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文獻資料法
閱讀英文雜志不僅能鍛煉閱讀能力、擴大詞彙量以及積累地道用法回,還能開拓一個答人的眼界與思維。悄悄告訴你,各大英語考試出題人最喜歡在各大外刊上找文章哦!以下是9大最具影響力的英語雜志,非常適合英語學習哦!快選一種你喜歡的開始閱讀吧!
② 英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怎樣的格式
根據學術堂的了解,參考文獻是英語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編輯加工和重要內容。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英語論文參考文獻格式要求,歡迎閱讀。
I.文內引用
(一)直接引用
1.引用中的省略
原始資料的引用:在正文中直接引用時,應給出作者、年份,並用帶括弧的數字標出頁碼。若有任何資料省略,使用英文時,應用3個省略號在句中標出(…),中文用6個(……);若兩句間的資料省略,英文應用4個省略號標出(‥‥),中文用6個(……)。若要在直接引用插入自己的解釋,應使用方括弧[ ]。若在資料中有什麼錯誤拼寫、錯誤語法或標點錯誤會使讀者糊塗,應在引用後立即插入[sic],中文用[原文如此]。下面是一些示例:
例一:The DSM IV defines the disorder [dysthymic] as being in a chronically depressed mood that occurs for "most of the day more days than not for at least two years (Criterion A) .... In children, the mood may be irritable rather than depressed, and the required minimum ration is only one year" (APA, 1994, p. 345).
例二:Issac (1995) states that bipolar disorder "is not only uncommon but may be the most diagnostic ent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similar settings .... and may be the most common diagnosis in adolescents who are court-remanded to such settings" (p.275).
2.大段落引用
當中文引用超過160字時,不使用引號,而使用「塊」的形式(引用起於新的一行,首行縮進4個空格,兩端對齊,之後每行都縮進)。
當英文引用超過40字時,不使用引號,而使用「塊」的形式(引用起於新的一行,首行縮進5個空格,左對齊,之後每行都縮進)。
Elkind (1978) states:
In general, our findings support Piaget's view that perceptions
as well as intelligence are neither entirely inborn nor entirely innate but are rather progressively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graal development of perceptual regulations. The chapter has also attempted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Piaget's theory to practical issues by summarizing some research growing out of an analysis of beginning reading. (p.183)
(二)間接引用
1.基本格式
同作者在同一段中重復被引用時,第一次必須寫出日期,第二次以後則日期可省略。
a.英文文獻:In a recent study of reaction times, Walker (2000) described the method…Walker also found…。
b.中文文獻:李福印(2004)提出概念隱喻的重要性,…;李福印同時建議…。
2. 單一作者
a. 英文文獻:姓氏(出版或發表年代)或(姓氏,出版或發表年代)。
例如:Porter (2001)…或…(Porter, 2001)。
b. 中文文獻:姓名(出版或發表年代)或(姓名,出版或發表年代)。
例如:楊惠中(2011)…或…(楊惠中,2011)。
3.兩個作者
英文引用時,在圓括弧內使用兩名作者的姓氏,並使用「&」來連接,在正文中,使用「and」連接兩名作者。
中文引用時,在圓括弧內使用兩名作者的姓名,並用頓號「、」來連接,在正文中,使用 「和」、「與」、「及」等字連接兩名作者。
例如:
(Smith & Jones, 1994), or Smith and Jones (1994) found....
In 1994 Smith and Jones researched.... Always cite both names in text.
陳國華和田兵(2008)認為…或…(陳國華、田兵,2008)
4.三至五個作者
英文第一次引用參考資料時,列出所有的作者的姓氏,除最後一名作者之前在正文中使用逗號加「and」、在圓括弧內使用逗號加「&」連接外,之前的其他作者之間使用逗號「,」;之後引用時,英文用第一個作者的姓隨之以「et al.」。
中文第一次引用參考資料時,列出所有作者的姓名,除最後兩名作者之間用「和」連接外,之前的其他作者之間使用頓號「、」;之後引用時,用第一名作者加「等」字。
例如:
Strasburger, Jorgensen, and Randles (1996) found differences.... (第一次使用).
Strasburger et al. (1996) also created tests.... (在段落中第二次使用).
Starsburger et al. found discrepancies.... (在同一段落中再次使用,此時省略年份).
衛乃興、李文中與濮建忠(2005)指出…或…(衛乃興、李文中、濮建忠,2005)。(第一次使用)
衛乃興等(2005)指出…或…(衛乃興等,2005)。(第二次使用)
5.六個作者及以上
使用英文時,只用第一個人的姓氏加「et al.」;使用中文時,只列出第一名作者的姓名,再加上「等」。
例如:
Pouliquen et al. (2003)……或……(Pouliquen et al., 2003)
王洪俊等(2007)…或…(王洪俊等,2007)
6.團體作者
使用中文時,第一次用全稱,比如,(首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首師大教科院],2001);之後可以用簡稱,比如,首師大教科院(2001)的調查表明……。
使用英文時,第一次引用時,拼出團體,比如,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NIMH], 1996);以後用團體縮寫加年份表示,比如,The NIMH (1996) examined....。
7.沒有作者的文獻
當一部作品沒有作者時,在文中引用參考文獻目錄單中的前幾個字(通常是標題)和年份。比如,一項關於成年人抑鬱症的調查(「Study Finds」, 1997)報告……。
當某作品的作者列為「Anonymous」、中文使用「匿名」或「無名氏」時,英文引用時用「Anonymous」加逗號及年份,即(Anonymous, 1997),中文用「匿名」加逗號及年份,即(匿名,1997)。
8.英文文獻作者姓氏相同
英文文獻作者姓氏相同時,相同姓氏之作者於論文中引用時均引用全名,以避免混淆。
例如:R. D. Luce (1995) and G. E. Luce (1988)…。
9.多篇文獻
a. 多篇文獻,同一作者
若一作者有多篇你想引用的文獻,只需用逗號「,」來區隔作品的發表年份(最早到最晚依序排列)。若多篇文獻在同一年內發表,請在年份後面加上a、b、c……等標注。(按:abc的使用需與參考文獻部分有所對應,而這些文獻的編排以標題名稱的字母來決定。)
例如:
1)A recent study foun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Pauling, 2004, 2005a, 2005b).
2)Pauling (2004, 2005a, 2005b) concted a study that discovere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b.多篇文獻,多位作者
文獻依姓氏字母(筆畫)、出版年代等順序排列,不同作者之間用分號「;」分開,相同作者不同年代之文獻用逗號「,」 分開。
例如:…(Pautler, 1992; Razik & Swanson, 1993a, 1993b)。
例如:…(董偉,2010;周音,2011a,2011b)。
③ 有關英語閱讀策略的的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是對某一方面的專題搜集大量情報資料後經綜合分析而寫成的一種學術論文, 它是科學文獻的一種。
格式與寫法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特別是陽性結果,而文獻綜述要求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在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對所綜述的主題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因此,應認真對待。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容准確無誤。關於參考文獻的使用方法,錄著項目及格式與研究論文相同,不再重復。
④ 英文文獻閱讀時,如何做筆記
理論寫作使用的英文通常大詞長句連篇,新手不得不將注意力集中於讀懂字面意思上,而無法像讀中文理論那樣隨時連貫思考,導致讀過和沒讀的感覺差不多。其實學習英語就象學習其他語言一樣是艱辛的。因此我的第一個建議是每天花多點時間練習使用英語。除此之外,我們應該上課認真聽講、記筆記。定期復習所學內容,認真做作業。聽英語廣播,讀英語故事和報紙,看英語電影和電視節目,用英語寫日記,參加英語討論和演講比賽。如果我們犯錯誤,就要立刻改正,盡力下次不要犯同樣的錯誤。而且,我們要認真准備每節課。不然別說文獻了。
讓自己對英語產生興趣後就會有一種想要研究,學好它的勁頭,這么一來,那麼推導也就不是什麼令人困惑的過程了。
我衷心地希望大家能夠輕松、快樂地學好英語。
⑤ 求英語文獻綜述閱讀教程PDF以及翻譯,謝謝
去web of science可以找到很多英文文獻
⑥ 在英語閱讀筆記中怎麼寫參考文獻來源
每個學校的要求不一樣
一般來說參考如下格式
[1] Celce-Murcua, M. Pronunciation Teaching [M]. Brita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1-10
[2] Howatt, A.P.R 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 Britai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1,4
[3] 鄧靚靚. 影片《窈窕淑女內》對英語語音教學的啟示容[J]. 河南:鄭州大學,2012.04
[4] 王淑花.從影片《窈窕淑女》探討英語語音教學的得與失[J].電影文學,北京:北京外國語大學,2010(19).
[5] 王薔. A Cause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英語教學法教程)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⑦ 計算機專業研究生剛開始接觸英文論文、閱讀英文文獻有什麼好的方法或者需要注意的地方
(1)找經典的與研究方向有關的英文論文。
(2)從摘要->引言,仔細閱讀,每個句子內最好弄明白容後面的含義。論文的背景知識找相關文獻了解清楚。
(3)仔細了解論文的創新點,實驗部分在創新點弄明白後也需要弄清楚,不要忽視。
總結:以經典論文為中心,查閱其他文獻粗讀來輔助完成。
⑧ 參考文獻有什麼閱讀技巧不懂得看啊覺得很難懂!
一、調動自主性去閱讀。
雖然說課上有老師的教學指導,但是為了提高英語能力,留學生應該在課上課下都發揮主觀能動性,也就是說,我們要有自學的意識和行動。閱讀和自學英語的能力是一種多結構、多層次的能力,由許多能力因素構成,這些因素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以及相互結合地在自學過程中發揮作用的。
二、如何培養自身的自學與閱讀能力?
1.培養學習興趣。
想各種辦法使自己愛上英語,因為這關繫到學習質量的提高以及某些潛在的論文寫作手法和能力的發展。
2.充分利用教材。
學會預習教材,並初步掌握生詞的基本用法、課文短語、長難句和文章段落大意。上課時注重老師對已掌握知識的講解方法,對於重難點要尤其注重,並有方法地記下筆記。對於文章的全部信息要進行了解,而對於主要論點和論據,則要精讀,做到重點的段落能背下來。
3.練習表達能力。
包括口頭和筆頭表達能力的培養,以及復述文章、縮寫、擴寫、改寫、續寫等等。
三、積累文獻閱讀量。
有了扎實的英文閱讀能力不一定就能很好地閱讀文獻,因為文獻資料都是發表的學術期刊,所以基本上都是議論文,有明確的論點和論據,且結構嚴謹、語言專業,這對於初次寫英文論文的留學生來說是很難的,所以留學生平常要做到多讀,才能培養出論文的感覺。
1.閱讀標題。
根據上面所述的方法來閱讀,當然也需要適當地做些筆記,並記錄下標題的模式和英文寫法,記住,標題要盡量簡潔。
2.閱讀摘要。
重點閱讀客觀性的摘要,便於快速把握正文的內容。
3.閱讀綜述。
綜述方面,要關注作者在引用文獻時對本文觀點所起的作用,並觀察作者引用的格式,以及引用的經典句子。
4.閱讀結構。
觀察自己搜集的文獻寫作結構,是怎樣一步步證明自己觀點的,觀察作者採用的是舉例論證、對比論證亦或是其他的論證方法。相信讀過英語文獻的小夥伴們都知道,英語文獻和普通的英語文章不一樣,即使我們的英語水平過關了,也不一定就能讀懂英語文獻的~
參考文獻的寫作一直以來都是論文寫作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以上所講述的,希望能夠幫助到同學們更好的進行論文寫作,在留學期間如遇到此類問題,無法及時向大學老師進行咨詢的話,可以和國內一些較為知名的留學服務網站進行咨詢,例如:51Due、留學府都是非常不錯的留學服務網站,希望幫助到你。
⑨ 如何閱讀文獻
閱讀文獻的注意要點:
1、找文獻
利用關鍵詞,導師,師兄找到自己方向的經典,前沿論文。通過閱讀標題、摘要、結論,判別出相關性、價值。
2、精度讀價值大的文獻,略讀一般文獻
首先需要明白需要從閱讀文獻中得到什麼。
(1)該研究的背景框架,研究類別。
(2)文章解決的問題,解決的方法和需要。
(3)可能存在的問題,改進的思路。
文獻不同的部分對應不同的內容主體,不一定從頭讀到尾。
3、對同類別的文獻進行對比
通過閱讀大量文獻之後,需要將該研究方向的派別歸納總結出來,同時對同一類別文章進行對比。總結出該研究方向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都是怎麼解決的,有什麼不同點。
文獻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手段、運用一定的意義表達和記錄體系記錄在一定載體的有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的知識。
(9)英語閱讀文獻資料法擴展閱讀:
文獻的作用:
1、文獻是人們獲取知識的重要媒介。
文獻是人類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具有可記錄的內容與記錄的工具、手段時)的產物,並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而不斷發展。人類認識社會與自然界的各種知識的積累、總結、貯存與提高,主要是通過文獻的記錄、整理、傳播、研究而實現的。文獻能使人類的知識突破時空的局限而傳之久遠。
2、文獻的內容,反映了人們在一定社會歷史階段的知識水平;而文獻的存在形式(諸如記錄手段、書寫材料、構成形態與傳播方式等),又受當時社會科技文化發展水平的影響與制約。
3、文獻是科學研究的基礎。任何一項科學研究都必須廣泛搜集文獻資料,在充分佔有資料的基礎上,分析資料的種種形態,探求其內在的聯系,進而作更深入的研究。
⑩ 如何高效率地閱讀英文文獻
文史類文獻閱讀技巧
篩選性閱讀與小組討論相結合
首先對於文史類的文獻,建議大家不要過分精讀,最好先篩選一些大信息,再在課堂或者小組內進行討論。這是因為美國的歷史類文獻普遍存在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信息量太大,會大量地引用原文且沒有章法。雖然這類書籍很適合作為參考資料,但對於只是想閱讀這些書的同學來說則會困難異常。所以建議大家讀這類書時可以先粗讀一遍,篩選出對你有用的信息和主要信息,跳過敘述類文字,然後通過小組討論將這些主要信息串聯起來,這種方法特別適合國內理工科出身的同學。
理工科教材閱讀技巧
先找結論,再讀過程
然後對於理工科教材,閱讀時可以先找結論,然後再讀過程。因為美國名校的老師上課有個特點就是一節課的信息量非常大,尤其是專業課,一節課幾十個知識點非常常見,所以即使你課前預習過了,你仍然會跟不上,會覺得消化不了。而結論性的東西比較容易抓住,這樣你再讀過程的話就可以通過自習和思考形成知識面了。
基礎科學類文獻和快消息閱讀技巧
分塊精讀,注意思考
而對於數學、哲學和基礎科學類的文獻,大家可以分塊分開精讀,把完整的一章作為一個閱讀單元,同時自學補充性的文獻和前沿資料,還要進行思考。這樣做是因為如果閱讀過於零碎,你就很難系統化地理解一個問題,而如果閱讀量太大,你又會因為工作量大而放棄閱讀。只有結合大跨度的信息並進行大量思考才能真正讀進去。
還有時政新聞等快消息類的東西,建議大家只要讀主要信息即可,不過要注意讀的時候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帶著求是的態度讀,而不要被媒體牽著鼻子走。
其他類型文章閱讀技巧
以興趣為主,利用交流討論加強消化
最後閱讀半專業半興趣類、經濟類或者軍事類的文章時,由於這類文章雖然普遍受眾廣且有很多業余類讀者,但是涉及的內容還是非常廣泛的,所以建議大家閱讀時按照興趣以讀書和資料為主,這樣有利於積累基本的知識。然後再通過交流討論來消化提高這些知識。
最後做個總結,閱讀要注意到的無非有三點:一為信息量,二為自己消化信息的能力,三為不同信息的排列特點,然後根據文獻的特點和自己的能力在這三點中找到平衡點,就可以進行有效的閱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