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梁龍英語閱讀理解

梁龍英語閱讀理解

發布時間: 2021-02-26 04:33:02

❶ 恐龍的英語單詞

恐龍的英文:Dinosaur

dinosaur讀法 英['daɪnəsɔː]美[ˈdaɪnəˌsɔr]

n(名詞). 恐龍;過時、落伍的人或事物

短語

1、feathered dinosaur有羽毛恐龍

2、Dinosaur classification恐龍分類表

3、Dinosaur Assassin恐龍刺客

4、Dinosaur dig掘恐龍

5、Dinosaur Forest恐龍森林

(1)梁龍英語閱讀理解擴展閱讀

Dinosaur相關詞語 crawl

詞語用法

1、crawl用作動詞的基本意思是「爬行」,指腹部或雙膝和手貼地爬行; 也可指「徐緩而行」,多用於指車輛緩慢前進,間或也可用於指時間。

2、crawl與介詞to搭配,意為「巴結,奉承」,多用於指下級對上級; 與介詞with搭配,意為「爬滿…,滿是」。

詞義辨析

creep,climb,crawl這些動詞都有「爬」之意。

1、creep多指人或四足動物匍匐爬行,尤指偷偷地或不出聲地緩慢向前爬行。也指植物的蔓延生長等。

2、climb通常指用手或足爬上或爬下,也指飛機、日、月的上升,還可用作比喻。

3、crawl指人或動物以身軀貼著地面緩慢地移動。

詞彙搭配

1、crawl to 巴結,奉承

2、crawl with 爬滿

3、move at a crawl 緩慢行進

4、crawl rules爬行規律

5、rail crawl線路爬行

❷ 禽龍大還是梁龍大

梁龍大

❸ 梁龍星英語單詞怎麼說

Liang Longxing

❹ 梁龍英語怎麼說

Liang Long, 用於護照等正式場合

❺ 以前好像BBC放過一部介紹恐龍的紀錄片,裡面有一集介紹異特龍,後來它被梁龍打到腳結果死了,還有介紹

可能是
與恐龍同行 Walking with Dinosaurs (1999)
第二集講到梁龍和異特龍,不知道是不是

導演: Tim Haines / Jasper James
主演回: 肯尼斯·布萊答納 Kenneth Branagh / 埃弗里·布魯克斯 Avery Brooks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語言: 英語
首播: 1999-10-04(英國)
集數: 6
又名: 與恐龍共舞

❻ 英語改錯鬼故事範文

大約在億多年前,地質史上開始進入中生代,這個時候,地球上出現了恐龍。在以後的1億多年裡,恐龍的家族越來越龐大。後來它們好像在一天之內突然消失得乾乾凈凈,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謎。經過科學家們不懈的探索,我們才漸漸對恐龍有了一些認識,原來恐龍雖然又大又笨又可怕,其實它們的故事還是挺有趣的呢。

慈母龍的故事:以前人們一直認為恐龍和今天的爬行動物一樣,都是一生下蛋就走開,根本不管它們的孩子會怎麼樣。後來,科學家們發現一些幼小恐龍化石的牙齒有明顯的磨損痕跡,這表明它已經開始吃東西了。但是這些幼龍的四肢卻還沒有發育完全,顯然還未開始真正意義上的爬行。這似乎可以說幼龍是在巢中由父母來養育的。另外,分析恐龍足跡化石表明,它們常列隊外出,大恐龍在兩側,小恐龍在隊列中間,如同今天我們看到的象群。於是科學家給這種恐龍起了一個很有人情味的名字,慈母龍。不過,也有很多人認為,僅憑這些證據,並不能證明恐龍是有目的志養育自己的後代。因為現在世界上任何爬行動物都沒有表現出這樣的愛心。鱷魚算是做得最好的,也不過就是用嘴巴含起剛出殼的小鱷魚,把它們帶到水邊,就算完成任務了,至於小鱷魚會不會游水,能不能捕食,它可不管。慈母龍每次能生25個蛋,這25隻小恐龍每天要吃掉幾百斤鮮嫩的植物,慈母龍需要不辭勞苦地到處尋找食物。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它們是無愧於慈母龍這個稱號的。

人們剛發現劍龍的時候就注意到它們背上長著許多骨板。最初,科學家們估計這些骨板是像護蓋一樣平鋪在恐龍身上。後來,經過仔細的考察,最終確定骨板是豎立的。這些骨板裡面充滿空隙,表面還有很多溝槽,這些空隙和溝槽裡布滿了血液。當氣溫降低時,劍龍就會張開骨板,吸收陽光的熱量,氣溫升高時,又會將骨板轉一下,利用涼風散熱。劍龍的頭小得很,腦子只有核桃大小,與它龐大的身軀極不相稱,科學家們由此認定,劍龍一定很笨。

在恐龍家族中,個子最大的要屬梁龍了。它們又高又長,簡直就像一幢樓房。按說身軀如此龐大的梁龍,體重也應該不輕,可實際上它們只有10多噸重,那些比它們個頭小許多的恐龍倒往往比它們重上好幾倍。原來,梁龍的骨頭非常特殊,不但骨頭里邊是空心的,而且還很輕。因此,梁龍這樣的龐然大物就不會被自己巨大的身軀壓垮了。

在加拿大的雷德迪爾河沿岸,曾經生活著很多恐龍,其中有一種叫阿爾伯特龍。這種恐龍和霸王龍屬於同一個家族。與一般恐龍相比,它們的身軀要小一些,但它們卻更令其他動物害怕。因為它們奔跑的速度極快,據估計,短距離內可達時速30多公里。阿爾伯特龍的可怕之處還在於它的嘴巴特別大,里邊排滿了尖利的牙齒,能咬穿堅硬的骨頭,更不用說其他恐龍的厚皮了。另外它們的前爪像老鷹一樣非常尖銳,任何動物被它抓住都難以逃脫惡運。

❼ 英語閱讀該怎麼做

說起英語閱讀,頓覺眼前一黑,密密麻麻,只有它認識你沒有你認識它的份,不像咱方塊字,沒見過也能猜個大概——也許這就是文字形式高度抽象的代價——形聲意風馬牛不相及。這還不是最冤的,因為搞不清chore和chaos,toxic和tonic的大有人在;有苦說不出的是看懂了每個單詞(真的,每個單詞都認識,千古難逢哪!),怎麼放在一起就看不出個一二三四?好容易捉摸出個大概,怎麼偏偏又跟它的原創爸爸媽媽想的天差地別?明明看得同一句話,答案卻是五花八門? 為什麼英語就不能拋棄它的循環結構,尤其是那一個又一個的that從句,真是恐怖,就像俄羅斯的套娃漂亮精緻,散落開來卻能花了你的眼,搞不清來龍去脈;為什麼英語就不能明明白白說說it, he, they到底是誰或是什麼,偷懶也不是這么個偷法;為什麼英語就不能說一是一,說二是二,還要我們read between the lines,夾在現實與想像之間何其痛苦! 讓我們以「大山不向你走來,你就向大山走去」的大無畏精神去迎戰英語。當然,不打毫無准備的仗,我們的目的是把眼中釘變成apple of the eye,把心底的痛變成sweet heart,因此首先我們需要足夠的詞彙量。為什麼是足夠,而不是大量的?因為「足夠」因人而異。碰到生詞拒絕詞典的人通常需要的詞彙量少一些,因為他們樂於接受不確定性的挑戰,願意根據前文後意猜個大概,願意接受不幸理解錯誤的失敗,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到許多生詞而「出師未捷身先死」!很多學生把背單詞書甚至是字典奉為學習英語之必備途徑(當然它們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但是孤立的背誦面對「浴缸效應」和「短時記憶如何轉化為長時記憶」這兩座大山時明顯底氣不足。有一語言學家為學德文來到德國,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拚命背字典,半年之後自我感覺很好,參加考試,不過;回去再用功,還是不過!終於放棄回國卻發現原本咿咿呀呀的小侄子現在都能流利的教訓人了——最大的區別在於交流使用。狂背表面看來主動,其實卻是被動——你只是被迫將那些字母組合強行刻入大腦皮層的某一區域,往往是臨時文件夾,一合上書就跟關機一樣臨時文件統統清空,再次碰到卻發現交通阻塞,快捷鍵失效,大腦一片空白……終於發現即使是背單詞也應該有選擇、有策略,想想老外口袋裡裝滿「老虎」、「獅子」的卡片有多可笑,就知道自己現在跟daffodil、guinea pig較勁有多無聊,你最好關注常用和抽象的名詞,因為太細致的你都沒地方用;動詞和副詞也不容忽視。策略就在於: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記單詞法。有人喜歡狂抄,有人喜歡聽寫,有人喜歡把單詞在腦中想像成小狗小貓,有人喜歡建立同義詞庫,有人喜歡閱讀,有人喜歡注意大街小巷的各種品牌……分開來看,每種方法都微不足道;合在一起呢?It』s up to you to find out! 其實並不是要詞彙量完全武裝好了才能進行閱讀,因為認識每個單詞並不意味著能理解全文,理解全文也不必認識每一個單詞。從心理學角度而言,閱讀是判斷、推理、歸納、總結、想像的過程。這難免要提到枯燥的同義詞——語法。很多人將看不懂文章歸到語法不好,如果語法會說話,它一定會叫屈。要把「沒」和「無」的區別講講清楚,學中文的老外很可能比我們分析得還頭頭是道,不過學中文他們還得叫我們「老師」,可見語法不一定要搞得一清二楚才能看懂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但清楚點總有好處,不會犯下老外認為上海人很喜歡說「呀」舉出的例子卻是「我們去吃烤鴨。」這種錯誤。 在觀念上推翻詞彙和語法兩大絕對權威之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邏輯。英語經典論文你可以說它乏味可陳,每個單詞、每個句子像是紅木傢具中歸中矩;但你不得不佩服它的邏輯縝密如福爾摩斯破案般環環相扣、天衣無縫。是它內在的邏輯性促成了它頻繁使用代詞、從句以及等級森嚴的文章結構;還是後者們造就了前者屬於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不在討論之列,但英語文章嚴密的邏輯性對讀者來說是好事,降低了預測的風險。相比中文的散文,英文的「神」恐怕更好把握一些,無非就是搞清楚誰主誰從、誰因誰果、誰先誰後、誰大誰小。說來容易,做起來不僅需要詞彙、語法,還要大量相關的背景知識,光看懂每個字沒用,充其量是知道了一個事實,對經濟毫無概念的人是不會明白「人民幣升值對中國老百姓的長遠生活沒好處」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很容易被題目問倒的,因為這樣的信息只能充當傳聲筒。所以,閱讀的時候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就會發現要讀出作者的言外之意並非蜀道之行。 其實每一篇閱讀文章都不僅僅是選擇題或問答題的載體,我從閱讀的文章中知道了梁龍雖然脖子長,但卻不像長頸鹿那樣優雅的吃樹頂上的嫩葉,而是像割草機一樣刷過草皮;我了解了大腦幹細胞的潛力,比較了英美教育的差異,更重要的是我發現每當得到新信息後,就會在生活中、電視上「很巧合」的看到相關的內容,因此感到非常興奮。其實細細想來,這種偶然是必然的,我們的生活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而我們的有意注意卻是有限的;文章讓我們對某些信息比較敏感,於是就會注意到一直存在卻不曾留意的東西,奇特的是你會特有成就感,就像剛背完的單詞突然在自己的T-shirt上發現一樣。就這樣,將閱讀的每一段文字與自己、與身邊的生活聯系起來,無論是把它當作啟示、消遣還是批判對象,只要與它發生互動作用,就會讓英語閱讀成為一種樂趣,因為你至少有了一點兒控制權,而它至少有了點除完成題目之外的意義。 也許對眾多學子而言,英文就是高高在上、曲高和寡的聖女。遙望她無限嚮往,征服她需要翻山越嶺,得不到她恨得牙癢癢,放棄她又心有不甘。其實,魔障在你心中,你曾經盯著錯誤的目標、用錯誤的方法得到了錯誤的結論;現在你發現,原來你一直不了解她,也不了解你自己。她就是這么普通,有浪漫的感性和嚴謹的理性;你抓住她的骨(邏輯)和肉(詞彙),就抓住了她的全部。

❽ 介紹梁龍英語作文怎麼寫。中文英文都要

diplodocus [di'plɔdəkəs] n. 梁龍(恐龍的一種)

Bones of Diplodocus have been found the United States in Colorado, Montana, Utah and Wyoming.
在美國的科羅拉多州,蒙大拿州,猶他州和懷俄明州發現過梁龍化石。

Other large meat eating dinosaurs would kill Diplodocus to eat it.
一些大型食肉恐龍會捕食雙棘龍。

The inner ear also gives clues as to posture and shows that T. rex held its head in an alert, forward-looking position, while Diplodocus looked down, presumably to graze.
內耳還可以作為推斷恐龍死亡姿勢的重要依據,化石顯示,霸王龍當時正抬著頭注視前方,並且處於警戒當中。而梁龍當時在注視著地面,估計是在吃草。

Diplodocus was a giant dinosaur. It was about 90 feet long. Its neck was 26 feet long and its tail was 45 feet long.
梁龍是個巨大的恐龍,它約有90英尺長,其中,脖子長26英尺,尾巴45英尺。

The Diplodocus moved around in groups. They walked very slowly.Diplodocus had a very small brain and was not smart.
梁龍成群活動,它們走路非常的慢。梁龍的腦袋非常小,所以它不聰明。

希望對你有幫助 望採納 謝謝 如果還有疑問請在線交談

熱點內容
天氣預報怎麼寫英語作文 發布:2025-07-27 11:17:17 瀏覽:280
他喜歡寫作文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7-27 11:15:32 瀏覽:719
在校園怎麼交朋友英語作文帶翻譯 發布:2025-07-27 11:15:32 瀏覽:634
中秋節的英語作文怎麼講 發布:2025-07-27 11:11:57 瀏覽:261
怎麼了英語的五種翻譯 發布:2025-07-27 11:10:15 瀏覽:710
養殖業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7-27 11:09:36 瀏覽:150
英語作文小學未來的計劃怎麼寫 發布:2025-07-27 11:09:36 瀏覽:127
她知道它對她不好的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7-27 11:08:44 瀏覽:281
最友好的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7-27 11:06:29 瀏覽:556
限高三米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7-27 11:05:35 瀏覽: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