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原版书如何阅读
㈠ 如何阅读英文原著
我认为首先要适合难度适合自己的,一般的小说文学味道太浓的是很难懂的,还有一些古典的文学,更加,首先要选难度适中的。
个人觉得,关键原则是:不能单纯地为了阅读而阅读,或者为了提高词汇量而阅读。必须要让阅读变成一个有趣的过程,去享受它。
要掌握方法去阅读,如果总是被查字典打断,那么完全不能随着作者的笔触在故事中畅游、体会故事的场景、体会角色的心情。慢慢地,就会丧失对于阅读的兴趣,强迫自己去阅读变成对自己的一种折磨。潜移默化的抵触情绪让你没法发自内心地去学习,阅读活动也就渐渐从多变少,从少变无了。
先要让阅读变成一种习惯、变成一种兴趣,然后才能从中收获更多。
㈡ 原版书怎么样阅读提高英语水平
坚持。坚持阅读,开始不懂的去查字典,积累一定的词汇量后就会顺利很多。刚开始确实很痛苦,但是那是必经的途径。还有,如果英语以前不是很好,词汇量不是很丰富的话,比如说四级的词汇量没有,那不建议看原版的图书,因为会对自信以及坚持力有很大的打击,可以从读小短文小短片开始,听说读写每天练一点,一点点往上增加难度。
㈢ 如何阅读英文原版书
需要三个条件:
第一,自不量力的勇气
有很多人总是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不好,总是觉得阅读英文原版书是自己无法企及的一个高度,其实我要告诉大家并不是这样。如果我一个高中英语满分150分我只能考75分的人能够做到,你们也一样能够做到。
在人生的某些节点上,自不量力也许是更正确的道路。
第二,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步,坚持。
这里讲的坚持是狭义的坚持,什么意思?因为每位作者的文风都不一样,所以在看一本英文原版书的时候,前10%可能是最难熬的,你可能会觉得各种读不懂,但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放弃。这个时候,哪怕你多翻字典,甚至对照中文译文,只要能看懂并且看下去,就可以(特别是那些你对剧情一无所知的书)。
相信我,大部分书,你把前面的10%坚持过去了,后面等待你的将会是一片全新的天地(如果一本书你看了20%还是觉得完全没感觉,那这本书可能真的不适合你)。
第二步,词汇。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词汇量可以分成4000以下、4000-8000、8000-15000、和15000以上四个级别,每个级别的词汇量适合看的书显然也是不同的(这一点会在下文详述)。有人问词汇量在4000以下是不是就不能看原版书了?当然不是,其实正常情况下一个合格的初中毕业生就可以开始看一些简单的英文原版书。
关于词汇量的提升并不是我这里要说的重点,我想说的是如何在阅读原版书的时候用正确的方法学习单词。我们知道词典和词汇书都可以帮我们学习单词,但是两者都有缺点,都不能满足我们个性化的需要。
第一、嵌入式记忆,不再记忆孤立的单词,而是在情景中增加对单词理解的深度;
第二、每个单词配英文释义和经典例句,增加对单词记忆的同时也提升了对相应作品的理解;
第三、大家可以看到,在每个单词的右上角有frequency和register两栏:frequency指的是这个单词出现的频率是高、一般还是低;而register指的是这个单词的语域是正式、一般还是非正式。这样对写作和口语的提升也是显著的,比如写作时我们尽量要用书面化的表达,口语则刚好相反。
其实除了词汇之外,我们还需要学习一些句法。不过在本文中我就不详述了,今后有机会再另写一篇文章来详细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步,阅读媒介及参考工具。
以前我们总是抱怨资源匮乏,但现在网络上的资源却是漫天飞,只有你不想要的,没有你找不到的。从媒介来看,阅读方式主要分为传统的纸媒书籍和现代的电子书籍。两种方式各有优点,纸质书拿在手中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而且更加方便翻页和记笔记;kindle等电子阅读器的话携带更加方便,而且完全百分比的量化更加适合规划阅读。
参考工具主要是字典,在这里我推荐两本我很喜欢的: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和韦氏大学词典。
㈣ 怎样指导孩子阅读英语原版书
阅读原版书需要注意一下5点:
1、阅读也不能终止磨耳朵
如果有听力储存的孩子,这版个用分级阅读材料训练的过程会权进行的非常快。因为他们不需要去一个一个的学习那些单词和句子。这些东西他们早就会了,只是原来是听懂的,现在是读懂的。他们能更好的进入愉快的阅读,享受书上那些故事给他们带了的乐趣。
2、选择的读物
尽量选择有音频的分级读物,在看过书理解故事意思的前提下,放给孩子听,强化听与阅读的连接
3、注意鼓励
从跟读到自主阅读,不要一开始就让孩子自主读出来。
4、阅读的数量
孩子一般开始是重复的阅读同一本书,这是不要操之过急,加大阅读量不停的加入新书,这样是不利于孩子稳步向前的。记得顺其自然,如果孩子非常喜欢这本书,重复的阅读,读的很流利,那么甚至可以鼓励孩子复述出来。到后期孩子自然会不满足于一本书,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能力已经提高了,他敢于看陌生的书,是大量更换的时候,每周3本是比较合适的量。
5、保持心态和阅读程度的衡量标准
一段时间,孩子让你惊喜,他的输出成绩非常可人。但每个爬坡阶段都是有瓶颈的
㈤ 如何开始阅读第一本英文原版书--kindle篇
如何开始阅读第一本英文原版书--kindle篇
语言是用出来,不是学出来,在过去没有互联网的时候,确实很难找到使用英语的地方,特别是生活在村镇里的朋友,但是那已经是上个世纪的情况,现在各个语言水平的人都通过手机,互联网都可以找到使用语言的途径和方法。
最简单易行的使用英文地方就是读原版书了。
这里首先,介绍一些英语学习的理论,然后根据这些理论介绍一下我自己正在实践的方法——使用kindle读原版书。
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普通人能够长期坚持,提高英文水平,开阔眼界,不断成长的方法。
简单阐述一下 Stephen 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 部分内容:
任何语言的使用包括四个方面:听,读,说,写。
语言的输入,就是指语言的听和读了;语言的输出,就是说和写了。
一个输入,一个输出,一进一出,所以语言的使用,必定是听读先行,说和写随后,而一开始一味的追求说和写,是完全不现实的,因为你根本就没有东西可输出。
而所谓的有效输入,是指你听到的,读到的都是你理解的,你明白的。
比如你听了半小时英语新闻,没有一条新闻听明白,那就不叫有效输入,你只不过是听了半小时噪音而已。
比如你看英文书,看到第10页,你还不清楚它到底在讲什么,就不要在看下去了。那都不是有效输入。
所以有效输入一定是通过稍稍努力能够看懂,听懂的输入内容。
通过大量的有效性输入,积累大量的正确的语料,才能在需要输出的场合,做到随手拈来,正确表达。
所以大量的有效性输入(听,读),才正确输出(说、写)的前提,才是一切的开始和基础。
确定了有效输入是一切的开始和基础,那么该如何确定应该输入的难度呢?
这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为什么关键?因为输入内容太难,读不懂,无效;太简单了,原地踏步, 没有提高。
正确的难度应该是:稍微超过你目前水平,但又不至于让你无法理解
假设你目前的水平为i,那么目前你阅读和听力难度应该是i+1, 而不是i-1或i+0,太简单,无法得到提高;也不是i+2或者i+3,太难,不但无效,还产生挫败感。
参考 The Case for Narrow Reading
小范围输入,就是将听和读的材料的类型和难度在一定时间内限制在一个小的范围内。
可以从下面4个方面去缩小阅读范围:
抛弃一切教材,简写书,比如新概念英语、follow me、朗文英语、书虫、床头灯等等。
为什么?所有教材和简写书都不真实世界里的英语,都是经过作者简化设计过的,我们学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真实世界中使用英语,为什么不一开始就从真正的英语开始。
现在浸泡式英语,国际学校如此流行,不就是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英语环境而已,在原版书籍在网络上随处可捡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继续用一些上个世纪英文资源匮乏时的流行的教程来营造一个非真实的环境。
所以非原版不读。
纸质版书籍不好吗?
不是不好,而是电子版更好:
尽量选择同一题材,同一作家,词汇范围一致的书籍。
比如读完魔幻类小说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共7本, 可以接着读《哈利波特》、《魔戒》等等。
这里以《纳尼亚传奇》为例
足够多的页数或者至少一章。可以保持每个情节的完整性,可以使整本书的阅读体验连续完整,以阅读乐趣和获取信息为目的,阅读的目的从来就不是提高词汇量,词汇量知识顺便积累下来的。
最好能早上有个大于1个小时的阅读时间,然后利用零碎时间阅读。
工作了一天,晚上往往都是疲劳的状态,都是想放松放松的心态,此时不如早睡,把阅读时间换到在早上状态良好时。
其实也是因人而异,有人就是夜猫子,晚上精力好。
在kindle上操作:
1. 点击屏幕上方,调出任务栏
2. 点击右上角,在下拉菜单中,点击“Vocabulary Builder”(生词本)
3. 在“Vocabulary Builder”中,看单词回忆单词意思。
4. 将记住的单词删除,没记住的单词,看一下解释,保留
在kindle中操作:
** 1. 阅读一页书中,遇到第一个生词,用手指选中生词(errand);下一个单词就要放过,但句子的意思一定要脑补全。**
** 2. 在弹出的解释中,找到最贴切的解释,并放该释意到原文中理解,忽略其他解释,千万不要向背单词一样去把所有意思都背下。**
3. 查过的单词,自动会出现在“Vocabulary Builder”中(errand),将来可以复习。
阅读时,最好能配上两本语法书:《文法俱乐部》+新东方《语法新思维》,遇到不明白的语法结构,两者对照查。
我想“有效性输入”,“难度i+1”,“小范围输入”这三个原则,其实大白话就是,在某个领域内,认清自己的实际水平,循序渐进的边学边用。按照它其实可以随意创造自己的学习方法,只要满足这三原则,一般都错不了。而且不单单是语言学习,其他方面也可以使用的。
㈥ 怎样指导孩子阅读英语原版书
这个因人而异。我举几个例子:
1、如果你是大学英语专业、爱好文学和翻译的女生,那内么你可容以选择先以泛读方式把原文读完,再以精读方式逐段核对翻译。因为你既具备水平,又具备兴趣这样做。
2、如果你是大学英语专业、不怎么爱好文学的男生,那么你可以仅以泛读方式读完原文即可。因为你具备读完原文的水平,但未必有兴趣读两遍,对你来说,这部经典文学作品的原文算是读过了,这就够了。
3、如果你是大学其他专业、有志于提高英语(翻译)水平的女生,那么你逐段阅读英语、汉译本比较好,这样不仅利于体会翻译的妙处,更重要的是,还能帮助你纠正你可能理解错的东西。
4、如果你是大学其他专业、有志于提高英语(翻译)水平的男生,那么你逐句对照英汉版本阅读比较好。因为对你来说,反正这本书的故事没什么意思,读一句和读一段没多少区别,少读一点可能还会坚持得久一些。
5、如果你没有下定决心提高英语,但你喜欢文学,那么干脆买本中文版来读更好。
6、如果你没有下定决心提高英语,也不是特别喜欢文学,那么你应该从一开始就不会选这本书。。。
如果你属于其他情况,可以参考上述建议。
㈦ 如何读英文原著
1.看原著的难度
这对于初读原著的人很重要。一定要选择流行口水小说,如西德尼·谢尔顿等,或者比较现代版本的儿童童话,读了一些,可以挑战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有80多种呢。但是我不建议读简写读本。简写读本也是流行简明的英语,但是中国人的特点会觉得没有成就感。这是反对读它们主要原因。而且这东西读多了有依赖性,不愿意挑战难的。读原著10本以上,10本之类保持难度的均衡,10之后要有意识地加强难度,我建议每10本一个台阶,有意识地将读物难度往上抬一点,但一定要注意不要太难。
在阅读的实践中,我把原著分成九品中正制。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举例来讲,如果《哈利波特1》是下下到下中,那么《哈利波特六》、《七》就是中下。《简爱》是中中,那么一般的流行口水小说大多在中下至中中的水平,甚至有下中至下上的。难度自己要这会去感觉。
随着一个人水平的提高,对名著难度的感观也会变化,这里忽略不计。一般来讲,18、19世纪的经典英文原著,都不适合一开始阅读;会强烈打击自信心;流行口水小说看起来没有营养,却是熟悉基本词汇最快的途径。看得进去故事,书自然就容易看了。初学者还是要分出梯度,不要一口想吃成个胖子,这是很多人需要克服的极大的缺点。但即使是读最低等的原著有困难,也要咬紧牙关。
2.单词
单词随着阅读自然而然增长。准备一个电子词典或者手机词典。每页原著一定要限定自己只查1-2个单词,哪怕这一页有15个单词不认识,也一定要忍住不去查其他单词。如果真的重要的单词,在后面还是会不断出现的。
有的人说他止不住想查清每个单词,这样就影响了看书的效率,日子一久,就不行了。其实你忍不住想查清每个单词,是人的一种缺点,只看得清芝麻,看不见长效努力后会得到西瓜。
人的特点是趋近避远,目光短视,这个弱点一定要克服。最终的结果,都是一点点小事积累而成的。
看原著速度一定要快,争取在10天之类解决一本原著。一开始可以有意识地挑100~370页内的原著,减轻自己压力。单纯地为了把自己的“累积量”提高到10本而奋斗;10本之后,自己会摸索出一个自己的方法。读完10本是成功的第一个标志。之后目标是20本,50本,80本,100本。
每页查1~2个单词,看起来最好是把这单词记到笔记本上复习——我强烈不建议这样做!!速度在初期是一切之本,应该加快速度,自然而然地让单词碰见你,而不是你想着单词。忘掉单词!去享受故事。每页不得不查1~2个的时候,你去查!
哪个词应该查,哪个不应该查,你会在实践中知道的。
㈧ 快速看懂英文原版书的方法
大量阅读英文原版书是掌握英语的绝佳方法,特别是读名著,效果好而且不怎么花钱。不信就看看民国时期那些大师们,那个时候没有那么多语言专家们瞎编的所谓教材,也找不到几个外教,最多的学习材料就是那些原版名著了。所以那个时候,条件很匮乏,但大家英语学得都非常溜,像林语堂,冯友兰等大师,很多著作直接上来就是用英文写的,比如《京华烟云》,《中国哲学简史》等,后来才经人翻译回中文的。
世道变坏是从中国人自己编英文教材开始的,为了把英文入门门槛降低,也为了显示砖家们的“博学”,大多数中国人学了十几年英语,只能看懂中国人编的“教材”,真是贻害无穷。我曾经也在课堂教育的坑里十几年,后来出国对语言学感兴趣,一番研究后,把书架上外国的书都换成了英文原版,这才发现打开了一扇大门:只要你把它用起来,它就为你所用了。感觉自己之前的时间白白浪费了。
跳出这个坑的关键就在于,尽早把害人的教材扔了,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这当中最好的就是名著了。因为除了语言本身,你还能学到他们的文化,也为你跟他们交流提供谈资。比如你去背《新概念英语》,当然英语能力会有提升。然而如果你用相同的时候去熟读《哈利波特》,那你的收效会更大,主要有以下几点:
所以教材只适合一开始启蒙用,如果你长期接触的是教材,那么你遇到真实的英语材料多半会觉得不适应,这就违背学英语的初衷了。所以教材,外教什么的都不是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大量接触原版材料才是,最好的当然是原版名著,原因上面也说了。
那问题就来了,原著好是好,不过一开始难度太大,很难坚持下去。道理都懂,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图书馆里的英文原著,一般都是这样的:前几页有很多批注,但几页后就空荡荡的了,很显然大家知道读原著好,但都读不下去。因为手捧一本字典把生词都查一遍,想把原著看进去是件非常困难和反人类的事。但并非没有办法,别忘了这篇文章就是为这个而写的。
首先明确几点:
一般来说纸质书有最佳的阅读体验,但在英文原著这里倒不一定。当你不怎么需要查字典的时候,选什么都无所谓,但如果一开始看的话,还是电子书比较方便,在查词上会给你省不少时间,另外在复习单词上也方便不少。纸质书就不说了,下面主要说下电子书。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亚马逊Kindle其实是看英文原版的神器。众所周知,Kindle设备有着类似纸书般的阅读体验,笔者拥有不下4种不同型号的电纸书设备(这些对比我在另外的文章里写,这里就不赘述了),虽然Kindle出了怎么久看起来变化不大,但从综合体验来说,目前依然是最佳的。另一方面,亚马逊上的进口书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如果你买了它家Kindle Unlimited服务的话,一些经典的书已经都包在里面了。如果你一个月看的书超过3本的话,我强烈建议你购买这个包月服务。
在上面买原版书的时候,记得确认那本书的生词提醒功能是“已启用”的。Kindle的“生词提示”功能,简单来说,就是把生词难词先帮你把意思标出来了,这个功能在Kindle这种刷新比较慢的设备来说,真是太有用了。放张图大家自己体验一下。单词提示量的多少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自行调节。基本可以实现不查字典情况下通读原文,阅读速度非常可观。需要说明的是,生词提醒这个功能,在Kindle安卓的App上也是有的,但iOS上没有,亚马逊和苹果的关系很微妙。Kindle的阅读生态是相对完善的,但也是封闭的,只有亚马逊的正版书才有生词提醒功能,你自己传的书是没有这个功能的,这是一个不小的缺憾。
这款阅读器只在iOS平台上有,但是它在查词的过程中只需要点一下,效率极高,也会提供按你标准把难词标出来,所以也算是一款透析神器。
其实安卓平台上有很多,这里只拿静读天下(Moon+ Reader)来举例说明一下。安卓上阅读器可以设置查词的时候调用手机上安装的其他字典,比如深蓝或欧陆词典,这里用欧陆词典是因为它家的每日英语听力可以用来做听力精听精读,然后生词可以同步。
除了Kindle,其实还有其他电纸阅读器,像文石,博阅等基于安卓的电纸书,因为可以像普通安卓手机那样装各种App,例如微信读书,京东读书之类的,所以内容来源更广,你可以在上面看不同来源的书,但缺点就是电池没有Kindle那么耐用。
如果每天看书,以两页查一个的频率,如果一天花半小时的话,一天大概会积累下几十个单词,每天花十分钟把它们消化并清除掉。请放心地把它们清除掉,因为你只有以后还会遇到它或以后再也看不到它两种可能。如果你以后还会看到它们,你就算留着,该忘的还是会忘的;如果你以后看不到它们,留着更没有什么用了,所以请果断清除掉:)
现在有很多做阅读社群的,套路都差不多,就是每天花十分钟看期刊或原著,看完在朋友圈打卡可以返还学费。这种听上去挺符合逻辑的,但他的目标用户一定不是“大量”阅读的。如果你看过金庸武侠小说应该知道,一本小说拿过来,基本一两个通宵就看完了,根本停不下来,如果有人让你每天看半章书或半集电视剧,要么是这些书根本不吸引你,要么就是这么设计的人自己根本没体会过阅读的乐趣。像《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这种简短的小说,你拿起来翻几页,待你放下去的时候,要么你就看了那几页,要么你已经从头到尾看完了。前者是它不吸引你的情况,后者是你看了几页之后被它深深吸引的情况,除此之外无它。
我不否认打卡是种对抗惰性的好方法。但所有人千篇一律做同样的事,只能说中国人的想象力真是匮乏得有些可怜。而且用这种类似课堂作业的方式来对待这些课外读物,就有点像是规定玩家把游戏当作业,一点乐趣都没有了。知乎上有个高分回答,大意是,如果一件事你觉得要坚持,多数情况下你做不下去,因为坚持是件消耗意志力的事。
所以通过大量阅读提高语言能力,这件事成立的前提是,你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不成立,以上我说的对你都没有用。这个做法对我有用,是因为我觉得房龙的《A Story of Mankind》写的很生动,Bill则把《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里的科普写得浅显易懂。正是因为我觉得很有趣,所以我用不着特地去想这个事,反倒是得把持住自己,尽量做完工作上的事,再去看这些书。
所以如果一本书要通过打卡才看下去的话,我倒是建议赶紧换本书,无论是书本身有趣,但你水平有限看不懂,还是你本身觉得那本书很无聊。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用,少学英语,而是边用边学。我记得刘德华说过的一句话,他演过很多片子,我都不记得了,但这句话我印象深刻:“学到就要教人,赚到就要给人”,钱暂时我还没赚到,但不妨碍我把学到的教给有需要的人,语言本该是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