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外閱讀處理方法
Ⅰ 如何進行英語課外閱讀指導
1 英語 閱讀教學策略與方法
在閱讀課教學中滲透閱讀策略是英語閱讀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上閱讀課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書面信息,他們閱讀效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閱讀策略的選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些英語閱讀教學策略與方法,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聽課文:通過復習和新課導入這兩個步驟,學生的上課狀態已經達到了比較興奮的程度,我們必須利用好這種興奮狀態,把這種興奮有效地轉移到課文上,從而也可以使活躍的課堂溫度降下來。這時,可一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文,這樣可以在保持學生注意力的前提下,降低了課堂氣氛。
而且,聽力的練習和能力的提高並不是只有集中練習才是最好的方法,我們可以讓學生在上其他類型的課時,通過聽課文的方式,既可以加深了對課文的印象,又可以練習了聽力,達到一箭雙雕的效果。並且,從理論上來講,十個五分鍾的練習要遠遠比一個五十分鍾的練習的效果好的多。
從教育節奏的角度來說,一堂課必須動與靜,張與馳相結合,一度地緊張和興奮,會使學生產生勞累感,效率降低;當然也不能一味地鬆弛和沉悶,會使學生的注意力無法集中。
2、快速閱讀課文:在聽了一兩遍課文之後,讓學生打開課文自己去快速閱讀,了解沒聽懂的地方。這樣無形之中對課文的印象會加深。
快速閱讀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學生在考試之中沒有寬余的時間一句一句地分析,而且現在從各種各類考試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快速閱讀,也就是fastreading,越來越受到青睞,所以我們必須不僅在平常的練習和考試中訓練他們的快速閱讀能力,而且在課堂當中也要潛移默化的培養他們這種閱讀能力。
3、精讀課文:精讀課文這個步驟是閱讀課的主體,是閱讀課的中心任務,但是如何操作好精讀課文這個步驟似乎一直沒有一個定論。有些老師可能仍然在延續灌輸式教學模式中一句一句給學生翻譯課文,事無巨細地講解課文中語法的做法。似乎只有這樣,老師的心中才踏實,才認為學生學到了東西。但這只是最基本的知識目標,對於學生的英語語感,用英語思考的能力,認為似乎都是比較遙遠的事情,捨不得時間給學生鍛煉的機會。我們的老師恨不能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知識都教給學生,恨不能學生能記住所有課本中甚至課本外的知識,這樣反而抹殺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不用說藉助學生的興趣來提高學習效率了。
英語閱讀教學策略與方法
2英語閱讀課課前預習策略
1,每在閱讀課之前讓學生查一下相關內容,讓學生對中國的文化和西方文化有一個近距離的接觸。
2,讓學生畫出本課的相關生詞。凡是學生可能猜得出的生詞一定要讓學生在閱讀時去猜,萬一猜不出的要及時查字典。
3,注意讓學生根據文章的關鍵詞,以及相關問題來猜測文章內容,以了解本課對現實生活的意義。
4,老師可提前提出能概括全文中心思想的指導性問題,以統一思想,判斷是非,使學生醒悟閱讀的奧妙。
5,不同類型的文章應該採用差別化的預習策略。
6,有中心句的注意找到中心句,透過中心句來理解全篇文章。
7,注意結合其他科目知識來理解文章。比如介紹動物的,可能就要和生物拉上關系。
3培養 小學 生閱讀能力的策略
(1)增加趣味,貼近生活
閱讀材料,尤其是適合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英語閱讀材料,不僅要趣味性濃,並且要貼近生活,以激發學生讀的興趣。我們曾選過一篇「Find the treasure」的閱讀材料給學生閱讀,它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其中富有科幻的尋找寶藏的過程深深地吸引了學生。另外,在眾多的精選閱讀材料中,學生們喜歡的有動物故事,如:Three little pigs,Two friends and a bear,The donkey and the salt等。有常識性的小短文,如:Roses,Planting the tree,Be healthy。有詼諧有趣的小幽默,如:The French student。有發生在他們周圍的事情,如:A naughty boy,A letter,A birthday present。也有發生在以前,能讓他們了解過去的人和事的小笑話,如:To be modest,A big orange and a gold cup等等。各式各樣的、內容豐富多彩的文章,只要學生們有興趣去閱讀,我都把它們列入考慮范圍之內。
(2)難易適度,循序漸進
閱讀材料的難易程度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心理與情感。而它往往又和生詞量有關,生詞太多,學生讀不懂閱讀材料,達不到訓練的目的,還會對閱讀產生畏懼心理而放棄閱讀,給進一步的閱讀教學造成障礙。其次,文章體裁的不同也會對閱讀材料難易產生影響。故事、童話、幽默小品等形式的閱讀材料往往比較適合於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我在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的基礎上,常選擇能為教學目的服務的材料進行課外延伸和補充,在挑選時讓學生閱讀全部是熟悉的材料,但裡面的詞語是重新組合搭配的,讓學生在熟詞的新環境中理解體會。比如在教學人物描寫性話題時,我們可以選描寫自己好朋友的作品,或者選學生喜歡的明星材料;教一般現在時的時候,可以選擇描寫爸爸、媽媽或教師自己一天生活的情況;教現在進行時,可選擇孩子們在操場活動或野炊遠足的場景小短文;教過去式時,可選擇一些趣味童話故事,如「Snow White」「A farmer and a snake」等,或者是人物傳記,如「Walt Disney」。
4提高 少兒英語 閱讀的方法
積累詞彙
在閱讀英語文章中,很多孩子有多數的英語單詞都不認識,面對這樣的情況,不應該再進行英語閱讀訓練,即使繼續閱讀,也不能理解文章的具體含義。那麼如何才能提高少兒英語閱讀能力呢?老師可以引導孩子多去積累英語詞彙,這樣才能幫助孩子解決學習困擾。
避開生詞
很多英語老師會讓孩子通過閱讀英語故事書,來幫助孩子培養學習興趣,提升英語閱讀能力。但是孩子在閱讀英語故事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不認識的英語單詞,從而影響了下面的文章閱讀。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英語老師可以引導孩子避開生詞,只要能辨別出生詞是否為名詞或者形容詞即可,不必非要了解它的含義。
抓住關鍵
要想讓孩子快速理解文章,英語老師就要引導孩子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語句,讓孩子學會分析語句的關鍵詞,只有把握了句子的關鍵主幹才能快速理解文章,掌握英語閱讀技巧。
選擇合適的英文讀本
孩子看不懂文章除了積累的詞彙量不夠,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選擇的英文讀本不合適,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在為孩子選擇英文讀本的時候,都應該注意英文讀本的類型選擇,最好根據孩子的年齡和學習進度去選擇。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來說,老師應該選擇一些插圖畫較多的英文讀本,這樣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對故事的內容產生好奇。
Ⅱ 如何開展英語課外閱讀
英語的課外閱讀,就是要讓學生吸收更好的英語語言知識,擴大詞彙量;就是要讓學生與課本知識互相印證,體會英語知識的實用性,堅定學習英語的信心;就是要讓學生直面世界,直面時代,及時汲取不同領域的信息和知識;就是要讓學生培養學習情趣和積極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x0d英語課外閱讀的過程是一個多種語言知識,包括文字、詞彙、句法和語義等知識復雜作用的過程;是檢驗自身英語基礎,擷取更多知識的過程;是體味西方文化習俗,提升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過程.開展英語課外活動要做到:\x0d一、精選課外閱讀的材料\x0d選取閱讀材料要多角度、多方位,從寓言童話、趣味故事、探險小說到科普文章、時事報道等.在題材廣泛的前提下,由易到難,讓學生品嘗成功的喜悅,以激發閱讀興趣.如開始閱讀些短小的英語文章,再進入長篇的外國原文原著的閱讀,秩序漸進才不至於因選材過難而覺得費勁吃力,影響閱讀積極性.\x0d特別應該指出,閱讀材料的難度不要低於自己的閱讀水平,只能略高一些,至少應是同步讀物.從這個意義上講,讀一些報刊上原汁原味的英語文章和一些英美文字原著的做法是值得提倡和鼓勵的.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可以讓學生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識,擴大知識面,學會用英語思維.\x0d二、指導閱讀方法\x0d由於學生處於不同的年級,各人的家庭環境、性格特點以及自身的知識水平也不盡相同,所以閱讀的形式也不能強求一律,應該各有不同.1、快速閱讀(skimming)\x0d.要求閱讀速度要快,著重於理解文章大意和中心內容,也不要求理解全部語法現象.2、推理閱讀(inference reading)\x0d.把原著閱讀和譯著閱讀一起進行,英漢互相對照.看一段原著,再看一段譯文,再看原著.這種形式有利於提高翻譯水平.\x0d巧妙的閱讀方法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應在學生中加以推廣.例如:1、筆記法:摘錄生詞、短語、美句、特殊語法和難句,分門別類歸納、積累並弄懂.有時可寫下讀後的心得體會,以加深理解.2、卡片法:分類收集自己讀後所得,建立諸如生詞卡、慣用表達卡、名言習語卡、異域文化卡等讀書卡片,定期不定期地通過回放加深印象,以達到讀有所得,得有所用之目的.3、圖表法:運用圖表形式理清文章頭緒,表明文章內容,歸納文章結構,以利於繼續閱讀和鞏固閱讀效果.4、討論法:和同伴同讀一本書,針對語法現象、內容理解以及共同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互相討論,以期取得閱讀的最大收效.\x0d三、培養閱讀習慣1.默讀的習慣.遇有疑難僻字,不可停留嘀咕,查翻字典,應置之一邊,略作猜測,無礙即過.切莫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在文字元號、句型句式上,只求得思想與作者意通神合,欣賞其巧妙之處,領悟其言外意趣.長此以往,可培養收斂內神和頓悟的能力,提高閱讀速度.2.「成組視讀」的習慣.擴大視幅,多點並收加快確認的前提下迅速轉移,防止回視,所謂「一目十行」.有的學生視野脫節,貯存緩慢,似記又忘,回視頻頻,減慢了閱讀速度.這很可能是這些學生基本功差,平時訓練少,思維能力又跟不上的原因.所以,必須加大實戰訓練,扎實基本功,培養記憶力和思維能力.教師應對其重點指導:把握整段意思,抓住關鍵詞、關聯語,迅速地從前一個句子掃視到後一個句子.待全段理出中心句,再進入下一段落.避免重復閱讀,逐詞讀,減少停滯眼神,在最短時間內捕捉最多的語言信息,使大腦靈敏起來.3.猜測詞義的習慣.4.\x0d限時閱讀的習慣.5.做讀書筆記的習慣.\x0d英語的課外閱讀,教師的指導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靠學生自己去實踐.
Ⅲ 怎樣做英語的課外閱讀,要詳細的方法。
你說的兩個材料,書蟲,你可以找一些簡單的段落,,,配合著21世紀報初一版的內容內,一起使用..
生詞量要控制好容...簡單和難的閱讀也要搭配使用,,別一開始就用太難的,找一些有趣,簡單的資料...
慢慢增加難度..
Ⅳ 怎麼才能提高英語課外閱讀的水平呢(除了多做課外閱讀的練習)
知道高中英語的學習方法嗎?從閱讀理解開始學習
現在的孩子你們都應該都知道在英語科目中,瀏覽領會這一板塊吧,那麼你們都會做這種類型的題嗎?有的孩子看到這種題就頭疼,英語這個科目從小學就開始學習,到了高中英語,很多的孩子都不知道學習的技巧,我現在就就拿高中英語的閱讀理解板塊講一下.
高中英語試題
在上面的文章當中我給你們說了很多關於高中英語裡面,閱讀理解這一板塊的作題技巧,你們應該也都知道了吧,你們要改正之前自己不好的學習習慣,來接受新的做題技巧,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
Ⅳ 英語課外閱讀碰到的生詞怎麼處理
結合詞典,要記到該詞的意思及用法,下次碰到它不要被它擋到.
選擇有生詞量的讀物回,要結合你自答身的能力,千萬不可逾越你本身能力之上,否則起不到應有的效果不說,反而會影響你學英語的信心及興趣.這樣損失就大了,結合自身的情況、興趣正確的做選擇.
Ⅵ 如何指導英語課外閱讀經驗
新課程初中英語課程標准中提出除教材外,初中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目前我們很多英語閱讀課教學在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以文章為語言實體的基礎上,主要通過閱讀材料來傳授語音、詞彙、語法等語言知識,忽視了培養學生運用科學的閱讀方法和策略獲取信息的能力。從教科書上提供的語言材料作為閱讀的量是遠遠不夠的。學生接觸的語言現象有限,不容易在對比、概括和總結上下功夫,因而對語言的掌握就不牢靠。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外閱讀,把在教科書內所學到的東西,加以反復檢驗,反復印證,加以充實、鞏固。作為教材閱讀教學的繼續和延伸,英語課外閱讀屬於泛讀,是鞏固課堂閱讀教學成果、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必不可少的環節。我們知道,泛讀材料多,情景復雜,所提供的語言現象極為豐富,最利於培養學生的語感。正因為有了大量的語言感性知識,他們才有可能在精讀中進行對比、概括,從而認識一定的語言規律。
本文中課外閱讀的教學亦即泛讀教學。課外閱讀的 「課外」不是相對於課堂或課內而言,不是時間上的概念;而是相對於教科書上的材料而言,它不是來自課本上的,是教師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層次所選擇的不同題材,不同體裁的課外材料。教師運用不同的閱讀教學策略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展開閱讀,幫助學生掌握方法和技巧,為學生在課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自主學習提供策略上的幫助。
在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教學時要讓學生明白課內與課外關系。課外閱讀對精讀有補充和促進作用,課內精讀對課外閱讀有提高和加深的作用。這樣,課外閱讀實際上為課內精讀鋪平了道路,成為進行精讀的有力手段。課內學習和課外閱讀相輔相成,必須把它們緊密地結合起來,使課外閱讀成為課內學習的延續。也許有學生仍有顧慮:課外閱讀會不會耽誤正課復習的時間?於是死抱課本不放。這樣其實把課外閱讀與課本知識學習對立起來了,是學不好英語的。要讓學生重視課外閱讀教學的策略指導,為其進一步進行自主課外閱讀打好基礎。
在幫助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巧選合適的課外閱讀材料是至關重要的。興趣是成功的原動力,作為教材延伸形式出現的課外閱讀,材料要多樣化,要講求趣味性。課外閱讀,不要字字推敲,過多地細摳語法結構、時態等,而首先要注意材料的內容,如人物關系、故事的發展、作者的寫作意圖等。淺易的內容有利鞏固基礎知識,引起興趣;較難的便於啟發思維,增添知識。因此,閱讀材料的難度要適中。原則是:先易後難,多易少難。一般認為,難易程度主要取決於詞彙,就是不要有太多的生詞。如果生詞太多,看一句要查好幾次詞典,就難以把主要精力用在理解文章的內容上,閱讀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起始階段可選擇適合一般水平的材料,篇幅不必太長,使學生經常有成功感,保持閱讀的興趣。不一定要指定某一本閱讀教科書。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進行課外閱讀,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教學的策略培養是必要的。
在課外閱讀教學中,可以嘗試用不同的閱讀策略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比如bottom-up ,top-down及interactive閱讀策略。注意力放在識別和辨認課文中的詞、句和語法等表層結構和意義特徵上,其教學順序是「詞——句——篇」。的閱讀順序是 bottom-up(自下而上)的閱讀。而top-down(自上而下)閱讀是運用一定量的信息來預測語言的結構,不是十分精確的感知、理解、領悟語言的過程。
interactive 則是語義、語法、詞彙等各種信息的相互作用。閱讀是互動的過程。當學生由於缺乏某一方面的知識而不能對閱讀內容達成理解時,他們自然會依賴、藉助其他方面的知識來克服閱讀過程中遇到的障礙或困難。例如,學生由於缺乏有關閱讀內容的背景知識而不能對所讀材料作出准確的推測理解或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不認識懂得單詞或語法問題時,他們會憑借頭腦中有關背景知識對所讀材料進行推測,作出判斷。因此,閱讀不是單向的、被動的信息接受,而是雙向、主動的加工、處理信息的互動(interactive)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閱讀文字本身所包含的信息,還利用自己原先所有的背景知識幫助閱讀。此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還需同時運用多種技能。學生既需要低層面上的技能(識別字母和詞等),又需要高層面上的知識(普通常識和對主題的了解),只有二者兼備才能理解一篇文章。
Ⅶ 怎樣做英語的課外閱讀,要詳細的方法。
如果你的英語基礎比較強了(偶爾翻字典),隨便拿些書看。
如果一版般偏好(時不時翻字典)權,找國外的教科書或短篇作品看。
如果很差(隨便看篇什麼都有好多不認識的詞),找中英文的看。
如果是語言天才的話,你也不會問了。
所以,學習方法不是不重要,但任何語言學習最重要的是堅持。
Ⅷ 怎樣提高英語課外閱讀能力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如果發現自己缺少某一部分的語法知識,停下來,打開語法書查找相對應部分的規則並加以掌握,結合例句來學習所遇到的實際語法現象。這樣你很快就能夠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好語法,而這樣學到的語法才是真正能夠運用的「活」語法。這個是別人的方法:英語是一種語言,學習它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斷地運用:1、學會聽別人說;2、大膽地和別人去交談。 試想一個聽也聽不懂的人,怎麼會去和別人交談呢?所以,學習英語必須在「聽」中提高自己,在「說」中檢測自己。把你「聽」到的,找機會向你的同學、朋友、老師進行賣弄;當你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時,那些曾讓你感覺到干吧吧的句型、課文就會一下子變得親切而又有意義起來。 要做到「聽、說」先行,最重要的就是聽具有純真、地道發音的語言材料,去模仿其發音、語調,去領悟其會話場景,去和真正的「老外」對話!聽說時應該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磁帶要選對,要選難度適合自己的;時間要保證,每天至少半小時,應該說,聽那種純正、地道的語音、語調,感覺就是一咱享受。 第二,聽要一句一句地聽,說也要一句一句地說。不求快,要反復聽、反復說,直到聽懂每一個詞,說好每一句放才行。事實上,練習聽說可以起到一石三鳥的效果:既鞏固了語言知識、提高了聽力水平,又實現了口語運用。何樂而不為呢? 「聽」和「說」二者相互促進,不可偏廢一方。要大量地聽,不斷地說,只有這樣,知識才能變為能力。關鍵是要活學活用,堅持不懈。如果能這樣,那麼我相信你一定能練出非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