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小學英語閱讀課題立項申報

小學英語閱讀課題立項申報

發布時間: 2021-03-04 05:28:56

A.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課題申報表

一、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俗話說:「親其師而信其道。」科任老師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培養有很大的關系。中學生「親師性」較強,但他們的逆反心理也強。如果他們佩服、喜歡科任老師,他們便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並分外重視,肯下大氣力,花大功夫學這門課,反之,如果他們討厭某位老師,由於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願意學這位老師授的課。因此,教師要對學生充滿愛,多表揚,少批評,並深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心理情緒的變化,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共同進步的良好學習環境。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做到熱愛、尊重、關心每一個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在課堂上展示風採的機會。在這過程中,尤其要善待後進生,要特別注意給們們創設成功的機會,把合適差生回答的問題留給他們解決。這樣,他們就覺得教師喜歡他們,增強了差生的自信心,學英語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教師就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達到了教學的目的。無論是在教學還是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樹立師生平等觀念,《走進新課程》中指出:「民主平等是現代師生倫理關系的核心要求。」
二、分散難點,降低坡度,減少學生學習英語的障礙。
由於使用英語的民族與我們漢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英語與漢語有著很大的區別;英、漢文字在音、形上迥然不同;在詞義、詞性上也不能完全對等;英語的詞序、語序與漢語也有所不同;英語動詞時態、語態是漢語中所沒有的,這就給中國學生學英語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要讓學生排除母語的干擾,學會地道的英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一方面讓學生多讀、多聽、多模仿來培養英語語感,另一方面讓他們把握住英語與漢語的區別。然後再讓學生反復操練,加深理解,掌握英語的習慣表達法,在備課時我反復琢磨學生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英語動詞的時態是學生最感困難的,我就用學生熟悉的行為動詞造一些簡單易懂的句子,先讓學生聽懂、會講,然後在不同的情景中使用不同的時態的句子,讓學生理解時態的意義,最後再歸納所學過的時態在結構上的區別與聯系。這一做法歸納起來就是: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精講多練,及時歸納;融匯貫通,舉一反三。這個做法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此外,記憶單詞是學生最頭痛的事,這中間有學生怕吃苦的因素,也有學習方法問題。因此,研究教學方法,教會學生求知的本領,既能使學生學好,又不使學生感到太累。在單詞的教學上,我從三個方面來指導學生的學法:
(1)構詞法讓學生了解英語單詞也是有一定結構的,不是字母的堆砌。我與學生一起把學過的單詞按不同的構詞法歸類,加深記憶,減少拼寫錯誤。
(2)同音詞、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的歸類。
(3)按照句子→片語→單詞而不是單詞→片語→句子的順序。如:Every coin has its two sides.我首先讓學生把這句子念得滾瓜爛熟,學生也記住了Everybody has his or he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這一句子,不用孤立地記一個一個單詞,這樣學生容易記,不枯躁,用得上,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就油然而生。
三、採用形式多樣的新課導入
Well begun is half done。使用單一教學法的課堂是乏味的課堂,即使是一個好方法,也會失去它的魅力。要想把英語課上得有特色,一個吸引學生的與眾不同的好開頭是十分重要的。成功的導入能先聲奪人,引人入勝,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例如,在教學Abraham Lincoln時,先告訴學生「A famous American once said in his speech 「American must strengthen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然後在黑板上寫下所引的話,接著,問學生「Do you know who said it?」一些預習過課文的學生馬上說:「Lincoln」。趁此,在黑板上寫下課題「Abraham Lincoln」。接著用英語講述林肯生平中的一些故事,自然而然地引入課文,使學生對課文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1. 利用圖片 充分利用每篇課文的插圖和與課文有關的具體實物等,開展聽說活動,從而引出課文的主題。
2. 問題導入 教師可根據文章的內容,提出有關切合學生實際又能體現課文內容的問題,使學生在體驗自己的生活中進入新課學習。
3. 學生演講 教師可要求學生在預習新課的基礎上寫一篇與自己生活相關的演講稿,使學生自覺地把演講內容和課文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自覺鑽研教材的積極性。
4. 展開想像 教師給出課文標題,讓學生們展開想像,然後可將自己的想像與課文內容相比較。這樣既可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又可提高學生的想像力。
5. 介紹背景 如果課文是某個故事的簡寫或片斷,那麼介紹這個故事的文化背景,主要內容,或者作者生平就能使學生產生興趣。
6. 開展游戲 游戲是英語教學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管什麼年齡的學生,做游戲總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在游戲中學習和掌握知識,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B. 小學英語課題研究立項

小學時代,學生的想像力,還有能接受知識的空間都很大,對所有的東西都充滿版了好奇,所以對小的英語我權認為要充分的利用他們的優勢,讓他們覺得學英語有很大的興趣,自覺主動的來學習。把學習的英語在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C. 2014年小學英語研究的課題有哪些可以立項

《寓教於樂的小學英語教材 教法研究》

D. 小學英語課題立項怎樣以一個班級實驗

一.課題名稱。
《小學英語合作探究學習》
二.課題的提出。
構件「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成為我夠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的熱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英語課程標准》要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後,全國各地對這種教學模式的研究有增無減,但是,目前我國中小學對「自主、合作、探究」的英語教學模式的研究存在缺陷,一般表現為:
1.重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較少考慮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學習習慣
2.重視精講多練但較少考慮學生的合作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
3.重視提高學生的整體成績,但較少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
4.重視城鎮學生的學習研究,但較少考慮農村廣大小學生的學習實際和心理特點.
這些現象是造成我校「學困生」、「厭學生」漸多的主要原因,嚴重地影響了教學質量。因此,在新形勢下開展本課題的研究,將有效地轉化上述「兩生」,整體提高我校的教學質量,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以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和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系統論、控制論、英語教學論等為理論基礎。
2.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與發展的決定》、教育部《英語課程標准》等文件為依據。

E. 怎樣申報小學英語課題

先找到自己想要研究的主題,要有充分的資料,遞交給教研室審核通過,如果別人沒有專研究過屬,你的就能通過.一般是當前一個課題結題後,就需要申報下一個.你們教科室應該很清楚這些吧,我們學校是他們找我們申報的,願意承擔的人擔任組長,其他人就是成員,分工合作完成的.

F. 小學英語課題申請書內容怎麼寫

課題目標要明確,圍繞課題目標,寫明課題意義和價值,課題內容,具體操作辦法,參加人員和時間安排,預期的成果

G. 如何轉化英語學困生的課題研究的立項申報書

一.課題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在新課程背景下,我校仍存在著一定數量的學困生,這到底是那些因素造成的? 值得我們去研究,去轉化。
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學困生)而言,我們要促進他們的轉化與發展。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學困生同樣也具有他(她)的獨特性。如果教師能夠尊重、理解、適度地認可學生的這種見解,並為他們提供獨特的表現機會,就可能會激發學困生的表現慾望和學習潛能。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出新課程背景下,學困生的產生的原因。學困生的問題是幾十年來一直困擾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問題,它到底與哪些因素有關?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幫助學困生找出學習困難的原因,完成新課標提出的義務教育階段,每個學生在學習方面應該完成的學習任務,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從而為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開拓新的思路。通過課題研究,促使教師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改進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目的性;使教師真正做到新課程標准所要求的:「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下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使教師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效,讓學困生也能快樂的學習。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研究內容和創新之處
1. 研究的目標:
(1)以現代教育理論和教育規律為依據,全面探究學困生形成原因。通過對 「學困生」調查分析,對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歸類分析,針對不同的「學困」原因提出具體的轉化策略,或改變 「學困生」對學習的態度,或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熱情,改善學生學習的動機,或增強學習的意志和韌性等,通過各種轉化機制讓他們「會學」、「想學」,變「苦中學」為「樂中學」,讓他們也能嘗試到學習成功的喜悅。
(2)通過課題研究,把握有效轉化學困生的方法和手段,最大程度地克服學生兩級分化,提高教學質量。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總結出一整套的教學方案,在課堂教學和教學設計中,更多地考慮到每個學生,最大限度防止 「學困生」的出現;對於有分化趨勢的學生及時採取應對措施;對於由於種種原因對學習確實出現「困難」的同學要分類地制定有效的轉化策略。所有的這些研究,最後形成一定形式的文字材料,以有助於繼續深入的研究和經驗的傳承。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進一步更新教師的學生觀、教學觀、評價觀等在內的新課程教育理念,特別是要研究出對於學生發展性評價的一個切實可行的具體方案。
(4)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對「學困生」產生的背景、轉化機制有深刻的認識,並寫成有一定質量的經驗總結性文章和論文,有較強的參考價值,爭取能夠推廣應用。

2.研究的內容
(1)、研究小學學困生產生的主觀原因,學生的學習目的性、學習的意志和毅力、學習方法、學習效率、已有的認知水平、思維能力等;
(2)、研究小學學困生產生的客觀原因如:社會原因、教師的原因、家庭的原因等;
(3)、研究採取針對性的方法,阻斷產生學困生的主觀和客觀因素;
(4)、對現已出現的學困生,研究採取有針對性的轉化策略和方法。
三.課題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實施步驟。
本課題根據新課改的要求,通過調查、實踐、研究和總結反思等幾個環節,積極探索學困產生的原因,如何去轉化學困生,本課題研究分三個階段:
1、前期准備階段:(2009.5---2009.9):
(1)運用文獻資料法,收集資料,擬定課題研究方案。
(2)運用調查分析,對當前本校學困生學習中存在的原因進行先期的調查。再對學生學習現狀進行分析,提出改進對策。
2、實施研究階段:(2009.10---2011.11)
(1)運用行動研究法,在部分班級進行先期的重點實驗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分兩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2009.10---2010.10)重點進行對學困生學習成績較差、在思維能力,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身體健康等進行調查、分類和分析。
第二階段:(2010.11---2011.11)根據學困生產生的原因,探究如何把學困生轉化過來。
(2)定期進行全校性的課堂教學觀摩和研討活動,開展經常性的校本教研活動,在實踐中研究分析學困生轉化的策略。
(3)運用經驗總結法,收集資料,總結階段性成果,撰寫論文,進行階段性匯報,將實驗成果向全輔導區推廣。
3、總結結題階段:(2011.12---2012.5)
(1)總結實驗成果,撰寫研究報告。(2)結題。(3)展示,推廣研究成果。

熱點內容
中試實驗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6 22:21:56 瀏覽:287
我在學校上學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6 21:53:56 瀏覽:949
薄花瓣的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2025-08-26 21:53:56 瀏覽:825
沒有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2025-08-26 21:53:49 瀏覽:607
劇情英語怎麼翻譯英語 發布:2025-08-26 21:52:41 瀏覽:275
我的學校生涯英語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8-26 21:52:27 瀏覽:644
微信里的英語怎麼翻譯成中文名字 發布:2025-08-26 21:45:01 瀏覽:300
有空的英語怎麼翻譯成英文翻譯 發布:2025-08-26 21:38:44 瀏覽:515
僵屍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6 21:36:34 瀏覽:389
有家的地方就有愛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26 21:36:24 瀏覽: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