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命题双向细目表怎么填
1. 哪些是属于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的内容
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广大的教师都在努力认真地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课堂教学的质量。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存在着“目标把握不准”,重点、难点、易错点,把握不住,不知要“达到什么时候程度”;存在教师如何了解学生学得怎样?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如何?存在如何评价和测量一节课学生学习的水平?如何进行学习质量和学习情况的监控?这些现象。但使用《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就可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加强针对性,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它能很好地帮助教师把握重点,有的放矢。
第一次听到《双向细目表》这个名词是在2013年的一月份。那时学校请郭景阳教授做了讲座并下发了《双向细目表》。当时的我,觉得很茫然。后来在学校的要求下,我尝试制定了一个单元的“课堂教学双向细目表”,虽然起初感到有点困难,也很辛苦,但结束后发现自己有了提高,同时,也一下子通过《双向细目表》发现了自己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需改进的方面。虽然目前我的相关理论知识还很贫乏,但是我至少对《双向细目表》有了实践意义上的认识。我也从刚开始时感觉麻烦,辛苦,困难,到现在认可《双向细目表》对促进有效教学的意义,并打算用科研来引领自己的教学,提升教学水平,使自己与时俱进。以下就是我一年实践下来的几点初浅认识:
一、立足学生,目标导学——引导教师教、学生学的行为
要上好一节课,备课是关键,而制定目标是第一步,课堂教学的引入、过程的设计、练习题的精选、课堂测试等都是围绕目标进行的。
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之前,根据考纲要求,建立本单元的知识,能力体系,然后将他们落实到“课堂教学双向细目表”中,使每节课的目标更清晰、精准、适切,这样学生学习有了目标,教师引导有了依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及时反馈和调控,同时也使每节课要达到什么程度有了可操作性的标准,使课堂教学具有可控性,使质量的检测有可操作性。以我们英语学科的“课堂教学双向细目表”为例,它分为:教学目标细目表和评价目标细目表,对教学内容和达成程度进行了细化和分解。纵向“目标分解”中,将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细化,分为听、说、度、写、语言功能和文化意识这五个方面,主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来分解每节课的知识目标、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目标,是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总体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充分钻研课程资源,对学科有整体性的把握和分割。横向“学习、检测水平”列学习水平和评价标准:根据对不同目标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的要求,要求教师要依据学情分解各知识点的思维坡度,这就要求教师从班级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不同的班情可以酌情调整达成程度的要求。例如对目标二,“学习水平”要求达到能“应用”该知识点的程度,“评价目标”明确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来检测达标程度,均用“应用”层次的问题来检测。纵向“目标达成”是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和目标达成的途径,学生的“学习目标”与上面的“目标分解”中的目标基本对应,但不完全相同,学生的“学习目标”侧重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要求,在“目标达成”里,还指出了学习的重点。通过制定这张表格,这使得我上课基于课本重点,从知识,能力,主题三个维度展开,有的放矢的进行。
二、设计过程和问题——监控“如何达成目标和学情个体关注度”
根据 “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每一目标指引相应的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这样即使不同教师教学风格不同,不同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基本的授课内容和过程指向性都是清晰明了的,每一步进展到何种程度有了明确的考量,课堂上因为语言琐碎、追求形式等造成的无效时间可以减少到最低程度,有效实施教学过程自我监控的优化。
三、察看学情,检测评价——监控“目标达成率”
学生学到什么比教师教了什么更重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能有效监测学情。每一个单元我们都设置了课内基础检测题,分配到每个课时中,每节课留五分钟,全面检测当堂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能自我监控,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检测题的设计依据就是“评价目标细目表”。接着,在每天的作业中也要体现每堂课事先制定的知识,能力重点,主要是做课外基础检测题和提高题。最后在阶段测试,期中期末复习及考试中整合阶段的知识,能力重点,使学生反复循环,不断提升,体验学习的有效,感受学习的快乐。
目前我已制定了两个学期的“课堂教学双向细目表”,它简洁、具体的课堂质量临控方式,有力地保障了课堂教学目标的精准、务实、到位,使课堂的每个基本环节基于每个学生的认知和体验,有了明晰、规范、可操作的学生和教师自我监控的方式,使我们的教学真正体现让学生“减负增效”,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2. 怎么写英语出题细目表(考试条目,考试要求,难度等)
双向命题细目表、考试命题计划表见附件
3. 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two-way checklist)是一个测量的内容材料维度和行为技能所构成的表格,它能帮助成就测量工具的编制者决定应该选择哪些方面的题目以及各类型题目应占的比例。
双向细目表(Table of specifications)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双向细目表的制作应该同课程大纲及考试大纲的相关规定具有一致性。考核知识内容的选择,要依照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范围应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既要注意覆盖面,又要选择重点内容,时间以中等学生120分钟能答完为限。
制作双向细目表时,试卷中拟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考核知识点”须按章次进行编排;双向细目表中考核知识点的个数须与试卷中涉及的知识点个数相一致。
双向细目表中的能力层次采用“识记”、“ 理解”、“ 应用”、“分析”、“ 综合”、“评价”等作目标分类,体现了对学生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的考核。每前一目标都是后续目标的基础,即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识记与理解,就难以应用。所以一个考核知识点在同一试卷中对应一种题型,原则上只能对应一种能力层次。
2特点
按照《考试规范》要求,识记、理解类试题须控制在60%以内,并应尽量避免单纯考核记忆水平的题目。
试题的题目类型应根据考试课程的特点和考试目标合理选择,例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辨析题、简答题、证明题、计算题、案例分析等。一份试卷中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搭配应合理,且题型种类数应适中。
在双向细目表中不同“能力层次”和不同“题型”下面对应的各列中,应填写各考核知识点在试卷中所占的分值。不能简单的划“∨”,也不能填写题号和题目个数。
给分哦
4. 初中语文学科中考模拟命题双向细目表的内容维度、能力维度是什么,怎么写
摘要 不好意思,你这个,我完全没有理解到。
5. 如何制定小学英语考试卷的双向细目表
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文章导读】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
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般双向细目表纵向为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或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通常采用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等级。
这是按美国教育家布鲁姆(B.Bloom)目标分类划分的,是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
每前一目标都是后面目标的基础。
即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识记与理解,就难以应用。
(1)知识(识记):是对知识的回忆。
其中包括对具体事物、普遍原理、方法、过程、模式、结构等方面的回忆。
(2)领会(理解):是最低层次的理解。
它与完全理解并不是同意词,与完全掌握信息也不是一回事。
领会是指对交流内容中所含的文字信息的理解。
(3)运用: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对抽象概念的使用。
这些抽象概念可能是一般的观念、程序的规则、概括化的方法,也可能是专门性的原理、观念和理论。
(4)分析:是将交流的内容分解成几个要素或组成部分,以便分清一个事物中各要素或各部分的层次关系。
(5)综合:是将所分解的各个要素或组成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
是对各个要素或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加工的过程和进行排列组合以构成一个比较清楚的模式或结构的过程。
(6)评价:是为了特定的目的对材料和方法的价值所作出的判断。
也就是说,对材料和方法符合标准的程度所作出的定量或定性的判断。
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这六个层次是从学习过程的理解能力来划分的,它适应于任何一门学科,而且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双向细目表的突出特点在于:保证了考题对要考查的内容有较宽的覆盖面;
使考试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命题双向细目表不宜随意更改,只能随考试大纲的修订而修改。
6. 编写双向细目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百度文库
第一步:登录
网络的用户可以直接登录网络文库,如果您还没有网络id,请先注册一个账户,成为网络用户。
请注意:被封禁用户没有上传文档和下载文档的权限。
-----------------------------------------------------------------------------
第二步:点击“分享我的文档”按钮
在首页和详细文档页等页面,有一个橘黄色的按钮“分享我的文档”,点击后进入文档上传页面。整个文档上传操作简单快捷,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提交文档附件;填写文档简介。
---------------------------------------------------------------------------------
第三步:上传文档一——提交文档附件
A:
点击上传文档页面的“上传文档”按钮,然后从自己本地电脑上选择文档上传。
附件上传完成后,点击“开始上传”按钮,您提交的附件会进行自动上传。
B: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文档支持的类型包括:
.doc/.docx;.ppt/.pptx/.pps;.xls/.xlsx;.pot;.pps;.vsd;.rtf
.wps;.et;.dps
.pdf
.txt
C:
文库现在已经支持最多10个附件批量上传。但为了保证用户的上传速度,我们允许上传的总附件大小小于20M。
如果您的文档大小超过20M。我们建议您对文档进行分拆,例如将一份word文档中的内容,分拆为上下两部分进行上传。
------------------------------------------------------------------------------
第四步:上传文档——填写文档简介
A:
文档标题默认为您上传的附件的名称。您也可以进行修改。文档标题不能为空,最长可以输入20个汉字。
B:
对文档进行简要的介绍,能够方便其他用户快速了解您文档中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注:文档介绍不能为空,最长可以输入100个汉字。
C:
每一份文档都有所属的正确分类,我们建议您为自己的文档选择合适的分类,这能够让您的文档得到更多的浏览和下载。
D:
您可以在上传时,选择您的文档被下载时对方所需付出的财富值,也即文档的售价。
我们建议您将售价设定为免费,方便文档的快速分享,同时也会获得系统的财富值奖励。
7. 如何制定音乐双向细目表
制定音乐双向细目表的方法如下:
一、按知识要点进行纵向设计。(即列出教学内容要点)
这个过程包括:
1、列要点。先要认真分析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找出来。然后列出其中重点,通常是把新授的、经过一定训练的内容,作为测验重点。
2、定比例,即确定每一类要点应占的分数比例。
二、按能力水平进行横向设计。(即列出教学目标清单)
按能力水平进行横向设计这个过程包括:
将能力要求从左到右逐步列出,一般情况下,数学试卷列为四项,即了解、理解、掌握、运用。
参照本次评价目标分配分数。低年级了解、理解分数比例应高一些,随着年级升高,运用、掌握的分比例逐步提高。
三、将双向设计合计总分,根据各知识点的内容进行调整。
(7)初中英语命题双向细目表怎么填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双向细目表的制作应该同课程大纲及考试大纲的相关规定具有一致性。考核知识内容的选择,要依照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范围应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既要注意覆盖面,又要选择重点内容,时间以中等学生120分钟能答完为限。
2、制作双向细目表时,试卷中拟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考核知识点”须按章次进行编排;双向细目表中考核知识点的个数须与试卷中涉及的知识点个数相一致。
3、双向细目表应按照《考试规范》要求,识记、理解类试题须控制在60%以内,并应尽量避免单纯考核记忆水平的题目。
4、试题的题目类型应根据考试课程的特点和考试目标合理选择,例如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证明题、综合应用问题等。一份试卷中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搭配应合理,且题型种类数应适中。
5、在双向细目表中不同“能力层次”和不同“题型”下面对应的各列中,应填写各考核知识点在试卷中所占的分值。不能简单的划“∨”,也不能填写题号和题目个数。
6、 “学时比例”是该章次在教学过程中的授课学时数占总授课时数的百分比。这个分配的百分比例,既是教学时间、精力分配的比例,也是测验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教师在制作双向细目表时,须注意学时比例同教学大纲学时分配、各章分值小计应相当。
8. 初中英语多维细目表怎么填
根据自己的薄弱知识点填写。
多维细目表可以理解为把各个考点都罗列出来的一个细则名目表,也就是相当于把考试的考点都罗列在一个表上面,然后让学生们查表就可以知道各个考点就应是什么了,在考试复习的时候,只要查看这个表以后,那么就知道考试的内容,然后把这些表的内容背下来,基本考试就能过关的。
多维细目表亦称"两向度表"、"两向度次数表"。按两种分类标准编制成的表。可从纵横两向度表示在两个变量的次数分配趋势中判断两变量间的关系,也可成为设计和编制测验的一种结构或框架。以编制学科成就测验为例,双向是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其中教学目标通常根据布鲁姆的学习水平分类系统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教学内容因学科和教材而异。
9. 求2012-2014年杭州中考科学卷双向细目表!!! 求2012-2014年杭州中考英语卷双向细目
2013年数学的有米有?郁闷,整理得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