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歷代總統介紹英語怎麼說
A. 歷屆美國總統的簡介
1 喬治·華盛頓 (George Washington) 1789年-1797年 開國總統
2 約翰·亞當斯 (John Adams) 聯邦黨 1797年-1801年 人稱「老亞當斯」,兒子是第6任美國總統,和兒子是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對父子檔總統。
3 托瑪斯·傑弗遜 (Thomas Jefferson) 民主共和黨 1801年-1809年
4 詹姆斯·麥迪遜 (James Madison) 民主共和黨 1809年-1817年
5 詹姆斯·門羅 (James Monroe) 民主共和黨 1817年-1825年
6 約翰·昆西·亞當斯 (John Quincy Adams) 民主共和黨 1825年-1829年 人稱「小亞當斯」,父親是第2任美國總統,和父親是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對父子檔總統。
7 安德魯·傑克遜 (Adrew Jackson) 民主黨 1829年-1837年
8 馬丁·范布倫 (Martin Van Buren) 民主黨 1837年-1841年
9 威廉·亨利·哈里森 (William Henry Harrison) 輝格黨 1841年 上任一個月後便死在任期內,其孫是第23任美國總統。
10 約翰·泰勒 (John Tyler) 輝格黨 1841年-1845年 第一個由副總統接任總統的人
11 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 (James Knox Polk) 民主黨 1845年-1849年
12 扎卡里·泰勒 (Zachary Taylor) 輝格黨 1849年-1850年 死於任內
13 米勒德·菲爾莫爾 (Millard Fillmore) 輝格黨 1850年-1853年
14 福蘭克林·皮爾斯 (Franklin Pierce) 民主黨 1853年-1857年
15 詹姆斯·布坎南 (James Buchanan) 民主黨 1857年-1861年
16 亞伯拉罕·林肯 (Abraham Lincoln) 共和黨 1861年-1865年 在任內被暗殺致死
17 安德魯·約翰遜 (Andrew Johnson) 民主黨 1865年-1869年 任內曾遭國會的彈劾動議,以一票之差沒有通過
18 尤里西斯·辛普森·格蘭特 (Ulysses Simpson Grant) 共和黨 1869年-1877年
19 拉瑟福德·B·海斯 (Rutherford B. Hays) 共和黨 1877年-1881年
20 詹姆斯·加菲爾德 (James Garfield) 共和黨 1881年 上任半年後被暗殺,死於任內
21 切斯特·A·阿瑟 (Chester A. Arthur) 共和黨 1881年-1885年
22 格羅弗·克利夫蘭 (Stephen Grover Cleveland) 民主黨 1885年-1889年
23 本傑明·哈里森 (Benjemin Harrison) 共和黨 1889年-1893年 祖父是第9任美國總統
24 格羅弗·克利夫蘭 (Stephen Grover Cleveland) 民主黨 1893年-1897年 曾經擔任第22任美國總統,落選一屆後再度競選成功
25 威廉·麥金萊 (William McKinley) 共和黨 1897年-1901年 任內遇刺身亡
26 西奧多·羅斯福 (Theodore Roosevelt) 共和黨 1901年-1909年
27 威廉·霍華德·塔夫脫 (William Howar
B. 有人有美國歷屆總統的英文名字嗎
歷屆美國總統就職演說——MP3音頻+英文原文奧巴馬就職演說(18.5分鍾)小布希第二任就職專演講(21分鍾)小屬布希第一任就職演講(16分鍾)柯林頓第二任就職演講(27分鍾)柯林頓第一任就職演講(14分鍾)老布希就職演講(暫無該音頻)里根第二任就職演講(21分鍾)里根第一任就職演講(20分鍾)卡特就職演講(15分鍾)尼克松第二任就職演講(16分鍾)尼克松第一任就職演講(17.5分鍾)傑克遜就職演講(22分鍾)肯尼迪就職演說(14分鍾)
C. 求美國歷代總統資料
自年喬治華盛頓擔任美國第一任總統起,迄今已有44人擔任美國總統;共有56屆。
美國總統年表
第一任 美國的國父:喬治·華盛頓 (George Washington) 任期:1789年-1797年 開國總統 所屬政黨:聯邦主義者
第二任 白宮的第一個主人 :約翰·亞當斯 (John Adams) 任期:1797年-1801年 人稱「老亞當斯」,兒子是第6任美國總統,和兒子是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對父子檔總統。所屬政黨:美國聯邦黨
第三任 《獨立宣言》的起草者:托瑪斯·傑弗遜 (Thomas Jefferson) 任期:1801年-1809年 民主共和黨
第四任 美國憲法的奠基人:詹姆斯·麥迪遜 (James Madison) 任期:1809年-1817年 民主共和黨
第五任 「 門羅主義」的創始人:詹姆斯·門羅 (James Monroe) 任期:1817年-1825年 民主共和黨
第六任 能乾的外交官:約翰·昆西·亞當斯 (John Quincy Adams) 任期:1825年-1829年 人稱「小亞當斯」,父親是第二任美國總統,和父親是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對父子檔總統。民主共和黨
第七任 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總統:安德魯·傑克遜 (Adrew Jackson) 任期:1829年-1837年 民主黨
第八任 第一個立國後出生的總統:馬丁·范布倫 (Martin Van Buren) 任期:1837年-1841年 民主黨
第九任 任職期最短的總統:威廉·亨利·哈里森 (William Henry Harrison) 任期:1841年 上任一個月後便死在任期內,其孫為第23任美國總統。 輝格黨
第十任 第一個由副總統接任的總統,也是第一個和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的總統:約翰·泰勒 (John Tyler) 任期: 1841年-1845年 輝格黨
第十一任 第一位「黑馬」總統: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 (James Knox Polk) 任期:1845年-1849年 民主黨
第十二任 第一位職業軍人出身的總統:扎卡里·泰勒 (Zachary Taylor) 任期:1849年-1850年 死於任內 輝格黨
第十三任 在奴隸制問題上不得人心的總統:米勒德·菲爾莫爾 (Millard Fillmore) 任期:1850年-1853年 輝格黨
第十四任 聲望很低的總統:福蘭克林·皮爾斯 (Franklin Pierce) 任期: 1853年-1857年 民主黨
第十五任 獨身的總統:詹姆斯·布坎南 (James Buchanan) 1857年-1861年 民主黨
第十六任 偉大的民主主義者:亞伯拉罕·林肯 (Abraham Lincoln) 共和黨 1861年-1865年 在任內被暗殺致死
第十七任 險遭彈劾的總統:安德魯·約翰遜 (Andrew Johnson) 民主黨 1865年-1869年 任內曾遭國會的彈劾動議,以一票之差沒有通過
第十八任 第一個西點軍校畢業的軍人總統:尤里西斯·辛普森·格蘭特 (Ulysses Simpson Grant) 共和黨 1869年-1877年
第十九任 通過幕後交易上台的總統:拉瑟福德·B·海斯 (Rutherford B. Hays) 共和黨 1877年-1881年
第二十任 第二位被暗殺的總統:詹姆斯·加菲爾德 (James Garfield) 共和黨 1881年 上任半年後被暗殺,死於任內
第二十一任 上台前資歷最淺的總統:切斯特·A·阿瑟 (Chester A. Arthur) 共和黨 1881年-1885年
第二十二任 唯一兩次任期不相連的總統:格羅弗·克利夫蘭 (Stephen Grover Cleveland) 民主黨 1885年-1889年
第二十三任 首屈一指的演說家:本傑明·哈里森 (Benjamin Harrison) 共和黨 1889年-1893年 祖父是第9任美國總統
第二十四任 格羅弗·克利夫蘭 (Stephen Grover Cleveland) 民主黨 1893年-1897年 曾經擔任第22任美國總統,落選一屆後再度競選成功
第二十五任 推廣擴張主義的急先鋒:威廉·麥金萊 (William McKinley) 共和黨 1897年-1901年 任內遇刺身亡
第二十六任 西奧多·羅斯福 (Theodore Roosevelt) 共和黨 1901年-1909年
第二十七任 「金元外交」的推行者:威廉·霍華德·塔夫脫 (William Howard Taft) 共和黨 1909年-1913年
第二十八任 唯一獲得政治博士學位的總統:伍德羅·威爾遜 (Woodrow Wilson) 民主黨 1913年-1921年
第二十九任 被後人稱為「最糟糕」的總統:沃倫·G·哈定 (Warren G. Harding) 共和黨 1921年-1923年 在任內過世
第三十任 信仰「無為而治」的總統:卡爾文·柯立芝 (Calvin Coolidge) 共和黨 1923年-1929年
第三十一任 陷入大蕭條困境的總統:赫伯特·胡佛 (Herbert Hoover) 共和黨 1929年-1933年
第三十二任 唯一四次連任的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民主黨 1933年-1945年 任期最長的美國總統,連任四屆,最後於任內過世
第三十三任 下令使用原子彈的總統:哈利·S·杜魯門 (Harry S. Truman) 民主黨 1945年-1953年
第三十四任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軍功彪炳的總統:德懷特·D·艾森豪威爾 (Dwight D. Eisenhower) 共和黨 1953年-1961年
第三十五任 被刺留下迷團的總統:約翰·F·肯尼迪 (John F. Kennedy) 民主黨 1961年-1963年 任內被暗殺
第三十六任 在飛機上宣誓就職的總統:林登·約翰遜 (Lyndon Johnson) 民主黨 1963年-1969年
第三十七任 第一位辭職的總統:理查德·尼克松 (Richard Nixon) 共和黨 1969年-1974年 任內因水門事件而辭職
第三十八任 未經選舉程序進入白宮的總統:傑拉爾德·福特 (Gerald Ford) 共和黨 1974年-1977年 唯一一名未經選舉就接任副總統,然後接任總統的人
第三十九任 自稱為「善良老百姓」的總統:吉米·卡特 (Jimmy Carter) 民主黨 1977年-1981年
第四十任 從影壇步入政界的總統:羅納德·里根 (Ronald Reagan) 共和黨 1981年-1989年
第四十一任 喬治·H·W·布希 (George H.W. Bush) 共和黨 1989年-1993年 其長子是第43任美國總統
第四十二任 任內有丑聞的總統:比爾·柯林頓 (Bill Clinton) 民主黨 1993年-2001年 任內國會曾提起彈劾動議,但未獲通過
第四十三任 喬治·沃克·布希 (George W. Bush) 共和黨 2001年-2009年 父親是第41任美國總統
第四十四任 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民主黨 2009年 - - 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
D. 美國歷屆總統簡介,請將比較著名的幾個詳細介紹下
在網路上查有,希望你採納。(我查過了)你把他縮一下就行。
E. 急需美國總統肯尼迪的一個英文簡介
肯尼迪有幾個突出貢獻
禁止核試驗條約
Troubled by the long-term dangers of radioactive contamination and nuclear weapons proliferation, Kennedy pushed for the adoption of a Limited or Partial Test Ban Treaty, which prohibited atomic testing on the ground, in the atmosphere, or underwater, but did not prohibit testing undergrou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Soviet Union were the initial signatories to the treaty. Kennedy signed the treaty into law in August 1963.
古巴導彈危機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began on October 14, 1962, when American U-2 CIA spy planes took photographs of a Soviet intermediate-range ballistic missile site under construction in Cuba. The photos were shown to Kennedy on October 16, 1962. The United States would soon be posed with a serious nuclear threat. Kennedy faced a dilemma: if the U.S. attacked the sites, it might lead to nuclear war with the U.S.S.R., but if the U.S. did nothing, it would enre the threat of nuclear weapons being launched from close range. Because the weapons were in such proximity, the U.S. might have been unable to retaliate if they were launched pre-emptively. Another consideration was that the U.S. would appear to the world as weak in its own hemisphere.
Many military officials and cabinet members pressed for an air assault on the missile sites, but Kennedy ordered a naval quarantine in which the U.S. Navy inspected all ships arriving in Cuba. He began negotiations with the Soviets and ordered the Soviets to remove all defensive material that was being built on Cuba. Without doing so, the Soviet and Cuban peoples would face naval quarantine. A week later, he and Soviet Premier Nikita Khrushchev reached a basically cordial, lasting agreement. Khrushchev agreed to remove the missiles subject to U.N. inspections if the U.S. publicly promised never to invade Cuba and quietly removed US missiles stationed in Turkey. Following this crisis, which brought the world closer to nuclear war than at any point before or since, Kennedy was more cautious in confronting the Soviet Union.
對越南的政策,
The extent of Kennedy's involvement in Vietnam remained classified until the release of the Pentagon Papers in 1971.In Southeast Asia, Kennedy followed Eisenhower's lead by using limited military action as early as 1961 to fight the Communist forces led by Ho Chi Minh. Proclaiming a fight against the spread of Communism, Kennedy enacted policies providing political, economic, and military support for the unstable French-installed South Vietnamese government, which included sending 16,000 military advisors and U.S. Special Forces to the area. Kennedy also authorized the use of free-fire zones, napalm, defoliants, and jet planes. U.S. involvement in the area escalated until Lyndon Johnson, his successor, directly deployed regular U.S. forces for fighting the Vietnam War.
By July 1963, Kennedy faced a crisis in Vietnam: despite increased U.S. support, the South Vietnamese military was only marginally effective against pro-Communist Viet Minh and Viet Cong forces. Regarding Ngo Dinh Diem, the Roman Catholic President of South Vietnam, as insufficiently anti-Communist, the U.S. gave secret assurances of non-interference for an impending coup d'état.On November 1, 1963, South Vietnamese generals overthrew the Diem government, arresting and soon killing Diem (though the circumstances of his death were obfuscated).Kennedy sanctioned Diem's overthrow.One reason to support the coup was a fear that Diem might negotiate a neutralist coalition government which included Communists, as had occurred in Laos in 1962. Dean Rusk, Secretary of State, remarked "This kind of neutralism…is tantamount to surrender."
Kennedy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U.S. military in Vietnam from 800 to 16,300. It remains a point of some controversy among historians whether or not Vietnam would have escalated to the point it did had Kennedy served out his full term and been re-elected in 1964.[35] Fueling the debate are statements made by Kennedy and Johnson's Secretary of Defense Robert McNamara that Kennedy was strongly considering pulling out of Vietnam after the 1964 election. In the film "The Fog of War", not only does McNamara say this, but a tape recording of Lyndon Johnson confirms that Kennedy was planning to withdraw from Vietnam, a position Johnson states he strongly disapproved of.Additional evidence is Kennedy's National Security Action Memoranm (NSAM) 263, dated October 11, 1963, which ordered withdrawal of 1,000 military personnel by the end of 1963.Nevertheless, given the stated reason for the overthrow of the Diem government, such action would have been a policy reversal, but Kennedy was generally moving in a less hawkish direction in the Cold War since his acclaimed speech about World Peace at American University the previous June 10, 1963.
After Kennedy's assassination, new President Lyndon B. Johnson immediately reversed his predecessor's order to withdraw 1,000 military personnel by the end of 1963 with his own NSAM 273 on November 26, 1963
對公民權利的政策也深深影響著美國
The turbulent end of state-sanctioned racial discrimination was one of the most pressing domestic issues of Kennedy's era. The United States Supreme Court had ruled in 1954 in Brown v. Board of Ecation that racial segregation in public schools was unconstitutional. However, many schools, especially in southern states, did not obey the Supreme Court's judgment. Segregation on buses, in restaurants, movie theaters, bathrooms, and other public places remained. Kennedy supported racial integration and civil rights, and ring the 1960 campaign he telephoned Coretta Scott King, wife of the jailed Reverend Martin Luther King, Jr., which perhaps drew some additional black support to his candidacy. John and Robert Kennedy's intervention secured the early release of King from jail.
In 1962, James Meredith tried to enroll at the 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 but he was prevented from doing so by white students. Kennedy responded by sending some 400 federal marshals and 3,000 troops to ensure that Meredith could enroll in his first class. Kennedy also assigned federal marshals to protect Freedom Riders.
As President, Kennedy initially believed the grassroots movement for civil rights would only anger many Southern whites and make it even more difficult to pass civil rights laws through Congress, which was dominated by conservative Southern Democrats, and he distanced himself from it. As a result, many civil rights leaders viewed Kennedy as unsupportive of their efforts.
On June 11, 1963, President Kennedy intervened when Alabama Governor George Wallace blocked the doorway to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to stop two African American students, Vivian Malone and James Hood, from enrolling. George Wallace moved aside after being confronted by federal marshals, Deputy Attorney General Nicholas Katzenbach and the Alabama National Guard. That evening Kennedy gave his famous civil rights address on national television and radio. Kennedy proposed what would become the Civil Rights Act of 1964.
Kennedy signed the executive order creating the Presidential Commission on the Status of Women in 1961.Commission statistics revealed that women were also experiencing discrimination. Their final report documenting legal and cultural barriers was issued in October 1963, a month before Kennedy's assassination
最重要的政策就是太空計劃
Kennedy was eager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lead the way in the space race. Sergei Khrushchev says Kennedy approached his father, Nikita, twice about a "joint venture" in space exploration—in June 1961 and autumn 1963. On the first occasion, the Soviet Union was far ahead of America in terms of space technology. Kennedy first announced the goal for landing a man on the Moon in speaking to a Joint Session of Congress on May 25, 1961, saying
"First, I believe that this nation should commit itself to achieving the goal, before this decade is out, of landing a man on the Moon and returning him back safely to the earth. No single space project in this period will be more impressive to mankind, or more important for the long-range exploration of space; and none will be so difficult or expensive to accomplish."
Kennedy later made a speech at Rice University on September 12, 1962, in which he said
"No nation which expects to be the leader of other nations can expect to stay behind in this race for space."
and
"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in this decade and do the other things, not because they are easy, but because they are hard."
On the second approach to Khrushchev, the Ukrainian was persuaded that cost-sharing was beneficial and American space technology was forging ahead. The U.S. had launched a geostationary satellite and Kennedy had asked Congress to approve more than $25 billion for the Apollo Project.
Khrushchev agreed to a joint venture in late 1963, but Kennedy was assassinated before the agreement could be formalized. On July 20, 1969, almost six years after JFK's death, Project Apollo's goal was finally realized when men landed on the Moon.
F. 美國歷屆總統的簡介
1.喬治·華盛頓 George Washington (1789—1797)
美國開國元勛,領導美國人民贏得獨立,制訂憲法,創建國家,擔任首任總統,公眾尊稱他為「國父」、「摩西第二」。
2.約翰·亞當斯 John Adams (1797—1801)
極力贊成13州宣布獨立,並積極參與起草和領導辯論而通過獨立宣言,公眾尊稱他為「獨立擎天柱」、「革命建築師」。
3.托馬斯·傑弗遜 Thomas Jefferson (1801—1809)
他參與起草獨立宣言,當選總統之後,堅信個人權力和自由,把民主政治向前推進一大步,公眾尊稱他為「革命鬥士」、「民主巨擘」。
4.詹姆斯·麥迪遜 James Madison (1809—1817)
他對憲法制定、通過、批准盡力最多,公眾尊稱他為「憲法之父」。
5.詹姆斯·門羅 James Monroe (1817—1825)
他是革命戰爭年代最後一位任總統的人,人們尊稱他為「革命先賢最後一人」。
6.約翰·昆西·亞當斯 John Quincy Adams (1825—1829)
他是一個道德和生活都很嚴謹的人,人們稱其為「清教徒」。
7.安德魯·傑克遜 Andrew Jackson (1829—1837)
他在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在新奧爾良之役打敗英軍,成為舉國聞名的英雄,當選總統後,具有領袖魅力,深受人民愛戴,被公眾尊稱為「老英雄」和「人民的總統」。
8.馬丁·范布倫 Martin Van Buren (1837—1841)
他從當紐約州長到協助傑克遜當選總統並出任國務卿,進而當副總統、總統,人稱「小大人物」(身高1.67米左右)、「老練政客」。
9.威廉·亨利·哈里森 William H. Harrison (1841)
1811年,他在印第安納州打敗肖尼印第安人,人稱「提帕卡農英雄」。他不久即患肺炎,在他宣誓就職後1個月即告去世
10.約翰·泰勒 John Tyler (1841—1845)
11. 詹姆斯·K·波爾克 James K. Polk (1845—1849)
他是美國政治歷史上第一匹「黑馬」總統候選人,任職期間孜孜不倦,人稱「黑馬波爾克」、「辛苦工作的波爾克」。
12. 扎卡里·泰勒 Zachary Taylor (1949—1850)
他軍旅生涯40年,屢建奇功,人稱他當總統「老粗而管用」。
13.米勒德·菲爾莫爾 Millard Fillmore (1850—1853)
14.富蘭克林·皮爾斯 Franklin Pierce (1853—1857)
他因容貌英俊,被人稱為「美男子富蘭克林」。
15.詹姆斯·布坎南 James Buchanan (1857—1861)
他終生未娶,人稱「老光棍」。
16.亞伯拉罕·林肯 Abraham Lincoln (1861—1865)
他不矯揉造作,說話、辦事老實。1863年發布奴隸解放令,公眾尊稱他為「誠實的老亞伯」和「偉大的解放者」。他在連任期內遇刺身亡
17.安德魯·約翰遜 Andrew Johnson (1865—1869)
18.尤利塞斯·S·格蘭特 Ulysses S. Grant (1869—1877)
每戰必勝,公眾稱他為「無敵尤利西斯」,又因他接受李將軍投降,結束4年內戰,被稱為「阿波麥托克斯英雄」。
19.拉瑟福德·B·海斯 Rutherford B. Hayes (1877—1881)
內戰期間,他表現勇敢,數次受傷,人稱「勇敢的拉塞福德」。
20.詹姆斯·A·加菲爾德 James A. Garfield (1881)
他遵母命奮發讀書當了總統,人稱「運河少年郎總統」。於1881年7月2日被一位曾經申請領事職務未獲批準的失業者吉托開槍擊中,同年9月去世。
21.切斯特·A·阿瑟 Chester A. Arthur (1881—1885)
任內款待賓客有術,被華府社交界稱為「好客巨子」。
22.格羅弗·克利夫蘭 Grover Cleveland (1885—1889)
他公、私均極誠實,人稱「好人格羅夫」,又因在第一任4年行使414次否決權,超過從華盛頓到阿瑟21位前總統行使總和的兩倍有餘,人們戲稱他為「否決總統」。
23.本傑明·哈里森 (1889—1893)
他因維護退伍軍人權益而獲「軍人之友」的美稱。
24.格羅弗·克利夫蘭 Grover Cleveland (1893—1897)
25.威廉·麥金萊 William McKinley (1897—1901)
他在總統任期間,使經濟復甦,國家繁榮,工人收入增加,人稱他為「繁榮的先驅」和「工人的最佳友人」。次年他出席泛美博覽會時,遭到一個名叫喬爾戈什的無政府主義者的槍擊,於同年去世。
26.西奧多·羅斯福 Theodore Roosevelt (1901—1909)
他因美西戰爭戰功卓著,而獲稱「聖胡安山英雄」。
27.威廉·H·塔夫脫 William H. Taft (1909—1913)
他是個笑口常開,跟誰都要好的人,人們稱他為「微笑的比爾」
28.伍德羅·威爾遜 Woodrow Wilson (1913—1921)
他是美國惟一一位學者從政、競選總統的人,他提出的「新自由」經濟計劃,恢復競爭,贏得人們歡心,後稱他為「學者從政」和「人民總統」。
29.沃倫·G·哈定 Warren G. Harding (1921—1923)
他作風平易近人,被稱為「逢人便攀談的人」。於1923年病逝。
30.卡爾文·柯立芝 Calvin Coolidge (1923—1929)
他因謹言慎行而被稱為「謹言慎行的卡爾」。
31.赫伯特·C·胡弗 Herbert Hoover (1929—1933)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從事國際救濟工作卓有成效,被稱為「偉大的人道主義者」。
32.富蘭克林·羅斯福 Franklin D. Roosevelt (1933—1945)
小羅斯福, 他因領導第二次世界大戰取得勝利,被稱為「贏得戰爭的總統」。羅斯福第3次連任美國總統,1944年他再次獲勝,成為美國歷史上惟一連續4次當選的總統。同年4月,他因中風而去世。
33.哈里·S·杜魯門 Harry S. Truman (1945—1953)
他發表杜魯門主義,面對危機從不退縮,被稱為「美國最偉大的平民總統」。
34.德懷特·D·艾森豪威爾 Dwight D. Eisenhower (1953—1961)
他是五星上將,二戰英雄,人稱「高聳雲霄的艾森豪威爾」
35.約翰·F·肯尼迪 John F. Kennedy (1961—1963)
他當選總統後成功解決了古巴導彈危機,被稱為「60年代風雲人物」和「林肯之後最年輕、最機智、最具領袖魅力、死後最受懷念的總統」。於1963年遇刺身亡
36.林登·B·約翰遜 Lyndon B. Johnson (1963—1969)
他被人稱為「精力充沛的得克薩斯人」。
37.理查德·M·尼克松 Richard M. Nixon (1969—1974)
他推動對蘇緩和,同中國關系正常化,人稱「最有爭議,最善於自我宣傳,最難捉摸的總統」。
38.傑拉爾德·R·福特 Gerald R. Ford (1974—1977)
他為人誠實體貼,被稱為「好好先生」,又因他當副總統和總統都不是競選的,又稱「意外副總統和意外總統」。
39.吉米·卡特 Jimmy Carter (1977—1981)
他被稱為「讀書最勤,品行端莊,誠實無欺的總統」。
40.羅納德·里根 Ronald Reagan (1981—1989)
1981年他就職時70歲,人稱「年齡最大的總統」。
41.喬治·布希 George Bush (1989—1993)
他獲稱為「最有外交經驗的總統」。
42.比爾·柯林頓 Bill Clinton (1993—2000)
他喜歡折哀,不喜歡對抗,遇事繞圈子,使對方捉摸不透,被稱為「圓滑的比爾」、「惟一歷經四門(白水門、奶媽門、差旅門、州警門)而屹立不動」,最終因「拉鏈門及斯塔爾門而倒霉的總統」。
43.喬治 布希 George W. Bush Jr. (2000-)
小布希,他是一位遭到大毀大譽的人物,有人贊美他是「堅定有力的反恐鬥士」,有人指責他是「只會蠻乾的牛仔」。(我來加一句,戰爭總統.)
-------------------------
四位總統被暗殺:
亞伯拉罕·林肯 Abraham Lincoln (1865),
詹姆斯·A·加菲爾德 James Garfield (1881)
威廉·麥金萊William McKinley (1901)
約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 (1963)。
四位總統任職其間病故:
威廉·亨利·哈里森 William H. Harrison (1841)
扎卡里·泰勒Zachary Taylor (1850)
沃倫·G·哈定Warren G. Harding (1923)
富蘭克林·D·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1945)。
五位總統任職其間曾經被刺但倖免於難:
安德魯·傑克遜Andrew Jackson (1835)
富蘭克林·D·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 (1933)
哈里·S·杜魯門Harry Truman (1950)
傑拉爾德·R·福特Gerald R. Ford (1975)
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 (1981)
三位總統被彈劾或罷免:
安德魯·約翰遜Andrew Johnson ( 1868 年受眾議院彈劾,在參議院未通過,繼續任職),
尼可松 Richard Nixon ( 1974 年辭職),
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 ( 1998年受眾議院彈劾,1999年在參議院未通過,繼續任職 )。
約翰·昆西·亞當斯 John Quincy Adams 是唯一一位卸任後當選眾議院議員的總統。
安德魯·約翰遜 Andrew Johnson 是唯一一位卸任後當選參議院議員的總統。
格羅弗·克利夫蘭 Grover Cleveland 是唯一一位在職其間結婚的總統。並且是唯一非連任當選兩次的總統。
本傑明·哈里森 Benjamin Harrison 是唯一一位祖父也是總統的總統。
42歲的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是美國歷史上當選時最年輕的總統 。
威廉·H·塔夫脫 William H. Taft 是唯一一位卸任後在聯邦最高法院任職的總統 。
德懷特·D·艾森豪威爾Eisenhower是第一位就職典禮通過電視轉播的美國總統 。
約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 總統任職六天後第一個通過電視現場直播舉行記者招待會 。
69歲當選的羅納德·里根 Ronald Reagan 是美國歷史上任職時年齡最大的總統並且是唯一演員出身的總統 。
G. 歷屆美國總統一覽表
截止2019年3月,美國歷史上共有45位總統,情況如下:
1、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1789年4月30日—1797年3月4日
2、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1797年3月4日—1801年3月4日
3、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1801年3月4日—1809年3月4日
4、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1809年3月4日—1817年3月4日
5、詹姆斯·門羅(James Monroe)1817年3月4日—1825年3月4日
6、約翰·昆西·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1825年3月4日—1829年3月4日
7、安德魯·傑克遜(Andrew Jackson)1829年3月4日—1837年3月4日
8、馬丁·范布倫(Martin van Buren)1837年3月4日—1841年3月4日
9、威廉·亨利·哈里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1841年3月4日—1841年4月4日
10、約翰·泰勒(John Tyler)1841年4月4日—1845年3月4日
11、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James Knox Polk)1845年3月4日—1849年3月4日
12、扎卡里·泰勒(Zachary Taylor),1848 年6 月7 日-1848 年8 月9 日
13、米勒德·菲爾莫爾(Millard Fillmore)1850年3月4日—1853年3月4日
14、福蘭克林·皮爾斯(Franklin Pierce)1853年3月4日—1857年3月4日
15、詹姆斯·布坎南(James Buchanan)1857年3月4日—1861年3月4日
16、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61年3月4日—1865年4月15日
17、安德魯·約翰遜(Andrew Johnson)1865年4月15日—1869年3月4日
18、尤里西斯·格蘭特(Ulysses Grant)1869年3月4日—1877年3月4日
19、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Rutherford B. Hays)1877年3月4日—1881年3月4日
20、詹姆斯·加菲爾德(James Garfield)1881年3月4日—1881年9月19日
21、切斯特·艾倫·阿瑟(Chester A.Arthur)1881年9月19日—1885年3月4日
22、格羅佛·克利夫蘭(Stephen Grover Cleveland)1885年3月4日—1889年3月4日
23、本傑明·哈里森(Benjamin Harrison)1889年3月4日—1893年3月4日
24、格羅佛·克利夫蘭(Stephen Grover Cleveland)1893年3月4日—1897年3月4日
25、威廉·麥金利(William McKinley)1897年3月4日—1901年9月14日
26、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1901年9月14日—1909年3月4日
27、威廉·霍華德·塔夫脫(William Howard Taft)1909年3月4日—1913年3月4日
28、伍德羅·威爾遜(Thomas Woodrow Wilson)1913年3月4日—1921年3月4日
29、沃倫·甘梅利爾·哈定(Warren Gamaliel Harding)1921年3月4日—1923年8月2日
30、卡爾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1923年8月2日—1929年3月4日
31、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1929年3月4日—1933年3月4日
32、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1933年3月4日—1945年4月12日
33、哈里·S·杜魯門(Harry S.Truman)1945年4月12日—1953年1月20日 民主黨
34、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Dwight D.Eisenhower)1953年1月20日—1961年1月20日
35、約翰·肯尼迪(John F.Kennedy)1961年1月20日—1963年11月22日
36、林登·約翰遜(Lyndon Johnson)1963年11月22日—1969年1月20日
37、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1969年1月20日—1974年8月9日
38、傑拉爾德·福特(Gerald Ford)1974年8月9日—1977年1月20日
39、吉米·卡特(Jimmy Carter)1977年1月20日—1981年1月20日
40、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1981年1月20日—1989年1月20日
41、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1989年1月20日—1993年1月20日
42、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1993年1月20日—2001年1月20日
43、喬治·沃克·布希(George W Bush)2001年1月20日—2009年1月20日
44、貝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2009年1月20日—2017年1月20日
45、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2017年1月20日—今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美國總統 (美利堅合眾國國家元首)
H. 美國的歷屆總統及其簡介
任次
任職時間
頭像
總統姓名
所屬黨派
備 注
1
1789~1797年
喬治·華盛頓
(George Washington)
2
1797~1800年
約翰·亞當斯
(John Adams)
聯邦黨
3
1801~1808年
托瑪斯·傑弗遜
(Thomas Jefferson)
民主共和黨
即民主黨的前身
4
1809~1816年
詹姆斯·麥迪遜
(James Madison)
民主共和黨
即民主黨的前身
5
1817~1824年
詹姆斯·門羅
(James Monroe)
民主共和黨
即民主黨的前身
6
1825~1828年
約翰·昆西·亞當斯
(John Quincy Adams)
民主共和黨
即民主黨的前身;
是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之子。
7
1829~1836年
安德魯·傑克遜
(Adrew Jackson)
民主黨
8
1837~1840年
馬丁·范布倫
(Martin VanBuren)
民主黨
9
1841年
威廉·哈里森
(William Harrison)
輝格黨
1841年4月病死,由副總統泰勒繼任。
10
1841~1844年
約翰·泰勒
(John Tyler)
輝格黨
11
1845~1848年
詹姆斯·波爾克
(James Polk)
民主黨
12
1849~1850年
扎卡里·泰勒
(Zachary Taylor)
輝格黨
1850年7月病死,由副總統菲爾莫爾繼任。
13
1850~1852年
米勒德·菲爾莫爾
(Millard Fillmore)
輝格黨
14
1853~1856年
福蘭克林·皮爾斯
(Franklin Pierce)
民主黨
15
1857~1860年
詹姆斯·布坎南
(James Buchanan)
民主黨
16
1861~1865年
亞伯拉罕·林肯
(Abraham Lincoln)
共和黨
1865年4月遇刺身亡,由副總統約翰遜繼任。
17
1865~1868年
安德魯·約翰遜
(Andrew Johnson)
共和黨
18
1869~1876年
尤里塞斯·格蘭特
(Ulysses Grant)
共和黨
19
1877~1880年
拉瑟福德·海斯
(Rutherford Hayes)
共和黨
20
1881年
詹姆斯·加菲爾德
(James Garfield)
共和黨
1881年9月遇刺身亡,由副總統阿瑟繼任。
21
1881~1884年
切斯特·阿瑟
(Chester Arthur)
共和黨
22
1885~1888年
格羅弗·克利夫蘭
(Grover Cleveland)
民主黨
23
1889~1892年
本傑明·哈里森
(Benjemin Harrison)
共和黨
是1841年任總統的威廉·哈里森的孫子。
24
1893~1896年
格羅弗·克利夫蘭
(Grover Cleveland)
民主黨
25
1897~1901年
威廉·麥金萊
(William McKinley)
共和黨
1901年9月遇刺身亡,由副總統羅斯福繼任。
26
1901~1908年
西奧多·羅斯福
(Theodore Roosevelt)
共和黨
27
1909~1912年
威廉·塔夫脫
(William Taft)
共和黨
28
1913~1920年
伍德羅·威爾遜
(Woodrow Wilson)
民主黨
29
1921~1923年
沃倫·哈定
(Warren Harding)
共和黨
1923年8月病死,由副總統柯立芝繼任。
30
1923~1928年
卡爾文·柯立芝
(Calvin Coolidge)
共和黨
31
1929~1932年
赫伯特·胡佛
(Herbert Hoover)
共和黨
32
1933~1945年
富蘭克林·羅斯福
(Franklin Roosevelt)
民主黨
1945年4月病死,由副總統杜魯門繼任。
是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遠親。
33
1945~1952年
哈利·S·杜魯門
(Harry S. Truman)
民主黨
34
1953~1961年
德懷特·艾森豪威爾
(Dwight Eisenhower)
共和黨
35
1961~1963年
約翰·肯尼迪
(John Kennedy)
民主黨
1963年11月遇刺身亡,由副總統約翰遜繼任。
36
1963~1968年
林登·約翰遜
(Lyndon Johnson)
民主黨
37
1969~1974年
理查德·尼克松
(Richard Nixon)
共和黨
1974年8月因水門事件辭職。
38
1974~1976年
傑拉爾德·福特
(Gerald Ford)
共和黨
尼克松因水門事件辭職後,福特繼任為總統。
39
1977~1980年
吉米·卡特
(Jimmy Carter)
民主黨
40
1981~1988年
羅納德·里根
(Ronald Reagan)
共和黨
41
1989~1992年
喬治·布希
(George Bush)
共和黨
42
1993~2000年
比爾·柯林頓
(Bill Clinton)
民主黨
43
2001~2009年
喬治·沃克·布希
(George Walker Bush)
共和黨
是第41屆總統喬治·布希之子。
44
2009~
貝拉克·奧巴馬
(Barack Obama)
民主黨
美國歷史上首位非洲裔總統
I. 求美國歷代總統的英文名字
1.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1789—1797)美國開國元勛,領導美國人民贏得獨立,制訂憲法,創建國家,擔任首任總統,公眾尊稱他為「國父」、「摩西第二」。 2.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1797—1801)極力贊成13州宣布獨立,並積極參與起草和領導辯論而通過獨立宣言,公眾尊稱他為「獨立擎天柱」、「革命建築師」。 3.托馬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1801—1809)他參與起草獨立宣言,當選總統之後,堅信個人權力和自由,把民主政治向前推進一大步,公眾尊稱他為「革命鬥士」、「民主巨擘」。 4.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1809—1817)他對憲法制定、通過、批准盡力最多,公眾尊稱他為「憲法之父」。 5.詹姆斯·門羅James Monroe(1817—1825)他是革命戰爭年代最後一位任總統的人,人們尊稱他為「革命先賢最後一人」。 6.約翰·昆西·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1825—1829)他是一個道德和生活都很嚴謹的人,人們稱其為「清教徒」。 7.安德魯·傑克遜Andrew Jackson (1829—1837)他在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在新奧爾良之役打敗英軍,成為舉國聞名的英雄,當選總統後,具有領袖魅力,深受人民愛戴,被公眾尊稱為「老英雄」和「人民的總統」。 8.馬丁·范布倫Martin Van Buren(1837—1841)他從當紐約州長到協助傑克遜當選總統並出任國務卿,進而當副總統、總統,人稱「小大人物」(身高1.67米左右)、「老練政客」。 9.威廉·亨利·哈里森William H. Harrison(1841) 1811年,他在印第安納州打敗肖尼印第安人,人稱「提帕卡農英雄」。他不久即患肺炎,在他宣誓就職後1個月即告去世 10.約翰·泰勒John Tyler (1841—1845) 11.詹姆斯·K·波爾克James K. Polk(1845—1849)他是美國政治歷史上第一匹「黑馬」總統候選人,任職期間孜孜不倦,人稱「黑馬波爾克」、「辛苦工作的波爾克」。 12.扎卡里·泰勒Zachary Taylor(1949—1850)他軍旅生涯40年,屢建奇功,人稱他當總統「老粗而管用」。 13.米勒德·菲爾莫爾Millard Fillmore (1850—1853) 14.富蘭克林·皮爾斯Franklin Pierce (1853—1857)他因容貌英俊,被人稱為「美男子富蘭克林」。 15.詹姆斯·布坎南James Buchanan (1857—1861)他終生未娶,人稱「老光棍」。 16.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 (1861—1865)他不矯揉造作,說話、辦事老實。1863年發布奴隸解放令,公眾尊稱他為「誠實的老亞伯」和「偉大的解放者」。他在連任期內遇刺身亡 17.安德魯·約翰遜Andrew Johnson (1865—1869) 18.尤利塞斯·S·格蘭特Ulysses S. Grant(1869—1877)每戰必勝,公眾稱他為「無敵尤利西斯」,又因他接受李將軍投降,結束4年內戰,被稱為「阿波麥托克斯英雄」。 19.拉瑟福德·B·海斯Rutherford B. Hayes (1877—1881)內戰期間,他表現勇敢,數次受傷,人稱「勇敢的拉塞福德」。 20.詹姆斯·A·加菲爾德James A. Garfield (1881)他遵母命奮發讀書當了總統,人稱「運河少年郎總統」。於1881年7月2日被一位曾經申請領事職務未獲批準的失業者吉托開槍擊中,同年9月去世。 21.切斯特·A·阿瑟Chester A. Arthur (1881—1885)任內款待賓客有術,被華府社交界稱為「好客巨子」。 22.格羅弗·克利夫蘭Grover Cleveland (1885—1889)他公、私均極誠實,人稱「好人格羅夫」,又因在第一任4年行使414次否決權,超過從華盛頓到阿瑟21位前總統行使總和的兩倍有餘,人們戲稱他為「否決總統」。 23.本傑明·哈里森(1889—1893)他因維護退伍軍人權益而獲「軍人之友」的美稱。 24.格羅弗·克利夫蘭Grover Cleveland (1893—1897) 25.威廉·麥金萊William McKinley(1897—1901)他在總統任期間,使經濟復甦,國家繁榮,工人收入增加,人稱他為「繁榮的先驅」和「工人的最佳友人」。次年他出席泛美博覽會時,遭到一個名叫喬爾戈什的無政府主義者的槍擊,於同年去世。 26.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1901—1909)他因美西戰爭戰功卓著,而獲稱「聖胡安山英雄」。 27.威廉·H·塔夫脫William H. Taft(1909—1913)他是個笑口常開,跟誰都要好的人,人們稱他為「微笑的比爾」 28.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1913—1921)他是美國惟一一位學者從政、競選總統的人,他提出的「新自由」經濟計劃,恢復競爭,贏得人們歡心,後稱他為「學者從政」和「人民總統」。 29.沃倫·G·哈定Warren G. Harding(1921—1923)他作風平易近人,被稱為「逢人便攀談的人」。於1923年病逝。 30.卡爾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1923—1929)他因謹言慎行而被稱為「謹言慎行的卡爾」。 31.赫伯特·C·胡弗Herbert Hoover (1929—1933)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從事國際救濟工作卓有成效,被稱為「偉大的人道主義者」。 32.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1933—1945)小羅斯福, 他因領導第二次世界大戰取得勝利,被稱為「贏得戰爭的總統」。羅斯福第3次連任美國總統,1944年他再次獲勝,成為美國歷史上惟一連續4次當選的總統。同年4月,他因中風而去世。 33.哈里·S·杜魯門Harry S. Truman(1945—1953)他發表杜魯門主義,面對危機從不退縮,被稱為「美國最偉大的平民總統」。 34.德懷特·D·艾森豪威爾Dwight D. Eisenhower(1953—1961)他是五星上將,二戰英雄,人稱「高聳雲霄的艾森豪威爾」 35.約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1961—1963)他當選總統後成功解決了古巴導彈危機,被稱為「60年代風雲人物」和「林肯之後最年輕、最機智、最具領袖魅力、死後最受懷念的總統」。於1963年遇刺身亡 36.林登·B·約翰遜Lyndon B. Johnson (1963—1969)他被人稱為「精力充沛的得克薩斯人」。 37.理查德·M·尼克松Richard M. Nixon (1969—1974)他推動對蘇緩和,同中國關系正常化,人稱「最有爭議,最善於自我宣傳,最難捉摸的總統」。 38.傑拉爾德·R·福特Gerald R. Ford (1974—1977)他為人誠實體貼,被稱為「好好先生」,又因他當副總統和總統都不是競選的,又稱「意外副總統和意外總統」。 39.吉米·卡特Jimmy Carter (1977—1981)他被稱為「讀書最勤,品行端莊,誠實無欺的總統」。 40.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 (1981—1989) 1981年他就職時70歲,人稱「年齡最大的總統」。 41.喬治·布希George Bush (1989—1993)他獲稱為「最有外交經驗的總統」。 42.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 (1993—2000)他喜歡折哀,不喜歡對抗,遇事繞圈子,使對方捉摸不透,被稱為「圓滑的比爾」、「惟一歷經四門(白水門、奶媽門、差旅門、州警門)而屹立不動」,最終因「拉鏈門及斯塔爾門而倒霉的總統」。 43.喬治 布希George W. Bush Jr.(2000-)小布希,他是一位遭到大毀大譽的人物,有人贊美他是「堅定有力的反恐鬥士」,有人指責他是「只會蠻乾的牛仔」。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