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自己英語閱讀
Ⅰ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英語閱讀
現在,小學生開始學習英語的時間越來越早,但是,由於許多孩子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覺得學英語太枯燥、太難,導致對英語學習產生厭煩甚至畏懼心理。而且許多小學生學英語還存在不少陋習,如習慣於死記硬背,喜歡通過漢語注音來記憶英語單詞,不會用英語交流,不太講究英語閱讀技能的學習,課後不復習等,家庭也缺乏英語學習氛圍。目前,許多家長過於看重學生的英語學習,盲目讓孩子參加英語培訓,或布置過多的聽、說、讀、寫練習,反而忽視了對孩子學習興趣、學習方法的培養。
一、注意學習方法
學法的掌握,如同知識的獲得一樣,有一個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不會到會的發展過程。開始,在很大程序上要靠教師在教給知識的過程中,主動明確的指點。諸如怎樣發言答問,怎樣執筆寫字,怎樣拼讀音節,怎樣觀察插圖,怎樣識記字形理解字義,怎樣讀詞讀句,怎樣組詞造句,怎樣說完整的話等等,都需要教師在向學生提出學習要求的同時,——講明學習的方法。
但我覺得根本有效的學習英語方法是模仿練習,因為英語的語音、語調及書寫與漢語截然不同,如果小學生學習英語一開始就口形不對,發不準聲,這樣給今後的學習帶來很多不便,當他們一旦養成習慣,再要糾正就困難了。因此,我們在教字母、單詞或句子之前,要讓學生聽老師的讀音,看老師的口形,並鼓勵學生大膽開口,敢於大聲講英語,說錯了及時糾正,並注意將正確的音與錯誤的音進行比較,反復訓練,直到達到要求。
二、上課要認真聽講
我們注意到學習好的學生上課的35分鍾都聽得很認真。他們知道在老師少講精講的情況下,認真聽課將是他們成績優秀的前提條件。因為每一個老師都會在課堂上把每個重點內容講述或點撥得非常透徹,因此你要集中精力聽。接下來就是一個融會貫通的問題,在把教師所講的內容吃深吃透的基礎上,積極思維,大膽質疑,好問,多思。並要學會給自己出題,要爭取用多種方法解析一道題,比較各種方法的簡便程度,這也是對以前學習水平的一個檢驗。這樣,能夠對相關的問題有一個清晰的思路
三、課外延伸
充分利用「Free talk」 鼓勵學生用英語交流,課余,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尋找自由談話的合作夥伴,他們會為編寫談話內容遇到困難而愁眉苦臉
Ⅱ 怎樣才能讓孩子的英語閱讀能力提高
閱讀是全面考察學生閱讀能力、包括識別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和對英語的直接運用的綜合性試題.它是一種在熟練的基礎上形成的習慣,同時英語閱讀又是一種書面交流形式。美洲虎演講英語引導孩子閱讀理解可以分為四步進行:
1、先讀問題,弄清考察要點,以便帶著問題看文章,這樣會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2、快速瀏覽全文,掌握全貌,注意發現與問題有關的信息,如果時間緊,至少要掃視一下起手段和尾段,再把標題和文章內容結合起來想一想,這樣全文大意便清楚了.但此時不要忙於答題.
3、細讀原文,撲捉相關信息詞,掌握短文細節內容.這是解題的關鍵.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a、抓住四個w和一個h.就是邊讀邊用鉛筆做些標記,把what,when,where,why,how劃出來.抓住四個w和一個h,就抓住了文章的全體,一些直接性的問題便可以解決.
b、抓住連接詞及起關鍵作用的副詞、代詞、介詞、插入語等.因為這些詞句有因果、讓步、遞進、轉折、指代、列舉、及承上啟下等各種連接上下文的特殊功能.這對考生分清文章層次、辨明各種關系、了解人物心理、推斷作者意圖,進行邏輯推理等手段來分析難點,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c、注意領會文章的寓意.
d、根據題意,初選答案.
4、重讀原文,仔細斟酌核對答案.在解完最後一道題後,如果時間允許,再將原文讀一遍;用全文的主題思想統率各思考題,研究其內在聯系和邏輯關系,目的在於對所做的答案進一步審查,推出未解答的題,以便減少失誤.
Ⅲ 如何引導孩子愛上英文閱讀
英語閱讀對於詞彙量大的孩子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對於詞彙量少的孩子卻很難,就像我們開始學漢語的時候,字認得少就不願意去看文章,英語閱讀也是如此。而在少兒英語學習中閱讀又很重要,我們應該怎麼去引導孩子去嘗試英語閱讀並愛上英語閱讀呢?那麼家長們該怎麼做呢?
Ⅳ 讓孩子愛上英語閱讀有多簡單
如何培養孩子英語閱讀能力提高孩子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至關重要。一方面,英語閱讀在英語測試中占的分值很高。不管是完型填空、補全短文還是短篇的短文理解,都要求學生有很好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強與否決定著英語考試的成敗;另一方面,閱讀是在英語學習中要求學生掌握的四種基本技能之一。北京市特級教師王英民說過:「不會閱讀就不會學英語,閱讀是基礎,沒有閱讀,就不會有很好的聽力,沒有閱讀,就更談不上寫作。」英語閱讀能提高讀者的認識能力,從而促進其他三種技能(聽、說和寫)能力的提高。閱讀也能使人增長見識,拓寬視野。但是在教學中發現,許多學生在閱讀方面存在著困難,不知道正確的閱讀方法。本篇文章將從三個方面出發,主要闡述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增長語言知識,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應該注意哪些閱讀技巧,進而提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一、盡可能多的記憶英語單詞,增加自己的詞彙量掌握一定數量的單詞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前提。如果有大量的生疏的單詞,英語短文閱讀起來難度很大。所以掌握一定數量的單詞是學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前提和保證。在農村中學,由於受到特定環境的制約和影響,學生在記憶單詞方面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尤其現行的牛津英語的教材詞彙量擴大了不少,記憶的難度就更大了。記憶單詞的方法有很多種,在教學中我經常使用的有以下幾種:1.詞彙表「八到」記憶法這是中學生使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即將生詞表和人的器官相結合:眼裡看到、心裡想到、手裡寫到、嘴裡拿到、耳朵聽到、(結合實物還可以)鼻子嗅到、舌頭嘗到、手指觸到。學生在記憶時不要偷懶,一定要邊記邊比劃,把各個器官充分調動起來。這種方法使學生把目標詞彙與自己的大腦神經聯系,易記憶深刻,印象持久。2.分類記憶法即分析單詞的形態,將所要記得單詞根據其義、形、音進行分類。例如,按音標的拼讀規則記憶單詞,按詞性變化記憶單詞,按同音記憶單詞,教師還可教給學生關於英語詞根和詞綴的知識等;通過詞根加前綴或後綴可派生出新的單詞,將兩個或的詞放在一起,可合成新的單詞。3.聯想記憶法蘇聯著名心理學家巴甫洛夫指出:「記憶要依靠聯想,而聯想則是新舊正式建立聯系的產物。」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也說:「記憶的秘訣就是根據我們想記住的各種材料來進行各種各樣的聯想,而這些聯想就成了各種資料的釣鉤,萬一資料沉沒腦海,我們就可以通過聯想這樣的釣鉤將資料鉤出來。」充分運用發散思維自己的想像力,使所要記憶的英語單詞,生動、形象和具體化,使生詞與熟詞之間建立一種聯系,從而達到以舊帶新,快速記憶的目的。除了記憶生詞表內的詞彙外,學生對於課外的詞彙尤其是熱門詞彙、新詞彙要知道意思。在閱讀材料時,常常會出現一些最新詞彙和縮寫等,如果不清楚,很可能影響對全文的理解。二、在平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剛開始時,由於受各種原因的影響,學生對英語文章存在著一定的心理負擔和畏難情緒。教師要定期對學生進行一定量的訓練,一日一篇短文,用「蠶食」的方式來逐步訓練學生。在選材時,文章體裁多樣化,涉及面要廣,趣聞性要強。除了課本中的閱讀材料,教師還應該收集一些與學生水平相當、難度不太大、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易感興趣的文章作為課外閱讀訓練材料。例如,可以使用一些關於西方國家風土人情、節日禮儀等方面的文章,還可以使用關於外國校園生活、笑話、寓言故事等文章。在學生讀後,要求他們做一定的習題,或寫出內容概要,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又可以訓練他們的口語、書寫能力。在學生的英語閱讀達到一定水平後,教師可結合考試常見的閱讀題型,如說明文、科普文章等,讓其練習。對學生遇到的困難要鼓勵他們認真思考,推敲,要學會結合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可定期舉一些英語閱讀競賽,提供閱讀材料,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要充分肯定他們的成績,讓他們感到一定的成功感。三、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明確目的,提高做題正確率我們閱讀的目的是為了從材料中獲取有用的相關的信息,目的不同,題目要求不同,我們閱讀的方法也不同,主要方法和技巧有以下幾點:1.如若學生只想知道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意思,只需要瀏覽或略讀即可在閱讀時,重點讀文章的首句(段)和末句(段)。因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意思或事情的結果大都是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的。2.如若學生想對文章的具體細節進行了解,就要進行精讀逐句逐段進行閱讀,了解事件發生的開始、經過、結果,這對於掌握具體事實的細節有很大的幫助。3.如果篇幅過大,故事性不強,時間又有限,學生可根據訓練題目來進行有目的的選讀4.在閱讀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不熟悉或不認識的生詞,影響理解若是不重要的詞彙,要求他們可以不要理會,若影響文章的理解,學生們可以結合上下文進行推敲、猜測。用這種方法,有時可以幫助文章的理解。除了注意閱讀方法,在平時訓練的時候,還要注意閱讀習慣和時間的合理分配。有的學生習慣出聲閱讀,還有的學生習慣用手指或筆指著閱讀,都是不可取的。在很多情況下,尤其是考試的時候,既打擾別人,也耽誤時間。學生要養成默讀的習慣,在閱讀時,要心無雜念,擴大視幅,減少回視。將精力全部集中在閱讀的材料上,節約時間。教師在平時練習的時候,也可給學生限定時間,要求他們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盡量少查或不查詞典,加快閱讀節奏,為在考試中取得好的閱讀成績打下基礎。閱讀理解是英語知識綜合運用的體現,是進行英語教學的重要版塊,是讀者獲得信息的重要途徑。只有掌握了閱讀的技巧和方法,堅持訓練,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們在實際地閱讀教學中,提倡精讀和泛讀相結合,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結合,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挖掘每個學生學習語言的潛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Ⅳ 怎樣讓孩子進行英語深度閱讀
一個人從淺閱讀到深度閱讀,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的,一般來說,這種能力的基礎階段是在3-4歲的反復閱讀中逐漸形成的,如果反復閱讀的階段,家長能稍微引導和鼓勵孩子去注意書中的各種細節,養成孩子專心研究一本書和經常重溫一本書的習慣,這個習慣就可以讓孩子在小學階段十分自然地踏進深度閱讀的大門。
而如果應該打基礎的時候就沒有做好親子閱讀的引導工作,到孩子上小學了才發現這個淺閱讀的問題越來越嚴重,那麼,在孩子已經形成不良閱讀習慣的情況下,閱讀引導的難度就會很大了。
0-6歲是閱讀的黃金階段,7-12歲是白銀階段,12歲以上就是青銅階段了。
那麼,在白銀階段,想要改變一個孩子的淺閱讀狀態,必須要改變的其實是他閱讀的素材,如果一直只給他看故事類的課外讀物,同時還想要他改變只看故事情節,不關心人物的這種閱讀習慣,其實是基本上不可能。
那麼,除了故事,還能給孩子讀什麼?其實可以讀的東西是很多的,首先是語言類讀物,比如詩歌和散文。這類讀物在閱讀之初,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以「朗誦」的形式進行大聲朗讀,或是邊放音樂邊一起讀,讓孩子通過朗讀的過程,從音律中領略語言之美,重新培養對母語的語感感知能力,而這種語感能力其實也是深度閱讀的基礎之一。
其次,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擇一些科普類或是手工類的書籍,再結合生活,進行一些延伸活動。比如,孩子喜歡昆蟲,就給他買一本昆蟲記,再帶孩子去可以觀察昆蟲的地方,結合書本中的文字描寫,進行觀察,再自己做一些記錄,等等。這種結合生活和愛好的閱讀,會讓孩子發現,除了閱讀情節之外,即使是沒有情節,書中的每個細節其實都可以給自己帶來快樂和享受,這樣,他自然會更多地專注於閱讀細節了。
最後,白銀期的孩子即使能通過引導進入深度閱讀,在一到兩年的短期內,也不可能達到在黃金期就已經掌握反復閱讀基礎的孩子的閱讀水平,這一點,是大孩子的父母必須做好的思想准備,白銀期的閱讀引導是一場攻堅戰,只有堅持下去才會看到效果,並且必須因勢利導,如果不能順著孩子自身的興趣來做引導,那麼這場攻堅戰也是很難打得贏的
Ⅵ 如何讓孩子享受英文閱讀
們都知道,想讓孩子享受閱讀,家長就先要放鬆自己的心情,擺正自己的心態。如何放鬆心態,從而讓孩子也能聽得放鬆,進而享受閱讀呢?我想主要是以下幾點。
一:建立自信。
家長們總是擔心自己的英文不夠好,發音不不標准,怕影響了孩子的語音。這點我反復說過,沒有必要。從流利程度上來講,只要你能把一個故事順暢地讀下來,不至於磕磕巴巴,就可以給孩子讀。從發音角度上來講,幼兒幾乎是天生具有分辨發音好壞的能力,只要你給TA從其它方面輸入的都是更加標準的英文,比如原版兒歌和動畫、跟故事書搭配的mp3,當然也包括我和Emma的節目(哈哈毫不謙虛),並且輸入的時間超過了你給TA講故事的時間,那麼就不用擔心,TA的發音不會被你帶跑。
並且,我一直認為國人對發音太過糾結。我在做電台主播的這些年裡,收到過很多充滿贊揚的聽眾反饋,但也有聽眾毫不客氣地批評我發音不好。好吧,我對自己發音的評價是:比較標准,但不夠地道。可是擁有那麼地道的發音干什麼呢?讓別人誤以為你是歪果仁嗎?語言的第一目的始終是交流。在我們嘲笑印度人、新加坡人、香港人的英文發音時,他們正在和英語世界進行有效的對話和交流,並且從這種交流中獲取了有益於自身的科技、文化和價值體系。我並不是說沒有必要在英文發音上下功夫,而是說,不要因為擔心發音不好而在啟蒙的道路上裹足不前。
二:加強中文親子閱讀。
這個有點奇怪,我們不是要學英文嗎?可是其中的道理很容易理解:把母語學好的孩子才更有可能學好外語。雖然中文和英文屬於完全不同的語系,但語言的目的是一樣的,那就是交流、閱讀,記錄等等。學習母語和外語完全可以齊頭並進。如果家長先把中英文對立起來,非要讓孩子讀外語而剝奪TA閱讀母語的快樂,那孩子能覺得享受嗎?另外,父母完全可以把讀中文故事時自然流暢的感覺和親子互動的方式帶到英文閱讀當中,消除讀外語造成的不適感。
三:在家裡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
固定時間,比如每天晚上;閱讀時排除周圍的干擾,比如Emma做了一個請勿打擾的牌子,每次英語時間到時就掛在門上;設立兒童圖書角,把書放在孩子能輕松取到的地方,可以考慮中英文書混著放,讀過和沒讀過的書混著放,我和Emma喜歡這樣的無序,找書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現驚喜,當然也可以讓孩子按自己的喜好分類擺放。
四:不需要太過糾結於理論和體系。
我在走上英語啟蒙這條路之後,看了很多國外的研究,以及韓國、中國的媽媽們的各種理論和實踐分享,直到現在我也還在不斷學習中。但這是因為我希望消化吸收之後,能把各方理論轉化成操作性更強的、大家都能明白的內容。普通的家長,如果太過糾結於各種理論,反而可能會在實踐中變得更加小心翼翼。很多事情,去做就好了。在做的過程中,自己就會有心得、有判斷了。
最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你自己喜歡讀這些繪本和故事嗎?還是覺得這些童書太幼稚,只是把給孩子讀書當成任務來完成?如果你恰好也被這些故事所吸引,流連於每一幅插畫,或迫不及待想要看到結尾,那毫無疑問,孩子也會喜歡讀。
親子閱讀是一條有趣且收獲滿滿的路。我們付出的不過是時間,收獲的卻是孩子的愛和重拾自己童心的快樂。哦,順便還學了點英語。
Ⅶ 淺談如何培養孩子英語閱讀興趣
閱讀是英語的四項基本技能之一,直接影響著英語的學習效果。而且,從2016年開始,陝西英語高考試題改革之後,題型基本上都是和語篇有關系的。150分的試題,單純閱讀理解就佔了30分,可見閱讀之重要。但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閱讀興趣的缺失。就培養閱讀興趣的方法而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精選材料,激發興趣
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經常給提供一些難度適中、題材豐富、學生熟悉感興趣的語言材料,如謎語、幽默、寓言、世界名著等均可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有一次,閱讀課選了關於籃球的文章,平時不太積極的幾個男生,在那節課上非常的投入和活躍。原因就是他們對籃球特別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二、多媒體教學運用於閱讀課
多媒體和網路技術的介入,大大優化了英語課堂教學。多媒體技術和網路技術全面補充了英語教學資源,使英語閱讀課形象,靈活,教學形式多姿多彩,優化了英語課堂教學,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全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比如,在英語閱讀課上,可以加入音樂,視頻等,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閱讀興趣。
三、學生參與,體現主體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能積極參加到課堂中,教學效果自然會很好。那麼,就要做到:1.營造和諧、平等的學習氣氛。2.提供給學生合適的參與機會,組織學生獨立思考與集體討論。比如,簡單的閱讀材料,我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課前准備,我會給以指導。在課堂上,讓學生來講述,其他學生聽講,鼓勵學生提問和質疑。這樣,課堂氣氛活躍、激烈,學生參與率高,教學效果好。同時,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也就加強了。
閱讀興趣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閱讀效果。所以,在進行英語閱讀訓練時,我們應不斷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訓練,最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Ⅷ 如何培養孩子的英文閱讀
著名語言學家克拉申在他的「輸入假說」中強調,語言的「習得」是指「自然而然地掌握語言的過程和方法」。他強調語言自然習得的實現條件是「大量的真實的可理解的語言輸入」,即在保證量的基礎上,內容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需要,並在學習者本身的水平上,略高於現有水平,即「i+1」的原則。
例如:英文水平一般的學生Jack,每天閱讀20分鍾,在堅持進行了10個月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通過回顧他的學習歷程可以發現:
1. 在Jack早期閱讀的一本故事《Joe and the Bike》中,故事內容通過重復包括「What A Rider.」「Come on.」等內容並配合插圖,讓Jack在整體感知故事情境中,自然習得語言。
2. 10個月每天堅持閱讀20分鍾,一年內閱讀超過300多本原版讀物,Jack通過堅持大量積累,培養了英語思維,帶動了語言能力的全面發展。
英國民間傳說英雄羅賓漢(Robin Hood)。相傳,他活躍在1160年至1247年間的英國,人稱漢丁頓伯爵。他武藝出眾、機智勇敢、聰明,仇視官吏和教士,是一位劫富濟貧、行俠仗義的綠林英雄。
給孩子保持沉默的權利,讓孩子愛上英文閱讀
語言學家克拉申(Krashen)研究發現:兒童在習得母語時,要經歷為期大約一年的「聽」的過程(沉默期),然後才開口說出第一個詞。這一規律同樣適用於第二語言習得。沉默期的長短因人而異。
就像我們從小學中文,1歲前通常都不會開口說話,在爸爸媽媽及周圍人大量的語言引導和刺激下,才逐漸學會說簡單的字、詞,會叫「爸爸」、「媽媽」,最後才發展為說完整的句子。第二語言的習得同樣如此,會經歷幾個月甚至1年不等的沉默期。
針對處於語言沉默期的孩子,需要營造全英文的環境,通過與他們進行趣味互動,培養孩子的語感,包括對語音、語調的感受。在此期間,不要期望孩子迅速開口說英語,給孩子施加學習的壓力。家長也不要一回家就追問「今天上課學什麼了?表演幾句你學的英文吧?」.....
多一點耐心,多一點鼓勵,與孩子一起走過沉默期,孩子才有可能大膽開口說英文。
家長和教師:為孩子創造不斷的「生長慾望」
無論在家庭還是在學校中,兒童閱讀素養都與成人密切相關。孩子讀什麼,就吸收什麼;讀什麼樣的書,就有什麼樣的品質。
因此,家長給孩子讀原汁原味的英語,孩子吸收的也是鮮活地道的英語。此外,早期教育的一點點差異,孩子成年之後都會形成巨大的差異。12歲之前是孩子語言學習的關鍵期,作為家長,在這個時期多操一點心,對成就孩子的未來是至關重要的。
從很多大師級人物的成長軌跡中都能看出,良好的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發展至關重要。家長在這過程中需要用愛與陪伴充當鼓勵者和引導者。此外,家庭教育要重視人文素養,因為人文素養就像是「人生」這棵大樹的樹根,根深才能葉茂。
對於語言學習,著名美國教育學家約翰·杜威曾說:「教育即生長,除它自身之外並沒有別的目的。」因此,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應順應兒童成長的規律,在恰當的時候進行引導,用大量原汁原味的英文故事和文學作品幫助孩子奠定外語的根基,讓孩子的「生長慾望」得以滿足。
柔持英語,是夢起的地方。
我們始終相信通過努力,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我們始終相信,通過堅持不懈,可以為大家解決更多的學習問題。
我們始終相信,時間可以證明,我們可以為廣大少兒英語學習者找到合適的道路。
Ⅸ 怎樣培養孩子英語閱讀
第一,選擇句型簡單、重復性高的英語繪本
早期閱讀首先要排除的是孩子對繪本的陌生感和恐懼感,所以挑選的書籍要是孩子熟悉,感興趣的主題,故事主人公親和力強,情節有一定的曲折和懸念,選擇句型簡單,重復性高的繪本故事。
在閱讀的過程中,粑粑麻麻可以用pattern practice(模式練習)來幫助孩子理解閱讀,比如,《好餓的毛毛蟲》中,He is...and...but....句型重復性就很高,家長可以讓孩子試著熟悉句型,填入自己的內容。
閱讀最重要的目的在於培養閱讀的主動性,在孩子剛剛接觸繪本時,語言不應該是著重點,家長們也不要以孩子最後能不能朗讀出故事作為此次閱讀成功與否的標准。
第二,用豐富多彩的講述方式呈現繪本
幼兒英文繪本文字少,情節直白,完全靠講故事的人豐富多彩的講述方式來呈現。單純一遍一遍念文字,以為孩子在磨耳朵,期待孩子第一次聽懂20%,第二次聽懂40%,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在閱讀過程中,家長要多用表演等趣味方式來幫助孩子理解,比如當孩子遇到陌生單詞時,家長可以用誇張的表情和肢體語言,把它演出來,讓孩子通過上下文猜測詞意。同時,也不要忘了和孩子的交流,仔細觀察圖片,引導孩子對圖片有自己的解讀,用自己的人生和生活經驗和書中的故事產生共鳴。
Ⅹ 如何讓兒童愛上英語閱讀
英蕊幼兒英語為您解答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
孩子愛上閱讀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需要家長的培養。在這里,我們要呼籲的是:激發和鼓勵孩子堅持英語閱讀的方法有很多,但所有方法都是基於對英語閱讀這
件事的正確理解。我們要知道,這是閱讀,不是學英語,孩子的閱讀樂趣是第一位的,只要有樂趣,英語學習就會自然而然地發生。所以我們不要像學習那樣要求孩
子,比如必須把故事的每一句話都能夠翻譯成中文,必須掌握了一個故事才可以讀下一個,必'須解釋故事中的語法現象,必須背下故事中的所有生詞,如此等等,
這讓孩子如何能夠愛上閱讀?
有些家長著急,說那孩子讀了半天我怎麼知道他是否學到了英語。其實只要堅持閱讀,家長們就會發現閱讀對孩子英語水平提高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而且這種作
用是再好的課堂教學也無法實現的。還有,家長們總擔心孩子讀不懂,其實孩子只要在讀,懂不懂他們不知道嗎?我們這不就是瞎操心嘛!
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也許首先要問的是我們自己是否喜歡閱讀。我們喜歡給孩子講書嗎?我們喜歡跟孩子一起讀嗎?如果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是否定的,那麼也許我們該從自己入手,給孩子帶個好頭。不然,我們沒有理由期望孩子能夠愛上閱讀。
我們要和孩子一起讀。如果我們英語不夠好,可以和孩子一起提高英語水平,而且要做好准備,孩子會超過我們。如果我們的英語夠好,就不要總給孩子挑剌,可
以時不時有意無意地讀錯,讓孩子指出我們的錯誤,會增添孩子的信心。開始的時候我們讀,孩子聽就可以了,慢慢地可以讓孩子讀最後一個詞,再發展,可以我們
讀一句,孩子讀一句,到最後,孩子就完全互以自己讀了。
這樣的親情閱讀,不僅可以讓孩子愛上閱讀,取得英語上的進步,更瓦以傳達情感,共同學習書中的知識。
更多問題您可以去英蕊幼兒英語網站專家觀點欄目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