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课注意问题
㈠ 如何上好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课
如何上好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课
作为英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怎样才能上好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呢?阅读理解教学在小学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他们的阅读自信心,消除畏难情绪,让他们能读懂简单的文章并掌握一些阅读技巧与方法。最后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阅读是获得人类知识经验的主要来源。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交给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增加学生的阅读自信心,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让他们能读懂简单的文章并掌握一些阅读技巧与方法,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阅读教学作为英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东莞市现使用的PEP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在第三册已经出现了“Read and write”的教学板块,并要求教师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更深层的英语学习。目前,小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一]教师对Read and write的阅读教学认识不够,忽略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甚至认为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小学英语教学的关系不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也较单一。[问题二]教师对“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一问题考虑并不多。教材提供的部分阅读内容与句型教学的部分内容相似,深度不够,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问题三]据有关调查,能提供给学生的同步阅读教材并不多,市面上销售的阅读小短文大部份难度不适宜,生词太多,学生本身的词汇储备量也少,应该具备的阅读技能不多,又缺乏有效的文化背景知识。
二、阅读教学应该依循的原则。
阅读理解教学在小学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读懂简单的文章,并掌握一些阅读技巧与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然而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促而成的,需要教师们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从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英语阅读教学课时须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阅读内容的趣味性、适宜性和匹配性。
在设计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选择接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以提高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出发点,增强教学效果。如在教学PEP8 Unit 4 My holiday Part B Let’s read时,教师可以先用课件出示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机器猫》中的大雄,并以对话的形式复习旧知。如:What did you do on your holiday, Daxiong? I went to a park with my parents. 等。从而引出有关大雄假期的小短文。这时学生学的兴致高涨了,学起来也会轻松得多。
此外,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难度适宜,阅读新词汇量不大,内容不深奥,学生阅读难度不大,且在题材和内容上与教材内容基本匹配的阅读材料。这样既能巩固书本知识,还能拓展英语知识面,加强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灵活性。
2、阅读训练方法的多样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不同的形式,训练学生的阅读。如:选择语法相近,话题相仿,难度适宜的短文进行听力和阅读训练;采用听、读结合、多种感官参与的方式进行阅读训练;为了提高阅读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复述课文或自编对话,采用阅读与口语相结合的训练;同时还可采用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让学生仿写短文,根据一定的句法和语言规则,进行短文再创造的训练。
三、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阅读前(pre-reading)
1、趣味呈现,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的启发、引导在阅读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要善于运用技巧,如:设疑法,直叙法、表演法等巧妙地带领学生愉快地走入文章之中,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巧设活动,排除阅读障碍。
多数学生在阅读中会遇到一些生词和难以理解的语法。教师如果单以教单词,讲语法等枯燥无味的方式解惑,恐怕效果并不佳。要让学生养成通过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的习惯,而极少数实在猜测不出来的生词也可通过《开心词典》等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意思。教师还可适当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书本等途径查找更多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此外,教师在语法讲解方面,要力求简单、清晰、生动,举例要情景化、幽默化,学生才会乐于学。
3、布置任务,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
不同的阅读目的,决定了阅读的方式和速度。阅读的方法有扫读、跳读、精读和泛读。教师应在阅读教学前呈现本课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具体任务,确定每一个教学阶段的阅读目的及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阅读中(in-reading)
1、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默读技巧。如: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手指去敲击桌面来代替声读,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文字符号上,从而纠正他们大声朗读或小声朗读等做法。
2、扫读理解。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大意,找出关键词和中心句,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结构和作者写作意图有一个整体印象。教师检测学生的扫读理解程度的方法有:
1)针对课文主要信息的正误判断、选词填空或简单问答。
2)选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标题和图片等。
如:在教学PEP7 Unit 4 Part B Let’s read时,先让学生看问题
①Who is Liu Yun’s new friend?
② Are Alice and Ann twin sisters?
③ Are they different?……
并明确阅读目标和方法----扫读,最后快速扫读找出问题答案。
3、略读质疑。通过阅读标题、第一段或中心句,形成对全文的内容的预测,引导学生围绕问题who, where, what, when,how等阅读,而且带着自己猜测的可能答案去理解阅读内容,把文字阅读变为印证活动。如:在教学PEP7 Unit 4 Part B Let’s read时,我先让学生带着问题1) Who lives in Australia ?
A . Alice B. Liu Yun
2) Where does Alice’s father work?
A . Hospital B. School
3) What does Alice’s father do?
A . Driver B. Teacher
4) How does Ann go to school?
A .On foot. B. By bike.
……
等阅读标题以及各段的中心句, 学生通过思考和猜测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再进行阅读能增强他们阅读文章的自信心。
4、细读赏析。教师引导学生细读短文、理解短文,并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完成,以检测学生的理解程度。接着教师还可通过听力与阅读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去欣赏短文,还可通过模仿朗读、自我朗读,小组朗读等形式,达到巩固语言的目的。
(三)阅读后(post-reading)
在这一教学中,教师可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可通过阅读与口语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复述练习,从有教师提示到无教师提示,可增强学生的语感及语言组织能力;还可采用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法,如:改写练习、既巩固了文章内容,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和理解能力;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思维从课堂引伸到生活中去,有效地挖掘他们的语言潜力,发展学生实际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如:在学完有关“问路”的对话小短文后,教师可用课件显示东莞地图,让学生在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成功地自编自导自演他们的“问路”生活片段,从而也拓展了教学内容。最后教师还可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作出评价,但评价需要具有激励性。
教学实例:
PEP5 Unit 4 Part A Read and write
教学目标:
1、听说读写五个动词短语
2、听说读写句型:What can you do? I can ….
3、能够用What can you do?I can …. 进行交际
4、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Be responsible!
教学步骤:
1、Warm-up:
1) Sing a song: I can help (替换)
2) Chain game(复习语言,激发兴趣,师生会话中,让学生在自然的会话中理解阅读材料中的新语言,设法缓解阅读困难)
I can …. What can you do?
(任意回答:I can run/ jump…)
2、Pre-reading
If your mom is ill, what can you do?
(Discuss in groups)
预测阅读内容
T: Mother Goat is ill, too. Who can help her? (课件呈现:脏的房间,山羊妈妈卧病在床)
Ss: Animals.
T: How many animals? Who are they?
(学生在阅读前给出猜测的答案)
3. In –reading
第一遍阅读:(扫读)
读后回答上面的预测题,看谁的准确率高。
第二遍阅读:
布置阅读任务,学生带着任务,略读。(简单判断,给与自信)
1) Who is ill ?
A . Mother Goat B. Father Goat
2) Who can sweep the floor?
A . Monkey B. Dog
3) Who can wash the window?
A . Monkey B. Dog
4) Can Zoom water the flower?
A . Yes, he can. B. No, he can’t.
第三遍阅读: (细读,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读前布置书上填空题, 读后可在小组中进行操作,体现合作互助。教师对中等偏下的学生深入指导。
第四遍阅读:
看录像或听录音,自由朗读。
第五遍阅读:
模仿朗读、合作朗读或小组朗读。(增强语感,培养朗读能力)
4. Post-reading
招聘会(说的扩展: 招聘演员,保姆,运动员,教师)
What can you do ?
A: I can run very fast.
B: I can cook the meal.
C: I can sing and dance.
….
5.写简历 (写的扩展) I am … I can ….
( 阅读和写作教学相结合,任务操作前教师要给model, 让每个学生明确如何操作。)
6. 小结与评价(给学生以心理满足,情感得到收获)。
7. 课外作业
1) 听读Read and write.
2) 读给老朋友听。
3) 提供相应难度的文章给学生阅读。
四、阅读教学效果与反思。
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指导,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因教师的细心引导和激励性的评价而逐步提高;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因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而得以纠正、规范,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因有正确的阅读方法与阅读技能而得到不断提高。由此可见,通过重视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他们的良好英语阅读习惯,就能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水平。而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日常阅读教学中仍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和激励学生进行英语阅读学习,并一步一步向成功的英语阅读教学迈进。
㈡ 英语课堂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
1、创设各种情境,鼓励学生,大胆的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英语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 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4、创设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
在我的教学过程,应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轿斗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的学习效果,还会影响其他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要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销链2、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会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尽可能的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三、教学中,注重交际活动
学习闭洞英语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两人之间的交际是活动的重要形式,因此,语言训练中应常开展二人活动。
两人之间的对话活动是最常见的两人活动。要求学生就某一话题、某一张图片、某一个人等进行一问一答形式的对话,也可要求学生发展一个发指令,另一个做的活动,还可以开展两人之间的讨论、辩论、商量等活动。
两人活动,很容易在课桌上开展,不需要学生离开课堂,有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或者提供更多与不同人进行训练的机会,也可以分小组进行。
㈢ 浅析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发展,小学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大部分老师都遵循这样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小组合作,参与讨论以及汇报,对小组的汇报加以补充或是提出建议,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英语教师也不例外,他们能够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诸如说唱歌谣、做游戏、角色扮演,改编对话及表演,还有直观教具演示等。但与此同时,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并没有发挥其应当具有的作用。在我从教这几年来,我觉得大部分教师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包括我自己也会出现此类情况,这样会很容易导致提前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优秀的学生不用老师在课堂上多讲,他们只要自己做好前置学习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但学困生呢?他们前置学习不会去做,甚至于课堂上也不用心听讲,他们有些同学还会表现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兴趣不高,总是呈现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这样,他们的阅读能力就很贫乏了,更别说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了。虽然说在小学五、六年级阅读课占了一定比例,但是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呢?我觉得这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都是一项挑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来谈谈。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属于阅读材料,也就是阅读的板块。就拿PEP教材来说,五,六年级课本中的(Read and write, Let's read,Story time)都是属于阅读板块。像前面几个板块,如:Let's learn、Let's find out、Let's try、Let's talk等的作用是学习新词和新语句,练习新词和新句。如果我们把这些称作单项练习的话,那么Read and write,Let's read,Story time这些板块就是综合练习了,把在前面几个板块中学到的新词和新语句,放在一个情景里,通过一小篇阅读文章,再一次呈现给学生,再一次让学生体会和感知新语言的使用场景,这一板块起着复习巩固的作用。而且这一板块不仅有情景,绝大部分的语言还是学生学习过的,即便有一些新的语言出现,这些新的语言都是场景对话时所必需要的,所以这些新语言不太会影响学生的理解,另外这一板块还有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材料和发展相应的技能。如:B5 Unit1 Part B:Describe Jim's new math teacher. B7 Unit1 Part A Answer the questions,阅读理解的练习已经设计好了,教师可以利用,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再重新进行设计,尽量做到这些问题是面向全体学生。
在进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时,我们大致可以把学生阅读材料的过程划分为pre-reading(阅读前), while-reading(阅读中)和after-reading(阅读后)三部分。上个月,我和同事前往深圳进行名思教研的学习,那些老师大部分进行阅读教学时,他们也是采取读前,读中,读后活动的设计,而且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学生们都乐于接受,也易于接受,并且对本节课的学习都掌握得不错,对本次的阅读内容大部分都能熟练地复述,甚至进行改编和表演,学生们兴致也大大地提高了。自然而然,这样的话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会进行得很顺利,甚至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每次进行阅读教学时,我通常都会布置学生进行前置学习,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课前预习,那么这也就是我们要进行的阅读前(pre-reading)活动了。接着在课上会有设计阅读中(while-reading)的问题等,最后完成阅读后(after-reading)的内容。就拿我去年所教的六年级上册PEP7 Unit 6 The Story of Rain这一课的阅读教学来说,我是这样设计的:1、阅读前(pre-reading)1)学生在课前准备有关于水循环的相关知识。教师呈现小水滴与风交谈的教学挂图或课件,运用设疑法(提出几个与阅读材料相联系的问题:水是从哪里来的?你知道水循环的路线图吗?)让学生愉快地走入文章之中,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2) 能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进入阅读的提高阶段学习,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阅读文章时很少有不遇到生词的情况,要努力培养学生遇到生词不惊慌的学习态度,并能通过各种积极的方式解决。联系上下文猜测,再通过查字典确认是很好的一种方法。学生很快地找出生词并进行了猜测,再进行验证后,猜对的同学十分兴奋。这样做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单词能力,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来把握篇章的意思,从而提高阅读能力。2、阅读中(while-reading)阅读过程是得到乐趣获取所需信息的过程,有略读、精读和查读(带着问题读)等方法。在阅读中我提倡综合运用以上几种阅读方法。第一遍:略读。 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确定段落主题句。第二遍:查读。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㈣ 一名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应注意哪几个方面
应该注意的很复多。目制前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主要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1)教学安排紧凑合理,将课堂讲授与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与小结有机结合,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
(2)利用既有技术与教学设置,实施声、光、电等结合的多模态教学,避免照念课本或者PPT;
(3)注重合作教学,师生互动,既要有师生之间的互动,还要有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学生小组之间的互动;其间,教师需要适时发挥主导作用;
(4)实行动态的过程性评估,科学合理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效果。
祝你教学成功!请采纳!
㈤ 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做法和遇到的问题
一、英语阅读常遇到的问题
(一)传统阅读教学重语法影响的延续。由于课时和考试压力的原因,教师的教学活动往往偏重于英语语法的讲解与训练。许多老师对于阅读的理解只限于课内课文的阅读分析和课外阅读理解的应试训练。在课堂上把文章进行分解,力求把课文讲熟讲透,不放过任何语言点。同时由于阅读理解在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大,老师时常会有意无意地把这一“讲熟讲透”习惯带入课外阅读理解活动,使得对语言知识的讲解大大超过对文章本身所要表达信息的分析。学生也被迫从通过阅读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转入忙于记录字词句的用法。长期下来,学生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阅读就是为了更好地做题,阅读就是为了学会某些词句和表达方式。使他们的阅读没有新意、没有亮点,积极参与的愿望渐失,也就慢慢失去对阅读的兴趣。另外,有些老师急于试图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倾向于选用一些难度较大的阅读材料。这种揠苗助长式的阅读训练助长了学生对阅读的恐惧感,难以读懂的挫败感最终会让他们放弃对英语阅读的喜爱。传统的语法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受到了严重的约束和压制,从而对阅读课的教学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
(二)单词与句法知识储备不足。在阅读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上生词。根据马丁 韦德尔阅读理论,如果一篇文章中所遇见的生词过多,阅读者在阅读中的注视(fixation)就会加时,且回视(regression)率大大提高。大脑对眼睛输送的直观信息理解就会出现问题,阅读者也就会产生胆怯心理,害怕这些生词会使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造成障碍。渐渐地从怕遇到生词逐步演变为怕阅读。有些学生知道句中每一个单词的意思,但却无法理解整句含义。他们孤立了每个词与周围词的关系,从而无法看懂句子的结构。如果一个句子中含有多个非谓语动词或从句时,他们就有可能把握不住句子结构,不知所云。了解语篇的组织结构对文章的理解也很重要,如叙述和过程描写的时间顺序,动态动词的运用等等。有些学生只注重句法规则而忽视语篇结构,对语境与文章背景知识知之甚少,这也是阻碍其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了解规则且知其具有的意义,并把他们运用到经常出现的语境中理解其功能,才会有助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对跨文化意识的忽视。有些学生往往误以为只要掌握了相当量的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知识,英语就可以学得差不多了,英语阅读就不会存在障碍。平时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一篇短文对相应水平的学生来说几乎不存在生词或难以理解的词组,但他们就是不能理解其内容,问题就在于文化差异或知识领域的不了解。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即使同一个名称也有不同的意义。例如public school在美国指的是政府办的、不收学费的公立学校,private school才是私立学校。但在英国public school则指一种私立的寄宿学校,为培养将来要升学或从政的英才服务的非公立,也不平民化,如伊顿公学(Eton)。语言受文化影响,但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正是人们相互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手段和工具。因此,要想学好英语,真正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英语社团文化意识内容的适当导入,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满足学生调整自身知识结构的需要,为今后进—步的英语知识体系构建打下良好基础。
(四) 缺乏阅读资源分配技巧。阅读目的包括了解中心思想、了解细节、了解段落大意、进行分析和评价、简单的阅读欣赏等。瓦格纳和斯腾伯格(Wagner & Sternberg,1987)关于阅读时间分配实验研究表明:好的阅读者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而进行阅读时间分配,而一般的和交差的阅读者要么是在不同的任务中进行同样的时间分配,要么就是任意地分配时间。他们使用的阅读方法与给定的目的要求并不对应。由于阅读测验却测不出阅读者的时间分配状况,学生往往忽视阅读时间分配技巧,而这一点正是提高阅读水平、体验成功阅读和提升阅读兴趣的关键。
二、提高阅读效率策略
(一)改进英语阅读教学模式。阅读教学不同于课文教学。课文教学的特点是少、慢、精,需要字斟句酌,并配适量的拓展性练习。而英语阅读教学是以信息查找与整理归类为主要目的,具有多、快、广的特点。所以阅读教学在教材的选择和教学方法运用上不能与课文教学混为一谈。教师既要做到配合课文选择相应文化背景的材料,又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年龄和认知能力特点控制阅读速度、调节阅读材料的量。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我们的重点目标是训练学生科学处理英语语言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就不同的阅读任务和目标调节阅读速度,从而实现英语语言信息的科学查找与加工处理。在阅读中逐步掌握技巧,培养兴趣。我们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凭借现有的第二语言阅读能力,学会从自己的兴趣和文化背景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逐步养成学生乐于阅读英语材料的良好习惯,促使学生
㈥ 如何上好英语阅读课
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老师要深入钻研授课内容,注重研究教材教法,注重把知识和能力既深入浅出又扎扎实实的传授给学生,注重研究教材教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激情,富有感染力,能很好地掌控课堂,面向全体,有层次,深入浅出地指导学生学习。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行为的等方面的因素,让学生进入一种自主的学习境界,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融自己的主见于主动发展中。
情景教学设计: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有所收获,在课堂设计上也尽量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设计一节学生能接受的而且最好是比较新颖的教学情境。
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挥小组合作的效用:以一带一或一带二,让每一个同学在课堂上都能用英语对话,体验到说英语的乐趣,从而慢慢提高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6)英语阅读课注意问题扩展阅读
学习英语的方法:到英语国家要想练成一口“洋腔洋调”的英语口语,到英语国家去练习是最有效的办法,这样可以直接与英语本族人交流。但是这也是最昂贵的方式,只是少数人的选择。
到英语角:如果去英语角的目的是学习就不对了。其实应该把那里当作练习英语表达的地方,在那里充分展示自己,建立起说英语的信心,锻炼自己与不同的人说英语的胆量和能力。去那里要的是一种志同道合的氛围。如果没有时间去,你还可以自言自语,把自己想象成两个人在对话。
找外教一对一练习:在国内找外教一对一练习口语跟出国效果差不多,但费用会省很多。现在中国外国人很多,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外国人随处可见。可以主动上去跟他们用英语交流,或者花钱找一个外教一对一专门陪练口语。
多进行口语练习:目前大部分目前还无法出国或者找外教学习英语,而传统英语角在时间、地点、形式上的局限,限制了一部分人学习英语的热情。 为提高英语口语的练习,可以试试电话英语角、网络英语角等形式的练习平台。
英语口语好的人都有这样的同感:从练发音(对腔和调进行大量练习)开始效果甚佳。不要总想着这句话怎么写,怎么翻译。这些都会妨碍口语学习。最后,经验证明,选择好的导师、好的教材,加上科学、理性的学习方法,学说英语没有不成功的!
参考资料网络——如何学习英语
㈦ 做英语阅读理解应注意些什么
1,读懂问题.这样在快速阅读文章的时候可讲范围缩小,进而找出答案.
2,注意每段首句或结尾句.一般这些是中心句,可起到理解全文的作用.
3,做题技巧.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往往很节省时间并准确率较高.
4,检查.做完题后花1到2分钟时间快速浏览答案并与原文对照,看有无出入(答案写错等).
㈧ 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需要注意什么
1.保证学生阅读时间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首先要注意控制时间,要真正让学生读懂一本英文读物,老师必须为学生留出足够的阅读时间,这就需要在作业布置量上有所制衡。在课堂上老师要保证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最好每周都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同时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比较好的阅读材料。如果课堂时间有限可以让学生灵活安排阅读时间,选择阅读材料的难度和长度要适中,以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有动力。
2.注重思维训练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让学生遇到问题善于提问,同时还要注意要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毕竟课本学到的知识有限,所以老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的阅读,因为通过课外阅读教学为学生带来更多好处。提供一些扩展阅读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而且让学生了解更多课本以外的人文环境。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研究教材,及时挖掘课本中的精髓,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适量的课外阅读,两则相互结合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3.以培训兴趣为前提
我们都知道在有兴趣的前提下,学生的学习能力会更加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不能将这个教学方法变成学生另一个学业压力。需要针对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同时还可以采用限时和不限时等的方法相互结合,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阅读的不足,取长补短。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内容一定要具有多变性,可以是介绍明星、歌曲、电影、文化、风俗习惯等,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㈨ 如何上好英语阅读课
如何上好英语阅读课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阅读是他们大量接触英语的主要手段,又是提高英语能力的重要方面。那么在课堂上我们应如何上好英语阅读,更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善于提出导读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学生阅读文章之前,我们要善于提出引导性问题,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目的性。阅读导入包括提出问题,引出主题和交待阅读任务。在学生阅读前,我们要根据文章的话题,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阅读导入。例如对于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文章,可以采用主题谈话法导入文章。在阅读前老师可间接引出文章的主题,提出一些有关问题,让学生发表看法,使他们对问题既感兴趣,又能正确回答。这样就把文章由远而近交给学生阅读。对于学生一般了解的话题文章,在阅读前我们可让学生根据题目或图片来推测文章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进行简短讨论,以此指导他们带着who,what,when,where,which,why,how等基本问题去阅读。对于学生比较生疏的话题文章,老师可以直接明确地提出“导读问题”,要求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意思,让他们在阅读前带着问题去读。
二、第一次阅读要限时阅读,培养学生略读和猜读。
限时是保证学生快速阅读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求学生在第一次阅读文章时要限时快速默读或略读。例如老师在堂上可这样提出:“I’ll give you~mintues根据文章的难度及长短适当给出相应的阅读时间to read the text silently and quickly.Then you should decide which of the three titles is the best for the passage.You can start now.”在限定阅读时间结束时,老师可向学生提示:“Time is up.Now tell me which one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然后让学生整体回答或个别回答。在学生得出文章的中心大意后,再让他们回答导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