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大学究竟是怎样英语怎么说
Ⅰ 大学究竟怎么读
建议你去看一本书《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作者:覃彪喜
网上也有电子版,这本书会对你有所帮助。
另外推荐一篇文章给你看,这篇文章我看了之后感触很深。
《写给每一个新生和正在为大学付出汗水的人们》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看这篇文章,又有多少人会转给你认识的新生们,但还是想对你们新生们说:“大学是“读”的。”
今天,去迎新了,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在雨里站了一天,也帮你们搬了一天,回到宿舍的时候,感觉两只脚像断了一样,可是还是想写点东西,想对你们说点什么,或许是心中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是感触很深的一天,看着你们有些人诚惶诚恐,惴惴不安的眼神,于是我在深夜写下这篇东西……
有人说:“大学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人渣,另一种是人才,如果你想介乎这两者之间,那么说明你正逐步走向人渣。”也有人说:“什么是大学,大学就是你拿着通知书来,在这里睡了一觉,醒来发现通知书变成了毕业证书,以此证明你在这里睡过。”还有人说:“没上大学的向往,上了大学的彷徨,离开大学的流浪。”听着很是心酸吧?那么大学究竟怎么读呢,站在九月的校园,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写下这篇东西,谈谈自己的浅见。关于大学究竟怎么读,我个人认为覃彪喜先生的《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写的很好,可以的话希望你们可以去读一读。
关于学习
1·多些去图书馆吧,那里有你渴望得到的一切,那里某一本书的某一句话或许会改变你的一生或者一生的薪水,读书真的没有什么坏处,唯一的坏处也就是会加深近视。
2·还是多读点书,这里的“书”不仅仅是指你的专业书籍,而是各式各样的书,哲学,管理,经济甚至是关于研究男人和女人的书籍,不要以为读了好像用不着,其实韩寒说的对:“才华就好像女人怀孕,日子越是久远才越是明显。”书嘛,读了总会有用得着的时候。
3·如果你在来大学之前,有无数的人和你说大学的课程很简单,只要你在考试前努力努力就可以了,那么你姑且不要太相信吧。因为据我所知,即使你天资过人,如果平时不努力一下的话,考试是不太可能拿到很高分的,我承认大学的课程很容易通过,可是你满足于60分吗?即使你满足,用人单位也不满足。
4·学生的任务是学习,但请您记住,这任务不是唯一的!
5·好酒是可以喝一点的,课也是可以逃一些的,覃先生说:“什么课都不逃和什么可都逃没什么两样,很多大学老师唯一的本事就是误人子弟。”当然课可以逃,但不要逃错课,而且也要逃得有技术含量一点。至于逃课几大秘诀,覃先生在他的书里就作了很详细的介绍,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6·至于考研或升本,见仁见智。毕竟三年青春又有多少人耗得起啊?坊间有这么一个说法:大四了,保研的过着猪一样的生活,求职的过着狗一样的生活,考研的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当然,这并不完全可以信,但我想和你们说,如果你想考研或升本,就必须要耐得住的寂寞,因为那绝不亚于那场惨烈的高考!
7·学好自己的专业课,多考几个证,这年头,没有几个证是做不了的事,其实很多时候所谓的证并不是它们有多大作用,只是当别人都有了你却没有,那就是落后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朝鲜兄弟为什么整天叫嚣着要有核武器,其实这年头又有多少国家会动用核武器去解决问题呢?
关于爱情
1·爱情这玩意,可遇不可求,遇见了就不要错过!
2·请记住:在不对的时间里遇见对的人叫幼稚,在对的时间里遇见不对的人叫杯具,在对的时间里遇见对的人才是美丽的。
3·男生们,别听信那什么“处女只能在幼儿园找”的脑残语。好的女孩比比皆是,用心去发现并用心去对待,与此同时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因为那么好的女生,你要确定自己配得上。
4·男人的帅不在于脸蛋,而在于岁月积淀下来的睿智与淡定,男生们,不要以为女生们都是花痴,大学生了,没有你想的那么肤浅,哥我就长得不咋样,可是我的女友就是大家公认的好。
5·所有的男人都是色狼,只是一流的色狼喜欢才女。二流的色狼喜欢淑女,三流的色狼喜欢美女,不入流的色狼喜欢妓女,如果,你的女友和你上街会处处为你着想,那么也许可以考虑把她娶回家了。
6·姐妹们,这年头,哪里有那么多白马啊?其实驴也是不错的,不要等到只剩下骡子了,连传宗接代都成问题了。
7·学着经济生活独立,这年头,男人靠不住!
8·爱,就要爱得大气一点。别粘得像连体婴,你们的世界不是只剩下对方。
9·学会把亲情放在第一位,友情放在第二位,爱情放在够不着的地方。
关于生活
1·记住:电脑是工具,而不是玩具。顺便也记住,夜深了,就洗洗睡吧,天亮了,就准备起床吧!
2·不要随便花钱,学会理财。如果你家境不是很好,请你记住:贫穷没什么,别丢了骨气,努力吧,再努力!钱财就像水一样循环,终究有一天会到你家的的。如果你家境一般,也没什么的,因为大多数人像你一样,如果你想改变现状,唯有努力。如果你是富二代,那我想说你很幸运,你可以少奋斗二十年,当然只是二十年而已。还有,我本人相当鄙视你们某些富二代总是上演一幕经典的桥段,当别人说你们很有米时,你们装作很懂事地说:“我哪是很有米,那些都是我爸的。”可是当你大把大把地花所谓你爸的钱时,却忘了钱是你爸的了。
3·多些和人交流,学会与人相处,在中国,最最难懂的也就是人际网。这年头没有人能够一个人活着。记住,拥有好的口才能让你事半功倍,请你相信:如果你嫁了一个好老公或者娶了一个好老婆,你可以少奋斗10年,如果你有一个有钱(权)的爸爸,你可以少奋斗20年,但是如果已拥有好的口才,你可以少奋斗30年!
4·踏实一点,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我和不少老总聊过,他们唯一相同的特点就是喜欢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的年轻人。即使你很有才也是如此,因为即使你是千里马,但也要努力啊,难道TMD的不知道伯乐们都开车了吗?
5·有空的话打打电话回家,不要只是等到月底没钱了,才想起家里的父母。
6.不要老是抱怨生活,学会忍受。付出了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是很正常的,就好像你在饭堂吃饭,明明是一样的钱,人家碗里的肉就是比你的多。
关于工作
1·如果你有意加入学生会这样的组织,那么就努力加入吧,并且用心去学习里面的点点滴滴。其实很多时候学生会并不能学到太多东西,毕竟这里有很多琐碎的事,很多条条框框,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学生)会,但是在这里你可以认识很多人,很多和你有共同梦想的人。当然如果你并不喜欢这里的气氛,我以一个部长的经历的告诉你:“孩子,早日脱离苦海吧!”
2·如果你想加入某些组织或社团,我强烈建议你加入你擅长或能学到实用技能的组织,因为我并不愿意看到你们在浪费宝贵的年华。
3.记住:你的身份是学生,所以别本末倒置。
4.如果你有意创业,请你务必谨慎谨慎!你不知道有多少人被骗了就等着你出来好宰回你一笔。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大多数人死在明天的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所以,三思而后行吧!
5.请安排好你的学习与工作。还有记住:你只是一个人,人是要休息的,吃饭的。仅此而已!
6·把舞台当作职场,将来面试时决定你未来的不是那短短的几分钟,而是过去的几年里你所付出的努力。
7·如果你有梦想,坚持下去!路途遥远,没有什么比坚持更重要!记住:无论在滚滚红尘中如何磕磕碰碰,别忘记了最初的梦想,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一路向前,打死不回头。
8·如果你不小心当上头头了,记住是不小心的,因为是别人把你捧起的!说话别太大声,理直的不用气壮,气壮的往往不理直!
写完了,第一次是因为心中有一份责任写一篇文章,或许我真的老了。但愿会有更多的人看到它,愿新生们能在九月的校园里张开飞翔的翅膀。这里有无限的舞台,飞翔吧!当前后都没有路的时候,命运之神一定是指引你向上飞了!!
Ⅱ 所谓的大学是什么样的
大学,指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分为综合大学、专科大学或学院。它选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者进行教育和培训,并以考试考核的方式检验其所学知识和技能。另有,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大学》,也指聚集在特定地点传播和吸收高深领域知识的一群人的团体
Ⅲ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什么意思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意思是大学不是楼的称呼,而是有才能的人的地方。
出自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梅校长说:“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3)所谓大学究竟是怎样英语怎么说扩展阅读
梅贻琦(1889年12月29日-1962年5月19日),字月涵,祖籍江苏武进,祖先于明成祖时由江南迁居北京,后于天津落籍,为梅曾臣长子。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55年,在台湾新竹创建清华大学并任校长。
梅贻琦成功地出掌清华并奠定了清华的校格。这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资人才的严格遴选和延聘,这是“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具体表现。这句话也常为时贤所征引;二是推行一种集体领导的民主制度,具体的体现就是成功地建立了由教授会、评议会和校务会议组成的行政体制。
Ⅳ 什么是大学,读大学究竟是读什么
我的一个同学,从大一到大四,四年的时间,除了考试和教室见个面,其他时间全部在寝室打游戏或者看武侠,反正大学里也没有人管。后来因为挂科太多被学院劝退,家长过来求情延缓时间,但于事无补,游戏照打不误,直到大四时无法毕业。另外一个同学,也是因为打游戏挂科太多被劝退,母亲来到学院跪在学院领导面前说:我自己在家里吃剩的菜叶在供他读书,求你们给他一次机会吧!当时我听到学院领导讲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我的内心很受震撼。父母吃菜叶供孩子在城市里打游戏,混日子?还要求情给机会?给他继续游戏的机会吗?都说可怜父母心,我想起我辛勤劳作的父母,我想起那千百万把孩子送进大学的天下父母,他们都以为自己的子女在大学里努力学习,辛苦地赚钱,无私地供养儿女上学,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不用担心生活的问题。殊不知如今大学校园里,有多少人是在游戏人生。用我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位同学的话来说:如果他的妈妈来在大学住一个星期,就一定会让他退学回去。因为在中国上大学,可能是人生中一段最轻松愉快的时光了。大家可以游戏,看电视,逃课,武侠小说,这是很多大学男生的全部生活。女生呢?看韩剧,不少女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看韩剧等各种连续剧,感情剧,一部接着一部。你能想象这就是我的大学么?很不幸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而且就发生在武大这样的名牌重点大学里。这些人考上大学的时候都是家里的骄傲、很多同学眼羡的对象,可是为什么他们在风华正茂的青春时代里,行为如此令人费解?当时的自己不得而知。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这样混日子,大学里还是有很多人依然比较用功地学习,但是他们也一样困惑:让他们努力学习的原因主要是恐惧和压力:怕找不到好工作,怕考不上研究生。大家都听说就业很困难,武大每年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都很多,因此不敢放纵自己。但是很少有学生努力学习是因为追求智慧,追求真理,为国为民而学。这些用功的学生虽然没有游戏人生,但是却生活在沉重的压抑心理状态下,思维往往呆滞,慢慢地走上一条被大学生们嘲笑的越学越傻的傻博士道路。实际上,每年大学里自杀的大学生,往往不是不用功的坏学生,而是这种心理严重压抑,用功学习的好学生。他们一样,从一进大学开始就碰到很多无法解决的困惑,同时被灌输着一些所谓正确的发展方向,他们只是愿意服从这些权威结论,以自我的压抑而不是以心灵的呼唤来学习,这难道就真的比玩游戏看影碟更好吗?大学的学习到底是要达到什么目的?大学生们为何都迷失了自己的理想。
老师的本职工作应该是传业授道解惑,可是有的老师一个学期学生也见不了几次,派他的研究生来上课。后来我才明白原来他们都在忙着自己的项目和课题。大一的时候,我们通信工程专业有个博导带物理,学生的评价是这样:还博导呢,都博成个啥了?讲得稀里糊涂,还经常不来上课。。大学选用的教材令人费解,明明有很好的全国通用教材,比如高等数学的同济五版,却偏偏要选用自己学校编的教材,艰难晦涩,连选用的习题都是历年研究生考试的数一类,可能是编排教材的老师想提前让我们进行考研准备吧? 后来才知道学校选用这种自编教材的原因,是老师们因为要评职称。需要科研成果,就东拼西凑的乱编一些教材来完成任务,这种放到书店里根本没有人会要的垃圾教材,他们就利用自己教学的权利,发给大学生们上课用。据说老师们也很可怜,每年都要完成所谓的科研成果,要写论文,出书来完成任务,否则就可能降职。有些老师没办法就自己花钱在外面找刊物发表文章,这种可以不花钱出教材,让学生买单的事情也很容易理解了。
大学里的学生生涯,除了要求学生的专业学习之外,鲜有启迪心灵的声音,更重要的是缺乏指导大学生人生发展与定位的课程,能够让大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学,为什么活的课程。我自己学习的专业是电子信息科学类,和很多同学一样,我在必修的公选课如高等数学等认真学习,但是我在每天的专业学习之外内心十分彷徨,我不知道这个专业适合不适合自己,不知道这个专业意味着什么?不知道这个专业的社会发展方向和主流是什么?也不明白这个专业培养的目的是什么样的人才要求?我不知道该怎样进行大学的学习,更不知道前面的路在那里。我该怎样去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我碰到过很多的大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对于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了解甚少。其实我觉得老师也根本不了解这些专业到底要做什么,后来知道大学里的管理人员,看专业叫什么名字容易吸引学生,就改个名字。看什么专业热门好找工作,就赶快上马一个专业,拼凑一些课程出来糊弄人就完事了。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就业的方便而选择专业,但是当他们真正想去定位自己的时候,就反而陷入了专业思维而不能自拔。多数人只是为了一份工作而读一个热门的专业,却忘了去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理想的思考。
《大学重建》让我开始了解大学的起源、存在的意义,那就是大学应该是一个社会的良知和思想发动器,大学应该为这个社会培养具有正义、勇气和智慧的学子,在他们走上社会之后能够有能力去逐步改善这个社会中不好的东西,促进社会的发展,并不断致力于人类物质社会的改造,以及科学、艺术文学等精神文明的探索和提升。 我听到了一些激动内心的声音,也似乎抓住了一些东西,但是我的内心依然彷徨,方向不明确,理想似乎越发遥远,而不知如何下手。同时,为什么我们的大学会是这个样子?为什么这么多的学生缺乏精神思考而且没有老师指引?除了在一些讲座上偶尔能够听到一些激动内心的声音外,为什么大学里的老师讲完课就像是打工混日子,无趣无内容,讲完就走人?为什么大学老师从来不与学生探讨人生智慧?为什么我们这么多的大学生对此熟视无睹?这些问题我不得而知,而我自己也在从事学生干部工作的道路上,碰到了更多的困惑。
大一时我参加学生会新闻部,然后做部长,和一群志气相投的朋友激扬文字,度过一段难忘的日子。在大二下的时候,成功竞选为分团委副书记兼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然而在半年后,我就毅然辞去了这个光鲜的职务,你可能会很惊讶,我不是有总理的梦想么?为什么要辞去呢?这可是走上官员之路的正途呀?在我最开始做学生会一个小小的部委时候,我只是抱着开阔眼界、锻炼自己的想法。到了后来做部长,在我的本职工作之外,我开始思考我做的事情作用在那里?到底能够做那些有价值的事情去服务同学?大学里的学生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引导帮助,就像我自己内心就有很多的困惑需要解答,学生会做得这么多活动能够解决了么?
没有。从我进学生会开始,我就抱着相机在各种各样的活动跑着,班团会、运动会、文艺比赛等等,在开始我很兴奋,因为生活很充实,活动的确还比较丰富多彩。
但是慢慢的,我的内心开始不明白,我发现这些活动组织了、举办了、精彩了、笑过了,却没有更多的智慧启迪,似乎只是一个政绩的记录。那些游戏的大学生继续游戏,我内心对于理想的迷惘更没有在这些活动中得到解答。于是我开始不明白,为什么要花很大力气很多精力组织这一些形式上的活动,而不去关注学生真正的问题、做学生和大学里真正应该做的工作?那个时候我还是学生会的新闻部部长,在面临换届的时候我想过退出,我的内心已经隐约地告诉我这个地方不适合自己。但内心那个朦胧的梦想让我思考:如果我的地位更高一些,权力更大一些,如果自己可以领导团委和学生会,是不是就可以去做一些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了?自己也可以通过这个机会锻炼自己,以明确自己的方向。有很多的学生干部就是这样一步步走上从政之路的。于是我开始努力提升自己:凭借自己比较不错的实力和老师的信赖,我成功地竞选为学院的分团委副书记,这可能是学生中地位最高的官了。
我的内心鼓足了干劲,我要做出一些真正对学生有帮助的事情。可是当真正到了这个位置时候,我才发现我是多么的天真:各种各样的活动,不是我们能够安排的,我们只是按照上面老师布置的既定程式和内容去走,想要改变其形式上的作用几乎不可能;学院的老师有自己的安排,校团委的领导有自己的想法,一切都要达到一个目的:活动要精彩,形式要多样!可是没有一个人去思考这样的活动带来的实际意义在那里。我发现自己更加没有个人的自主权,必须要面对更多的无聊会议,要去组织很多无意义的活动,这些会议、这些活动大多数对于服务学生或者实现自己的理想都根本没有什么作用,更没有办法去解决我所碰到的诸如沉迷网络游戏、缺乏精神风貌的现状,我甚至还失去了思考和学习提高的时间和空间。
我的内心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不能针对性地去解决学生中切实存在的各种问题?为什么不在他们沉迷网络与游戏时加以规劝和引导,甚至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难道非得等到他们挂课后给予处分、开除学籍么?更有甚者,与其他学院的一些学生干部打交道后,我发现大学学生会里面的学生干部,有不少本人就是游戏大学的优等生,但是他们却因为和辅导员老师关系不错而成为学生干部,来帮助老师管理学生。这样的学生干部能够引领学生走向哪里?同时,这些人似乎非常自信自己是一个精英团体,个个都感觉良好。学生干部中开始有很多的饭局来拉进彼此的关系,喝酒甚至吸烟,所谓的烟搭桥,酒开路这样的话,我第一次就是从学生会主席的口里听到的,我很困惑,这是在读大学的有志青年学子么?这就是要引领国家未来的精英集团嘛?我们国家就缺这样的人才吗?
当面对着这样的现状的时候,我的内心开始痛苦:我可以选择若无其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下去,反正都已经做到了这个地步,熬一两年就会有各种优秀的荣誉、保研的机会,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一步步走上从政之路。但是,我也开始明白了,无论我将来的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我都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我是一个人在与一个庞大的,堕落的,只关心物质利益和为自己捞好处的集团体系作对。我如果想当上总理或者其他能够有决策权的位置,就必须跟他们一样混下去,否则早早就会被这个体制踢开。但我真的希望这样么?如果我把宝贵的时间都花在了一些根本不能起到实际作用的事情上,来收获一些所谓的荣誉和好处,我内心的困惑将怎么办?我之后的道路该怎样继续?难道这就是我的理想?
在经历了深入的思考后,任职半年我就毅然申请辞去这一职务。当时学院的老师很惊讶我的举动,在明确我执意要辞后,非常好心地建议我可以挂名不做事,这样在大四时候就可以获得保研的机会。我不愿意占这个便宜,告诉老师,既然要走就走个彻底,不需要挂名,我的内心不喜欢这样的方式。
于是,我很高兴地脱离了很多无聊的学生工作,回到了没有会议,没有那么多我看不懂活动的自由日子。自己读书、听讲座、听武大的周末艺苑,让自己的内心自由自在地成长。我努力去重新定位自己的理想,因为我发现从政似乎不适合自己。剩下来的选择还有两个,一个就是大家都很热衷的,也是很传统的实业救国之路,我可以去帮助我们国家成为一个经济强国,也帮助自己成为一个经济英雄,做李百万 另外一条就是冷板凳的学术之路:考研,攻博,成为一个学者。我很敬佩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当年作为热血青年,做为一个台湾军官,由于反对蒋家王朝的政治腐败,他叛逃到大陆。他当然可以享受义士级的待遇,在我国的党政军系统里快速地升职。但是,他当时叛逃台湾,绝对不是为了谋取物质利益,而是为了心中的热血理想。我想他后来离开政治圈子,走上学者之路,是不是跟我一样,发现在中国从政不能解决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只好去研究学问,去当学者。否则如果他叛逃的目的,仅仅是想当一个学者的话,当时的台湾条件更好,所以一定有他的难言之隐。他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学界最好的学者之一,还被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
到底那条路更有意义和价值呢?我努力去大量阅读,努力去思考,去发现各种线索和事实来帮助我决定,去解决我内心所有的困惑。
三、读懂大学,我发现做学问在大学也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
我真的能够专专心心去做一个学者吗?像林毅夫那样?在不断地阅读和思考中,我对于大学的认识也越来越多,我也开始明白为什么这个曾经安静和充满追求智慧风气的象牙塔越来越千奇百怪。商业中逐利的浮躁气息充斥着整个校园,学术与商业的挂钩和教师职称评定的畸形化,使得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老师不重视教学而忙于自己的项目,忙于发表论文。因为有了论文,有了项目,才会有职称和金钱,才会有房子、车子和各种名誉,这样的老师那里有时间去传业授道解惑呢?但是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基本上都是这样的老师。因为理想型的老师注定要被现实淘汰。别的学校不了解,但是全国有名的易中天,在武大的时候却因为个性独特,不愿流俗而被排挤,出走厦门大学。后来是学生们敬仰的武大四大名嘴之一的哲学教授赵林也要离开武大,引起学生轰动。后来据说校长看民意沸腾,才执意挽留赵林老师,勉强留了下来。但是根子上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因为我最近又听说专注学问的知名哲学教授邓晓芒要去华工。一个文科教授,却要离开以文科着名历史悠久的名牌大学,宁愿去一所工科大学任职,武大到底怎么了?珞珈山还是个做学问的地方吗?四大名嘴的尚重生教授也说:当年与他一起留校任教的早期很多有才华的老师,都离开武汉大学了。而且很多离开了大学,离开了学界。难道在中国,学者之路也同从政之路一样,是一条不可行的梦幻之路?中国之大,放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吗?我很不安地探讨自己从事学问之路的可能性。越来越多地发现:所谓的名牌大学里,真正的学问根本没有地位。
Ⅳ 在中学时代,为了进入所谓的大学。英语翻译
在中学时代,为了进入所谓的大学。
In high school, in order to enter the so-called university.
Ⅵ 普通大学 用英语怎么说
normal college!
或者干脆用college就可以!
Ⅶ 所谓大学!
我们真的有些事情是当时不明白,回过头来看的时候才恍然大悟。
就像做一件事情一道题的时候,当时自己怎么想都想不明白、等到别人做出来或有了答案以后才觉得 其实原来也就是这么简单。
也许每件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或时间吧,也许以后也可以逐渐的被效率化。
反正我们已经经历过来了、只要以后好好工作就好了、不要在像以前那样了。加油吧
Ⅷ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英文译文
我试试啊。
What makes a good university is the amount and quality of masters it owns, in stead of the amount and quality of buildings that stands.
Ⅸ 大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报一个专业,能修其他专业双学士
每天课程不一样,有时候一天都在上课和高中一样,有时候上午没有课
除考试内容外,大学的考试比较倾向于老师的意见,就是可能在你58分的时候,老师给你个60
大学有外语,还要考CET;部分专业有数学;汉语言专类等类似专业有语文
放假跟高中差不多,北方和南方时间上不同,例如东北的寒假比较早,时间也长
可以
实习是自己找的;校内的实习在类似于工厂车间的实习室
太多了,例如自行车协会,羽毛球协会,收藏协会等等
一般不管你什么时候睡觉,但是管你什么时候关灯;有的学校也不管关灯,但管你什么时候回来
至少我们学习没有空调,因为夏天开窗睡觉要盖被子。。。
大多数情况在澡堂,男生可以在洗漱间那个地方,打上一桶水,冲凉
床一般是上面睡人,下面是看书学习的桌子和一个柜子,每个学校不同
可能有留言。。。至少我的柜子里面有师兄的留言。。。
看学校管理,不一样
随机
自己可以比较随意的组织,例如我们快毕业时候班费很多,就吃饭喝酒唱歌。。
辅导员类似班主任,不教课只管人
你可以在没有摄像头的地方谈恋爱
不会,他们没有权利这样做,你可以完全忽视、
不同学校的学习好的学生互换
我们学校可以出门,我妹妹的学校不能出门
学习好就能拿到,一般在班里前20%基本都能有
特等3000一等1500二等800三等300类似
照片找不到了,我和我老婆是高中同学。。。。。
Ⅹ 在大学究竟该怎麽学英语
我是英语双学士学位毕业的,主专业也不是英语,个人认为大学里的学习真的是修行在个人了。英语学习贵在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才行。恩,很多英语老师都推荐过新概念,细细的扣,里面有很多知识点。一般大学水平从新概念三开始学就行,课文都不长,能背会的话是个很好的积累,至少是读熟吧。
不知道你们学的是什么课本,如果是新视野的话,里面有个reading aloud都是挑的课文里的经典段落,有用句型,有用的词汇用法,里面或多或少都能涉及到,把这个背会,对语感和写作会有很大帮助。还有课后有个汉译英的翻译题也很不错,不妨多看看。
并非到外语系才能学好英语,关键还是看你自己的坚持与努力了。不好好学的话,外语系的学生英语也不一定能好到哪里去。
如果说提高口语的话,建议你看看英文原声电影或电视剧,跟着里面说,像李阳一样大口大声的说。再有就是参加英语角什么的,大胆点儿,口语一定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