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英语阅读课导入
❶ 初中英语课堂应如何导入
导语:“Well begun is half done.”课堂导入是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前五分钟的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首要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课堂导入如果得当,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作下铺垫。课堂导入形式多样,不拘于一格,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初中英语课堂应如何导入
一、英语课堂导入例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以最优化的方式来导入课文,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导入的方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1.话题导入
教师可以选择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如八上Unit 2 Section B 3a问学生What food do you like to eat? What do Chinese doctors call the food? How do Chinese doctors divide food into groups?八上Unit 6 Section B 3a问学生:Here are two kinds of friends for you:friends who are like you and friends who are different from you.Who would you like to have or you don’t care?对于这些提问,学生很乐意了解和讨论,在阅读教材中,能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还很多,只要有心,就能找到诸如此类可以与学生产生共鸣的话题导入新课。
2.复习导入
可以选择在复习上一课时知识的基础上导入新课,如果阅读材料的内容与上一课时密切相关,采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无疑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八上Unit 1 Section B 3a中文章的作者就是2a听力材料中的主角。Unit 12 Section B 3a中学校才艺表演中的人物就是2a听力材料的人物。有了这层关系,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导入新课不但是巩固了原有知识,更是对即将阅读的材料进行铺设,学生可以快速地做好阅读准备。
3.情景导入
可以选择利用直观情境导入,如八上Unit 6 Section A 3a,可以直接提供双胞胎的照片给学生,他们可以比较出部分相同点和不同点,但要全面了解就需要深入阅读。八上Unit 8 Section B 3a,将课文中的图片提供给学生,问学生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last day off? What did they do last day off?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day off? Why?What is a yard sale?这些课文图片给学生生动直观的外在因素,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即将阅读的材料的浓厚兴趣。
4.音乐导入
在八年级上Unit5 If you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ood time的复习课教学中,有一位老师就用一则非常轻快的旋律导入,没有任何歌词,没有flash,只有关于party的欢快的旋律,台上的学生非常轻松自在,还不停地点着头,用手拍打着拍子,脚尖不停地跟着节奏在动着,无比快乐。问着,“Do you like this piece of music?”所有的学生都在说,“Yes, I like it very much.”还有几位学生说,“My dear teacher, I want to listen to this piece of music again.”就这样,这节复习课上得非常成功。
5.背景分析导入
还可以从介绍文章背景导入新课,如八上Unit 9 Section A 3a,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文章中的名人很少为学生所熟知,所以在阅读前对这些人物作一些简单介绍,不但可以引入新知识,还可以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奠定基础。
总之,根据不同的材料内容,灵活地采用各种方式导入新课,导入方式具有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就意味着教师从开始就牢牢地吸引住了学生的眼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英语课堂导入的误区与建议
英语课堂导入要避开一些误区:一是英语课堂导入花费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导入显得冗长,影响整节课的进程;二是课堂导入不能偏离重点,中心不明,只是为了“导入”而“导入新课”,中心不明,误导学生;三是“导”无定法,切忌生搬硬套,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导入方法,这样就能更大地提高和加快教学任务的渗透,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
针对上述误区,结合平时教学,笔者给出如下建议:
1.设置情景渲染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
利用多媒体制作和与教材有关的背景资料,借助影视片和教材里的插图,教师设计相关问题,3~5分钟为宜。例如,在教学九年级Unit 6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时 ,笔者在上课之前准备了几张歌星的照片并带进了教室,同时播放了几首不同风格的`歌曲,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在那儿叽叽喳喳地讨论,有的学生还哼唱起来,笔者趁势引入本节课的话题,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I like music that has great lyrics. I like musicians who play different kinds of music.因为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语境中受到了感染,他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2.根据学生认知,生活导入,建立概念框架
教师在充分把握、分析和了解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当前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研究,主动实践,抓住知识相互交叉的机会,导入新知识,让学生把生活实践知识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能让学生一眼能看出本节课的中心。
3.根据教材与学生的特点,巧妙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
导入无定法,要因班、因人、因场景而变,使用不同的方法,甚至同一班级中针对不同的群体,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在教学It must belong to Carla一课时,笔者有意带了一个篮球,一根丝带,当笔者拿出篮球时,男生们纷纷猜测,于是借机提问:Do you know whose basketball it is?Yes,It’s Huang Qiang’s.Are you sure?Yes,It must be HuangQiang’s.然后,笔者又拿出丝带,女生们都看着我手中漂亮的丝带,在猜测是谁的,于是乘机教会他们用may,might,must来表达推测,用这种方式很自然地引入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课前导入虽然只是教学环节中很并不起眼的一小部分,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的导入是一门艺术,值得研究、探索。作为初中英语老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探索科学的艺术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使学生乐学,善学,勤学。
❷ 初中英语教师课堂导入的方法
导语:“Well begun is half done.”课堂导入是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前五分钟的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首要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课堂导入如果得当,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作下铺垫。课堂导入形式多样,不拘于一格,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初中英语教师课堂导入的方法
一、 链接生活,发掘课程资源
教材中有许多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现实元素,教师不应当漠视教材编写者精心择选、编撰的重要资源,而应当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一步进行发掘,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以及周边实际,进行再加工。
如在教学《Abilities》一课的导入阶段,教师以“Different people are good at different things. ”为题,给大家介绍了班级一位运动健将和一位歌唱高手,教师适时板书“ability”,领读并进行解释。这样的导入因“链接”到学生身边的两位同伴变得鲜活、丰满起来,让学生印象深刻。
二、 再现生活,丰富教学内容
将现实生活的场景再现在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是帮助学生做好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之间衔接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图、文、音、像等融为一体,生动地、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丰富信息输送的渠道,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内容、对话语境的理解。让原本平面的、抽象的文字内容变得鲜活起来,把不同场景、不同环境下的生活信息整合在一起,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不但可以充分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能够唤醒他们的生活经验积累,促进他们对于抽象知识内容的感悟。
如在教学《Amazing things》时,导入阶段以“Show a period of video”的形式展开新课,为学生播放了视频剪辑“长江七号”,还展示了从网络上收集的一些神奇世界的逸闻趣事,给学生自由提问的空间。这些鲜活的画面题材丰富了教学内容,让学生主动开始了语言运用的尝试。
三、模拟生活,创设真实语境
英语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主张体验式学习,即将教材中的课文内容转化为生活场景,在场景中引导学生进行角色化的体验。通过模拟生活导入新课,帮助学生在一个尽量贴近现实的真实语境中进行尝试和实践,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实现英语课堂教学内容情境化、学习体验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心理倾向,设计一些具有模仿、表演性质的活动,指导学生扮演语境中的不同角色,将他人的处境转变为自身的经历,在角色的驱动下展开对话互动,达到对教学内容中人物、事件的情感认同,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如在教学《Integrated skills》时,教师模拟了一个根据一组图片为他人指路的生活场景,用浅显的词汇和简单的情节,让学生初步体验运用所学知识所带来的快乐。
四、融入生活,盘活课堂氛围
美国教育家毕特指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对话是实现英语学习融入生活的极佳方式,在充满生活气息的对话中促进学生体会英语学习的实用价值和美妙感受。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充分运用导入阶段既得的成果,进一步活跃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可以通过自然交谈和对话,讨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热点话题或者生活琐事,让学生在和谐的、平等的氛围中主动展开交流,提高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能力,在学以致用中牵动学生的语言思维。教师还可以运用英语辩论赛、英文才艺展示等形式,渲染出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让生活真正融入到课堂的每一个角落中去。
如在教学《Dream homes》时,以“I want to live in a grand palace”为题,组织学生进行梦想之家的想象力演讲,围绕着我的梦想之家是在靠海的海滩上、安静的街道以及木质的单人床等,使得课堂在学生的想象中与他们的生活融为一体。
“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我们应当把它与生活的实践联系起来。”(叶圣陶语)基于生活的英语课堂导入方式,给初中英语教学的整体面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从课堂的起始阶段就准确把握住生活内容与课本内容的契合点,引导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在现实的光芒中体验、感悟和践行,学生的英语能力必然得到切实的发展与提升!
初中英语教师课堂导入的方法
一、教学文化导入的两个方面
1.课堂知识的引入
所谓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中知识的引入,一般来说就是教师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有意地将语言的相关文化背景进行介绍,或者是通过让学生阅读等一系列手段使学生能够融入整体的氛围当中。在英语语言的教学中,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文化的民族特性,英语往往和以前的宗教、政治、文化等挂钩,在了解过文化之后,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这样一来授课会变得简单许多。在了解过文化之后,会对学生的眼界以及西方文化的研究有拓展作用。除此之外,文化上的差异性也会让学生在和人的交流过程当中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需求,避免一些可能会发生的错误,让自己的行为更加大方自然。
2.课堂上的文化理解
所谓文化理解,就是让学生和讲母语或其他语言的人相互交流沟通没有障碍。这需要教师除了进行必要的语言技法教育之外,还将英语和母语文化作为中心内容,为学生带去最前沿的咨讯,例如大众媒体的报道、英国人的生活方式等等。除此之外,文化交流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现代的社会当中,学生要想进一步了解英国文化,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看报或上互联网等都可以接触到。最近随着新媒体大量涌入课堂,互联网教学也是加强学生理解的一个全新手段。教师为了让学生无障碍地进行交流,可以通过美剧等总结出英语日常用语来向学生揭示一些文化的内涵,让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文化知识,在与外国人交流时更具有自信。
二、教学的实践方式
1.利用课文之前的背景知识
在新教改之后,初中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都可以轻松地找到背景知识和一些课文的简介,对这些内容教师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最好是通过问答的方式帮助学生先理解这些问题的含义,这有利于学生接下来的学习。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理解。
2.配合插图,结合问答
现在的新编英语教材当中,教育部门为了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教材所传递的信息,也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融入课堂的氛围当中,加入了大量丰富而有趣的插图。有些是为了解释课文当中的内容,有些则是为了引入某些课堂话题。教师可以结合这些插图和问题,通过一系列问答的方式来使学生对话题内容和课文的理解能够进一步地加深,也为整节课的教学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
3.利用教学媒体进行导入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教学媒体的广泛运用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而在英语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及时更新知识,利用媒体手段来进行教学任务的布置。现在很多美剧的英文对话都非常地道自然,教师可以适当地采用一些作为教学素材,提升学生的口语水平。利用这些较为直观的照片、幻灯片等方式也可以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音乐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喜欢上英语。教师可以先进行英语歌曲的播放,随后再说出这些音乐的内容,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理解过程。最后,教师还可以找来一些英语国家的历史背景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化,增强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或者可以与课文的关键词相互结合,按照课文的时间顺序和图片顺序,介绍作者和探讨相关的课文背景,从课文的背景中寻找切入点,进行语言运用和知识面的紧密结合。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之后,教育体制当中越来越多创新的教学方法被引入。这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教师应该吸取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保证课堂质量的同时,给学生带去更多的背景知识和相关文化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不仅掌握知识,而且认清以后的发展道路。
❸ 初中英语课堂该如何导入
导语:课堂导入环节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它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热身环节。正确有效的导入能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把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过渡到新内容的教学当中来。
初中英语课堂该如何导入
一、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要求
1.激发学生的兴趣
要课堂导入发挥其作用,就需要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心理学分析,兴趣的产生能够为认知、学习的过程提供良好的精神状态。学生只有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才能够将心思放在学习上,积极主动地去探讨思考。因此,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应当运用多样化的导入方式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产生学习的欲望。
2.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堂导入的设计不仅要符合教学内容,还要充分结合实际,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当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入手进行课堂导入设计,从而真正有效地体现出课堂导入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正式进入教学环节打下基础。
3.拓展学生的思维
学习不仅仅是增长学生见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学生只有具备了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因此,课堂导入的设计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要拓展学生的思维。所以,在课堂导入中应当注重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拓展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策略
1.多媒体导入策略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多种多样。这些素材对课堂导入非常有帮助,用多媒体代替教师进行课堂导入,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视频和音频或者影像资料上,这样可以为后续的教学活动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由于小学阶段各个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初中阶段,部分英语底子薄的学生在学习时会产生畏难情绪。运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导学,可以通过他人的学习经历来鼓励学生相信自己。杨澜访谈录中,对美籍华人黄西做了专访。他将近三十岁出国,英语的听说能力都比较弱,常常闹出笑话。但是在其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竟然获得了化学博士学位,同时成为美国脱口秀界的著名艺人。从发展心理学分析,人的机械记忆能力的黄金时期是十几岁,也就是初中阶段,所以初中生学好英语是完全有这个潜力的。用别人成功学习英语的案例来激励学生,远比理论教育有说服力,这就是多媒体课堂导入的力量。
2.英美文化常识导入策略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非常强,教师将英美文化常识融入课堂导入中,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从而引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心理。与此同时,学生也会为教师的博学多识所折服,在崇拜教师的.心理作用下而好好学习。英语阅读理解成绩和听力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是初中教学的主要部分,学生在这些方面出现短板,很大程度是因为中英文化差异和语言表达习惯差异造成的。
在进入正课之前为学生讲一些英美文化常识,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当学生掌握了英语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时,课文的背诵和记忆就有了逻辑性,对学生的学习大有裨益。在英美文化常识的普及中,还可以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识记。例如,在英美文化中,甲赞美乙的衣服非常漂亮,乙会很自然地回答“谢谢夸奖”。按照中国的表达习惯会说“哪里哪里”,这就与中国文化中的自谦大不相同。当学生了解这种文化差以后,就很容易对课文中的情景交际进行记忆。
3.问题引发导入策略
巧妙设计问题,引入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问题引发导入策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引发学生注意的问题,即设计的问题,在教学内容正式开始之后,学生就能够找到答案,从而获得一种学习成功的成就感。
第二层次,需要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总结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类问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总结能力,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
第三层次,是教学内容的纵向延伸或者横向拓展。学生可以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学习,这类问题主要是为学习能力强,并且学习自主性也强的学生设置的。
综上所述,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初中英语课堂导入对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以及拓展学生思维等多个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声情并茂的特点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英美文化常识来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底蕴,巧妙设计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以便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英语的课堂导入也要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效率,初中生的思维习惯没有完全形成,教师要通过提出问题来发散学生的思维,通过丰富学生英美文化常识来为学生补给养料,最终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初中英语课堂该如何导入
一、利用学生分角色表演导入新课
抓住学生的舞台表现欲,利用学生表演。它和游戏是孪生兄弟,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既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又能把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即兴表演。易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7《 What does he look like?》时,可以让学生扮演有不同外貌特征的人物上台表演,这样一来,既能活跃课堂的气氛,使学生情绪高涨,又能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新课的学习,化难为易。
二、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
多媒体具有大容量、多信息、趣味性强以及文字、声音、图像一体化的特殊功能,很受教师欢迎。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结果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两者加起来有94%。
三、利用谜语导入新课
人们总是对自己不知道的事物感兴趣,尤其是十三四岁的孩子,教师要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学习新课时,有的教师总是用先检测学生背单词情况的方法来导入新课,这样往往很枯燥、乏味,导致学生提不起兴趣;而让学生上台用谜语式的提问来进行小组比赛从而导入新课就显得活泼、生动多了。
四、利用图片和图像导入新课
现行英语教材图文并茂,许多课文都配有密切相关的插图,大多是为教材的重点、难点服务的。教师可在课前收集有关的图片,通过对插图的描述和讨论,逐步引入新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本课的话题内容,为后面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五、教师式导入
1、提问式导入
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与新知识有内在联系的已学过的知识,以“连珠炮式的提问”、“突如其来的提问”等形式,使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2、介绍背景知识导入
有些课文内容与英美国家的生活、风土人情、待人接物的习惯有关,教师可在课前加以介绍。例如,在讲《Thanks giving Day》时,介绍感恩节的来历;在讲商业巨子比尔?盖茨时,给学生讲一些他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3、悬念导入
例如,在讲时间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问学生:What’s this?学生可能回答:It’s a circle. It’s a plate. It’s a playground.接着我又在圆内画了一个小圆点,再问学生,此时他们会回答:It’s a face. It’s a cake.最后,我在圆内画上长、短针或是标上数字,这时学生便马上领悟到It’s a clock,从而就可以引出新的句型:What time is it?另外,利用值日生提问导入新课,询问天气、日期、学生的身体状况、考勤、班级情况等,也是不错的导入策略。
❹ 如何设计初中英语阅读课导学案
摘要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语言输入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学目标之一。初中英语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有三个,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和教学过程设计。本文以笔者的实习经历为例,对教学活动的单个环节进行了逐步分析。
关键词:前端分析 目标分析 过程设计
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是教师充当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逐句翻译文章大意,教师设法向学生解释大量的语法知识点,这就是所谓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堂课下来,学生容易疲劳,感觉既枯燥又乏味。同样,这样的模式也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不可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关于怎样设计初中阅读课的教学活动,下面我就从教学活动设计基本过程的各个环节来逐一阐述:
一、阅读课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1、对于学习者的分析。初中生刚正式接触英语这一门学科,对一门新鲜的学科还是感到好奇并且极其愿意学好的。但正因为从前没有学习的经验,所以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和习惯要靠教师来设计和培养。教师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既要逐步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评估他们对这一门学科的兴趣和意见。
2、学习需要分析。《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叫学生学。” 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且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英语阅读课教学目标分析。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目标英语》的广泛使用,对初中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句型,词汇和语法,但初中生阅读的学习不能仅依赖于语法,句型和词汇量,还要依赖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而阅读策略是在老师系统的,长期的培养下形成的,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技巧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 英语阅读课的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处理。对于阅读内容,教师必须注意结合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语言程度,循序渐进,精心选择,合理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在阅读的初级阶段,教师应尽量避免传统枯燥的填鸭式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到了中高阶段教师应加大课堂输入,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阅读能力,拓宽视野,开发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媒体的选择。在英语教学中、对教学媒体的研究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科学、合理、恰当地选择教学媒体 ,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功能和优势 ,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英语学科的教学媒体有直观教具和电教设备两种。如教师的言语、表情及演示 ,各种实物或模型 ,图片、图表和简笔画、黑板及各色粉笔等属于直观教具 ;而录音、录像、幻灯、投影及计算机等属于电教媒体 ,这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现代英语课堂上的新宠。在考虑如何运用以上各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时 ,需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学生状况及媒体特性等方面来进行选择。
3、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习英语的主要的途径之一。那么在阅读课中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新教材摆脱了传统的逐字逐句分析课文,死抠语法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导入(presentation)——阅读(Reading)——练习(practice)”的教学模式。
下面结合我在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阅读课的实习,作为案例逐步分析。
教学设计案例:3a Read the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tags.
教学材料: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材
一、 前端分析
这篇文章讲得主要是Huaxin 服装店大甩卖。如果按照传统的模式来教,逐句分析课文,这样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倦怠。初一的学生刚接触英语,所以教师必须要做到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以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 、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解决文章提出的问题,了解文章的主要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谈论商品价格。
三 、 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
本篇阅读与我们这单元刚学到的新句型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有很大的补充作用,谈论衣服鞋袜等各种商品的价格,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是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的。
(2)教学媒体的选择
这节课需要学生跟录音大声朗读,因此需要一些播放设备。同样地,教师也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服装类的图片,以活跃课堂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3)教学方法的选择
1、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Pask-based Learning)进行教学。
2、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新单词和新短语仿照原文写篇服装店大甩卖的文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 、 主要的教学流程
1、先听录音 掌握大意
首先让学生同一边录影材料,让学生完成题目中要求填写的价格标签,同时,使用幻灯片展示衣服鞋袜等各种商品的图片,产生情景效果,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活动。
2、提出问题 设置悬念
在上课之前,学生要合作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如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如下一些问题:
Q1, How much is the sweater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Q2,What are these socks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
Q3,Can Mary buy a yellow T-shirt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Q4,Lisa has 20 yuan,what does she can buy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这些问题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并不容易回答,但这些问题的次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3、团队合作 解决问题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先默读课文之后再自发地讨论这些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运学生们通过运用了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加强了对“How much...”句型的熟悉程度,而教师只是充当了引导学生正确地解决问题的角色,让学生培养了合作学习的精神。
4、合理安排 逐步引导
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逐句翻译文章的内容,再板书重要的语法知识点,这样的课堂只会让学生感到厌倦,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我选择让学生先听录音,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然后,让学生再跟录音读,在读的过程中,再向学生解释一些need、want、sweater重要的词汇和语法,并适当引入了pink、purple、jacket等新词,虽然生词量有所增加但效果明显,这样学生不容易感到厌倦,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可以训练学生的发音,循序渐进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5、书面输出 反馈调控
为了检测学生对本篇文章的掌握程度,我选择让学生根据教材原文写一篇服装店大甩卖的文章,在学生完成文章之后引导个别学生上台读出自己的文章并要求其作出自我评价,让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我在充分肯定其写作成果的同时也指出村阿紫的不足,听过评价是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学生自信。另外,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强了语篇片意义的深层理解,这样整堂课下来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师,阅读课教学不能只重视知识点或停留在知识的识记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具备加工、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用自己的观点去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与此同时,让学生融会贯通,使书本上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开拓思路、勇于创新,更好地培养自己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能力。总而言之,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仍需不断探索和努力,让学生在充分掌握阅读技能的同时,享受英语阅读的乐趣。
❺ 如何做好初中英语课的导入工作
课堂导入是一个教学环节,做好课堂导入工作,是一个教学技巧。教师利用一定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课堂导入环节对所学的新内容有更高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然过渡与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做好课堂导入工作,对于整节课的教学效率提高以及课堂学习氛围活跃都有明显作用。明确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原则,掌握正确的课堂导入方法,是初中英语教学响应教学改革的重要行为。
一、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原则分析
1.课堂导入要具有启发性
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教师需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学习兴趣。导入中的教学语言应当是幽默有效的,更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起到启发作用。具有启发性的课堂导入会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将最真挚的情感以及最好的个人情绪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启发性的课堂导入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当课堂导入中的某些语言或者某些方式与学生所想不尽相同时,学生的头脑中会出现语言碰撞,促进初中学生语言思维的完善发展。
2.课堂导入要具有趣味性
兴趣,是推动学生融入到课堂活动中的重要动力。因此,课堂导入环节一定要具有趣味性,具有趣味性的课堂导入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开展趣味性的课堂导入,利用导入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促进学生学习热情提高,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让学生想要在音乐学习中表达自己的看法。
3.课堂导入要具有层次性
不同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具有不同的需求,层次性较强的课堂导入活动可以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动力都得以明确。课堂导入并不是针对一节课而进行的导入,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所做的课堂教学概述。考虑每一名学生的需求,才能促进课堂导入活动效率的提高。
二、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方法分析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导入方法不尽相同,下面,笔者针对初中英语教学内容提出几点课堂导入的方法:
1.利用师生交流进行课堂导入
以师生交流为手段进行课堂导入,其可行性较高。在开始上课之前,教师与学生就一些问题进行谈话,在上课之后,将这种谈话延续下去,并向教学内容上靠拢,有利于学生自然地过渡到英语课堂中。另外,师生交流的增多,还可以为初中英语教学创设一个相对轻松与活跃的课堂氛围,让更多的学生敢于在课堂中发言,实现综合性的初中英语教学目标。
比如在讲解《Is this your pencil?》的时候,教师可以在上课前的两分钟,就学生的文具与学生进行交谈。教师可以说学生的某些文具真精致,围绕文具进行交流。当上课之后,教师就文具话题与全体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做发现一支特别好看的铅笔的行为与表情,之后拿起某位学生的一支铅笔,问“Is this your pencil?”,这样就将师生交流的主题引向了学习内容。师生交流式的课堂导入活动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2.利用情境创设进行课堂导入
初中学生的好奇心较为强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调动起自己的学习热情。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肢体语言使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视频资料的展示来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将有效的英语知识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课本内容,利用课本资源进行情境创设,也可以利用课外资料来充实课堂导入环节。比如在讲解《I’m watching TV》的时候,教师认为课本中的话题过于单一,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搜集更多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描述。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利用图片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应用环节,促进学生说出相应语句,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利用悬念设置进行课堂导入
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综合考虑导入环节的趣味性与层次性,教师可以利用悬念设置的方法去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在课堂开始之初,为学生呈现一个未处理的问题,设置学习悬念,有利于让学生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开展探究学习,让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比如在讲解《Will people have robot?》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人类的进化以及发展过程,从中省略两个环节,给学生留下悬念。特别是人类发现的下一个阶段,是否会是机器人呢?在黑板上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引导学生一起通过课堂学习来发现答案。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学习的能力,对课堂导入方法进行丰富与灵活使用,会大幅度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效率。笔者从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原则出发,分析了不同的课堂导入方法。希望更多的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关注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要意义,利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课堂导入,构建高效初中英语课堂。
❻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导入的方法
导语: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导入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在一开始抓住学生的心,教学效果才会比较理想。良好的导入可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良好的感情,从而为整节课的讲解打下良好的基础,“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使教学整体过程显得比较和谐、比较自然,犹如“春色初展,鲜花含露”,叫人喜欢。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导入的方法
一、复习上节内容,导入新知识,温故知新
新旧知识紧密衔接,通过对上节内容的复习巩固,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即所谓的“温故而知新”。这是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导入法。例如,我们在学习课文Hobbies的时候,老师可以先介绍自己的爱好,然后让学生谈论各自的爱好,同时又复习了表达爱好的句型,词汇等。
Teacher: I like reading books, especially English novels. What do you like best?Singing, dancing, drawing.
Student:I like listening to pop music, making friends, and so on.
Teacher:Very good. But do you know what the Smith’s hobbies is?They have taken up gardening as a hobby. 这样,我们就将话题引入了课文Hobbies中。
二、利用图片图像,创设语境,让学生展开想象
现行英语教材图文并茂,许多课文都配有密切相关的插图,有的为了提示教材难点,有的为教材重点服务。教师也可在课前收集有关课文的图片,通过对插图的描述和讨论,逐步引入新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的内容,为后面的课堂教学铺平道路。例如,在学习课文 Unit2 Festivals (实用英语 第2册 河南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规划教材)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看Listening and speaking A 的四幅图片,然后围绕图片展开讨论。
Teacher:Boys and girls, can you tell me what are about the four pictures?
Student:I think the first is Halloween, (万圣节) the second is Spring Festivals or the Chinese New Year’s Day(春节), the third is Easter(复活节),the last one is 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
Teacher: Yes ,you are right. Spring Festival is our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 the others are western festivals.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Spring Festival? How do you usually spend it? Read the passage――The Spring Festival.
从以上的师生对话中,我们利用图片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很自然的过渡到The Spring Festival 这一话题,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结合学生熟知的事物,引入新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英语课堂的导入也可以利用学生熟知的事物来导入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课文Animals时,教师一上课就可以这样同学生交流:
Teacher: Do you like animals?
Student: Yes. I like dog best. I have a little lovely dog.
Teacher:We like animals very much. They are our human’s good friends. Such as cat, dogs, panda .But have you ever seen a kangaroo?Where did you see it?
Student: I saw it on TV.
Teacher: What does it look like? What is special about it? Why is it so called? Now read the passage about it and you will know more about it.
这样从学生的兴趣熟知的事物入手,找到学生的兴奋点,引入新课Animals, 启发学生进一步了解kangaroo的更多知识,顺利完成新课文的教学任务。
四、利用音乐营造氛围,扮演角色做游戏来导入新课
音乐能够使人身心愉悦,轻松自如,而游戏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它可以把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易于接受掌握的亲身体验,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玩中学,学中玩”,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情绪高涨,又能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新课,化难为易。例如我们学习Shopping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知识准备一些不同颜色、款式、尺寸的衬衣,让三位学生上台扮演不同的角色,形象逼真。
Salesgirl: Can I help you? Young men:we want a shirt.
Salesgirl: What color do you like ?
Young men: brown.
Salesgirl:what size?
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大家纷纷要求上台表演,每个学生都处于亢奋状态,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口语有导入了新课,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日常值日提问,使学生学以致用
每日的值日提问,学生都很熟悉,浅显易懂,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可以询问天气,班级状况,学生身体,考勤,日期等。因此通过值日提问导入新课这种方法常被教师采用。例如我们学习See a doctor 时,可以这样导入:
Teacher: Who’s on ty?
Student: I am.
Teacher: Is everyone here today?
Student: Xiaoming isn’t here.
Teacher: What’s wrong with him?
Student: He got a headache.
Teacher: Oh, he should see a doctor.
通过询问学生出勤情况,引出See a doctor 的话题,借此机会还可以归纳复习有关生病的词汇以及如何看医生的表达句型,更深入的学习新课。
六、引用典故小故事,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典故是语言中的凝固形式,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典故使用得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篇章语言润色。有些英语课文含有典故,教师可用典故的形式导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习Eating out―who pays?时,教师可用典故Go Dutch(各自付账)来导入新课,一来可以通过此典故,引入新课的关于西方国家的就餐礼仪,还可以通过课文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很自然的导入新课Eating out―Who pays? 还学会了词汇Dutch bargain(荷兰人的交易,喻指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买卖),Dutch treat(荷兰人的请客,指各人自己付钱的聚餐或娱乐),Dutch feast(荷兰人的宴会,喻指主人先醉的宴会),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至关重要,其方法灵活多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文内容,选择适当的导入技巧,必要时可几种方法融会贯通在一起,自然过渡到新课中,找到学生的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这是上好一堂英语课的首要环节。一堂英语课有了精彩的导入,还要有丰富的内容,轻松地课堂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再加上创新的课堂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他们的语言潜能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❼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
导语:一部乐章要奏好序曲,一场戏要演好序幕,而对于一堂英语课来说,导入则是新课的起点。精彩的课堂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
一、课堂导入的现状——传统的师问生答
1.导入单一化
课堂提问导入往往采用教师一问和学生一答的模式,缺少了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交流。看起来有问有答,实际上形式过于单一呆板,语言的交际能力无法体现。
2.导入公式化
在很多的英语课堂中,诸如此类的导入屡见不鲜:“Who’s on ty today?”“What do you like best?”经常使用这种问答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的情绪,从而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
二、导入的适用原则
导入环节只是课前的热身活动,是本堂课前期准备。教师要努力寻找学生未知且急于想知的细节作为切入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使学生难以把握教学重点,降低课堂效率。
1.针对性和简洁性
导入要以启发和引导为教学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到良好的心理和知识准备状态。导入必须与本课的主题密切相关。针对教学内容、课型以及教学对象的不同,教师可采用不同的导入内容、方式和方法。一节课的时间十分有限,导入时间不宜过长。
2.启发性和趣味性
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断尝试和适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启发学生,激励学生,努力给学生创造自身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环境,提升其内在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使他们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3.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引用的材料事实要精准,表述要正确得当,过渡自然合理,前后连贯,效果良好。导入要考虑与课堂教学内容保持一致;要考虑其他教学步骤如何有效开展实施;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选取学生较为熟知的生活实际来自然过渡,导出新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接受、掌握新知识,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课堂导入的几个有效方法
成功的课堂教学总离不开巧妙的新课导入,它可以捕捉学生的好奇心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引入到新的教学内容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简介一下本人在平时的教学中常用的几种课堂导入方法:
1.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法是指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照片、幻灯片、音像、VCD)等看听手段导入教学,为学生创设贴近教材内容、实际生活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直观的手段要比语言描述更加生动、清晰、直接、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集中起来,使他们更快地进入角色,师生们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教和学的过程中来。
例如: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8B Unit 2 中Reading部分, Welcome to Hong Kong的第一课时。首先,我在课件中展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名胜地——国内的the Great Wall, the Summer Palace, Mount Huang等;国外的the Statue of Liberty,the Eiffel Tower, the Pyramids, the Big Ben等。问同学们:Do you like travelling? 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se places?当一提及旅游时,孩子们显得格外兴奋,都争先恐后的回答。有说没去过的,有说去过某某地的。接着我展示迪士尼人物的图片——Disney Characters(Sleeping Beauty, Snow White……)问他们除了在动画片中看到外,我们还可以在哪里看到这些喜爱的迪士尼人物?有学生会说去迪斯尼乐园。不错,今天我们就随着课本去畅游迪士尼主题公园。继续发问:Do you know how many Disneylands there are in the world? Where are they?And of all which is the biggest one?Is there a Disneyland in China?这时引导学生逐一寻找答案,不知晓的提供背景知识,接着导出谈论的'话题——香港迪斯尼乐园(中国目前唯一的迪士尼主题公园)。
2.歌曲导入法
歌曲是一种音乐表现形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将歌曲融入到英语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兴趣,能为学生创设出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陶冶情操,还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例如: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8A Unit 5 Birdwatchers中Integrated Skills部分。开场,欣赏一首歌(一个真实的故事),向学生发问:Have you ever heard of the song?What’s the song about?What happened to the young girl?引导学生在歌曲中寻找答案:丹顶鹤,一位年轻的女孩为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献出了宝贵生命的故事。告知学生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江苏盐城射阳。学生感觉故事中的主人公离我们不远,一下子打开了话匣。由丹顶鹤进而导入观鸟,再到本课话题——保护野生动物,学生易于接受,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
3.热点时事导入法
利用最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或社会上某些热点问题来导入新课,极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课堂积极性高;同时也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真实的语境,形象、具体、真实,易于理解、运用,效果尤为显著;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德育及人生观教育起着积极作用。
例如: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8B Unit4 A charity show中Reading部分,本课讲述Rickey想要为希望工程筹款而在帮助筹划一台慈善义演。我从2010年4月14日发生在青海玉树的地震谈起。当灾难来临时,全国人民毫不畏惧,众志成城,纷纷捐款捐物,此时打出图片——中央电视台承办的公益慈善义演情系灾区。在谈论的过程中顺便复习一下与地震有关的词汇,然后就自然而然地导入Reading部分所讲的一台慈善义演。这样做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4.背景知识导入法
读懂文章不仅仅在于文字表面,背景知识多少也会对文章的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往往对外国文化有着特殊的兴趣,从背景知识导入,不但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深刻领悟新材料,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内涵。
例如: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8B Unit 5International Charities中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通过上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国内的一些主要的慈善组织,但对于本课国际慈善组织知道的甚少或全然不知,我把相关材料制成多媒体课件,以图片配内容的形式展示,分别介绍了ORBIS,OXFAM,UNICEF等的背景知识,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为本单元的后续学习打好了基础。
总之,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无定法。导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导入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对课堂教学导入的设计,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对于教学内容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对象不同,灵活设计导入活动,实现各种导入方法的优化组合,以求得最佳教学效果。
❽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技巧
导语:在英语教学设计中,导入环节的设计举足轻重。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导入环节的重要性,在设计时也很用心,希望自己的课堂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技巧
一、 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
温故而知新,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通过复习逐步过渡到新内容,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学习、掌握了新的知识与技能。
学习新内容之前,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中找出其中的异同,抓住知识的结合点,对旧的知识加以概括,逐步引出新知识。这种方法既复习了已有的知识,又促进了知识的延伸拓展,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
以提问的方式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引起学生思考,从而引入新课。用这种方法进行导入,所提的问题必须有针对性,不经意间引出要学习的内容。这种方法把学科知识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更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
在学习新内容之前,让学生通过自由讨论、汇报交流等方式再现所学的旧知识,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例如,在学习“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说说不同的交通工具,如bus, train, subway, bike等。通过复习已学过的这些单词,再引出与之相关联的新句型: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二、 从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录象等说起
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录象等直观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直观的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加生动,更加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条件,利用课本教材,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创设一种有利于语言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学得主动、轻松、生动、活泼。
如牛津版8A Unit 4 Wild animals的Reading部分是关于大熊猫希望的故事,我事先上网找了一些有关大熊猫的录像,通过放映,观看后,再讨论有关大熊猫的一些问题,最后得出讨论结果并引入课文: Giant pandas are our national gems. They mostly live in China.The number of giant pandas is getting smaller and smaller. Why? Because there are many dangers in the wild. What dangers are giant pandas facing that we can know from the text? 这样能让学生怀着激情和求知的欲望去阅读文章,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利用直观的事物进行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英语,而且视听结合,易于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启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使他们更快地进入角色,融入到课堂中来。
三、 创设英语课堂教学情境
1. 问题情境
教师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制造悬念。学生的回答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局限于一种。在学生表达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急于马上纠正,要给学生自己意识错误的机会,能意识自己的错误也是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教师还可以在提出问题后,让学生以pairs或groups的形式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彼此之间也可以互相纠正错误。
2. 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索”
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造质疑情境,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3. 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挖掘、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
注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
4. 交流情境,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协作”
青少年具有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磨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
在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在合作中,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而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 + 1>2的效果。
5. 表演情境,充分展示学生自己的才能
上课之初,教师让一位学生上台演讲两分钟,演讲的内容根据演讲者各自的差异进行安排。成绩滞后的学生可进行课文复述,程度中等的可进行与将要学的主题或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作演讲,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则可以作即兴演讲。凡演讲,教师课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安排,确定有关人员及演讲的主题,把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和锻炼口语作为一节课的开端。
另外,初中英语教材中许多内容都可以编成课本剧,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改写成简单易懂的剧本,再由学生通过排练在上课时进行表演,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使班上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陶醉于英语学习中。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的技巧
一、 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1. 以竞赛的方式引入
活泼好动是初中生的一个特点,因此,利用他们爱玩好动的特性来导入教学新内容是一个很有成效的方法。对于竞赛内容的设置,要尽量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同时还要与导入的新内容有密切联系。比如,在教“there be”句型的复数结构这一新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用学习过的旧知识“there is”的单数结构来造句,比较所造句子,获胜者可以获得笔记本或者圆珠笔等小奖品。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入新内容“there are”的复数结构,让学生顺利地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种以竞赛导入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是,教师必须要控制好竞赛程序,否则就会造成课堂上的混乱,影响课堂的教学进度。
2. 以音乐导入
很多中学生对音乐都怀有一种浓厚的兴趣,因为音乐可以给他们带来愉悦的感受。如果在课堂上以歌曲导入,将英语歌曲与教学内容紧紧联系起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在课堂上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气氛。比如,在教学9A Unit 5 Films这一单元的reading时,教师可以先播放《罗马假日》影片的片尾歌曲的MTV, 然后引导学生跟随MTV进入到电影歌曲所创造的意境中来,在MTV结束后,要提问学生一些问题,比如Is it a good movie? What kind of movie is it? 等,以这些问题引出所要教学的新内容,同时,还可以让一些同学用英语来谈谈对这部电影的认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加深他们对新内容的记忆,从而更进一步认识Hepburn。
3. 利用多媒体进行导入
多媒体的优势就是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绘制图画、导入图片、放出录音以及随堂写文字等,这些图、文、音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想要表达的内容更加形象、逼真,易于学生理解。它们不仅有很强的立体感,而且生动有趣,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比如,在讲节日中的Christmas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小段美国圣诞节的温馨影片,吸引同学们的眼球,进而给他们讲一些有关美国人过圣诞节的风俗习惯等,同时也对一些同学进行提问,让他们用英语表述自己对圣诞节的了解,自己在圣诞节的时候都做了什么,这种导入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可以让他们更加轻松、更有兴致地继续学习后面的新内容。
4. 以谈话的方式导入
这种方式主要是以一种师生对话的互动方式来进行,这种方式的最大特点是明确、简单、直接。比如,在上有关值日的新课内容时,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先跟当天的值日生进行一番简单的英语对话,然后教师可以进一步与值日生交流值日的具体情况,比如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有什么建议等。教师提问的问题可以针对值日生,也可以面对全班,这样,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进而顺利进入新的教学内容中来。
5. 以复习旧知识进行导入
以复习旧的知识进行导入是指让学生在温习旧知识的过程中过渡到新的知识里面来。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温习旧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把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联系起来,加强他们对旧知识的记忆和新知识的掌握。比如,在学习颜色有时表达人的心情这一新的教学内容时,可以对学生提问有关colour的一些已学习过的旧知识,例如可以提问“What is your favourite colour?”。 当学生回答之后,老师再接着提问今天将要学到的新知识: “Do you know what the colour green represents?”, 这样就可以顺利地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上面来,并在对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下一步的新课内容学习。
6. 以带着问题预习的方式进行导入
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对课文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便于学生更快地进入到角色当中来。教师在课前应该先让学生预习课文,然后给学生设置一些提问,这些提问不宜过多,难度要适宜,应该将设置问题的目的放在培养学生阅读思考的能力上。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浏览文章,可以增加学生预习课文的针对性,对加深文章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教star signs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设置这些问题: ① What is your star sign? ②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star sign “Aries”?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预习文章,会让他们的预习目标更为明确,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更深刻、更透彻。
二、 总结
英语课堂的教学导入最终目的是为了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动力,为英语新内容的教学做好铺垫。在这个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一次的课堂导入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充分的准备,要让这些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