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高中英語閱讀寫作課視頻

高中英語閱讀寫作課視頻

發布時間: 2021-01-07 03:58:20

❶ 教師資格證考試的面試,考的是高中英語,如果抽到閱讀課、寫作課該怎麼上啊。

教育教學復能力測評制主要看你是否有當老師的潛質:能力、個人形象,言談舉止以及授課基本功。如果抽到閱讀課,就從閱讀方法、閱讀技巧方面講解,側重說明怎樣教導學生提高閱讀興趣和能力,單詞、語法有選擇地有代表性地講;如果抽到寫作課,就從文章立意、謀篇布局、段落安排、句子書寫、規范書寫等方面講解。無論抽到什麼,都應該完整地講述。

❷ 如何上好高中英語寫作課

1、開門見山,揭示主題文章一開頭就交待清楚文章的主題是什麼。如「How I Spent My Vacation」(我怎樣度假)的開頭是:
I Spent my last vacation happily.
下面是題為「Honesty」(談誠實)一文中的開頭:
Honesty is one of the best virtues.An honest man is always trusted and respected.On the contrary, one who tells lies is regarded as a "liar",and is looked upon by honest people.
2、交代人物、事情、時間或環境開頭在文章的開頭,先把人物、事件和環境交待清楚。例如「A Trip to Jinshan」 (去金山旅遊)的開頭: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my class went on a bus trip to Jinshan. The bus ride there took three hours. The long trip made us very tired, but the sight of the beautiful sea refreshed us.

3、 回憶性的開頭
用回憶的方法來開頭。例如「A Trip to the Taishan Mountain」(泰山游)的開頭是:
I remember my first trip to the Taishan Mountain as if it were yesterday.
4、概括性的開頭即對要在文章中敘述的人或事先作一個概括性的介紹。如「The Happiness of Reading Books」(讀書的快樂)的開頭:
People often say that gold and silver are the most valuable things in the world. But I say that to read books is more valuable than anything else, because books give us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gives us power.
5、介紹環境式的開頭即開頭利用自然景物或自然環境引出要介紹的事物。如「An Accident」(一場事故)的開頭是:
It was a rainy and windy morning. The sky was gloomy, the temperature was low, and the street was nearly empty. I was on my way back to school. Suddenly, a speeding car came round the corner.
6、交待寫作目的的開頭。
在文章的一開頭就交待寫作目的,如通過文章要表揚誰,批評誰,或說明一個什麼問題等。如「Pollution Control」(控制污染)的開頭:
In this article I shall draw your attention to the subject of pollution control.

❸ 高中英語寫作課如何組織

要想上好寫作課,就要熟悉高考對學生寫作的基本要求。《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中英語學科對寫作的基本要求是,注意"應用詞彙和語法結構的數量、上下文的連貫性和語言的得體性";最高檔次的的給分要求中還要求考生能夠"應用較多的語法結構和詞彙;......盡量使用較復雜結構或較高級詞彙,具備較強的語言運用能力;有效地使用語句間的連接成分,使全文結構緊湊"等等。
針對高考的基本要求,考慮到學生寫作水平的差異,教師應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於寫作水平高的學生可以放心採用的教學模式是"布置題目-學生寫作-教師批改或學生互評-選擇優秀作品展示";對於中等及偏下水平的學生重點推出"過程-體裁教學法",過程-體裁教學法的融合避免了單一教學法的種種弊端,在這一方法中,教師教學分三個步驟:示範分析、共同協商寫作和獨立寫作。在第一階段示範分析中,教師先提供一篇範文,重點講解語篇的體裁結構、語言特點等,以指導下一步的寫作。在第二階段,教師和學生共同協商創作一篇文章。教師把學生閱讀、調查、討論的結果按照:確定寫作題目-明確寫作觀點-構思寫作內容-成文的寫作步驟在黑板或屏幕上寫成一篇範文:,這樣使學生親臨整個寫作過程。第三階段,學生獨立創作階段,學生選擇一個題目進行研究,經過寫初稿、教師評價或者同學互評、修改等過程,利用所學體裁,獨立寫出這類文章。
採用過程-體裁教學法的優勢在於:1)對優秀範文的分析為學生寫作提供了很好的參考。通過對作文內容相關材料的閱讀理解、示範分析和模仿寫作,學生掌握了某一體裁的寫作技巧,使寫作變得有章可循,最終達到獨立創作的目的。2)過程-體裁教學模式為學生獨立寫作提供了直接的語言輸入。師生通過在課堂上的理解語言、分析語言、運用語言及討論語篇的結構和語言特點對學生進行有的放矢的直接語言輸入,大大減輕了學生寫作的盲目性。3)該方法為師生提供了評判作文的標准。師生在分析語篇的宏觀結構、詞彙、語法及構篇步驟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套評判自己作文優缺點的標准。
學生在寫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困難在過程-體裁教學法的指導下得以改善,這正是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只有在基礎階段利用教材中或同等難度的地道的閱讀材料,通過引領性分析,才能使學生學會審題,構建作文框架,選擇適當句式,學會連句成文。
那麼,如何把過程-體裁教學法應用到各種不同題型的作文中,比如,看圖作文、提綱作文、圖表作文、書信等寫作內容,對於不同題型的作文,也應採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但無論哪種題型的作文,都要做到句子結構准確,信息內容完整,篇章結構連貫。教師在進行範文分析和師生共同創作之後,可以安排兩名學生在黑板上寫出某一話題短文供師生分享,看內容是否完整,結構是否合理,找出精彩句型和高級詞彙,再由教師引導學生修改錯句。為了促進寫作教學,我們還可以把詞彙和短語按家族進行分類,就是在每次寫作之前,教師和同學一起把與寫作內容相關的關鍵詞彙和短語集中寫到黑板上,供學生寫作時參考,例如關於購物的詞彙有free locker, supermarket trolley, stationery section, food section,clothes section,daily necessities section, milk, cookie, Barbie等等, 在寫作前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一些相關詞彙,會大大減輕學生寫作的壓力。然後教師運用實物投影儀,把部分學生的短文投影在屏幕上,與學生共享,同樣找出精彩句型和高級詞彙,再由教師引導學生修改錯句。這樣運用對比分析法和分析討論法讓學生掌握寫作技巧,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避免了課後教師一一批改學生作文的復雜工作,教師也可以騰出更多時間備好課、上好課。當然不同題型的作文寫作有不同的側重點,學生也需注意。
看圖作文當中,一般會給出四幅按先後順序發生的情景寫作材料,這就要考查學生觀察發現信息的能力及運用有限語句概括所有信息的英語寫作能力。要求學生根據圖畫描述內容,按時間順序及內在邏輯關系運用恰當語言表述出來。必要之處運用適當的關聯詞語(如not far to seek, on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therefore, consequently, to begin with, subsequently, meanwhile, furthermore,as far as it is concerned等contrary, therefore, consequently, to begin with, subsequently,meanwhile, furthermore, as far as it is concerned等)把句子進行組合和上下文的銜接,使句子之間的關系清楚,語義暢通,上下文連貫。
提綱作文是指依據作文考試中限定的題目、提綱或提示要點的內容範圍,寫出切合題意的文章。在這種寫作題型中,學生須緊扣主題,按照提綱要求進行寫作。根據提綱所規定的基本框架確定各段句首及寫作素材,一般應嚴格按照提綱進行分段。提綱式作文一般也是三段式作文,首段說明主題,二段解釋做法,三段得出結論。一般情況下,把提綱展開即是段落主題,再圍繞主題句展開連成一篇文章,注意段落和段落間的連貫性即可。
圖表作文是採用統計數據表(Table)、坐標曲線圖(Graph)或圖形餅圖(Pie chart)等資料數據來闡述論題的作文。圖表作文通常要求學生通過運用圖表中的數據來進行說明、解釋、對比和對照,闡明某種事實,說明某種道理,反映某種變化等等,重點分析這些數據所反映出的事物發展的原因,根源和可能的發展趨勢,也就是找出圖表內在的規律性、概括性和趨向性的內容,從而解釋圖表的含義。由於圖表中提供的數據比較多,而數據之間的邏輯關系往往十分復雜,因此首先要弄清楚圖表含義,根據主題選擇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重點加以描述,比如最高點和最低點,切勿面面俱到。一般來說,圖表作文可以分三段來寫:首段主題要明確,說明該圖表所反映的總體情況;第二段對圖表中的數據進行扼要的對照比較和分析,歸納出數據的增、減幅度或其他情況;尾段將看完圖表後的想法、見解寫出。
書信的行文格式應包括寄信人的地址、日期,收信人姓名、地址,稱呼,正文,結尾和簽名。有時私人信件或非正式信件常把信內的寄信人地址、日期和收信人的地址省略。1)寄信人的地址、日期寫在信紙的右上方,先寫地址,後寫日期。2)收信人姓名、地址寫在信紙的左上方,略低於寄信人地址、日期處。3)稱呼是對收信人的尊稱語。通常以Dear...開頭,不熟悉的男子稱Dear sir,對熟悉的男子稱Dear Mr...;對不熟悉的女子稱Dear Madam,對熟悉的女子則稱Dear Miss..., Dear Mrs...;對親友可在Dear後面直呼其名,或者稱呼DearMummy, My darling等。4)正文要寫的簡明扼要。通常包含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用簡短語言寫明寫信的目的或表達問候、謝意;第二部分寫信件的內容和細節;第三部分是向對方再一次表達你的誠意和感謝。5)結尾是謙稱語。比如,寫業務信函用Yours faithfully; 假如你只知道此人姓氏而非好友,用Yours truly,Yours sincerely;寫給熟人、朋友用Yours ever,best regards,best wishes; 寫給家人用Yourslovingly等。最後簽名,以表示尊重。
解決英語寫作教學薄弱問題有許多途徑,過程-體裁教學法只是其中一種,教師應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採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指導學生提高寫作水平,達成課程標准規定的寫作教學目標。

❹ 如何設計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活動

如何設計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活動
1.「課堂導入」活動設計
導入活動應盡可能簡潔高效,針對性強,能夠在短時間內激活學生相關的背景知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時間一般控制在5分鍾以內。常用的活動形式有(1)頭腦風暴 (2)討論(3)提問等,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平台,有效利用與文本話題相關的視聽材料,調動起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他們的求知慾。
2.「整體感知」活動設計
「整體感知」 即把握主旨大意和篇章結構,整體理解文章。在活動設計過程中要善於抓文章的標題、主題句和關鍵詞等。例如Book6 Unit4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 – BUT DOES IT MATTER? 這是一篇雜志文章,主要講述了地球溫度上升的現象和原因,以及不同的科學家對這一現象的不同看法。這篇文章有著雜志文章典型的特徵:有標題,導語,圖表、引言、段落由主題句統領等。設計教學活動時要充分利用這些特點,讓學生去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把握結構脈絡。可設計如下教學活動:
Activity 1: Glance quickly at the magazine articl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1)Who wrote the magazine article? What is the name of the magazine?
2)What are the two graphs about?
3)What are the names of the three scientists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
4)What do they think about global warming? Do they agree with one another?
5)What is the main topic of the article?
Activity 2: Skim the article and find ou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Part 1(Para 1)Explain how global warming comes about.
Part 2(Para 2-5)Introce the topic of global warming.
Part 3(Para 6)Should we do something about global warming?
Part 4(Para7)Different attitudes among scientists towards global warming.
3.「問題探究」活動設計
針對文本的內容、語言結構特徵,設計問題,在問題的引領下,讓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設計問題時要注意抓住主要事實和關鍵信息,揭示文章的深層涵義,鍛煉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例如Book6 Unit4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 – BUT DOES IT MATTER? 在細讀環節可設計如下教學活動:
Task 1:Read the article careful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List the main ideas and major details.
1)What is global warming?
2)How has this come about?
3)What ar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Task 2:Discuss the question in groups of four: Should we do something about the global warming? You may use some arguments from the article.
4.「語言訓練」活動設計
語言目標的達成需要結合文本語境,貫穿文本的理解過程,盡可能多的在課堂內重現目標詞彙,還可按照呈現——復現——操練——運用的步驟圍繞主題有層次地進行詞彙操練,實現目標詞彙在課堂內的循環。教學活動可以採用猜測新詞,詞彙替換,文段改寫填空練習,也可進行運用詞彙問答、復述、討論或者佳句、佳段賞析背誦等。還以Book6 Unit5 AN EXCITING JOB 為例,設計讀後活動如下:
Complete the paragraph about the writer』s first experience of volcano eruption.
I was __fast__ asleep when my bed began __shaking__ and I heard a __strange__ sound, like a train __passing my window. Then suddenly I found my bedroom become as __bright_ as day and red hot lava __fountaining_ hundreds of meters into the air. The next day, two other scientists and I wanted to get close to the __crater_. We put on white protective __suits , __helmets_, big __boots_ and special __gloves_, which made us look like ___spacemen__. We slowly ___made our way__ to the edge of the crater to collect some __lava__ for later study.
總之,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頭戲。要搞好閱讀教學教師必須充分解讀文本,准確定位教學目標,合理設計和有效實施教學活動,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閱讀課的教學效率。

❺ 怎樣上好高中英語閱讀公開課

一、 評價一節英語課是否一節優質課,本人認為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去衡量:(一)課堂過程有沒有體現現代教育理念和《英語課程標准》的原則.1.教學中有沒有體現到教師幫助學生學好「共同基礎」和滿足「不同需求」.2.有沒有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3.有沒有關注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4.有沒有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學習策略和自主學習能力.5.有沒有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到學生所取得的成績進步,學習態度和參與程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二)課堂有沒有充分利用多媒體CAI課件進行教學活動.《英語課程標准》中明確提出教師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要轉變教育教學觀念,以適應新課程提出的新要求」,而多媒體CAI 課件教學則有三點優越性:1.符合推行素質教育的要求.2.符合教學評價原則.3.符合教師教學改革的要求.教師是先進文化發展方向的先行者,必須「與時俱進」.因此,一節優質的英語課應該科學合理地使用電腦課件.(三)課堂准備是否充足,內容是否充分,節奏感是否強,是否高效輕松.(四)教學與應試是否達到和諧統一,即學生專業上是否有收獲,能力上是否有提高.二. 怎樣備好一節優質課.1.「吃透」教材,搜羅教輔.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備課應是以每個Unit 為單位,在集備之前每個教師都應先自行通讀單元的全部內容,找出重點、難點.搜羅同步的Language Power 練習,以及如《English Weekly》等教輔資料上的內容,以便做到集備時的心中有數,上課時就會胸有成竹,有的放2.集體備課,網羅篩選. 集體的智慧是驚人的,三個臭皮匠可賽諸葛亮,世界指明快餐業麥當勞和肯德基的成功和穩步發展是因為裡面有一批專門負責市場研究與拓展的智囊團出謀劃策的結果,一個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備課也一樣,必須有同備課組的成員一起動起來,眾說紛紜,各抒己見,自己才會括然開朗,如獲珍寶.但也必須對各教師的教學建議作出適當的篩選和整合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學設計.3.廣泛搜集素材. 隨著時代的步伐,學科間的縱向橫向聯系不斷緊密,對學生和老師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英語科的涉及范圍更是天文、地理、生活、工作、政治等各個領域.《高中英語標准》明確提出「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和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要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並自主解決問題」.因此教師必須有一定的素材信息搜集能力,在課前廣泛搜集相關的圖片、文字、動畫、錄音、視頻等資料,以便為學生創造學習條件,同時也要求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搜集素材,以培養這方面的能力.4.突破重點、難點,研究教法. 每個單元每篇課文都有它的重難點,教師必須准確把握,並適時聯繫到高考題上面來,搜集近幾年相關的高考題目讓學生高度重視起來,使學生不但看得見,還摸得著.由於英語課基本上是脫離了語言環境的外語教學課,那麼如何依託有限的教材和環境,最大化地讓學生受益,那就要在課文材料上不斷加工擴展,而這個加工的過程要求的是學生自己去探索、體驗,由學生去完成,教師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做好一個指導者、幫助者,而不是一個包辦者.所以創設的學生活動也必須大大多於老師活動,讓學生不但學會主動學習,而且能夠享受學習的樂趣和過程,正好這個過程就為老師對學生的形成性評價生成了條件.5.精心准備教具,精心設計課件. 作課件前先要就本節課的需求進行分析,因為多媒體課件並不是適合所有教學內容,因此選擇合適的課題相當重要.其次是素材收集,聲音、動畫和圖形這些基本素材是課件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師既要學會從互聯網上收集素材,也要適當學習自製素材.根據英語專業CAI 課件製作原則,在課件設計時要有針對性、交互性、簡潔性、藝術性等四大原則.三. 如何上好一節優質課1.更新教法.要把過去的「五步教學法」(即Revision Presentation Drills Practice Exercises)轉向任務型教學法,所謂任務型教學法,就是以學習者完成某些任務的形式來組織教學活動,要求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應該操作和執行哪些任務,就好象我們現在使用的北師大版新教材,一開始就是 Warming-up, 接著就是 Listening , Speaking 等,都要求學生完成一定的任務.這個任務型教學法突出了學生是主體;體現了主動的、積極的、參與式的、互動式的學習方式.2.創造開放、和諧、互動的語言氛圍. 教師應突破教學設計的程序化,採用互動的教學模式、開放的學習方式,更要放下權威的架子,以一顆寬容之心,一種多元的意識,向學生學習,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觀點,傾聽學生的獨特感受.其實,每個學生都是很豐富的信息源,關鍵在於我們的老師如何挖掘、駕馭和利用.要讓學生時時感到他才是課堂上的主人,師生共同為外語課服務.3.展示真實、生動的教學情景.語言學習講求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因此教學情境的設計應提供給學生明確真實的語言信息,使學生在一種自然、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境中體會語言,感悟語言的功能.4.給學生創造參與交際的機會.語言習得研究的規律表明:學生參與程度與提高語言熟練程度成正比,當學生用英語積極地參與交際時,語言也被掌握了.因此,我們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發學生參與,促進學生參與,鞏固學生參與,並保證學生參與的時間(學生參與活動的時間應達到全堂課的三分之二或五分之四)和空間,使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進行主動參與、全員參與、全程參與,進而達到激發學生主體意識,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發展學生主體能力,使學生在參與中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創新.如果我們的課堂教學能夠以交際為導向,同時又有明確的語法講解,學得與習得同在,要比只注重語法教學或迴避語法講解的沉浸式教學效果都好.5.培養文化意識的同時進行適當的德育和素質滲透.我們重知識輕能力,重成績輕素質的做法應該有所轉變.教學活動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應該做到如何依託教材的具體內容升華教育目的,擴大學生的視野,陶冶情操,增強責任心,培養能力,錘煉品格、修養等等,這樣才會最終體現教育的價值所在.還是那句話,教學的結果絕不能使我們的學生--- 有知識卻沒有文化,受教育但缺乏修養.6.課堂要有起伏的節奏,飛揚的激情.教學節奏就是教的節奏與學的節奏有機整合而成的一種組織節奏.教師如果能出色地把握好課堂節奏,必定會增強課堂教學的藝術感染力,提高教學效果.那麼,我覺得除了教師的桑音要達到抑揚頓挫以外,教學活動節奏應達到動靜相生.教學中的「動」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保持注意力;「靜」則有利於學生思維深入.一節英語課若一直處於動態,缺乏教師適時和適當的引導和點拔,缺乏學生的獨立思考的過程,就會造成教學瑣碎零亂和課堂無度無序的失控狀態.但如果一節英語課自始至終寂靜,課堂氣氛乏味、沉悶,學生則會失去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效果勢必不如人意.因此要做到動靜結合、動靜有致,這樣既可以提高節奏感,減少「平」、「淡」、「直」、「淺」,又可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魅力.7.面向全體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後進生.在教學中如果多採用小組活動的學習方式,就能夠帶動落後生學習.在老師和全班同學面前他們不也發言,但在小組中還有發言的機會,他們會倍加珍惜.心中的壓力得到分解,他們自然就會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交流中,從中受益,獲得進步.對落後生的的關注還體現在評價上,對落後生評價的目的不在於打擊他們,而在於鼓勵他們,讓他們重新獲得自尊心,獲得進一步學習的願望和動力,更體現在為他們創造機會,去體會成功,增添自信.在教學中充分利用他們的特長,擅長唱的讓他唱英語歌,擅長寫的,讓他寫英語句子.這樣,他展風采,老師得資源,其他同學得知識,師生一道構建知識,享受學習,享受平等.學生的潛力,就是我們老師教學的動力,更是直接豐富的課程資源.總之,要上好一節英語優質課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實踐,才能不斷地進步.

❻ 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要想解決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問題:

1、要分析閱讀與寫作的關系。閱讀是高中生學習英語的重要方法,是語言學習中重要的輸入環節。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生可以感知到不同文化和奇特思想,通過對比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可以幫助學生突破漢語式思維的限制,增強語感。同時,學生在欣賞優美的詞句、豐富的語言後,如果能加以記誦,必然會幫助學生充實了頭腦,增加了寫作的素材。

2、在體會篇章結構的同時,學生學會了如何安排自己的文章結構,為以後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3、靈活積累大量的詞彙,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培養學生背單詞的意識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大多數學生閱讀能力提不上去,每次考試卷面上的閱讀題分數不太理想,都是因為有大量的單詞不認識,不理解,阻礙了閱讀的順利進行。可以說,背單詞,積累大量的詞彙是閱讀的基礎,也是英語學習中最基本的知識,是閱讀、寫作及以後學好英語的一切保障。所以,作為高中英語教師,我們要引導學生給自己擬定一個背單詞的計劃,一天背10個、20個都行,但是一定要牢記、熟背,且理解意思,知道它的運用。這樣天長日常,就能幫助學生積累一定量的單詞。 靈活運用積累詞彙的方法我們知道高中生學習任務緊,壓力大,他們沒有很多時間去積累單詞。那麼,怎麼辦呢?首先,讓學生充分利用閑散的時間,記單詞,比如在公交車、早上起床後,都可以用一點點時間記幾個單詞;其次,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記單詞。句子中記單的好處,不但學生比較有興趣,而且還能幫助學生掌握該單詞的用法;第三,用記前綴和後綴的方法記單詞,這種記單詞的方法就是信息量大,可以一次記兩個或者三個單詞,如,動詞後綴-en、-ify,形容詞後綴-ful、-less、-ive等。只要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記單詞的意識,再加上學生靈活掌握這些記單詞的方法,長期堅持,學生的詞量匯一定能得到提高。

4、 教學生閱讀方法,提高他們的閱讀技巧。在閱讀中教會學生找關鍵詞,要提高閱讀質量和能力,作為高中英語教師就要教會學生在一篇閱讀文章中找關鍵詞,這樣容易讓學生了解文章的大意,提高閱讀的質量。試想,一篇文章的閱讀,學生至始至終都不知道關鍵詞,那他怎麼會知道這篇文章里寫了什麼。所以說,關鍵詞,在一篇文章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一定要在教學中慢慢培養,提高學生查找關鍵詞的能力。如,有關敘述類文章里time、place、person等就是關鍵詞,在閱讀中要引起重視。教學生學會猜詞俗話說,學海無涯,不管一個學生積累了多少詞彙量,在閱讀中還是會碰到幾個不認識的單詞。生詞像一個攔路虎阻礙了順利閱讀下去的可能,這時候該怎麼辦呢?讓學生猜詞,首先聯系這個單詞前後的單詞進行猜;其次,通過上下文的有關信息猜。這樣會大大提高閱讀速度,閱讀質量,順利完成閱讀任務。教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推理。有些學生閱讀題意比較深,學生如果只停留在閱讀材料的表面上就很難理解,所以要教會學生根據文章中的一些信息,邏輯,還有文章的關鍵詞等,進行推理,尋找答案。如but、although等,藉助這些邏輯性的詞就能讓學生抓住句與句、段與段的邏輯關系,達到閱讀理解的目的,又能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讓他們在閱讀中學會探索,研究,提高閱讀效果。

5、 引導學生進行適當的課外閱讀,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在英語閱讀中如果學生只對著教材中一些有限的閱讀材料,反復閱讀,信息量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學生的閱讀習慣和思維也被定格在固定的閱讀形式上,時間一長肯定會讓學生失去興趣,讓他們覺得閱讀很無趣,這會影響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目的。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除了把教材上規定的閱讀材料讓學生進行閱讀、學習外,還要引導、鼓勵學生進行適當的課外閱讀,這樣既能開闊學生視野,拓展學生思維,又能讓學生從眾多的閱讀材料中掌握寫作的方法,積累大量的詞彙。在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問題:首先,閱讀材料不能太難,也不能太簡單,太難學生不理解,從而失去興趣,使閱讀失去意義,太簡單又達不到閱讀的效果,提不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所以,閱讀資料的選擇要從易到難 ,循序漸進。其次,要通過多種途徑發現有趣、新穎,能激發學生興趣的閱讀資料,如,英語報刊、網路資源庫等等,都能找到學生感興趣的閱讀材料,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和習慣,並通過這些閱讀,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總之,要想提高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和技巧,就需要教師和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不斷堅持,擴大詞彙量,掌握閱讀技巧和方法,再加上課外適當的閱讀,就一定會幫助學生克服閱讀障礙,提高閱讀能力。

❼ 高中英語閱讀課怎麼上出新意

一、通過多種途徑,增加學生的詞彙量
多年的英語教學使我認識到,學生閱讀存在障礙,最基本、最直接的原因在於學生的詞彙量不夠,他們無法理解閱讀文章所傳達的信息。因此,擴大詞彙量成為解決學生閱讀問題的一個重要部分。如何擴大詞彙量呢?
1.學生必須有識記單詞的意識。學生可以給自己定一個計劃,每天必須背下來15-20個新單詞,這個任務可以在早晨晨讀的時間完成,當然也可以留在課後,日積月累,逐漸地詞彙量就會增加上來。
2.利用好閑散的時間,學生可將單詞記在卡片上,隨身攜帶,隨時隨地都可以拿出來,這樣單詞背得就更加扎實了。
3.單詞背誦要講究方法。學生可以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例如具體的句子或段落中來記憶單詞,這樣不僅能將單詞的意思記下來,更能掌握該單詞的用法。同時,學生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構詞法,因為很多英語單詞都是由加了前綴和後綴而變來的派生詞。因此,教師要向學生多介紹一些前綴和後綴的知識,如否定前綴in-、un-、dis-、il-,動詞後綴-en、-ify,名詞後綴-ness、-tion、-sion、-ment,形容詞後綴-ful、-less、-ive等。單詞的背誦要採取聯想的方法,如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等,背到單詞「gain」時,我們就會想到「win、obtain、ac-quire」等單詞。
二、在教學過程中傳授學生閱讀方法,培養閱讀技巧
在語篇閱讀過程中,困擾學生的不僅僅是詞彙的問題。有的學生詞彙量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面對一篇閱讀材料時卻一臉茫然,不知道從哪裡下手,對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也不夠透徹,甚至會脫離作者的觀點,時間浪費了很多,卻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其實閱讀是有法可循的,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去閱讀,學生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怎麼做呢?
1.指導學生鎖定文章的主題段及主題句。多數情況下,一篇文章的主題段往往位於一篇文章首段或尾段,而文章每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又往往是該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主題段和主題句後,對文章的體裁、題材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會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有助於增加學生的自信,為下一步展開閱讀做好鋪墊。
2.培養學生查找關鍵詞的能力。閱讀文章的時候,一定不要把注意力平均到每個詞或短語上,因為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些重要的詞或短語,這些詞或短語更有助於我們理清文章的脈絡、線索,所以我們必須有查找關鍵詞的能力,如敘述類文章里time、place、person等就是關鍵詞,要好好把握。
3.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學生所接觸到的閱讀題,並不僅僅只是那些停留在閱讀材料表面上的東西,有一些東西需要在對材料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邏輯推理,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把握好表示邏輯關系標志的詞,如although、de-spite、but、whereas等,通過邏輯詞來理清段與段、句與句的邏輯關系,達到更好推理的目的。
4.培養學生猜詞的能力。高考閱讀題中並不是所有的單詞或短語考生都能認識,有一些單詞不影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但有些單詞或短語則要求考生必須通過上下文猜測其含義,否則會影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這就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養成猜測詞義的習慣,閱讀過程中通過上下文中的同義詞、關聯詞、解釋等信息,恰當地猜測出詞或短語的意思。
5.對學生進行限時閱讀訓練。有些學生存在著做閱讀題慢,效率低而且准確率不高的現象。教師可以給學生300詞左右的文章,要求在8分鍾時間內完成,當然時間也可根據材料的難易而調整,這樣可以使學生做閱讀時更加集中注意力,提高速度和准確率。
三、鼓勵學生做適當的課外閱讀
眾所周知,英語的語感是經過長期的反復的實踐才形成的,讀得多,知道的就越多,閱讀能力提高的就越快。所以,教師平時應鼓勵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但同時也要注意一些問題。首先,閱讀材料選取時難易要適中,材料太簡單,達不到閱讀訓練的效果,材料太難,學生讀起來費力,會使學生失去閱讀的興趣,有害而無益。一般情況下,選擇生詞率在3%-4%為益,以後隨著閱讀能力的提高逐漸增加生詞率。其次,閱讀材料獲取的途徑要廣泛。可以是來源於網路、英語期刊、英文報紙雜志等等,體裁可以是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也可是應用文,選材可以是小說、寓言、科普,也可是新聞時事性文章。簡而言之,就是要選取那些能夠極大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文章,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總結
總之,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逐漸的過程,只有課上充分利用好教材,不斷地擴大詞彙量,注重閱讀方法和技巧,課後進行大量的閱讀,學生就一定會攻克閱讀的難關,享受閱讀理解給英語學習帶來的樂趣。
作者:孫昌順 單位:遼寧省營口市第三高級中學
第二篇
一、激發學習動機,這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前提
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考慮到高中生的心理特點、生理特點與認知規律,為學生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與學習動機,讓學生以最佳的學習與思維狀態投入到閱讀活動中來。在教學中我精心設計導入,以巧妙而新穎的導入來吸引學生的眼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與強烈的激情。如利用多媒體的圖文聲像效果來為學生營造真實的情境,將枯燥靜止的英文字母轉換成逼真的畫面、生動的圖片、動聽的音樂,這樣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學生的思維與注意力集中在文章本身上來,從而使學生以最佳的學習與思維狀態進入短文的閱讀中來,有了學生閱讀的激情與動力,就會產生一系列積極的閱讀行為,從而為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教學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擴大詞彙量,這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礎
詞彙是語言的基本要素,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正如威爾金斯所說:「沒有語法人們表達的事物會寥寥無幾,而沒有詞彙人們則無法表達任何事物。」這指出了詞彙在整個英語學習中的基礎性地位。如果沒有一定的詞彙量為基礎,提高閱讀能力從何談起?詞彙量的增加能提高閱讀速度,降低閱讀理解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加強詞彙的教學,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彙量。
(一)運用構詞法
龐大的詞彙體系是有一定的內在規律可循的。因此在學習詞彙時我們要突破某個單詞的局限,通過單詞間的內在規律,從一個單詞的學習延伸擴展出去,讓學生由一個新單詞掌握更多的單詞。如派生詞,通過加前綴或後綴使單詞的詞性、詞義發生變化而掌握一類新的單詞。如前綴anti-表反對、反抗;dis-表示顛倒、相反;後綴-able,-ible,-ble等置於動詞、名詞後構成形容詞;-ance,-ence,-ity等置於動詞、形容詞後構成名詞。
(二)結合語境
呂叔湘先生說過:「詞語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在英語學習中如果只是機械而枯燥地進行單詞的識記,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於學生對詞彙的真正理解、掌握與運用。只有將詞彙的學習與語篇、語境結合起來,才能寓教於樂,讓學生快樂而高效地學習詞彙;同時也利於學生閱讀速度與質量的提高。因此在閱讀中遇到不認識的詞彙時,教師不要讓學生停下閱讀的步伐或求助於工具書,而是要將單詞與句子、與語境結合起來,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與具體的語言環境來進行大膽的猜測。
三、增大閱讀量,這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
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並不是有了興趣、擴大了詞彙量就可以實現的,而是需要學生將學與練結合起來,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來提升。只有具有了足夠的輸入,才能擁有高效的輸出。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堅持精講多練,為學生提供更多閱讀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具體的閱讀實踐中來提高閱讀能力。
(一)立足課內閱讀
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英語教材,指導學生就教材展開充分而認真的閱讀。現行英語教材所選入的文章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非常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規律,是高中生學習英語的最好例子。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以讀為主線,以讀來貫穿教學,在讀中增強學生的語感,幫助學生理解。對於一些精彩段落,要讓學生達到熟讀成誦。
(二)延伸課外閱讀
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教材內容也是有限的,而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建立大量閱讀的基礎之上。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向課外閱讀延伸,為學生開辟全新的閱讀平台。當然課外閱讀也不是盲目的,而是要堅持「兼顧基礎,突出語篇,強調應用,注重實際」的原則,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閱讀訓練。閱讀的內容更為廣泛、題材更為多樣。這樣既可以增加學生閱讀的量,同時又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感,豐富學生的見聞,讓學生了解更多與英語相關的文化背景與知識,更利於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四、培養英語思維習慣,這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核心
英語是一門語言,對於母語非英語的高中生來說,英語學習最大的障礙來自於母語的干擾,這是困擾廣大教師,制約教學效益的重要因素。在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營造全英的學習環境與氛圍,摒棄以母語為中介的翻譯式教學,最大限度地避免母語的干擾,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直接用英語思維的習慣,這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核心環節。
(一)教師用英語教學
我們要盡量用英語來進行教學,即使對於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語法、詞彙等內容,也盡量用英語來解釋,可以輔之以一系列肢體語言,採用多媒體等為學生營造真實的生活場景,讓學生置身其中,結合具體的情景來理解,這樣更利於學生拋開母語的干擾,用英語來思維。
(二)鼓勵學生用英語
教師要突出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在真實的交際情景中開口說英語、用英語。這樣學生可以將具體的語境、語意結合起來,更加利於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利於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提升,這正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
五、總結
總之,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要變以往的分析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以擴大詞彙量為基礎,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良好習慣,切實推進學生閱讀能力的全面提升。
作者:鄭素蓮 單位:河北省撫寧縣第三中學
第三篇
一、怎樣使學生真正成為閱讀課的主體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做教師不能一味地教學生現成的知識,要教學生如何獨立思考,探索,從實踐中去總結,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教學生「學會」,而且還要教學生「會學」。要使用各種方法教會學生「怎樣學」的本領,使學生能夠具備學習和靈活運用英語的能力。在閱讀過程中根據你所選擇的不同閱讀材料的目的和要求,採取與之相適應的閱讀方法,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表象到內在,循序漸進地進行閱讀。
首先,要確定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分工,要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學習的模式,教師不要一手遮天,不要撒不開手,要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這樣才能給學生創造大膽去學習,去實踐的舞台,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他們潛在的能力。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帶著興趣去閱讀,對要讀的課文內容,利用課本上或和該課文有關的的圖片、標題或者有關的問題進行討論。如在上Earthquake一課時,可將地震前徵兆的一些圖片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討論,然後問他們:?讓學生進行討論,對學生提供的答案不作肯定也不做否定,再讓他們讀課文。這時,由於他們會急於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所以他們會急於去讀文章,會用心的去閱讀。閱讀後,檢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是否正確,再讓學生互相的判斷彼此閱讀前所討論的結果是否正確,教師再給出相適應的客觀的評價。這樣還可以激發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其次,高中階段的閱讀應該以默讀為主,不能讓像小學那樣大聲朗讀,這樣的閱讀方法是不行的,大聲閱讀不但會影響學生的閱讀速度,還會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教師在上課的時候,無論是舉例還是製造情境,都要接近現實生活,並注意知識性和趣味性的結合,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對教師講授的知識產生興趣,培養學生的能力。
二、影響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主要原因是語言因素
語言因素就是學生英語水平高低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十分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加強學生對詞法、句法和語法的掌握,為學生進行下一步的閱讀奠定扎實的語言基礎。教師要有意識地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這個氛圍中像小鳥一樣自由飛翔,自由發揮,自主創造,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利用新教材的趣味性,多種教具,趣味表演等實用性的東西並採用多種教學機制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詞彙是語言的第一要素,如果沒有一定的詞彙量,閱讀就是一句空話。然而英語單詞實在是太多了,掌握起來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一定要向學生講清詞彙量豐富的重要性,就像用子彈攻打敵人,同樣水平的射手,子彈越多當然取勝的機會就越大了。要求學生勤記,反復記更多的單詞。同時,要向學生介紹一些記單詞的方法。比如,利用發音,即音標記憶單詞,利用詞根加前綴後綴記憶單詞,等等,方法很多。要幫助學生夯實語法知識。英語語法是一種比較嚴密、比較系統的知識體系,語法知識的掌握與否,是閱讀成敗的關鍵。任何好的文章都會遵循這一體系。因此,學生要想在閱讀時理順每一句話的意思,准確地掌握作者的寫作意圖,正確理解文章的意思,就必須掌握扎實的語法知識,語法教學中切忌讓學生死記條條框框,使用大量具有代表性,淺顯易懂的例句引導他們,讓學生在運用的過程中輕松的掌握該項語法知識。
三、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有些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生詞就會查字典,英文下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漢字,可是他卻不能准確地把文章翻譯過來,這樣會打擾閱讀速度,又會耽誤時間,所以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先通讀課文,掌握全文的大概意思,然後根據上下文辨別詞義,根據所掌握的語法知識判斷句意,在掌握一定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學生的猜詞判斷能力就會不斷提高,對有些難句,長句就不難翻譯了,就會有正確的理解,學生在理解每一個句子的基礎上,就會了解全文的主題內容,從而理會了作者的寫作意圖,這樣才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另外,我們必須教會學生按意群閱讀的本領,這種方法非常重要。有些學生習慣於逐字逐句地閱讀,那樣既浪費時間,又不利於理解句意,根據意群閱讀即便是很復雜的長句也可以很快的讀完,很快理解文章的內容。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和要求,選用不同的閱讀方式和方法,如果我們要想理解文章的情節,可以培養學生使用跳讀的方法,即不需要逐段地細讀,找出解決問題時所需信息,如人名、地名、年代、數據等,利用過度語,連接詞等,掌握全文的脈絡。如果要完成判斷對錯題,就應該教學生細讀法,即逐句逐段地去閱讀,注意每一段的細節內容,找到每一段的Topic,搞清楚文章各個層次之間的內在聯系,這樣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整個文章的大意。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段與段之間必然會存在內在的緊密聯系,而每段都是圍繞主題意思的。所以,每一段都和主題有著很重要的聯系,如果把文章的結構理順了,掌握文章大意就不是一件難事了。
四、總結
總之,閱讀是英語學習中一項最重要的部分,閱讀能力的提高是受到諸多方面的影響,如學生語言水平,知識面,學習環境等,但最重要的是我們教師如何引導,如何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有限的時間內有一個較大的提高。
作者:張淑影 單位:吉林省大安市第二中學
第四篇
一、整合課程資源
教師不能做教材的奴隸,教材只是工具,這個工具怎麼使用就要看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能力了。教師要善於整合教材,源於教材又高於教材。教師要走進學生中去,去傾聽他們的聲音,去感受他們最關注的話題,同時結合高中教學實際去尋找適合學生們的閱讀材料。
根據著名學者維果斯基的提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學生們在認知發展中存在著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這指學生在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獨立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這是指學生通過教師教學可能達到的水平,通俗的說就是學生身上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師在選擇課程資源時要應著眼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略微帶有一定難度的內容,以此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其潛能,最終幫助學生達到下一個發展水平。
二、重視閱讀策略的訓練
教師不要只知道把精力花在課堂上,把文章讀懂就好。要重視對學生的閱讀預習指導和讀後反思。這兩塊是課堂教育的延伸,也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搞清楚自己在課堂上的功能,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單純的知識的傳授者,更是一個學習能力的傳授者。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學生發展自己的閱讀能力,逐漸訓練學生能脫離教師這根拐杖。閱讀要注意精讀與泛讀結合,課上以指導閱讀策略為主,教授學生如何把握篇章結構,猜測詞義,理解意圖等「打漁」的本領。而課後讓學生根據學到的閱讀技巧進行大量的自主閱讀。
三、更新落後的教育理念,改變陳舊的授課方式
教師的激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感染學生。教師對閱讀教學要做好充分的准備,多利用多媒體資源,靜態動態等不同的形式展示與閱讀內容有關的信息。閱讀內容多樣化,新聞報道,寓言故事,科技前沿,文化作品,名人軼事等等。閱讀形式多樣化,個人閱讀,小組閱讀,結對子閱讀交流等。閱讀活動多樣化,如讀寫結合,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結合。課堂上教師閱讀問題的設計和活動的安排要注意技巧性和層次性。考慮到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要兼顧到設計導入類問題,信息定位類問題,閱讀策略指導類問題,拓展類問題以及探究類問題等。
精心設計的閱讀問題和活動可以激發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使他們與作者產生共鳴,使閱讀課堂充滿激情。學生是課堂的主角,在閱讀英文作品的過程中,他們不僅僅在吸收信息,他們也同樣會整合信息,以他們的方式理解信息並在批判的接受信息和形成自己的觀點。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猜想,去質疑,去討論,去挑戰。讓閱讀課成為一個不同的思想得到碰撞的陣地。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閱讀課讓發表自己的心聲,去體驗成功的快樂,去實現自我的價值。
四、總結
總而言之,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興趣愛好,重視學生的情感需求。我們的孩子們是伴隨這電腦和智能手機一起成長的。教師們必須看到自己面臨的挑戰,我們應該知道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一代學生的需求了。教師不要過於拔高自己的權威性,要多傾聽學生的心聲,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去合作交流發展。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關注他們對閱讀課堂的興趣,學習態度,滿意感,效率感,交流能力,用英語思維能力。在閱讀課堂上,教師要做一個默默的引導者,點撥者和學生迷失方向時的指路人,把學生引到五彩斑斕的英語閱讀世界。
作者:楊慧娟單位: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陸慕高級中學
第五篇
一、發揮學生在英語閱讀訓練教學中的重要性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准解讀》的改革重點是把過去重視視語法和詞彙的學習的重點削弱,加強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學習,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讓學生在體驗、實踐、參與和交流中開展學習,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終身學習能力。因此,打破以往教師為學習中心的教學模式,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為輔學生為主的學習模式。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尊重學生,相信學生,把學習英語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大膽去學習、實踐。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英語閱讀的主人。
二、加強語篇在英語訓練教學中的重要性
高中英語閱讀訓練教學主要是從閱讀中學習英語的詞彙、語法等內容,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掌握學習運用英語的綜合能力,隨著學習英語閱讀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知識、經驗、文化意識、習慣和技能都的得到了很大提升,使他們能輕松的進行閱讀,學生也會從閱讀中學習單詞和語法不斷轉移到獲取知識的層面上來。特別在學習不同體裁閱讀材料結構時,可以很快理解。在課文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對文章的段落進行綜合理解,充分明白文章的思路是如何構建,才能更好的把握閱讀材料的主要意思,從而才能更好的開展英語閱讀訓練的學習能力和提高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
三、重視課外課外閱讀材料在英語訓練教學中的重要性
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中要求高中畢業生36萬詞以上的閱讀訓練。這樣,單一靠課堂上提供的教材是無法完成的。因此,必須加強學生課外的自主學習,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材料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在閱讀材料種類上的選擇,比如說題材、體裁、難度等方面都要適合高中英語閱讀訓練的教學實際水平,而且還要不斷激發學生的樂意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得到快樂,在閱讀中找到興趣,從而能很快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材料可以可以多種多樣,比如文學名著、幽默故事、歷史傳說、新聞報道、史地常識、報紙等。
同時要求所選的英語閱讀材料還要具有可拓展性,並且與教材內容有一定的關聯性,內容不能過時老套,要具有新和時效性,要緊扣當今熱點話題,具有針對性、趣味性,科學性、要真實、具有藝術性等,難易程度適中,符合高中學生實際閱讀水平。適當增加具有挑戰性的閱讀訓練,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閱讀的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能體驗成功閱讀的快感,讓學生有持續的閱讀快感。從而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四、小結
高中生英語閱讀訓練是一個長期復雜的心理過程,高中生英語綜合閱讀能力的養成是一個不斷積累的復雜過程,提高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是一項困擾中學教師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只有通過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不斷誘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訓練,讓學生在英語語篇的不斷學習運用英語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才能更好地進行高中英語閱讀的教學。

❽ 如何上好一堂高中英語閱讀課

抄上好一堂高中襲英語閱讀課需要循序漸進,從泛讀到精讀,從整體把握到細節處理,不可以一步到位。
首先需要有導入。
引入與閱讀課文相關的話題,讓大家各抒已見,產生對即將進行的話題的興趣和思考。同時也是溫故而知新的好方法。
簡單的單詞處理,讓大家熟悉課文里要學習的關鍵單詞和片語,減輕閱讀障礙。當然可以結合多媒體形象生動地展示,利於記憶和加深印象。
泛讀。
讓學生通讀全文,在此之前提出幾個和課文有關的問題,一邊思考,一邊閱讀,找到答案的同時,了解文章的大意。可以的話一倆句話復述大意。
精讀。
了解了大意還不行,要深入了解文章的細節,這時可以通過不同的練習進行。如:做T or F練習,也就是判斷正誤練習;單選練習,根據文章內容選出最好的答案;做閱讀理解回答題,用簡略回答回答所在的題目。
重難點處理。
文章里出現的難點,需要幫助學生學習、分析和理解,也可以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再一起探討「處理」。
最後,進行與文章有關的分組討論。

熱點內容
染色質像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2025-09-17 19:49:57 瀏覽:701
科德望遠鏡英語怎麼說及英文翻譯 發布:2025-09-17 19:45:58 瀏覽:118
一點兒少量怎麼翻譯英語 發布:2025-09-17 19:41:50 瀏覽:157
大學英語課堂應該怎麼讓英語作文 發布:2025-09-17 19:37:27 瀏覽:612
高中英語運動作文怎麼寫 發布:2025-09-17 19:31:31 瀏覽:1
過去的工廠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7 19:29:26 瀏覽:793
生活累英語怎麼翻譯成英文翻譯 發布:2025-09-17 19:29:18 瀏覽:677
老師怎麼寫英語作文 發布:2025-09-17 19:29:07 瀏覽:708
考試前怎麼辦英語作文 發布:2025-09-17 19:22:41 瀏覽:236
傳遞正能量作文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7 19:18:16 瀏覽: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