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讲解初中英语课文
Ⅰ 初中英语课讲课流程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语言输入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学目标之一。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初中英语课讲课流程,希望你们喜欢!
初中英语课讲课流程
一、课前准备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课前准备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
传统观点把课前准备叫做“备课”,现在已经被一个新的概念所代替,它就是“教学设计”。一提起教学设计,自然就要想到教案。所以,教案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
1、对老师来说,教案的内容是有用的,切忌走形式。
2、体现不同的教学内容的特点、自己的风格。
3、教案中体现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积极互动的。
4、在重视“预设”的同时重视“呈现”。要适当设计“留白”,给学生自由发展让出空间。
二、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新课的开端,一般来说,导入新课,设计导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导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2、符合教学内容。
3、从学生是实际出发。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体现。因而导语的设计要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
4、从课型的需要入手。导语的设计要因课型的不同而不同。
1)新授课要注意温故而知新,架桥铺路;
2)讲授课要注意前后照应,承上启下;
3)复习课要注意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5、导语要短小精悍。时间过长容易喧宾夺主。
6、形式要多种多样。
下面是我常用的导入的方法。
1)、由问题导入
2)、由故事导入
3)、由诗句、谚语、俗语导入
4)、由学生身边实例导入
5)、由社会热点导入
6)、由多媒体演示导入
三、主题探究
课堂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是主题探究。“主题”指课堂教学的主题,“探究”指师生对本课主题的学习和研究。传统的教学把这个环节称作“讲授新课”。“主题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这一环节实施得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如何进行这个环节
的教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存在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四、强化巩固
强化巩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巩固一般发生在主题探究之后。课有课的巩固,单元有单元的巩固。巩固的目的就是强化。但是强化不只发生在巩固阶段,强化往往与主题探究交替进行。那么如何搞好这个环节呢?
1、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提倡积极的强化巩固
五、总结拓展
老师们认为什么样的课堂总结是好的呢?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不能过于关注学生的认知,不能忽视学生情感,如果过于关注学生的达成,将会忽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带着问号来,带着问号走。好的课堂总结,既能使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得到升华和总结,也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拓展新的道路。
(一)、课堂总结的意义
1)对所讲授的知识加以总结、整理
2) 深化概念、规律、反馈信息
3) 设下伏笔,活跃思维,为后续教学服务
(二)、总结拓展的方法
1、画龙点睛法
老师在结束时,把精彩的片段或关键问题,或重要的方法加以精辟的概述,或设计成能发人深思的问题,能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升华。
2、置疑法
老在学生顺着自己思维走,准备结束新课的学习时,突然设置疑问,使趋于平静的课堂再起波澜。这种置疑也可以延伸到课外。
3、求异法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前后联系,将一些有共同特点的内容的相异点列出来,进行分析对照。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加深认识。
4、衔接法
为了下节课的顺利进行,老师通常在结束一堂课时,向学生提出预习新课的要求。
5、启迪法
老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可以是思想上的,也可以是艺术上的
综上所述,了解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做好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实际情况及教学原则而设计的,只要这种活动的设计能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是好的活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把握好这五个要素,通过对课堂主阵地的掌控,有效提高效率。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
一、阅读课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1、对于学习者的分析。初中生刚正式接触英语这一门学科,对一门新鲜的学科还是感到好奇并且极其愿意学好的。但正因为从前没有学习的经验,所以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和习惯要靠教师来设计和培养。教师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既要逐步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评估他们对这一门学科的兴趣和意见。
2、学习需要分析。《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叫学生学。” 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且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英语阅读课教学目标分析。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目标英语》的广泛使用,对初中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句型,词汇和语法,但初中生阅读的学习不能仅依赖于语法,句型和词汇量,还要依赖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而阅读策略是在老师系统的,长期的培养下形成的,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技巧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 英语阅读课的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处理。对于阅读内容,教师必须注意结合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语言程度,循序渐进,精心选择,合理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在阅读的初级阶段,教师应尽量避免传统枯燥的填鸭式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到了中高阶段教师应加大课堂输入,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阅读能力,拓宽视野,开发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媒体的选择。在英语教学中、对教学媒体的研究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科学、合理、恰当地选择教学媒体 ,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功能和优势 ,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英语学科的教学媒体有直观教具和电教设备两种。如教师的言语、表情及演示 ,各种实物或模型 ,图片、图表和简笔画、黑板及各色粉笔等属于直观教具 ;而录音、录像、幻灯、投影及计算机等属于电教媒体 ,这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现代英语课堂上的新宠。在考虑如何运用以上各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时 ,需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学生状况及媒体特性等方面来进行选择。
3、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习英语的主要的途径之一。那么在阅读课中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新教材摆脱了传统的逐字逐句分析课文,死抠语法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导入(presentation)——阅读(Reading)——练习(practice)”的教学模式。
下面结合我在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阅读课的实习,作为案例逐步分析。
教学设计案例:3a Read the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tags.
教学材料: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材
一、 前端分析
这篇文章讲得主要是Huaxin 服装店大甩卖。如果按照传统的模式来教,逐句分析课文,这样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倦怠。初一的学生刚接触英语,所以教师必须要做到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以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 、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解决文章提出的问题,了解文章的主要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谈论商品价格。
三 、 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
本篇阅读与我们这单元刚学到的新句型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有很大的补充作用,谈论衣服鞋袜等各种商品的价格,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是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的。
(2)教学媒体的选择
这节课需要学生跟录音大声朗读,因此需要一些播放设备。同样地,教师也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服装类的图片,以活跃课堂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3)教学方法的选择
1、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Pask-based Learning)进行教学。
2、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新单词和新短语仿照原文写篇服装店大甩卖的文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 、 主要的教学流程
1、先听录音 掌握大意
首先让学生同一边录影材料,让学生完成题目中要求填写的价格标签,同时,使用幻灯片展示衣服鞋袜等各种商品的图片,产生情景效果,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活动。
2、提出问题 设置悬念
在上课之前,学生要合作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如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如下一些问题:
Q1, How much is the sweater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Q2,What are these socks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
Q3,Can Mary buy a yellow T-shirt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Q4,Lisa has 20 yuan,what does she can buy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这些问题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并不容易回答,但这些问题的次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3、团队合作 解决问题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先默读课文之后再自发地讨论这些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运学生们通过运用了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加强了对“How much...”句型的熟悉程度,而教师只是充当了引导学生正确地解决问题的角色,让学生培养了合作学习的精神。
4、合理安排 逐步引导
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逐句翻译文章的内容,再板书重要的语法知识点,这样的课堂只会让学生感到厌倦,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我选择让学生先听录音,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然后,让学生再跟录音读,在读的过程中,再向学生解释一些need、want、sweater重要的词汇和语法,并适当引入了pink、purple、jacket等新词,虽然生词量有所增加但效果明显,这样学生不容易感到厌倦,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可以训练学生的发音,循序渐进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5、书面输出 反馈调控
为了检测学生对本篇文章的掌握程度,我选择让学生根据教材原文写一篇服装店大甩卖的文章,在学生完成文章之后引导个别学生上台读出自己的文章并要求其作出自我评价,让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我在充分肯定其写作成果的同时也指出村阿紫的不足,听过评价是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学生自信。另外,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强了语篇片意义的深层理解,这样整堂课下来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Ⅱ 如何搞好初中英语课文教学
湖北郧县柳陂镇罗公中学 肖光明 内容摘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每一位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愿望,但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本人认为只要你了解阅读理解的三个层次即:表层理解、深层理解、评价性理解,并依次在课文教学中精心设计、逐步实施,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阅读理解 表层理解 深层理解 评价性理解 多年来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把大部分时间与精力放在解释生词、词语搭配、造句训练上,过多地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理解,结果课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影响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思想。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唱主角,学生没有充分的思考和参与语言实践的活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又常常局限在对课文的表层理解,设计一些正误题、多项选择题和回忆性问题。教科书也没有对学生的理解作全面的要求与训练。然而,学习语言的目的绝不仅限于进行简单的对话或应付各级各类考试,而是要通过学习,能够应用所学语言了解、表达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的知识;具备更高的自学能力等。因此,新课标下如何搞好课文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成为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理解是阅读的要旨 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从形式上看,阅读似乎是一种单向的言语交际活动,实质上它是作者与读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是一种积极思维的智力活动过程。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达的思想,因此理解能力是阅读中最重要的能力。阅读理解的程度可由浅入深分为三个层次:表层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深层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和评价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 表层理解只是懂得文章字面的意思;深层理解则要求读者能清楚地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评价性理解则需要读者对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读者理解一篇文章应包括这三个层次,其中表层理解是深层理解的前提,评价性理解又是在深层理解基础上进行的。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往往只满足于课文的表层理解,对后两个层次的理解很少问津。他们误把表层理解看成是阅读理解的全部。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高层次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应根据理解课文的三个层次设计教学过程。这里就JEFC第70课Standing Room Only为例,具体谈谈如何通过理解课文内容的三个层次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二、阅读理解的三个层次 (一)表层理解 表层理解是要求学生掌握文章字面意思。对学生的要求是机械地重复文中主要内容,使课文内容再现。教师对该课可提出下列问题,请学生阅读后回答: 1)About how many babies are born in one minute? 2)How many new babies do people have to find food for in one day? 3)What may be the greatest problem of the world today? 4)How is the population growing? 5)When was the population over 500 million? 6)What will happen in about 600 years? 由于表层理解是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的基础,为了使学生顺利地理解掌握文章意思,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头脑中是否有与文章相适应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等知识。背景知识能提高对课文的正确理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读者在阅读时,头脑中已贮存的与读物有关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文章的理解与保持。鲁姆哈特(D.Rumelhart )也指出,读者在进行阅读时,他先前存入的知识往往会随之与文章中的符号产生联系,这对于读者了解文章中的信息内容至关重要。这说明,当书面文章出现在读者面前时,读者不仅需要足够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要有关的背景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去填补作者句子间信息的空白,从而理解文章的含义。阅读是读物内容与读者背景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而阅读理解则是读者利用自己的背景知识(含语言知识)对读物内容进行思维的过程。Standing Room Only是关于人口问题的一篇课文,教师可以由问题导入课文,了解学生掌握的背景知识,从而为理解打下基础。 Questions: 1)What's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2)What's the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3)Have you ever heard of “population problem”? Say something about what you know. 2.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对课文中的难句略加解释。为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教师可板书设计一个图表进行引导。如果学生回答问题没有困难,可让他们根据图表复述课文以促进其提高说的能力,并为深层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深层理解 深层理解的问题具有创造性。它要求学生利用作者所传递的信息、凭借自己的社会背景知识、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和吸收读物中没有明确表述的、却又与主题有联系的思想与信息,即“弦外之音”。 这是一种合乎逻辑的、超越读物文字符号所传递的信息而进行的思维推理活动。教师在学生对文章表层理解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提问: 1)What does “standing room only” mean? 2)By what year will the world's population reach 6 billion? 3)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the population problem? 4)How does the author show the seriousness of the problem? 5)Why does the author write the article ?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的同时,应启发帮助他们在文中找到有利于回答问题的线索(比如语篇标志、主题句等)。本课作者就是通过大量详尽的数字来表现人口的快速增长。作者使用者如“A UN report says…” 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与权威性,从而警告世人注意人口增长问题的严重性与解决人口问题的紧迫感。 (三)评价性理解 阅读的目的是吸收信息或利用获取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并对文章作价值判断,提高深层次理解和评价文章的能力,同时也获得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本课评价性问题可设计为: 1)What is your opinion towards the population problem? 2)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solve the problem? 3)Suppose you were a demographer,give a speech on “population explosion”。 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要思考问题,洞察问题实质,思考人口急剧膨胀会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对我们的生活构成怎样的威胁?应采取什么手段来解决?并用英语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评价课文内容,教师要注意三个问题: 1.适当为学生补充交际中急需使用的词汇,如,population explosion,food supply,lack of resources,global problem,family planning等; 2.教师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展开讨论。小组讨论不仅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使学生积极思考、集思广益,促进、丰富学生的思维,还有利于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在设计这一层次的问题时,教师应注意挖掘文章的思想性,兼顾语言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寓思想教育于外语教学之中; 3.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同学之间不同意见的争论,创设一个自由、宽松、活泼、用英语进行讨论的热烈气氛,逐步使学生实现由知识到技能再到交际能力的转化,从而达到理解的最高境界。 三、几点体会 1.根据阅读理解三个层次设计的教学过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使学生理解层次不断深入,逐渐实现由知识向技能再到交际能力的转化。 2.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这种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程度和接受能力,根据文章篇章结构、内在含义设计问题,并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使学生在进行加工处理信息的创造性活动和交际活动中有大量的听与说的机会。 3.阅读结合写作 在学生领会并口头讨论课文内容基础上,可让学生缩写课文或写一篇读后感,使学生从阅读理解到口头表达运用,最后落实到写作。这样,阅读与写作密切结合,学生能获得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 4.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词汇、语法等知识的教学 在整体理解课文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进行词汇、语法、结构等教学,以便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词、语法和语言结构的用法并促进听说读写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概念之后,再学习细节,也符合学生的整体——部分——整体的认识规律。|更多
Ⅲ 初中英语该怎么教
不仅是学生在忧虑英语怎样学,老师也在忧虑该怎样教,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并吸收。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初中英语该怎么教的方法,供大家参阅!
初中英语该怎么教篇1
一、以满腔热忱的师爱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对学科的兴趣开始出现分化,而且日趋明显,有调查表明,95%的中学生能明确表示自己“最喜欢的一门课”与“最不喜欢的一门课”。中学生最喜欢数学的占32.5%,最不喜欢外语的占29.5%。当然,这个结果不是绝对的,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会有所不同。但是,毋庸置否的是,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难度比其它学科来得更大一些。
影响学生学科兴趣有诸多因素,有的受家长影响;有的受同学影响等等,而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是否对该门学科产生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这类普通中学中,学习成绩差、英语成绩更差的学生有一定的数量。如果教师对这些学生采取冷漠态度,他们就会自暴自弃,更谈不上学习的兴趣。因此,我首先从关心他们着手,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识地与他们聊天,了解他们有哪些具体困难,使他们感到我既是他们的老师又是他们的朋友。在交往中,我尽可能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克服自卑感,增强信心,把英语学习搞上去。有个同学英语测验常不及格,当我了解到他喜欢上台表演节目时,就常请他上台表演英语的情景对话。每当他们表演完了,尽管有点结结巴巴,我还是表扬他们、鼓励他们。
还有的同学外语笔试成绩一般,但语音、语调的模仿能力较强,我就让他们参加学校举行的英语朗读比赛,让他们发现自己外语学习
的优势,产生更大的兴趣。
由于我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许多原来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我的英语课上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他们的英语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二、运用各种手段,创设英语学习情景
我们中国学生学英语最不利的条件是缺少用英语交际的情景。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创设英语学习情景。
我采用听、说领先的方法,凭借挂图、幻灯、手势及夸张的表情,让学生先听懂新单词、新句型,尽可能地创设课文内容的情景,让学生了解所学的语言知识在什么场合下使用,然后再创设多种类似的情景,让学生学会使用学过的语言知识。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运用活泼多样的操练形式,使学生在既紧张又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了本来是枯燥乏味的语言训练,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情景教学给英语教学带来了生机。
三、分散难点,降低坡度,减少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教师的一大任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倾向性的差异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在环境、教育等的影响下形成的。仔细分析一下对那些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因而成绩很差的学生情况就会发现,他们在困难→不感兴趣→成绩差→更不感兴趣→成绩更差的轨道上形成了恶性循
环。所以帮助学生排除学习上的困难,激发他们的兴趣,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使用英语的民族与我们汉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英语与汉语有着很大的区别;英、汉文字在音、形上迥然不同;在词义、词性上也不能完全对等;英语的词序、语序与汉语也有所不同;英语动词时态、语态是汉语中所没有的,这就给中国学生学英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要让学生排除母语的干扰,学会地道的英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一方面让学生多读、多听、多模仿来培养英语语感,另一方面让他们把握住英语与汉语的区别。然后再让学生反复操练,加深理解,掌握英语的习惯表达法,在备课时我反复琢磨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这一做法归纳起来就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精讲多练,及时归纳;融汇贯通,举一反三。
此外,记忆单词是学生最头痛的事,这中间有学生怕艰苦的因素,也有学习方法问题。因此,研究教学方法,教会学生求知的本领,既能使学生学好,又不使学生感到太累。在单词的教学上,我从三个方面来指导学生的学法
(1)构词法让学生初步了解英语单词也是有一定结构的,不是字母的堆砌。我与学生一起把学过的单词按不同的构词法归类,加深记忆,减少拼写错误。
(2)同音词、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的归类。
(3)按照句子→词组→单词而不是单词→词组→句子的顺序。
如:please help yourself to some fish.我首先让学生把这句子念得滚瓜烂熟,学生也记住了help some one to something这个词组,不用孤立地记一个一个单词,这样同学们容易记,不枯躁,用得上,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油然而生。
注意对学生学法指导,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归纳,揭示知识的逻辑关系和规律性。
四、组织各类竞赛,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源泉。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我组织一些他们乐于参加的课外活动,创设了一系列智力背景:
①组织讲座,开展拼写单词比赛,激发学生拼写单词的兴趣。 ②开展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读书、背书对学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可大部分学生把笔头作业当硬任务,口头作业当作软任务,不大愿花时间多读。为了促使他们多读书、背书,我平时常抽查,有时叫学生录下自己朗读的课文,挑部分在班中讲评,引导同学要模仿录音带朗读。在年级开展朗读比赛,激发学生读英语、读好英语的兴趣。
③组织阅读比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兴趣。
挑选一些内容适中,并带有趣味性的文章或题目进行阅读比赛,使学生看到自己已能看懂英文文章及解答英文题目,学英语的劲头更大了。
④结合课文内容排小品,唱英语歌,增加学英语的乐趣。
初中英语该怎么教篇2
课文教学是中学外语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培养学生”四会”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进行初中英语的课文教学呢?
一、初中英语课文教学的重要性
课文教学是掌握语言知识的载体,是培养语言技能的导体,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手段,是开发语言能力的途径。当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获得新知识,尝到了学习的甜头,就会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激发克服困难、勤奋学习的动力。
英语课文是学习英语的综合性材料,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英语课文教学的方法是否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直接影响英语课文教学的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初中英语课文教学的成败。
在整个初中英语教学内容中,英语课文具有生动形象的画面、丰富变化的情节、完整动人的故事,有许多新颖的问题、新鲜的知识,对初中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初中英语课文教学的要点
为了顺利、有效地提高课文教学的质量,就应该在课文教学中坚持思想性、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巩固性等一系列课文教学的要点。
1、思想性
思想教育是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各学科的教学都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初中英语课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课文教学,与课文中的思想内容自然、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备课时,教师应注意挖掘课文的中心思想的教育意义。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提问、讨论、分析、介绍等活动,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寓思想教育于课文教学之中。
2、实践性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初中英语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掌握英语语言材料的实际用法,并且逐步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所以,教师对课文语言知识点的讲解要突出重点和难点。
初中英语该怎么教篇3
一、使学生对英语感兴趣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最喜欢的一门课”与“最不喜欢的一门课”。所以,自然在喜欢地科目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自然成绩就上去了,而不喜欢的科目由于没有兴趣则恶性循环下去,造成成绩越差,学生越不喜欢。
影响学生学科兴趣有诸多因素,有的受家长影响,比如有些家长刻意强调“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以至于学生会无形中觉得这些学科比其他学科重要;有的受同学影响等等,而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是否对该门学科产生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无法影响他的父母,自然就要靠自己的个人能力给学生形成良好的影响。如果教师对学生采取冷漠态度,他们就会自暴自弃,更谈不上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我们教学中,应该首先从关心他们着手,经常有意识地与他们聊天,了解他们有哪些具体困难,使他们感到我既是他们的老师又是他们的朋友。在交往中,尽可能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克服自卑感,增强信心,把英语学习搞上去。让他们觉得自己犯的错误其他学生都存在,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的同学不喜欢张口去说,则鼓励他多与老师对话,让学生相信自己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尽管有点结结巴巴,还是要表扬他们、鼓励他们。
只要我们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让更多的学生在英语课上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他们的英语成绩肯定会在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二、采用多种学习手段,创设英语学习情景
我们中国学生学英语最不利的条件是缺少用英语交际的情景。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创设英语学习情景。
应该采用听、说相结合的方法,凭借手势及夸张的表情,让学生先听懂新单词、新句型,尽可能地创设课文内容的情景,让学生了解所学的语言知识在什么场合下使用,然后再创设多种类似的情景,让学生学会使用学过的语言知识,比如可以让这个学生课后和他的朋友一起表演一个话剧之类的英语场景作为本节课的作业。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运用活泼多样的操练形式,使学生在既紧张又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了本来是枯燥乏味的语言训练,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产生对英语的兴趣。
三、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教师的一大任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倾向性的差异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在环境、教育等的影响下形成的。仔细分析一下对那些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因而成绩很差的学生情况就会发现,他们在困难到不感兴趣到成绩差到更不感兴趣到成绩更差的轨道上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帮助学生排除学习上的困难,激发他们的兴趣,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使用英语的民族与我们汉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英语与汉语有着很大的区别;英、汉文字在音、形上迥然不同;在词义、词性上也不能完全对等;英语的词序、语序与汉语也有所不同;英语动词时态、语态是汉语中所没有的,这就给中国学生学英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要让学生排除母语的干扰,学会地道的英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语法讲解中,一定要有层次的对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一做法归纳起来就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精讲多练,及时归纳;融汇贯通,举一反三。 此外,记忆单词是学生最头痛的事,这中间有学生怕艰苦的因素,也有学习方法问题。在单词的教学上,我一直强调用音标记忆单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体我从三个方面来指导学生学习单词:(构词法让学生初步了解英语单词也是有一定结构的,不是字母的堆砌(2)同音词、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的归类。
初中英语该怎么教篇4
多年来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把大部分时间与精力放在解释生词、词 语搭配、造句训练上,过多地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理解,结果课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影响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思想。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唱主角,学生没有充分的思考和参与语言实践的活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又常常局限在对课文的表层理解,设计一些正误题、多项选择题和 回忆性问题。教科书也没有对学生的理解作全面的要求与训练。然而,学习语言的目的绝不仅限于进行简单的对话或应付各级各类考试,而是要通过学习,能够应用所学语言了解、表达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的知识;具备更高的自学能力等。因此,新课标下如何搞好课文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成为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理解是阅读的要旨
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从形式上看,阅读似乎是一种单向的言语交际活动,实质上它是作者与读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是一种积极思维的智力活动过程。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达的思想,因此理解能力是阅读中最重要的能力。阅读理解的程度可 由浅入深分为三个层次:表层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深层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和评价 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表层理解只是懂得文章字面的意思;深层理解则要求读者能清楚地理解作 者的言外之意;评价性理解则需要读者对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读者理解一篇文章应包括这三个 层次,其中表层理解是深层理解的前提,评价性理解又是在深层理解基础上进行的。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相当 一部分学生往往只满足于课文的表层理解,对后两个层次的理解很少问津。他们误把表层理解看成是阅读理解 的全部。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高层次阅读理解能 力,教师应根据理解课文的三个层次设计教学过程。这里就JEFC第70课Standing Room Only为例,具体谈谈如 何通过理解课文内容的三个层次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二、阅读理解的三个层次
(一)表层理解
表层理解是要求学生掌握文章字面意思。对学生的要求是机械地重复文中主要内容,使课文内容再现。教 师对该课可提出下列问题,请学生阅读后回答:
1)About how many babies are born in one minute?
2)How many new babies do people have to find food for in one day?
3)What may be the greatest problem of the world today?
4)How is the population growing?
5)When was the population over 500 million?
6)What will happen in about 600 years?
由于表层理解是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的基础,为了使学生顺利地理解掌握文章意思,教师在教学中应注 意以下两点:
1.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头脑中是否有与文章相适应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等知识。背景知识能提高对课 文的正确理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读者在阅读时,头脑中已贮存的与读物有关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文章的理解与保持。鲁姆哈特( D.Rumelhart )也指出,读者在进行阅读时,他先前存入的知识往往会随之与文章中 的符号产生联系,这对于读者了解文章中的信息内容至关重要。这说明,当书面文章出现在读者面前时,读者 不仅需要足够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要有关的背景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去填补作者句子间信息的空白,从而理解文章的含义。阅读是读物内容与读者背景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而阅读理解则是读者利用自己的背景知识(含 语言知识)对读物内容进行思维的过程。Standing Room Only是关于人口问题的一篇课文,教师可以由问题导 入课文,了解学生掌握的背景知识,从而为理解打下基础。
Questions:
1)What's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2)What's the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3)Have you ever heard of "population problem"? Say something about what you know.
2.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对课文中的难句略加解释。为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教师可板书设计一个图表进行引导。
如果学生回答问题没有困难,可让他们根据图表复述课文以促进其提高说的能力,并为深层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深层理解
深层理解的问题具有创造性。它要求学生利用作者所传递的信息、凭借自己的社会背景知识、生活经验进 一步理解和吸收读物中没有明确表述的、却又与主题有联系的思想与信息,即"弦外之音"。
这是一种合乎逻 辑的、超越读物文字符号所传递的信息而进行的思维推理活动。教师在学 生对文章表层理解的基础上,可进一 步提问:
1)What does "standing room only" mean?
2)By what year will the world's population reach 6 billion?
3)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the population problem?
4)How does the author show the seriousness of the problem?
5)Why does the author write the article ?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的同时,应启发帮助他们在文中找到有利于回答问题的线索(比如语篇标志、 主题句等)。本课作者就是通过大量详尽的数字来表现人口的快速增长。作者使用者如"A UN report says„" 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与权威性,从而警告世人注意人口增长问题的严重性与解决人口问题的紧迫感。
(三)评价性理解
阅读的目的是吸收信息或利用获取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并对文章作价值判断,提高深层次理解和评价文 章的能力,同时也获得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本课评价性问题可设计为:
1)What is your opinion towards the population problem?
2)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solve the problem?
3)Suppose you were a demographer, give a speech on "population explosion". 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要思考问题,洞察问题实质,思考人口急剧膨胀会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对我们的 生活构成怎样的威胁?应采取什么手段来解决?并用英语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评价课文内 容,教师要注意三个问题:
1.适当为学生补充交际中急需使用的词汇,如,population explosion, food supply, lack of resources ,global problem, family planning等;
2.教师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展开讨论。小组讨论不仅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使学生积极思考 、集思广益,促进、丰富学生的思维,还有利于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在设计这一层次的问题时,教师应注意挖 掘文章的思想性,兼顾语言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寓思想教育于外语教学之中;
3.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同学之间不同意见的争论,创设一个自由、宽松、活 泼、用英语进行讨论的热烈气氛,逐步使学生实现由知识到技能再到交际能力的转化,从而达到理解的最高境界。
三、几点体会
1.根据阅读理解三个层次设计的教学过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使学生理解层次不断深入 ,逐渐实现由知识向技能再到交际能力的转化。
2.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这种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程度和接受 能力,根据文章篇章结构、内在含义设计问题,并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使学生在进行加工处理信息的创造性 活动和交际活动中有大量的听与说的机会。
3.阅读结合写作
在学生领会并口头讨论课文内容基础上,可让学生缩写课文或写一篇读后感,使学生从阅读理解到口头表 达运用,最后落实到写作。这样,阅读与写作密切结合,学生能获得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
4.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词汇、语法等知识的教学
Ⅳ 初中的英语课文怎么讲才能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就拿我班举例吧,我班的英语超无聊。我觉得英语课嘛,首先得有气回氛(让学生喜欢上答老师),然后,课上的内容要丰富,在老师的幽默中让学生学到知识。在课件上的单词旁要配图(以前我们讲英语电影那单元的时候就配了我们超爱的图,结果那天听讲人数好多)
Ⅳ 初中英语说课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初中英语说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英语说课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 下 ) Unit —。主要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各种教学活动,并以这一主题引出_____等语言功能。本单元旨在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交流环境,通过听,说,读,写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并让学生能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通过有限的课堂实践活动,拓展以往的经历,能准确地用英语来表达。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年级——单元
讲述的是——的用法,这是初中非常重要的时态之一。学生们能够用现在——来表达自己的经历,来体会别人的感受是很重要的。这个单元一定要体会现在——的真正含义和用法。要避免混淆几个重点词组的使用。
我们更要使学生不仅理解枯燥的语法,还要让学生们会用新学的语法知识来表达思想。
3、教材的处理: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总目标的具体描述,结合本单元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及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我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如下处理,目的是突出重点,使课堂节奏紧凑,衔贯。本单元分为四课时,第一课时是Section A,第二课时是Section B, 第三课时是Self Check, 第四课时是——,最后一部分是 做练习,以学生的自测为主,然后予以校对。
二、学情分析: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初二学生(好,中,差等生都有),他们学习英语既感到好奇又担忧,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因此我在教学活动中尽量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有更多的机会来说英语,减少他们的恐惧感,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在阅读和书面表达中加以落实,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我对本单元教材内容的分析和新课标的指导,我确定以下几个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
1、语言知识:
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以下词汇——
语言功能:学习和增加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
语言结构:——
2、语言技能:
(1)能用——的各种形式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表达——经历。
(2)能掌握——时态中几个词组的正确使用。
(3)能在日常生活中恰当理解和运用本单元的话题范围内的单词和习惯用语。
3、学习策略: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我要求学生能通过上下文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理解并运用——(时态)来准确地表达所发生过去的经历。
4、情感态度:
通过对本单元的任务性活动,我的目的是让学生们用英语描述他们过去的经历,同时能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在接近生活常态的交际中能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
5、文化意识:
通过他们描述过去的经历,了解一些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
四、教学的重、难点:
基于上述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的用法。
教学难点为——含义和用法,能在交际中准确地运用——来描述或表达。
五、教学方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法分析:
(1)——是初中非常重要的语法项目,而本单元的话题源自生活,立足这一点,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他们讲述去过的国家或地方,创设生活化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中学习语言,然后在学习新的语言知识后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为用而学, 在用中学,学了就用)。
(2)开展多种类型的任务型活动,提供给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促使学生为完成任务和同学进行合作,为完成任务进行探究性学习。
六、教学过程设计
Unit 9
The First Period (Section A)
Step 1 Warming up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我认为能以一种新颖的问候方式或复习方式进入一节课,就能唤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或循序渐进地导入所学的内容,那么可为这节课的成功打下基础,同时也能给自己适当的减压。)
T:I like travelling. I have been to Dalian and many big cities. What about you?
接下来教师让几个学生讲述他们去过的城市或国家,让其他学生用英语来猜测。(目的是为本节课的现在完成时作好铺垫)
Step 2 Presentation
教师出示几张图片,引出现在完成时的结构和用法。
T: Have you been to an aquarium?
Yes,I have.
T: Have you been to a water park?
No,I havent.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交际情景中感受出现在完成时的结构和用法。
然后叫学生归纳出现在完成时的结构句型。
初中英语说课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对话课是突出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提高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初中英语第二册第77课,是一篇对话课,它的材料结合生活实际,体现交际原则,功能意义明确;它的词汇较多,仅教参要求掌握或识记的就有9个生词和词组;本单元是个复习单元,其内容和练习形式都比较丰富多样。从知识层次看,它主要复习前面五个单元的语法及日常交际用语,没有出现新的语法。非智力因素方面,要求学生学会表达高兴和悲伤的用法,告诉他们:笑比哭好,高兴比悲伤好,心情愉快能使人健康…鼓励他们树立积极向上、乐观奋进的积极生活态度。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如下生词和短语:
yet,myself,cousin,engineer,cancer,care,takecareof,sad,death
(2)、复习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课要求学生学会表达高兴和悲伤的用法。
3、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奋进。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初步基础。此外,根据我国国情、新课程标准和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现阶段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素质教育、潜在英语能力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四个方面。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理解并掌握表达高兴和悲伤的用法。
(2)、复习由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丛句。掌握如下重点句型:
Whatmakesyouhappysad?
Itmakesmevery…when….
2、难点: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高兴和悲伤。
2)让学生对周围的同学、老师进行采访、调查并填写表格。
确立重点与难点的依据: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材处理: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同时针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存在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首先给学生创造英语语言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高兴和悲伤。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参与表演、调查等一系列活动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三、教法概要:
对话课教学的基本环节Revision→Presentation→Readingaloud→Practice→Consolidation也适用于本课的教学。我采用的教法中考虑了以下二点:
1、情景性同语言知识训练的统一;
2、听、说、读、写交际能力的发展同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的统一。
在教学中通过“五步教学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地深化教学内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突出重点和难点,坚持综合四会训练,落实笔头练习。
四、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必要的课前预习。
2、引导学生学会在看、听、读的过程中掌握新词的发音,在语境中了解新词意义,并做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理解练习和正误判断。
3、指导学生掌握重点、难点,鼓励学生运用英语。
五、教学手段:
主要以现代化电教手段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增强了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果。
六、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注意,拉近师生距离,首先让学生观看两个表现高兴和悲伤的片段,问学生“Whataretheydoing?Aretheyhappy?Whatabouther?”引出本课主题.随着“咔喳”一声,电脑打出课题,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导入正课。
2、新课的讲解:
本课,我按课文的篇章结构,第一部分运用两个对话来表达高兴与悲伤。第二部分是操练句型Whatmakesyouhappysad?Itmakesvery…when….很自然地分成二个部分进行教学。
第一部分: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了一幅幅色彩逼真、形象生动的画面,配上灵活、直观性强的VCD,通过看VCD,听、看对话的内容,让学生了解HanMei得到电脑的喜悦和Paul知道叔叔生病的悲伤。然后让学生回答两个问题“1)WhyisHanMeihappy2)WhyisPaulsad?”,然后让学生反复操练对话,让他们在情景中自由对话。在老师设计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了解韩梅和她的堂姐的有关信息,学习并掌握如下生词(yet,cousin,engineer,cancer,takecareof),高兴和悲伤本来是人的情感的两个方面,我把它们自然地融合成一个整体进行教学。
第二部分:老师用提问的方式,巧妙地把学生从HanMei的高兴和Paul的悲伤过渡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Areyouhappysad?Whyarehappysad?然后再引申到课文第二部分需要掌握的两个句型:Whatmakesyouhappysad?Itmakesmeveryhappysadwhen….利用各种形式:师生互问互答、分组对话、看图说话、游戏操练、调查采访等反复操练句型,尽量让学生脱口而出。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了教育、教学目的,培养了学生的思想素质、情感素质和英语语言素质。
3、反复操练和巩固应用: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分组表演对话,以及快速抢答、正误判断、回答问题、调查采访等不同方式操练巩固。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4、归纳总结与反馈练习:
本课板书所呈现的重点词汇、句型,复习了由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巧妙地总结了本课的重点、难点。通过书面练习“Makeasurvey”,突出了“写”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5、调查、采访
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采访:Whatmakesyouhappysad?Itmakesmevery…when….然后,填写在调查表上。
让学生了解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鼓励他们积极向上,乐观奋进的积极情感态度。从而体现了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素质教育。
6、板书设计:
板书的设计体现知识的板块结构,既有对文章理解的问答题、判断正误题、讨论题等,又有重要的语法现象和句型的归纳。
本课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结合教材重点、难点及英语学科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温故而知新,达到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由于缺少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足,敬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Ⅵ 牛津初中英语reading部分如何讲解(包括 生词 词组 语法 课文 )
安英语写来得不源错,讲的可不行。 比较:Now I put the sugar in the cup...2)情态动词 could, would。例如: Could you lend me your bike? 你的...
Ⅶ 怎么样讲英语课文
1、按段讲解。首先,阅读一段,拿出其中的陌生单词、新颖短语、句型一专一讲解。
单词:熟读它、属联想到其它词汇、联想到短语;
短语:理解其中意思,并造句;
句型:造句,并熟练使用该句型。
2、理解一段英语的含义及其中心思想,并理解其含义。
3、由段及文,理解整片课文的意思,并熟读。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Ⅷ 初中英语怎么教
不仅是学生在忧虑怎么学好英语,老师们也在苦恼怎么教好英语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初中英语怎么教的 方法 ,供大家参阅!
初中英语怎么教篇1
一、对复习课的认识
在英语教学中,复习是帮助学生吃透教材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有效的复习,所学的语言知识才能得到巩固,从而为提高学生过用英语的能力打好基础。我国的传统教学思历来强调温故知新,温故是知新的基础,不很好地复习学过的知识也就谈不上学习新知识,即使学,也不会学好。
复习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不单是初三学年的任务,也是整个初中教学阶段所有英语知识的综合,从初一到初三人教版新目标教材有5 本,涉及的内容广泛,而且中考内容贯穿统编, ,因此要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内把这么多的内容,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进行及时有效的复习,对巩固知识、强化记忆、减少遗忘,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制定计划,突出重点
复习之前,教师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提出的问题,严格按照大纲要求,以学生难理解,容易混淆的语言现象及技能方面的弱点全面地讲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复习时能找出重点和难点,通过复习,英语成绩会明显提高。
三、以教材为依据,采用多种方法复习
1、采取归纳、汇集法复习单词、 短语
单词是 学习英语 最基础知识,学生必需掌握好每一个词,同义、反义、形容词、付词比较级、最高级、前缀、后缀等构词法及不规则动词、过去式、过去分词、名词复数等系统归纳,考查学生,学生感到最大困难就是单词记不住,词汇学多了,会形成干扰、造成遗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做了词汇分类复习,以便学生记忆。
(1)按词的内容串联归类:
表示动物:dog,cat,sheep,mouse
表示植物:tree,grass,leaf,flower
身体部位:face,arm,leg,foot
表示食物:potato,meat,milk
人物名词:vistor,American,dotor,policeman
国名:English,Australia,India
日、月季节:Sunday,Febrany,summer
(2) 反义词 归类:warm-cood,fat-thin
(3) 同义词 归类:problem-question,job-work
(4)同音异形词:know-no,new-knew
(5)易混易错词:feel-fell,plaue-plant,present-peasant
(6)专有名词、不可数名词:China,water,bread
(7)构词法:1、否定im- in- dis-前缀
2、构形容词-full -y 等后缀
3、形容词加ly变副词
4人物-er -or -ist
上述发小题签,利用短时间背考。
2、在复习中用归纳、比较、测试法复习短语
(1)归纳法,动词短语:如:have a look,have a rest,have sports,take down,take of,take out of……
(2)比较法:相同或相近的短语:be made of/from/in be strict with sb./be
strict in sth
the apple on the tree,the bird in the tree
(3)测试法:为使学生更好地撑握短语,教师即发大量的短语材料进行测试,使学生在反复测试训练中,提高运用短语的能力,强化记忆。
通过归纳、比较、测试等方法对学生进行灵活多样的记忆与练习方式,使学生不感到乏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会大大地增加词汇、短语动词的复习效果。
3、 总结 规律,化繁为简复习语法知识
英语语法知识比较复杂,不便于学生记忆,给学生造成障碍,现在新的考试方法,通常在句中,短语中,符合者查语法掌握情况,但复习时老现还是要采取化繁为简、化深奥为浅显的 复习方法 。
初中英语中的时态和语法最为重要,复习时重点把各种时态区发开来。把各种时态结构掌握住,与哪些时间状语连用,复习时多采用列表方式。
(1)一般现在时,重点抓住主语为数第三人称变化的 句子 ,将一般现在时单数第三人称各种时态句子变成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分别对主语、谓语、定语、频率、时间、地点状语提问。
(2)复习完成时重点与过去时区别,要注意“延续性”、“瞬间性”动词,瞬间性动词不能与表示延续性时间状语连用。
(3)复习状语从句应注意:主从句时态,在条件状语从句中,主句是将来时,从句必须是一般现在时。
(4)复习宾语从句应注意:A、主句是一般时,从句是特殊疑问句变宾语从句时,把原疑问句中的助动词did,do,does去掉。从句语序变陈述语序,然后助动词放在语后,时态不变。B、主句是现在时,从句是一般疑问句,去掉助动词did,do,does,加if/whether引导,其余放在主语后时态不变。C、如主句是一般过去时,从句时态相应退一步。D、特殊情况,如不定式后的宾语从句,or not 前的引导词只用whether不用if等都要予以强调。
四、综合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完形填空。
近年来,中考试题增加大量的阅读理解,完形填空题,通过分析各年试题,大都是题型新颖,趣味性强,课外篇多。阅读理解考查三篇 文章 ,其中增加一道题,在七个选择中,选出五个填空,这样在日常复习中,我们加大了这方面的训练,特别是对优秀学生,要求他们进行大量阅读,几天要求读完一本书,勤检查,经常过问,要求学生 快速阅读 掌握大意。解题释疑分析课文,学生质疑,展开讨论,复习巩固,深化提高,最后,不断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对一篇没有见过的短文,也不感到陌生,做起来得心应手。
完形填空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题型。侧重语篇考查,平时训练学生通篇考虑,掌握大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形填空通常考核的内容较难,平时我们做到多看书选好资料,领学生进行大量的训练。
五、书面表达,此题是则试考生初中阶段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这是近年来中考新增加的内容,在初中三年级阶段,我们集中训练学生对所学重点课文缩成几句小短文反复练习,如写 日记 、便条、留言、打电话、问路、购物、班会、英语语言问题、看图写话等多方面练习,学生从不会写到会写,从写几句到写比较长的短文,而且内容精湛。
六、加强基础题训练,在中考中基础题占分46分,要想提高学生英语考试的合格率,基础题是重中之重,在46分的基础题中,选择填空20分, 近义词 配对 8分,词性
转换8分,改写句子10分,这样题型平时做时选题求精,求变,求活,一题多变,多题一解重视方法,重视培养能力,让学生养成小结及建立错题本,对出现的错反复改完。最后阶段选用几套有价值的题,摸拟训练,出现问题,随时整改,特别是对重点,优秀学生要特殊加工,多布置,多检查,使他们在优中稳步提高。
初中英语怎么教篇2
一、首先摸清学生英语基础,对于好、中、差状况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开学后前几天的时间里(甚至第一周内),老师不要急于讲新课、赶进度。那么,老师不讲新课,做什么呢?
1、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询问、提问或是让学生说, 询问时可以用英语,也可以用汉语,或者英汉混合使用),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来了解学生小学阶段 英语学习 情况;
2、在学生面前或在黑板上出示一些词句让学生认读、识记,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或让学生唱英语歌曲、背诵韵律诗等);
3、让学生自己看书(六年级上册),读过后让学生将自己认识的、会说的、熟悉的用铅笔在课本上标出来)
让学生说,让学生读,让学生表演展示,老师做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注意搜集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应包括:
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感兴趣的程度(感兴趣的程度与在小学期间对英语学的情况有很大的关系)、英语的发音习惯、语音语调、单词识记情况、交际会话等,还要注意检查学生课本上标出的已学的、已会的部分。还可以找学生谈话了解。
通过这些工作,教师大体上要搞清楚学生升入初中前的英语学习情况,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只有教师心中有数了,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期间,教师要特别关注基础不好的(无基础的)学生,不要让他
们产生自卑感、输在起跑线上。对以前学的很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说:初中阶段学好英语没有三篇文章,只要你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配合老师,敢于开口说练,你的英语一定能学好。你现在在一些方面和别人相比只是暂时落后,就像比赛一样,你起跑晚了,好在我们进入初中后英语学科从起点跑起,老师会时时为你助跑,只要你努力,你一定能行,势在人为吗,最先撞线的还不一定是谁呢。这样说的目的就是要激励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兴趣。这是教师必须做的首要的工作。
二、利用好 黑板报 、壁报,创设英语学习的环境
创设英语学习的环境对于学好英语很重要。开学初,学生对学校的一切都很好奇,感到新鲜,班级管理刚刚起步,各项工作一定程度上还显得混乱无序,尤其是班级 文化 (特别是教室后面的黑板一段时间内将是一片空白),作为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空白时段(空间)发挥好教室黑板报、墙报的作用,给学生营造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在教室里时时接触感受到英语。
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起始阶段,教师的教学手段和 教学方法 得当与否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同时,更多地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教学手段的改进。起始阶段,课堂上教师应多利用实物、挂图、卡片等和现代 教育 技术如电子白板等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全体学生参与。
四、重视语音、书写教学,把好语音、书写关。
初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学校,个人的发音和书写习惯也不太一样,好的、中的、差的比较明显,学生的语音语调可能说是五花八门,南腔北调,认读能力、
书写能力也非常有限。让学生顺利通过语音关、书写关就显得尤其重要。 因此, 教师要重视语音教学,在课堂上多进行语音发音示范,多进行听说训练来纠正、规范学生的发音,训练学生的书写,力求初一上学期做到绝大多数学生语音过关、书写过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适应以后的学习。
多年来对落后生的调查发现,落后生只所以落后,首先是发音不准、书写能力差,学单词靠死背硬而不是根据发音规律来学,进而导致单词读不准、记不住,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五、抓基础、抓全体的同时,鼓励优秀学生发展。
虽然学生小学阶段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但是也要看到,有不少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学习兴趣浓厚,教师在抓基础,关注学困生的同时,也要做好培优促尖工作,使他们在课堂上有事做,有啥学,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使他们在较高的起点上有更快更大的提高。
由此看来,初一英语教师的工作并不轻松,老师们要认真充分备课,只有充分备好课,才能上好每一堂课,这样长期坚持下去,我想我们英语学科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避免产生学习上两极分化现象的目标才能实现。
初中英语怎么教篇3
一、以满腔热忱的师爱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对学科的兴趣开始出现分化,而且日趋明显,有调查表明,95%的中学生能明确表示自己“最喜欢的一门课”与“最不喜欢的一门课”。中学生最喜欢数学的占32.5%,最不喜欢外语的占29.5%。当然,这个结果不是绝对的,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会有所不同。但是,毋庸置否的是,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难度比 其它 学科来得更大一些。
影响学生学科兴趣有诸多因素,有的受家长影响;有的受同学影响等等,而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是否对该门学科产生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这类普通中学中,学习成绩差、英语成绩更差的学生有一定的数量。如果教师对这些学生采取冷漠态度,他们就会自暴自弃,更谈不上学习的兴趣。因此,我首先从关心他们着手,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识地与他们聊天,了解他们有哪些具体困难,使他们感到我既是他们的老师又是他们的朋友。在交往中,我尽可能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克服自卑感,增强信心,把英语学习搞上去。有个同学英语测验常不及格,当我了解到他喜欢上台表演节目时,就常请他上台表演英语的情景对话。每当他们表演完了,尽管有点结结巴巴,我还是表扬他们、鼓励他们。
还有的同学外语笔试成绩一般,但语音、语调的模仿能力较强,我就让他们参加学校举行的英语朗读比赛,让他们发现自己外语学习
的优势,产生更大的兴趣。
由于我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许多原来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我的英语课上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他们的英语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二、运用各种手段,创设英语学习情景
我们中国学生学英语最不利的条件是缺少用英语交际的情景。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创设英语学习情景。
我采用听、说领先的方法,凭借挂图、幻灯、手势及夸张的表情,让学生先听懂新单词、新句型,尽可能地创设课文内容的情景,让学生了解所学的语言知识在什么场合下使用,然后再创设多种类似的情景,让学生学会使用学过的语言知识。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运用活泼多样的操练形式,使学生在既紧张又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了本来是枯燥乏味的语言训练,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情景教学给英语教学带来了生机。
三、分散难点,降低坡度,减少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教师的一大任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倾向性的差异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在环境、教育等的影响下形成的。仔细分析一下对那些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因而成绩很差的学生情况就会发现,他们在困难→不感兴趣→成绩差→更不感兴趣→成绩更差的轨道上形成了恶性循
环。所以帮助学生排除学习上的困难,激发他们的兴趣,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使用英语的民族与我们汉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英语与汉语有着很大的区别;英、汉文字在音、形上迥然不同;在词义、词性上也不能完全对等;英语的词序、语序与汉语也有所不同;英语动词时态、语态是汉语中所没有的,这就给中国学生学英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要让学生排除母语的干扰,学会地道的英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一方面让学生多读、多听、多模仿来培养英语语感,另一方面让他们把握住英语与汉语的区别。然后再让学生反复操练,加深理解,掌握英语的习惯表达法,在备课时我反复琢磨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这一做法归纳起来就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精讲多练,及时归纳;融汇贯通,举一反三。
此外,记忆单词是学生最头痛的事,这中间有学生怕艰苦的因素,也有 学习方法 问题。因此,研究教学方法,教会学生求知的本领,既能使学生学好,又不使学生感到太累。在单词的教学上,我从三个方面来指导学生的学法
(1)构词法让学生初步了解 英语单词 也是有一定结构的,不是字母的堆砌。我与学生一起把学过的单词按不同的构词法归类,加深记忆,减少拼写错误。
(2)同音词、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的归类。
(3)按照句子→词组→单词而不是单词→词组→句子的顺序。
如:please help yourself to some fish.我首先让学生把这句子念得滚瓜烂熟,学生也记住了help some one to something这个词组,不用孤立地记一个一个单词,这样同学们容易记,不枯躁,用得上,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油然而生。
注意对学生学法指导,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归纳,揭示知识的逻辑关系和规律性。
四、组织各类竞赛,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源泉。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我组织一些他们乐于参加的课外活动,创设了一系列智力背景:
①组织讲座,开展拼写单词比赛,激发学生拼写单词的兴趣。 ②开展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读书、背书对学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可大部分学生把笔头作业当硬任务,口头作业当作软任务,不大愿花时间多读。为了促使他们多读书、背书,我平时常抽查,有时叫学生录下自己朗读的课文,挑部分在班中讲评,引导同学要模仿录音带朗读。在年级开展朗读比赛,激发学生读英语、读好英语的兴趣。
③组织阅读比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兴趣。
挑选一些内容适中,并带有趣味性的文章或题目进行阅读比赛,使学生看到自己已能看懂英文文章及解答英文题目,学英语的劲头更大了。
④结合课文内容排小品,唱英语歌,增加学英语的乐趣。
Ⅸ 初中讲英语课文的时候怎么讲
你好初中讲英语课文的时候可以讲一些语法,然后把这个课文里面最重要的巨型讲一讲,然后语法讲一讲就可以了
Ⅹ 如何讲解初中英语课文
文化背景,句型,短语,搭配,词性该讲的内容讲出来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