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英语怎么样
㈠ 西北大学好不好
西北大学(Northwest University),简称"西大",始建于1902年,由清末光绪皇帝御笔朱批设立 ,坐落回于古都西安,是国答家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大学,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截至2018年3月,学校太白、桃园、长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000余人,研究生7500余人,留学生1000余人。
㈡ 西北大学怎么样啊
总览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一共有三个校区:太白校区、长安校区和桃园校区。太白校区在市中心,是老校区。老校区洋溢着浓厚的历史气息,是一所身处繁华地带但却很古朴宁静的校区。可能有人逛老校区会觉得破旧,但在老校区静谧的灯光下,浮躁的心都会悄悄地沉静下来。我所在的专业汉语言在长安校区,相对而言是新校区,地址就比较偏僻,在城郊。新校区整体就显得更加新潮一些但始终还是秉承着西大校训“公诚勤朴”的精神,透露出一股厚重沉稳的气息。因为我在新校区呆的时间最多,所以对新校区也最了解。怎么说呢,老校区像一位沉淀了时间的老者,那么新校区则更像追逐时间的少年。还有很多地方在建,不过都快好了,下一届应该就能用上,尤其是彩虹色的室内体育馆,值得期待哟。至于桃园校区,我一直没机会去过,那就不瞎说,误导大家啦。
总之,西大不比北大清华那种名校,但身为一所百年高校,它有着它自身沉淀的魅力。希望你能来西大看一看,或许你会收获新的惊喜。感谢你的阅读,希望我的文章对你有所帮助。
㈢ 西北大学外语系好不好
你好!我就是西北大学的啊!我是2010级的。算是学姐吧!
如果你仅仅内喜欢英语的话容建议你还是考西大吧!或者考西大别的专业。因为西大有别的更好的专业你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西大的经管,地质和考古都是全国数一数二的。
如果你想把英语当做是以后工作的对象,那你还是考西外吧!毕竟那是人家的专业课嘛!你可以更系统的学习,以后好找工作啊!毕竟西大的英语不是最好的专业。
呵呵!你好好学吧!加油哦!
㈣ 西北大学的英语系怎么样啊西大的英语研究生,好考吗
你好
我是抄西北大学的在读本科生,西安外国语大学就在我们隔壁。
西北大学的英语研究生恨少一般上完本科都考专业的外语学院的研究生了。西北大学的本科英语注重基础,所以考别的大学的研究生比较容易。
而西安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相对另外两所也就更强了,学科分的很细,教授也要比其他院校多,建议楼主考西安外国语大学。
㈤ 西北大学英语专业怎么样
西北大学的英语专业不是很强,比不上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安外国语大学
㈥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怎么样
西大是综合类大学,西外英语更专业。但假如你以后只是决定了用英语做专业版找工作的权话就报西外,但假如你要出国的话就报西北大,因为出国211的有优势,而且有分数要求。假如你不是那么喜欢英语的话还是另当别论了。你要上语言类的话西外会管的比较严,因为西外关于语言类的比赛,活动的机会会很多,还有一些作业,甚至会分班,会让人有压力。你要是想轻松一点就报西北大吧。但你要真喜欢语言,甚至以后考研想考外语,就报西外吧,西外在外语类很专业,而且确实只看英文本科毕业的学生就业率会比其他地方高。总而言之,真心喜欢语言,保证不会半途而废的话,就报西外;假如不太喜欢语言,或想上学轻松一点,就报西北大英文。
㈦ 西北大学的英语笔译研究生怎么样啊
该校来地质很强,是国家一级自重点学科
以下这些学科实力挺不错,均有一级学科博士点:
理论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中国语言文学 考古学 中国史 世界史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地质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生态学 统计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软件工程 中药学
地理学科实力突出
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即基地班)
经济学基地班
历史学基地班
物理学基地班
化学基地班
地质学基地班
生物科学基地班
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
西北大学英语和翻译方面有一定实力,但在全国范围并不突出
㈧ 西北大学的英语专业好吗
西北大学的英语特别好,原因如下:
1、西北大学1924年就成立了外国语专业英语系,迄今已经有内89年历史,所以教容学经验十分丰富。
2、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曹靖华、水天同、吴宓都曾执教于西北大学英语系,知名度较高。
3、西北大学英语系设有英语本科专业及英美文学、英语翻译、英美语言学三个硕士研究生专业。级别高。
4、西北大学英语系拥有国内一流的语言教学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地面卫星接收系统和丰富的图书影像资料,设备一流,学习条件优越。
满意请采纳。
㈨ 西北大学的英语专业好不好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成立于1924年。我国许多著名的语言大师和翻译家如曹靖华、水天同、吴宓等都曾执教于西大英语系。英语系设本科和英美文学、翻译、语言学三个硕士专业。英语系拥有国内一流的语言教学实验室、 同声传译实验室、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地面卫星接收系统和丰富的图书影像资料。英语系师资力量雄厚。
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深厚的口笔译功底和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能从事外交、外经贸、外资企业、文化系统、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外事管理工作等方面的高级人才。西北大学英语系利用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大部分同学在4年学习期间,都辅修本校其 它专业,如国际金融与贸易、法律、经济管理、计算机等,毕业时既获得本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又获得辅修专业毕业证书。这些学生在人才市场上十分抢手。
英语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综合英语、泛读、高级英语、英美散文、视听、口语、口译、笔译、英语写作、影视、经贸英语、英美概况、科技英语、语言学、词汇学、英美文学、二外(法语、日语)、翻译实习、毕业论文等。
西大英语系培养的学生,其最大的特点是文化底蕴深厚,翻译功底扎实,口语表达能力强。历年来英语系学生四、八级统考成绩一直高于全国综合院校平均水平。英语03级在2007年的全国英语专业八级统考中一次通过率为95.7%,比全国 同类院校的平均通过率超出45%。应届毕业生考上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加。不少学生考上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
英语系4年制本科面向全国招生,涉及省份有陕西、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江苏、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天津、广西、云南、青海等。
一、培养目标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精神,我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英语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英美文学、英美社会与文化、英语语言学、英语词汇学、英语教学法、外贸英语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听、说、读、写、译等几项基本技能的良好训练,掌握一定的论文写作和科研的方法,从而具有从事教学、翻译、研究、管理等工作的业务水平和素质以及较强的工作能力。
学生在读期间,应努力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
2.掌握英语语言、文学、以及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
3.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
4.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
5.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水平和较标准的汉语表达能力;
6.对第二外语应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并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8.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
9.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英语专业本科为4年。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和学习要求,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
基础阶段的开课内容有综合英语、听力、口语、泛读、测试、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英语语音。
高年级阶段的开课内容有高级英语、英语写作、口译、翻译、英语语言学、外贸英语、外语教学法、英语词汇学、英美文学、欧洲文化、英美报刊导读。
四、教学目的与要求
基础阶段:
1.综合英语:综合英语是一门技能课,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本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和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与特点,扩大词汇量,熟悉英语常用句型,提高口头与笔头的表达能力。根据本课程的特点,要求学生在一年级阶段,积极参与课内外语言交际活动,着重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在二年级阶段,要求学生注重英语读、写、译能力的提高,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同时阅读了解各种英语文体,掌握基本的英语写作技巧,使自己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为高年级阶段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听力:本课程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语言技能单项训练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在二年级末应达到英语专业4级要求,即能听懂英语国家人士所做的难度不超过所学语言知识的英语讲座,掌握中心大意,理解主要内容,并能辨别说话人的态度和语气,能听懂BBC、VOA新闻广播和文化节目,能在15分钟内听写根据已学知识编写而成录音材料(词数为150-200词左右,语速为每分钟100-120单词),错误率不超过8%。
3.口语:口语课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流利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使学生即能正确交流思想,又能达到语言基本得体。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自己口头语言知识的转换能力,学习用英语思维,使表达具有逻辑性,并养成良好的口头交际的习惯:表达清晰、流畅、达意。
4.泛读: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显著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扩大词汇量。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和练习任务,加强课后阅读训练,扩大知识面。
5.测试:本课程是为英语专业二年级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英语专业4级测试的应试准备工作,强化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应试技巧,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4级考试成绩。学生应积极配合教学内容,大量进行模拟训练,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6.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这两门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使学生了解英、美、澳等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概貌,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8.英语语音:该课教师通过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语音语调逐一进行纠正和训练,提高学生发音的准确性,为他们今后能说出流利、地道的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生应认真进行练习模仿,掌握发音要领,努力使自己能说出纯正的英语。
高年级阶段:
1.高级英语:该课程着重训练学生的语言综合技能。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内容广泛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语法修辞、写作等的综合技能。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做好课前预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英语写作;该课程主要在使学生熟悉各种常用写作技巧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熟练运用各种修辞手段,系统、连贯、深入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做到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语言通顺、用词恰当、表达得体,写作速度为每30分钟400词左右,为10000-12000字数的毕业论文写作做好准备。
3.口译:该课程属语言基本技能课。教学内容以理论为基础,以专题知识为内容,在学生掌握口译技巧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中,注意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遵守职业道德的习惯。
4.翻译:该课程主要运用翻译基础理论和基本技巧,通过各种文体的翻译实践,训练学生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理论和技巧,独立进行英汉互译。学生除掌握和运用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外,还应具备英汉两种语言扎实的基本功。
5.英语语言学:该课程属专业课,能使学生了解人类语言研究的丰硕成果、提高对语言的本质及功能的认识,同时还能使他们初步了解语言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学生应认真掌握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了解语言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为今后在该领域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以及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6.外贸英语:该课程主要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知识面,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国际金融、经贸知识,熟练掌握涉外商贸活动中常用的英语表达方式。学生除掌握这些知识外,还应学会书写英文商务书信和电传,掌握传真的格式和商务谈判的技巧,提高涉外翻译中的口笔译能力。
7.外语教学法:该课程为高年级选修课,设置该课程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外语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其外语教学的实际能力,为毕业后从事教学的学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除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熟悉各个流派的教学法和相关理论外,主要学习实际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为今后教学工作积累经验。
8.英语词汇学:该课程为高年级选修课,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总结英语词汇的特点和规律,了解英语词的来源、词形、组合、用法、变迁等方面的知识,从而能够按照词汇规律来学习掌握词汇,迅速扩大词汇量。
9.英美文学:该课程主要涉及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欣赏英美文学原著的能力,熟悉和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了解,提高其文化素质和文学修养。学生应掌握所有教学内容,认真阅读选读作品,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分析和评论,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10.欧洲文化:本课程通过对欧洲文化各方面的介绍,使学生对欧洲文明有一个概要了解的同时加深对语言的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开阔视野,提高个人修养和文化素质。
11.英美报刊导读: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练习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如何阅读英文报纸,了解和学习西方新闻写作方法,学习和了解现代英语表达法,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水平。
㈩ 各位大佬,西北大学外语专业怎么样啊,帮别人
西北大学有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7个博士点,39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8个目录内硕士授权二级学科、189个硕士点,16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