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寓言故事
①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五大高分技巧
阅读是增长知识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余衡的重点。近年来,注重对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搏棚考核已成为中考的一大趋势。阅读理解能力影响并制约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也把培养阅读能力作为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要做好阅读理解,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分门别类识别文体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阅读内容更趋于信息化、时代化,突破了单一的故事、寓言等题材,内容涉及新闻、广告、科普、医疗、教育等,文章的体裁也从记叙扩大到产品说明、逻辑推理及实际应用等文体。不同的文体阅读的要求与方法不尽相同。
记叙文阅读主要抓四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表现,从中分析他们思想品质、性格特征等;议论文是阐明作者对人或事的好坏的立场观点,因此在阅读时必须正确把握文章的论点和论据,理清论证思路,再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应用文是最贴近日常生活的文体,它包括通知、广告、便条、申请书、个人简历,形式多样,题材各异,如图示、表格、地址、网址等,对这类文体的阅读应简明扼要地抓住所需信息,理解文章内容。
统览全篇摘录要点
阅读理解是对整个文章的目的、意图、观点、立场、态度以及内在的逻辑关系的理解,而不是断章取义的一孔之见,所以统览全篇和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这些问题会给你提供信息或暗示文章中的一些重要细节。
如2002年本市中考试卷C篇阅读并回答问题中,通过对全篇的布局谋篇以及问题的设置看到的不是片言只语,而从中感悟到人文思想的体现,人类和自然界生态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得出第6小题:From the passage,we learn that___.答案为B:
The rainforest people have done some- thing to protect their home.
在统览全篇的同时要注意要点的摘录,因为一些显性的答案是可以从要点中直接回答,而隐性的答案则是要通过对全篇的理解才能得出。统览全篇,摘录要点亦有利于检查时节省时间。
开动脑筋推测词意
初中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规定,学生能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并能不借助词典读懂含有3%生词的语言材料,换言之,这就是促使学生的知识内化的过程,学生要通过知识内化将内隐的心理活动转换为外显的行为,可以借助以下的几种方法完成内化过程:
根据上下文猜测词意
如闸北区2003年中考模拟题,阅读B篇中p assed away,根据上文的An illness had kept the boy home和下文写给Rick的信中可以猜测出基毁则意为“去世”。
根据构词法猜测词意
前缀un-表反义词,如happy、unhappy,fair、unfair,important、unimportant等。
后缀- ment表名词,如develop、development,state、statement,argue、argument等。
后缀-er、-or或-ist表同源名词,如c alculate、calculator,visit、visitor,law、lawyer,wait、waiter,sci- ence、scientist,art、artist等。
② 初中英语怎么学好的方法
想要了解初中英语学习方法的小伙伴,赶紧来瞧瞧吧!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初中英语怎么学好的方法”,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初中英语怎么学好的方法
一、要把基础打好
就想我们学习语文一样,英语学习首先也要把最基本的音标、口语、语法、单词学会。这几项应该是同时进行的;但是音标和语法是必须的基础;掌握了才能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英语,以后遇到生单词也能自己拼出来;遇到长句子知道句子的结构;能读懂。所以说这是首要的前提。要想学好英语,最基本的必须掌握。然后是常用口语,常用单词。
二、多写
鼓励大家写英语日记;用自己学过的单词和语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槐正中的词汇不多,大家学的词汇可能不够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换一种方法:学会用自己学过的表达,只要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坚持每天都写,你会发现自己所学的越来越多,可高明悔用词汇越来越丰富,表达起来越来越方便了。这对我们中考的写作是很有帮助的。
三、敢说多练
初中生学英语千万不要怕羞不敢读,不敢念,不敢说;这样是永远也学不会英语的。你想想,假如你不开口说话,怎么会学会说话呢?因此,同学们一定要敢说,敢练。和同学模拟对话,用英语和同学打招呼等。记单词时,边写,边记,边读;做到手脑口并用。一边写单词,一边正常声读出来,会加深对单词的读法和形态的认识和记忆,理解和记忆效果更好。
四、拓展学习,培养兴趣
培养英语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很多。阅读英语故事,短篇小说。遇到不会的就查词典;记录下来;看英语动画电影。
五、重在培养语感
学习英语,语感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培养语感的最好方法当然就是多读,多练。如果觉得练习的人少的话;建议大家一定要坚持晨读。早晨睡眠充足,记忆力好;把该记忆的常用语记住了,把该背的课文背下来。每天背诵新课文前,花5分钟时间把前一天的在背诵一遍;有利于保持记忆效果。
除了背诵,同学们还要多听;听英语原声带。试着听一句写一句;能把听过的句子写下来;然后再对照原文,看看自己哪里出错了。当然这是在自己认识单词范围内的。学习是不间断的过程,只有不断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拓展阅读: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有哪些
1.瞻前顾后。
你对一具体问题不要局限于一词一事,而应从短文整体考虑,从主线向外扩展,打开思路,前后上下对照。这样,可减少“钻牛角尖”和“繁琐分析”。而且,在中考试题中,即使是事实和细节题,也是“围绕或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
2.首尾突破。
大多数短文,尤其是新闻报道或议论文的第一段,或每段的第一句,常包含了全文的主要信息或基本观点;而结尾部分常是结局或结论。寓言或幽默文字的结尾也往往是点睛之笔或值得玩味之处。因此,抓住首尾往往就抓住了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3.先易后难。
即先做浅层易答之题,再做深层或复杂的或尚存疑惑之题,各个击破。这样,既可减轻心理压力,有了已完成的易题的内容作衬垫,有时还从中得到可喜的启示。
4.逻辑推理,做好深层理解题。
在实际阅读中,有时作者并未把意图说出来,阅读者要根据字面意思,通过语篇逻辑关系,研究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戚正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深层理解。深层理解主要包括归纳概括题(中心思想,加标题等)和推理判断题,是阅读理解中的难点。深层理解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必须忠实于原文;要以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为依据,立足已知推断未知,不能凭空想象,随意揣测;它要求读者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和逻辑推理,不能就事论事,以偏概全。只有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推理才有前提和基础。
中考英语作文怎么写
一、结构要清晰
结构清晰这点真的很重要,我们都知道,阅卷老师们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批阅上千份作文,而清晰的结构,会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自然就会喜欢你的作文。
二、时态要准确
英语作文除了结构,还有一个是阅卷老师最敏感的,那就是时态,这也是一篇作文是否得高分的关键。要明确文章的时态、同时人称要一致、数要一致、首尾要呼应。再根据内容要求,现确定事情是过去已经发生还是未来即将发生,比如记叙一件事要用一般过去时;写经常发生的事或对人物的描写,要用一般现在时;对于未来的憧憬要用一般将来时;过去的事情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过去延续到现在的状况都用现在完成时。一定不能乱用乱配。
三、短语运用要灵活
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候,要尽量使用有把握的词,避免不必要的失分。当然,定语从句、宾语从句等句型,在关键的时候用上一两个,会增添你文章的文采。在英语中存在很多简单又能表达很多意思的短语。这些短语的运用可以使作文更加原汁原味。
四、写全要点
近年的各地中考英语提示性作文比较多,也就是说写作内容几乎都有要点提示,确切地说就是给出写作提纲,通常都是3~5个提示点,这种作文,同学们一定记住不要逐字翻译,但是提示点必须在文章中有所体现。文章写得再好,如果缺少了要点就会扣分的。所以要点也就是文章的第二段内容,同学们要把提示点写全,然后围绕提示点充分发挥,丰富自己所写的内容。
五、书写要认真
这一点同学们必须高度重视,作文的书写一定要保持规范整洁,同一篇文章书写规范整洁的和书写混乱的之间可以有2到5分的差距。
给阅卷老师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你的书写,最简单的得分点就是我们的认真书写。工整漂亮的书写会给评卷老师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和愉快的心情,在扣分时自然会“手下留情”。
③ 中考英语语法:阅读理解的考查范围及解题技巧
《阅读理解的考查范围及解题技巧》由留学liuxue86.com我整理。本内容整理时间为05月12日,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阅读理解的考查范围及解题技巧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初中毕业生应达到五级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考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是拉开档次的题目。由此我们提醒那些对单项选择情有独钟的同学一定要注意把阅读作为复习的主要内容。因为阅读好了,就等于为做好各种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试想想,听力、单选、完型、改错,哪个不是在读的基础上做题呢?
阅读理解五级的目标部分描述如下:
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4、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
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6、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所谓阅读能力是指视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对所读材料的评价能力。
阅读理解对初三初四学生来讲是一种较高水平的能力要求,是一项难度较高的测试题。无论是在我们日常英语学习和复习考试中阅读都是不可忽视的一项主要内容,然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水平的提高也绝不是一日之功,必须明确要求,掌握方法,打好基础,不断总结,阅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考试中阅读理解主要题型
英语“阅读理解”题主要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评估能力等。试题中所选的阅读文章题材多样化,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历史地理、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体裁多样化,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以及新闻报道、广告、通知、操作说明、表格等各种文体。它要求考生阅读理解准确率高、阅读速度快。大致来说,主要针对如下方面:1.文章的个别词或句子;2.文章的某细节或情节;3.文章的主题;4.文章的背景知识;5.文章的结论或结局;6.文章内涵的隐义或寓意等。主要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评估能力等。
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
(一)、直接理解性题目
这种题目比较简单,只要通读全文,了解文中所叙述的重要事实或细节,就可以解答出来,有的甚至可以从文章的原句中直接找到答案。
(二)、语义理解性题目
题目要求对文中个别难词、关键词、词组或句子作出解释。解答这类题目时需要对有关的上下文,甚至整篇文章的内容建立准确、立体的理解才能做出正确答案。
(三)、逻辑推理性题目
这种题目有一定难度,往往不能直接从文中找到答案,而必须举告根据上下文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或对整篇文章进行深层理解后,才能找到答案。有时甚至还得联系作者的意图、态度等弦外之音、文外之意加以推理,才能获得正确答案。
(四)、归纳概括性题目
要求在阅读和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对文章作出归纳、概括或评价。解这种题目时,不能只凭文芹念中的只言片语而断章取义,比如涉及文章的标题(title)、主题(main idea)、结论(conclusion)、结局(end)等有关问题,都需要在细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所学语言知识、背景知识、生活常识、科学专业知识进行逻辑思维、推理、判断,从而获取文章中内隐的信息。
阅读题目的命制原则
1.考查学生在阅读中准确捕获信息的能正首明力。这就要求通过阅读短文,运用自己所学的语法、词组、短语等方面的语言知识,根据自己的理解,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情节,能回答短文后面所给的问题。
2.要求学生既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既理解文章的表层意思,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弦外之音”。
3.要求学生既理解某句、某段的意义,也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并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
4.要求学生既能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去理解,也能结合自己应有的常识去理解。
阅读题解题基本步骤
1.初读全文
(1)该题属于“语篇理解”题型。一般宜先通读短文全文,初步了解短文整体框架、大意及作者意向,并在抓住主要信息及各段中心内容的同时,标出有疑问或重要的地方。(2)也可以先扫读文章后的理解题目,明确要求,便于快速阅读全文时留意或抓住重要材料及关键词语。
2.再读全文
目的是加深对整体的把握及对文章主旨各段中心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思考并初步弄清或解决第一遍阅读时发现的疑问。
3.细读试答
在认真研读题目(“题干”和“选项”)、明确答题要求的基础上,再细读短文有关部分以便决定答案。这一步至关重要,既要细致,又要在整体把握的层面上上下照应、前后联系。一般说来,试题的先后次序与短文所述内容的次序是一致的,因而答题应按试题的次序逐个去做。答题原则应是先易后难,留下难题个别对待。
4.复读核查
试答完各题之后,再读一遍短文,瞻前顾后地逐一核对答案。在这一步,应充分利用和注意各题间的相互关联或对应,要着力抓住其中统带整篇的关键题目。关键题目正确与否会引起连锁反应。因此,切莫忽视这一点。
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1.审视标题,抓住中心
试题中有的文章有标题,有的没有,拟题人是有所考虑的,画龙点睛,龙就活了。标题是文章主题的高度凝聚。它能给我们启发和想象,想象文章的内容和走向。这样做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能提高做题的效率。
2.浏览全文,掌握全貌
如果时间紧,至少要快速通读全文,尤其是首两段。再把标题和文章内容结合起来,这样全文的梗概便一目了然了。
3.细读题目,抓住要点
细读文后的题目的目的在于审视这些题目是针对什么提出的。若文章短可先读短文,后看文后题目;若文章长,为了能迅速抓住要点,可以颠倒过来,先浏览题目,然后再读文章,这样就可以带着问题去读文章,能加深对要点的理解。
4.细读文章,掌握细节
这次应细品,不可一晃而过。可边读边用铅笔做些标记,把有关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起因(即五个W:who, what, when, where, why)划出来。 经过这样的处理,你对文章的内容和细节便会胸有成竹,对事态的发生、发展和解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5.理解大意,初选答案
一般短文都设有五个题目,对那些表层理解的题目可以断然选定。对那些深层理解的题目,应再查阅原文,但决不是简单重读,应找出依据,把所选答案代入文中,再确定正误。在选择答案时,对文章和选择题中的词语应结合上下文思考其确切意思,切忌望文生义,作出错误的判断。
6.复读全文,核对答案
要用全文的主题思想统率各思考题,研究其内在的联系和逻辑关系,并依次审核那些未获解答的题,对照题目,推测判断,确保理解无误。
7.瞻前顾后,首尾突破
对一具体问题不要局限于一词一事,而应从短文整体考虑,从主线向外扩展,打开思路,前后上下对照。这样,可减少“钻牛角尖”和“繁琐分析”。而且,在中考试题中,即使是事实和细节题,也是“围绕或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大多数短文,尤其是新闻报道或议论文的第一段,或每段的第一句,常包含了全文的主要信息或基本观点;而结尾部分常是结局或结论。寓言或幽默文字的结尾也往往是点晴之笔或值得玩味之处。因此,抓住首尾往往抓住了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做阅读理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忌不带问题。做阅读理解题时,应先把文章后面所给的考查题浏览一遍,然后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阅读。边阅读边选出考查表层情况问题的答案,从而提高阅读效果。
2.忌草率行事。在设计理解题时,设计者往往在四个选项中设计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这样答案干扰性特别强,容易迷惑考生。如果在发现一个看似正确答案时就草率定案,往往会掉进设计者设置的“陷阱”里。处理的方法是:对所给四个备选答案进行分析比较,在理解阅读材料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去伪存真,方可选出正确答案。
3.忌主观印象。少数阅读不明确题只需根据生活常识就可选出答案,而绝大多数则不然,考生必须按照原文来选定答案。因此,考生在做后一种测试题时,一定要排除自身的生活经验、经历和已有的知识等主观因素的干扰,按照文章实际反映的情况来选择答案。
4.忌囫囵定案。所谓囫囵定案是指考生在未完全读懂文章时就匆忙定案,结果往往选错答案。因此,尚未读懂的地方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一定要慢速多读几遍,直到读懂时再定答案。
5.忌忽略时间。做阅读理解题时,一定要从整体上控制时间,时间分配根据文章的难易程度有别。文中一两处没弄懂的地方可以暂且放置一边,等把全部题做完后,再回头来处理。因为做完题后,你的心情相对放松了往往会产生新的思路、新的灵感。即使做完题后时间所剩无几了,你再把未处理的题猜测一下也不晚,因为你仍然有选对的可能性。总而言之,阅读理解靠的是扎实的语言基础。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扎实的语言基础来自平时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和长期的知识积累。只要平时刻苦用功,打下扎实的英语知识基础,又掌握了较科学的解题方法做“阅读理解”题是不会太难的。我们学习英语不只是和别人交流,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阅读报刊书籍,研读名著,了解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等等。读文章必须理解,怎样才能验证初学者是否掌握了所阅读的文章呢?一般有回答根据短文内容所提的问题,有给出题干,留一个空,再给几个答案,让答题的人根据短文内容来确定正确的答案;也有在题干上留一个空,由答题人直接填写所缺的单词(有些难度比较大的题,则将要填写的词的首字母给出)。无论是哪一种题型,要想解这一类题,必须建立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阅读理解的考查范围及解题技巧》由留学liuxue86.com我整理
④ 中考关于阅读的英语作文: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以下是 考试频道为大型前凯家整理悔扒的《中考关于阅读的英语作文:Reading Makes a Full Man》,供大家参考。
同学们,在刚才的答题过程中,大家已经阅读和欣赏了诗歌、书评、杂志专栏、新闻、 寓言、科卜唤普故事等不同的材料。作家Francis Bacon曾说过:“ Reading makes a full man.”可见,阅读对于每个人的成长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请你根据以下信息提示,结合自己的观点,以“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为题,写一篇90词左右的短文,表达你对阅读的看法和计划。
要求:句子结构准确,要点齐全,内容合理,篇章结构连贯。
One possible version
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Reading is very important in our life. We can get knowledge through reading. It can not only open our minds but also make us more intelligent. Besides, reading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like English.
Textbooks, newspapers, magazines and other kinds of reading materials can help us know more about the outside world and help us grow into an excellent person.
I’m planning to read at least 5 books in the coming holiday. And I’ll spend more time reading every day in my senior high school life. 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Let’s start reading now.
⑤ 中考英语时有什么技巧
中考英语时的技巧
问:中考英语时有什么技巧
答:1、听力部分
听力部分重在考察学生听力辨音以及对内容的理解。整体难度不大,属于容易得分的板块。
在做题之前,应利用间隙时间审题,根据题干预测即将听到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做题的时候,手中握笔,对关键信息点做简要记录,并通过对话的重音、语气等判断人物关系、说话态度以及个人喜恶等。如果有要点漏掉了,应果断舍弃,不要影响后面的答题。
2、单选部分
该板块主要是针对语法、词汇和交际用语的考查。常考考点为:动词的时态语态、固定搭配、词义辨析、不定代词、名词词义辨析、形容词、副词、连词、情态动词表示推测、宾语从句等。
对于语法,考生要认真去分析其中的逻辑,而不能一味地硬记硬背;词汇板块,重在平时积累;而交际用语板块,重点考察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去归纳。纳逗迟例如,表感谢时,相应的答语有哪些;表达道歉,正确的回答方式有哪些,都要注重整理归纳。
3、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除了考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还要求学生对整篇文章逻辑联系有基本的理解,能在洞李具体的情景中辨析词义以及运用词组短语搭配。这是学生最易失分的板块。
在做完形填空时,利用词性分析的方法是解题的重要原则。平时尤其要注重词汇的积累,牢固掌握形近单词的意思及同义近义词组的辨析,同时还需注意熟词生义的现象,了解词汇的用法以及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含义,避免词义混淆和概念模糊。
4、阅读理解
初中阶段,阅读理解的体材多为记叙文、应用说明文,议论文考察相对较少。题材多样,常考的多数讲述亲情、友情和励志故事等。该板块分值通常较大,是学生容易得分的。
而记叙文,通常是通过讲故事、描写人物事迹或寓言故事,得出一个结论或者阐明一个道理,体现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要把握文章大意。
在做题之前,学生需要了解设题的四种类型:细节判断题、推理判断题、词义猜测题和主旨大意题,并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5、阅读理解填词
阅读理解填词是根据文章意思,填出文中所缺单词,使文章还原其本来面目。此题的难度要高于完形填空,往往也是学生感觉比较棘手的题目。不仅要在不完整的文段间判断文章大意,还要完成填空练习,兼顾单词的词性、词形和拼写等。
注重积累一意多词,并且也要用词性分析的方法来判断所填单词,此外,要特别注意词形。例如,一旦判断出该空所填为名词,就应立即考虑名词的单复数。若为动词,就要考虑时态语态,形容词副词要注意比较级等。
6、写作部分
写作是语言的输出,重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该板块在考前可以重点突破的。写作部分多以给材料作文的形式为主,用中文给出提示要点,内容多围绕学生的校园及学习生活展开。例如,倾诉学习烦恼、介绍(新来的)教师或同学、度假计划、旅游安排等,形式集中在通知、书信、E-mail,以及记叙文和议论文等方面。
中考复习常识
一、紧扣考试提纲,基础知识要吃透。
中考冲刺阶段,考生们往往都想趁着这段时期多做一张卷子,多看一本复习辅导书。对于这种盲目沉浸题海和各种复习资料之中的做法,很多教育专家表示并不赞同。
许多中考生复习都忽略了一份很重要的资料,中考各科目考试说明。考纲是备考的指导性文件,也是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学生们需要好好精研,将所提及的基础知识点结合书本扫清,夯实基础,查漏补缺。
越是临近中考,各位中考生越应该回归到书本,要弄清考纲对于各个知识点的掌握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这个时候依然盲目陷入“题海”之中,往往就会适得其反。
二、专题归类、建立知识系统。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二轮复习等是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课本的知识点都十分零散,难点重点薄弱点混杂其中。要将它们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整理归类,形成专题;针对自身薄弱环节形成一个专题来重点攻克,扫清知识盲点。
将课本的知识点整合为专题,从局部带动整体,了解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能够有效提高考生指乱对于各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毕竟中考是一个考核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考试,并不是简单独立的单元测试。
三、强化训练,注意积累错题。
中考复习的成效还是需要通过做练习来检验,通过不断加强练习来提高自己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掌握各种解题思路,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练习并不是单纯“题海战略”,应常备一本错题本,记录错题,及时分析错误原因。接近中考复习尾声,可以翻翻错题本,进一步清扫平日所忽略或者误解的知识死角。
复习备考,一定要紧扣考试大纲,要以课本教材为基础,善于将知识点归纳总结。通过不断模拟中考练习去提升解题思维能力以及考场应变能力,同时应该注意调整心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⑥ 英语初三一篇寓言故事设计教学设计应该怎样来设计
一、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这两则寓言故事讲了一件什么故事,弄清故事的情节,也就是弄清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要在掌握故事情节的同时,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想象、深入思考,一步步加深对寓言的形象地认识,体会蕴含的道理。(1)先让学生弄懂寓言故事的内容。(2)启发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简要地说说寓意。在学生弄懂了寓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
二、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互相讨论,解答。学习《亡羊补牢》可以抓住后悔、接受这两个词语,引导学生读书讨论,想想从后悔一词中了解到了什么?从?接受一词中明白了什么?从而悟出这则寓言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再也强调了养羊人修补羊圈后的结果,说明了有错就改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再也,就不能起到强调作用。
三、重视课后思考题。可以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个寓言故事。(但是不要让学生背诵课文)教师要尽量拓宽学生的思路,结合实际谈,讲的例子要多一些,广一些。思考练习题到最后。
寓言故事教学反思二:
这两则寓言故事不少学生都读过,但是对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就没有多少学生能讲的清楚。因此,在教这两个寓言故事时,我先让学生从文本入手,先吃透文本的字面意思。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在文章中找描写那个人心态的语句,找出来后反复读,边读边想,学生们对于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打开了表达的话匣子。有的学生说他异想天开;有的学生说,他不懂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节课学生学得轻松,我教的也轻松。
《寓言两则》教学反思四:
本课本是很有趣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两则寓言故事内容,语气都符合儿童的口味,作些简单的点拨,寓言、童话也是文章的一种体裁。但本课的学习效果很不好,本人课前也作了充分的准备,由于学校今天正在演练突发事故的演习,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会儿失火警报拉响了,一会儿地震前照学习警报响了,一会儿房屋倒了……老师、学生都搞得像真有那么回事。绕乱了所有的教学程序与教学思路,只好顺其自然,干脆改变教学思路,零时出示了阅读要求,让学生完全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因为演习的干扰,学生难以静下心来,最后本人干脆从课文内容的表面结束了新课内容。
但在改变教法的过程中,阅读感悟写法,本人并没有忽视。本文是两则寓言,通过短小的故事,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使人们受到教育,那么又如何写寓言呢?(学文致用这是本人在语文教学中的精神)。点拨(写寓言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一般方法。写寓言时,一般先确定寓意,也就是确定要讽刺和劝诫人们什么。然后从生活中选取能够表达寓意的材料,再写作。比喻法。就是用比喻的方法或借此喻彼,或借远喻近,或借古喻今,或借小喻大,把深刻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会出来。例如,《龟兔赛跑》。夸张法。就是用夸张的方法写,或把事情夸大,或把事情缩小,借此,给人以劝诫或讽刺。例如《刻舟求剑》。拟人法。就是用拟人的方法。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本不具有人的情感,但写寓言时,给它们赋予人的言行,心理活动和情感等,把它们当作人来写。例如、《小槐树和小柳树》
⑦ 求2006年广州市中考题和答案
秘密★启用前
广州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数 学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三大题25小题,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第1面、第3面、第5面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
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
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同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涉及作图的题目,用2B铅笔画图.答
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
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
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市某日的气温是一2℃~6℃,则该日的温差是( ).
(A)8℃ (B)6℃ (C)4℃ (D)一2℃
2.如图1,AB//CD,若∠2=135°,则么∠l的度数是( ).
(A)30° (B)45° (C)60° (D)75°
3.若代数式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 ).
(A)x>0 (B)x≥0 (C)X≠0 (D)x≥0且X≠1
4.图2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则该物体的形状是( )
(A)圆锥 (B)圆柱
(C)三棱锥 (D)三棱柱
5.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个根分别为( ).
(A)Xl=1, x2=3 (B)Xl=1, x2=-3
(C)X1=-1,X2=3 (D)XI=-1, X2=-3
数学试卷第1页(共4页)
6.抛物线Y=X2-1的顶点坐标是( ).
(A)(0,1) (B)(0,一1) (C)(1,0) (D)(一1,0)
7.已知四组线段的长分别如下,以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l,2,3 (B)2,5,8 (C)3,4,5 (D)4,5,10
8.下列图象中,表示直线y=x-1的是( ).
9.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相邻边长分别为10和16的矩形,则该圆柱的底面圆半径是( ).
10.如图3一①,将一块正方形木板用虚线划分成36个全等的小正方形,然后,按其中的
实线切成七块形状不完全相同的小木片,制成一副七巧板.用这副七巧板拼成图3一②
的图案,则图3一②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整个图案面积的( ).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2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计算: ÷ = .
12.计算: .
13.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1,一1),则k的值是 .
14.已知A= , B= (n为正整数).当n≤5时,有A<B;请用计算器计算当
n≥6时,A、B的若干个值,并由此归纳出当以n≥6时,A、B问的大小关系为 •
15.在某时刻的阳光照耀下,身高160cm的阿美的影长为80cm,她身旁的旗杆影长10m,
则旗杆高为 m.
学试卷第2页(共4页)
16.如图4,从一块直径为a+b的圆形纸板上挖去直径分别为a和b的
两个圆,则剩下的纸板面积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02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9分) 解不等式组
19.(本小题满分lO分)
广州市某中学高一(6)班共54名学生,经调查其中40名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近视眼
病,初患近视眼病的各个年龄段频数分布如下:
初患近视眼病年龄 2岁~5岁 5岁~8岁 8岁~11岁 11岁~14岁 14岁~17岁
频数(人数) 3 4 13 a 6
(注:表中2岁~5岁的意义为大于等于2岁并且小于5岁,其它类似)
(1)求a的值,并把下面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画完整;
(2)从上研的直方图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只限写出一个结论)?你认为此结论反映了教育与社会的什么问题?
20.(本小题满分10分)
如图6,甲转盘被分成3个面积相等的扇形、乙转盘被分
成2个面积相等的扇形.小夏和小秋利用它们来做决定获胜
与否的游戏.规定小夏转甲盘一次、小秋转乙盘一次为一次
游戏(当指针指在边界线上时视为无效,重转).
(1)小夏说:“如果两个指针所指区域内的数之和为6或7,
则我获胜;否则你获胜”.按小夏设计的规则,请你写出两人获胜的可能性肚分别是多少?
(2)请你对小夏和小秋玩的这种游戏设计一种公平的游戏规则,并用一种合适的方法
(例如:树状图,列表)说明其公平性.
数学试卷第3页(共4页)
21.(本小题满分12分)
目前广州市小学和初中在任校生共有约128万人,其中小学生在校人数比初中生在校人
数的2倍多14万人(数据来源:2005学年度广州市教育统计手册).
(1)求目前广州市在校的小学生人数和初中生人数;
(2)假设今年小学生每人需交杂费500元,初中生每人需交杂费1000元,而这些费
用全部由广州市政府拨款解决,则广州市政府要为此拨款多少?
22.(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7 ⊙0的半径为1,过点A(2,0)的直线切
⊙0于点B,交y轴于点C.
(1)求线段AB的长;
(2)求以直线AC为图象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3.(本小题满分12分)
图8是某区部分街道示意图,其中CE垂直平分AF,
AB//DC,BC//DF.从B站乘车到E站只有两条路线有直
接到达的公交车,路线1是B---D---A---E,路线2是
B---C---F---E,请比较两条路线路程的长短,并给出证明.
24.(本小题满分14分)
在 ABC中,AB=BC,将 ABC绕点A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得 A1B1C1,使点Cl落在
直线BC上(点Cl与点C不重合),
(1)如图9一①,当 C>60°时,写出边ABl与边CB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2)当 C=60°时,写出边ABl与边CB的位置关系(不要求证明);
(3)当 C<60°时,请你在图9一②中用尺规作图法作出△AB1C1(保留作图痕迹,
不写作法),再猜想你在(1)、(2)中得出的结论是否还成立?并说明理由.
25.(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抛物线Y=x2+mx一2m2(m≠0).
(1)求证:该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过点P(0,n)作Y轴的垂线交该抛物线于点A和点B(点A在点P的左边),是
否存在实数m、n,使得AP=2PB?若存在,则求出m、n满足的条件;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数学试卷第4页(共4页)
广州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物 理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至3页,
第二部分4至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
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该两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
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
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全卷共六大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选出来。
1.能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可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不可能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下列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水的动能 B.风能 C.石油 D.太阳能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半导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 B.超导体的电阻为零
C.原子不可再分 D.纳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3.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C.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 D.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
4.下列哪个现象可以说明分子是在不停地做热运动的
A.水从高处向低处流 B.风吹树叶动
C.尘土飞扬 D.公园里花香四溢
5.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1所示,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
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这时候以下面的哪一物体为参照物,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A.受油机
B.大地
C.加油机里的飞行员
D.受油机里的飞行员
6.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该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发光的白炽灯 B.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都是串联的
C.湿衣服可以晾在通电电线上 D.在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
7.以下各图下方关于该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鱼线的拉 B.瓶对海绵 C.球拍对球 D.脚踢球使球飞出
力使钓鱼杆 的压力使海 的作用力改变 去,说明力是维
发生形变 绵发生形变 球的运动方向 持运动的原因
8.发生以下哪一事件会使汽车上的乘客突然往后倾
A.汽车突然刹车 B.汽车突然减速 C.汽车突然起动 D.汽车突然拐弯
9.下列现象中哪一个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
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
C.用灌了热水的热水袋取暖 D.冬天太阳下的人会觉得温暖
10.下列电器属于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电铃 B.电热毯 C.电视机 D.电风扇
11.下列关于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提着箱子站在地面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B.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所受重力对汽车有做功
D.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
12.“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如图6),以为月亮掉进井
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4分)
注意事项:
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把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
位置上,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16分)
13.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 (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
水 (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
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
选用_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 的性
质来测量温度的.
14.(l)小明学了“电磁波”和“声波”这两部分内容后做了如下的知识归纳表,表
中 和 的说法是错的.(填写表中序号)
波的种类 电磁波 声波
传播速度 ①真空中所有电磁波的传播速
度都是 3 ×108m/s ②声波在固、液、气三态中的传播速度
相同
传播介质 ③电磁波的传播一定要有介质 ④声波传播一定要有介质
应用事例 ⑤用于无线电通讯 ③超声波用于清洁物品
(2)车门车窗己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 途径减
少噪声;广州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 途径减少噪声。
15.(1)用如图7的滑轮组把货物拉上货仓,货物重500N,用350N的力F拉绳端使货物匀速
上升1m,此过程有用功为 J,总功为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2)用杆秤(如图8)测量鱼的质量,当秤钩挂在A点,绳纽挂在O点(支点),秤锤挂在B
点时杆秤处于平衡状态.AO是10cm,BO是30cm,秤锤的质量是0.5kg,鱼的质量是 kg.
16.(1)图9甲中一体积为 1.0×10-4m3实心物体A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读
数为2.8N,物体A的密度为 kg/m3(g取10N/kg).若把物体完全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时,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为1.8N (如图9乙),物体在这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 N.
(2)现有水银(ρ=13.6×103kg/m3)、水(ρ=1.0×103kg/m3)、酒精(ρ=0.8×103kg/m3),
把物体A(不改变形状)分别放入上述三种液体中(三种液体足够多),A会在其中的 _中
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
(3)图10是水、水银、酒精的质量一一体积图象,其中 是水银的质量一-体积图线(选
填“a”、“b”或“c”)
三、作图题(9分)
17.(3分)一木块在外力作用下沿水平木板向右匀速运动(如图11),用示意图表示木
块所受的牵引力、摩擦力和重力.
18.(1)(2分)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图12中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大小;
(2)( l分)画出图13中的光线AB经过凸透镜后的径迹.
19.(3分)游乐园里有一种游戏,铁棒在螺旋金属管里穿行,各不小心铁棒碰到金属管壁,
灯会亮和铃会响.小明经过观察发现,这套游戏装置除了小灯泡和电铃外,还有两节电池,而
铁棒和金属管可以看成是一个开关,请把你猜想的这会游戏装置的电路画在方框内(电路图
中电铃符号可用表示).并根据你猜想的电路图把图14中的实物连接完整.
四、计算题( 15分)
要求写出根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代入数字,演算过程及结果都要在数字的后面写
上正确的单位.
20.(8分)通常情况下,物体压在同样的泥地上,如果压强相同则压痕深度相同.野生动
物调查员在野外泥地上发现黑熊刚留下的足印.为了估算黑熊的质量,他把一个底面积是
10cm2的容器放在足印附近的泥地上,再慢慢往容器中倒入沙子,直到容器在泥地上留下与
黑熊足印深度相同的痕迹,测出此时装了沙的容器总质量为1.25 kg.(g取10N/kg)
(l)装了沙的容器对泥地的压强多大?
(2)量出黑熊与地接触的足印痕总面积共800cm2,估算黑熊的质量有多大?
21.(7分)供电局以每两个月为一个抄表计费周期,小明家收到06年1、2月的电费通知
单,通知单上附有他家近几个月的用电量图表,如图15所示.
(l)根据以上图表提供的信息,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时间(年/月) 05/3、4 05/11、12 06/1、2
用电量( kW•h) 902.1
(2)与05年11、12月比较,小明家06年l、2月多用了一个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1100W
的电暖器,其他用电器的使用情况与05年11、12月相同.这台电暖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电
流多大?请你估算小明家06年1、2月使用电暖器共多少小时?
五、问答题(5分)
22.用绳子把一个铁锁悬挂起来.把铁锁拉到刚好
贴着自己的鼻子,稳定后松手,头不动(如图16),铁
锁由开始位置a沿弧线ac向另一侧的最高点c运动,然
后再从c往回运动.
(l)从a点到最低点b点的过程中,铁锁的动能、重力
势能如何变化?
(2)从能的转化和守恒角度分析铁锁摆回时能否碰到
鼻子。
六、实验 探究题(共19分)
23.(6分)(1)图 17中,天平(已处于平衡状态)测出物体的质量是_ g,
图18中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_mL,图19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N.
(2)用图20的电路测量导体R的电阻时,电压表、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21所示,R两
端的电比为_ V、流过R的电流为__A,R的电阻为__Ω.
24.(6分)请你利用笔、尺、橡皮擦、纸、桌子这些器材中的一个或几个设计两个简易
小实验,并指出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物理规律.
示例:
(1)实验过程和现象:手在桌面上滑动,向下压力越大,滑动时感觉阻力越大
(2)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摩擦
力越大
实验1:(l)实验过程和现象:
(2)实验结论:
实验2:( l)实验过程和现象:
(2)实验结论:
25.(7分)( l)小芳在做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猜想金属棒在磁场中运
动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可能与磁场的方向有关,也可能与金属棒的运动方向有关。
她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22.
①使金属棒向石运动,看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
②把磁铁南、北极上下对调,金属棒变为向左运动,
看到电流表指针仍向左偏.根据以上现象,小芳得出感应
电流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棒的运动方向无关的结论.
你认为小芳的结论正确吗?若认为正确请说明现由.
若有错,分析小芳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
(2)下表是两位同学测量水的密度时不同的实验操作过程,哪位同学的实验误差会相对
较小?简要说明理由.
小芳的实验过程 小明的实验过程
①用天平测出装了适量水的烧杯的总质量m 1
②把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
②用天平测出倒水后烧杯的质量m 2
④求出倒入量筒中水的质量m=m 1-m 2
⑤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
⑥根据公式求出水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干燥的空烧杯的质量m 1
②把适量的水倒入烧杯
③用天平测出装了水的烧杯总质量m 2
④求出烧杯中水的质量m =m 2-m 1
⑤把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简
⑥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
⑦根据公式求出水的密度
广州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D 5.B 6.D 7.D 8.C 9.A 10.B 11.A 12.A
二、填空题
13.不变,吸热,水银,热胀冷缩
14.(1)②、③;(2)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产生
15.(1)500,700,71.4%;(2)1.5
16.(1)2.8×103kg/m3,1;(2)水银;(3)a
三、作图题
四、计算题
20、解:容器和沙受到的重力为:G=mg=1.25kg×10N/kg=12.5N
容器对沙地的压力为:N=G=12.5N
容器对沙地的压强为: = =12.5×103 Pa
∵容器留下的痕迹和黑熊脚印的深度相同。
∴容器和黑熊对沙地的压强也相同
即:P2=P1=12.5×103 Pa
F2=P2S2=12.5×103 Pa×8×10-2m2=1×103N
黑熊对地的压力为:G= F2 =1×103N
黑熊的质量为: = = 100N
答:(略)
21、(1)339.0 537.0
(2) = = 5A
W = 537.0Kwh-339.0Kwh = 198Kwh
= =180h
答:(略)
五、问答题
22、(1)由a点到b点时,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2)不会碰到鼻子。
六、实验 探究题
23、 117g 30ml 2N 24、 2.4V 0.3A 8Ω
24、实验1:(1)将橡皮擦放在纸上,快速拖动纸后,橡皮擦留在原处。
(2)力改变纸的运动状态,橡皮擦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实验2:(1)将尺子放在桌面伸出一部分,用手压住尺子的一端,用力敲尺子的另一端,尺子振动并发声。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5、(1)不正确。他改变导体运动方向的同时又改变了磁感线的方向。
(2)小芳的实验误差相对较小。小明所测水的体积偏小(因为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时,烧杯地沾一些水,不可能完全倒入量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