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题为什么
Ⅰ 做英语阅读题时文中的单词几乎都认识为什么还翻译不出是什么意思
这是因为虽然你认识单词,但是你并没有把单词放到语境里头去感受,有一个单词可能会有多种意思,你必须把它放到上下文当中去,才能够知道它准确的意思
Ⅱ 为什么很多英语阅读理解题做不对,要么就是想的太多了,要么就是想的太少了,就是和出卷人想的不一样
其实还是基础知识不扎实…
需要系统总结基础知识,
结合习题进行,
并且反复复习…
然后就是提高词汇量…
加大阅读训练,
俗话说熟能生巧的…
所以还是需要努力学习才行…
Ⅲ 高三英语,为什么很多英语阅读看懂了答不对
高中英语阅读水平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① 完全看不懂;
② 以为自己看懂;
③ 知道自己哪里不懂;
④ 完全能看懂。
处于第一个阶段“完全看不懂”的同学,他们的英语分数水平通常是30~80分之间。这些同学做阅读看不懂,是因为没有背单词。高中的3500词,只要能够做到看到单词就能知道意思,150的高考英语卷至少能拿80分。所以,这部分同学应该认真背单词,尤其是现在还剩下几十天就要高考了,稍微努把力,这些同学还能让自己的高考总分多个50分左右。
背单词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用“睡眠记忆法”配合配套的“单页大容量乱序版3500词表”,方法是无偿公开的,词表也是无偿提供可以自己打印的,可以自己检索学习。只要按照方法要求做到“一背四复习,周末总复习”,结合“机关枪式的读单词方式”和配套的词表。每天只花一小时就能记住100个单词,一个月就能背完3500词,把分数迅速提高到80分以上。
处于第二个阶段的同学,分数一般位于80~110分之间,这些同学是有认真背3500词的。他们做卷子的特点是:一篇阅读题拿到手,文章里面的每个单词都能看懂,可是很多单词连成句子以后,感觉似是而非,长句难句看不懂,做题喜欢用排除法。做阅读题以为自己看懂了,实际上却踩中出题人的陷阱。
有些同学会误以为自己的理解能力有问题,或者自己的思维和别人不一样,久而久之容易对自己的理解能力产生怀疑,造成不自信。
其实,高中英语不难,逻辑思维的难度只相当于小学语文五年级,能考得上高中,你的理解能力就没有什么问题。这些同学阅读能力有偏差的原因,是只背了单词,却没有掌握好词组短语。
影响英语理解的因素,包括单词和短语。大多数同学只知道要背3500词,却不知道,除了背3500词以外,还要继续背词组短语。3500词相互组合以后,会形成词组短语,词组短语字面的意思和实际的意思有很大的差别,有点类似于我们中文的成语。没有系统性记忆过短语的同学,就会按照单词字面的意思望文生义,产生理解偏差。
在词组短语这一块,高考并没有划定确定的范围,只要构成一个短语的所有单词都在3500词的范围内,这样的短语就可以成为考试考查的内容。3500词相互组合形成的词组短语和固定用法,约有1.5万个左右是高考范围内可以考查的内容。
解决这部分的知识点,可以通过《牛津英汉双解高阶词典》自己积累,也可以背一些现成的资料,比如《高中英语1.5万考点》等。掌握的熟练程度要求并不高,只要能够做到在题目中可以区分出哪些是单词,哪些是短语结构,并且知道意思,就可以了。
讲到这里第3个阶段的同学的问题就已经很明显了。属于第3个阶段的同学,对于词组短语有一定的掌握,也能够在题目中区分出词组短语和单词,但是有一些短语不知道意思,只能靠排除法猜意思,就造成了一定的丢分率。
而能达到第4个阶段的同学则是140分以上的大神,不仅阅读能够轻松地看懂,其他的题型也基本上是接近满分的状态。
Ⅳ 英语阅读题目分为什么如推理判断题 ,,有什么技巧吗 推理判断题要怎样才能做快一点呢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我个人的经验,三步:
1.迅速将整篇文章分解,理出文章结构;
2.迅速抓住文章叙述的主题;
3.迅速找出各部分的中心意思,并找出表达中心意思的句子。
做到这3步,基本上这篇文章不用逐字读完就可以答对接下来的题目。
先说一下,英语文章,尤其是用于考试的阅读文章,其结构都有非常明显的典型性,一般结构为主题段,论述段落,总结及结论段,乃至超长的毕业论文也不过是在这个大框架内。
以一篇文章5段为例:
一般第一段为主题段,也就是说,整篇文章要表达的主题一定会出现在这里,你要做的就是迅速把中心句找出来,一般来说,中心句会出现在倒数第2句或第1句,简单一点的文章会在第1句就出现,如果考题出得比较难,也可能需要自己总结,但就算需要自己总结中心句,也一定能在该段落中找出代表中心意思的词;
接下来第二、三、四段,各段将对第一段提出的主题意思进行论述或分步骤分析,也就是说,每个段落都会有进阶的主题,即个各分论点,所以你要做的同样是迅速把它们找出来,位置和方法相同;
最后一段为全文的总结,并会对结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或做推测,或作评论,这也是一个出题点,你要做的就是抓住总结的主旨和对其进一步分析的结论。
当然并不会所有文章都是5段,例如有的主题段落会有2段甚至更多,论点段落可能只有2段或多达4段以上(但一般不超过3段),难一点的文章里每个分论点也可能不止一段,我这里只是以5段为例,解释的是文章的结构,或者说一般构成,通过这个规律可以迅速将文章进行分解,进而掌握各部分的要点。
下面分析一下出题要点,或者说出题规律(如果题不会出得很偏的话),以一篇阅读文5题为例,一般为1个主题、1个分论点、2个细节题、1个结论或对结论的分析、推测。
可见掌握文章主题、分论点及结论分析就可以答对3/5,这是不需要逐字逐句读完全文的,而2个细节题怎么办呢,就需要通过题目提供的信息迅速分析出其所在的分论点,然后回到该分论点段落找到与这题相符的句子,一般如果题出得简单的话会是原句照搬,难一点的话会换个表达方式,再难一点则会绕个圈设个陷阱,这就需要非常小心,一定要舍得多花2秒钟把这句话和前后两句反复阅读,挖出陷阱。这样的话5道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这就叫针对性解题。
Ⅳ 英语阅读理解有多难为什么孩子的阅读理解成绩总不好呢
英语阅读理解有多难?为什么孩子的阅读理解成绩总不好呢?这是词汇量的问题。一篇文章的意思都没看出,理解文章内容更是困难。
只想着做题,盲目追求做题量,这是不可取的。如果词汇量都不过关,即使做再多的题目也是无济于事。到头来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因此要突破英语阅读理解,就要突破词汇量,要突破词汇量,就要通过破译单词词义密码“词根词源” 市面上使用“词根词源”的词汇书有很多,买一本好的,系统学习里面的词根词源记忆单词的方法,坚持一段时间,英语阅读理解会有突破性进展。
Ⅵ 为什么英语阅读题老是感觉几个答案都行得通
我做阅读理解有个技巧就是:先看题,在文中找和题相似的句子,然后反复读,仔细分析。还有就是题是有顺序的从,不可能第一题的答案在最后一段,肯定在开头,以此类推。
Ⅶ 为什么考研英语阅读题许多人第二遍做比第一遍错的更多
英语基础(单词/语法)没巩固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能做题、会做题的前提是能读懂题,如果词汇和语法掌握不好,看文章就像看天书,做题就像拆盲盒。如果你发现自己是因为看不懂单词或部分句子导致的做不对题,就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听答案解析和做题技巧。
最需要做的就是弄懂全文每个单词和绝大部分句子,停止“蒙+猜”的做题方法,不然既没有效果,也打击自己。建议在真题中遇到不懂的词汇,一定要摘出来自己总结到本子上,到后期你会发现很多单词总是会再次出现,一次掌握清楚后面会省很多时间。
考研英语注意事项
考研英语1和英语2的应用专业有所不同,学硕类的专业多适用英语1,专硕类专业多适用英语2,但也有不少例外的专业。考生在前期的备考工作中首先要识别出与英语考试类型相对应的专业,就考试的整体难度而言,英语1比英语2难。
在各题型的设置偏重上,分值的分配方面,英语1大作文部分比英语2多出5分,而在翻译部分英语2分比英语1分多出5分。英语1的翻译是五个长难句的翻译,而英语2的翻译是一篇短文。
Ⅷ 英语阅读理解为什么经常做错啊
首先你可能单词积累不够,毕竟词汇是基础,是构建文章的砖瓦,想偷懒是版学不好的;
或者你也许不够细心权,忽略了文中的细节,掉进了命题人设计的陷阱;
再者你可以想办法培养语感,多朗读英语文章,多听多读,可以听英文歌、追美剧,这些都是可以的。我自己就比较懒,不想背太多单词(不过基础还是要有的),但我英语每次都是120+、130+,就是因为语感好。
最后呢,你得培养对英语的感情,要爱上他,我自己就是初中时遇到了一位很好的英语老师,再由她爱上英语。
Ⅸ 为什么英语阅读训练题,总是做不好呀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原因。根据本人所知,我认为阅读理解题做不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词汇量不大。
2、语法功底不扎实。
3、养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如慢读、边读边指字、出声阅读、心读、心译、过分复视、逐字阅读、过分依赖词典等。
4、阅读方法与技巧欠缺。
阅读理解是对我们所学的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综合测试。从各类英语试题来看,这一项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试题量大,难度大。
做阅读理解题,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要严格按文章的内容来回答问题。
有时恰好测试的内容是你所熟悉的题材,这时千万不要按照你对这种题材已具有的知识来想当然地回答问题。要认真阅读眼前材料各方面的信息。
二、带着问题读文章。
阅读文章前最好把文章后面的问题先看一遍,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短文,边读边捕捉文中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初步掌握文章大意和作者意图。
三、把握住五个/"W/"和一个/"H/"。
在速读全文,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顺思路,摸清脉络,然后把着眼点转到文章的每一个段落上,尽快把握住文章的五个/"W/"(who,where,when,what,why)和一个/"H/"(how)。把握住了这些,就算抓住了整个事件的过程,即文章的细节,做题时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抓住文章的主题。
一般来说,一篇短文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的。短文的每个段落都有自己的主题句来表达其中心思想。因此在阅读短文时首先要找出本段的主题句,它一般在每段的开头,也有在一段的结尾的情况,或者隐含在段落中,这就要求同学们正确去判断。
五、阅读必须讲究速度。
在生词率低于5%的阅读材料中,一般阅读速度在每分钟60~80个单词。为达到快速阅读并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一定要注意不要长时间停留在某个生词上,而浪费了做其他题的时间。
六、猜测词义要有方法。
每一篇文章都可能有生词,这是很自然的现象。我们可以采取下列几种方法:①利用构词法知识猜测词义。②根据说明性词语猜测词义。③利用上下文的相关信息猜测词义。④从本句前后的词语来判断词义。⑤运用已学知识猜测词义等。
七、注意认真分析文章体裁。
在记叙性文章中,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在史地知识和科普文章中,应注意人名、地名、数字、年代、作用、现象等(可以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于寻找)。
八、初选答案。
对那些明显的、有把握的题可以马上确定答案,不必把其余三个答案再作推敲。对有些略难的题,应再查阅短文(不是重读一遍),迅速找出依据。对一时无把握的题,可先试选一个(作记号),待思考后再决定。
九、复读文章,核对答案。
再次通读全文,联系逻辑关系,并依次检查答案。对那些拿不准的答案,要多看看,对照题目,推测判断,确保理解无误。
阅读理解还是要多读多总结,每次读完后看看是什么原因题目做不好,准确率不高,然后才能对症下药,采取适当补救措施,提高阅读理解的效率。
Ⅹ 考研英语阅读为什么做不对
一、文章中连词和副词是解题的线索
1.连词出现在文中时,要格外注意,其涉专及到逻辑关系属的判定。关注常见的逻辑关系会考查以下几种:转折,并列/递进,因果关系,解释关系。
2. 副词出现在文中或选项中,要格外敏感。比如说deliciously ironic 一定不能按字面意思去译,理解为“美味的具有讽刺意味的”。副词修饰形容词表程度,实际上等同于very. 所以应该译为“极其具有讽刺意味的”。此外,当副词出现在选项时,一定要注意范围的扩大和缩小。
二、 作者的观点与文章的主旨紧密相连
读文章时如何把握作者的观点:
1. 出现一些明显表观点的词。
2.文中无人认领的观点为作者的观点。
3. 被动语态表达的观点没有具体指明主体,那就是大众观点。
4. 包含有主观价值判断词的句子一定是文中的观点。
关注:主系表(判断句)
三、设置错误选项常见手段
1. 因果倒置
2. 主客观混淆
3. 偷换概念(张冠李戴)
4. 正话反说,反话正说
5. 答非所问
6. 加入比较概念
7. 肯否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