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作文翻譯 » 異甘草甙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異甘草甙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時間: 2022-02-19 14:14:06

① 甘草化學成分的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根和根莖主含三萜皂甙。其中主要的一種,谷稱甘草甜素(glycyrrhizin)的,系甘草的甜味成分,是1分子的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c acid)和2分子的葡萄醛酸(glucuronic acid)結合生成的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的鉀鹽和鈣鹽。其他的三萜皂甙有:烏拉爾甘草皂甙(uralsaponin)A、B和甘草皂甙(licoricesaponin)A3、B2、C2、D3、E2、F3、G2、H2、J2、K2。又含黃酮素類化合物:甘草甙元(liquiritigenin),甘草甙(liquiritin),異甘草甙 元(isoliquiritigenin),異甘草甙(isoliquiritin),新甘草甙(neoliquiritin),親異甘草甙(neoisoliquiritin),甘草西定(licoricidin),甘草利酮(licoricone),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5-O-甲基甘草本定(5-O-methyllicoricidin),甘草甙 元-4』-芹糖葡萄糖甙[liquiritigenin-4』-qpiofur-anosyl(1→2)gluranoside,apioliquiritin],甘草甙元-7,4』-二葡萄糖甙(liquiritigenin-7,4』-diglucoside),紐西蘭牡荊甙Ⅱ(vicenin Ⅱ)即是6,8-二-葡萄糖基芹菜素、芒柄花甙(ononin),異甘草黃酮醇(isolicoflanonol)

② 甘草為什麼能抗炎,含有什麼物質所致

甘草的抗炎功能是三萜皂甙(甘草皂苷)、黃酮素、生物鹼、香豆精、甘草多糖綜合作用的結果。不是某種特定成分的功效

根和根莖主含三萜皂甙。其中主要的一種,俗稱甘草甜素的,系甘草的甜味成份,是1分子的18β-甘草次酸和2分子的葡萄醛酸結合生成的甘草酸的鉀鹽和鈣鹽。

其他的三萜皂甙有:烏拉爾甘草皂甙A、B和甘草皂甙A3、B2、C2、D3、E2、F3、G2、H2、J2、K2。

又含黃酮素類化合物:甘草甙元,甘草甙,異甘草甙 元(isoliquiritigenin),異甘草甙(isoliquiritin),新甘草甙,親異甘草甙,甘草西定,甘草利酮,刺芒柄花素,5-O-甲基甘草本定,甘草甙 元-4'-芹糖葡萄糖甙,甘草甙元-7,4'-二葡萄糖甙,紐西蘭牡荊甙Ⅱ即是6,8-二-葡萄糖基芹菜素、芒柄花甙,異甘草黃酮醇,異甘草甙元-4'-芹糖葡萄甙

還含香豆精類化合物:甘草香豆精,甘草酚,異甘草酚,甘草香豆精-7-甲醚(glycyrin),新甘草酚(neoglycyrol),甘草吡喃香豆精,甘草香豆酮等。

又含生物鹼:5,6,7,8-四氫-4-甲基喹啉,5,6,7,8-四氫-2,4-二甲基喹啉,3-甲基-6,7,8-三氫吡咯並[1,2-a]嘧啶-3-酮。

還含甘草苯並呋喃,又名甘草新木脂素,β-谷甾醇,正二十三烷,正二十六烷,正二十七烷等。

另含甘草葡聚糖GBW,三種中性的具網狀內皮活性的甘草多糖UA、UB、UC,多種具免疫興奮作用的多糖GR-2a、GR-2Ⅱb、GR-2ⅡC和多糖GPS等。

③ 甘草中的化學成分和它的葯理作用

甘草的主要成分
甘草含有多種化學成分,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甙等。甘草的化學組成極為復雜,目前為止從甘草中分離出的化合物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甙、異甘草甙、新甘草甙、新異甘草甙、甘草素、異甘草素以及甘草西定、甘草醇、異甘草醇、7-甲基香豆精、傘形花內酯等數十種化合物,但這些成分和數量通常會隨甘草的種類、種植區域、採收時間等因素的不同而異。大量的研究表明,甘草甜素和黃酮類物質是甘草中最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質,主要存在於甘草根表皮以內的部分。
甘草的葯理作用
西醫葯理發現,甘草劑有抗炎和抗變態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醫臨床上主要作為緩和劑。緩解咳嗽,祛痰,治療咽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質酮類作用,對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有良好功效;甘草制劑能促進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長上皮細胞壽命,有抗炎活性,常用於慢性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甘草的黃酮具有消炎、解痙和抗酸作用;甘草也是人丹的主要原料之一。
甘草還廣泛應用於食品工業,精製糖果、蜜餞和口香糖。甘草浸膏是製造巧克力的乳化劑,還能增加啤酒的酒味及香味,提高黑啤酒的稠度和色澤,製作某些軟性飲料和甜酒;香煙矯味。在化工、印染工業中,甘草也廣有用途。
1.對消化系統的作用:除去甘草甜素的浸膏及甘草中黃酮甙類對大鼠實驗性潰瘍有明顯保護作用。醫學教育網搜|索整理
2.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甘草浸膏、甘草甜素及甘草次酸對健康人及動物都有促進鈉,水瀦留的作用;小劑量甘草甜素(每隻100ug)能使大鼠胸腺萎縮及腎上腺重量增加,產生糖皮質激素可的松樣作用。大劑量時則糖皮質激素樣作用不明顯,只呈現鹽皮質激素樣作用。
3.解毒作用甘草浸膏及甘草甜素對某些葯物中毒、食物中毒、體內代謝產物中毒都有一定的解毒能力。解毒作用的有效成份為甘草甜素,解毒機制為甘草甜素對毒物有吸附作用,甘草甜素水解產物葡萄糖醛酸能與毒物結合,以及甘草甜素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增強肝臟的解毒能力等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4.止咳平喘作用甘草次酸有明顯的中樞性鎮咳作用,大劑量的甘草次酸可使小鼠呼吸抑制。此外甘草甜素、甘草次酸鹽尚有抗炎症及抗過敏、抗肝損傷、抗促癌、抗菌、抗艾滋病毒(甘草甜素)作用。
5.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抗心律失常。

④ 甘草的化學結構式是

甘草含有多種化學成分,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甙等。甘草的化學組成極為復雜,目前為止從甘草中分離出的化合物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甙、異甘草甙、新甘草甙、新異甘草甙、甘草素、異甘草素以及甘草西定、甘草醇、異甘草醇、7-甲基香豆精、傘形花內酯等數十種化合物,但這些成分和數量通常會隨甘草的種類、種植區域、採收時間等因素的不同而異。大量的研究表明,甘草甜素和黃酮類物質是甘草中最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質,主要存在於甘草根表皮以內的部分。[
不知道你具體想知道那種組分~

⑤ 甘草的有效成分有哪些

甘草含有多種化學成分,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甙等。甘草的化學組成極為復雜,目前為止從甘草中分離出的化合物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甙、異甘草甙、新甘草甙、新異甘草甙、甘草素、異甘草素以及甘草西定、甘草醇、異甘草醇、7-甲基香豆精、傘形花內酯等數十種化合物,但這些成分和數量通常會隨甘草的種類、種植區域、採收時間等因素的不同而異。大量的研究表明,甘草甜素和黃酮類物質是甘草中最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質,主要存在於甘草根表皮以內的部分。

⑥ 甘草是一樣什麼東西,怎麼會這么甜,可不可以當糖吃,多吃了有沒有副作用,它裡面究竟有些什麼成分

甘草是一味中葯材,有健脾益氣、扶正解毒、清熱祛痰等功效,葯性較為柔和,還可調和諸葯。雖然一般情況下少吃一點點沒關系,但不可多吃,因其為葯材,說明葯性較之平時的食物還是要多得多,所以不可像吃糖那樣吃甘草。服用甘草若是對證,沒有絲毫副作用,若是服用不對證,那麼副作用卻很大,比如陽虛內寒之人,就需慎用甘草,以免甘草清火而傷身體。而您想要甘草的成分,一下便是甘草的化學分析成分,您可看一下:甘草 根和根莖主含三萜皂甙。其中主要的一種,谷稱甘草甜素(glycyrrhizin)的,系甘草的甜味成分,是1分子的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c acid)和2分子的葡萄醛酸(glucuronic acid)結合生成的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的鉀鹽和鈣鹽。其他的三萜皂甙有:烏拉爾甘草皂甙(uralsaponin)A、B和甘草皂甙(licoricesaponin)A3、B2、C2、D3、E2、F3、G2、H2、J2、K2。又含黃酮素類化合物:甘草甙元(liquiritigenin),甘草甙(liquiritin),異甘草甙 元(isoliquiritigenin),異甘草甙(isoliquiritin),新甘草甙(neoliquiritin),親異甘草甙(neoisoliquiritin),甘草西定(licoricidin),甘草利酮(licoricone),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5-O-甲基甘草本定(5-O-methyllicoricidin),甘草甙 元-4'-芹糖葡萄糖甙[liquiritigenin-4'-qpiofur-anosyl(1→2)gluranoside,apioliquiritin],甘草甙元-7,4'-二葡萄糖甙(liquiritigenin-7,4'-diglucoside),紐西蘭牡荊甙Ⅱ(vicenin Ⅱ)即是6,8-二-葡萄糖基芹菜素、芒柄花甙(ononin),異甘草黃酮醇(isolicoflanonol),異甘草甙元-4'-芹糖葡萄甙。還含香豆精類化合物:甘草香豆精(glycycoum-arim),甘草酚(glycyrol),異甘草酚(isoglycyrol)甘草香豆精-7-甲醚(glycyrin),新甘草酚(neoglycyrol),甘草吡喃香豆精(liranocoumarin),甘草香豆酮(licocoumarione)等。又含生物鹼:5,6,7,8-四氫-4-甲基喹啉(5,6,7,8-teTCMLIBahydro-4-methylquinoline),5,6,7,8-四氫-2,4-二甲基喹啉(5,6,7,8-teTCMLIBahydro-2,4-dimethylquinoline),3-甲基-6,7,8-三氫吡咯並[1,2-a]嘧啶-3-酮(3-methyl-6,7,8-TCMLIBihydropyrrolo[1,2-]pyrimidin-3-one)。還含甘草苯並呋喃(licobenzofuran),又名甘草新木脂素(liconeolignan),β-谷甾醇(β-sitosterol),正二十三烷(n-TCMLIBicosane),正二十六烷(n-hexacos-ane),正二十七烷(n-heptacosane)等。另含甘草葡聚糖GBW(glucan GBW),三種中性的具網狀內皮活性的甘草多糖(glycyrrigan)UA、UB、UC,多種具免疫興奮作用的多糖(polysaccharide)GR-2a、GR-2Ⅱb、GR-2ⅡC和多糖GPS等。
甘草的葉含黃酮化合物:紐西蘭牡荊甙-Ⅱ,水仙甙(narcissin),煙花甙(nicotiflorin),芸香甙(rutin),異槲皮甙(isoquerciTCMLIBin),紫雲英甙(asTCMLIBagalin),烏拉爾醇(uralenol),新烏爾醇(uralenol),新烏拉爾醇(neouralenol),烏拉爾寧(uralenin),槲皮素-3,3'-二甲醚(quercetin-3,3'-dimethyl ether),烏拉爾醇-3-甲醚(uralenol-3-methylether),烏拉爾素(uralene),槲皮素(quercetin)等。還含烏拉爾新甙(uralenneoside)。
甘草的地上部分分離得到東莨菪素(scopoletin),刺芒柄花素,黃羽扇豆魏特酮(lupiwighteone),乙形刺酮素(sigmoidin)B以及甘草寧(gancaonin)A、B、C、D、E、L、M、N、O、P、Q、R、S、T、U、V。以上便是我對您所提出的問題作出的回答,謝謝。

⑦ 甘草的化學結構式是

分子式:C42H62O16。

甘草根及根莖含三萜類化合物甘草甜素(Glycyrrhizin),主要為甘草酸的鉀、鈣鹽,為甘草的甜味成分。甘草酸水解後產生兩分子葡萄糖醛酸和一分子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c acid)。

甘草作為一種常用中葯,已被人們接受和使用,其主要成分是:甘草甜素、甘草甙、甘草類黃酮、後幕比檀素、刺芒柄花素、槲皮素等。甘草酸具有明顯的抗利尿作用;甘草素、異甘草素具有抗潰瘍和解痙作用;甘草黃酮類尚具有抗氧和抑菌作用。

(7)異甘草甙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擴展閱讀

作用

1、甘草還有抗炎,抗過敏作用,能保護發炎的咽喉和氣管粘膜。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對某些毒物有類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

2、甘草常用來治療隨更年期而來的症狀.因為甘草里含有甘草素,是一種類似激素的化合物,它有助於平衡女性體內的激素含量。

3、甘草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對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過多有抑製作用;並有抗酸和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作用。

⑧ 中葯材名「****降香」怎麼讀如何發音

《中國葯典》:降香
【拼音名】 Jiànɡ Xiānɡ

【英文名】 LIGNUM DALBERGIAE ODORIFERAE

【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降香檀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樹乾和根的乾燥心材。全年均可採收,除去邊材,陰干。

【性狀】本品呈類圓柱形或不規則塊狀。表面紫紅色或紅褐色,切面有緻密的紋理。質硬,有油性。氣微香,味微苦。

【鑒別】(1)本品粉末棕紫色或黃棕色。具緣紋孔導管巨大,完整者直徑約至300μm,多破碎,具緣紋孔大而清晰,管腔內含紅棕色或黃棕色物。纖維成束,棕紅色,直徑8~26μm,壁甚厚,有的纖維束周圍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胞的壁不均勻木化增厚。草酸鈣方晶直徑6~22μm。木射線寬1~2列細胞,高至15細胞,壁稍厚,紋孔較密。色素塊紅棕色、黃棕色或淡黃色。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20ml,置水浴上加熱迴流30分鍾,濾過,濾液揮去乙醚,殘渣加乙醇1ml 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降香對照葯材2g,同法製成對照葯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醚-氯仿(7:2: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與無水乙醇(1:9)的混合溶液,在105℃ 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葯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取[鑒別](2)項下供試品溶液和對照葯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2: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葯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炮製】除去雜質,劈成小塊,碾成細粉或鎊片。

【性味】辛,溫。

【歸經】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行氣活血,止痛,止血。用於脘腹疼痛,肝鬱脅痛,胸痹刺痛,跌撲損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9~15g,入煎劑宜後下。外用適量,研細末敷患處。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摘錄】《中國葯典》

頁首
《*辭典》:降香
【拼音名】 Jiànɡ Xiānɡ

【英文名】 Lignum Dalbergiae Odoriferae

【別名】降真香、紫降香、花梨母

【來源】為豆科植物降香檀樹乾和根的心材。全年採收,除去邊材,陰干。

【原形態】喬木。幼嫩部分、花序及子房略被短柔毛;樹皮褐色,粗糙;小枝近平滑,具密集的蒼白色皮孔。羽狀復葉互生;小葉9~13,近革質,卵形或橢圓形,基部小葉較小,闊卵形,側脈和網脈於兩面略凸起。圓錐花序腋生;萼鍾狀,5裂,上部2裂齒短闊;花冠蝶形,淡黃色或乳白色,各瓣近等長,均具爪;雄蕊9枚,1組;子房狹橢圓形,具長約2.5mm的柄。莢果舌狀長橢圓形,長4.5~8cm,寬1.5~1.8cm,柄長5~10mm。種子常1枚,稀2枚。花期4~6月。

【生境分布】生於中海拔地區的山坡疏林中、林邊或村旁。產於海南。

【功能主治】行氣活血,止痛,止血。

【摘錄】《*辭典》

頁首
《中華本草》:降香
【出處】出自《證類本草》。《綱目》:降真香,俗呼舶上來者為番降,亦名雞骨,與沉香同名。今廣東、廣西、雲南皆有之。降香,唐宋本草失收,唐慎微始增入之而不著其功用,今折傷金瘡家多用其節,雲可代沒葯、血竭。按《名醫錄》雲:周被海寇刃傷,血出不止,筋如斷,骨如折,軍士李高用花蕊石散不效。紫金散掩之,血止痛定,明日結痂如鐵,遂愈,且無瘢痕。叩其方,則用紫藤香,磁瓦刮下研末爾,雲即降真之最佳者。

【拼音名】 Jiànɡ Xiānɡ

【英文名】 Rosewood Heart Wood

【別名】降真香、紫藤香、降真、花梨母

【來源】葯材基源:為豆科植物降香檀、印度黃檀的樹干或根部心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2.Dalbergia sissoo Roxb.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將樹干削去外皮和白色木部,鋸成段;或將根部挖出,削去外皮,鋸成段。曬干。

【原形態】 1.降香檀 喬木,高10-15m,除幼嫩部分、花序及子房略被短柔毛外,余均無毛。小枝有蒼白色、密集的皮孔。奇數羽狀復葉長12-25cm;葉柄長1.5-3cm;小葉9-13片,稀為7枚,近革質,卵形或橢圓形,長4-7cm,寬2-3cm,先端急尖,鈍頭,基部圓形或楔形;圓錐花序腋生,連總花梗長8-10cm;苞片和小苞片闊卵形,長約1mm;花小,極多數,長約5mm;花萼鍾狀,長約2mm,裂齒5,下面1齒較長;花冠淡黃色或乳白色,旗瓣近倒心形,先端微凹,翼瓣長橢圓形,龍骨瓣半月形,各瓣均具爪;雄蕊9,單體;子房狹橢圓形,花柱短。莢果舌狀長橢圓形,長4.5-8cm,果瓣革質,具網脈,種子1顆,稀2顆。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2.印度黃檀 落葉大喬木。樹皮灰色,心材褐色有暗紋;小枝被柔毛。總葉柄曲屈,互生;小葉3-5片,廣橢圓形或卵形,長2.4-7.2cm,先端漸尖,幼時有短柔毛,充分生長後則漸無毛。腋生長圓錐花序叢;花序梗、花梗、分枝及萼均被毛。萼上部兩齒近圓形,其餘披針形;花黃白色,近於無梗;雄蕊9,單體;子房有短柔毛,花柱較子房為短。莢果線狀披針形,長4-10cm;有種子1-3顆。花期3-4月,果熟期11月。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1.生於山地林中。

2.生於山地林中。

資源分布:1.海南、雲南有栽培。2.台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等地引種栽培。

【性狀】性狀鑒別 呈類圓柱形或不規則塊狀。表面紫紅色或紅褐色,切面有緻密的紋理。質硬,有油性。氣微香,味微苦。以色紫紅、堅硬、氣香、不帶白色邊材、入水下沉降香者為佳。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徵:(1)降香檀 紫棕色或黃棕色。①具緣孔導管,粗大,長225-275μm,直徑100-275(300)μm,管腔內有紅棕色或黃棕色塊狀物,有少數網紋導管。②纖維成束,棕紅色,長250-500(-1250)μm,壁甚厚,纖維束周圍的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鞘纖維,含晶細胞壁不均勻木化增厚。草酸鈣方晶長徑12-30μm。③射線寬1-3列細胞,高至15細胞壁厚,紋孔較密。④色素塊紅棕色、淡黃色或黃綠色。

(2)印度黃檀 深紫紅色。①具緣紋孔導管巨大,色。①具緣紋孔導管巨大,淡黃色或棕黃色。完整者直徑約至300μm,多破碎,具緣紋孔大而清晰,圓形、長圓形或類三角形,直徑至10μm,排列較密,並列或互列,紋孔口短縫狀,常2至數個橫向相接成線狀,導管中含棕紅色色素物。②傍管木薄壁細胞常與導管碎片相連接。呈類方形、長方形或多角形,壁稍厚,木化,紋孔較多,孔溝明顯。③木纖維及晶纖維成束,棕紅色。纖維細長,稍彎曲,直徑8-20μm,壁甚厚,紋孔稀少或無,孔溝不明顯,胞腔線形。纖維束周圍細胞中,含有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胞的壁不均勻增厚,木化。④草酸鈣方晶類方形、多面形或板狀,直徑9-20μm。⑤木射線徑向及切向縱斷面易察見。寬l-2列細胞,高至15個細胞,壁連珠狀增厚,木化,紋孔較密,切向壁紋孔甚大。⑥木薄壁細胞呈長方形、類方形或長條狀,有的延長作短纖維狀,端壁平直或稍傾斜,壁連珠狀增厚,木化,紋孔明顯。⑦色素塊較多,淡黃色或棕紅色,大多由導管中脫出。呈不規則塊狀,大小不一。

【化學成份】根部心材含多種黃酮類成分,屬異黃酮的有: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鮑迪木醌(bowdichione),3'-甲氧基大豆素(3'-methoxydaidzein);屬黃烷酮的有:甘草甙元(liquiritigenin);屬查耳酮的有:異甘草甙元(isoliquiritigenin),2'-O-甲基異甘草甙元(2'-O-methylisoliquiritigenin);屬異黃烷的有:(3R)-驢食草酚[(3R)-vestitol](3R)-環裂豆醌[(3R)-claussequinone],5'-甲氧基驢食草酚[(3R)-5'-ethoxyvestitol],3',8-二羥基驢食草酚[(3R)-3,8-dihydroxyvestitol],消旋的微凸劍葉莎酚(mucronulatol),右旋的劍葉莎屬異黃烷(artin),消旋的異劍葉莎屬異黃烷(isoartin),降香異黃烯(odoriflavene(;屬異黃烷酮的有:(3R)-2',3'-7-三羥基-4'-甲氧基異黃烷酮[(3R)-2',3',-7-trihydroxy-4'-methoxylsoflavanone〕。還含雙異黃烷類成分:(3R, 4R)-反式-2',3',7-三羥基-4'-申氧基-4[(3R)-2',7-二羥基-4'-甲氧基異黃烷-5'-基]異黃烷

【葯理作用】 1.對血液系統的影響 降香為活血散瘀中葯,實驗表明其對高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所形成的高粘滯血症之血瘀證動物能使全血粘度顯著降低,尤以降低高切速下全血粘度效果為著,還可降低血漿粘度,但對紅細胞聚集性無顯著影響,降香還有降低血脂作用,其降低血瘀證動物血液粘度可能與其降脂作用有關,而其降血脂作用的機制則與能抑制HMG輔酶A還原酶有關。以兔腎微粒體組分作為前列腺素合成酶的實驗表明,從降香甲醇提取物的氯仿可溶部分中分得8個化合物均具強的前列腺素合成抑製作用,另有試驗表明所含某些成分還能顯著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八個化合物是:2-羥基-3,4-二甲氧基苯甲酸甲酯、羥基鈍葉黃檀蘇合香烯、異微凸劍葉莎蘇合香烯、消旋微凸劍莎酚、刺芒柄花素、(3R)驢食草酚、美迪紫檀素和左旋9-O-甲基尼森香豌豆紫檀酚。前3種化合物均能顯著抑制血小板聚集。

2.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降香為冠心Ⅱ號方組成葯物之一,實驗表明單味降香可顯著促進小鼠腸系膜實驗性微循環障礙血流的恢復、以及微動脈收縮後的恢復及局部微循環的恢復,其抗腎上腺素所致微動脈的收縮作用較強,對推遲血液停流的作用較弱。冠心Ⅱ號具的顯著降壓作用,其中降香因抑制血管緊張素Ⅱ的受體而發揮作用。丹參降香注射液還能降低門靜脈壓力,其機制可能在於擴張門靜脈系小靜脈和絨毛細血管網,但不能對抗組胺所致門靜脈壓力的增高。

3.鎮靜、抗驚作用 降香乙醇提取物灌服呆顯著減少小鼠自發活動,明顯延長53%,100mg/kg、250mg/kg分別延長83%及102%,500mg/kg thp ta 355%,但劑量達5g/kg其本身也不引起小鼠麻mg/kg的季香灌服,可顯著抑制小鼠、電驚厥發生率,500mg/kg劑可顯著對抗煙鹼性驚厥,但對戊四氮性驚厥作用弱,對毒蕈鹼性驚厥無效。

4.鎮痛作用 500mg/kg 降香灌服能顯著延長熱板法小鼠痛反應時間,表明有鎮痛作用,但醋酸扭體試驗1000mg/kg的降香也未見有顯著抑制效果。

5.其他作用 降香能抑制膽囊收縮素受體及嘌呤轉化酶。

【鑒別】理化鑒別 (1)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30-60℃)10ml,浸漬15min,時時振搖,濾過。濾液揮干後,殘渣加5%香草醛硫酸溶液1-2滴,即顯棕紅色,放置後漸變紫紅色。(檢查揮發油)(2)本品粉末約1g,加乙醇10ml,置水浴上迴流5min,濾過。取濾液1ml,置蒸發皿中蒸干,殘渣加入硼酸飽和的丙酮溶液及10%拘櫞酸丙酮溶液各1ml,繼續蒸干,殘渣置紫外光燈(365μm)下觀察,顯黃色熒光。(檢查黃酮類)(3)薄層色譜 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沸程60-90℃)15ml,浸泡2h後,濾過,揮干殘渣中的石油醚,加甲醇15ml,超聲波振盪30min,濾過,濾液濃縮後供檢查黃酮類成分用。以芒刺柄花素、α-白檀油醇、(E)-橙花叔醇分別作對照品,層析板硅膠GF254。檢揮發油,以石油醚(60-90℃)-甲醇(9.5:0.5)展開;檢黃酮以苯-乙酸乙酯(4:6)展開。於紫外燈(254或365μm)卜觀察,黃酮類成分的刺芒柄花素為暗斑。揮發油部分用碘蒸氣熏後,斑點顯棕色,揮去碘,再用1%香草醛濃硫酸溶液噴霧後,於吹風和熱氣流中烘乾片刻,α-白檀油醇顯黃色;(E)-橙花叔醇顯褐色。

(4)降香2%無水乙醇浸出液,在波長232及275-285nm處,有2個較顯著的吸收峰。

【炮製】水浸後,蒸至適度,鎊片或刨片,曬干。將根部挖出後,削去外皮,鋸成長約50cm的段,曬干。

【性味】辛;溫;無毒

【歸經】肝;脾;肺;心經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血定痛,降氣,辟穢。主胸脅疼痛,跌打損傷,創傷出血,以及寒疝疼痛或穢濁內阻之嘔吐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研末吞服1-2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敷。

【注意】 1.《本經逢原》:血熱妄行、色紫濃厚、脈實便秘者禁用。

2.《本草從新》:癰疽潰後,諸瘡膿多,及陰虛火盛,俱不宜用。

【附方】大紫金皮散《奇效良方》;治癰疽惡毒《瀕湖集簡方》

【各家論述】 1.《本草經疏》:降真香,香中之清烈者也,故能辟一切惡氣。入葯以番舶來者,色較紅,香氣甜而不辣,用之入葯殊勝,色深紫者不良。上部傷,瘀血停積胸膈骨,按之痛或並脅肋痛,此吐血候也,急以此葯刮末,入葯煎服之良。治內傷或怒氣傷肝吐血,用此以代鬱金神效。

2.《本經逢原》:降真香色赤,入血分而下降,故內服能行血破滯,外塗可止血定痛。又虛損吐紅,色瘀味不鮮者宜加用之,其功與花蕊石散不殊。

3.《海葯本草》:主天行時氣。

4.《綱目》:療折傷金瘡,止血定痛,消腫生肌。

5.《玉楸葯解》:療挺刃損傷,治癰疽腫痛。

6.《本草再新》:治一切表邪,宣五臟郁氣,利三焦血熱,止吐,和脾胃。

【摘錄】《中華本草》

⑨ 有誰知道這種草的名字

沒有全株圖,所以難以看清。

兩種可能:

1、莎草中一種,更像是——水莎草。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fr=&pv=&ic=0&z=0&se=1&word=%C9%AF%B2%DD&s=0

2、谷精草

http://ke..com/view/24700.htm?fr=ala0_1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9%C8%BE%AB%B2%DD

熱點內容
我的父母親用英語怎麼讀百度翻譯 發布:2025-08-25 17:43:50 瀏覽:58
學校里有老師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5 17:30:57 瀏覽:527
我今天沒多少事可干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5 17:29:54 瀏覽:23
一等獎獎學金怎麼翻譯英語 發布:2025-08-25 17:16:54 瀏覽:879
大家都好嗎的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5 17:05:28 瀏覽:730
無法表達的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2025-08-25 17:05:15 瀏覽:597
歡迎新同學翻譯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25 17:02:45 瀏覽:61
英語的自我介紹怎麼寫翻譯 發布:2025-08-25 17:02:44 瀏覽:410
英語原著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5 17:02:43 瀏覽:335
介紹的英語作文結尾怎麼寫 發布:2025-08-25 16:57:50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