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英語每天閱讀量
① 中小學英語課外閱讀量標准出爐了嗎
據報道,隨著中國國際化程度的提高和教育水平的升級,英語學習的語言環境隨之改變,越來越多的家長把突破英語教育的瓶頸由聽、說轉移到閱讀上。順應英語閱讀教學時代的到來,一份界定中小學生英語課外閱讀量標準的計劃16日出爐,受到了各界的廣泛關注。
《全國中小學生英語課外閱讀領讀計劃》由全國英語閱讀教學研究協作體發布,該協作體是由北京市教育學會學科英語教育研究分會發起,並由外語教育教學研究專家、教研員和教師志願加入。該計劃倡議全國中小學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有規劃地安排英語課外閱讀。
資料圖
少兒英語教育的相關培訓機構也認同英語閱讀的重要性,並在課程設置上有所傾斜。讀伴兒創始人、瑞思學科英語董事長王蘭柱說,英語學習的下一個重點,是提升孩子「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能力,讓孩子真正能把語言用起來。言之有物,就要求孩子基於英語形成對世界基本概念的體系化認知;言之有理,則要求孩子對自己所獲取的信息要有所感悟、有所思辯。而這一切,僅靠看動畫片、讀故事繪本或者練口語很難解決,系統化的閱讀是英語教育必須重視的部分。
徐濤是一名6歲孩子的父親,也是英語閱讀的忠實實踐者。多年來,他堅持與孩子一起做親子閱讀。他說,孩子的成長受益於此,因為閱讀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取,更是今後開展成功社會交往的基礎。交往依靠表達,而表達不僅包括淺層次意義上的生活溝通,還有基於知識的深度思想交流,這必須依靠閱讀來構建。
② 小學一年級開始學英語有必要嗎
有必要,取決於孩子對英語學習的接受能力怎樣,如果是學習比較好的孩子,版那麼晚一點報英語培訓班也權是可以的,但是對於英語學習比較困難的孩子,那麼選報一個一年級英語培訓班還是很有必要的。分享免費試聽課:【點擊領取固定外教一對一免費試聽課】試聽完之後,還可以免費獲得一次英語能力水平測試和一份詳細的報告,以及公開課免費看。
阿西吧是在線一對一教學,有固定外教的機構,可以讓孩子天天在家留學一樣跟外教學英語,學習過程分級考試,並發相應證書,而且價格親民,一年學費就幾千塊,一堂課才20元左右。
希望可以幫到你啦!
想要找到合適英語培訓機構,網路搜下「阿西吧vivi老師」即可。
網路搜下「阿西吧官網論壇」免費獲取全網最齊全英語資源。
③ 如果光明小學每個學生每周閱讀量大約3本書,那麼1260個學生一年閱讀量多少本
如果光明小學每抄個學生每周閱讀量大約3本書,那麼1260個學生一年閱讀量多少本?
每周的閱讀量是三本,一年有365÷7=53周,每個學生一年閱讀53×3=159本,所以1260個學生一年閱讀1260×159等於200340本。
④ 小學生閱讀量是多少
根據2011年調查數據顯示:
一、小學生圖書閱讀率達84%
調查數據顯示,小學生在上一學期(指2010年下半學期,全文同) 「課外圖書」閱讀率達到84.0%,期刊閱讀率為69.7%,報紙閱讀率為64.7%。小學生人均每學期閱讀「課外書」11.76本,閱讀期刊6.35期,閱讀報紙6.80份。
二、超過半數的小學生認為自己的閱讀量「一般」或較少(含「比較少」或「非常少」),48.0%小學生認為自己的閱讀量「很多」或「比較多」
調查數據顯示,有37.9%的小學生人為自己的閱讀量「一般」,有14.1%的小學生認為自己的閱讀量「非常少」或「比較少」,另外,分別有19.7%和28.3%的小學生認為自己的閱讀量「很多」或「比較多」。
三、「學習壓力大」成為影響小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障礙
近四成(36.6%)小學生認為「學習壓力大,沒時間」是他們課外閱讀時遇到的主要困難,有56.7%的小學教師也認為「小學生學習壓力大,沒時間」 是影響小學生課外閱讀的主要因素。
四、小學生課外閱讀呈現功利化傾向,提高學習水平成為小學生的主要閱讀目的
針對上學期讀過「課外讀物」的4—6年級小學生,我們在調查中詢問了他們讀課外書的目的。數據顯示,在這些小學生中,有近八成(78.0%)的學生將「為了提高學習」作為課外閱讀目的之一,有約六成(59.6%)的學生是為了在課外閱讀中「得到樂趣」,也有約三成的學生是「為了和同學、朋友有共同的話題」而進行課外閱讀。另有近一成(8.1%)的學生是「為了得到爸媽或老師等人的表揚」而進行課外閱讀。
五、在「卡通動漫」類課外讀物閱讀選擇上,小學生與老師存在明顯分歧
在上學期讀過課外讀物的小學生中,有半數以上(54.6%)的學生表示,在上一學期讀得比較多的課外讀物是「兒童文學」。表示經常讀「科普/網路」、「卡通動漫」類課外讀物的學生分別有43.9%和43.3%。
在小學教師問卷調查中,有84.9%的老師希望小學生多讀「兒童文學」類課外讀物,82.6%的老師希望小學生多讀「科普/網路」類課外讀物。但希望小學生多讀「卡通動漫」類課外讀物的老師很少,只有27.5%,這與學生的喜好存在明顯分歧。
六、互聯網和手機已經成為小學生的重要閱讀渠道,但網路使用的娛樂化傾向值得警惕
本次調查發現,小學生上網率達到63.6%。在4—6年級小學生網民中,網路游戲是多數(55.6%)小學生網民的主要網路活動之一,網路使用的娛樂化傾向較為明顯,另有46.7%的人把「看書/看報/看期刊」作為自己的主要網路活動之一。
小學生的手機閱讀率為31.3%。高年級小學生的手機閱讀率達39.5%,低年級小學生的手機閱讀率也有22.9%。
七、小學生普遍希望設立閱讀課或閱讀時間
70.2%的小學生表示所在的年級開設了專門的閱讀課或閱讀時間。在所在年級未開設閱讀課或閱讀時間的小學生中,近九成(86.4%)學生希望(「非常希望」或「比較希望」)開設閱讀課或閱讀時間。
八、校園閱讀活動亟需提高趣味性,並增加閱讀活動數量與種類
在關於學校閱讀活動的開展情況和學生的參與情況調查問項中,在4—6年級小學生中,有84.7%的小學生表示所在學校舉辦過不同種類的閱讀活動。有六成以上(62.9%)的學生認為應「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另外,有55.8%的學生認為應「增加活動舉辦次數」,有51.3%的學生認為應「增加活動種類」,有37.5%的學生認為閱讀活動應「能夠讓更多的人真正參與」,有35.9%的學生認為應「增加活動的互動性」。
在小學教師問卷調查中,在表示所在學校舉辦過閱讀活動的小學教師中,約有八成(80.3%)的老師也認為應「增加活動趣味性」,另有七成(69.9%)的老師認為應「讓更多的人真正參與」,有近六成(57.4%)的老師認為應「增加活動種類」,還有54.0%和44.3%的老師認為應通過「增加活動互動性」和「增加舉辦次數」來改進校園閱讀活動。
九、小學教師普遍認為課外閱讀有利於促進小學生學習、提高素質
在小學教師問卷調查中,絕大多數老師認為課外閱讀有利於促進小學生學習,有利於提高小學生素質。具體來說,有94.1%的老師認為小學生課外閱讀「有利於促進學習」,有87.2%的老師認為小學生課外閱讀「是提高小學生素質的重要因素」。而對小學生課外閱讀持負面態度(如「課業太重,會增加學生負擔」、「影響學生學習,不贊成」等)的老師只有極少數(總計不足一成)。
十、應當設立專門的閱讀時間、開展閱讀活動促進小學生閱讀已成多數教師的共識
在小學教師問卷調查中,當被問及應通過什麼方式促進小學生閱讀時,有81.7%的老師認為應「設立專門的閱讀時間,讓學生閱讀」,72.5%的老師認為應「舉辦校園讀書節或其他讀書活動」,71.1%的老師認為小學生「家庭內應該營造讀書氛圍」,62.5%的老師認為應「安排閱讀指導老師,引導學生閱讀」。而建議採用其他方式(如「免費發放課外讀物」、「改革應試教育體制」等)促進小學生閱讀的老師比例均超過四成,但不足半數。
⑤ 小學生每天必須讀書多少時間
正因為沒有這個「必須」,所以,小學生的讀書成了可有可無的事情。家長和教師相對於讀書來說,更重視的是學生的作業,作業沒有做完是不行的,但是今天沒有讀書似乎是沒有人去追究的。推行多年的《新課程標准》,其中只規定了每個學段學生必須完成的閱讀量,也沒有細化到每天應該讀多長時間。如果分析一下低學段5萬字的閱讀量,按照兩年一共730天,那麼一二年級的學生每天只需讀不到70個字;中年級段40萬字的閱讀量,三四年級學生每天只需讀不到550個字;高年級段100萬字的閱讀量,五六年級學生每天只需讀不到1370個字。 這樣的閱讀量對於小學生來說行嗎?為什麼低年級學生要設定不少於5萬字的閱讀量?這樣的量對於小學低年級學生語言智能的發展是不是有利?學生讀70個字需要多少時間?同樣,中高年級學生這樣的閱讀量合適嗎?每天讀夠基本的字數需要多少時間?沒有這樣的分析,只是規定一個大致的量,對於教師和家長來說,可操作性不強,容易流於形式,成為一句空話。 讀到這個准確的時間以後,我立即進行了計算,得出1-4年級的學生每天讀書應該不少於1.369小時。這些時間可以是分散的,只要每天讀書時間總量夠1.369小時就可以了。這一個半小時學生能夠讀多少內容?是不是遠遠大於我們所規定的閱讀量?如果這些標准真的被老師和家長執行了的話,學生之間會產生多大的差異?因為我沒有第一手資料,也搜不到相關的資料,所以也無法下結論。 記得在很多場合,我表達自己的觀點時,要求學生每天讀書或聽書至少十五分鍾。這十五分鍾,讀書速度一般的學生也能夠讀完1500字。如果是聽書,這個量就更大了。我曾經計算過,如果學生能夠每天不落的讀或聽十五分鍾書的話,一年下來至少就是54萬的閱讀量。而且這個量所佔用的時間並不多,也很容易能夠做到。這關鍵是看家長又沒有毅力,能不能堅持。 仔細思考之後,我發現如果有了家長強有力的配合,學生完成這個閱讀時間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對於小學生來說還是應該分一分層次,時間逐步家長,並且必須重視讀書興趣的培養。 假如學生不能保證一個半小時的閱讀時間的話,至少也每天應該讀夠半個小時。因為每天十五分鍾的時間真是太少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有一定的難度。 家長朋友試一試吧?也許這樣讀下去,改變的不僅是孩子!
⑥ 讀英語專業的大學生每天的英文閱讀量大概是多少
閱讀量是因人而異的抄,英專的課程包括精讀,泛讀,語言學,視聽課,寫作課,以及語法課,英美文學,英美報刊等諸多課程,大部分都是全英文授課,這樣下來每天的量就很大了,另外加上作業,以及根據自我興趣報考的等級考試,證書考試也會有很大的任務量的……
⑦ 小學一年級的平均閱讀量是多少
這個沒有刻意要求,
每天有半小時閱讀,
就足夠了,
主要是是每天堅持的習慣。
⑧ 一年級到四年級每天讀書的字數
家長和教師相對於讀書來說,更重視的是學生的作業,作業沒有做完是不行的,但是今天沒有讀書似乎是沒有人去追究的。《新課程標准》規定了每個學段學生必須完成的閱讀量,也沒有細化到每天應該讀多長時間。如果分析一下低學段5萬字的閱讀量,按照兩年一共730天,那麼一二年級的學生每天只需讀不到70個字;中年級段40萬字的閱讀量,三四年級學生每天只需讀不到550個字;高年級段100萬字的閱讀量,五六年級學生每天只需讀不到1370個字。 這樣的閱讀量對於小學生來說行嗎?為什麼低年級學生要設定不少於5萬字的閱讀量?這樣的量對於小學低年級學生語言智能的發展是不是有利?學生讀70個字需要多少時間?同樣,中高年級學生這樣的閱讀量合適嗎?每天讀夠基本的字數需要多少時間?沒有這樣的分析,只是規定一個大致的量,對於教師和家長來說,可操作性不強,容易流於形式,成為一句空話。 讀到這個准確的時間以後,我立即進行了計算,得出1-4年級的學生每天讀書應該不少於1.369小時。這些時間可以是分散的,只要每天讀書時間總量夠1.369小時就可以了。這一個半小時學生能夠讀多少內容?是不是遠遠大於我們所規定的閱讀量?如果這些標准真的被老師和家長執行了的話,學生之間會產生多大的差異?因為我沒有第一手資料,也搜不到相關的資料,所以也無法下結論。 記得在很多場合,我表達自己的觀點時,要求學生每天讀書或聽書至少十五分鍾。這十五分鍾,讀書速度一般的學生也能夠讀完1500字。如果是聽書,這個量就更大了。我曾經計算過,如果學生能夠每天不落的讀或聽十五分鍾書的話,一年下來至少就是54萬的閱讀量。而且這個量所佔用的時間並不多,也很容易能夠做到。這關鍵是看家長又沒有毅力,能不能堅持。 仔細思考之後,我發現如果有了家長強有力的配合,學生完成這個閱讀時間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對於小學生來說還是應該分一分層次,時間逐步家長,並且必須重視讀書興趣的培養。 假如學生不能保證一個半小時的閱讀時間的話,至少也每天應該讀夠半個小時。
⑨ 小學一年級每天到少讀書多長時間
一年級孩子還不大會讀書 看的是插畫帶拼音的書 而且耐性也不會很好 20分鍾差不版多了。
《新課程標准權》規定了每個學段學生必須完成的閱讀量,也沒有細化到每天應該讀多長時間。如果分析一下低學段5萬字的閱讀量,按照兩年一共730天,那麼一二年級的學生每天只需讀不到70個字;中年級段40萬字的閱讀量,三四年級學生每天只需讀不到550個字;高年級段100萬字的閱讀量,五六年級學生每天只需讀不到1370個字。
⑩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中小學生每學期的閱讀量是多少
本人專注於速讀記憶能力研究8年以上,同時有幸成為快速閱讀協會會員。對於如何增強記憶力和快速閱讀效率,速讀記憶力專家普遍認為,只要通過訓練,通過學習,記憶力是可以成倍提高的,中文的速記,和快速閱讀是分不開的,給你介紹下我中文速讀速記的經驗:
1、快速閱讀的技巧就是一眼看上去,能夠閱讀多個字,看到一堆字就知道文字的意思,不用去過多思考,習慣性的看上去就直接理解文字大意。所以速度就上去了。同時,學習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2、快速閱讀的技巧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主要是復習課本的效率,讀的速度快,相同的時間可以重復讀好幾遍,自然記住的就快了。但是,快速閱讀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習慣,很多人以為學習了理論知識,就能夠領悟到快速閱讀的方法,其實不是的。快速閱讀既然是一種方法,那麼首先要懂得方法,其次,快速閱讀還是一種習慣,那麼既然是習慣,就需要練習,只有勤加練習,才有可能提高。所以,建議平時要多刻意的在實戰的時候多訓練自己的速度。
3、快速閱讀主要針對考試或者學習的人,能夠提高記憶力和學習效率。我孩子高考和後來的公務員考試都是用《精英特快速閱讀來訓練》速讀的,精英特是快速閱讀加快速記憶,她以前的閱讀速度在300字,記憶力不行,在2008年的時候就學習精英特,高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市因為學習速讀。包括現在的公務員考試,也是因為這個,大大提高復習效率。
4、如果是正在考試或者正在忙著備考的學生,我建議學習一下精英特,精英特速讀也是我們協會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