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小學英語閱讀思維調查表

小學英語閱讀思維調查表

發布時間: 2023-05-23 14:50:17

『壹』 在小學英語在閱讀中如何培養思維品質

在小學英語閱讀中,培養思維品質。
培養學生閱讀的思維能力,並且培養他們嚴謹的思維品質,通過閱讀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和思考問題的全面性。

『貳』 英語思維導圖大全,中小學英語語法思維導圖整理

如何掌握英語,學好英語,對於很多學生來說,都是一個大難題。而英語的語法更是讓很多人摸不著頭腦,特別是對於一些語感不太好的理科男生來說,上英語課的時候,簡直就是人生的至暗時刻。

因為語言這個東西,它不是一個拚命努力就能完全掌握的東西,特別是在初中高中的時候,因為詞彙量不斷的增加、語句樣式花樣繁多,其他各科壓力都比較大,想花時間其實都沒有多少時間,往往會導致花費了大量的精力,還是學不好,然後就是在考試的時候,選擇題呢,完全靠蒙,完形填空提,繼續蒙,閱讀理解看運氣,作文抄前面的閱讀理解...

如果是這樣的一個水平還依舊拿到了高分的話,那可能真的是中了彩票一樣的運氣了 ,但這樣的人很少,大部分人還是連及格都很難保證。

不及格之後,很多人就越來越畏懼英語,不自覺的就開始逃避學英語,造成了心理恐懼,然後就是惡性循環,英語成績越來越差。

其實上面這些都是源於我們沒有掌握學習的方法,也就是利用一些巧勁去學習一門語言,尋找規律,利用系統性的思維來學習。那麼怎麼樣養成系統性的學習思維呢?

其實藉助思維導圖的方式就可以了,例如一個語法的內容,幾張圖全部給你理清楚,一下子就能對此的非常清楚,而不是像教科書一樣,這里一個那裡一個的,通過英語的思維導圖可以讓我們很好的把知識點串聯起來,這樣更加的利於理解和記憶,通過一張圖就可以讓你了解整本書的知識點,不僅能夠做到圖文並茂,還能達到系統且全面的效果。

下面就分享一下英語語法的思維導圖:

英語思維導圖介紹

1、英語:定語從句思維導圖

2、英語:過去將來時思維導圖

3、英語:過去進行時 思維導圖

4、英語:過去完成時思維導圖

5、英語:將來進行時思維導圖

6、英語:將來完成時思維導圖

7、英語:現在進行時思維導圖

8、英語:現在完成時思維導圖

9、英語:一般過去時思維導圖

10、英語:一般將來時思維導圖

11、英語:一般現在時思維導圖

以上就是英語語法思維導圖的分享了,英語的學習對於很多人來說,一直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心理上就產生了一定的抵觸情感,如果是持續這樣的情感的話,那麼對於英語的學習也是會有不好的影響的,所以我們首先也應該調整我們的心態,然後就是利用一些方法,例如本文說的思維導圖的方法,來將英語的知識整理匯總起來,打造一個結構化系統化的知識體系,這樣不論是英語還是數學,還是物理化學,這些學科我們一定都可以慢慢吃透的!

英語思維導圖分享就到這里,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叄』 小學四年級英語學習的思維導圖是什麼

又叫心智導圖,是表抄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 ,簡單卻又很有效,是一種實用性的思維具。

應用在小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語言知識是學習英語的基礎,包括語音、詞彙、語法、功能和話題等五個方面。在課堂上除了利用各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培養學生英語能力外,我們還應該通過製作相應的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學習英語。

(3)小學英語閱讀思維調查表擴展閱讀

思維導圖是有效的思維模式,應用於記憶、學習、思考等的思維「地圖」,在全球范圍得到廣泛應用。新加坡教育部將思維導圖列為小學必修科目,大量的500強企業也在學習思維導圖,中國應用思維導圖也有20多年時間了。

托尼·博贊(Tony Buzan),他因創建了「思維導圖」而以大腦先生聞名國際。

2016年12月12日,在新加坡舉辦的2016世界思維導圖錦標賽比賽中,中國大陸首位女性思維導圖英國官方注冊導師劉艷獲得世界總冠軍,並且獲得大賽有史以來最好成績,被思維導圖發明人托尼·博贊先生盛贊。

『肆』 小學英語思維導圖,直接要圖。。 五年級的, 要求一目瞭然。不許發怎麼怎麼做。

小學英語思維導圖步驟:

1.初級英語思維導圖

(4)小學英語閱讀思維調查表擴展閱讀

英語的學習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對小學生而言模仿力、記憶力、可塑性教強,比許多成年人甚至初高中的孩子更具有優越條件。

所以一定要抓住孩子小學階段英語的學習,激發孩子對語言學習的潛力,和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為以後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實記憶英語單詞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常用的諧音法、拼讀法、圖像法以及思維導圖發等等。在小學低年級的時候,家長可以用圖像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看圖聯想記憶,效果會比較好。

但隨著年級的升高,單詞量的加大,可以採用思維導圖記憶法。把同樣一些詞彙可以用思維導圖來進行分類整理,比如動物,水果,蔬菜,性格,外貌等等,這樣分類梳理後會更加的清晰。

『伍』 《小學英語閱讀能力表現性評價案例分析》筆記

一、問題的提出。

1. 引言

首先我將以布魯姆的研究結果,來作為我們這一次講座的一個引子。布魯姆提出,兒童早期智力開發取決於閱讀。研究表明,百分之四十四左右的天才男孩和百分之四十六的天才女孩在五歲之前就開始閱讀了。而有百分之八十的學習困難兒童都存在閱讀障礙或者閱讀困難。另外一個研究表明,八到十歲是人生第一個閱讀的黃金時期,也是閱讀習慣形成最關鍵的時期。可見閱讀教學在小學階段的重要性。

2.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與閱讀教學之間的關系

(1)語言能力跟閱讀教學的關系。語言能力指的是語音、詞彙、語法、語篇這些碎片化的東西融合起來,最終把語言運用起來的整體的語言運用能力。落實到語篇閱讀,除了語篇讀後的理解,讀後學習其中的語言知識,還包含讀的過程中跟語篇、跟作者之間的一些思維的互動。然後判斷、分析出作者提出的觀點,從中生成自己的觀念。在這個過程中,再把自己的想法互動、表達出來。

語言能力跟閱讀教學之間存在什麼樣的關系呢?我們通過閱讀可以學習到語言知識,可以學習到語篇知識,可以去運用語言知識,同時能夠培養語言的理解能力和培養語感,形成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2)文化意識與閱讀教學。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接觸文化,同時形成跨文化的理解意識和能力。也就是說在語言閱讀的過程中,同時去接觸文化。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形成對跨文化的理解能力。可以說,語言是載體,而文化是靈魂。

我們從閱讀能夠去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通過閱讀能夠獲得中外文化,是學生獲得中外文化的一個主要途徑。拓展文化的途徑,主要就是來自於閱讀。學習文化能夠讓學生對文化產生一定的理解,更有助於幫助學生對所閱讀的文本的意義有更加深刻、更加到位的理解。

(3)思維品質與英語閱讀。英語閱讀的過程,既要藉助思維,同時也在促進思維。

文本是作者的思維、觀點的呈現。讀者在解讀文本內容的時候,是需要讀者思維的參與的,是讀者跟作者之間的在讀的過程中思維的碰撞。孩子解讀文本的語言和結構有助於形成學習英語的一種思維方式。隨著閱讀量的增加,慢慢就形成Think in English 的,用英語思維的一種方式跟習慣。讀者跟作者之間的觀念的碰撞,思維的碰撞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也有助於培養多元思維和創新思維。

所以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更多的給學生拋出一些引發深度思考的問題。

(4)學習能力與閱讀教學。學習能力指的是使用的學習方法,學習策略,並評估這些方式方法及策略的使用效果如何以及調整,找到一種最適合自己學習外語學習方式和方法。

閱讀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策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包括語言的解讀能力,意義的理解能力,信息的篩選能力,信息的存儲能力,還有閱讀速度,理解的准確率等等。閱讀本身就是一種重要學習能力。我們說Learn to read到Read to learn的過程,就是從學習者到成功的學習者的過程。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孩子從learn as a reader 到act as a character,進階到think as a writer。最後站在作者的角度來思考你所讀到的內容。同時我們也可以從feel the book 到比較深刻的know the book,最後更加深度的去taste the book,達到深度閱讀的目的。總而言之,閱讀教學根據課標的要求,目標定位是獲取文本信息,培養閱讀技能,學習語言知識,拓展文化視野,發展思維能力,提升人文素養。然後以讀促寫,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閱讀評價存在三方面的問題。一是存在著淺層閱讀的現象比較多,特別是小學階段。整體來說缺乏思維能力的培養,活動設計也好,練習的設計也好,都是停留在表層提取信息的能力的培養。另外,只滿足學生碎片化閱讀。目標就是在考試中能夠拿到分,為考試而讀,而不是為了培養思維能力而讀。然後整個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缺乏一個長遠的目標,缺乏為學生的後繼學習,甚至是終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的關注。

2017版《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在評價建議這一塊明確提出:突出核心素養在學業評價中的主導地位,著重評價學生的發展與成長。所以我們如何以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來設計小學英語閱讀表現性評價活動,使得我們的閱讀評價過程能夠成為學生提升語言能力、獲取文化信息、發展思維層次和提高學習能力的一個過程,而達到教學評的一致性呢?

二、案例與評析

第二部分就通過一些案例和評析來回答這一個問題。

案例1,就是一個書的目錄。在目錄裡面有每課的課題。每一課從哪個頁碼到哪個頁碼。但是學生以後長期閱讀,會碰到尋找他所想要閱讀的章節的一個基本能力。

案例2,是一個動物園的海報。文本的內容,除了動物園的關門開門的時間,還有票價。動物園裡面會有一些動物秀,分別哪些不同的動物秀,又在什麼樣的時間節點?參觀者進到動物園要注意一些什麼樣規則。學生第一個就是去判斷。同樣是信息的判斷,這裡面又涉及到信息推理,准確把握信息的能力。再看任務二,請你增加一條新的動物園規則,結合生活經驗,再補充一句。這個閱讀題的問題的設計能夠引發學生的推理能力,語言的運用和創造能力。同時引導如何文明參觀這一立德樹人方面的信息。

案例3,主人公朱迪,同時收到三分邀請函。但是時間是沖突的,都是同一天。那麼你要幫他確定,去哪個最合適。同時從這些邀請函來判斷相關的一些信息。再看task two ,為了讓朱迪能夠以最合適的身份和行為表現來參加活動,請你用一句或者兩句話來給他一個提示,參加這些活動的時候要注意什麼細節。這一開放性的題目也是當地的文化和生活的一種結合。生活的一些基本的禮貌、禮儀等等反饋出來了。

案例4,是朱迪跟尼克兩個主人公,來到了中國,要買火車票從廣州到北京去旅遊。學生閱讀票的信息並判斷。我們生活中你拿到一張票,你也是必須去關注票面信息的。另外又多了一個開放性的題目:外出旅遊,特別是在中國旅遊要注意一些什麼事項?給一到兩點建議。我們縱觀上面四個案例,可以看出檢測題來源於生活。孩子們在完成紙筆測試的閱讀過程中,就是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就是把生活經驗,把積累下來的人文素養,本身的素養反饋出來。在完成這些案例的task的時候,學生可以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真實看法,自己的生活經驗。

案例6,讀出這兩幅圖中有什麼不同的現象,寫出來。這適合學生剛學現在進行時的時候讀跟寫融合的活動。學生一邊讀圖,一邊把這些現象描寫下來,沒有一個限制的答案。只要讀懂了,讀對了,寫對了也就ok 了。

案例7,讀兩幅giraffe 和deer 的圖。兩種動物都有一些key information,讀後去分析,寫出兩種動物之間兩到三處不同的地方。它涉及到要讀懂,要觀察,也要對比,然後又分析,再用完整的語言輸出。

案例8,小朋友上學的交通工具的調查問卷之後,有下面五個想法,來判斷符不符合這個圖表中的意義。雖然看起來閱讀的東西都是圖,但是你要去進行一些規律的分析。分析是經常還是sometimes ,是以什麼樣的一個規律來使用哪一種交通方式去上學的。這個案例中語言的復雜度不高,但具有比較高的挑戰性,能夠刺激到學生的思維。學生需要通過觀察統計,然後再通過語言的閱讀跟理解。下面這些要判斷的語句,還是需要語言的閱讀和理解來進行對應。這樣的語句對應這樣的圖表信息,對不對?符不符合圖表的意思?這題能夠融入學生的觀察跟統計的能力。

案例9,是小學階段教材中必不可少的一個主題,就是direction,或者說asking the way。它非常的考驗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通過對應的這些交通圖,然後來閱讀。就這個圖用語言的表達,是不是合不合適?這能夠檢測學生語言的理解能力,而且也考驗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這也融合了多方面的能力和素養。

案例10,要閱讀的是廣州近年來的變化。before 是怎麼樣,現在又怎麼樣。這也是小學英語教材裡面。then and now 話題的一個延伸。老師設計什麼樣的活動更能夠進行學生多方面的能力的培養,而不只是在文本裡面簡單的提取信息呢?我們看這一個開放性的題目設計:對於自己生長的地方,你觀察到廣州還有什麼變化,請用一句話寫出你認為變化最大的地方。當然這句話不能是文本裡面的話。那麼你要讀懂文本,然後排除文本裡面所講到的那些變化,再來增加你觀察到的廣州這座城市的變化。如果不拋出這個問題的話,它也就是讀了讀了文本,最多基於文本來做一些判斷題,或者選擇題,或者回答問題。那麼這個問題,一拋出來,能夠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對廣州的變化的感受。這是真真實實的一種生活的體驗。所以現在的命制的一些閱讀的題,除了一些唯一的標准答案,這些可以保留,而且要大部分的保留,但是不能百分之一百都是標准化的答案,應該有相應的多元的開放的這樣一種能夠撬開學生的嘴巴,能夠引發思維,撬動思維的一些題目

案例11,是一個病歷。這也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東西。平時多數是中文病歷,那麼一個英文病歷能看得懂嗎?當然這個語言的內容,語言的難度一定要適合學生的語言能力。首先這種形式能夠吸引學生的好奇,滿足求知慾。英語的病歷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姓名、年齡、症狀,時間,診斷,醫生給的建議,是一種短語化的表達,不是一個完整的語篇。轉述出來給第三方,根據症狀的一些key information,形成一個完整的語篇,以完整的語篇的形式來介紹狀況。醫生這兩點建議還不夠,還要去增加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分析和結論。建議只要合理,能夠對症下葯,那麼就得分。比較好的體現了學科核心素養下的測評要求,有利於准確全面的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

案例12,是讀後促寫的小創作。

案例13,展示性評價。我們可以進行一些英語繪本,英語劇的匯演。可以進行即時的表演,也可以有一些比較大型的,比較正兒八經的大舞台劇。

總共十三個案例,就是為了解決剛才提到過的,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目前還存在的三大方面的問題,缺乏思維能力的培養;只滿足學生碎片化閱讀,為考試而讀;缺乏長遠目標,缺乏對終生閱讀興趣和能力的關注的這三個問題。

三、小結。

優化閱讀測評活動設計,關注學科的育人目標,育人價值,以評促教,以評促學,達到教學評的一致性。這樣的任務是我們英語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斷的去研究,不斷的去改進,不斷的去根據時代的育人的要求來進行進一步的去優化和改進,不斷的去鑽研的。

我們的英語教育的價值跟目標就是促進人的發展,包括三大方面的內容:有效運用英語進行溝通的能力,系統的掌握認知思維的能力,培養良好行為與健康品格。

『陸』 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思維導圖怎麼做

三年級下冊英語第四單元思維導圖畫法如下:

1、確定主題,從主題出發大概畫出各個主幹分支。

思維導圖學英語。

英語並非我們的母語,若數腔沒有先天的語言環境,想要學習起來還薯仿衫是相當吃力的。然而,不少優秀的學生善用工具,幫助了自己更好的掌握這門學科。其中,思維導圖學習法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小學英語的學習是比較重要的,當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可以適當使用思維導圖工具梳理知識內容,利用發散性特點與層級關系系統地梳理知識內容。

還能利用圖文結合的特點將圖示的顏色、圖像等信息聯系起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內容,培養對英語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英語。

『柒』 急需!一篇關於小學英語教學的調查報告!謝謝拉``

小學英語調研報告
雲和縣教育發展中心 周華英 2006、6
小學英語作為一門新設的學科在雲和縣起步較早,在教育局領導及有關部門的重視下,我縣在04年秋季全面在各小學(三年級起始)開設小學英語課程。小學英語發展勢頭良好,開設英語的學校由原來的2所發展到5所再到現在的16所,英語課程自設立以來正在逐步走向完善,為了進一步提升、規范該課程的教學理念、教學研究及教學管理,讓小學英語學科上一個新的台階,05學年教研室小學英語學科做了以下一些調查研究工作。
一、師資情況調查
為了更好地了解我縣小學英語教學現狀,本學年特對各小學英語師資情況進行調查。統計到06年7月,我縣小學共有35位英語教師,其中專職小學英語教師24 人,英語專業師范類高校畢業生32人、非英語專業師范類高校畢業生3人;按課標規定每周3課時計算,按現有三至六年級學生計算,師資嚴重不足。
表1: 小學學科教師情況調查表
縣(市、區) 雲和縣 學科 小學英語
學 校

教師
人數

年齡分布

學歷分布

教齡分布

職稱分布
30歲以下

31~
35歲

本科

大專

5年以下

5~
10年

10年以上







小二

未定級
雲和縣實驗小學

7

5

2

2

5

5

2

1

1

4

1
江濱實驗小學

8

7

1

1

7

5

2

1

1

2

3

2
城西小學

2

2

2

2

2

古坊

2

2

2

2

1

1
崇頭

2

2

2

2

1

1
雲豐

1

1

1

1

1
黃源

1

1

1

1

1
赤石

1

1

1

1

1
沙鋪

2

2

2

2

2
朱村

1

1

1

1

1
石塘

1

1

1

1

1
霧溪

1

1

1

1

1

安溪

1

1

1

1

1
大灣

1

1

1

1

1
緊水灘

1

1

1

1

1
合 計

32

29

3

3

29

26

3

3

2

4

11

15
從上表可以看出,我縣小學英語教師年齡較輕,有95%的教師在35歲以下;職稱偏低,小高職稱僅佔5%;年輕教師缺乏教學經驗,課堂常規抓不好,教學效果不理想。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大部分能滿足教學需要,但仍有個別教師教學基本功不夠扎實,口語問題尤為嚴重。對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影響較大。另外,英語教師任課班級過多,一般都有6-8個班級,而且部分學校的班額很大,面對300- 400名學生,我們的老師無法顧及每一個學生,一是教師的精力有限,二是學生的時間有限,學生中兩極分化現象越來越明顯。現在有的學校的三年級英語課每周只開兩節課。英語學習需要大量重復,課時不足勢必制約著教學質量。
二、教學調研
為了檢測小學英語學科教學質量以及了解三年來學校對小英學科的管理情況,按照教育局的要求,教研員深入課堂第一線。本學年共下校調研16所小學,進小學課堂聽課56節。通過聽課的方式了解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並通過問卷調查與座談的方式了解學校在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困難以及任課教師對小學英語教學的建議;通過抽測的形式了解學生在口語、聽力以及筆試方面存在的問題,並形成調研報告送有關部門參考。並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一)教師素質在提升
1、 英語教學有起色:一年來,縣實驗小學和江濱實驗小學各舉行了英語周系列活動,將教學內容以不同的方式搬上舞台,使學生在活動中再次認識了教材。並在一定程度上向課文延伸,是學生了解到英語國家的語言與文化。
2、英語教師年輕,精力旺盛,課堂中發現大多數教師熱情高漲,學生學習積極性高、興趣濃厚,課堂氣氛良好。
3、 教師善於總結教學經驗,反思課堂教學,積極撰寫教學論文和教學案例。本學年上交小學英語教學論文和教學案例共有45篇。獲獎情況良好。
(二)質量檢測進一步完善
為了檢測我市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根據教育局的要求,本年度對有關學校的教學情況進行了診斷性測試並進行了分析。
1、05年11月對縣小和江濱兩所學校三年級學生進行口試。本次抽測發現:1)部分學生答非所問;2)許多學生對單詞和句子的認讀能力低下;3)個別學生不能將圖片與單詞很好地聯系起來。課堂教學中出現低效現象;部分學校教學管理上存在著較多的問題。
2、05年12月和06年5—6月分別兩次對全縣四年級學生進行了抽測,旨在了解本階段所教學單元中的關鍵詞的落實情況和26個英語字母的教學情況。
監測內容:聽力和筆試相結合。
監測方法:在開設英語課的學校中隨機抽取一至兩個班學生答題,答題結果全部輸入電腦進行數據處理,再形成書面材料,發給有關英語教師;再請各位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情況,對照檢查,並採取整改措施。
試卷滿分值為100分,總體平均分為70.5分。從數據上看,大部分學生對所學單元的重點詞、交際用語及26個英文字母掌握不夠好。存在的主要問題有:1)學生對四線格認識與運用不熟練,還未養成良好的英語書寫習慣。部分學生書寫習慣較差:A. 26個字母順序不正確;B. 大、小寫混用;C. 格線使用不規范;D字母筆畫不正確,或者寫成印刷體。
2)交際用語:個別考生看到句子不認識,配伍題隨意亂選,對交際用語的使用只停留在口頭上。3)校與校之間、班與班之間英語學習水平有較大的差異.
三、學科反思
1、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我們的教師都是剛走上小學英語講台的年輕教師,對小學英語教學的適應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在教學中出現一些問題是難免的。下面就我市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
(一)合作學習流於形式
有的教師有意識地組織了一些小組活動,但往往流於形式, 學生中存在以下現象:
(1)學生缺乏合作學習習慣。小學生好動,注意力不夠集中,進行合作學習時,課堂紀律很難維持。老師布置完任務,讓學生進行pair work 或 group work, 學生有的在說與任務不相關的話題,有的坐著不吭聲,有的卻拚命喊,老師很難控制場面。
(2)學生的合作學習時間不到位。教師剛剛布置完任務,讓學生做pair work或group work,一會兒就匆匆結束任務,進入下一個教學環節——成果展示,教師沒有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相互交流。
(3)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成績好的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他們往往表現得很積極,組內自由發言的機會多,代表小組展示的次數也多,而成績差的學生卻無動於衷,好像小組活動跟他沒關系,反正有人會去匯報展示,他自己就做做小動作,跟同伴說說話。
(二) 學生課堂表現評價缺乏整體性
課堂活動是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學習目標的主要途徑。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程度與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成效。為了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很多教師為課堂的一些活動,如 游戲、單詞或句子朗讀、對話表演、准交際活動等設計了小組比賽,但在比賽的組織過程中,出現了以下現象:
(1)小組比賽缺乏目標性。 學生陷入了一個嚴重的認識誤區:為比賽而比賽。他們覺得比賽的輸贏重於學習。從聽課中發現,學生往往只注重比賽的結果,而不注重學習的過程。
(2)學生課堂表現評價缺乏整體性。老師對學生小組比賽沒有進行整體設計,經常採取隨機分組的方法,一會兒是分男孩與女孩兩組比賽,一會兒又是分四大組進行比賽。而且比賽完了就沒事了,沒有對學生的比賽結果進行登記和匯總,這樣的話,沒有形成整體的評價,也不能保持學生的持久興趣。
(3)學生課堂表現評價缺乏公平性。在小組比賽當中,由於一時的疏忽,有些教師會做得不是很公平。
(四)教學設計欠科學性
(1)課堂結構不合理。往往前松後緊,引課生動,結果潦草,教學目標的落實不夠,缺乏對目標的檢測,不能完成教學任務的現象時常發生。
(2)教學重點不突出,目標設定不準確。有一些老師總是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把所有的內容都練會,眉毛鬍子一把抓,結果各項目標的完成都不理想。
(3)教學過程不熟悉,教學設計不規范。
(五)教師示範和要求不到位
(1)教師示範不到位。 有的教師在布置任務時示範了幾次之後,學生還不知道要操練的是什麼內容,學生小組活動時,甚至出現只活動無內容的現象。課堂倒是激活了,但卻只是課堂表面的繁榮。
(2)教師忽視認讀和書寫技能的訓練。教師們對課程目標的理解不夠透徹。在教學中有一些教師都只注重了聽說技能的訓練,而忽視了認讀和書寫技能的培養。教學中沒有幫助學生建立起圖片和單詞的聯系,沒有通過范寫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書寫的概念。
(3)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語音、語調及英語表達方面錯誤的出現率還比較高,這勢必會影響教學質量。
2、教學建議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1)讓學生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任何學習方法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時間的培養,需要老師科學、合理、耐心的引導,採用循序漸進的指導方法。為了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必須培養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習慣。可以採用給小組記分獎勵的方法,規范小組各成員的合作學習行為。教師可以先制定一張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單位的表格,製作一枚五角星的印章(或小動物、小笑臉等),並買一些粘紙,哪個小組若以老師的要求進行合作學習就能得到五角星印章一枚,達到十顆星,小組成員每人可以得到粘紙一張,單個學生表現突出的也可以得到粘紙,集到十張粘紙就可以到老師處領取獎品一份。這樣就將小組合作與個性發展,合作和競爭緊密聯系起來。
(2)讓學生充分擁有合作學習的時間。教師應根據設計的任務的難易程度,充分給學生提供時間 ,讓學生進行拓展思維,並且提供學生展示的空間,培養他們大膽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
(3)、讓學生全體參與合作學習。教學既要考慮每個學生的個別差異,又要最大限度地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所以,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要求每個組員發揮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把任務內容設計成簡單和復雜的不同層次,成績差點的學生完成簡單點的任務;成績好點的學生完成復雜點的任務。這樣,就把不同層次學生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學生的注意力也集中了。這樣也有利於課堂的組織,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也就達到了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而且教師應把展示的機會多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其實每個學生都希望學好知識,都希望得到別人的稱贊的。每個學生都希望學好知識,都希望得到別人的稱贊的。每個學生都有集體榮譽感,都想為集體爭光。只是有些學生膽子小,自尊心強,怕學得不好,展示的沒有好學生好,不但不能為小組爭光,反倒只會拖後腿,因而總是讓給好學生展示。這時,老師應適時給予鼓勵,不能歧視學困生,要發揮他們每個人的參與積極性。
(二)明確小組比賽的目的,公正評價學生課堂表現
(1)、明確小組比賽的目的教師要使學生認識到比賽的目的是學好英語,比賽只是一種學習英語的手段,是為了學習英語服務的。所以,教師在開展小組比賽活動的時候,一定不能只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遷就學生,只滿足他們的比賽慾望,而是要強調比賽的目的是為了學好英語,而不是為了比賽而學英語。這種本末倒置的態度對學生學習是大有危害的。只有讓學生明確了比賽的目的,才能真正發揮小組比賽的作用。
(2)課堂評價要有整體性。 為了使學生每堂課都能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一開始就給每個班制定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和獎勵的記錄表,在每堂課前畫在黑板上或事先畫在紙上,上課時貼在黑板上,教師在課堂上及時地、全面地、客觀地、公正地在圖表上用小星星、小紅旗、小水果、小動物等簡筆畫或吸鐵石等記錄學生比賽結果。課後把比賽結果及時在圖表上以學生感興趣的標志記載並張貼在教室的牆上作為形成性評價的主要依據之一,以形成同質小組間的競爭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表格中還可以記錄表現最好的學生和進步最大的學生的名字,讓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讓學生一直處於相互競爭的狀態中,並有效地給予評價和獎勵,對於培養學生的持久興趣非常有效。
(3)課堂評價要公平合理。小組比賽時,教師一定要做到公平合理。如果做不到,會給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帶來很大麻煩。因此,老師一定要細心。就算有時沒有考慮周全或一時的疏忽而不小心造成了不公正的後果,也一定要及時補救。做到了這一點,對於教師的教學大有益處,避免出現學生認為你偏袒某一方,根本不公正,從而對你產生抵觸情緒的現象。

(三) 科學地設計教學活動,保證教學質量和效果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學」的角度來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具有明確的目標,並構成一個有梯度的連續活動。在教師所設計的各項「任務」活動中,學生能不斷地獲得語言運用能力,而不是僅僅掌握現成的語言知識點。通過這種模式的課堂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學會主動思考、主動合作、主動探究,以實現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
(1)熱身/復習(Warming-up/Revision):教師設計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活動,如:Let』s sing. Let』s chant. Let』s do. Let』s talk.等,讓學生全員參與,進行熱身和復習有關的教學內容,同時為授新課作好鋪墊。
(2)呈現/操練 (Presentation/Practice):教師藉助各種教學資源創設情景,把教學內容設計成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活動,生動逼真地呈現給學生。呈現階段的教學主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的主體意識處於啟發狀態。操練階段的教學以鞏固新知識為主要目的,教師呈現新知識進行全班教學後,馬上轉向小組學習(pair work or group work),向以學生為主體過渡。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計一些形式多樣的小組活動,包括游戲、競賽、角色表演等,避免機械性的跟讀和重復操練。
(3)鞏固/拓展(Consolidation/Extension):這個階段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一個中心環節,是諸多活動的目的和關鍵所在。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真實的任務,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語言進行有效的語言輸出,完成交流任務。
(四) 建立新型的學習策略,適應新課標對新教師的要求
21世紀是學習化的社會 ,為了適應現代社會對我們教師的要求,只有學會學習,並全方位地提高自己。教師應該做到:
(1)准確把握英語課程標準的理念、目標和內容,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研究語言教學的規律。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實際情況,選擇和調整英語教學策略。
(2)發展課堂教學的調控和組織能力,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技巧和方法。
(3)掌握現代教育技術,並能在自己的繼續學習和實際教學之中加以運用。
(4)自覺加強中外文化修養,拓展知識面。
(5)要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的需要以及當地客觀條件,積極地和有創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
(6)不斷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

『捌』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中的應用(2)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中的應用

(8)本節課結束前,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板書內容,了解閱讀過程中思維導圖的製作方法,以及在談論節日話題時可能會涉及的內容;最後,教師用課件向學生呈現利用MindManager軟體製作的思維導圖,向學生介紹該軟體和簡單的使用方法,建議學生進行嘗試。

2.在Halloween一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示範和講解基礎之上對思維導圖有了初步了解。在本單元第二篇課文Thanksgiving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引導學生獨立繪制思維導圖,理順文章脈絡。下面是筆者在兩個班級先後兩個課時的授課情況。

(1)第一課時授課情況

①上課伊始,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問答活動復習與Halloween相關的內容,並根據學生的回答將Halloween的主要內容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在黑板上;然後,學生參考教師的板書,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整理自己的Halloween思維導圖,並在此基礎上復述或背誦課文。多數學生能在板書輔助下,根據自己的思維導圖條理清晰地復述課文,但是背誦有一定困難。

②教師將黑板上思維導圖中的Halloween一詞替換為Thanksgiving,並教學單詞Thanksgiving;然後,學生閱讀Thanksgiving的課文,參考Halloween的思維導圖,將自己對課文結構和內容的初步理解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示出來。在學生閱讀和畫圖的過程中,教師巡視全班,並對個別有困難的學生給予指導。

為了降低學習難度,教師在板書中保留了思維導圖的大體框架,但提示學生可以創新或改進。由於這是學生首次獨立在閱讀一篇文章後繪制思維導圖,耗時較多,將近一半的學生不能完成。部分學生存在內容理解及結構分析方面的困難,以致在思維導圖中不能准確使用關鍵詞。

③ 利用圖片、實物、多媒體課件等幫助學生學習生詞,解決思維導圖製作過程中內容理解方面的困難,為下節課的復述活動掃清語言障礙。

④ 布置作業,學生課下完成自己的思維導圖並加以完善。回家後聽錄音跟讀課文,下次課參考自己的思維導圖講述Thanksgiving的相關內容。

(2)對第一課時教學過程的調整及教學效果

利用課間10分鍾的休息時間,筆者對第一個班級的授課情況進行了反思,對下一個班級的教學步驟做了適當調整。在復習階段的教學中,考慮到時間因素,教師沒有讓學生整理自己的Halloween思維導圖,而只是停留在口頭復習的層面,效果不佳。調整後,教師首先通過板書呈現Halloween的思維導圖,然後學生參考思維導圖,嘗試復述或背誦Halloween的相關課文內容,這一調整有助於學生體會思維導圖在理解、分析及記憶課文等方面的輔助作用。

從調整後的課堂教學實踐來看,這一改變節約了一些時間,但復習中的復述環節用時較多,使得後面環節的時間略顯緊張。在初步閱讀了Thanksgiving的課文後,有接近半數的學生沒有完成思維導圖的製作,接近三分之一的學生能開始嘗試復述。

(3)第二課時授課情況

①上課伊始,筆者讓學生拿出自己在上次課中繪制的Thanksgiving思維導圖,自願在實物投影下展示,並參考思維導圖介紹Thanksgiving的相關內容。出乎筆者的意料,學生對這個活動的反應比較冷淡,只有2~3位學生積極參與。唯一令人欣慰的是,參與展示的3位學生完成的作品較好,並能復述全文,其他學生對她們展示的作品表示欣賞和驚訝。針對學生的反應,筆者在課後進行了反思,分析可能是多數學生對課文還不是很熟悉,不會讀或不會說課文中的個別詞句,因此不敢在全班展示。

② 筆者以學生A的作品為範例,講解思維導圖的製作方法,並組織學生再次在全班范圍內以問答的形式分析全文,同時板書呈現本課思維導圖的框架,尤其是改進了Symbol中介紹turkey身體特徵的部分。圖2為學生A在第一課時整理的初稿:

『玖』 求一個小學四年級英語學習的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一種表達放射性思維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本文簡單介紹了思維導圖。以具體新版小學四年級英語教材為重點,以英語基礎知識中的語音、詞彙、語法教學等為例,列舉了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旨在為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提供參考。

熱點內容
英語作文開頭結尾應該怎麼寫 發布:2025-09-13 21:10:32 瀏覽:622
懂的來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3 21:09:12 瀏覽:951
英語作文怎麼能滿分 發布:2025-09-13 21:09:11 瀏覽:581
你必須吃更多的蔬菜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3 21:07:14 瀏覽:71
男人喜歡運動英語怎麼翻譯成英語 發布:2025-09-13 21:04:13 瀏覽:695
一樓中文翻譯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3 21:02:44 瀏覽:745
這些花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3 20:59:15 瀏覽:709
祝女士生日快樂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3 20:54:16 瀏覽:859
英語大作文結尾怎麼寫 發布:2025-09-13 20:54:02 瀏覽:300
學英語很難啊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3 20:51:35 瀏覽: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