Skimming )
掠读是由阅读目的所决定的。在进行掠读时,不需要详尽地理解所读材料,只是了解阅读材料的基本信息,快速浏览全篇,领会主旨或抓住主要内容。可以跳过细节,跳过不重要的思想和例子。
掠读是一个人可能达到的最快的阅读速度。例如在课外阅读时,想在五分钟内了解一篇文章的大概内容,或者想在考试前几分钟内将要考的内容再复习一遍,都可以用掠读的方法。
掠读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1) 抓住段落特点
每一篇文章都是由各个段落组成的,而每一个段落都是提纲的一个要点,只要抓住了提纲的要点,也就抓住了整个段落的意思,才能迅速地获取阅读信息。
(2) 抓主题句
一个段落只有一个主题思想,主题句是表达段落中心思想的句子,它是一个段落中关键性的句子。抓住了主题句,就抓住了段落的中心思想,就抓住了段落的纲。主题句的位置可能有三种情况:一是主题句位于段首;二是主题句位于段末;三是主题句位于段中。主题句位于句首的情况最为普遍,通常为段落的第一句或第二句,找出每段的主题句,进行归纳总结,就能增加理解的深度。
3.检索读 ( Scanning )
同掠读一样,检索读也是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掠读是从阅读材料中获得大意,其目的是了解阅读内容的概要。检索读是从阅读材料中寻找某些特定的信息。掠读是事先对阅读材料一无所知,而检索读则是在对阅读材料有所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
检索读的步骤如下:
(1)学生要时刻清楚地记着自己要寻找的特定信息。
(2)学生应迅速沿着文章自上而下扫视,时刻期待所找信息从未读部分显现出来。
(3)若找到信息,应该仔细看一看,证实所找信息是否确定。在检索读时,心中带着问题,看一看文中是不有问题的答案。
4.猜词性阅读
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特别是在掠读或检索读时,如果遇到不懂的词或句子,手头又没有辞典的情况下,怎么办?这时可利用上下文线索猜测词义。要培养高效的阅读能力就要学会利用生词的上下文去寻找猜词懂意的线索。后文的阅读往往能澄清整段的意思,对整段意思的理解又反过来为理解生词提供了整体背景,使猜测有了可寻的线索。猜词性阅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
(1)根据构词法理解词义;
While early settlers had killed bison for food, now the killing became more widespread.
widespread是一个合成词。把它分开成为wide, spread就可知其意。
(2)根据上下文理解:
Now they could ride horse, it became easier to hunt the bison, a type of cattle which used to exist in huge number on the plains of America.
当不理解这个词时, 可根据后面的解释来理解这是 a type of cattle.
(3)根据句了结构理解:
Thus one simple fact, a change in the number of bison, had an effect on the whole wildlife chain of the plaons.
通过分析句子成分可知,a change…bison是fact的同位语。主语是fact,谓语是had an effect on …根据上文所述可理解此句。
5.细读 ( Close reading )
扫清语言障碍是细读的首要任务,在经历了前面的掠读和检索读后,应该对阅读材料的大意和思想有了整体的理解,但是对于一些句子和单词的意思,也就是细节,还不是很清楚,这时就需要细读或称为精读。
细读的过程包括理解生词词义、结构表达的意义及句子表达的语法意义。可以对句子的结构进行语法分析和判断。这样做可以扫清在阅读过程中的语言障碍。然后把文章的中心提出来,进行分析、总结和概括,并揭示各分论点之间的内在关系,深入到课文的内部结构中去理解文章,理解作者意图,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综上所述,英语阅读能力都是在大量阅读实践活动中培养的。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各种形式。阅读能力的全面发展要求系统化。大家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好的阅读技能,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培养英语阅读技能不仅要充分挖掘快速阅读能力的潜力,而且要注意提高阅读技能和消除阅读技能的障碍。只有熟练掌握英语阅读技能的学生才能高效率地阅读。这样的阅读活动,不但可以激发阅读的兴趣和动机,满足学习英语的成就感;而且还可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用英语思考、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和自学英语的能力。
[原创]A thank-you letter
Hi, Valerie,
How are you? have you got the approval for your new EP(Employment Pass).
If yes, congratulations!
I wanted to email to GP first, but temporally can't
find his address. It doesn't mean I don't want to write
to you, just feel like GP is more closer to me that
time.
GP told me that because of me you don't want to
talk to Kent either. I was very appreciateful, cause
I took this as my true friend's action! However, Rex
didn't do as you did at all!
I didn't talk to you much when we were in the same
company, though you just sat behind me. Last time I
thought even talk too much with another girl is
considered a great offence to my "wife". I was stuck
too deep to stay awake of this mass. Thank you and GP
so much for having given me great support when I
needed it badly.
I miss GP and you, really. Just hope one day we can
meet together and drink together. I am sure I won't
have a boss like GP again, not to mention a colleague
like you and Vincent. You guys left me the sweetest
memories in Singapore. How am I going to thank
you?
Please tell GP that I have mailed to you and let me know
his address as well. I want to email to him too. I'm
now at home being taken well care of by my parents.
They are about to buy me a car so that I can travel to
some other provinces in China. Ok, my daddy is back,
got to take lunch with him. See you.
All the bests to you and GP
Danny
[原创]About the F word
When I first started to learn English in middle school, I didn't know there is F word in vocabulary. Until many years later, browsing through a book about American Slang in the college library, I spotted the F word in an expression about cursing. I looked it up in my dictionary, but found nothing. Back then, we didn’t have computers or Internet, which gives you access to any sort of information in the blink of an eye, nor did we have DVD or VCD. The only chance we could watch American movie was that ring some weekday evening the American teachers played some movies brought from US on a VCR. The TV in our classroom was very small, and the sound was poor. And the room was always packed and had an awful smell of body odor, stale air, and lots of noises.
Honestly, I could understand disturbingly little of the movie, which had no subtitle and couldn’t be played back. All we studied was some stupid textbooks titled advanced English with passages written probably decades or even centuries ago by some famous writers or philosophers whatsoever.
Many years passed, we have more options of English learning, and my knowledge increases. I found that the f word is so widely used in English that no one could say his or her English is really good without solid knowledge of it.
To many beginners, teachers told them that the f word is a bad and crude word they should never learn or use. But I think this is terribly wrong. The f word, though often used as a verbal insult to other people as in “f you”, it is also frequently used to indicate anger, resentment, affection, or even care. Some good examples could be easily caught in the many popular American movies. “Where the f are you talking about?” “Where the f have you been” The speaker may be simply emphasizing an emotion of surprise, shock, or concern. The most interesting word incorporating the f word is “abso-f ing-lutely” in one episode of the TV show “Sex and the City”. If we don’t know how to use the f word, it is really hard to express a degree of certainty higher than the word “absolute”.
My point is that as language learners we should always keep in mind that sometimes what you see is not what you get. To learn a language better, it requires us so much more than hard work and practice. We need to expose ourselves to a more authentic language environment even 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people like us living and working in China. The earlier we expose ourselves to cross-cultural problems, the more obstacles we come across in learning English, the deeper we would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So challenge yourself and you would become tougher and smarter.
为了更好理解这篇文章,请观看以下电影:http://www.ebaumsworld.com/fwordflash.html
[原创]BEC高级--让我难忘的考试
又一年的BEC考试又要开始了.很多人急着复习备考了.平心而论,她在对测试非英语为母语的考生运用英语作为工具进行商务活动能力的方面还是比较有说服力和权威性的,所以对于将来有志进入(或已经进入)外企进行国际贸易的人员来说,这项考试还是值得一试的.特别是BEC HIGHER, 她对英语综合能力的评估力度相对更大一些.
由于BEC考试有她特有的特点,报考她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也正是由于她将英语和商务结合到一起,致使考试难度加大.无论是对于没有经过英语专业训练的非英语专业考生,还是对于学习英语专业但没有商务知识的考生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尤其如果是没有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只是在校学生,他们对BEC高级商务实务不是很了解,在解决具体考试内容的时候,就会有一定难度.
[原创]Government Officers
I had no idea what the government officers were like before I joined my bureau. I, however, had no positive impressions on them, because of some officers I approached when I was a salesman.
Of course, I usually contacted those who were in charge of purchasing. Those officers were/maybe still are proud, demanding and powerful. Some of them hinted me for returns and some just asked directly. I invited them for dinner sometimes, and they ordered the most expensive dishes. Some even asked for more services after dinner. Not until all the so-called services were done, did they want to release some useful information to us or sign the purchasing orders. That’s why I used to look down upon them. They were nothing but a big pile of shit to me.
And now I’m working as a government officer too, not only because I am tired of being a salesman, but I want a stable and reliable job. I don’t think this position will be my final career destination, though! It’s been three months since I joined in the bureau. I’m impressed by the government officers in my bureau, because they are far away from what I thought before. Some of them are really good and responsible people!
Our bureau is a bit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s, because we are in charge of all the trades and investments in the city. Local companies have to apply for invitation letters if they want their foreign customers, colleagues, friends, relatives or whoever to come to Shenyang to live or work. And we’re in charge of all the foreign companies in the city. Though we have great power in hand, we use it to get more legal foreign investments and for anything which could be helpful for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Some small problems still occurred to me after I became a member of the officers. I had no such experience on dealing with them before. For example: A section director asked me to translate a long essay for him. I said yes, but my boss was not happy because he said the director had no right to ask his man to do anything without his permission. I understood, cause he is my boss. I shall not take orders from other people, though their ranks are much higher than mine! So my boss asked me to leave his translation alone and let him to explain to the director. In fact, he forgot to do it, and I was there waiting for the consequence. It came to me pretty soon. The director told the president of my bureau that my English was poor. And don’t forget I just impressed the boss in a negative way. I smiled when I heard this, bitterly. “So what?” I asked myself. It’s no big deal. Danny’s English level has been proved by many foreigners, not only from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I have, at least, great confidence on my English skills.
This incident made me more mature. Working fo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not easy. As long as you’re sophisticated enough, you will definitely stand a batter chance to be promoted. You have to be bad, mean and whatever suitable for the job. I’m outta here, sooner or later. Like my brother told me before: if you work for the government, you’re gonna die soon.
Now I understand what he meant. Oops, being a government officer is not easy; being a good and innocent one is nearly impossible. So are you ready to be a government officer?
[原创]how to "use" english!!!
some people just dont know why after 10 years of learning they
still cant speak like a 10 year old native speaker. the only
reason or difference is that while you are "learning" english,
a native kid is "using" english.
a book just wont get you anywhere, but without a good book,
you cant go far either. so here is my idea, use the language
first, read when there is something you dont understand, but
before you go through this reading process, do ask a native
for help first.
i spent 3 years on this and it definitely worked. i hope
newbies could do like i did, but one thing for sure, you will
never be as good at this as you wanna be, and this feeling will
either get you motivated or bored, if you can manage well, you
will see the big picture.
here is a website where you can meet a lot of native people,
www.facethejury.com , there is a forum which can be accessed
for free if you register, you can chat with native people on
that forum in real time, its much better than having a teacher
right? well, at least i think so.
you know, i avoid the chance to talk with non native speakers,
because i might learn from them, and they might become some
kind of habbit to me, which tells you not to use english with
your own kind, cause if you do it will not do you any good.
mistakes can happen, but make sure they dont come out all the
time, cause if they do your brain will register them and it
will be hard for you to correct later on.
dont you ever think going abroad to learn english is much better
than doing it in your own country and dont forget who you are, because if you forget who you really are, no one else would
remember that for you, and if you think going abroad can learn
the real thing, to some point you are right, but for most of
you, its a big mistake, who told you native speakers can accept
you as their friend when you still need to learn english? if
you cant talk fluently with them they will get bored.
dont argue, if a native spearker says "hey whats up", you just
need to accept the fact that they dont use "hello how are you",
just register that piece in your mind and use it the next time
you see someone you know, "habbitize" yourself. "ima tell you
like dis," grammar rules dont work very well in real conversations
if you see what i mean.
"is" and "are", you dont know how to use them? maybe a native
speaker doesnt know that either but they do know how to use
them in a "right" kind of way. "who you think you is?" does
this one sound right to you? cause it does sound right for a
native. whatever a native says, its right, if you follow,
you will become more like them.
alright, im sick of this long ass sh*t, enough for you to
get my point...(or maybe i need to write more?)
;❼ 如何有效实施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的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感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对《英语课程标准》的这一建议,教师还需从理论上进行深层的追问,对具体实施策略的探寻还需更加深入。唯如此,当体验感悟成为英语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的又一个着力点时,也将成为提高阅读教学效益、提升学生外语素养的新的增长极。 一、诠释:体验感悟的内涵与特点 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有意义的活动。具体落实到阅读任务,体验是让学生直接接触阅读材料,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内心需要出发,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动眼、动口、动手、动心,诵读、联想、想象,凭借直观感觉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对英语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切身感受,仔细体味,深入揣摩,全身心投入文本之中,走进作品的生命,亲历阅读实践活动。感悟,是领会的意思,感悟主要凭借经验,而经验是人们分析、提炼的感性认识的沉淀,特别是表象认识的结晶。人的感悟是高于感性认识的认识,但是感悟与感性认识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表象认识的升华。 感悟既是感性的,又不排除理性的成分;感悟既是感性认识的终结点,也是理性认识的发端。它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互相渗透,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交汇点。体验是感悟的基础,感悟是体验的升华。 1.主体性。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活动,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直面文本,与文本展开平等对话,把握其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所以“感悟体验”阅读教学模式的第一个特征就是主体性。 2.形象性。阅读时,体验感悟的对象是文本描绘的社会生活、人物形象和文化风俗等,它们往往充满了形象性。形象是引发联想、触发体验的物质基础。当阅读主体面对文本,走进文本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与栩栩如生的形象进行亲切“对话”,才能对文本内容感同身受。没有形象,体验感悟就成了无源之水。 3.情感性。体验感悟的对象具有情感性,这种情感既有流露于字里行间的作者的喜怒哀乐,也有文本人物的酸甜苦辣。对象的情感性是体验感悟的触发剂,是体验感悟的发动机。“在体验的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 4.直觉性。在阅读过程中,体验感悟大多不需要经过明确的思维步骤,不需要经过严格的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演绎,不需要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作过多的条分缕析,凭借已有的言语经验,往往就能直接迅速地对文本的词汇、句子乃至篇章的情意和表达技巧等进行直接的感受和领会。 5.多维性。体验感悟所针对的教学目标从单一的认知目的走向兼顾方法、过程、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多维目标,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在全面育人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不仅有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英语语言这一交际的工具,而且有助于学生情感意志的发展、精神世界的开拓、多元文化的传承、心理素质的提高、健全人格的铸造、行为习惯的养成等。 6.独特性。阅读是与文本的对话。由于每个读者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文化背景、审美情趣千差万别,所以,阅读主体对文本的解释过程称为一种融注了读者感知、想象、理解、感悟的发现性活动,阅读的体验、感悟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二、追问:体验感悟何以能成为阅读教学增长极 1.重体验感悟显现了英语的特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英语课程的基本特点。”现行英语教材特别是阅读教学文本材料与以往教材则明显不同,多数情况下,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场景、形象、意境、故事,这些需要通过体验去感受,它们的意蕴需要通过感悟去获取。在此活动中,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实现作品向读者的移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情绪的感染的过程中,体察、玩味和领悟文本演绎的语言形式,积累英语语言经验,学习表达技巧,掌握语言规律。 2.重体验感悟是遵循英语学习规律的体现。英语学习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核心任务。能力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无知必无能,这是普遍的规律。
❽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复激发学习动机,这制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
学习是一个主体认知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感、态度的影响与支配。正如布鲁纳所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二、扩大词汇量,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正如威尔金斯所说:“没有语法人们表达的事物会寥寥无几, 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
三、增大阅读量,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并不是有了兴趣、扩大了词汇量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学生将学与练结合起来,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来提升。
四、培养英语思维习惯,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核心
英语是一门语言,对于母语非英语的高中生来说,英语学习最大的障碍来自于母语的干扰,这是困扰广大教师,制约教学效益的重要因素。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变以往的分析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以扩大词汇量为基础,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良好习惯,切实推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
❾ 怎样实施阅读教学的新方略
[摘 要]新英语课程标准建议阅读教学要注重体验感悟。注重体验感悟显现了英语语言的特性,也遵循了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阅读教学中倚重体验感悟的主要策略有:切身体察、活化形象、诵读涵泳、点拨促悟等。在体验感悟的同时,辅之以语法知识的学习,伴之以理性的思考和系统的训练,那么体验感悟将成为提高阅读教学效益、提升学生英语语言素养的又一增长极。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1043482.htm[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 体验 感悟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的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感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对《英语课程标准》的这一建议,教师还需从理论上进行深层的追问,对具体实施策略的探寻还需更加深入。唯如此,当体验感悟成为英语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的又一个着力点时,也将成为提高阅读教学效益、提升学生外语素养的新的增长极。 一、诠释:体验感悟的内涵与特点 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有意义的活动。具体落实到阅读任务,体验是让学生直接接触阅读材料,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内心需要出发,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动眼、动口、动手、动心,诵读、联想、想象,凭借直观感觉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对英语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切身感受,仔细体味,深入揣摩,全身心投入文本之中,走进作品的生命,亲历阅读实践活动。感悟,是领会的意思,感悟主要凭借经验,而经验是人们分析、提炼的感性认识的沉淀,特别是表象认识的结晶。人的感悟是高于感性认识的认识,但是感悟与感性认识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表象认识的升华。 感悟既是感性的,又不排除理性的成分;感悟既是感性认识的终结点,也是理性认识的发端。它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互相渗透,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交汇点。体验是感悟的基础,感悟是体验的升华。 1.主体性。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活动,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直面文本,与文本展开平等对话,把握其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所以“感悟体验”阅读教学模式的第一个特征就是主体性。 2.形象性。阅读时,体验感悟的对象是文本描绘的社会生活、人物形象和文化风俗等,它们往往充满了形象性。形象是引发联想、触发体验的物质基础。当阅读主体面对文本,走进文本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与栩栩如生的形象进行亲切“对话”,才能对文本内容感同身受。没有形象,体验感悟就成了无源之水。 3.情感性。体验感悟的对象具有情感性,这种情感既有流露于字里行间的作者的喜怒哀乐,也有文本人物的酸甜苦辣。对象的情感性是体验感悟的触发剂,是体验感悟的发动机。“在体验的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 4.直觉性。在阅读过程中,体验感悟大多不需要经过明确的思维步骤,不需要经过严格的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演绎,不需要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作过多的条分缕析,凭借已有的言语经验,往往就能直接迅速地对文本的词汇、句子乃至篇章的情意和表达技巧等进行直接的感受和领会。 5.多维性。体验感悟所针对的教学目标从单一的认知目的走向兼顾方法、过程、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多维目标,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在全面育人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不仅有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英语语言这一交际的工具,而且有助于学生情感意志的发展、精神世界的开拓、多元文化的传承、心理素质的提高、健全人格的铸造、行为习惯的养成等。 6.独特性。阅读是与文本的对话。由于每个读者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文化背景、审美情趣千差万别,所以,阅读主体对文本的解释过程称为一种融注了读者感知、想象、理解、感悟的发现性活动,阅读的体验、感悟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二、追问:体验感悟何以能成为阅读教学增长极 1.重体验感悟显现了英语的特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英语课程的基本特点。”现行英语教材特别是阅读教学文本材料与以往教材则明显不同,多数情况下,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场景、形象、意境、故事,这些需要通过体验去感受,它们的意蕴需要通过感悟去获取。在此活动中,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实现作品向读者的移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情绪的感染的过程中,体察、玩味和领悟文本演绎的语言形式,积累英语语言经验,学习表达技巧,掌握语言规律。 2.重体验感悟是遵循英语学习规律的体现。英语学习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核心任务。能力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无知必无能,这是普遍的规律。英语能力培养需要掌握积淀知识。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是在一定的语境里通过倾听、模仿、实践,学会了正确、明白地讲英语,而不是事先学习语法知识然后根据规则去遣词造句;通过对文本的学习、感受、模仿、迁移,学习写作,而不是事先学习抽象的写作方法,然后依照这些方法下笔成文。所以,英语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接触大量感性的英语材料,通过实践活动直观地掌握英语规律,形成英语能力。 3.重体验感悟合乎英语的特点。英语语言不仅讲究规律和逻辑,追求严谨和精确;而且讲究直觉感悟,追求韵味和意境。英语和其他语言一样,从本质上也充满感受和体验的精神。由于英语的词汇同样蕴藏了丰富的理性感受,将这些基本单位组合起来就成为一幅幅生动可感的具象,因此,体验和感悟在阅读英语作品时凸显出其独特的作用。 三、探寻:体验感悟应怎样成为阅读教学的增长极 1.切身体察。主体感受言语对象是以自身的经历为起点的。感悟源于深层的生活阅历。 (1)联系生活。心理学研究表明,越逼近原型,体验越快、越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点积聚起来,积聚越多,了解就越深切。”对于文本中那些学生有生活体验的内容,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感悟。有时,文本反映的生活是学生不曾经历过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布置生活作业,让学生亲历类似于文本反映的生活,以加强体验、促进感悟。 (2)设身处地。语言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在广告题材的阅读材料中经常会出现谚语活用或习语套用,个别字句也能折射出文化习俗。如汉语中的“龙”被古人视为权力、地位和尊严的象征,古时候被制成图腾加以顶礼膜拜;但在英语中,龙(dragon)却被认为是口喷毒火、身长双翼、凶残的怪物。正因为文化释义的不同,所以“柯达”胶卷在美国的广告词是:My son kill his last dragon.画面是一个小男孩手执宝剑,面带满足的笑容,这在美国人看来是一种成功的标志。而在崇尚大家庭和大团圆的中国,“柯达”广告的画面则是一家几口的合家福,其乐融融,广告词是“享受这一刻!” 2.活化形象。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文本,大多充满形象。而文本的形象,与影视、绘画、雕塑等形象不同,它不具有实体性,不能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必须借助言语这个中介诉诸读者的想象和再创造。 (1)想象还原。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把言语对象经过再造想象,逐一转换为新的形象,让学生译解作者言语编码,入情入境,步步还原出作者所反映的各种事物的表象及作用和意图,心领神会。这一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也常常是感悟的过程。建立在由表及里的内心体验基础上的感悟,内在而持久。
(2)呈现情境。有时候,单凭再造想象、还原形象可能有困难,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言语描摹、画面再现、媒体演播等方式,再现文本的生动情境,让学生宛如身临其境,感受体验,从而获得感悟。例如,在执教British Festivals 时,老师设计的课件第一步是呈现一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给出相应的单词,引导学生快速认读、感知和领悟单词。接着,多媒体课件呈现一组东西方不同节日的庆祝画面如西方的圣诞节、感恩节,中国的春节和中秋节。根据课件创设的情景,学生能迅速调节大脑神经和情感节奏,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以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的积极状态,能很快感知本课的话题是与节日有关,并全力把重点的教学活动推向“高潮”,即通过多种形式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整体理解、判断、归纳、推理等能力,最大限度实现课前预设的能力达成目标。
3.诵读涵泳。所谓涵泳,就是沉浸其中,细细体味。涵泳的基本方法就是诵读,熟读。这是学生感知教材和获得审美享受的基本途径,它把无声无视觉形象的文字化为有声的听觉语言,把符号载体还原成一种真情实感。诵读过程中,通过口、眼、心、耳等各种感官全身心地进入文本,由读生感,感中得悟,产生审美愉悦,激发审美创造,陶冶心志。
许多英语文学作品,特别是文学名著,往往是语言运用的典范。这些语言既达意,又传神;既有思想的凝练,又有感情的汹涌;既有哲理,又有幽默;既有形象的突出,又有情节的吸引;既有悬念的联想,又有意境的感受;既有悲欢离合的交替,又有喜怒哀乐的震撼;既有作者的呐喊,又有角色的呻吟,等等。诵读涵泳作为语言精华的文学作品,既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技能。
4.点拨促悟。体验感悟是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但教师的点拨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早已是人们的共识,有其合理性,但单纯的自我诵读涵泳是一种渐悟的过程,参悟所得尽管刻骨铭心,但也有效益不高之虞。同时,阅读中的感悟常常是在特定情境、特定因素促发下产生的,我们常称之为“顿悟”。实践也证明这种引导、点拨常常会让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呈现出柳暗花明的教学境界。如果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信念上的自觉、行动上的顺应、目标上的认同,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达到教学活动的共振。
四、反思:体验感悟不能抛弃理性和训练
良好的阅读教学从来不曾让理性远离课堂,在英语课改的今天也不应让理性走开,它们与偏重感性的体验感悟完全可以取得相得益彰的互动效应。而科学的语言训练,也是提升学生英语素养的必经之路,在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
1.体验感悟应与理性相结合。语法知识、理性的归纳、分析、判断和推理,不仅本身也是阅读的手段,而且可以成为体验感悟的一种助动力。
首先,语法知识是体验感悟的背景。掌握英语语法并不是阅读教学的终极目的,但体验感悟并不排斥语法学习。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感悟是以自身的生活经历、知识经验为背景的。作为背景的知识,不独有感性的,也有理性的。一方面,学生顺利阅读,走近文本,不同程度地需要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方面的知识基础。这些语法知识的多寡,往往决定体验感悟的深浅和水平;另一方面,在体验感悟的过程中,又会从文本中学加深对语法的理解。这些知识的积淀,可以成为后续学习的知识背景,从而不断提高学生体验感悟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理性思考是体验感悟的伴侣。阅读过程中,体验感悟,始终伴随着思考,尤其是感悟阶段,这应该也是英语课程标准将感悟和思考并提的原因。思考愈深入,感悟愈深切。思考,既有感性的思考,也有理性的思考,而二者常常彼此交融。
此外,在阅读教学的过程,还应让学生掌握理性的学习方法,学会自能读书。比如,解词析句方法,心到、眼到、口到的“三到读书法”,边读边画边记的注读法,还要在阅读中学会查阅和运用信息资料的方法,等等。
2.体验感悟应与科学的训练比翼。体验感悟与科学的语言训练,对于阅读教学,犹车之双轮、人之双脚、鸟之双翼。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独立式”。将静态的语言材料,或者从动态的课文语言中析出词汇语法,编拟各类习题,让学生反复独立练习。二是“依存式”,即在学习课文,体验领悟意蕴的同时,积累、运用语言;在积累运用的过程中,加深体验和领悟。科学的语言训练,就是要将两种方式的训练进行合理搭配,使之各得其位,各尽其长。“独立式”训练,便于反复操作,长于牢记知识并转化为技能,但短于整体感悟和情感熏陶。这种训练适宜于在阅读教学课后适当、适量、适度地进行。“依存式”训练,对于知识点的识记不及“独立式”训练之长,却避其所短。阅读教学,特别是课内,应以“依存式”训练为主。“依存式”的语言训练,就是同时接受情感熏陶和形象感染的过程,以实现三维目标之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总之,指导学生英语阅读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给我们指导学生英语阅读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我们要让学生“自由活动、自主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指导高中学生英语阅读时,不但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使他们能达到“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的境界;带领学生跳出题海,徜徉书海,感悟文化的差异,体味阅读的情趣,体验阅读所带来的成功的激情,这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英语阅读。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洪君.“悟性”新说[J].理论探讨,2000.
[3]童庆炳.现代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4]魏国栋,吕达.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❿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好的教学活动有哪些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
摘要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语言输入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学目标之一。初中英语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有三个,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和教学过程设计。本文以笔者的实习经历为例,对教学活动的单个环节进行了逐步分析。
关键词:前端分析 目标分析 过程设计
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是教师充当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逐句翻译文章大意,教师设法向学生解释大量的语法知识点,这就是所谓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堂课下来,学生容易疲劳,感觉既枯燥又乏味。同样,这样的模式也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不可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关于怎样设计初中阅读课的教学活动,下面我就从教学活动设计基本过程的各个环节来逐一阐述:
一、阅读课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1、对于学习者的分析。初中生刚正式接触英语这一门学科,对一门新鲜的学科还是感到好奇并且极其愿意学好的。但正因为从前没有学习的经验,所以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和习惯要靠教师来设计和培养。教师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既要逐步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评估他们对这一门学科的兴趣和意见。
2、学习需要分析。《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叫学生学。” 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且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英语阅读课教学目标分析。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目标英语》的广泛使用,对初中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句型,词汇和语法,但初中生阅读的学习不能仅依赖于语法,句型和词汇量,还要依赖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而阅读策略是在老师系统的,长期的培养下形成的,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技巧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 英语阅读课的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处理。对于阅读内容,教师必须注意结合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语言程度,循序渐进,精心选择,合理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在阅读的初级阶段,教师应尽量避免传统枯燥的填鸭式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到了中高阶段教师应加大课堂输入,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阅读能力,拓宽视野,开发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媒体的选择。在英语教学中、对教学媒体的研究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科学、合理、恰当地选择教学媒体 ,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功能和优势 ,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英语学科的教学媒体有直观教具和电教设备两种。如教师的言语、表情及演示 ,各种实物或模型 ,图片、图表和简笔画、黑板及各色粉笔等属于直观教具 ;而录音、录像、幻灯、投影及计算机等属于电教媒体 ,这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现代英语课堂上的新宠。在考虑如何运用以上各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时 ,需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学生状况及媒体特性等方面来进行选择。
3、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习英语的主要的途径之一。那么在阅读课中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新教材摆脱了传统的逐字逐句分析课文,死抠语法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导入(presentation)——阅读(Reading)——练习(practice)”的教学模式。
下面结合我在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阅读课的实习,作为案例逐步分析。
教学设计案例:3a Read the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tags.
教学材料: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材
一、 前端分析
这篇文章讲得主要是Huaxin 服装店大甩卖。如果按照传统的模式来教,逐句分析课文,这样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倦怠。初一的学生刚接触英语,所以教师必须要做到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以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 、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解决文章提出的问题,了解文章的主要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谈论商品价格。
三 、 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
本篇阅读与我们这单元刚学到的新句型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有很大的补充作用,谈论衣服鞋袜等各种商品的价格,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是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的。
(2)教学媒体的选择
这节课需要学生跟录音大声朗读,因此需要一些播放设备。同样地,教师也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服装类的图片,以活跃课堂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3)教学方法的选择
1、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Pask-based Learning)进行教学。
2、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新单词和新短语仿照原文写篇服装店大甩卖的文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 、 主要的教学流程
1、先听录音 掌握大意
首先让学生同一边录影材料,让学生完成题目中要求填写的价格标签,同时,使用幻灯片展示衣服鞋袜等各种商品的图片,产生情景效果,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活动。
2、提出问题 设置悬念
在上课之前,学生要合作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如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如下一些问题:
Q1, How much is the sweater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Q2,What are these socks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
Q3,Can Mary buy a yellow T-shirt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Q4,Lisa has 20 yuan,what does she can buy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这些问题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并不容易回答,但这些问题的次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3、团队合作 解决问题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先默读课文之后再自发地讨论这些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运学生们通过运用了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加强了对“How much...”句型的熟悉程度,而教师只是充当了引导学生正确地解决问题的角色,让学生培养了合作学习的精神。
4、合理安排 逐步引导
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逐句翻译文章的内容,再板书重要的语法知识点,这样的课堂只会让学生感到厌倦,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我选择让学生先听录音,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然后,让学生再跟录音读,在读的过程中,再向学生解释一些need、want、sweater重要的词汇和语法,并适当引入了pink、purple、jacket等新词,虽然生词量有所增加但效果明显,这样学生不容易感到厌倦,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可以训练学生的发音,循序渐进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5、书面输出 反馈调控
为了检测学生对本篇文章的掌握程度,我选择让学生根据教材原文写一篇服装店大甩卖的文章,在学生完成文章之后引导个别学生上台读出自己的文章并要求其作出自我评价,让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我在充分肯定其写作成果的同时也指出村阿紫的不足,听过评价是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学生自信。另外,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强了语篇片意义的深层理解,这样整堂课下来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师,阅读课教学不能只重视知识点或停留在知识的识记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具备加工、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用自己的观点去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与此同时,让学生融会贯通,使书本上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开拓思路、勇于创新,更好地培养自己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能力。总而言之,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仍需不断探索和努力,让学生在充分掌握阅读技能的同时,享受英语阅读的乐趣。
参考文献及资料:1 尹俊华.教育技术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 盛群力,李志强.现代教学设计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合作学习”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5 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