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阅读 » 高一必修一英语阅读翻译人教版

高一必修一英语阅读翻译人教版

发布时间: 2023-07-19 09:36:10

⑴ 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3(Part 6 the end of our journey)这篇阅读翻译

Part 6 The end of our journey
Cambodia was in many ways similar to Laos, althought it has twice the population.At another inn we talked with a teacher who told us that half of the people in her country couldn’t read or write.Her village couldn’t even afford to build a school.So she had to teach outside under a large tent.When we said goodbye,we all felt very lucky to have studied in college.Back on the road,we passed between many hills and forests.Then we came to the plains and entered the Phnom Penh,the capital of Cambodia.In many ways it looked like Vientiane and Ho Chi Minh City.It also had wide streets with trees in rows and old French houses.Unlike Vientiane ,ships could travel the Mekong River here.In the centre of the city we visited the palace and saw a beatiful white elephant.It can only be seen outside the palace on special days.We ate an early supper and went to see a great temple with floors made of silver.The next morning our group slept late.We were very tired from the long bike ride the day before. Cycling in the hills had been dificult.Now our cousins had the chance to make jokes about WangWei and me.Perhaps,they said,they were the strong ones.We had lunch at a nice outdoor cafe,then rode out of the city.Two days latter we crossed the border into the Vietnam.We began to see many more people.But I wasn’t surprised. I read in an atlas before our tripe that Vietnam has almost seven times the population of Cambodia.We met a farmer who gave us directions and told us that he grows a new rice crop four times every year so he can feed more people.He also told us that the northern part of his country has many mountains and it is much cooler than here in the south,where it is flat.Althought the flat land of the delta made it earsier for us to cycle,we get warm very quickly.So we drank lots of water and ate lots of bananas.Soon the delta separated into nine smaller rivers.Two days later, after we had passed thousands of rice fields, we came to the sea.We were tired but also in high spirit.Our dream to cycle along the Mekong River had finally come ture.
柬埔寨在许多方面都与老挝相似,尽管它的人口是老挝的两倍.在另一个小饭店里我们和一位老师谈话,她告诉我们在她的国家有一半的人不会阅读和书写.她所在的村子甚至没有钱去建学校.因此她不得不在外面的大帐篷下教学.当我们分手时,我们感觉在大学的学习是多么的幸运.又上路了,我们穿过了许多小山和树林,来到了平原进入了柬埔寨的首都金边.在许多方面它看上去像万象(老挝首都)和胡志明市(越南南部城市),它也有宽阔的街道,排列整齐的树木以及老式的法国建筑.与万象不同的是在这里可以坐船去湄公河.在城市中心,我们参观了皇宫,看到了一只漂亮的白象,这只能在特定的日子才能在皇宫外看到,我们早早地吃完晚饭就去参观那座著名的银子铺地的寺庙.第二天早晨我们的团队起来的很迟,我们经过了前天长途骑行都感到很累.在山上骑行是很困难的.现在我们的兄弟还能与王伟和我开玩笑,也许他们想说,他们的身体是最好的.我们在外面的一家不错的咖啡店吃了午饭,然后骑着车出了城.两天后我们穿过国境线来到了越南.我们见到的人开始多了起来,但我并不吃惊.在旅行前我看过相关地图集越南的人口是柬埔寨的七倍.我们遇到一位农民为我们指路,并告诉我们他一年种四季水稻所以他能养活更多的人,他还告诉我们在这个国家的北部有许多大山,那里比这边南方要冷许多,这里是地势平坦.尽管三角洲的平原让我们易于骑行,但很快我们就感到热了.所以我们喝了大量的水,吃了许多香蕉.不久湄公河三角洲分出了九条小河.两天后,我们穿过上千公顷的水稻田后,我们来到了海边.我们很累但兴致不减.我们的梦想就是骑行畅游湄公河,现在终于实现了.

⑵ 英语高一必修一人教版unit2 reading翻译

16世纪末期大约有5百万到7百万人说英语,几乎所有这些人都生活在英国。在17世纪英国人开始往世界其它地区迁移。于是,许多别的国家开始说英语了。如今说英语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多了,他们有的是作为第一语言来说,有的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中国也许是把英语作为外语来说的人数最多的国家。

以英语作为母语的人,即使他们所讲的语言不尽相同,也可以互相交流。然而,他们可能不是什么都懂。比方说,一个英国人可能对她的朋友说:“请到我的公寓(flat)里来坐坐,好吗?”她的一位美国朋友可能会问她,“到哪儿去?”她的加拿大朋友可能会解释说,“她的意思是要我们到她的房间(apartment)去。”

那么,英语在一段时间里为什么会起变化呢?当不同文化互相沟通时,所有的语言都会发生变化。从公元450年到1150年,人们所说的英语跟今天所说的英语就很不一样。实际上,当时的英语更多地是以德语为基础的,而现代英语不是。然后大约在公元 1150年到1500年期间,英语的变化就更大了,它不那么像德语,而更像法语了,因为那时的英国的统治者讲法语,它变得更接近你们正在学习的这种语言。在17世纪,莎士比亚所用的词汇量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大。英语用法发生了一次大变化,那就是在诺厄·韦伯斯特编纂《美国英语词典》的那个时期,这本词典体现了美国英语的特色。后来,有些英国人到了澳大利亚,那里的人也开始说英语了。如今,澳大利亚英语也有它自己的特色了。

英语在南亚也被当作外语或第二语言来使用。印度拥有众多讲英语的人,这是因为英国于1765 年到1947年统治过印度。在此期间,英语成了政府和教育的语言。在非洲和亚洲许多其它国家,比如南非、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人们也说英语。在中国,大约从1842年起,香港就开始用英语了。目前在中国学习英语的人数正在迅速增长。中国英语将来会不会成为世界英语中的一种呢?这只好由时间来回答了。

高中英语必修一课文翻译完整版(人教新课标)

常言说:万事开头难。还常说,能有一个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即使不能有一半的成功,也为今后打下好的基础。进入高一学好英语打好基础很重要,以下是我整理的必修一英语课文翻译 。

高中英语必修一课文翻译: 第一单元

安妮最好的朋友

你是不是想有一位无话不谈能推心置腹的朋友呢?或者你是不是担心你的朋友会嘲笑你,会不理解你目前的困境呢?安妮?弗兰克想要的是第一种类型的朋友,于是她就把 日记 档成了她最好的朋友。

安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住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她一家人都是犹太人,所以他们不得不躲藏起来,否则他们就会被德国纳粹抓去。她和她的家人躲藏了两年之后才被发现。在这段时间里,她唯一的忠实朋友就是她的日记了。她说,“我不愿像大多数人那样在日记中记流水账。我要把这本日记当作我的朋友,我要把我这个朋友称作基蒂”。安妮自从1942年7月起就躲藏在那儿了,现在,来看看她的心情吧。

1944年6月15日星期四

亲爱的基蒂: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我长久无法出门的缘故,我变得对一切与大自然有关的事物都无比狂热。我记得非常清楚,以前,湛蓝的天空、鸟儿的歌唱、月光和鲜花,从未令我心迷神往过。自从我来到这里,这一切都变了。

……比方说,有天晚上天气很暖和,我熬到11点半故意不睡觉,为的是独自好好看看月亮。但是因为月光太亮了,我不敢打开窗户。还有一次,就在五个月以前的一个晚上,我碰巧在楼上,窗户是开着的。我一直等到非关窗不可的时候才下楼去。漆黑的夜晚,风吹雨打,雷电交加,我全然被这种力量镇住了。这是我一年半以来第一次目睹夜晚……

……令人伤心的是……我只能透过脏兮兮的窗帘观看大自然,窗帘悬挂在沾满灰尘的窗前,但观看这些已经不再是乐趣,因为大自然是你必须亲身体验的。

你的安妮

高中英语必修一课文翻译: 第二单元

通向现代英语之路

16世纪末期大约有5百万到7百万人说英语,几乎所有这些人都生活在英国。后来,在17世纪英国人开始航海征服了世界 其它 地区。于是,许多别的国家开始说英语了。如今说英语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他们有的是作为第一语言来说,有的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

以英语作为母语的人,即使他们所讲的语言不尽相同,也可以互相交流。请看以下例子:

英国人贝蒂:“请到我的公寓(flat)里来看看,好吗?”

美国人艾米:“好的。我很乐意到你的公寓(apartment)去。”

那么,英语在一段时间里为什么会起变化呢?事实上,当不同 文化 互相交流渗透时,所有的语言都会有所发展,有所变化。首先,在公元450年到1150年间,人们所说的英语跟今天所说的英语就很不一样。当时的英语更多地是以德语为基础的,而现代英语不是。然后,渐渐地,大约在公元800年到1150年期间,英语不那么像德语了。因为那时的英国的统治者起初讲丹麦语后来讲法语。这些新的定居者大大丰富了英语语言,特别是在词汇方面。所以到17世纪,莎士比亚所用的词汇量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大。在1620年,一些英国人搬迁到美洲定居。后来,到了19世纪,有些英国人也被送往澳大利亚,两个国家的人都开始说英语了。

最后,到20世纪,英语才真正定形。那时,英语在拼写上发生了两大变化:首先,塞缪尔?约翰逊编写了词典,后来,诺厄?韦伯斯特编纂了《美国英语词典》,后者体现了美国英语拼写的不同特色。

现在,英语在南亚也被当作外语或第二语言来说。比如说,印度拥有众多讲英语很流利的人,这是因为英国于1765年到1947年统治过印度。在那期间,英语成了官方语言和 教育 用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非洲其它国家,比如南非,人们也说英语。目前在中国 学习英语 的人数正在迅速增长。事实上,中国可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 英语学习 者。中国英语会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吗?这只能由时间来回答了。

高中英语必修一课文翻译: 第三单元

沿湄公河而下的旅程

第一部分梦想与计划

我的名字叫王坤。从高中起,我姐姐王薇和我就一直梦想作一次伟大的自行车旅行。两年前,她买了一辆昂贵的山地自行车,然后还说服我买了一辆(山地车)。去年她去看望了我们的表兄弟——在昆明读大学的刀卫和宇航。他们是傣族人,在云南省西部靠近澜沧江的地方长大,湄公河在中国境内的这一段叫澜沧江,在其他国家(境内)叫湄公河。很快,王薇使表兄弟也对骑车旅游产生了兴趣。大学 毕业 以后,我们终于有了机会骑自行车旅行。我问我姐姐:“我们要去哪儿?”首先想到要沿湄公河从源头到终点骑车旅游的是我的姐姐。现在她正在为我们的旅行制定计划。

我很喜欢我姐姐,但是她有一个很严重的缺点。她有时确实很固执。尽管她对去某些地方的最佳路线并不清楚,她却坚持要自己把这次旅游安排得尽善尽美。于是,我就知道这个尽善尽美的方式总是她的方式。我不停地问她,“我们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回来?”我还问她是否看过地图。当然她并没有看过——我的姐姐是不会考虑细节的。于是,我告诉她,湄公河的源头在青海省。她给了我一个坚定的眼神——这种眼神表明她是不会改变主意的。我说,我们的旅行将从5, 000多米的高地出发,这时她似乎显得很兴奋。当我告诉她那里空气稀薄,呼吸困难,而且天气很冷时,她却说这将是一次有趣的经历。我非常了解我的姐姐,她一旦下了决心,什么也不能使她改变。最后,我只好让步了。

在我们旅行前的几个月,王薇和我去了图书馆。我们找到一本大型地图册,里面有一些世界地理的明细图。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到,湄公河发源于西藏一座山上的冰川。起初,江面很小,河水清澈而冷冽,然后它开始快速流动。它穿过深谷时就变成了急流,流经云南西部。有时,这条江形成瀑布,进入宽阔的峡谷。我们俩惊奇地发现这条河有一半是在中国境内。当流出中国,流出高地之后,湄公河就变宽了,变暖了,河水也变成了黄褐色。而当它进入东南亚以后,流速减缓,河水蜿蜒缓慢地穿过低谷,流向生长稻谷的平原。最后,湄公河三角洲的各支流流入中国南海。

>>>下一页更多精彩“高中英语必修一课文翻译”

⑷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41页workbook后的全部)课文翻译 急需

第一单元
友谊
reading
安妮最好的朋友
你是不是想有一位无话不谈能推心置腹的朋友呢?或者你是不是担心你的朋友会嘲笑你,会不理解你目前的困境呢?安妮·弗兰克想要的是第一种类型的朋友,于是她就把日记当成了她最好的朋友。
安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住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她一家人都是犹太人,所以他们不得不躲藏起来,否则他们就会被德国纳粹抓去。她和她的家人躲藏了两年之后才被发现。在这段时间里,她唯一的忠实朋友就是她的日记了。她说,“我不愿像大多数人那样在日记中记流水账。我要把这本日记当作我的朋友,我要把我这个朋友称作基蒂”。现在,来看看安妮在藏身处躲了一年多之后的那种心情吧。
1944年6月15日
星期四
亲爱的基蒂: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我长久无法出门的缘故,我变得对一切与大自然有关的事物都无比狂热。我记得非常清楚,以前,湛蓝的天空、鸟儿的歌唱、月光和鲜花,从未令我心迷神往过。自从我来到这里,这一切都变了。
……比方说,有天晚上天气很暖和,我熬到
11点半故意不睡觉,为的是独自好好看看月亮。但是因为月光太亮了,我不敢打开窗户。还有一次,就在五个月以前的一个晚上,我碰巧在楼上,窗户是开着的。我一直等到非关窗不可的时候才下楼去。漆黑的夜晚,风吹雨打,雷电交加,我全然被这种力量镇住了。这是我一年半以来第一次目睹夜晚……
你的
安妮

⑸ 高中英语必修一人教版第四单元译文

第三单元 游记Reading沿湄公河而下的旅程第一部分梦想与计划 我的名字叫王坤。从高中起,我姐姐王薇和我就一直梦想作一次伟大的自行车旅行。两年前,她买了一辆昂贵的山地自行车,然后还说服我买了一辆(山地车)。去年她去看望了我们的表兄弟——在昆明读大学的刀卫和宇航。他们是傣族人,在云南省西部靠近澜沧江的地方长大,湄公河在中国境内的这一段叫澜沧江,在其他国家(境内)叫湄公河。很快,王薇使表兄弟也对骑车旅游产生了兴趣。大学毕业以后,我们终于有了机会骑自行车旅行。我问我姐姐:“我们要去哪儿?”首先想到要沿湄公河从源头到终点骑车旅游的是我的姐姐。现在她正在为我们的旅行制定计划。 我很喜欢我姐姐,但是她有一个很严重的缺点。她有时确实很固执。尽管她对去某些地方的最佳路线并不清楚,她却坚持要自己把这次旅游安排得尽善尽美。于是,我就知道这个尽善尽美的方式总是她的方式。我不停地问她,“我们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回来?”我还问她是否看过地图。当然她并没有看过——我的姐姐是不会考虑细节的。于是,我告诉她,湄公河的源头在青海省。她给了我一个坚定的眼神——这种眼神表明她是不会改变主意的。我说,我们的旅行将从5, 000多米的高地出发,这时她似乎显得很兴奋。当我告诉她那里空气稀薄,呼吸困难,而且天气很冷时,她却说这将是一次有趣的经历。我非常了解我的姐姐,她一旦下了决心,什么也不能使她改变。最后,我只好让步了。 在我们旅行前的几个月,王薇和我去了图书馆。我们找到一本大型地图册,里面有一些世界地理的明细图。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到,湄公河发源于西藏一座山上的冰川。起初,江面很小,河水清澈而冷冽,然后它开始快速流动。它穿过深谷时就变成了急流,流经云南西部。有时,这条江形成瀑布,进入宽阔的峡谷。我们俩惊奇地发现这条河有一半是在中国境内。当流出中国,流出高地之后,湄公河就变宽了,变暖了,河水也变成了黄褐色。而当它进入东南亚以后,流速减缓,河水蜿蜒缓慢地穿过低谷,流向生长稻谷的平原。最后,湄公河三角洲的各支流流入中国南海。Using Language夜晚的西藏山景第二部分山中一宿 虽然是秋天,但是西藏已经开始下雪了。我们的腿又沉又冷,感觉就像大冰块。你看到过雪人骑自行车吗?我们看上去就像那样。一路上,一些身着羊毛大衣的孩子们停下来看着我们。下午晚些时候,我们发现由于天冷我们的水壶都冻上了。然而,湖水在落日的余晖下闪亮如镜,景色迷人。像往常一样,王薇在我的前面,她很可靠,我知道我用不着给她鼓劲儿。上山很艰难,但是当我们环顾四周,(眼前的)景色让我们感到惊奇,我们似乎能看到几百里以外的地方。在某个时刻,我们发现自己置身高处,彷佛骑车穿越云层。然后我们开始下山,这非常有趣,特别是天气逐渐变得暖和多了。在山谷里,五彩斑斓的蝴蝶翩翩飞舞在我们身旁,我们还看到牦牛和羊群在吃草。这时,我们不得不把帽子、外衣、手套和长裤脱掉,换成T恤衫和短裤。 一到傍晚,我们通常就停下来宿营,(于是),我们先把帐篷支起来,然后吃饭。晚饭后,王薇把头放在枕头上就睡觉了,而我却醒着。半夜里,天空变得清朗了,星星更亮了。(夜晚)非常安静——几乎没有风,只有篝火的火焰和我们做伴。当我躺在星空下,我想着我们已经走了多远。我们很快就要到达云南的大理。在那里,我们的表兄弟刀卫和宇航将加入我们的行列。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他们! 第四单元 地震Reading地球的一个不眠之夜 河北省东北部的农村不断有些怪事发生:三天来,村子里的井水升升降降,起起伏伏。农夫注意到,水井的井壁上有深深的裂缝,裂缝里冒出臭气。农家大院里的鸡,甚至猪都紧张得不想吃食。老鼠从田地里跑出来找地方藏身。鱼缸和池塘里的鱼会往外跳。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左右,有些人看到天上一道道明亮的光。即使天空没有飞机,在唐山城外也可以听到飞机声。在市内,有些建筑物里的水管爆裂开来。但是,唐山市的一百万居民几乎都没有把这些情况当一回事,当天晚上照常睡着了。 在凌晨3点42分,一切都开始摇晃起来。世界似乎到了末日!二十世纪最大的一次地震就在唐山市正下方11公里处发生了。100公里以外的北京市都感到了地震,全国1 / 3的地方都有震感。一条8公里长30米宽的巨大裂缝横穿房舍、马路和渠道。地上一些洞穴冒出了蒸气。石头山变成了泥沙河,在可怕的15秒钟内,一座大城市就沉沦在一片废墟之中。人们遭受的灾难极为深重。2/3的人在地震中死去或受伤。成千上万个家庭遇难,许多孩子变成了孤儿。死伤的人数达到40多万。 幸存的人们又怎么能相信这是自然现象呢?人们无论朝哪里看,哪里的一切都几乎被毁了。所有的市内医院、75%的工厂和建筑物、90%的家园都消失了。残砖就像秋天的红叶覆盖着大地,然而它们是不可能被风刮走的。两座大坝垮了,多数桥梁不是塌了就是无法安全通行了。铁轨如今成了一条条废钢。好几万头牛再也挤不出奶来。50万头猪和几百万只鸡全都死了。井里满是沙子,而不是水。人们惊呆了。接着,在下午晚些时候,又一次和第一次一样的强烈的地震震撼着唐山。有些医生和救援人员被困在废墟下面。更多的房屋倒塌了。水、电和食物都很难弄到。人们开始纳闷,这场灾难还会持续多久。 不是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地震后不久,部队派了15万名战士到唐山来协助救援人员,数十万的人得到了救助。部队人员组成小分队,将受困的人们挖出来,将死者掩埋。在唐山市的北边,有一个万名矿工的煤矿,其中多数人得救了。援救人员为那些家园被毁的幸存者盖起了避难所,用火车、卡车和飞机向市内运来了水。慢慢地、慢慢地,这座城市又开始出现了生机。Reading and speaking唐山市政府办公室亲爱的______________: 恭喜你!我们很高兴地告诉你,你在以新唐山为主题的中学演讲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评委会的五位评委听了你的演讲,他们都认为你的演讲是今年最好的。你的父母亲和你的学校会为你而骄傲! 下个月我们市将开放一个新公园,以纪念在那次可怕的灾难中死去的人们,并向那些曾经为幸存者提供过帮助的人们致敬。我们办公室想请你在7月28日上午11点给来公园的参观者进行演讲。你知道,三十()年前的这一天正是唐山发生地震的日子。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邀请你把家人和朋友一起带来。诚挚的张沙

⑹ 高一英语必修一课文翻译

想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也不是不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们能做到有永不言败+勤奋学习+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英语必修一课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英语必修一课文翻译1

第一单元

安妮最好的朋友

你想不想有一位无话不谈能推心置腹的朋友?或者你会不会担心你的朋友会嘲笑你,会不理解你目前的困境呢?安妮?弗兰克想要的是第一种类型的朋友,所以她把的 日记 视为自己最好的朋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安妮住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她一家人都是犹太人,所以他们不得不躲藏起来,否则就会被德国的纳粹分子抓去。她和她的家人躲藏了25个月之后才被发现。在那段时期,她的日记成了她唯一忠实的朋友。她说:“我不愿像大多数人那样在日记中记流水账。我要把我的日记当作自己的朋友,我把我的这个朋友叫做基蒂。”现在,来看看安妮自1942年7月起躲进藏身处后的那种心情吧。

1944年6月15日,星期四

亲爱的基蒂: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我太久无法出门的缘故,我变得对一切与大自然有关的事物都无比狂热。我记得非常清楚,以前,湛蓝的天空、鸟儿的歌唱、月光和鲜花,从未令我心迷神往过。自从我来到这里之后,这一切都变了。

……比如说,有一天晚上天气很暖和,我故意熬到晚上11点半都不睡觉,为的就是能独自好好地看看月亮。但是因为月光太亮了,我都不敢打开窗户。还有一次,就在五个月以前的一个晚上,我碰巧在楼上,窗户是开着的,我一直呆到非关窗不可的时候才下楼去。漆黑的雨夜,刮着大风,电闪雷鸣,乌云滚滚,我完全被这种景象镇住了。这是我一年半以来第一次亲眼目睹的夜晚……

……不幸的是……我只能透过那满是灰尘的窗帘下那脏兮兮的窗户看看大自然。只能隔着窗户看那大自然实在没意思,因为大自然是需要真正体验的东西。

你的安妮

英语必修一课文翻译2

第二单元

通向现代英语之路

在16世纪末,大约有五至七百万人讲英语。几乎所有这些讲英语的人都住在英格兰。在其后的一个世纪中,英格兰人为征服世界航海到了世界其他一些地方,结果世界的其他地方的人们也开始说英语了。今天,把英语作为自己的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或外语来使用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以英语作为母语的人,即使他们所讲不是同一种英语,他们也能彼此听懂。请看看这个例子:

英国人贝蒂:来看看我的公寓吗?

美国人艾米:好的,我来看看你的公寓吧。

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英语为什么发生了变化呢?实际上,当不同 文化 相互交流渗透时,所有的语言都会有所发展和变化。开始,英格兰人在大约公元450年到1150年之间所说的英语与我们今天所说的英语很不一样。当时的英语更多的是以德语为基础的,不像我们现在说的英语。后来,大约在公元800年至1150年之间,英语慢慢变得不那么像德语,因为统治英格兰的那些人开始是说丹麦语,后来说法语。这些新来的定居者丰富了英语语言,尤其是丰富了英语词汇。所以到17世纪初的时候,莎士比亚能够得以使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丰富的词汇。1620年一些英国定居者来到了美洲,后来到了18世纪的时候,一些英国人还被带到了澳大利亚。英语也就开始在这两个国家使用。

最后到19世纪的时候,英语这种语言就变得稳定了。当时,英语的拼写发生了两个很大的变化:先是塞缪尔·约翰逊编写了他的英语词典,后是诺亚·韦伯斯特出版了《美国英语词典》。后者使得美式英语的拼写有了其独特的个性。

现在英语在南亚地区也被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使用。比如,印度就有很多人说英语说得很流利,因为在1765年到1947年之间英国统治着印度。在此期间,英语成了印度政府和 教育 所用的语言。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以及像非洲的南非,人们现在也说英语。当今,在中国学英语的人数正在快速增加,事实上,中国可能是学英语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式英语是否也能发展成一种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语言?这还有待时间去证明。

英语必修一课文翻译3

第三单元

沿湄公河而下的旅行

第一部分 梦想与计划

我的名字叫王坤。从高中起,我姐姐和我就一直梦想作一次伟大的自行车旅行。两年前,她买了一辆价钱昂贵的山地自行车,然后她还说服我也买了一辆。去年她去看望了我们的表兄弟—在昆明读大学的刀伟和宇航。他们是傣族人,在云南省西部靠近澜沧江的地方长大,湄公河在中国境内的这一段叫澜沧江,流经其他国家后就叫湄公河。很快,王薇使表兄弟也对骑车旅行产生了兴趣。到大学 毕业 后,我们终于有了作一次骑车旅行的机会。我问姐姐:“我们要去哪里?”首先想到要沿湄公河从源头到终点骑车旅行的是我的姐姐。现在,她正为这次旅行制订计划。

我很喜欢我姐姐,但是她有一个严重的缺点,她有时确实很固执。尽管她对到某些地方的最佳路线并不清楚,她却坚持要把这次旅行安排的尽善尽美。现在我知道了这个尽善尽美的方式总是她的方式。我老是问她:“我们什么时候动身?什么时候回来?”我问她是否已经看过地图。当然她并没有看过,我的姐姐是不会考虑细节的。于是我告诉她湄公河的源头在青海省。她给了我一个坚定的眼神—这种眼神表明她是不会改变主意的。当我告诉她我们的旅行将从5000多米的的高地出发时,她似乎显得很兴奋。当我告诉她那里空气稀薄,呼吸会很困难,而且天气会很冷时,她却说这将是一次很有趣的经历。我非常了解我的姐姐,她一旦下了决心,就什么也不能使她改变。最后,我只好让步了。

在我们旅行前的几个月,王薇和我去了图书馆。我们找到了一本大型的地图册,里面有一些世界地理的明细图。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到,湄公河源于西藏一座山上的冰川。起初,河很小,河水清澈而冷冽,然后它开始快速流动。它穿过深谷时就变成了急流。流经云南西部。有时,这条河形成瀑布进入宽阔的峡谷。我们惊奇的发现这条河有一半是在中国境内。当流出中国,流出高地后,湄公河就变宽,变暖了。河水也变成了黄褐色。而当它进入东南亚以后,流速减慢,河水变宽慢慢地穿过低谷,到了长着稻谷的平原。最后,湄公河三角洲的各支流流入中国南海。

英语必修一课文翻译4

第四单元

地球的一个不眠之夜

河北省东北部的农村不断有些怪事发生:三天来,村子里的井水升升降降,起起伏伏。农夫注意到,水井的井壁上有深深的裂缝,裂缝里冒出臭气。农家大院里的鸡,甚至猪都紧张得不想吃食。老鼠从田地里跑出来找地方藏身。鱼缸和池塘里的鱼会往外跳。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左右,有些人看到天上一道道明亮的光。即使天空没有飞机,在唐山城外也可以听到飞机声。在市内,有些建筑物里的水管爆裂开来。但是,唐山市的一百万居民几乎都没有把这些情况当一回事,当天晚上照常睡着了。

在凌晨3点42分,一切都开始摇晃起来。世界似乎到了末日!二十世纪最大的一次地震就在唐山市正下方11公里处发生了。100公里以外的北京市都感到了地震,全国1 / 3的地方都有震感。一条8公里长30米宽的巨大裂缝横穿房舍、马路和 渠道 。地上一些洞穴冒出了蒸气。石头山变成了泥沙河,在可怕的15秒钟内,一座大城市就沉沦在一片废墟之中。人们遭受的灾难极为深重。2/3的人在地震中死去或受伤。成千上万个家庭遇难,许多孩子变成了孤儿。死伤的人数达到40多万。

幸存的人们又怎么能相信这是自然现象呢?人们无论朝哪里看,哪里的一切都几乎被毁了。所有的市内医院、75%的工厂和建筑物、90%的家园都消失了。残砖就像秋天的红叶覆盖着大地,然而它们是不可能被风刮走的。两座大坝垮了,多数桥梁不是塌了就是无法安全通行了。铁轨如今成了一条条废钢。好几万头牛再也挤不出奶来。50万头猪和几百万只鸡全都死了。井里满是沙子,而不是水。人们惊呆了。接着,在下午晚些时候,又一次和第一次一样的强烈的地震震撼着唐山。有些医生和救援人员被困在废墟下面。更多的房屋倒塌了。水、电和食物都很难弄到。人们开始纳闷,这场灾难还会持续多久。

不是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地震后不久,部队派了15万名战士到唐山来协助救援人员,数十万的人得到了救助。部队人员组成小分队,将受困的人们挖出来,将死者掩埋。在唐山市的北边,有一个万名矿工的煤矿,其中多数人得救了。援救人员为那些家园被毁的幸存者盖起了避难所,用火车、卡车和飞机向市内运来了水。慢慢地、慢慢地,这座城市又开始出现了生机。

英语必修一课文翻译5

第五单元

伊莱亚斯的 故事

我的名字叫伊莱亚斯。我是南非的一个穷苦的黑人工人。第一次见到纳尔逊·曼德拉的时候,是我一生中非常艰难的时期。(当时)我才12岁,那是在1952年,曼德拉是我寻求帮助的一位黑人律师。他为那些穷苦黑人提供法律指导。他十分慷慨地给予我时间,我为此非常感激。

由于我所受的教育很少,所以我需要他的帮助。我六岁开始上学,我仅仅在那里读了两年的学校有三公里远。我不得不辍学,因为我的家庭无法继续支付学费和交通费。我既不太会读,也不怎么会写。几经周折,我才在一家金矿找到一份工作。然而在那个时候,你要想住在约翰内斯堡就非得要有身份证不可。糟糕的是我没有这个证件,因为我不是在那里出生的,我很担心我是不是会失业。

纳尔逊·曼德拉给予我帮助的那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高兴的日子。他告诉我要想在约翰内斯堡立住脚,应当如何获取所需证件。我对自己的未来又充满了希望。我永远也忘记不了他对我的恩情,当他组织了非国大青年联盟时,我马上就参加了这个组织。他说:“过去30年来所出现的大量法律剥夺我们的权利,阻挡我们的进步,一直到今天,我们还处在几乎什么权利都没有的阶段。”

他说的是真话。当时黑人没有选举权,他们无权选择他们的领导人。他们不能做自己想要做的工作。他们所能住的城区都是由白人决定的。他们被打发去住的城外地区是南非最贫穷的地区。在那儿,没有人能够种庄稼。事实上,就像拉尔逊·曼德拉所说的:

“……我们被置于这样一个境地:要么我们被迫接受低人一等的现实,要么跟政府作斗争。我们选择向法律进攻。首先我们用和平的方式来破坏法律,而当这种方式也得不到允许时,……只有到这个时候,我们才决定用暴力反抗暴力。”

事实上,我并不喜欢暴力,……但是在1963年的时候,我帮助他炸毁了一些政府大楼。那是很危险的事情,因为如果我被抓住了,可能就会被关进监狱。但是,我乐于帮忙,因为我知道,这是为了实现我们的黑人和白人平等的梦想。


高一英语 必修一课文翻译相关 文章 :

★ 高一英语必修一课文和翻译

★ 高一英语单词表(unit1~2)

★ 高一英语必修一单词表(完整)

★ 高一英语作文范文带翻译

★ 带翻译高一英语作文范文

★ 高一的英语单元作文范文10篇

★ 高一必修一英语作文3篇

★ 高一英语必修一语法知识汇总

★ 带翻译的高一英语作文

★ 高一必修一英语单词

热点内容
你怎么想呢英语作文 发布:2025-08-27 11:20:13 浏览:584
我们怎么读书英语作文 发布:2025-08-27 11:17:05 浏览:704
英语作文描述怎么上学 发布:2025-08-27 11:15:48 浏览:607
沈阳欢迎你怎么写英语作文 发布:2025-08-27 11:07:00 浏览:298
人不能战胜自然作文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8-27 11:01:56 浏览:54
英语小作文结尾怎么写 发布:2025-08-27 10:59:41 浏览:278
怎么赡养老人英语作文 发布:2025-08-27 10:59:40 浏览:749
我的校园作文用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8-27 10:59:39 浏览:301
爱好英语怎么翻译英语 发布:2025-08-27 10:55:02 浏览:753
在新学期我怎么做作文英语 发布:2025-08-27 10:41:34 浏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