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中美英語閱讀教學的差異

中美英語閱讀教學的差異

發布時間: 2021-03-16 13:18:50

❶ 中美教育差異

1.中國與美國教育的差異首先在於兩國初等教育的教學目標不同:
中國初等教育將開發孩子的智力,孩子好處高分看成首要目標;而在美國,初等教育的目的只有一個: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2.對待成績的態度不同
對中國孩子來說,一份不好的成績單會使他收到來自各方壓力.然而在美國,每個學生年終的成績單都時間私人的物品.家長方面也不會給孩子施加過多的壓力.分數在大人心中比能力要差得遠.而中國大部分學生的目的是"那高分".
3. 兩國在知識觀是存在差異:
中國的教育注重對知識的積累灌輸,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尊重和對知識的繼承以及知識體系的構建.
美國則更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實際能力,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質疑,批判精神和對知識的拓展和創造.
這兩種教育表達了對待知識的不同態度:即中國教育的靜態與美國之間的動態差異,這一動一靜這反映兩國知識觀的差異.
4.兩國在提供該學生的環境上不同:
美國的學校從小就鼓勵孩子做研究,就培養孩子的研究能力,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組織研究材料的運動研究方法的能力.
而中國的學校,在應試教育的制約下,傳統觀念的影響下,採取的是初級階段打基礎,高級階段才能做學問的相互脫節的兩階段戰略.
5.兩國課程設置不同
比如關於外國語言的學習.在中國,學生在基礎教育中只有英語一種(除專業外).這是教育系統為全體學生做的統一選擇.
而在美國,學生選擇德育的就大得多,包括西班牙語,發育,拉丁語等.還有在美國不用教材的課是存在的,他們通常叫做"家庭生活"課,.
課程內容包括縫紉,烹飪和增強自信心等等.他教給學生的是書本以外生活之中的事情,是作為一個人或者的必需.他教給學生如何生活
6.教育模式和高考制度不同:中國的啟發式教育存在著一個弊端,就是其實一直到某一個問題的答案通過誘導學生,使他們找到"唯一的答案".
在美國學校的教學法,除了引導學生去理解和掌握教師一致的正確答案外,還給與學生自由想像的空間,去探索教師和學生都沒未知但卻客觀存在著的潛在答案.
在中國,除了少數人才不用看"高考"分數外,其餘的均以"高考"成績為錄取人學得最重要的,唯一標准.但在美國學生年年都參加各類考試中的至少一種考試,一次失手,情有可言;兩次失手,也可以理解……因此,這些考試成績就可作為非常重要的錄取入學考量標准.
7.學習負擔不同:美國幾乎每周都回放一天假.但在中國,周末可能被無情佔有,就連絢麗多彩的假日也會因繁重的作業的充斥而黯然失色.
8.家庭教育不同:
1)美國教育小時管得嚴,美國父母會立下許多規矩,而孩子越大管得越松;中國父母恰恰相反,小時候百般溺愛,長大處處限制,甚至連大學專業,戀愛都橫加干涉.
2)美國教育注重孩子責任感的培養,這個教育差別使得美國孩子比中國更具自立性.

❷ 中美教育的差異

1.中國與美國教育的差異首先在於兩國初等教育的教學目標不同:
中國初等教育將開發孩子的智力,孩子好處高分看成首要目標;而在美國,初等教育的目的只有一個: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2.對待成績的態度不同
對中國孩子來說,一份不好的成績單會使他收到來自各方壓力.然而在美國,每個學生年終的成績單都時間私人的物品.家長方面也不會給孩子施加過多的壓力.分數在大人心中比能力要差得遠.而中國大部分學生的目的是"那高分".
3. 兩國在知識觀是存在差異:
中國的教育注重對知識的積累灌輸,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尊重和對知識的繼承以及知識體系的構建.
美國則更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實際能力,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質疑,批判精神和對知識的拓展和創造.
這兩種教育表達了對待知識的不同態度:即中國教育的靜態與美國之間的動態差異,這一動一靜這反映兩國知識觀的差異.
4.兩國在提供該學生的環境上不同:
美國的學校從小就鼓勵孩子做研究,就培養孩子的研究能力,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組織研究材料的運動研究方法的能力.
而中國的學校,在應試教育的制約下,傳統觀念的影響下,採取的是初級階段打基礎,高級階段才能做學問的相互脫節的兩階段戰略.
5.兩國課程設置不同
比如關於外國語言的學習.在中國,學生在基礎教育中只有英語一種(除專業外).這是教育系統為全體學生做的統一選擇.
而在美國,學生選擇德育的就大得多,包括西班牙語,發育,拉丁語等.還有在美國不用教材的課是存在的,他們通常叫做"家庭生活"課,.
課程內容包括縫紉,烹飪和增強自信心等等.他教給學生的是書本以外生活之中的事情,是作為一個人或者的必需.他教給學生如何生活
6.教育模式和高考制度不同:中國的啟發式教育存在著一個弊端,就是其實一直到某一個問題的答案通過誘導學生,使他們找到"唯一的答案".
在美國學校的教學法,除了引導學生去理解和掌握教師一致的正確答案外,還給與學生自由想像的空間,去探索教師和學生都沒未知但卻客觀存在著的潛在答案.
在中國,除了少數人才不用看"高考"分數外,其餘的均以"高考"成績為錄取人學得最重要的,唯一標准.但在美國學生年年都參加各類考試中的至少一種考試,一次失手,情有可言;兩次失手,也可以理解……因此,這些考試成績就可作為非常重要的錄取入學考量標准.
7.學習負擔不同:美國幾乎每周都回放一天假.但在中國,周末可能被無情佔有,就連絢麗多彩的假日也會因繁重的作業的充斥而黯然失色.
8.家庭教育不同:
1)美國教育小時管得嚴,美國父母會立下許多規矩,而孩子越大管得越松;中國父母恰恰相反,小時候百般溺愛,長大處處限制,甚至連大學專業,戀愛都橫加干涉.
2)美國教育注重孩子責任感的培養,這個教育差別使得美國孩子比中國更具自立性.
建議
中國的考試制度改革,教學改革與學生減負,是教育整體改革的三個方面,而考試制度是"牽一發而動身"的關鍵.只有應試教育改變了,素質教育才能獲得真正屬於自己的空間.
美國是在創新有餘而基礎不足的前提下以抓基礎來補不足.我國的情況卻是恰恰相反,我們是基礎有餘而創新不足,因而我國教育的完善必須抓創新來補不足.
教育是一種文化現象,不同的教育反應的是不同的文化內涵,適宜美國今日社會的教育方法或教育體制並不一定適應中國現在的社會.總之,我們需要的是本土化和國際化結合的現代化教育.
中國現行在實行的新的教育體制,正逐步的改正教育的缺陷,趨向於多元化,國際化,這正是研究教育的成果所在.也是我們的本意.

❸ 中美教育差異具體體現在哪

摘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由於歷史傳統、社會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觀念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從中西方教育觀念及思維模式、教學方式與家長溝通交流的方式等方面加以論述比較,並對我國現行教育進行反思。
關鍵字:中西方教育;差異;思考;展望
正文:一堆家規,「虎媽」蔡美兒將女兒送進哈佛;一根藤條,「狼爸」蕭百佑將三個孩子送進了北大。隨之又一次引發了關於中西方教育的爭議,中西方教育到底到底有哪些差異,下面我就淺談一下。
一、中西方教育差異的具體體現
1中西方教育雙念及思維模式的不同。東方教育的目的以增加知識為主,視知識比創造力重要。在中國,老師們認為創造力是—食緩慢的過程,它依賴於堅固的基礎知識。而西方教育的目的是尋求高層認知能力的學習,老師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提問,批判性的思考,建構、挑戰知識。在西方發達國家,公布學生的學習成績被看成是侵犯個人隱私權的,因為作為學生享有與公民同樣平等的權利。而我國傳統的教育認為,公布學生的學習成績,一方面可激勵學習差的學生向優秀的學生學習;另一方面,對學習差的學生也是一種批評,或者說是讓學習差的學生有挫折感,讓其知恥而奮起。再者,西方的教育重視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獨立生活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刨薪能力,以及思考問題的習慣和方法,從而為進入社會作準備。1而我國的教育重視文化基礎課,學生學到的數學和其他自然科學知識比大多數國外學生多,而且中國學校的管理相對嚴格,要求學生在上課的時候精神集中,這種教育理念在繼承優良傳統、掌握知識、規范行為等方面也起到了_定的積極作用。
2教學方式的差異。在西方,課堂大多為小班,—般不超過30人。課堂氛比較隨意自由,有什麼問題不需舉手當堂可以提問。英國學校大都是九點上課,所以在第一節課的課堂上很少出現懨懨欲睡的雙眼。老師講課的時間不多,課堂以學生的分組活動為主,包括討論、辯論、實踐活動等等形式。英語課的授課方式多種多樣,老師常常帶他們到學校外的商店、廣場等公共地方,進行實踐,把所學的東西活學活用,這點和中國的學校形成很大的對比。在班上,你會發現經常會有學生缺勤,千萬不要驚訝,因為這在英國的學校是很普遍的,他們大都是隨家人去旅遊了。這種情況,在中國簡直是想都不敢想。還有一點很大的差異就是英國的學校很重視對學生進行「山野教育」,其意義就是讓學生經受磨練,訓練學生的體能、冒險精神和生存能力,然而在中國的很多學校都是整個學期只有難得的一兩次社會實踐機會。「中國衡量教育成功的標準是將有問題的學生教育得沒問題,『全都懂了』,所以中國的學生年齡越大,年級越高,問題越少;而西方教育的標準是將沒問題的學生教育得有問題,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連老師都回答不了了,那算是非常得成功,所以西方的學生年級越高,越富有創意,越會突發奇想。」2
3與家長溝通交流的方式不同。在與家長溝通交流的方式上,中西方也有所不同。在西方,班主任通常每學年為每個學生寫一份「學年匯報」,交給家長,並正式約見學生家長一次,約見採取與家長個別談話的方式,而不是以全體家長會的形式。事先由學生帶回通知單,向家長徵求約見的時間。一般每位家長安排10-15分鍾,會見時,只有班主任和家長面談,沒有任何其他人在場。我覺得這種形式與國內開家長會的形式相比有兩個好處:首先是私密性好,尊重孩子和家長的個人隱私權。其次,是效率高,時間短。
4高等教育辦學思路的差異。西方發達國家的辦學思路傾向於寬進嚴出,即入門相對寬松,但出門的要求很嚴格,特別是對碩士、博士的要求非常嚴格。在終身教育看來,寬進嚴出無論是對社會的回歸教育,還是對適齡青年的高等教育都是可取的合適路徑,因為它既善意地向有志者敞開大門,又保證了人才培養的質量,更重要的是注重教育學生學會學習,這是一種更高遠的追求,它可以影響其—生。而我國的高等教育則是嚴進寬出和尚未完全到位的學分制。我國的高等教育歷來嚴進寬出,即入門要求很高,但進門後不管學生是否最有效地利用在校期間的優越條件用功努力,到該畢業時絕大多數都能獲得合格證書順利畢業。
除上述所列的幾種差異之外,中西方在教育上的差異還體現在其他許多方面。如:學生接受義務教育的年限不同。在我國,是到初中為止,而在西方國家,是到高中為止。評價標准上也存在差異,西方課程的成績通常是分等級的,而中國大多數情況是按百分制計算的等等。
二、對我國現行教育的反思及展望
1對我國現行教育的反思。縱觀中西方教育的種種差異,我們應該對我國傳統教育有—個更清醒的認識。現階段,我國的教育政策是素質教育。有些學校也是一味地追求考試的成績,在平時的課堂中,考試中不會考的東西就不教。這種做法無非會令同學們的知識量減少,在課堂上,鍛煉能力的減少。中國現在的教育在另—方面也存在著較大的漏洞和缺陷,那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其原因在於使用了教育水平的等級化考評制。創造性思維如試探猜想、大膽假設及直覺、靈感等思維方式是突破性發現的重要條件,科技的發展既要求我們掌握廣博的知識,還要求我們打破常規的思維定勢,把知識變為創造的基礎。所以說創新能力對於最終要踏人社會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反觀中國的教育現狀,中國的高考制度及高校學生選撥標准仍然很大程度上受到教育體制、教育發展水平等因素的相對制約,專家們也由此頗有微詞。他們認為:教育培養的不僅是普通國民的生活技能,更應該是國家的民族精神。如今我們這套教育,只適應—般人的技術培訓,而非創造性人才的搖籃。3今日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製造業中心,這是中國的福音,也是中國的危機。因為我們只是製造業大國,而非科技大國,靠製造業只需要規范的技術,而科學發明卻需要創造性思維與前所未有的創新精神。當前,我們的教育,雖然可以生產出一流的技術人才,但不足以培養出真正的科學精神,培養創造未來的天才。
2對我國教育的展望。我國的教育培養,不要僅僅培養天才,更重要的是人才。長久的發展,持穩的前進。中國的教育要借鑒西方的教育模式,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結論:綜合上述,我認為中西方教育不能簡單地說,孰是孰非,它們各有特色,各有短長,在許多方面有著較強的互朴陛。我們應該站在自我超越的立場上,反觀中國傳統教育的不足之處,學習和借鑒西方教育的精華,轉變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深入進行教育改革,以更陝地適應世界教育發展的潮流,培養出更多符合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1.魏賢超、王小飛《在歷史與倫理之間,中西方德育比較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9.09
2.袁振國 《反思科學教育》 《中小學管理》1999.12
3.塗艷國 《教育評價》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❹ 中美教育內容的差異

中國富裕家庭最早看到了兩種命運的不同,搶佔先機到美國找「名師」變「高徒」,從世界至高點俯視全球。美國的多元文化,能夠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世界多樣性,尋找到更豐富的生命意義。

❺ 求關於中美大學教育差異的文章,英文的

首先希望你找到。其次我在加拿大學教育,這種東西很少的。加拿大美國人不研究那個。中國人也不研究。

❻ 中美教育差異英語論文

英語課堂教學主要手段有三種,一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授課;二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討論;三是:教師與學生融合在一起的課堂授課。《跨文化交際研究》的作者林大津先生認為:相對說來,英美學校比較重視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討論,而中國學校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課幾乎壓倒了任何形式的學生討論。前者鼓勵「一言談」,後者習慣於「群言談」。本文目的就是對「群言談」與「一言談」先作分別論述,然後比較兩種教學方式的各自特點,最後得出兩者應相互借鑒,取長補短的結論,提出以教師與學生融合在一起的課堂授課方式。所以本文主要分以下三個部分論述。
一、中國英語課堂教學的「一言談」
先看這么一個例子:有一個中國英語教師上的一節英語課。他剛走進教室,全班學生起立:「Good morning, teacher!」.老師說:「Sit down, please!」開始上課,教師見學生個個挺胸拔背,全神貫注,認真聽講,教室里異常安靜更是欣喜非常,教師很高興,笑著說:「Ok, today we』ll learn the new lesson.」於是老師就開始了他的上課藝術,學生就開始了他們的一堂課筆記工作,教室里仍然是「Be quiet!」,老師在講台上,認真板書,學生認真做他們的筆記。臨近下課時候,老師忙說:「Today, we learn so many ideas. After class you must remember all. Now the homework is ………」1這便是典型的中國「一言談」課堂:由教師一人侃侃而談,學生埋頭做筆記,很少提出什麼問題。
(一)與「一言談」有關的課堂氣氛
中國英語教師注重「為人師表」, 教師授課內容僅限於課本及考綱要求,對於一些與考綱相距較遠的知識,因時間和考試限制,總是愛莫能言,對於知識點總是有條不穩的羅列在黑板上,讓學生按步就搬。老師上課往往著裝整潔,神情嚴肅,一般端立於講台或跺步於班內。
課堂中,因為課堂教學量的問題,也較少長時間讓學生思考一兩個問題;對於學生提的問題也只作簡短回答;做為英語老師本應讓學生多參與課堂的表演,往往不得不化為課後去完成;往往教師上課時會出現一些拖堂,佔用課余時間等現象。而且,學生也只是一個勁的抄老師寫在黑板上的板書,如果老師不板書就不知道要干什麼。常常老師講得滿頭大漢,學生抄得筋疲力盡。
總之,中國教師上課大都屬穩重型。他們認認真真備課,逐條逐點解釋,課堂不說與課文無關的話(許多學校將這一條寫進了「教師守則」 ),講究課堂秩序,打手勢等非言語表達方式,只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掌握得比較「有分寸」,極少有什麼誇張動作,也就是說,原定的計劃要比一時的靈活性發揮重要得多2。沒辦法中高考的指揮棒牽引著我們。
對於中國學生而言,因為考試成績作為主要的學習評價和升學依據,報考英語專業的同學,英語成績要好。學生只能針對考試而學習,上課只能跟著教師圍著考綱轉,認真聽教師講一些英語語法等內容,仔細做好有關課本知識的筆記。極少花時間去考慮教師講的是否正確,課本知識是否已經過時等一些與考試無關的問題。
(二)產生「一言談」的主要原因
首先,英語是時代的產物,我們直到70年代才把它引入國內課堂,才成為我們教學的要求。它在中國產生就是一個很短的時間,它的發展緩慢。當然不可能一下子成為教學的主流。做為承擔這一使命的中國英語教師,生長在中國,畢業與中國學校,他們的思想受中國傳統的教育很深,何況中國的傳統教育是「傳道授業解惑」。這一使命自然地把教師擺在了居高臨下,無所不知的地位3。再加上中國向來尊崇孔孟之道,「師道尊嚴」、「子曰詩雲」「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天地君親師」等幾千年的教義更是確立了教師在教育教學的主導性、權威性地位。這種地位使教師可以掌握課堂的氣氛、控制學習的方向。而學生只能帶著尊敬的神情去聆聽父親的教誨。這樣,師生之間不是平等討論者的關系,而是演講者與聽眾的關系。這必然導致中國英語課堂教學的「一言談」局面。
其次,在中國幾千年的教育發展史中,不僅教育家,包括國家統治者,在談及教育問題時,都傾向於按照統治階級的意志辦教育。他們不是不重視教育,而是更多地強調了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影響。現代教育界對教育理解仍與教育史上對教育的理解相似。《教育大辭典》中注釋教育一詞:「廣義的教育:泛指影響人們知識、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的各種活動。狹義的教育:學校教育,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4這一理解不僅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教育模式,還影響到我們現在的教育模式。其中狹義的教育定義的「教育者施加影響」說法就為以教師為中心的「一言談」的教育模式提供了理論基礎。
再次,中國教學的「一言談」不僅有以上的傳統因素,也有現實需要。在許多人心目中,英語是一本很重要的科目。升學率歷來是衡量學校及個人的尺寸,考試本身又是一個指揮棒,為考試而教,為考試而學,成為一條習慣老路,非走不可。大學生也要通過英語四級考試才能順利畢業,而考試類型大都要死記硬背一大堆事實材料才能對付過去。聽課、記筆記、背筆記,而後才能「過五關,斬六將」,哪有時間搞「群言談」?5
(三)中國「一言談」的教學效果
中國「一言談」英語課堂教學不僅具有知識容量大,對學生要求高等特點,而且在教學的嚴謹性、嚴肅性方面都是無懈可擊的。這樣,在知識上給學生打下了系統扎實的基礎,也培養了學生一定的自學能力,對學生的詞彙,語法,閱讀,以及外語聽、說、讀、寫能力都有很好的幫助。我們也常常聽說,華人在各種各樣的英語比賽中都數一數二。這些都說明:「一言談」教育出來的中國學生具有基礎知識扎實,學習刻苦,學習目標明確等優勢。正是這些優勢,使中國人在一些專業性較強的工作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得到全世界的公認。
但因為「一言談」的教學方式,中國英語教師習慣「滿堂灌」,使學生養成了只知道被動地記,不愛提問的習慣。從而使他們在學習中習慣於過多地依賴教師和課本,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有這么一個笑話,話說一個大專生在一次旅遊中,想叫一位「foreigner」照相,不懂得說,盡然用手勢比畫半天,才讓他明白。還有很多類似的話題,有的學生學到中學畢業,最基本的口語都不會,這不能不引起我們英語同行的思考6。
而且「一言談」還帶來了課堂不活躍,老師講得多,學生思考得少、活動得少的弊端,學生背的功夫好,演講、表達和動手能力較差。同時也造成學生閱讀面不廣,查找資料,做課題困難等問題7。最明顯的事實,中國學生實際操作水平就不好。
二、美國課堂教學的「群言談」
也先看下面一個例子:美國中學的一節英語課中,美國教師一進教室,即向全班學生開宗明義「 Today, we』ll learn a story about Mark Twin. Now you may ask each other. Answer my questions. 1.Who is Mark Twin? What did he do? 2.What about the story? 3…」每四個同學一組。學生紛紛聚成小組,有上網查資料的,有七嘴八舌議論的,還有兩個小組乾脆舉行辯論賽,老師也參與討論,課堂氣氛異常熱烈。下課鈴響了,學生們還在議論Mark Twin的話題,聽課的人們覺得納悶,問老師:「這節課你並沒有告訴學生結論啊?」老師答:「我也不知道如何告訴學生?讓他們各說其是吧。」 這便是美國課堂教學的「群言談」。伴隨「群言談」有以下一些課堂氛圍:
淺談中美英語課堂教學的差異 來自: 書簽論文網www.shu1000.com
(二)與「群言談」有關的課堂氛圍
英美教師,尤其是美國教師,上課的風格頗具戲劇性。課堂總體氣氛比較隨便,學生上課可以吃東西,翹二朗腿,有的教師講課時嘴裡還嚼著口香糖。8有一些美國教師,如前面所舉的一個美國教師,講課到興致處,竟坐到講台上去,講得有聲有色,全無中國人所看重的課堂儀表。外國教師講課缺乏系統性,一個問題尚未解釋清楚,又跌到另一個問題,有時愛講與課文內容無關的事。9
美國教師鼓勵學生提問,對於學生提問多多益善。提問內容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他們認為學生問的每一個問題都是好的、有意義的。他們一貫倡導「沒有錯誤的問題,只有不完善的答案」。由此美國學生很好問,有位北京教師到美國去上課,一節課學生一直問著有關中國的問題,他就整節課回答著問題,備好的教案一點也沒用10。美國學生除了好問,他們還積極參與發言,陳述自己的觀點。美國學者認為:學生參與發言越多,說明教師上的課就越成功。所以那位北京教師的課雖然簡單,但在他們眼裡卻是成功的。當美國教師遇到無法回答的問題時,總是誠摯地說:「Sorry,I don』t know. Let』s discuss it .」不施瞞天過海之計,必定使學生的思想穿越時空,聯想無限11。
總之,英美學校強調學生應多思考,多提問題,鼓勵學生難倒教師,乃至超過教師12。
(二)產生「群言談」的主要原因
第一、這是由美國教育家對教育的理解決定的。翻開教育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教育一詞,英語為Ecation,原語由拉丁這Ecare而來,意為引出。言引導兒童之固有性能,使之完全發展也。這是西方教育對教育的最早理解,這種理解使得他們在實施教育的時候,更注意教育的引導作用。在西方教育史上,許多教育家在論及教育問題時,都提倡要適應人的自然發展。從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到20世紀的杜威,教育的引導功能被他們發揮到了極致13。
第二,「群言談」是美國特殊歷史的產物。美國於18世紀獨立,它是個多種族、多民族、多文化的移民國家,工業起步早,沒有經歷過封建社會,是個「沒有嬰幼兒時代,只有青年時代」的國家,因此文化的背景緻使其社會多元化14。反映在學校教育中,必然形成課堂教學中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關系。這種關系自然就為師生間的平等的課堂討論奠定了基礎。
第三,美國的國情培育了「群言談」。美國人口少,學校多,只要交得起學費,每個人都有機會上大學,況且他們不存在統招統配問題,學生完全按社會需要和個人興趣來選擇專業。中途輟學,然後又返回這學校,念完規定的課程,修滿規定的學分,這也是司空見慣的。文科考試題型,具有需要學生發揮想像,自由創造的論文測試。所以教師上課重啟發、重討論、重形象、重生動,一句話,重「表演」 15。
(三) 美國「群言談」的教學效果
美國教師上課時,常常把很多時間留給學生來發表意見,並啟發學生提出自己的各種設想,最後由老師和學生一起來總結。這樣,學生對學習的印象很深刻,而且也提高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美國學生學習靈活,業余愛好多,課外活動多,思想活躍,走上社會後,不斷「跳槽」(job-hopping),社會適應性強16。
課堂中,美國教師給學生充分時間去思考問題,給他們足夠空間去展開想像,給他們足夠機會去提出質疑,也放手讓他們自己動手去解決問題。故學生自學能力,及他們查閱資料以完成作業,運用資料以進行課題研究,進行社會實踐,自己動手的能力都相對較強。
美國的「群言談」的教學方式採用一對一或隨時質疑的對話和討論等形式,激發了學生的求知和探究本性,使學生在對話與討論中學會協作,學會聆聽別人的意見、發表自己的見解。在這塊沃土裡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得以滋長。尤其可貴的是,教師時常為學生提供對同一問題用多種不同觀點進行觀察比較和分析綜合的機會,而不求有統一的標准答案。學生從中不僅深化理解了問題並掌握了大量知識,而且提高了自己的認知能力17。
當然,因為「群言談」課堂教學的不嚴謹性及其缺乏系統性,再加上課堂教學內容簡單、要求較低,所以美國學生會有基礎知識不夠扎實,有些學生結業後仍不具備起碼的閱讀和計算能力。再者課堂教學中由於教師給了學生較多的自由,一些學生也易養成缺乏紀律、自由泛散等不良習慣。在各種英語比賽中,中國學生一再走在外國學生的前面。
三、中國的「一言談」和美國的「群言談」應相互借鑒、取長補短。
通過對比,我們了解了「一言談」和「群言談」各自的長處和不足。兩種不同教育觀念和方式培養出不同特質的人。如果能把中國人的含蓄和美國人的開放,中國人的刻苦鑽研和美國人的創造精神,中國人的腳踏實地和美國人的浪漫、富有想像力結合起來就好了。也就是說,如果中美的課堂教學能相互借鑒、取長補短:中國課堂授課能在其傳授給學生大容量知識的同時,也提高課堂活躍程度,多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多給學生一點活動空間,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善於發問,勇於發言,勤於動手,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挖掘他們的批判性和發散性思維,;而美國的課堂討論能在充分發揮學生個性,激發學生個人潛力的同時,也能嚴格要求學生,讓其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那我們的教育教學方式就會完善了。這就是我要主張的教師和學生融合在一起的授課方式。
總之,創新教育,終身教育已成為當今教育的迫切任務對於中美課堂教學的比較和分析有助於我們更新觀念:在21世紀的中國,教師只傳授課本知識已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獲取知識的方法,提高他們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所以,中國需要教育改革,中國需要素質教育。

❼ 一篇關於中美教育差異的英語演講

Ecation is culture, and different ecations show different societies』 culture. Americans regard ecation as the means by which the inequalities among indivials are to be erased and by which every desirable end is to be achieved. While Chinese ecation is for foundation ecation, but students may be not learn much. But all in all, different ecation systems account for the different phenomenon, because different society backgrounds and different culture helps human create a different country in the world.

The different society structure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ecation system. In China, all those who can enter the University have received an elite ecation and before enrollment they have devoted themselves to hard studying. Therefore, they are good at getting high marks on mathematics, psychics and so on. However, they are lack of chances to practice skills in real world thus having no social experiences. In that case, after graation, most students find it difficult to find a satisfactory job though many of them get a job through the relationship net.

While in America, the ecation system pays more attention to social skills than to marks .Students have developed the ability to be independence in life and work. After university, they show great capability of thinking, innovation and creation which make them keep pace with the modern world. They are competent for the challenging work and can gain a good job in America with ease.

There is a huge gap on ecation between America and China, but we can』t say which one is right or wrong, 『cause each of the ecation system is based on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s, American ecation should be following the American』s culture, meanwhile, Chinese ecation has to follow Chinese culture. A good ecation model for China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also is very hard. Bu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we need is the modern ecation which is internationalization ecation system and localization ecation systems unite for China and America, this is also what the ecation itself needs.

❽ 中美教育的差異在哪裡

中美教育的差異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是美國教育重視知識非他人傳授,學生自我領悟是根本;

第二是美國教育的目標不在高分,而重在引導和啟發;

第三是美國教育的內生性驅動力比外部強加的力量大很多。

❾ 中美學生學習差異英語作文

可以寫完作文後用易改寫作軟體智能地進行英語文本糾錯(拼寫、語法、樣式和句子不完整) 還可以自動潤色,網路下易改就有了

熱點內容
植樹作文用英語怎麼寫 發布:2025-08-04 04:22:15 瀏覽:661
英語作文你會做什麼怎麼寫 發布:2025-08-04 04:12:08 瀏覽:180
六年級英語上冊看圖寫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8-04 04:10:05 瀏覽:349
英語寫人的作文結尾怎麼寫 發布:2025-08-04 04:04:01 瀏覽:452
英語作文通知信開頭怎麼寫 發布:2025-08-04 04:03:53 瀏覽:827
守株待兔問翻譯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04 03:53:20 瀏覽:755
在朋友家吃飯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8-04 03:41:12 瀏覽:747
他昨天騎車了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04 03:21:32 瀏覽:19
等曲率面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2025-08-04 03:21:32 瀏覽:535
你害羞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8-04 03:20:13 瀏覽: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