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Ⅰ 小学英语故事阅读教学浅谈
【 #小学英语# 导语】海阔凭你跃,天高任你飞。愿你信心满满,尽展聪明才智;妙笔生花,谱下锦绣第几篇。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知足,要使自己学一点东西,必需从不自满开始。以下是 考 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英语故事阅读教学浅谈》 供您查阅。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阅读意识
对于低年级学生,因为他们颤明英语知识极为有限,所以我们就选取一些色彩鲜艳,文字较少的小故事,让学生首先被精美的图画吸引,再通过看图画能简单理解故事大意,通过听故事和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行简单的语句重复,并融入到故事当中。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增强对学生的认好洞或读训练,以此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的兴趣。
二、将自然拼读法与故事阅读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单词拼读规律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坚持不懈地进行按照读音规律拼读单词的语音教学,但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生词,学生也不敢自己尝试按照拼读规律读出单词,而是等着老师教。这说明我们的语音教学并没有被学生完全掌握,也远没有形成学生自觉的学习技巧。我们在教学中就一直尝试自然拼读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单词拼读规律,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拼读符合规律的单词。并且在发音不够准确的时候,通过老师的动作提示,能够自觉纠正发音。学生对于没有学过的单词,不再是一味地等待了,而是敢于大胆地拼读,并且大部分能够拼对。
三、有效参与机制提供阅读实践活动的保障
课堂导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故事结构、主题思想、细节信息到文章寓意等多方面地理解课文。阅读不仅仅是会读字词,它还需要学生通过阅读真正理解这篇文章或故事的内涵。这一程序由以下三个环节组成。
1.引入故事。引入故事就是把故事的主题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故事提供的语言情景中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对于不同故事,教师应采用不同形式导入,常见导入形式有:提问、设置悬念、介绍背景、观看*、唱歌等。
2.作出预测。预测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题目或友伍图片去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可能用到的词汇,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主要词汇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句子。在教Little Rabbit这个故事时,我是这样帮助学生进行预测。通过一首儿歌引出故事的主人公the rabbit and the bee,然后出示一幅图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Question1:What happened to this rabbit?Question2:Are they good friends? Why?
3.有效练习――拓展阅读能力的空间。在阅读教学中我通过声情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训练思维、发展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利用多媒体开展故事阅读教学不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对故事的理解,还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故事阅读课后,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练习、巩固和扩展在阅读课中新学到的语言知识,还要发展其说和写的能力。课后练习有多种多样,要针对不同的阅读课而设计练习形式有表演故事、缩写、改写故事、复述故事等。
此外我还布置课后阅读。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或报刊阅读一些小故事、短文、儿歌等,有效地扩充学生的阅读量、阅读范围,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能。
四、教学中渗透阅读策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古人也曾经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强调了教给掌握知识的方法较知识本身对人的发展更为重要。所以我想尽一切办法在教学中培养阅读策略,教学生学会阅读的技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1.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猜词的能力。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阅读时能根据阅读材料的上下文和情景去推测、理解生词的含义”。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大胆猜词,平时还应注意多做些猜词的练习活动,鼓励学生阅读时大胆猜词,培养学生综合的阅读能力。
2.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发展学生自觉用英语思考问题意识。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地域特点和文化意识,所以要学好一种语言首先要了解其独特的文化意识,只有了解其文化背景才能很好掌握其语言的应用。所以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然有英语的思维考虑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儿童需要把阅读看作是一个令人愉悦的,有用的和有意义的任务――一种他们在未来的生命旅程中愿意继续用的东西”(Smith & Elley,1998,140)。小学英语故事阅读教学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大家不断去探讨、研究。英语教学工作者,必须使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技能、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
Ⅱ 小学英语课堂的个性化阅读教学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一、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新课标指出,英语教育的目的应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英语阅读是学生学习英语,拓展英语知识和文化,积累和丰富英语词汇量,获取英语信息,增进对使用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的理解,发展英语的思维能力等的最主要的途径。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特别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尊重学生阅读的内心体验,因为展现人的本性是教育智慧的理想境界。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阶段“读”的要求一般相当于基础教学阶段英语新课标一、二级的要求。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英语教学基本裤迟要求,一级中的语言技能对读的要求是:(1)能看图识字;(2)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的词语;(3)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小故事。二级中的语言技能对读的要求是:(1)能认读所学词语;(2)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4)能读懂问候卡等中的简单信息;(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和小短文,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然而,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更多地关注在阅读的词汇及语法讲解,使得学生忽略了整体感知文章、分析文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权,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于是通过日常教育实践,我发现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以下的问题。
1.教师选择的阅读材料,往往内容单一,受到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兴趣的制约;或是直接从课外的阅读材料中拿来主义。其实,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爱上英语阅读,阅读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博览群书”,从其他版本的教材和课外阅读材料中,选择原汁原味的、生动有趣又能启发学生思维的阅读材料,而且根据学生原有的基础进行有效地改编。阅读材料需要有以下的共同特点:(1)内容有趣、可读性强,激发孩子阅读的欲望。这样生动有趣的内容让孩子读着就放不下来了,避免阅读成为孩子学习英语的负担。(2)基于学生基础,难度适中。想要读、能够读的阅读材料,才能不给学生造成过大的障碍。(3)拓展孩子的国际视野,同时丰富英语文化知识。原汁原味的材料能为丰富孩子的课外知识打开很多扇门和窗。只有具备以上这些特点的材料,才能让学生产生想要读的欲望,从而进行自主阅读。
2.教师指导阅读方法过于机械,基本上是解答题目,搞题海战,学生始终在被动阅读,失去了自主思考的动力;或者教师把阅读材料孤立成一个个语言知识点进行语法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阅读内容的人文性和整体性。
3.学生阅读缺乏正确的阅读技巧,很多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总是逐词逐句、反反复复地阅读,只重视获取细节信息,而忽略了对阅读内容的整体感悟和宏观阅读的能力。
4.学生阅读缺乏主动的精神,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是被动地完成教师交给的蚂姿阅读任务,不会自觉地定时阅读一些课外资料,以此来扩大知识面。
三、小学英语课堂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首先,要求教师把阅读教学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做真正的“胡物李阅读者”,还给他们阅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笔者一般只示范阅读技巧,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学生自行阅读。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起到一个组织、引导、激励学生的作用。面对一些生词,教师应告诉学生要一口气读完整个阅读内容,即便有不认识的词阻碍阅读,但只要不影响对整体内容的理解,就不必每次都停下来查词典,弄清词义。不要认为读完一本书或是一篇文章没有学会单词,不能翻译每句话就是一无所获,阅读的主要目的不在于个别的词汇和句子,而是对于吸收语言的“潜移默化”。学生可以通过大量阅读获得语感,因为只有大量的语言输入,才能产生学生的语言输出。反之,如果经常停下来,学生会失去阅读的兴趣,不但影响了阅读速度,而且破坏了他们思维的连续性。
其次,对于一般及以下水平的学生,教师在指导他们阅读的过程中,还要起到组织引导的作用,指路径,排障碍,适时提点、启示、指导、鼓励,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当解决阅读中遇到的某些问题时,引导他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并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为他们搭建起通向作者、文本的桥梁。另外,在当今网络信息环境下的课堂阅读教学中,小学生在阅读中遇到妨碍阅读理解的词,只要运用鼠标点击一下,便能听到单词的发音,看到其中文意思,就可以独立阅读。
再次,在学生自我阅读的过程中,允许他们采取多种阅读方法。他们可以做摘抄,旁边作标注,圈点勾画等,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个性心理特质充分绽放,从而实现内容解读的多元性。教师要在小学生阅读完一篇文章之后,就文章的内容提出问题,了解小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此外,也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学习,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在课后,再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进行总结和巩固。
最后,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也是为了进一步使小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并不是侧重于某一方面,而偏废另一面。
(1)听和说是紧密联系的,听是理解吸收信息的过程;说是通过口头语言表达的思想、信息。在阅读能力提高之后,由于小学生的基础知识在阅读中得到了增强和提高,词汇量进一步丰富,听力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只要通过一系列听的技能训练,先听后说。在听的基础上发展说的能力,由简单的模仿到重复说,再到进一步大胆的说。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小学生就可以自由表达,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2)写是将自己的思想转变成语言符号的过程。小学生开始只能对字母、单词、简单的句子进行仿写。当听、说、读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便可以由看图写话进行的简单书写表达。最后达到自由表达的能力。例如,四年级小学生刚学完《Open Day》就能写一篇关于自己房间的作文。
《My bed room》
This is my bedroom. It is big and nice. There is a small bed, a desk, a chair and a computer. There are some books on the desk. The computer is my good friend. I like my bedroom. Do you like it?
总之,以学生为主体,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更好地进行英语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教师一定要采用激励性评价,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进行客观地评价,及时地对他们的成绩给予肯定和激励,充分打造各种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保持他们阅读的兴趣。此外,无论是从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考察方面,还是从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角度来看,科研课题都是提高学校学科建设、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和手段。因此开展英语阅读教学个性化研究能够帮助广大教师提高自身阅读能力、英语阅读教学能力和实施科研课题的能力。
(责编张亚莎)
Ⅲ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阅读能力课题研究
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在此阶段侧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符合小学生学习的规律。我们英语教师应将英语读写能力和听说能力有机地结合,使其相互促进。而在英语教学的启蒙阶段,对小学生认读能力的培养也有所侧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言而语是非常重要。但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课堂上,学生能够良好地跟读,并且效果和学习氛围都好,当时的学习效果也好。课外进行复习的时候,要求学生自己单独认读中,以及从家长的反馈意见中出现过同样的问题:学生的英语认读能力要加大力度进行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认读能力的培养呢?
一、教给认读技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妨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拐杖,教他们一些认读的方法。认读,通俗地说,就是朗读。首先,教师要要求学生在朗读英语时,眼看词句,口读音调,耳听读音,脑思语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语言学习活动。其次,小学生的朗读以模仿为主,在模仿过程中教师要做必要的指导,如句型朗读中重音连读,语音语调等,注重培养学生按意群朗读的习惯,指导学生以词组和句子为单位进行朗读,帮助学生纠正逢词朗读的不良习惯。如:I llike the big elephant .Do you llike the big elephant,too?这个句子可以说是一个很长的句子,在这里,老师首先要利用直观教具进行短语的熟练,接下来进行句型的操练,然后进行语调的朗读,这样在学生能认读个别单词的情况下,加上教师示范的语感,就会很快把这句话掌握。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让学生进行指读。指读的习惯就是培养学生对单词或句子的有意注意。读到哪,指到哪,而且老师一定要每次督促指导,既使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又训练了学生认读单词、句子的能力。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
1.认读的操练方式要多样化
在我呈现新的知识后,接下来的操练也很关键。操练分为很多种,比如我在让学生认读动物单词,首先可以将图片和单词放在一起认读;反复几次之后,可以只给图片或只给模拟的动物声音让学生说出单词;最后可以只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认读。在这三个环节里,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对新知有所熟悉,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有意识地回忆刚学过的新知,第三个环节就是让学生熟悉单词形式,培养认读能力了。这样环环相扣,逐渐将要求拔高,学生的能力才能渐渐提高。
2.在读课文时,让学生指读
对于朗读,我们常常视指读(用手指着读)为一种坏习惯,可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适当的指读很有必要,因为低年级孩子注意力很难集中,有时候教师或录音的朗读开始了他还在做自己的事情,或者光跟着张嘴,心思没有投入进来。要求低年级孩子指读,一方面可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认读能力,提高认读效率。等到学生的年龄到达一定层次,朗读水平到达一定高度,指读就可以放弃了。
3.对于重点单词,教给基本的发音方法去记
每课都有3个是2---3个3会单词,对于这些单词的记忆我常常有意无意教给基本的发音方法。如:”nose”中的/n/ 的发音,head,nod,hand,read 中辅音字母/d/的发音。feet,foot,stamp,rabbit,cute,elephant,what,Snow White中的/t/发音。 学生刚开始只是象小和尚一样听听,跟着读读,对于什么叫音标也不清楚,我也没有要让他们明白,只是在老师不断说,让他们不断读,这样自然而然在他们的脑子里就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学生也很容易记单词.另外,如 “big”和“little”这两个单词在认读上,学生很容易混淆,是因为在前面的两课当中,学生已经形成的语感,有一定的定势思维,对于a little elephant----a bit elepant,a big panda---- a little panda,a little tiger----a big tiger.认读的时候,很难分清楚,我就试着让学生看单词,进行简单的拼读。然后发音,这样对学生是有一定帮助的。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适当教给学生发音方法和拼读规则,久而久之,学生面对单词就会自己去摸索怎样拼读,这样不仅培养了认读能力,更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
Ⅳ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小学英语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和策略
一.“读整本书”的意思
与“现代外语教学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整本书”不同,现代外语教学以英语名著、小说等整本书为教材
“读整本书”是基于一个“整”字,关注的是整体而不是局部,其内涵是整体的建构和整体的认识。
整体建构是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的综合获得整体认识是指学生对全书的思想内容、语言框架、各章之间的逻辑关系有整体的把握和全过程的意识。
二.读本选择和课程安排
学生的经验、思想、价值观都需要整体建构。
英语教材中的单篇文章反映了故事的某个片段或语言的某个节点; 整本书是故事全景式和语言体系的整体反映,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片断阐释和个别情节的浅显阅读。
因此,必须认真考虑读本的选择、上课时间的划分等。
(一)读本选择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整本书”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因此,读本的选择应该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为指导,以下几点可以作为参考标准。 (1)突出学生主体,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认知水平。 )2)突出课程价值体凯困悉系,以蕴含丰富价值观和人文信息的经典名著为主; )3)强调课程标准的关联度,只有以课程标准为基础,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读本才更有意义和价值。
基于多年的实践研究,笔者向学生推荐书目如下(见表1 )。
(二)课程安排
以The Little Prince的“阅读整本书”为例。
该书共有27章,进行一学年整本书的阅读,每学期约20周,每周1课时,一学年约40课时。
其中,导读需要14课时(每课时导读2章),剩余时间用于师生共读、研讨、讨论。
每周学生可以自读1-2章,第一学期读完整的书,第二学期重读。
因此,每周都要安排完整的课程进行“整本书阅读”,使学生能始终关注和思考“整本书阅读”的内容。
平时的一篇课上,不能处理“整本书看”的内容。 这样,学生就会过度关注、疲劳一篇课的内容,忽视“整本书”,导致“整本书”内容的支离破碎和知识碎片。
三、“读整本书”四个阶段
“整本书”的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教师导读”、“学生自读”、“师生共读”、“学生重读”四个阶段。
在此,以经典名作The Little Prince为例,分别说明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一)教师引领
教师的优势在于能聚焦全书的结构、情节框架、语言特点、人文价值、阅读方法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打开阅读思路,做到“准备好”。
(二)学生自己学习
学生自读是“读整本书”的重要环节。
只有学生能自主阅读,阅读素养才能真正提高。
学生只有体验自主盯乎阅读,在自主阅读过程中透彻理解故事,填写阅读笔录,整理阅读体验,才能形成“整本书”的阅读能力和素养。
调查显示,学生自主阅读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尺茄是单词多,不能抓住重点。
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传授和培养阅读的策略、技巧和方法。
(三)师生共读
师生共读是学生理解作品、体验语言的重要途径,可以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培养和发展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师生共读的基本形式是从篇章文本共读出发,设计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阅读故事、掌握语言、形成能力。
(四)学生重读
书读一百遍,自有分晓。
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新观点和发现,需要在重读中进行印证和验证。
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重新理解作品,构建新的认知,感受更细致的语气,思考更深入。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Ⅳ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如下:
一、有效预习——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应及时给学生提供有关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材料和预习练习,指导学生预习。背景知识材料有助学生理解课文,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其视野。
预习练习能使学生明确预习目标,使预习有的放矢。课前预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作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
3.设计任务英语阅读。教学必须在主体参与方面解决问题,增加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的机会和时间。英语阅读教学形式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式”。
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式活动,就是让学生作为阅读实践活动的主角,并使阅读活动作为一种主动的、探索式的认知体验。在“任务式”活动中,教师应多层次,多形式设计阅读活动。
Ⅵ 小学英语阅读设计方案范文汇总
小学英语阅读设计方案范文汇总 通过英语课外阅读,丰富英语涵养,提升英语能力,挖掘英语潜力,借助多种形式的英语课外活动。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小学英语阅读设计方案,来欣赏一下吧,希望能够帮到你们.
小学英语阅读设计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举办校园英语节,营造浓厚的英语交际氛围,让学生感受英语,应用英语。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拓展学生视野,丰富校园文化。
二、活动 口号
英语节将以todothemost,toshowthebest(积极参与,秀出自我)
kissenglish,kisstheworld(亲近英语,拥抱世界)为主题,通过系列活动,营造语言氛围,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情趣,激发英语兴趣,展示语言能力,促进和谐发展。
三、活动宗旨
人人参与、经历过程、体验快乐、培养能力。
四、活动时间
2020年5月4日----2020年5月31日
五、活动内容
略
六、活动奖励
以上活动以年级为单位,各项比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奖证书由教导处统一发放。学校英语教研组组织教师认真做好评选工作。每年级评出组织奖一名,同时评出学校英语单词大王、英语介绍明星、英语书法明星、英语文化小使者、英语写作之星等。获奖作品采用展板形式进行展出。
小学英语阅读设计方案二
一、指导思想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要适应社会、时代的需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以学校发展的眼光对待英语教学。
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然而我们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感到: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和使用语言的时空受到一带祥握定的限制。课外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教学在外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蠢庆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阅读课一直是重视的科目。还有,阅读是巩固和扩大词汇量的好方法。然而现行的小学英语并无明确的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和配套的阅读教材,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外阅读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总体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引导学生注重积累,注重阅读感受和体验,培养语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鉴赏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三、阅读目的
1.扩大学生的词汇量。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进一步提高英语的阅读水平和范围,让他们的生活不再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快乐。
2.积极营造书香校园,激发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拓宽学生的英语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素养。
3.介绍英美文化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习惯用语并增加学习兴趣,拓宽眼界,增长知识。
4.通过英语课外阅读,丰富英语涵养,提升英语能力,挖掘英语潜力,借助多种形式的英语课外活动,全面展示学生的英语阅读成果,建立自信、激发动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
四、阅读对象:三到五年级的学生。
1.注重单词词组的积累,让学生自备一本专用记录本,记下所学的单词,词组或小语法等,以便经常翻阅,复习,防止遗宴旅忘。
2.在各个班级制定英语角,鼓励学生动手制作英语小报。
五、具体目标
一级(三年级):
1.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2.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
二级(五年级):
1.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2.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阅读速度有所提高,能够根据阅读材料的相关内容,回答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
六、方法指导
1、首先,提供语言感受,重视输入。
对于首先呈现的故事素材,教学中要给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感受语言的机会。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材上的故事连环画,根据故事内容制作的动态课件,教师声情并茂的表演和体态语言等多种输入方式,使得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如用眼、用耳、用脑等来感受故事的情景和内容。与此同时学生会积极地接收各种信息、发现事实、发现问题,如生疏的词语,进而逐步形成通过整体接受事实、领会故事概要的能力;根据感受到的相关信息猜测、推测生疏词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认真观察、仔细聆听、积极思索发现等积极学习的态度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2、其次,要紧扣故事素材,强调理解。
理解过程采取由表及里、从易到难的方式,要有层次性。例如:可以先引导学生看故事的插图和故事的标题,要求他们能预测故事的大意;再让学生看图听录音或教师表演,要求他们能弄清故事中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边看边分节听故事的录音,要求他们能选择判断哪幅图表现这段录音的情节;最后组织学生看图整体听故事录音,要求他们能回答有关理解性问题等等。分层次理解故事的方式或活动力求多样,另外对学生的表现要及时评价,这样有助于树立他们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在故事教学中导入语言知识,促进学生的理解。
故事中肯定会有些新的词语和句型结构,要根据实际把握时机在恰当层次的理解活动中采用直接式或间接式,集中方式或分散方式,甚至以直接翻译的方式自然巧妙地导入。但是在教学时要讲究分寸,在理解过程中这些语言现象导入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和促进学生对故事更准确全面的理解,绝不可为单纯去教词汇句型而造成对故事理解活动的干扰或终止。当然可以有意识地采取板书、出示卡片等方式强调新的词语和结构,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对于这些目标语言点的进一步学习和操练,可以在后面有所设计和安排。学生在故事理解过程中对这些新语言现象的初步感受,又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操练、掌握和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型结构作好铺垫。
3、最后,还要注重模仿表演,强化体验。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在英语学习中,还是应该注重模仿。所谓模仿并不是机械地跟读。学生的模仿活动一定是在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之后。没有理解的跟读活动是毫无意义的。模仿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用准确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说英语。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跟着录音机进行模仿。表演是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groupwork等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语言表达的初步体验。心理学认为,带有情感、伴随动作表演故事有助于学生语言的内化,进而能促
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这一点在高年级的英语教学实践中获得了很好的印证。当然,对于程度好的学生还可尝试让他们创造性地对故事进行改编并表演,以第三者的身份用陈述的方式介绍故事的内容等等,逐步培养他们高层次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
七、保障措施
1、创设阅读氛围
建立班级英语角及其它学习阵地。可以向学生征集英语方面的课外书籍,让学生将书带到教室,方便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充分利用教室内外的橱窗、黑板报、手抄报等阵地展示经典佳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营造诵读的氛围。
2、指导阅读方法
帮助学生制订课外读书计划,指导课外读书方法,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交流活动,对不喜欢读书的学生,要特别关注,经常引导、鼓励、熏陶、点拨。
教师自身也要以身作则,不仅对“必读书”要熟悉,还要拓展阅读面,多读书,好读书。
3、保证阅读时间
4、开展课外阅读专项活动
(1)利用英语课的freetalk时间,让学生介绍自己的阅读故事。
(2)开展课外阅读手抄报比赛、连环画比赛、讲故事、演短剧、阅读竞赛等多种活动。
(3)定期评出“故事大王”、“小翻译家”,并且给予少量的物质奖励,如课外阅读材料。
(4)发动学生搜集英语故事,定期进行阅读推荐会。
小学英语阅读设计方案三
一、教材分析
Unit 5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Numbers,学习数字、交通工具、玩具、表达名词的复数,一首数字歌和学习四个以字母暗线编排的新单词insect、ink、 jacket和jeep,以及含有这四个单词的一首儿歌等内容。由于内容较多,本单元计划安排四课时。Lesson 1 为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学习数字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知道各表示的是数字几,同时学习,火车,汽车,球 洋娃娃,玩具熊的英文表达法,通过学习能够根据图片快速地说出英文单词,以及与数字有关的表达 How many。对于数字1~5的英语说法,大多数孩子较为熟悉,应注意正音,特别是three |θri:| 较难掌握。在有意义的情意中,学习How many句型,理解数字与“多少”的联系,为后面学习名词的复数形式作铺垫。
二、学生状况分析
一部分孩子在幼儿园或学前班接触过少量英语,大多数孩子属初识英语。这些一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大胆、热情、积极,对英语学习兴趣浓烈,他们喜欢说、唱、玩、演、做游戏、比赛等活动,且乐于表现自己。但他们的注意力不易持久,无意注意占主要,所以宜尽量采用活动式教学法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近三个月的学习,这些孩子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日常问候用语,能大胆地模仿并进行跟读;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课堂用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并能就个人的特征,如名字、性别等进行简单介绍;学习了颜色、学习用品、动物、水果、五官部分等单词,能表达问候、致谢,有浓厚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有一定的自信心。
Numbers
教学目的:
1﹑学习数字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知道各表示的是数字几,同时学习,火车,汽车,球 洋娃娃,玩具熊的英文表达法,通过学习能够根据图片快速地说出英文单词。
2、能够听懂表示询问数量的功能句:How many ……?并能够根据询问用数字one ,two ,three……来回答。
3、学生能够快速的指读朗读新单词。
4、小游戏巩固所学的新单词,同时使学生感到在快乐的学习英语,为今后学习英语建立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单词one、 two 、three 、four、 five、train、ball、 doll 、car 、teddy bear,掌握其意思并能够认读。
能够听懂表示询问数量的功能句,并做出回答。
教学难点:
区分单词ball、 doll 、掌握其读音,不混淆。
教学准备:
ppt,火车及汽车的喇叭声、实物教具。
教学过程:
一、热身(sing a song ——Happy birthday song)
T:刚才唱的歌是为Sam 庆祝生日,那么你们看这是谁?
出示Mocky的图片。问,Who is this?
S: Mocky
T: Mocky的生日也要快到了,I want to buy some gifts for him ,can you help me ? S: Yes!
二、呈现新知
T: 我们一起去商店为Mocky挑选礼物,但商店离这里很远,我们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呢?listen!
(一)car train
1.教师播放汽车的喇叭声。
估计:学生很快地说出汽车。
对策:T: Yes ,by car,同时教师出示小汽车的图片,教读 car ,指生读,教师加动作做开汽车的状态,di di car ,di di car,
T: the store is too far, so we must by train get there
2.教师播放火车的喇叭声,同时拿出单词卡片教读train ,
a先教师教读几遍,b分男_,c教师双手放在身体两边做车轮转动 轰隆隆 train, 轰隆隆 train , d di di car, 轰隆隆 train
3.带领全班复习这两个单词。
过渡:Look,we are at the store gate, Let us go in and have a look!看我们来到了商店门口,让我们快进去看看吧!
(二)one two three four five
1、播放课件(商店大门敞开)
T: what can you see?
估计:学生会说出很多的中文.
学过的单词可能会用英文说出。
对策:教师引导:I can see an apple.
如果此时学生说出的是几个物品,教师要告诉学生一个,用a,an 多了要在单词后加s。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 bananas
2、教师指着苹果问:what ‘s this ? s: apple
教师:How many apples ? (教师多说几遍,并告知学生意思,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意识))
估计:有的学生会说出中文一个,有的可能会说英文的one.
T;There is one apple 引出 one .同时出示单词卡片 one.
教师教读单词,指生朗读,同时伸手表示数字1。
3、教师指着屏幕问:How many cars?
教学单词 two ,请学生听老师的发音,带领学生朗读,看图片进行朗读,教学顺口溜:one one two,(还可以让学生伸手记忆)
4、同法学习three, four,five
5、运用手势复习1——5的英文表达法,同时激起学生表达的_
6、play a game ____Lishen and show your fingers
Let’s play a game .
规则:当老师说完数字后,生立即举起自己的手指,举得最快并且对的同学可以得到一个笑脸。
(目的 巩固数字1-5的表达。)
(三)doll ball teddy bear
1、教师出示皮球 look! 教师一边拍球一边数数,带领学生数数。
请个别学生试拍(要求边拍边数)
2、教师举起皮球:this is a ball
请学生跟读,让学生感知b的发音,然后记忆。
3、看屏幕:How many balls ?
How many cars ?
How many ……?
T: Who can ask other any questions ?(Who want to be a little teacher?)
估计:学生会说出,但单词后的复数形式不会加上。
不会问
对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加上s,并教授读音。
教师引导如教师说:how ……让学生说后面的,降低孩子说的难度。
T: (拿着洋娃娃)I am a girl ,so I like doll, (我喜欢娃娃),You are a girl , do you like doll?(指着一名学生询问)
4、请学生摸摸洋娃娃,并跟读doll,齐读,小组读
Guess how many dolls ?(关掉大屏幕)
教师用yes 或者no来回答。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教师出示; 区分ball 和 doll
A 从读音上 ,区分 b ,d 教师教读,使生感知二者的发音。
B 教师拿两张图片 请生朗读巩固,然后快速的出示其中一张,请生朗读,锻炼学生的反应与记忆。
5、T:Look!He is my son, his favourite toy is teddy bear ,do you like teddy bears ?
学习 teddy bear,师领读,生跟读,小组读,个人读。
6﹑Let count.
多媒体光盘(师带着数第一个,生完成其他)
7﹑T:Today we see so many gifts,which gift is for Mockey?
Let us play a game,the winner choose the gift for Mockey.
每个学生手里都有一个新单词卡片,教师读,当听到自己手中的读音后快速的起立,并大声朗读。如果正确为其小组画一个笑脸,哪组笑脸最多哪组胜利,然后由这小组决定送给Mocky什么礼物。
8、sing a aong.
帮 Mocky 选好了礼物,让我们提前祝福 Mocky 生日快乐,将生日快乐歌送给他!
小学英语阅读设计方案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如何用英语表达颜色的单词,学习单词red\yellow\blue\black \white和句型What colour is it?It’s?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设计理念:
由于本节课是一年级教学内容,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以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来贯穿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媒体和教具的形式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充分让学生的发挥主动和创造的学习英语的空间。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整个环节,通过听,说,唱,演,让孩子们主动的探究知识,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Greeting
1、Sing a songs:《Little Rabbits》 (表演唱形式)通过播放课件,师生跟着大屏幕边做动作边演唱这首英语歌曲,营造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
让孩子在课堂上得到全身心的放松。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2、Free talk:hello / Good morning / Nice to meet you!
教师与学生问候。
二、Revision
以看图片进行游戏形式复习单词。为新课作好准备。
三、presentation.
1.教white,black,red,yellow,blue.
(1)播放课件。
让学生看屏幕里的不同颜色衣服的卡片引出颜色单词white\black.学会这两种单词后进行拍手说: Colour,colour,what colour. Black,black,Its black..
Colour,colour,what colour. White,white, Its white.
(2)教师播放蓝天flash,引出单词blue.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教师拿出一个盒子,让学生猜水果。由草莓和香蕉引出另两种颜色red\yellow。
(4)教师利用带有颜色的卡片对个别和全体学生进行提问,“What colour is it?”学生们都积极配合老师的回答。 作为老师我也对这些孩子们进行了适当的鼓励。
(5)给学生自由练习时间,以两人一小组的形式进行练习说单词,一个人说汉语,另一人用英语回答单词的形式进行反复机械式练习。
四、 Consolidation 游戏
本环节我设计了两个有趣的游戏,帮助学生复习所学新知识,并且还能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
1、Guess the colour.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单词图片如白色的小鸟,绿色的青蛙,红色的苹果等图片进行游戏,首先请一名学生到前面猜,猜的学生面对全班站立,然后老师会从中抽出一张图片高举在手中说:“This is a bird。What colour is it? guess。”猜的学生可以问全班同学:“red (green)?”等,全班同学答:“Yes”或“No”。
猜对的可以换另一位学生继续猜。
2、Point and Colour。
老师通过投影灯向学生出示不同颜色的卡片,让学生们说出是什么颜色。
举例说明
老师:(指向_卡片)
学生:It’s yellow.
3. 比一比。我从准备好颜色的单词卡中挑选三张让学生快速认记,
我说:“One,two,three。”然后迅速拿走一张卡片,让学生说出是哪几个单词,最快举手说对这三个词的同学可以获得一个小笑脸。
五、Practice. Listen and colour
学生通过听录音来判断所听单词的颜色。并用彩笔将所听的图片图上颜色。从而培养孩子不仅爱动脑,而且还动手的习惯。
从而提高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六、Homework
让学生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寻找颜色并用英语说一说这些单词,让学生真正感受生活所带来的色彩,从中让孩子们学习热爱生活,也更加热爱学习英语。
小学英语阅读设计方案五
一、如何创新作业的设计:
我们知道,一堂完整的课堂是应该有作业设计的。而小学英语的作业怎样布置呢?一直以来,我们老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经常喜欢布置一些抄抄背背的任务,有时还是因为不知布置什么样的作业而让学生抄抄单词应付了事。但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已经不再是以往的那种抄写单词、背诵课文之类的作业了,教师们应该尝试创新的作业设计:比如,在讲春节和万圣节这些节日之前,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回家查一查有关这些节日的信息,看谁了解的多并回到课堂进行比赛分享;在教到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时,我们可以让孩子发挥想象力,通过画画的方式让学生描绘各个季节的景色并用所学的句子描述出来;在教玩一篇对话性的课文后,我们可以让学生用简单的几个句子复述出来;在教到一些语音、语调很美的文章后,我们可以给孩子布置一些模仿录音朗读课文的作业,第二天我们回班级里进行模仿秀的比赛,并评奖等等。
二、进行作业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进行作业的创新的同时,我们要考虑以下几点:1.创新的作业设计目的在于使作业的形式丰富多样,并且能够拓展学生的能力,使知识得以延伸,并能挖掘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潜能,但并不表示我们就不再布置抄抄写写的作业了,在基础阶段,类似的作业还是很有必要的;2.在布置创新的作业时,还要注意分层,因为学生的语言习得能力不尽相同.因此,不同的学生要布置不同的作业,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孩子有收获,有进步.结合这几年的教学,我觉得语言学习是带有一定天赋的.有的孩子能一点就通,而有的孩子的发音就怎么训练都到不了位,怎么努力都达不成目标.所以,我在实践过程中还是比较倡导一种所谓的“米饭+蔬菜”的作业形式。“米饭”是基本的学习要求,是必须人人要达到的;而“蔬菜”是拓展练习,可根据孩子们的喜好、能力来自己选择。比如,在学习某一句型后,我们可以设计这几种作业供孩子们选择:第一可以是基本的Makesentences,选择这一层面的往往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可在造句的词汇上自主选择;第二是Makedialogues,选择这一层面的往往是稍有依赖心理的孩子,他们总会两到三人一组讨论对话的内容和语言组织,由于是合作,他们总能及时纠正自己语言中所出现的错误,是一种很好的互补形式的中作业;另外还有一些学习能力特别强的学生,他们能自己Makedialogues,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力,在作业反馈阶段总能引起其他孩子的极大兴趣。
因此,好的作业布置对课堂教学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流于形式的作业只会让孩子对英语更为却步。孩子的培养不可能是同一模式,这也决定了我们教师的教学部可能是同一种方案。
Ⅶ [小学中年级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英语阅读技巧
英语阅读能力是小学英语语言技能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因而有必要从小就对学生进行培养。在PEP教材体系中,小学中年级即三四年级就开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然裤哪而在实际教学中,三四年级的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在分析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中年级小学英语阅读的教学策略,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通过教师、学生及教学内容三个方面反映出来:
1.教师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不足之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固守课本的框框,缺少外延的拓展。大部分教师的阅读教学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局限于课堂上短短的十几分钟,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随之受到制约;二是把阅读教学变为课外阅读,解释一下生词,对对答案。如此走过场的教学非但时间上得不到保证,而且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也成了一句空话。
2.学生方面。首先,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小学中年级学生英语阅读材料少、应用英语的场合少、利用频率低、课外阅读补充材料匮乏,导致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缓慢。大部分学生除了课本中的阅读练习,从来不主动阅读课外材料。即使有的学生阅读了,但对阅读的内容缺乏深层的理解。
3.教学内容方面。主要体现在有的教学内容较难,学生难以掌握。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语法、词羡纯弯汇及语篇积累知识不丰富,当遇到新单词或新句式时,产生了畏惧感,觉得束手无策,思路混乱,致使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小学中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1.不要求独立阅读。小学中年级学生还没有具备阅读技巧和能力,一旦遇到生词就会觉得阅读困难,从而产生厌读情绪。因此,教师不能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自己独立阅读故事或短文,而是要求学生出声把他们能认读的读出来。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和不理解的句子时,告诉学生把它跳过去,只要求读懂大意。
2.阅读材料难易适度。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考虑语言的难易程度、内容是否符合小学生的年龄与兴趣,是否能吸引学生。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对于小学生来说,故事本身就有足够的、直接的吸引力。学生对于喜爱的、感兴趣的故事,会主动去读,会对所读内容积极思考,努力想读懂故事、理解故事。因此,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充分考虑故事中主人公的形象及故事情节。
3.增加课外阅读。如果主要依靠课堂教学,是不能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的,我们还必须向课外适当延伸。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阅读是补充。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尤其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如果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并不现实。当然,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还需要一个交流的平台。交流的意义一方面在于让学生之间分享课外阅读的快乐与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交流让学生相互交换阅读材料,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明白应该向学生推荐什么样的英语阅读材料以及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
4.有技巧地阅读。(1)教给学生根兄闷据上下文猜测词、句意义的方法。阅读中难免遇到生词,当遇到生词时,教师要教育学生不要惊慌,因为这些生词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可以根据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等同关系、因果关系或上下文暗示等方法,猜出生词的词义。同时,告诫学生在阅读中不应过分在意对个别词语的理解与否,不要一句一句地理解句意,要学会坚持读完整段或整篇文章,然后抓住主要思想整体考虑问题、理解文章。(2)查读。做题时,可通过问题的关键字或词回到文中寻找答案,这样做起题来又快又准。如有问题问: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Dongguan?那么学生可透过关键词weather和Dongguan回到文中找到答案。运用这种方法,学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掠过尽可能多的阅读内容,找到所需要的信息。(3)注意培养学生阅读中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训练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渗透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让小学生了解各国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基础。众所周知,各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地域特点和文化意识,所以要学好一种语言,首先要了解其独特的文化意识,只有了解其文化背景才能很好地掌握其语言的应用。 所以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
6.注重运用评价手段。良好习惯的养成,除了认知指导、训练强化外,更需要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心智。对小学生而言,评价是影响他们阅读的重要教学行为。合理、恰当的评价方式不仅会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还能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情感。评价既可以是同学之间的互评,也可以是教师的评价。
7.增加词汇量。没有相当量的英语词汇,阅读英语是无法进行的。所以要提高阅读能力,就要让学生学会积累词语。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有目标地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除了课堂上必不可少的识记外,在课后阅读遇到新词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积累。比如在阅读后,要求学生把材料中的生词摘抄在一个小本子上,有空时就拿出小本子背诵。
总之,英语阅读能力是在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它是一项长期性的活动,需要教师在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长期阅读训练中不断养成,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和英语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付淑霞)
Ⅷ 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探析: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能力培养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牛津版教材注重听说训练,按照“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的原则,要求学生在语境中去学习。尤其是进入高年级之后,大量的情景对话和较长文章的出现,让一部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逐渐下降。因此,小学英语阅读教态郑学理应受到重视,也应逐渐渗透和运用基本的阅读策略,激发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使其具有初步的英语阅读能力。
一、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精心选择阅读材料
(一)充分发掘利用课程资源
语言学习研究成果表明:小学语言学习包括听、说、读、写是一个input(输入)、decoding(解码)、output(输出)的过程。听和读是输入,说和写是输出,但须达到一定的输入量,才能保证更好的输出。从而高效率地完成我们学习语言的目标。而大量的阅读正是语言输入转为输出的必不可少的途径。我们古人也早就总结“弊扒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的有益经验。大量阅读材料源于教师的发掘,如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寻找。例如,针对低年级词汇量小,教师可以通过书店、图书馆寻找一些配图的英语连环画或者找一些学生熟知的经典小故事。如《小马过河》《小红帽》等。这些内容可以降低因词汇量小所带来的阅读难度。针对中高年级,教师利用网上资源,找一些小短文让学生阅读。阅读过程中,要带着一定的问题去思考,完成类似判断对错、给图排序、复述等练习。加强阅读的理解能力的培养。
(二)精心设计选择阅读内容
1.选用适合程度的语言材料,生词率在3%-5%之间。让学生能读懂70%-80%的内容。
2.短文的内容形式多样化。包括童话故事、电话小留言、圣诞节小贺卡、简短书信及图表等。内容要联系学生生活、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和生活背景等,选择适合小学生的年龄段、生理和智力水平的英语读物,如《21世纪儿童英文报》。
3.内容符合儿童的兴趣,能够吸引学生。同时尽量与教材的主题教学相结合,注意形式与内容的搭配,逐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有了丰富的阅读材料,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和策略的训练。
二、指导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一)精心渗透略读法(skimming)
略读又称跳读,是一种专门的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所谓略读,是指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阅读,这就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在小学阶段我们不能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自己独立阅读故事或短文,因为小学生还没有具备阅读技巧和能力。一旦遇到生词学生就会觉得阅读困难,学习枯燥无味,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开始阅读训练时,我只要求学生出声把他们能认读的读出来。当你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和不理解的句子时,请学生把它跳过去,只要求读懂大意。例如,在教学阅读补充材料 Big cat 一课时,由于四年级的小学生刚刚接触短文阅读,根据学生的情况,短文中描述狮子的生活习性的简短的三句话,出现的生词比较多,可是在学生读完后,学生仅凭他们认识的关键词father lion –sleep\mother lion –catch 通过略读的方法学帆卜颂生捕捉到了信息,这些信息与他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所以学生理解说:“我知道了狮子爸爸睡觉,狮子妈妈出去扑食物。”理解得多好,在读短文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得到了运用,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了阅读短文带来了学以致用的乐趣。课后我给每小组发了一篇有关动物话题的小短文,让他们尝试运用略读法阅读,下节课把每组阅读后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大家听。
(二)恰当运用寻读法(scanning)
寻读又称查读,同略读一样也是一种快速阅读技巧。与略读不同的是,它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寻找问题的答案,比如从资料中迅速查找某一项具体事实或某一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等。寻读既快速,又准确。在寻读时阅读者不必字字句句过目,眼光要自上而下、一目十行地寻找与问题内容相关的词句,一旦发现重点的内容,就稍做停留,将它记住或摘下,无关的内容则很快掠过。运用这种方法,阅读者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掠过尽可能多的阅读内容,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当回答有关who, when, where等文章细节问题的时候,用此方法一般都可很快找到答案,可以说“一查即得”。
寻读法也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技巧之一。根据这种方法的特点,我们可以为学生在阅读短文时设计出多种多样训练形式,如是非判断题;结合内容把图和文字搭配起来的训练;把握信息填写图表等阅读活动。为了完成任务,学生饶有兴致地读了起来。借此时机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寻读法快速阅读短文或故事。
阅读策略还很多,包括养成整体阅读的习惯、用英语思维、猜测词义、预测、分析、判断、推理、归纳和总结等阅读策略。在我们小学英语教学阶段,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策略的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并逐步能使学生有目地选择和运用阅读策略。
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英语的规律,灵活的运用各种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技巧。做到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做到注重课内的学习与课外的阅读相结合,学生就会扩大知识面和提高阅读速度,就会摒弃逐词、逐句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