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羟丁宁英语怎么说及英文单词
『壹』 中年人小便失禁
真性尿失禁
由于膀胱或尿路感染、结石、结核、肿瘤等疾患使膀胱逼尿肌过度收缩、尿道括约肌过度松弛,以致尿液不能控制从膀胱流出。
假性尿失禁
由于下尿路梗阻(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或肿瘤等)或膀胱逼尿肌无力、麻痹(先天性畸形、损伤性病变、肿瘤与炎症病变等导致调节膀胱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造成膀胱过度膨胀、内压升高致尿流被迫溢出,又称“溢出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
因为骨盆底部的肌肉、有关膀胱机能的神经、膀胱尿道口的括约肌的受伤以致腹部压力增加时(如在咳嗽、大笑、打喷嚏)时无法控制尿在膀胱中以致使尿流出来的情形。如在女性常在怀孕时或生产后因骨盆底部的肌肉或局部神经常会受伤,以致这些肌肉松懈时,或神经受伤指挥传达路径发生问题时,常有这一种尿失禁。女性在停经后因女性荷尔蒙的减少也会使骨盆底部的肌肉松懈,引此种尿失禁也多见于停经后的女性。
急迫性尿失禁
正常人虽然有尿意时,仍然可以控制不解尿一段时间,但是有病的人会突然有急强烈的尿意而无法忍住小便尿很快就流出来的情况,是因膀胱肌肉紧张过度和尿道括约肌的合作不当所引起。最常见的是中风的病人,此外有荐骨脊髓或神经的疾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时也常有这一种症状。如果找不出神经疾病等特殊原因的疾病时就叫做不安定性膀胱。女性有感染、糖尿病、脑神经的疾病或放射线治疗等原因时,会使膀胱的神经受伤而有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出现。
充盈性(充溢性)尿失禁
膀胱过满使少量尿液溢出 (即尿液从充满的膀胱漏出) ,最常见于膀胱排尿梗阻的老人或膀胱神经失控的患者。
一过性尿失禁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膀胱感染,发生的一过性尿失禁。当感染控制时,尿失禁的症状也随之消失。
女性更易尿失禁
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尤以女性为甚。2001年,同济医院对武汉地区426例18岁以上成人进行尿失禁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尿失禁患者136人,占被调查人群的31.9%,女性93人,男性43人,分别占各自人群的40.3%和22.1%。在了解所有调查对象的就医倾向时,只有34.04%的调查对象有就诊意向。
对症治疗效果好
不同类型的尿失禁治疗方法是不同的,因此治疗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鉴别出是哪一种类型的尿失禁,这往往需要有经验的专科医生,结合尿失禁表现和相关检查才能确定。尿失禁的治疗方法一般包括行为疗法、药物疗法、辅助器械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泌尿外科学的不断发展,目前使用的微创方法TVT手术,仅在患者下腹部切2个1厘米的切口,从阴道内置入生物合成的悬吊带即可,该手术简便易行,损伤小,恢复快,适合治疗各种类型的压力性尿失禁。此外,人工尿道括约肌手术,对尿道括约肌机能障碍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让人尴尬的“社交癌”
遗尿常常令患者陷入尴尬的场面,有时还会伴有尿骚味,妨害正常生活及作息,也可影响人的社交活动。因此,有的人将尿失禁称为“社交癌”是有道理的。除此之外,还会引起诸多身体上的不适。由于漏尿,会引起会阴部及下腹部、大腿根部皮疹、皮肤感染、溃烂,还易引起泌尿系统的感染、膀胱结石,严重时会影响双侧的肾脏功能。
女性尿失禁可分为急迫性尿失禁和压力性尿失禁两种。
急迫性尿失禁,表现为有强烈的尿意,但在你到达厕所前,即有尿液不自主的漏出,或是当听到流水声时,即使喝少量的液体,也会导致尿液不由自主的漏出。
压力性尿失禁,表现为行走时,一般体力劳动时或大笑、打喷嚏时,即有尿液不自主的漏出,患者常常为了避免漏尿,而采取预先多次提前上厕所的方法。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分娩损伤所引起。
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是目前发病最高的女性下尿路疾病,国外成年女性约有48%的人患有尿失禁,中国女性的发病率目前大致在29%,而上海40岁以上的成年女性中有4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然而,只有不到10%的患者到医院看病,而真正找到泌尿外科医生的只有0.7%。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由于患者增加腹部压力而导致的尿液不自主的流出,其发病的原因非常复杂,目前研究发现的主要原因有:年龄偏大、有多次生育史、肥胖、长期便秘、有妇科手术史、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长期吸烟和酒精摄入等。这些因素可以使患者的尿道括约肌不能控尿或者盆腔肌肉力量减弱,使患者尿道压力下降,从而发生储尿障碍。
那么压力性尿失禁能否治愈呢?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使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盆底肌锻炼
这里介绍的方法非常简单,它无需任何器械,在任何场合和时间都能进行,可以不为人所察觉。方法如下:收缩阴道及肛门,上提,维持2~3秒后放松,然后重复刚才的动作。这种运动每天要做300~500次。这些动作不必一次完成,可以分数次完成,一般至少坚持1~2个月开始有效果,而且需要持续一年以上的时间。对于轻度的压力性尿失禁会有一定的作用。
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例如:管通、麻黄素)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最常用的药物,也是目前研究认为最有效的药物,这类药物能通过增加尿道括约肌的闭合能力来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某些病例可采用抗胆碱能药物治疗,例如:溴化丙胺太林、丙咪嗪、盐酸羟丁宁。
雌激素可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压力性尿失禁。雌激素具有增加尿道括约肌的张力和血供作用,但疗效尚有争议。另外,有乳腺癌、宫颈癌、子宫癌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不应接受雌激素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后尿道注射硬化剂、各种悬吊术、人工尿道括约肌置入术以及尿道延长或折叠术等。其中国际上成熟的治疗方式是经无张力阴道吊带植入术(TVT植入术)。
该手术是把一种特殊聚丙烯材料制成的吊带放入体内,当腹腔内压增加时,吊带可以相对抬起压迫尿道,从而抑制尿液漏出。这种吊带在体内不会引起炎症,可以终身有效。手术是微创,损伤极小,一般不会损伤膀胱、尿道、肠道、子宫附件等;且穿刺点隐蔽,不会影响患者美观要求。
减肥可改善女性尿失禁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妇产科学核生殖科学系主任Leslee Subak在近日召开的第23界美国泌尿学会年会上宣布,患有尿失禁的女性患者在减肥之后尿失禁的次数减少,即使是在减肥之后9个月,上述效果仍然存在。
她介绍说,减肥之后,患者每周尿失禁发作的次数减少了50%到60%,治疗效果与一般药物治疗的效果十分相似。她解释说:“我们已经知道超重是尿失禁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我们认为体重问题是一个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她在California大学太平洋医疗中心体重控制研究项目中开展了这一研究。本研究中选择的是那些每周尿失禁次数超过四次的妇女,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人。的一组立即进行减肥,另一组推迟三个月后再减肥,作为对照组。减肥的方法是每天给患者喂食液体食物,能够提供500到800卡热量,进行锻炼,并改变不良的行为。对于治疗尿失禁并没有采取特殊的措施。这些女性患者体重平均减少35磅,其尿失禁症状的出现次数从平均每周25次减少至每三个月11次。Subak说:“我们目前还不知道这种症状的改善能够持续多长时间。”
『贰』 为啥我一跳就尿裤子
楼主的情况是尿失禁的一种---应(压)力性尿失禁,多见于中青年妇女功能性尿道括约肌松弛,或妊娠子宫压迫、产伤、巨大子宫纤维瘤或卵巢囊肿压迫等。
如果楼主觉得影响正常生活,可以去正规医院治疗,一般可以治愈。
应力性尿失禁:是由于尿道括约肌松弛,在用力咳嗽、跳跃、大笑、打喷嚏、举重物时,骤然增加腹内压,造成少量尿液不自主溢出。
应力性尿失禁可以治愈:
绝大多数 (约 80%) 患者经治疗后能完全治愈或使症状缓解。如何选择治疗方法则应根据诊断结果来决定。
在确定诊断后,医生会考虑你的特殊情况,为你推荐适当的治疗方案。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主要可分为三类:加强盆底肌肉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而言,尿失禁须要综合治疗,例如加强盆底肌肉治疗和药物治疗联合应用。
1、加强盆底肌肉治疗
由于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病因是患者的尿道括约肌不能控尿,支持膀胱的盆底肌肌力减弱,所以,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目标是加强盆底肌的肌力,以及改善尿道括约肌功能。
加强盆底肌是进行盆底肌锻炼,以促使盆底肌的肌力复原。这种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生物反馈技术和电刺激治疗、阴道托或尿道夹来治疗。
盆底肌锻练法
盆底肌锻练法也称 Kegel锻练法,该方法能加强盆底肌的力量,从而改善尿道括约肌功能。实践证明,这一方法能提高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控尿能力。盆底肌锻练方法简单,患者容易掌握,但效果有赖于动作正确和长期坚持锻练。盆底肌锻练的方法是有意识地收缩盆底肌肉 20-30 次,每次 3-5 秒,每日 3 遍,坚持 6-8 周方可见效。有报告显示,该方法的有效率可达 77%。
阴道球
有些女性患者用阴道球来锻练盆底肌肉,阴道球是放入阴道的一种重物装置,患者需努力收缩盆底肌肉以维持阴道球在一定位置。收缩应维持 15 分钟。这种锻练需每日 2 次,4-6 周后约 70% 女性患者的症状会有所改善。
生物反馈技术
假如患者不能正确完成盆底肌锻练法,生物反馈技术能帮助患者识别相应的肌肉群,从而完成盆底肌锻练。该技术是一种正性加强方法,治疗时将电极放于患者腹部和肛门周围。有时会在女性患者的阴道内或男性患者的肛门内置入一传感器,以监测盆底肌肉的收缩,传感器会辨认哪块肌肉在收缩,哪块肌肉在休息。这样,治疗时借此帮助患者辨认正确的肌肉收缩以完成盆底肌锻练。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使 75% 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
电刺激治疗
电刺激治疗采用低压电流对盆底肌肉进行刺激,从而使相应的肌群收缩,而电流是通过肛门或阴道电极传导的。电刺激治疗可在医院或家中进行,治疗一般持续 20 分钟,1-4 天重复一次。
阴道托或尿道夹
这些装置可以确切地支撑膀胱和尿道或有助于尿道的闭合。你若想了解这些特殊装置的应用详情,请向医生咨询。
2、药物治疗
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另一常用方法是药物治疗,其目的是加强尿道括约肌的功能。有三类药物可加强括约肌的功能: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和雌激素。请你谨记,药物治疗应遵循医生处方。
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最常用的药物,这类药物能通过增加尿道括约肌的闭合能力来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2)抗胆碱能药物
某些病例可采用抗胆碱能药物治疗,例如:溴化丙胺太林、丙咪嗪、盐酸羟丁宁。
3)雌激素
雌激素可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压力性尿失禁。雌激素具有增加尿道括约肌的张力和血供作用。有口服雌激素片剂,也有经阴道给药的霜剂,但疗效尚有争议。另外,有乳腺癌、宫颈癌、子宫癌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不应接受雌激素药物治疗。
『叁』 小便失禁怎么办
1、盆底肌锻炼 这里介绍的方法非常简单,它无需任何器械,在任何场合和时间都能进行,可以不为人所察觉。方法如下:收缩阴道及肛门,上提,维持2~3秒后放松,然后重复刚才的动作。这种运动每天要做300~500次。这些动作不必一次完成,可以分数次完成,一般至少坚持1~2个月开始有效果,而且需要持续一年以上的...时间。对于轻度的压力性尿失禁会有一定的作用。 2、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例如:管通、麻黄素)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最常用的药物,也是目前研究认为最有效的药物,这类药物能通过增加尿道括约肌的闭合能力来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某些病例可采用抗胆碱能药物治疗,例如:溴化丙胺太林、丙咪嗪、盐酸羟丁宁。 雌激素可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压力性尿失禁。雌激素具有增加尿道括约肌的张力和血供作用,但疗效尚有争议。另外,有乳腺癌、宫颈癌、子宫癌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不应接受雌激素药物治疗。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后尿道注射硬化剂、各种悬吊术、人工尿道括约肌置入术以及尿道延长或折叠术等。其中国际上成熟的治疗方式是经无张力阴道吊带植入术(TVT植入术)。 该手术是把一种特殊聚丙烯材料制成的吊带放入体内,当腹腔内压增加时,吊带可以相对抬起压迫尿道,从而抑制尿液漏出。这种吊带在体内不会引起炎症,可以终身有效。手术是微创,损伤极小,一般不会损伤膀胱、尿道、肠道、子宫附件等;且穿刺点隐蔽,不会影响患者美观要求。
『肆』 为什么一咳嗽 就尿失禁
真性尿失禁 由于膀胱或尿路感染、结石、结核、肿瘤等疾患使膀胱逼尿肌过度收缩、尿道括约肌过度松弛,以致尿液不能控制从膀胱流出。 假性尿失禁 由于下尿路梗阻(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或肿瘤等)或膀胱逼尿肌无力、麻痹(先天性畸形、损伤性病变、肿瘤与炎症病变等导致调节膀胱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造成膀胱过度膨胀、内压升高致尿流被迫溢出,又称“溢出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 因为骨盆底部的肌肉、有关膀胱机能的神经、膀胱尿道口的括约肌的受伤以致腹部压力增加时(如在咳嗽、大笑、打喷嚏)时无法控制尿在膀胱中以致使尿流出来的情形。如在女性常在怀孕时或生产后因骨盆底部的肌肉或局部神经常会受伤,以致这些肌肉松懈时,或神经受伤指挥传达路径发生问题时,常有这一种尿失禁。女性在停经后因女性荷尔蒙的减少也会使骨盆底部的肌肉松懈,引此种尿失禁也多见于停经后的女性。 急迫性尿失禁 正常人虽然有尿意时,仍然可以控制不解尿一段时间,但是有病的人会突然有急强烈的尿意而无法忍住小便尿很快就流出来的情况,是因膀胱肌肉紧张过度和尿道括约肌的合作不当所引起。最常见的是中风的病人,此外有荐骨脊髓或神经的疾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时也常有这一种症状。如果找不出神经疾病等特殊原因的疾病时就叫做不安定性膀胱。女性有感染、糖尿病、脑神经的疾病或放射线治疗等原因时,会使膀胱的神经受伤而有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出现。 充盈性(充溢性)尿失禁 膀胱过满使少量尿液溢出 (即尿液从充满的膀胱漏出) ,最常见于膀胱排尿梗阻的老人或膀胱神经失控的患者。 一过性尿失禁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膀胱感染,发生的一过性尿失禁。当感染控制时,尿失禁的症状也随之消失。 女性更易尿失禁 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尤以女性为甚。2001年,同济医院对武汉地区426例18岁以上成人进行尿失禁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尿失禁患者136人,占被调查人群的31.9%,女性93人,男性43人,分别占各自人群的40.3%和22.1%。在了解所有调查对象的就医倾向时,只有34.04%的调查对象有就诊意向。 对症治疗效果好 不同类型的尿失禁治疗方法是不同的,因此治疗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鉴别出是哪一种类型的尿失禁,这往往需要有经验的专科医生,结合尿失禁表现和相关检查才能确定。尿失禁的治疗方法一般包括行为疗法、药物疗法、辅助器械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泌尿外科学的不断发展,目前使用的微创方法TVT手术,仅在患者下腹部切2个1厘米的切口,从阴道内置入生物合成的悬吊带即可,该手术简便易行,损伤小,恢复快,适合治疗各种类型的压力性尿失禁。此外,人工尿道括约肌手术,对尿道括约肌机能障碍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让人尴尬的“社交癌” 遗尿常常令患者陷入尴尬的场面,有时还会伴有尿骚味,妨害正常生活及作息,也可影响人的社交活动。因此,有的人将尿失禁称为“社交癌”是有道理的。除此之外,还会引起诸多身体上的不适。由于漏尿,会引起会阴部及下腹部、大腿根部皮疹、皮肤感染、溃烂,还易引起泌尿系统的感染、膀胱结石,严重时会影响双侧的肾脏功能。 女性尿失禁可分为急迫性尿失禁和压力性尿失禁两种。 急迫性尿失禁,表现为有强烈的尿意,但在你到达厕所前,即有尿液不自主的漏出,或是当听到流水声时,即使喝少量的液体,也会导致尿液不由自主的漏出。 压力性尿失禁,表现为行走时,一般体力劳动时或大笑、打喷嚏时,即有尿液不自主的漏出,患者常常为了避免漏尿,而采取预先多次提前上厕所的方法。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分娩损伤所引起。 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是目前发病最高的女性下尿路疾病,国外成年女性约有48%的人患有尿失禁,中国女性的发病率目前大致在29%,而上海40岁以上的成年女性中有4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然而,只有不到10%的患者到医院看病,而真正找到泌尿外科医生的只有0.7%。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由于患者增加腹部压力而导致的尿液不自主的流出,其发病的原因非常复杂,目前研究发现的主要原因有:年龄偏大、有多次生育史、肥胖、长期便秘、有妇科手术史、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长期吸烟和酒精摄入等。这些因素可以使患者的尿道括约肌不能控尿或者盆腔肌肉力量减弱,使患者尿道压力下降,从而发生储尿障碍。 那么压力性尿失禁能否治愈呢?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使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盆底肌锻炼 这里介绍的方法非常简单,它无需任何器械,在任何场合和时间都能进行,可以不为人所察觉。方法如下:收缩阴道及肛门,上提,维持2~3秒后放松,然后重复刚才的动作。这种运动每天要做300~500次。这些动作不必一次完成,可以分数次完成,一般至少坚持1~2个月开始有效果,而且需要持续一年以上的时间。对于轻度的压力性尿失禁会有一定的作用。 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例如:管通、麻黄素)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最常用的药物,也是目前研究认为最有效的药物,这类药物能通过增加尿道括约肌的闭合能力来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某些病例可采用抗胆碱能药物治疗,例如:溴化丙胺太林、丙咪嗪、盐酸羟丁宁。 雌激素可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压力性尿失禁。雌激素具有增加尿道括约肌的张力和血供作用,但疗效尚有争议。另外,有乳腺癌、宫颈癌、子宫癌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不应接受雌激素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后尿道注射硬化剂、各种悬吊术、人工尿道括约肌置入术以及尿道延长或折叠术等。其中国际上成熟的治疗方式是经无张力阴道吊带植入术(TVT植入术)。 该手术是把一种特殊聚丙烯材料制成的吊带放入体内,当腹腔内压增加时,吊带可以相对抬起压迫尿道,从而抑制尿液漏出。这种吊带在体内不会引起炎症,可以终身有效。手术是微创,损伤极小,一般不会损伤膀胱、尿道、肠道、子宫附件等;且穿刺点隐蔽,不会影响患者美观要求。 减肥可改善女性尿失禁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妇产科学核生殖科学系主任Leslee Subak在近日召开的第23界美国泌尿学会年会上宣布,患有尿失禁的女性患者在减肥之后尿失禁的次数减少,即使是在减肥之后9个月,上述效果仍然存在。 她介绍说,减肥之后,患者每周尿失禁发作的次数减少了50%到60%,治疗效果与一般药物治疗的效果十分相似。她解释说:“我们已经知道超重是尿失禁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我们认为体重问题是一个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她在California大学太平洋医疗中心体重控制研究项目中开展了这一研究。本研究中选择的是那些每周尿失禁次数超过四次的妇女,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人。的一组立即进行减肥,另一组推迟三个月后再减肥,作为对照组。减肥的方法是每天给患者喂食液体食物,能够提供500到800卡热量,进行锻炼,并改变不良的行为。对于治疗尿失禁并没有采取特殊的措施。这些女性患者体重平均减少35磅,其尿失禁症状的出现次数从平均每周25次减少至每三个月11次。Subak说:“我们目前还不知道这种症状的改善能够持续多长时间。”
『伍』 这是什么病
真性尿失禁
由于膀胱或尿路感染、结石、结核、肿瘤等疾患使膀胱逼尿肌过度收缩、尿道括约肌过度松弛,以致尿液不能控制从膀胱流出。
假性尿失禁
由于下尿路梗阻(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或肿瘤等)或膀胱逼尿肌无力、麻痹(先天性畸形、损伤性病变、肿瘤与炎症病变等导致调节膀胱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造成膀胱过度膨胀、内压升高致尿流被迫溢出,又称“溢出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
因为骨盆底部的肌肉、有关膀胱机能的神经、膀胱尿道口的括约肌的受伤以致腹部压力增加时(如在咳嗽、大笑、打喷嚏)时无法控制尿在膀胱中以致使尿流出来的情形。如在女性常在怀孕时或生产后因骨盆底部的肌肉或局部神经常会受伤,以致这些肌肉松懈时,或神经受伤指挥传达路径发生问题时,常有这一种尿失禁。女性在停经后因女性荷尔蒙的减少也会使骨盆底部的肌肉松懈,引此种尿失禁也多见于停经后的女性。
急迫性尿失禁
正常人虽然有尿意时,仍然可以控制不解尿一段时间,但是有病的人会突然有急强烈的尿意而无法忍住小便尿很快就流出来的情况,是因膀胱肌肉紧张过度和尿道括约肌的合作不当所引起。最常见的是中风的病人,此外有荐骨脊髓或神经的疾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时也常有这一种症状。如果找不出神经疾病等特殊原因的疾病时就叫做不安定性膀胱。女性有感染、糖尿病、脑神经的疾病或放射线治疗等原因时,会使膀胱的神经受伤而有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出现。
充盈性(充溢性)尿失禁
膀胱过满使少量尿液溢出 (即尿液从充满的膀胱漏出) ,最常见于膀胱排尿梗阻的老人或膀胱神经失控的患者。
一过性尿失禁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膀胱感染,发生的一过性尿失禁。当感染控制时,尿失禁的症状也随之消失。
女性更易尿失禁
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尤以女性为甚。2001年,同济医院对武汉地区426例18岁以上成人进行尿失禁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尿失禁患者136人,占被调查人群的31.9%,女性93人,男性43人,分别占各自人群的40.3%和22.1%。在了解所有调查对象的就医倾向时,只有34.04%的调查对象有就诊意向。
对症治疗效果好
不同类型的尿失禁治疗方法是不同的,因此治疗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鉴别出是哪一种类型的尿失禁,这往往需要有经验的专科医生,结合尿失禁表现和相关检查才能确定。尿失禁的治疗方法一般包括行为疗法、药物疗法、辅助器械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泌尿外科学的不断发展,目前使用的微创方法TVT手术,仅在患者下腹部切2个1厘米的切口,从阴道内置入生物合成的悬吊带即可,该手术简便易行,损伤小,恢复快,适合治疗各种类型的压力性尿失禁。此外,人工尿道括约肌手术,对尿道括约肌机能障碍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让人尴尬的“社交癌”
遗尿常常令患者陷入尴尬的场面,有时还会伴有尿骚味,妨害正常生活及作息,也可影响人的社交活动。因此,有的人将尿失禁称为“社交癌”是有道理的。除此之外,还会引起诸多身体上的不适。由于漏尿,会引起会阴部及下腹部、大腿根部皮疹、皮肤感染、溃烂,还易引起泌尿系统的感染、膀胱结石,严重时会影响双侧的肾脏功能。
女性尿失禁可分为急迫性尿失禁和压力性尿失禁两种。
急迫性尿失禁,表现为有强烈的尿意,但在你到达厕所前,即有尿液不自主的漏出,或是当听到流水声时,即使喝少量的液体,也会导致尿液不由自主的漏出。
压力性尿失禁,表现为行走时,一般体力劳动时或大笑、打喷嚏时,即有尿液不自主的漏出,患者常常为了避免漏尿,而采取预先多次提前上厕所的方法。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分娩损伤所引起。
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是目前发病最高的女性下尿路疾病,国外成年女性约有48%的人患有尿失禁,中国女性的发病率目前大致在29%,而上海40岁以上的成年女性中有4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然而,只有不到10%的患者到医院看病,而真正找到泌尿外科医生的只有0.7%。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由于患者增加腹部压力而导致的尿液不自主的流出,其发病的原因非常复杂,目前研究发现的主要原因有:年龄偏大、有多次生育史、肥胖、长期便秘、有妇科手术史、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长期吸烟和酒精摄入等。这些因素可以使患者的尿道括约肌不能控尿或者盆腔肌肉力量减弱,使患者尿道压力下降,从而发生储尿障碍。
那么压力性尿失禁能否治愈呢?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使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盆底肌锻炼
这里介绍的方法非常简单,它无需任何器械,在任何场合和时间都能进行,可以不为人所察觉。方法如下:收缩阴道及肛门,上提,维持2~3秒后放松,然后重复刚才的动作。这种运动每天要做300~500次。这些动作不必一次完成,可以分数次完成,一般至少坚持1~2个月开始有效果,而且需要持续一年以上的时间。对于轻度的压力性尿失禁会有一定的作用。
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例如:管通、麻黄素)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最常用的药物,也是目前研究认为最有效的药物,这类药物能通过增加尿道括约肌的闭合能力来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某些病例可采用抗胆碱能药物治疗,例如:溴化丙胺太林、丙咪嗪、盐酸羟丁宁。
雌激素可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压力性尿失禁。雌激素具有增加尿道括约肌的张力和血供作用,但疗效尚有争议。另外,有乳腺癌、宫颈癌、子宫癌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不应接受雌激素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后尿道注射硬化剂、各种悬吊术、人工尿道括约肌置入术以及尿道延长或折叠术等。其中国际上成熟的治疗方式是经无张力阴道吊带植入术(TVT植入术)。
该手术是把一种特殊聚丙烯材料制成的吊带放入体内,当腹腔内压增加时,吊带可以相对抬起压迫尿道,从而抑制尿液漏出。这种吊带在体内不会引起炎症,可以终身有效。手术是微创,损伤极小,一般不会损伤膀胱、尿道、肠道、子宫附件等;且穿刺点隐蔽,不会影响患者美观要求。
减肥可改善女性尿失禁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妇产科学核生殖科学系主任Leslee Subak在近日召开的第23界美国泌尿学会年会上宣布,患有尿失禁的女性患者在减肥之后尿失禁的次数减少,即使是在减肥之后9个月,上述效果仍然存在。
她介绍说,减肥之后,患者每周尿失禁发作的次数减少了50%到60%,治疗效果与一般药物治疗的效果十分相似。她解释说:“我们已经知道超重是尿失禁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我们认为体重问题是一个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她在California大学太平洋医疗中心体重控制研究项目中开展了这一研究。本研究中选择的是那些每周尿失禁次数超过四次的妇女,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人。的一组立即进行减肥,另一组推迟三个月后再减肥,作为对照组。减肥的方法是每天给患者喂食液体食物,能够提供500到800卡热量,进行锻炼,并改变不良的行为。对于治疗尿失禁并没有采取特殊的措施。这些女性患者体重平均减少35磅,其尿失禁症状的出现次数从平均每周25次减少至每三个月11次。Subak说:“我们目前还不知道这种症状的改善能够持续多长时间。”
正常成人每天日间平均排尿 4~6 次,夜间就寝后 0~2 次;婴儿昼夜排尿 20~30 次。如排尿次数明显增多,超过了上述范围,就是尿频。
发病原因
1、尿量增加:当尿量增加时,排尿次数亦会相应增多。在生理情况下,如大量饮水、吃西瓜、喝啤酒,由于进水量增加,通过肾脏的调节和过滤作用,尿量增多,排尿次数亦增多,便出现尿频。在病理情况下,如部分糖尿病、尿崩症患者饮水多,尿量多,排尿次数也多,但均无排尿不适的感觉。
2、炎症刺激:膀胱内有炎症时,尿意中枢处于兴奋状态,产生尿频,并且尿量减少。因此,尿频是膀胱炎的一个重要症状,尤其是急性膀胱炎、结核性膀胱炎更为明显。其他如前列腺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小儿慢性阴茎头包皮炎、外阴炎等都可出现尿频。在炎症刺激下,往往尿频、尿急、尿痛同时出现,被称为尿路刺激症,俗称“三尿症”。
3、非炎症刺激:如尿路结石、异物,通常以尿频为主要表现。
4、膀胱容量减少:如膀胱占位性病变、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压迫、结核性膀胱挛缩或较大的膀胱结石等。
5、精神神经性尿频:尿频仅见于白昼,或夜间入睡前,常属精神紧张或见于癔病患者。此时亦可伴有尿急、尿痛。
营养防治
1.适当控制食盐的摄取量,以利于肾脏保持水分。
2.可喝淡盐开水、低浓度糖水,不要大量饮用高热量饮料,以防热量摄取过多引起体重急剧增加。
3.尿频者,体内失钾较多,应补充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菇、白菜、豆类、花生、核桃、西瓜、香蕉等。
营养食谱
猪肾刀豆
[ 用料 ] 鲜猪肾 2 个,刀豆 2 枚。
[ 制作 ] 鲜猪肾洗净去膜,每个肾塞入 1 枚刀豆,加水适量,微火炖熟,放少许盐。
[ 食用 ] 早晚空腹连汤各服肾 1 个。轻者服 2~4 天,重者服 4~8 天。
[ 功效 ] 主治尿频、遗尿、肾虚。
乌龟炖子鸡
[ 用料 ] 乌龟肉 500 克,小公鸡肉适量。
[ 制作 ] 两者共炖熟后食用。
[ 功效 ] 主治老人多尿,小儿遗尿,夜尿增多。
营养产品调理建议:
■3 倍用量: 维生素C,大蒜精油
■2 倍用量:B族维生素,β- 胡萝卜素
■1 倍用量:蜂胶,蛋白质粉(氨基酸片)
倍健蛋白质粉(倍健氨基酸片) :为免疫系统制造抵抗细菌的抗体提供原料,增强体质。
倍健维生素 C :抗氧化、解毒、增加免疫力、防止复发。
倍健大蒜精油 :绝佳的天强强力抗菌剂。
倍健蜂胶 :增加免疫力。
倍健 β- 胡萝卜素 :强化免疫系统,增强抵抗力。
倍健 B 族维生素 :减轻使用抗生素后的毒副作用
『陆』 女性尿失禁是什么原因
真性尿失禁 由于膀胱或尿路感染、结石、结核、肿瘤等疾患使膀胱逼尿肌过度收缩、尿道括约肌过度松弛,以致尿液不能控制从膀胱流出。 假性尿失禁 由于下尿路梗阻(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或肿瘤等)或膀胱逼尿肌无力、麻痹(先天性畸形、损伤性病变、肿瘤与炎症病变等导致调节膀胱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造成膀胱过度膨胀、内压升高致尿流被迫溢出,又称“溢出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 因为骨盆底部的肌肉、有关膀胱机能的神经、膀胱尿道口的括约肌的受伤以致腹部压力增加时(如在咳嗽、大笑、打喷嚏)时无法控制尿在膀胱中以致使尿流出来的情形。如在女性常在怀孕时或生产后因骨盆底部的肌肉或局部神经常会受伤,以致这些肌肉松懈时,或神经受伤指挥传达路径发生问题时,常有这一种尿失禁。女性在停经后因女性荷尔蒙的减少也会使骨盆底部的肌肉松懈,引此种尿失禁也多见于停经后的女性。 急迫性尿失禁 正常人虽然有尿意时,仍然可以控制不解尿一段时间,但是有病的人会突然有急强烈的尿意而无法忍住小便尿很快就流出来的情况,是因膀胱肌肉紧张过度和尿道括约肌的合作不当所引起。最常见的是中风的病人,此外有荐骨脊髓或神经的疾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时也常有这一种症状。如果找不出神经疾病等特殊原因的疾病时就叫做不安定性膀胱。女性有感染、糖尿病、脑神经的疾病或放射线治疗等原因时,会使膀胱的神经受伤而有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出现。 充盈性(充溢性)尿失禁 膀胱过满使少量尿液溢出 (即尿液从充满的膀胱漏出) ,最常见于膀胱排尿梗阻的老人或膀胱神经失控的患者。 一过性尿失禁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膀胱感染,发生的一过性尿失禁。当感染控制时,尿失禁的症状也随之消失。 女性更易尿失禁 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尤以女性为甚。2001年,同济医院对武汉地区426例18岁以上成人进行尿失禁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尿失禁患者136人,占被调查人群的31.9%,女性93人,男性43人,分别占各自人群的40.3%和22.1%。在了解所有调查对象的就医倾向时,只有34.04%的调查对象有就诊意向。 对症治疗效果好 不同类型的尿失禁治疗方法是不同的,因此治疗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鉴别出是哪一种类型的尿失禁,这往往需要有经验的专科医生,结合尿失禁表现和相关检查才能确定。尿失禁的治疗方法一般包括行为疗法、药物疗法、辅助器械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泌尿外科学的不断发展,目前使用的微创方法TVT手术,仅在患者下腹部切2个1厘米的切口,从阴道内置入生物合成的悬吊带即可,该手术简便易行,损伤小,恢复快,适合治疗各种类型的压力性尿失禁。此外,人工尿道括约肌手术,对尿道括约肌机能障碍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让人尴尬的“社交癌” 遗尿常常令患者陷入尴尬的场面,有时还会伴有尿骚味,妨害正常生活及作息,也可影响人的社交活动。因此,有的人将尿失禁称为“社交癌”是有道理的。除此之外,还会引起诸多身体上的不适。由于漏尿,会引起会阴部及下腹部、大腿根部皮疹、皮肤感染、溃烂,还易引起泌尿系统的感染、膀胱结石,严重时会影响双侧的肾脏功能。 女性尿失禁可分为急迫性尿失禁和压力性尿失禁两种。 急迫性尿失禁,表现为有强烈的尿意,但在你到达厕所前,即有尿液不自主的漏出,或是当听到流水声时,即使喝少量的液体,也会导致尿液不由自主的漏出。 压力性尿失禁,表现为行走时,一般体力劳动时或大笑、打喷嚏时,即有尿液不自主的漏出,患者常常为了避免漏尿,而采取预先多次提前上厕所的方法。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分娩损伤所引起。 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是目前发病最高的女性下尿路疾病,国外成年女性约有48%的人患有尿失禁,中国女性的发病率目前大致在29%,而上海40岁以上的成年女性中有4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然而,只有不到10%的患者到医院看病,而真正找到泌尿外科医生的只有0.7%。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由于患者增加腹部压力而导致的尿液不自主的流出,其发病的原因非常复杂,目前研究发现的主要原因有:年龄偏大、有多次生育史、肥胖、长期便秘、有妇科手术史、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长期吸烟和酒精摄入等。这些因素可以使患者的尿道括约肌不能控尿或者盆腔肌肉力量减弱,使患者尿道压力下降,从而发生储尿障碍。 那么压力性尿失禁能否治愈呢?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使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盆底肌锻炼 这里介绍的方法非常简单,它无需任何器械,在任何场合和时间都能进行,可以不为人所察觉。方法如下:收缩阴道及肛门,上提,维持2~3秒后放松,然后重复刚才的动作。这种运动每天要做300~500次。这些动作不必一次完成,可以分数次完成,一般至少坚持1~2个月开始有效果,而且需要持续一年以上的时间。对于轻度的压力性尿失禁会有一定的作用。 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例如:管通、麻黄素)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最常用的药物,也是目前研究认为最有效的药物,这类药物能通过增加尿道括约肌的闭合能力来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某些病例可采用抗胆碱能药物治疗,例如:溴化丙胺太林、丙咪嗪、盐酸羟丁宁。 雌激素可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压力性尿失禁。雌激素具有增加尿道括约肌的张力和血供作用,但疗效尚有争议。另外,有乳腺癌、宫颈癌、子宫癌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不应接受雌激素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后尿道注射硬化剂、各种悬吊术、人工尿道括约肌置入术以及尿道延长或折叠术等。其中国际上成熟的治疗方式是经无张力阴道吊带植入术(TVT植入术)。 该手术是把一种特殊聚丙烯材料制成的吊带放入体内,当腹腔内压增加时,吊带可以相对抬起压迫尿道,从而抑制尿液漏出。这种吊带在体内不会引起炎症,可以终身有效。手术是微创,损伤极小,一般不会损伤膀胱、尿道、肠道、子宫附件等;且穿刺点隐蔽,不会影响患者美观要求。 减肥可改善女性尿失禁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妇产科学核生殖科学系主任Leslee Subak在近日召开的第23界美国泌尿学会年会上宣布,患有尿失禁的女性患者在减肥之后尿失禁的次数减少,即使是在减肥之后9个月,上述效果仍然存在。 她介绍说,减肥之后,患者每周尿失禁发作的次数减少了50%到60%,治疗效果与一般药物治疗的效果十分相似。她解释说:“我们已经知道超重是尿失禁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我们认为体重问题是一个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她在California大学太平洋医疗中心体重控制研究项目中开展了这一研究。本研究中选择的是那些每周尿失禁次数超过四次的妇女,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人。的一组立即进行减肥,另一组推迟三个月后再减肥,作为对照组。减肥的方法是每天给患者喂食液体食物,能够提供500到800卡热量,进行锻炼,并改变不良的行为。对于治疗尿失禁并没有采取特殊的措施。这些女性患者体重平均减少35磅,其尿失禁症状的出现次数从平均每周25次减少至每三个月11次。Subak说:“我们目前还不知道这种症状的改善能够持续多长时间。”
『柒』 女性尿失禁和中老年尿失禁的原理一样么
真性尿失禁 由于膀胱或尿路感染、结石、结核、肿瘤等疾患使膀胱逼尿肌过度收缩、尿道括约肌过度松弛,以致尿液不能控制从膀胱流出。 假性尿失禁 由于下尿路梗阻(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或肿瘤等)或膀胱逼尿肌无力、麻痹(先天性畸形、损伤性病变、肿瘤与炎症病变等导致调节膀胱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造成膀胱过度膨胀、内压升高致尿流被迫溢出,又称“溢出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 因为骨盆底部的肌肉、有关膀胱机能的神经、膀胱尿道口的括约肌的受伤以致腹部压力增加时(如在咳嗽、大笑、打喷嚏)时无法控制尿在膀胱中以致使尿流出来的情形。如在女性常在怀孕时或生产后因骨盆底部的肌肉或局部神经常会受伤,以致这些肌肉松懈时,或神经受伤指挥传达路径发生问题时,常有这一种尿失禁。女性在停经后因女性荷尔蒙的减少也会使骨盆底部的肌肉松懈,引此种尿失禁也多见于停经后的女性。 急迫性尿失禁 正常人虽然有尿意时,仍然可以控制不解尿一段时间,但是有病的人会突然有急强烈的尿意而无法忍住小便尿很快就流出来的情况,是因膀胱肌肉紧张过度和尿道括约肌的合作不当所引起。最常见的是中风的病人,此外有荐骨脊髓或神经的疾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时也常有这一种症状。如果找不出神经疾病等特殊原因的疾病时就叫做不安定性膀胱。女性有感染、糖尿病、脑神经的疾病或放射线治疗等原因时,会使膀胱的神经受伤而有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出现。 充盈性(充溢性)尿失禁 膀胱过满使少量尿液溢出 (即尿液从充满的膀胱漏出) ,最常见于膀胱排尿梗阻的老人或膀胱神经失控的患者。 一过性尿失禁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膀胱感染,发生的一过性尿失禁。当感染控制时,尿失禁的症状也随之消失。 女性更易尿失禁 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尤以女性为甚。2001年,同济医院对武汉地区426例18岁以上成人进行尿失禁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尿失禁患者136人,占被调查人群的31.9%,女性93人,男性43人,分别占各自人群的40.3%和22.1%。在了解所有调查对象的就医倾向时,只有34.04%的调查对象有就诊意向。 对症治疗效果好 不同类型的尿失禁治疗方法是不同的,因此治疗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鉴别出是哪一种类型的尿失禁,这往往需要有经验的专科医生,结合尿失禁表现和相关检查才能确定。尿失禁的治疗方法一般包括行为疗法、药物疗法、辅助器械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泌尿外科学的不断发展,目前使用的微创方法TVT手术,仅在患者下腹部切2个1厘米的切口,从阴道内置入生物合成的悬吊带即可,该手术简便易行,损伤小,恢复快,适合治疗各种类型的压力性尿失禁。此外,人工尿道括约肌手术,对尿道括约肌机能障碍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让人尴尬的“社交癌” 遗尿常常令患者陷入尴尬的场面,有时还会伴有尿骚味,妨害正常生活及作息,也可影响人的社交活动。因此,有的人将尿失禁称为“社交癌”是有道理的。除此之外,还会引起诸多身体上的不适。由于漏尿,会引起会阴部及下腹部、大腿根部皮疹、皮肤感染、溃烂,还易引起泌尿系统的感染、膀胱结石,严重时会影响双侧的肾脏功能。 女性尿失禁可分为急迫性尿失禁和压力性尿失禁两种。 急迫性尿失禁,表现为有强烈的尿意,但在你到达厕所前,即有尿液不自主的漏出,或是当听到流水声时,即使喝少量的液体,也会导致尿液不由自主的漏出。 压力性尿失禁,表现为行走时,一般体力劳动时或大笑、打喷嚏时,即有尿液不自主的漏出,患者常常为了避免漏尿,而采取预先多次提前上厕所的方法。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分娩损伤所引起。 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是目前发病最高的女性下尿路疾病,国外成年女性约有48%的人患有尿失禁,中国女性的发病率目前大致在29%,而上海40岁以上的成年女性中有4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然而,只有不到10%的患者到医院看病,而真正找到泌尿外科医生的只有0.7%。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由于患者增加腹部压力而导致的尿液不自主的流出,其发病的原因非常复杂,目前研究发现的主要原因有:年龄偏大、有多次生育史、肥胖、长期便秘、有妇科手术史、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长期吸烟和酒精摄入等。这些因素可以使患者的尿道括约肌不能控尿或者盆腔肌肉力量减弱,使患者尿道压力下降,从而发生储尿障碍。 那么压力性尿失禁能否治愈呢?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使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盆底肌锻炼 这里介绍的方法非常简单,它无需任何器械,在任何场合和时间都能进行,可以不为人所察觉。方法如下:收缩阴道及肛门,上提,维持2~3秒后放松,然后重复刚才的动作。这种运动每天要做300~500次。这些动作不必一次完成,可以分数次完成,一般至少坚持1~2个月开始有效果,而且需要持续一年以上的时间。对于轻度的压力性尿失禁会有一定的作用。 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例如:管通、麻黄素)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最常用的药物,也是目前研究认为最有效的药物,这类药物能通过增加尿道括约肌的闭合能力来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某些病例可采用抗胆碱能药物治疗,例如:溴化丙胺太林、丙咪嗪、盐酸羟丁宁。 雌激素可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压力性尿失禁。雌激素具有增加尿道括约肌的张力和血供作用,但疗效尚有争议。另外,有乳腺癌、宫颈癌、子宫癌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不应接受雌激素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后尿道注射硬化剂、各种悬吊术、人工尿道括约肌置入术以及尿道延长或折叠术等。其中国际上成熟的治疗方式是经无张力阴道吊带植入术(TVT植入术)。 该手术是把一种特殊聚丙烯材料制成的吊带放入体内,当腹腔内压增加时,吊带可以相对抬起压迫尿道,从而抑制尿液漏出。这种吊带在体内不会引起炎症,可以终身有效。手术是微创,损伤极小,一般不会损伤膀胱、尿道、肠道、子宫附件等;且穿刺点隐蔽,不会影响患者美观要求。 减肥可改善女性尿失禁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妇产科学核生殖科学系主任Leslee Subak在近日召开的第23界美国泌尿学会年会上宣布,患有尿失禁的女性患者在减肥之后尿失禁的次数减少,即使是在减肥之后9个月,上述效果仍然存在。 她介绍说,减肥之后,患者每周尿失禁发作的次数减少了50%到60%,治疗效果与一般药物治疗的效果十分相似。她解释说:“我们已经知道超重是尿失禁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我们认为体重问题是一个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她在California大学太平洋医疗中心体重控制研究项目中开展了这一研究。本研究中选择的是那些每周尿失禁次数超过四次的妇女,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人。的一组立即进行减肥,另一组推迟三个月后再减肥,作为对照组。减肥的方法是每天给患者喂食液体食物,能够提供500到800卡热量,进行锻炼,并改变不良的行为。对于治疗尿失禁并没有采取特殊的措施。这些女性患者体重平均减少35磅,其尿失禁症状的出现次数从平均每周25次减少至每三个月11次。Subak说:“我们目前还不知道这种症状的改善能够持续多长时间。” 回答者: huacailin - 状元 十五级
『捌』 盐酸羟丁宁
您好!盐酸羟丁宁是可以治疗尿急 ,尿频和刺激性尿失禁的,淡建议你需要先去医院明确病因,根据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请不要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