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小學英語階梯式閱讀課題立項書

小學英語階梯式閱讀課題立項書

發布時間: 2023-05-24 01:14:02

『壹』 小學英語教育論文開題報告

小學英語教育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引導語:開題報告對整個課題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起著關鍵的作用,我們要懂得一些書寫的方法與技巧,想美事小學英語教育開題報告範文,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英語教育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論文題目:游戲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

一、 選題的意義

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英語這門年輕的學科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但在小學中,由於英語的學科特點,學生的學習興趣存在很多差異,導致英語成績很不平衡,甚至兩極分化。隨著所學語言知識增加,尤其是詞彙量,許多學生跟不上進度,挫敗感使他們產生厭學、懼學情緒,從而導致了求知心減弱,興趣下降,直接影響了學生能力素質以及英語知識水平的形成和發展。而小學英語教學目的就是使學生獲得一些英語的感性知識,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他們說英語能力,使學生敢於大膽開口說英語。

《新英語課程標准》提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像能力和創新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如何提高和保持學生學習興趣是每個英語教師所面臨的共同課題。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是每一位老師心中的'理想課堂。而游戲教學就是在教學中盡可能地採用游戲的方式,將枯燥的語言現象轉變為學生樂於接受的、生動有趣的游戲形式,為學生創造豐富的語言交際情景,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不僅掌握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興趣。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實現教學理念。在游戲中激發學生興趣和求知,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有效性。

二、研究的主要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闡述的主要觀點)

1、新課標下中國小學英語課堂中游戲教學的現狀、缺陷以及影響的因素

2、游戲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

(1)小學英語課堂游戲運用的原則

(2)通過對各類游戲的分析,探討游戲如何有針對性地運用在課堂實踐中。

3、游戲教學的效果評價。游戲教學是否達到教學目標,是否有利教學展開。

三、研究(工作)步驟、方法及措施(思路)

(一)研究步驟:

1. 前期准備:明確論文方向,制定研究計劃,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了解目前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實際,游戲教學在課堂中的運用情況,查閱、整理相關評論文章,借鑒前人對於游戲教學的研究成果和經驗教訓,確定研究課題,擬論文提綱。

2. 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的撰寫:整合搜集到的研究材料,並及時向指導老師徵求意見。

3. 論文撰寫:通過對收集的資料的分析與思考( http://www.oh100.com/bylw/ )以及自己的實習經驗,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創新自己的想法,完成初稿。並根據指導老師意見修改文稿,最終定稿。

(二)本研究遵循以下基本思路:

首先,在大量閱讀國內外關於游戲教學如何在課堂中運用的文章,了解游戲教學的現狀、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經驗教訓。對該論題掌握了部分資料的基礎上,對當前存在的缺陷進行闡述,由表及裡,層層深入。接著,著重分析各類游戲,以及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如何去運用這些游戲。最後,對游戲教學進行評價。

(三)本研究重點採用以下幾種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通過對古今中外有關游戲教學理論專著、專題論文和相關課題研究成果的不斷學習,借鑒其中有價值的成果,使本課題的研究獲得豐富的理論支撐。

行動研究法按照課題提出的研究目標,根據各年級小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游戲教學的具體做法。

經驗總結法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不斷積累過程性研究資料,並及時組織交流和分析,總結經驗,推廣做法,對發現的問題,能及時提出修改意見,並列出下一步改進的具體做法。

例證法:

四、畢業論文(設計)提綱

游戲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研究

一、 前言

二、游戲教學的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缺陷

(一)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

(二)游戲教學在課堂中的運用情況

(三)游戲教學存在的缺陷

三、游戲教學運用的原則

(一)游戲為課堂服務

(二)游戲具有全體性

(三)游戲具有靈活性

(四)游戲具有啟發性

四、游戲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

(一)趣味性游戲,啟迪思維

(二)操練性游戲,反復操練

(三)合作性游戲,展示成果

(四)競賽性游戲,激發潛力

(五)拓展性游戲,融匯貫通

五、游戲教學的評價

六、結語

五、主要參考文獻

[1]周建平..游戲教學觀論要[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22(5)..

[2]吳也顯. J、學游戲教學論[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3]冷學寶.別讓游戲游戲了課堂[J].教育周刊,20070530.

[4]周健.漢語課堂教學技巧與游戲[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1998.

[6]陳偉峰.小學英語課堂游戲教學的運用[J].教育研究,2010,(11):317

[7]李敏.游戲式教學的教育學批判[J].教育科學研究,200909.

[8]闞瑾.淺談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和運用[EB/OL].

[9] apfa born rich, cane Chen water. On our country's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 teaching to the [J]. Basic ecat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2003 (2) : 14 to 16

[10] QianXiaoXia. http://www.51lunwen.org/kaitibaogao/ Cultivating students' interest is the key to the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J].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and research, 2002 (3) :-24

;

『貳』 如何促進小學"後進生"的英語學習立項申請書

英語既是活的語言,但對不少學生大宴磨而言,也是枯燥無味的語言。呢?我認為必須作好以下幾點: 一、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不少學生認為學英語無祥薯用,我又不出國,只要學好母語就夠了,但他們滾斗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改革開放的今天,英語是多麼重要

『叄』 小學英語校本研修課題及內容

一、有效課堂

1、提高小學英語課堂實效性的研究;

2、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

3、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與積累的研究

4、小學英語小組活動的有效性研究

5、有效作業(家庭、課堂)設計和評價的研究。

6、小組合作學習中常見的問題及解決策略的研究。

7、課堂提問的研究。

8、課堂情景創設研究

9、期末復習方法的研究。

10、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估的研究

1、小學生的課業負擔情況調查研究

2、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狀況調查

3、學生的家庭作業負擔與睡眠狀況調查

5、後20%學生的學習適應性狀況

6、農村外來小學生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及對策研究

7、網路教學研究有效模式研究

『肆』 如何提高小學英語閱讀能力課題研究

小學階段是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在此階段側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既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也符合小學生學習的規律。我們英語教師應將英語讀寫能力和聽說能力有機地結合,使其相互促進。而在英語教學的啟蒙階段,對小學生認讀能力的培養也有所側重。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不言而語是非常重要。但在教學過程中,時常會遇到這樣的困惑:課堂上,學生能夠良好地跟讀,並且效果和學習氛圍都好,當時的學習效果也好。課外進行復習的時候,要求學生自己單獨認讀中,以及從家長的反饋意見中出現過同樣的問題:學生的英語認讀能力要加大力度進行培養。那麼,如何培養小學生英語認讀能力的培養呢?
一、教給認讀技巧。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不妨給學生一個學習的拐杖,教他們一些認讀的方法。認讀,通俗地說,就是朗讀。首先,教師要要求學生在朗讀英語時,眼看詞句,口讀音調,耳聽讀音,腦思語義,多種感官同時參與語言學習活動。其次,小學生的朗讀以模仿為主,在模仿過程中教師要做必要的指導,如句型朗讀中重音連讀,語音語調等,注重培養學生按意群朗讀的習慣,指導學生以片語和句子為單位進行朗讀,幫助學生糾正逢詞朗讀的不良習慣。如:I llike the big elephant .Do you llike the big elephant,too?這個句子可以說是一個很長的句子,在這里,老師首先要利用直觀教具進行短語的熟練,接下來進行句型的操練,然後進行語調的朗讀,這樣在學生能認讀個別單詞的情況下,加上教師示範的語感,就會很快把這句話掌握。對於低年級的學生,可讓學生進行指讀。指讀的習慣就是培養學生對單詞或句子的有意注意。讀到哪,指到哪,而且老師一定要每次督促指導,既使學生集中了注意力,又訓練了學生認讀單詞、句子的能力。

二、如何培養學生的認讀能力
1.認讀的操練方式要多樣化
在我呈現新的知識後,接下來的操練也很關鍵。操練分為很多種,比如我在讓學生認讀動物單詞,首先可以將圖片和單詞放在一起認讀;反復幾次之後,可以只給圖片或只給模擬的動物聲音讓學生說出單詞;最後可以只出示單詞卡,讓學生認讀。在這三個環節里,第一個環節是讓學生對新知有所熟悉,第二個環節是讓學生有意識地回憶剛學過的新知,第三個環節就是讓學生熟悉單詞形式,培養認讀能力了。這樣環環相扣,逐漸將要求拔高,學生的能力才能漸漸提高。
2.在讀課文時,讓學生指讀
對於朗讀,我們常常視指讀(用手指著讀)為一種壞習慣,可是,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適當的指讀很有必要,因為低年級孩子注意力很難集中,有時候教師或錄音的朗讀開始了他還在做自己的事情,或者光跟著張嘴,心思沒有投入進來。要求低年級孩子指讀,一方面可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培養認讀能力,提高認讀效率。等到學生的年齡到達一定層次,朗讀水平到達一定高度,指讀就可以放棄了。

3.對於重點單詞,教給基本的發音方法去記
每課都有3個是2---3個3會單詞,對於這些單詞的記憶我常常有意無意教給基本的發音方法。如:」nose」中的/n/ 的發音,head,nod,hand,read 中輔音字母/d/的發音。feet,foot,stamp,rabbit,cute,elephant,what,Snow White中的/t/發音。 學生剛開始只是象小和尚一樣聽聽,跟著讀讀,對於什麼叫音標也不清楚,我也沒有要讓他們明白,只是在老師不斷說,讓他們不斷讀,這樣自然而然在他們的腦子里就有一個模糊的印象,學生也很容易記單詞.另外,如 「big」和「little」這兩個單詞在認讀上,學生很容易混淆,是因為在前面的兩課當中,學生已經形成的語感,有一定的定勢思維,對於a little elephant----a bit elepant,a big panda---- a little panda,a little tiger----a big tiger.認讀的時候,很難分清楚,我就試著讓學生看單詞,進行簡單的拼讀。然後發音,這樣對學生是有一定幫助的。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適當教給學生發音方法和拼讀規則,久而久之,學生面對單詞就會自己去摸索怎樣拼讀,這樣不僅培養了認讀能力,更讓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

『伍』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設計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設計1

一、學生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五年級學生,他們對英語仍然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對英語充滿了好奇心,也具備一定的語言知識和技能。他們不僅活潑好動,愛聽愛說,而且善於口頭模仿。小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決定了學生對有趣的聽、說、唱、做、游戲、玩、演、視聽等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更感興趣。然而,學生自主閱讀的訓練相對缺乏,學生靜下來閱讀的時間寥寥無幾,更沒有時間動筆寫作,當然也就談不上對閱讀或寫作技能、策略、方法的掌握。

二、教材分析

這是一節閱讀教學課,語言功能項目是Talking about abilities,話題是Housework(家務勞動)。在此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water the flowers, sweep the floor, empty the trash,cook the meals,clean the bedroom等家務勞動的英語表達,學生能簡單陳述自己能幹什麼家務活,並詢問對方能幹什麼家務活。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實踐緊密相連,通過閱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行閱讀技能和策略的指導,突出信息的交流和互動,促進聽說技能,發展讀寫技能,在教學中以舊引新,降低學習難度,不斷循環復現,幫助學生積累鞏固,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夠聽、說、讀、寫句型:What can you do? I can sweep the floor. I can cook the meals. I can water the flowers等。

2、能夠聽、說、認讀句子:Mother Goat is ill. We can help her. Just do it.

能力目標:

1、能夠聽說讀寫本課重點詞彙和句型,並能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

2、能理解課文大意,從文本中獲取信息,增強對文本的理解、分析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3、能夠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和閱讀策略,初步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

情感態度目標:

1、激發學生勞動的熱情和自豪感,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家長的辛勞,學會在平時的生活中體貼和關心長輩。

2、懂得和同伴交流,合作互助,從中獲取更多的知識。

文化意識目標:

讓學生了解一些有關環保、洗滌的生活常識。

四、教學策略

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採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多以理解,分析,判斷,辨析等教學活動來激活學生的思維。在活動設計時本著體驗學習、合作學習、思維學習的教學理念,將語言學習和多種能力的培養滲透到課堂活動和教學任務中,努力為孩子們提供一個不斷感知、不斷探索、不斷提高的成長空間。

五、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flash cards

六、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本課對話內容,能夠聽,說,讀,寫句型:What can you do? I can sweep the floor.

能夠聽,說,認讀句子:Mother goat is ill. We can help her. Just do it.

七、教學難點

1、能讀懂相當難度的文章,並寫出小文章。

2、ill ,just do it!單詞與片語的理解。

六、教學過程

(一)Warming up

1、Greetings

2、Sing the song

T:what can you do in your daily life? I can do many things, and you? Have you remember the song what can you do? Now Let』s sing the song what can you do.(教師用動作提示,鼓勵學生大聲唱出英語,增加趣味性。)

【設計意圖:簡單親切的問候和歌曲的吟唱,不僅幫助學生迅速地進入英語學習狀態,而且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營造了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站起來,運用TPR,使學生動起來,有效地組織英語課堂學習,活躍課堂氣氛,並讓學生復習句型What can you do? I can... 。T: Great! You』re helpful!

(二)Pre-reading

Step 1:激趣啟思,預設鋪墊

① touch and say

教師示意同學任選圖片並用英語表述出來。如:water the flowers, sweep the floor, empty the trash,clean the bedroom.

Step 2:知識喚起,導入新知

① Ask and answer.

T:What can you do at home / at school?

S: ..... (學生可任意回答,如:do homework, study English, clean the blackboard等)

【設計意圖:通過聽指令做動作活躍課堂氣氛;通過師生問答,發散學生思維,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在情感交流中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為後面的閱讀預設問題做好鋪墊。】

(三)While-reading

Step 1:問題引領,預測信息

① Group work

T:If your mother is ill,what can you do?

If your teacher is ill,what can you do?

(板書句型:What can you do? 讓學生各抒己見)

② Praise and positive reinforcement(教師表揚並肯定學生的做法)

T:You are helpful. / Just do it. / Great!

【設計意圖:本環節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發表自己的見解,並在預測中鋪墊本課的句型,掃清閱讀的障礙,幫助學生減低閱讀難度,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起學生探究的慾望。】

Step 2:整體掃讀,捕捉信息

① Watching the video

T:What』s the matter with Mother Goat? Who can help her? Watch the video,please.

② Skimming

③ Sum-up

【設計意圖:觀看課文VCD,視聽結合。然後,預設問題,指導學生快速閱讀(skimming),在閱讀的過程中整體把握課文脈絡,了解本課內容梗概。】

Step 3:問題深入,推進閱讀

Scanning

T:Are the monkey, the rabbit, Zoom and Zip helpful? What can the monkey do? What can the rabbit do? What can Zoom do? What can Zip do? Read the dialogue again.

【設計意圖: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Scanning),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意識,引導學生思考,進一步搜集並獲取具體信息,並劃出關鍵詞,回答相關問題,將閱讀推向深入。】

Step 4: 思維互動,質疑辨析

① Retell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T:Mother goat is ill. She is tired, she can』t do any housework. Who helped her? What can they do? Please retell what happened.

② Discuss in groups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讓,學生在鞏固語言知識的同時,進一步關注了情感教育,讓學生學會感恩,學會關懷體貼身邊的人。】

Step 5:聽讀結合,演練鞏固

① Listen and repeat

② Act out the dialogue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聽錄音模仿朗讀,角色扮演,增強語感。】

(四)Post-reading

Step 1:提供素材,思維拓展

①課件出示poor children 引發學生深思what can you do?

②發揮想像,填寫相關信息。

【設計意圖:通過前面的閱讀和討論,豐富了學生的語言,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基本的寫作框架,由填詞到寫句逐步提高,降低了寫作的難度。通過自身和貧苦學生的對比,滲透德育,培養學生熱愛勞動、關心父母和家人的優良品質。】

(五)Summary

(六)Homework

七、課後反思

《課標》強調「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本課的設計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在鞏固語言知識的同時,進一步關注了情感教育,讓學生學會感恩,學會關懷體貼身邊的人。

為了保證閱讀的基本因素:「Reading for pleasure. Reading for information. Reading for language.」 我始終以激發學生真實的閱讀興趣和真實的學習動機為目標,通過知識的喚起,知識的獲取,知識的再生,知識的運用將閱讀教學推向深入。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採用不同的形式,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我預設鋪墊,設計「主題論壇」,讓學生圍繞問題展開熱議,巧妙地帶領學生愉快地走入文章之中,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接著,我引領學生快速閱讀,帶著自己猜測的可能答案去理解閱讀內容,把文字閱讀變為印證活動。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脈絡,理解課文大意,找出關鍵詞和中心句,使學生對文章內容、結構和寫作意圖有深入的了解。然後,我繼續引導學生細讀短文,通過聽、讀、演、練多種感官參與的方式達到鞏固語言的目的。為了提高閱讀的主動性,讓學生在理解的前提下,採用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為學生提供了基本的框架支撐,由填詞到寫句逐步提高,根據一定的句法和語言規則,讓學生進行短文再創造的訓練。

這節課的閱讀內容與句型教學部分較為相似,深度不夠,很容易會陷入「炒冷飯」的局面。學生說來說去都是圍繞書上出現的幾個片語打轉,枯燥無比。我設計情景「Mother Goat生病時,我們該干什麼,who can help her,使之能合理運用。

綜觀整節課,我自認為做到了思路清晰,環節緊湊,活動豐富,操練扎實。在情感教育這一塊,來不及呈現學生的作品,可以說是缺少了一點亮色,可謂遺憾。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設計2

Topic : My family

Teaching aims:

1、Learn these new words and phrases: university, nature, Beijing Opera, be fond of , be strict with,How happy we are!

2、Can understand and read this passage by themselves.

3、Can talk about their own families with these words and phrases.

Teaching Steps:

1、Sing a song:

『If you』re happy』(Ss sing the song and do some actions)

(藉助歌曲開始課堂教學,活躍氣氛。同時選用與本課內容緊密結合的歌曲,也為新知的呈現埋下伏筆,自然導出How happy we are! )

2、Free talk:

Hello, 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at can you do?

What do you like? (I like…)

I see , you are fond of…

Teach: be fond of ( on—fond---be fond of )

What are you fond of ?(I』m fond of…)

(採用Free talk的形式,其目的主要是以舊引新,在相互問候的同時,自然的引出新知,體現教學的無痕。)

3、Presentation:

(1)介紹father

①.Look , this is my father. Guess, what』s he fond of?

He』s fond of cars.(媒體呈現圖片及句子)

②.Every week he drives his car to Shanghai, because he works in a university in Shanghai. (媒體呈現圖片及句子)

Teach : university(unit---university),read the sentence.

③.He』s a teacher. He teaches English. (Ss read after the T) (媒體呈現圖片及句子)

④.I was his student. He was very strict with me. Now he』s also very strict with me.

Teach: strict(street---strict), read the sentence: He』s also very strict with me.(媒體呈現圖片及句子)

(由Free talk中的be fond of,來猜猜文中父親的喜好,並同時解決有關父親的背景材料,分解文章內容,降低學習難度,但又不打破閱讀教學的整體性,同時也不使教學內容零碎呈現,主線直穿文章。)

(2)分段教學

Paragraph 1

①.Now you know sth. about me and my father. Do you want to know the other people in my family? (Yes)

Look, this is a photo of my family (show Family)

Qs: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my family? (Seven)

Who are they? (They are….)

②.I have a happy family. It』s…… (T make a model, Ss try to retell this paragraph)

Paragraph 2

①. You all have the picture of my family. Look at the passage, read paragraph 2 quickly by yourselves.

②. Let』s play the game: Who』s who? Are you ready?

(生根據每個人的特徵提示猜出文中人物)

③. You know sth. about my family members, but what are they fond of, do you know? Enjoy some video show, then tell me: their jobs and what they are fond of.

(生看錄像,了解每個家庭成員的信息)

④. Ok, let』s finish this form: What are their jobs? What are they fond of?

(生說出每個家庭成員的職業愛好,完成列表)

⑤Listening and comprehension:

You all did a good job. Now let』s listen to the passage, then we』ll make some choices. (生聽錄音,完成選擇)

Paragraph 3

(選擇題最後一題What do they all like?引出):nature

(欣賞大自然風光) nature(picture---nature)

The nature is very_________.

We all like nature, so we often go walking, swimming together.

(媒體呈現句子,生跟讀第三段內容)

We should protect nature. (滲透思想教育)

(對文章採用逐段分析,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圖片、錄像等輔助手段,形象直觀的展現文章內容,變枯燥乏味為生動有趣,吸引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穿插各種題型,幫助學生鞏固理解。)

4、Reading

Read the passage in four.(以小組為單位自讀課文)

Let』s read groups by groups.(小組分段讀課文)

5、Consolidation:

(1)Here』s some information for you. This is GaoYue』s family. It』s a ….(T 示範)

(2)If you』re GaoYue, can you talk about your family?

(生上台表演,媒體用表格式提供高月一家的信息)

(3)Ok, it』s time for you. This is David』s family, this is Mike』s family. Group 1,2 are David; Group 3,4 are Mike. Try to finish the passage about your family. (生看圖或表格中的信息完成寫作並展示)

(高年級學生有寫的能力,適當的對所學內容進行拓展訓練,有利於學生的長遠發展,同時寫作也為提高學生對語言綜合運用的能力搭建舞台。)

6、Summary:

Look at my family photo again. In my family, father and mother love me very much. I want to say: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Family

(這句話中的首字母組成了本課的標題,既是對學生思想教育的熏陶,又能對本節課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A family is full of love and joy.

How happy we are! (生跟讀,體會)

『陸』 如何轉化英語學困生的課題研究的立項申報書

一.課題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在新課程背景下,我校仍存在著一定數量的學困生,這到底是那些因素造成的? 值得我們去研究,去轉化。
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學困生)而言,我們要促進他們的轉化與發展。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學困生同樣也具有他(她)的獨特性。如果教師能夠尊重、理解、適度地認可學生的這種見解,並為他們提供獨特的表現機會,就可能會激發學困生的表現慾望和學習潛能。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出新課程背景下,學困生的產生的原因。學困生的問題是幾十年來一直困擾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問題,它到底與哪些因素有關?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幫助學困生找出學習困難的原因,完成新課標提出的義務教育階段,每個學生在學習方面應該完成的學習任務,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從而為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開拓新的思路。通過課題研究,促使教師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改進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目的性;使教師真正做到新課程標准所要求的:「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下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使教師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效,讓學困生也能快樂的學習。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研究內容和創新之處
1. 研究的目標:
(1)以現代教育理論和教育規律為依據,全面探究學困生形成原因。通過對 「學困生」調查分析,對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歸類分析,針對不同的「學困」原因提出具體的轉化策略,或改變 「學困生」對學習的態度,或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熱情,改善學生學習的動機,或增強學習的意志和韌性等,通過各種轉化機制讓他們「會學」、「想學」,變「苦中學」為「樂中學」,讓他們也能嘗試到學習成功的喜悅。
(2)通過課題研究,把握有效轉化學困生的方法和手段,最大程度地克服學生兩級分化,提高教學質量。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總結出一整套的教學方案,在課堂教學和教學設計中,更多地考慮到每個學生,最大限度防止 「學困生」的出現;對於有分化趨勢的學生及時採取應對措施;對於由於種種原因對學習確實出現「困難」的同學要分類地制定有效的轉化策略。所有的這些研究,最後形成一定形式的文字材料,以有助於繼續深入的研究和經驗的傳承。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進一步更新教師的學生觀、教學觀、評價觀等在內的新課程教育理念,特別是要研究出對於學生發展性評價的一個切實可行的具體方案。
(4)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對「學困生」產生的背景、轉化機制有深刻的認識,並寫成有一定質量的經驗總結性文章和論文,有較強的參考價值,爭取能夠推廣應用。

2.研究的內容
(1)、研究小學學困生產生的主觀原因,學生的學習目的性、學習的意志和毅力、學習方法、學習效率、已有的認知水平、思維能力等;
(2)、研究小學學困生產生的客觀原因如:社會原因、教師的原因、家庭的原因等;
(3)、研究採取針對性的方法,阻斷產生學困生的主觀和客觀因素;
(4)、對現已出現的學困生,研究採取有針對性的轉化策略和方法。
三.課題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實施步驟。
本課題根據新課改的要求,通過調查、實踐、研究和總結反思等幾個環節,積極探索學困產生的原因,如何去轉化學困生,本課題研究分三個階段:
1、前期准備階段:(2009.5---2009.9):
(1)運用文獻資料法,收集資料,擬定課題研究方案。
(2)運用調查分析,對當前本校學困生學習中存在的原因進行先期的調查。再對學生學習現狀進行分析,提出改進對策。
2、實施研究階段:(2009.10---2011.11)
(1)運用行動研究法,在部分班級進行先期的重點實驗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分兩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2009.10---2010.10)重點進行對學困生學習成績較差、在思維能力,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身體健康等進行調查、分類和分析。
第二階段:(2010.11---2011.11)根據學困生產生的原因,探究如何把學困生轉化過來。
(2)定期進行全校性的課堂教學觀摩和研討活動,開展經常性的校本教研活動,在實踐中研究分析學困生轉化的策略。
(3)運用經驗總結法,收集資料,總結階段性成果,撰寫論文,進行階段性匯報,將實驗成果向全輔導區推廣。
3、總結結題階段:(2011.12---2012.5)
(1)總結實驗成果,撰寫研究報告。(2)結題。(3)展示,推廣研究成果。

『柒』 小學課題申請書範文

小學課題 申請書 範文

20XX年,市教科所共收到小學語文市級申報課題11篇,小學數學市級申亮喚報課題10篇。市小語、小數室組織力量對申報材料進行了認真的評選,初評工作現已結束,並將評審結果上報市教育教學研究規劃領導小組審核。

本年度申報市級的小語小數課題數量大幅度減少,較20XX年減少了一半,說明區縣已經經過認真篩選,反映出課題申報工作趨於理性,正在走向正軌。

縱觀本次申報的21個小語小數課題,涉及的面是比較廣泛的,准備工作是比較充分的。如小語課題涉及到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家鄉資源開發與學科教學整合方面、閱讀方式及創新作文教學模式方面的、學習方式改革方面的;小學數學課題更多考慮的是教師專業成長、師生教與學方式的變革以及如何開發數學教學資源等方面的問題探討。填寫課題申請書總體是比較規范的,黃山區推薦的課題在這一方面表現得更為突出,黟縣也做得比較好。

在審查本次市級課題立項工作中,我們也發現了如下的問題:

1、課題論證針對性不強,理論套路過多,言過其實。研究內容與預計突破存並改在泛泛而談不具體的現象,缺乏專業化語言表述;有的課題雖有專業化語言,但都是理論的堆砌,絲毫沒有涉及到該項課題,存在著“兩張皮”的現象。還有的課題名稱與研究內容有不盡一致的地方,側重點把握不準。

2、研究內容和切入口均過大,有的甚至要形成理論和實踐模式,顯然不是基層學校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如此人力條件下能完成了的。還有的課題缺乏科研含量,只是一些普通的教學活動而已。

3、缺乏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的分析,有3個課題根本變沒有談這方面的內容,對相關資料准備不充分。

4、填寫課題申請書馬虎,存在排版格式不正確、不美觀和標點符號混亂的現象,連起碼的語句重復問題都未能校對出來就草草上報。有的課題是手寫的(這是可以的),但字跡潦草,甚至看不清。盡管我們評審專家都很認真,但申報者自己都如此馬虎,還能要求別人對你的作品仔細地審閱嗎?

本著面向基層、鼓勵為主的原則,我們對市級課題立項審核工作還是比較寬松的。希望被市級或省級立項的課題組把過程做扎實,遞交結題報告和申請書時要認真、規范。

現在,就“教師如何撰寫課題申請書”這一問題做一簡單的思考,供老師們參考。

第一部分 功夫在詩外

做一個課題主要有三大步:第一步選題,立項;第二步就是實踐操作;第三步是分析、總結。每步又有具體的做法,今天主要談第一個方面。

一、要敬蔽凱學會選題

在剛進入課題研究時,選題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為我們的課題研究規定了方向和一定的范圍。雖然題目以後可以改,但選一個確切、實用、新穎的題目還是應該慎重的。

那麼,哪裡去找我們課題的靈感呢?

首先我們要有問題意識。

要做教育、教學的有心人,平時時時處處留心觀察,在工作中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善於發現、工作中的問題,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這是符合“想好了做”這個教育科研的重要特徵的。如學生不喜歡舉手發言這個現象,就可以當一個問題:“學生為什麼不喜歡舉手發言?”答案僅僅是他的智力問題嗎?僅僅是他的個性問題嗎?不是的。如果你以科研的意識去和學生交談,去調查一下。就會發現學生上課不舉手發言的原因是五花八門的:有學習態度的原因,預習不充分;有學習能力的原因,自己學不會;有心理因素的原因,膽子小 ……這時,你再反思:小孩是求知最強烈的,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滿腦子的問號,但他們為什麼在課堂上不想問?小孩是最天真的,他們總想早點長大,能與大人對話,但為什麼他在課堂上寧願選擇沉默。這就是問題。“如何來調動學生課堂的主體參與呢?”這樣,一個課題就形成了。

其次,我們要關注學生。

課題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每位學生的發展。我們的研究是為學生服務的,我們研究的對象是學生,在課題研究中了解學生的現狀是必不可少。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樹立“學生為本”的意識,可以通過設計調查問卷、談話法、觀察法等了解你的學生的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現狀,並進行分析,從而尋找課題研究的來源。

學生的困難就是我們要研究的課題,學生的不足、缺點就是我們要研究的課題。作為一線教師我想我們不缺課題的來源,我們缺乏的是從看似平常的工作中提煉有價值的課題的意識。

如這次歙縣城關小學申報的 “數學教學活動如何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與全面發展” 課題從了解學生的學習方式,結合新課標要求想到了現在的孩子學得不主動,他們習慣於到課堂上聽老師說,自己做學習的旁觀者;學得不愉快,感到作業是一種負擔,認為是為了完成老師的任務。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它突出自主性,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從學習內容的確定,學習活動的組織實施,到學習成果的呈現,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權,它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注重在綜合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精神和創新實踐的能力。因此,構想了“數學教學活動如何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與全面發展”課題將有利於改變學生的學習現狀;有助於學生早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助於學生在數學活動體驗中,形成和發展數學素養。

再次,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大家知道,近兩年來,不少學校開展了教育敘事的研究,將回歸經驗總結法的問題提出來。教師將教學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激發出的新思考、新創意記錄下來,通過講自己的課程故事和案例來闡述新的思想理念。實時的反思就是經驗總結,往上升華就是課題研究。觀察中小學相關研究,真正引起共鳴的是那些既有實踐經驗又有理論高度的專家型教師的案例,而且課題研究越深入越是這樣!因為這是教師真正能夠模仿,真正能夠受益的。前蘇聯成就的一批教育家大多都有這樣的背景。何克抗教授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真正的教育家出在中小學,不在高校”這句話的確意味深長。

這次申報的黃山區焦村中心校“教學反思與農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實驗研究”、休寧縣秀陽中心校“數學教學中師生互動雙向反思的研究”兩個課題都談到這樣的問題,我認為談的都不錯。

二、要學習理論文獻

選題後要做的工作就是查閱與本題有關的重要文獻,對所選題目進行進一步的了解。通過學習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的理論素養,為做課題尋找理論支撐,也能確定好我們課題研究的基點。作為一線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認識水平。

1、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如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報刊和雜志。但是為了節省時間,最好是看教育文摘類的雜志和報刊,閱讀文獻綜述、科研情報及動態之類的東西。盡量在有限的時間里獲取最大的科研信息量。

2、學習課程標准。課程標準是指導我們教育工作的理論依據,也是新的教育觀念、理論在學科中具體反映,能使我們以最捷徑的方式汲取課題研究的理論知識。不管是用什麼教材的,都要以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方式投入到這場教育革命。因此,了解整個課程改革的目標和背景,了解新的教學理念和策略是我們做好課題的方向。我想再忙、再累,自己所教的學科的“課程標准”是一定要仔細研究的。從新的課程理念、目標、內容、評價等方面也可以尋找到我們課題研究的依據。使我們的課題既有實用價值的,又有一定的理論支撐和可操作性。

3、要學習他人的優秀經驗。當確定了研究的課題後,還很有必要去收集別人關於同類課題的研究的資料,學習他人的經驗。這樣,能使我們了解自己所做的課題是在什麼層面上:別人在這個問題上已經做過哪些工作?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什麼有待我們去研究的?他們用什麼方法研究的?結果是否科學?了解別人研究的程度,一方面可以讓我們根據自身的特長、能力有選擇地進行具體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撞車事件”,重復被人的老路,造成精力、物力上的浪費。學習他人的經驗,可以看名人的專著,還可以上網根據你研究的課題檢索。

三、要設計好課題方案

我們的老師在課題時往往只准備一份課題申請書,這是不對的。應該事先設計好課題方案,那麼撰寫課題申請書就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了。

一個詳盡的課題方案,是課題研究成功的保障。課題方案制定好了,課題也就做好了一半。一個課題方案中要明確:研究的問題及其范圍,要採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的抽樣,時間進度等。其中要研究什麼(研究的內容)一定要明確,可操作性。

設計好課題方案的好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有助於課題有序的進行

一個詳盡的課題方案,少不了課題研究的步驟。課題的研究步驟主要分“准備階段——實踐階段——總結階段”這三個時間大塊。這樣制定,確保了課題有序地進行,讓研究者明白,每個時間段主要做什麼事。現分步談談:

准備階段:

1、理論學習。收集、查閱、分析有關課題的資料。

2、方案設計。確定研究的內容、目標、步驟。

3、課題論證。請有關專家對課題的科學性 、可行性進行論證。

實踐階段:

1、根據課題研究的內容、策略進行實踐。

2、記錄、收集實驗的書面材料。

3、修正、完善課題的研究方案。

總結階段:

1、整理資料,總結研究實驗情況,做好結題工作。

2、撰寫科研報告、研究論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二)有助於課題的操作落實

一個詳盡的課題方案,必定少不了課題研究的內容和策略。做課題,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做出來的。因此,課題研究的內容、方法的制定是越詳細越好。即你要做什麼,怎麼做,在課題方案里要說清楚,比如,課題研究的方法有觀察法、調查法、行動研究法、教育實驗法等。你課題研究時什麼時候用行動研究法,什麼時候用調查法,都有個講究。如果你在課題方案里詳細計劃好,那麼,當你開始做課題的時候,就有章可行了。一般我們課題研究的方法是行動研究法和教育實驗法結合著進行。行動研究法進行的是形成性實驗,一般在課題研究的前期,教育實驗法進行的是確證性實驗,一般是在課題研究的後期。

(三)有助於課題的反思總結

一個詳盡的課題方案,更少不了課題研究的目的。課題研究目的的制定,給我們做課題反思提供了依據。在做課題中我們應該經常地根據課題的研究目的去反思我們的研究是否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從而來總結實驗的經驗,以及修正課題研究的內容和策略。

四、要善於合作交流

1、要得到學生、家長的支持

一個成功的課題研究,離不開學生、家長的支持。特別是學生的支持、配合。因此,當你決定做課題時,一定要讓學生知道你的課題研究的目的和需要他們配合的內容。使學生、家長和老師共同搭建實驗的舞台,這是課題研究成功的基礎。

2、要得到領導、老師的支持

一個成功的課題研究,離不開學校領導、同組老師的支持。課題研究需要一個研討的氛圍,需要理論、實踐的指導……因此,我們在做課題的時候要主動的把你課題研究中遇到的困難與科研室的老師、同組的老師,甚至是不同學科的老師去交流、溝通,盡可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和支持。這樣對搞課題研究幫助很大。

3、要得到專家、家人的支持

一個成功的課題研究,離不開專家、家人的支持。課題最終是否成功,最現實的是你做的課題是否獲獎,得到專家的認可。因此,做課題還要去找教研員、找科研專家溝通。盡可能得到他們的指點,使研究的課題更具有嚴密性、科學性。當然,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得到家人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搞課題研究是“想好了做”在課題立項和結題時都要回家看書、寫文章。因此,要取得家人的理解。

第二部分 如何撰寫課題申請書

申報黃山市課題申請書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課題名稱

課題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的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整個課題的形象與質量。這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只會生孩子,不會起名字”。

那麼,如何給課題起名稱呢?

(1)名稱要准確、規范

准確就是課題的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比如我們現在有一個課題名稱叫“黃山市實驗小學教育現代化進程研究”,這裡面研究對象就是黃山市實驗小學,研究的問題就是教育現代化問題。有時候還要把研究方法寫出來,比如 “黃山市實驗小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驗研究”,這裡面研究的對象是黃山市實驗小學學生,而不是其他學校學生,研究的問題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實驗研究,這就說的很清楚,別人一看就知道這個課題是研究什麼。

而有些課題名稱則起的不是很准確,比如“學科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研究”這個名稱,就沒有把研究的對象、問題說清楚,你是中學生或者說是小學生、大學生,是所有的學科或者是單指語文、數學等。再比如“口語突破”這個名稱,設想,別人只看題目,就無法看出研究的是什麼問題,好像是語文,又好像是英語,是中學或者是小學,是高中或者初中更沒辦法看出來。能不能改為“小學生口語突破英語教學模式研究”。總之,課題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確地把你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

規范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范、科學,似是而非的詞不能用, 口號 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要用。因為我們是在進行科學研究,要用科學的、規范的語言去表述我們的思想和觀點。有一個課題名稱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題目如果是一篇經驗性論文,或者是一個研究報告,我覺得不錯,但作為課題的名稱,我認為不是很好,因為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開始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

(2)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

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就盡量不要,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這次學校課題申報表中,我看名稱都比較簡潔、清楚,就不再贅述了。

2、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研究的目的、意義也就是為什麼要研究、研究它有什麼價值。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不要都寫成是堅持黨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一般性的口號。20XX年,市教科所與市實驗小學共同申報了一個省級課題,題目是《大語文教育與兒童個性發展》,我們對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是這樣表達的:

“弘揚人的主體性,喚起兒童的主體意識和主體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開展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所在;是激發兒童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全面培養學生的個性和整體素質,真正落實素質教育發展目標的重要保障。

“教學實踐表明,兒童作為一個個個性鮮明的生命個體,總是帶著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情感來接觸語文材料,他們的學習語文的個性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必須結合語文課的學科特點和時代精神,在廣闊的語文學習環境中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必須立足於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注重道德情操陶冶和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發展學生的智力潛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以實現葉聖陶先生提出的“教是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建立探索性的個體化的主體學習方式,改變一貫由教師“講”、學生被動“聽”的局面。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大語文學習活動中去,在廣闊的語文教育教學環境中,通過相互協作、探討、交流,讓學生在寬松、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中,自己發現知識、掌握知識,領悟知識的真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精神。

“課題的研究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際出發,通過營造大語文教育教學環境,優化現行的小學語文課堂結構,達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大面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探索出一條適合我省小學語文課堂教育教學發展改革之路,為我省廣大小學全面開展素質教育,總結經驗。”

3、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就是在宏觀上應堅持什麼方向,符合什麼要求等,這個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學、政治理論,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發展規劃,也可以是有關研究問題的指導性意見等。對於范圍比較大,時間又很長的課題來講,大家在總的方面,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指導思想,就可以避免出現理論研究中的一些方向性錯誤。

4、課題研究的目標

課題研究的目標也就是課題最後要達到的具體目的 , 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相對於目的和指導思想而言 , 研究目標是比較具體的,不能籠統地講,必須清楚地寫出來。只有目標明確而具體,才能知道工作的具體方向是什麼,才知道研究的重點是什麼,思路就不會被各種因素所干擾。

5、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我們有了課題的研究目標,就要根據目標來確定我們這個課題具體要研究的內容,相對研究目標來說,研究內容要更具體、明確。並且一個目標可能要通過幾方面的研究內容來實現,他們不一定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大家在確定研究內容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很具體,寫出來的研究內容特別籠統、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這對我們整個課題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們要學會把課題進行分解,一點一點地去做。

我們申報的《大語文教育與兒童個性發展》課題的研究內容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

(一)實施大語文教育與促進兒童個性發展關系的研究;

(二)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基本結構、激發兒童個性發展策略的探索;

(三)以激發兒童個性發展為目的、實施大語文教育教學模式的探索。

具體表現為;

⒈研究小學語文教師的素質對兒童語文個性化學習的影響;

⒉研究大語文教育教學的特徵、方法、途徑以及對激發兒童的個性發展的作用;

⒊研究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處理好預設與生成、文本價值取向與學生獨特 體驗的關系;

⒋研究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經典誦讀工程)對兒童個性發展的影響;

⒌探索實施大語文教育對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

⒍關於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的調查與思考以及對優化語文教育教學的影響;

⒎探索小學語文學困生的個性化特徵及對策;

⒏探索能夠激發兒童個性發展、大面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益的質量評估標准;

⒐探索適應激發兒童運用語言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模式;

⒑探索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對其它學科的影響。

確定課題研究目標時,一方面要考慮課題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慮課題組實際的工作條件與工作水平。

6、課題研究的步驟

課題研究的步驟,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從何時開始,至何時結束都要有規定。

7、課題研究的方法

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歷史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實驗研究法、比較研究法、理論研究法等。一個大的課題往往需要多種方法,小的課題可能主要是一種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

我們在應用各種方法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方法的要求,不能不三不四,憑經驗、常識去做。比如,我們要通過調查了解情況,我們如何制訂調查表,如何進行分析,不是隨隨便便發張表,搞一些百分數、平均數就行了。

8、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報告、論文、專著、軟體、課件等多種形式。課題不同,研究成果的內容、形式也不一樣,但不管形式是什麼,課題研究必須有成果,否則,就是這個課題就沒有完成。

9、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分工

在方案中,要寫出課題組長、副組長、課題組成員以及分工。課題組組長就是本課題的負責人。

一個課題組應該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權之士,二是有識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權了課題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識了課題質量、水平就會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實實去干。課題組的分工必須是要分得明確合理,爭取讓每個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責任,不能吃大鍋飯。但是在分工的基礎上,也要注意全體人員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討,克服研究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

經費估算,就是課題在哪些方面要用錢,用多少錢,怎麼管理等。這些要寫清楚,不然專家們是不放心讓你立項的,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是也。

今天,談的主要是“如何撰寫課題申請書”這一問題。我們希望我市的小學老師們把你們平時做題時的困惑與煩惱告訴我們,我們共同來探討,解決;我們也希望大家把你們的心得告訴我們,讓全市的小學老師都來分享你成功的快樂!

『捌』 如何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課題

一、提高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在教學開始時,我給每個學生起一個英文名,學生們很好奇,也很樂意自己擁有了新名字。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我都叫他們的英文名。在教學過程中,我認真研讀教材,精心設計語言情景,通過學唱英文歌曲、競猜、搶答、表演等形式組織好課堂教學,有時自編的小品都取材於班內真人真事,讓本人表演。我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編劇小組,讓他們積累素材。課堂教學的多樣性,充分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理,寓教於樂,學生不會生厭,讓他們參與其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擴大詞彙量

詞彙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學生的理解和閱讀速度。擴大詞彙量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前提。所以,對於每個英語學習者,都要熟練掌握一定量的詞,才能更好地進行閱讀。詞彙量的獲得,首先是課本上的必須掌握。在記單詞時不要單獨記生詞,那樣很容易忘,最好把它放在句子或文章中一起記憶。把單詞同整句話一起記,不僅記住了單詞的意思,也記住了它的用法。其次,廣泛閱讀是擴大詞彙量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在泛讀時不要求對內容完全掌握,能看懂、能接受信息、進行簡單總結,能就所讀內容進行問答就行。廣泛閱讀可以是老師向學生指定閱讀材料,然後統一檢查、提問。也可以是學生自己閱讀,老師不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在讀物選擇方面老師應給予指導,作到有布置、有指導、有檢查。可以讓學生們通過比賽看書多少、難易程度、詞彙量的大小來激發讀書的樂趣。

三、養成良好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前提,不同的閱讀方法會產生不同的結果。良好的閱讀習慣應該是:1.
不要出聲讀或指讀,要默讀。出聲讀和指讀都會分散注意力,限制閱讀速度。默讀可以集中大腦,邊讀邊想,可設問、可推測。2.
不要逐字逐句地讀,要以意群或句子為單位。逐字逐句地閱讀過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單詞上,不僅影響閱讀速度,而且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3.
不要重復閱讀,這樣影響理解力的集中,減慢閱讀速度,因此會挫傷學生的閱讀興趣。要調用自己的全部知識和智慧,一口氣越障礙看到底。4.
不要一見生詞就查字典,要養成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詞義的習慣,在不影響理解全文的地方,要捨得放過難點,只有這樣,才能保持閱讀興趣。5.
不要邊讀邊譯,這樣影響速度,不能促進理解。應該直接用英語思維、記關鍵詞、抓主旨。

四、重視閱讀技能的培養

讀書需要多種能力,需要語言能力、記憶能力、語言技能、理解能力及閱讀技能。

閱讀能力也是閱讀方法,閱讀目的不同需要不同的方法,閱讀材料不同需要不同的方法,不同類的書需要不同的方法。培根在「論讀書」一文中對閱讀技能、方法作過論述:「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須咀嚼消化。換言之,有隻須讀其部分者,有隻需大體涉獵者,少數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書也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提煉猶如水經蒸餾,淡而無味矣。」

「只須讀其部分者」是有目的,有選擇的閱讀,可通過巡查與略讀來完成;「有可吞食者」,即「只須大體涉獵者」,指快速吞食,可大體略讀、查閱;「少數則須咀嚼消化」,即「少數則須全讀」,需要進行反復閱讀、精讀、研讀。

掌握一定的技能之後,還要多練,做到熟能生巧,真正提高閱讀能力。

『玖』 小學英語閱讀課程方案

小學英語閱讀課程方案

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為其打好語音、語調基礎,最終使學生具備初步的用所學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閱讀是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閱讀教學在外語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閱讀課一直是最受重視的科目。下面一起來看一下我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英語閱讀的課程方案吧!

1、從生活實際入手,引入話題

小學英語在中高年級課本中已經出現了Let』s read,story time、繞口令等閱讀材料,同時所列功能項目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內容,突出了語言學習與學生生活經歷相聯系。課文基本上是以單詞、對話、閱讀的形式編排的,一課一個專題,圖文並茂,即圍繞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某個熟悉話題展開,提供相關畫面。教材的這種編寫特點也決定了小學閱讀教學要求突出「用」字,要讓學生學習、理解與傳遞必要的信息。

2、 層層推進,逐步操練

在小學階段,我們強調教師抓住小學英語教學的三個要點:興趣+情景+活動,採用諸如Look and Say這一類的方法,藉助圖片、錄像或假設的情景,讓學生對語言的的感知,對課文內容的感知,使他們產生閱讀的慾望

再通過一個Let』s be a painter.的教學活動,即讓學生留在腦中最深刻的一次假期通過畫筆畫下來並進行討論。並記錄下來在小組之間進行傳閱。既實現訓練任務向實踐型任務的過渡,培養語言運用能力,又解決了閱讀材料少的問題。讓學生輕松地在同學之間找到了感興趣的閱讀材料,同時也讓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3、視聽著手,解決問題

以問題推動學習,通過解決問題來感知整體的閱讀材料。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藉助課文圖片,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呈現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錄音。就這樣,通過設計問題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鑒賞文章的切入點。即教師設計問題,要遵循循序漸近的原則,要把問題建築在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之上,服務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水平的目標需要。

但是在循序漸進的原則下要盡量做到:

a.提問要誘發學生興趣設計問題:應該在學生現有的知識積累基礎上,在現有的邏輯思維水準下,換不同的角度提問。

b.提問設計須有「度」,從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實際出發,利用有關提示引導,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

c.提問設計應「巧」

4、過程指導,適當調控

閱讀習慣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閱讀的效率。小學生剛剛接觸英語,並不知道如何很好地去閱讀,大部分學生要靠老師正確的指導,而閱讀習慣也不是一朝一夕能養成的。為此,閱讀教學過程中注意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具體有:

a.培養學生默讀的習慣;

b.培養學生根據意群認讀的習慣c.培養學生猜詞的習慣,最終鼓勵學生積極地進行閱讀。

5、滲透異國文化,拓展閱讀空間

語言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英語學習中有許多跨文化交際的因素,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對英語的學習和使用,因此通過文化背景的滲透來培養文化意識有助於學生真正學好、用好英語,「流」向課外。

在My holiday的教學中我也積極地滲透西方節日及文化。如Christmas,Thanksgiving Day,等等,同時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去搜尋更多的相關信息。這樣,讓學生在主動,有興趣的條件下自主地拓展了課外閱讀的空間。

6、要增加語言實踐量,延伸英語閱讀空間

從培養閱讀能力的角度來看,僅限於課文的閱讀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閱讀課的課堂教學內容絕不能只停留在封閉的教室、狹窄的一本書里,而是要面對更廣闊的社會生活,以拓寬閱讀內容視角,擺脫傳統的英語閱讀教材的束縛,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

具體做法:

(1)可開辟一個課室,裡面擺設著各種兒童英語讀物,這些讀物生動有趣,語言地道,豐富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資源。

(2)網上閱讀:多媒體技術、網路技術的普及為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契機,注入了活力,藉助這一優勢,我們可以把網上閱讀作為閱讀教學和課外閱讀的形式之一。同時,我們可以藉助多媒體計算機網路的智能化優勢,建立英語學習資料庫,為學生提供個別化閱讀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可以根據各自的需要,調看有關材料,以便讓學生自我拓展閱讀的空間。

7、要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人格教育

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當前素質教育的目標之一。閱讀教學應結合教學內容,寓思想品德教育於英語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因此,教師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以知識為載體,適時適度地滲透思想品德以及愛國主義教育。

拓展閱讀: 小學英語閱讀活動方案範文

一、指導思想

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為其打好語音、語調基礎,最終使學生具備初步的用所學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要適應社會、時代的需求,應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以學校發展的眼光對待英語教學。

成功的英語教學要依賴大量的語言材料和語言實踐,然而我們在多年教學實踐中感到:小學階段的學生接觸和使用語言的時空受到一定的限制。課外閱讀是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閱讀教學在外語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閱讀課一直是最受重視的科目。還有,閱讀是鞏固和擴大詞彙量的好方法。然而現行的小學英語並無明確的英語閱讀教學目標和配套的閱讀教材,因此在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課外閱讀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總體目標

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引導學生注重積累,注重閱讀感受和體驗,培養語感。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學生閱讀理解和分析鑒賞能力。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

三、閱讀目的

1.擴大學生的詞彙量。通過課外閱讀,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詞彙,進一步提高英語的閱讀水平和范圍,讓他們的生活不再僅限於課堂上,讓他們體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

2.積極營造書香校園,激發學生英語課外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拓寬學生的英語視野,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素養。

3.介紹英美文化背景,幫助學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習慣用語並增加學習興趣,拓寬眼界,增長知識。

4.通過英語課外閱讀,豐富英語涵養,提升英語能力,挖掘英語潛力,藉助多種形式的英語課外活動,全面展示學生的英語閱讀成果,建立自信、激發動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厚實的基礎。

四、閱讀對象:三到五年級的學生。

1.注重單詞片語的積累,讓學生自備一本專用記錄本,記下所學的單詞,片語或小語法等,以便經常翻閱,復習,防止遺忘。

2.在各個班級制定英語角,鼓勵學生動手製作英語小報。

五、具體目標

一級(三年級):

1.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和讀懂簡單的小故事。

2.能交流簡單的個人信息,表達簡單的情感。

二級(五年級):

1.能藉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並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

2.能結合上下文,理解句子。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閱讀速度有所提高,能夠根據閱讀材料的相關內容,回答一些較為復雜的問題。

六、方法指導

1、首先,提供語言感受,重視輸入。

對於首先呈現的故事素材,教學中要給學生盡可能多地提供感受語言的機會。教學中可以通過教材上的故事連環畫,根據故事內容製作的動態課件,教師聲情並茂的表演和體態語言等多種輸入方式,使得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如用眼、用耳、用腦等來感受故事的情景和內容。與此同時學生會積極地接收各種信息、發現事實、發現問題,如生疏的詞語,進而逐步形成通過整體接受事實、領會故事概要的能力;根據感受到的相關信息猜測、推測生疏詞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養成認真觀察、仔細聆聽、積極思索發現等積極學習的態度和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

2、其次,要緊扣故事素材,強調理解。

理解過程採取由表及裡、從易到難的方式,要有層次性。例如:可以先引導學生看故事的插圖和故事的標題,要求他們能預測故事的大意;再讓學生看圖聽錄音或教師表演,要求他們能弄清故事中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間的關系;再讓學生邊看邊分節聽故事的錄音,要求他們能選擇判斷哪幅圖表現這段錄音的情節;最後組織學生看圖整體聽故事錄音,要求他們能回答有關理解性問題等等。分層次理解故事的方式或活動力求多樣,另外對學生的表現要及時評價,這樣有助於樹立他們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在故事教學中導入語言知識,促進學生的理解。

故事中肯定會有些新的詞語和句型結構,要根據實際把握時機在恰當層次的理解活動中採用直接式或間接式,集中方式或分散方式,甚至以直接翻譯的方式自然巧妙地導入。但是在教學時要講究分寸,在理解過程中這些語言現象導入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和促進學生對故事更准確全面的理解,絕不可為單純去教詞彙句型而造成對故事理解活動的干擾或終止。當然可以有意識地採取板書、出示卡片等方式強調新的詞語和結構,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對於這些目標語言點的進一步學習和操練,可以在後面有所設計和安排。學生在故事理解過程中對這些新語言現象的初步感受,又能為他們進一步學習、操練、掌握和運用這些詞彙和句型結構作好鋪墊。

3、最後,還要注重模仿表演,強化體驗。

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在英語學習中,還是應該注重模仿。所謂模仿並不是機械地跟讀。學生的模仿活動一定是在理解故事的內容和情節之後。沒有理解的跟讀活動是毫無意義的。模仿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能用准確的語音語調和情感說英語。要盡可能多地讓學生跟著錄音機進行模仿。表演是讓學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過group work等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語言表達的初步體驗。心理學認為,帶有情感、伴隨動作表演故事有助於學生語言的內化,進而能促

進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這一點在高年級的英語教學實踐中獲得了很好的印證。當然,對於程度好的學生還可嘗試讓他們創造性地對故事進行改編並表演,以第三者的身份用陳述的方式介紹故事的內容等等,逐步培養他們高層次的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

七、保障措施

1、創設閱讀氛圍

建立班級英語角及其它學習陣地。可以向學生徵集英語方面的課外書籍,讓學生將書帶到教室,方便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充分利用教室內外的櫥窗、黑板報、手抄報等陣地展示經典佳句,展示學生的閱讀成果,營造誦讀的氛圍。

2、指導閱讀方法

幫助學生制訂課外讀書計劃,指導課外讀書方法,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交流活動,對不喜歡讀書的學生,要特別關注,經常引導、鼓勵、熏陶、點撥。

教師自身也要以身作則,不僅對「必讀書」要熟悉,還要拓展閱讀面,多讀書,好讀書。

3、保證閱讀時間

4、開展課外閱讀專項活動

(1)利用英語課的free talk 時間,讓學生介紹自己的閱讀故事。

(2)開展課外閱讀手抄報比賽、連環畫比賽、講故事、演短劇、閱讀競賽等多種活動。

(3)定期評出「故事大王」、「小翻譯家」,並且給予少量的物質獎勵,如課外閱讀材料。

(4)發動學生搜集英語故事,定期進行閱讀推薦會。

;

『拾』 小學英語閱讀設計方案範例五篇合集

小學英語閱讀設計方案範例五篇合集 通過英語課外閱讀,豐富英語涵養,提升英語能力,挖掘英語潛力,藉助多種形式的英語課外活動。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小學英語閱讀設計方案,來欣賞一下吧,希望能夠幫到你們.

小學英語閱讀設計方案一
一、指導思想

通過舉辦校園英語節,營造濃厚的英語交際氛圍,讓學生感受英語,應用英語。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各項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拓展學生視野,豐富校園文化。

二、活動 口號

英語節將以todothemost,toshowthebest(積極參與,秀出自我)

kissenglish,kisstheworld(親近英語,擁抱世界)為主題,通過系列活動,營造語言氛圍,拓展學生視野,培養學生情趣,激發英語興趣,展示語言能力,促進和諧發展。

三、活動宗旨

人人參與、經歷過程、體驗快樂、培養能力。

四、活動時間

2020年5月4日----2020年5月31日

五、活動內容



六、活動獎勵

以上活動以年級為單位,各項比賽設一、二、三等獎若干名,獲獎證書由教導處統一發放。學校英語教研組組織教師認真做好評選工作。每年級評出組織獎一名,同時評出學校英語單詞大王、英語介紹明星、英語書法明星、英語文化小使者、英語寫作之星等。獲獎作品採用展板形式進行展出。
小學英語閱讀設計方案二
一、指導思想

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為其打好語音、語調基礎,最終使學生具備初步的用所學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要適應社會、時代的需求,應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以學校發展的眼光對待英語教學。

成功的英語教學要依賴大量的語言材料和語言實踐,然而我們在多年教學實踐中感到:小學階段的學生接觸和使用語言的時空受帶祥握到一定的限制。課外閱讀是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閱讀教學在外語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長期蠢慶以來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閱讀課一直是重視的科目。還有,閱讀是鞏固和擴大詞彙量的好方法。然而現行的小學英語並無明確的英語閱讀教學目標和配套的閱讀教材,因此在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課外閱讀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總體目標

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引導學生注重積累,注重閱讀感受和體驗,培養語感。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學生閱讀理解和分析鑒賞能力。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

三、閱讀目的

1.擴大學生的詞彙量。通過課外閱讀,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詞彙,進一步提高英語的閱讀水平和范圍,讓他們的生活不再僅限於課堂上,讓他們體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

2.積極營造書香校園,激發學生英語課外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拓寬學生的英語視野,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素養。

3.介紹英美文化背景,幫助學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習慣用語並增加學習興趣,拓寬眼界,增長知識。

4.通過英語課外閱讀,豐富英語涵養,提升英語能力,挖掘英語潛力,藉助多種形式的英語課外活動,全面展示學生的英語閱讀成果,建立自信、激發動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厚實的基礎。

四、閱讀對象:三到五年級的學生。

1.注重單詞片語的積累,讓學生自備一本專用記錄本,記下所學的單詞,片語或小語法等,以便經常翻閱,復習,防宴旅止遺忘。

2.在各個班級制定英語角,鼓勵學生動手製作英語小報。

五、具體目標

一級(三年級):

1.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和讀懂簡單的小故事。

2.能交流簡單的個人信息,表達簡單的情感。

二級(五年級):

1.能藉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並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

2.能結合上下文,理解句子。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閱讀速度有所提高,能夠根據閱讀材料的相關內容,回答一些較為復雜的問題。

六、方法指導

1、首先,提供語言感受,重視輸入。

對於首先呈現的故事素材,教學中要給學生盡可能多地提供感受語言的機會。教學中可以通過教材上的故事連環畫,根據故事內容製作的動態課件,教師聲情並茂的表演和體態語言等多種輸入方式,使得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如用眼、用耳、用腦等來感受故事的情景和內容。與此同時學生會積極地接收各種信息、發現事實、發現問題,如生疏的詞語,進而逐步形成通過整體接受事實、領會故事概要的能力;根據感受到的相關信息猜測、推測生疏詞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養成認真觀察、仔細聆聽、積極思索發現等積極學習的態度和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

2、其次,要緊扣故事素材,強調理解。

理解過程採取由表及裡、從易到難的方式,要有層次性。例如:可以先引導學生看故事的插圖和故事的標題,要求他們能預測故事的大意;再讓學生看圖聽錄音或教師表演,要求他們能弄清故事中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間的關系;再讓學生邊看邊分節聽故事的錄音,要求他們能選擇判斷哪幅圖表現這段錄音的情節;最後組織學生看圖整體聽故事錄音,要求他們能回答有關理解性問題等等。分層次理解故事的方式或活動力求多樣,另外對學生的表現要及時評價,這樣有助於樹立他們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在故事教學中導入語言知識,促進學生的理解。

故事中肯定會有些新的詞語和句型結構,要根據實際把握時機在恰當層次的理解活動中採用直接式或間接式,集中方式或分散方式,甚至以直接翻譯的方式自然巧妙地導入。但是在教學時要講究分寸,在理解過程中這些語言現象導入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和促進學生對故事更准確全面的理解,絕不可為單純去教詞彙句型而造成對故事理解活動的干擾或終止。當然可以有意識地採取板書、出示卡片等方式強調新的詞語和結構,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對於這些目標語言點的進一步學習和操練,可以在後面有所設計和安排。學生在故事理解過程中對這些新語言現象的初步感受,又能為他們進一步學習、操練、掌握和運用這些詞彙和句型結構作好鋪墊。

3、最後,還要注重模仿表演,強化體驗。

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在英語學習中,還是應該注重模仿。所謂模仿並不是機械地跟讀。學生的模仿活動一定是在理解故事的內容和情節之後。沒有理解的跟讀活動是毫無意義的。模仿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能用准確的語音語調和情感說英語。要盡可能多地讓學生跟著錄音機進行模仿。表演是讓學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過groupwork等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語言表達的初步體驗。心理學認為,帶有情感、伴隨動作表演故事有助於學生語言的內化,進而能促

進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這一點在高年級的英語教學實踐中獲得了很好的印證。當然,對於程度好的學生還可嘗試讓他們創造性地對故事進行改編並表演,以第三者的身份用陳述的方式介紹故事的內容等等,逐步培養他們高層次的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

七、保障措施

1、創設閱讀氛圍

建立班級英語角及其它學習陣地。可以向學生徵集英語方面的課外書籍,讓學生將書帶到教室,方便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充分利用教室內外的櫥窗、黑板報、手抄報等陣地展示經典佳句,展示學生的閱讀成果,營造誦讀的氛圍。

2、指導閱讀方法

幫助學生制訂課外讀書計劃,指導課外讀書方法,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交流活動,對不喜歡讀書的學生,要特別關注,經常引導、鼓勵、熏陶、點撥。

教師自身也要以身作則,不僅對“必讀書”要熟悉,還要拓展閱讀面,多讀書,好讀書。

3、保證閱讀時間

4、開展課外閱讀專項活動

(1)利用英語課的freetalk時間,讓學生介紹自己的閱讀故事。

(2)開展課外閱讀手抄報比賽、連環畫比賽、講故事、演短劇、閱讀競賽等多種活動。

(3)定期評出“故事大王”、“小翻譯家”,並且給予少量的物質獎勵,如課外閱讀材料。

(4)發動學生搜集英語故事,定期進行閱讀推薦會。
小學英語閱讀設計方案三
一、教材分析

Unit 5 這一單元的主題是Numbers,學習數字、交通工具、玩具、表達名詞的復數,一首數字歌和學習四個以字母暗線編排的新單詞insect、ink、 jacket和jeep,以及含有這四個單詞的一首兒歌等內容。由於內容較多,本單元計劃安排四課時。Lesson 1 為這一單元的第一課時,學習數字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知道各表示的是數字幾,同時學習,火車,汽車,球 洋娃娃,玩具熊的英文表達法,通過學習能夠根據圖片快速地說出英文單詞,以及與數字有關的表達 How many。對於數字1~5的英語說法,大多數孩子較為熟悉,應注意正音,特別是three |θri:| 較難掌握。在有意義的情意中,學習How many句型,理解數字與“多少”的聯系,為後面學習名詞的復數形式作鋪墊。

二、學生狀況分析

一部分孩子在幼兒園或學前班接觸過少量英語,大多數孩子屬初識英語。這些一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大膽、熱情、積極,對英語學習興趣濃烈,他們喜歡說、唱、玩、演、做游戲、比賽等活動,且樂於表現自己。但他們的注意力不易持久,無意注意佔主要,所以宜盡量採用活動式教學法並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通過近三個月的學習,這些孩子已經掌握了一些簡單的日常問候用語,能大膽地模仿並進行跟讀;能聽懂一些簡單的課堂用語,並作出相應的反應;並能就個人的特徵,如名字、性別等進行簡單介紹;學習了顏色、學慣用品、動物、水果、五官部分等單詞,能表達問候、致謝,有濃厚的學習英語的興趣、有一定的自信心。

Numbers

教學目的:

1﹑學習數字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知道各表示的是數字幾,同時學習,火車,汽車,球 洋娃娃,玩具熊的英文表達法,通過學習能夠根據圖片快速地說出英文單詞。

2、能夠聽懂表示詢問數量的功能句:How many ……?並能夠根據詢問用數字one ,two ,three……來回答。

3、學生能夠快速的指讀朗讀新單詞。

4、小游戲鞏固所學的新單詞,同時使學生感到在快樂的學習英語,為今後學習英語建立興趣。

教學重點:

學習單詞one、 two 、three 、four、 five、train、ball、 doll 、car 、teddy bear,掌握其意思並能夠認讀。

能夠聽懂表示詢問數量的功能句,並做出回答。

教學難點:

區分單詞ball、 doll 、掌握其讀音,不混淆。

教學准備:

ppt,火車及汽車的喇叭聲、實物教具。

教學過程:

一、熱身(sing a song ——Happy birthday song)

T:剛才唱的歌是為Sam 慶祝生日,那麼你們看這是誰?

出示Mocky的圖片。問,Who is this?

S: Mocky

T: Mocky的生日也要快到了,I want to buy some gifts for him ,can you help me ? S: Yes!

二、呈現新知

T: 我們一起去商店為Mocky挑選禮物,但商店離這里很遠,我們選擇什麼交通工具呢?listen!

(一)car train

1.教師播放汽車的喇叭聲。

估計:學生很快地說出汽車。

對策:T: Yes ,by car,同時教師出示小汽車的圖片,教讀 car ,指生讀,教師加動作做開汽車的狀態,di di car ,di di car,

T: the store is too far, so we must by train get there

2.教師播放火車的喇叭聲,同時拿出單詞卡片教讀train ,

a先教師教讀幾遍,b分男_,c教師雙手放在身體兩邊做車輪轉動 轟隆隆 train, 轟隆隆 train , d di di car, 轟隆隆 train

3.帶領全班復習這兩個單詞。

過渡:Look,we are at the store gate, Let us go in and have a look!看我們來到了商店門口,讓我們快進去看看吧!

(二)one two three four five

1、播放課件(商店大門敞開)

T: what can you see?

估計:學生會說出很多的中文.

學過的單詞可能會用英文說出。

對策:教師引導:I can see an apple.

如果此時學生說出的是幾個物品,教師要告訴學生一個,用a,an 多了要在單詞後加s。

同時教師可以舉例說明 bananas

2、教師指著蘋果問:what ‘s this ? s: apple

教師:How many apples ? (教師多說幾遍,並告知學生意思,使學生形成初步的意識))

估計:有的學生會說出中文一個,有的可能會說英文的one.

T;There is one apple 引出 one .同時出示單詞卡片 one.

教師教讀單詞,指生朗讀,同時伸手錶示數字1。

3、教師指著屏幕問:How many cars?

教學單詞 two ,請學生聽老師的發音,帶領學生朗讀,看圖片進行朗讀,教學順口溜:one one two,(還可以讓學生伸手記憶)

4、同法學習three, four,five

5、運用手勢復習1——5的英文表達法,同時激起學生表達的_

6、play a game ____Lishen and show your fingers

Let’s play a game .

規則:當老師說完數字後,生立即舉起自己的手指,舉得最快並且對的同學可以得到一個笑臉。

(目的 鞏固數字1-5的表達。)

(三)doll ball teddy bear

1、教師出示皮球 look! 教師一邊拍球一邊數數,帶領學生數數。

請個別學生試拍(要求邊拍邊數)

2、教師舉起皮球:this is a ball

請學生跟讀,讓學生感知b的發音,然後記憶。

3、看屏幕:How many balls ?

How many cars ?

How many ……?

T: Who can ask other any questions ?(Who want to be a little teacher?)

估計:學生會說出,但單詞後的復數形式不會加上。

不會問

對策: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加上s,並教授讀音。

教師引導如教師說:how ……讓學生說後面的,降低孩子說的難度。

T: (拿著洋娃娃)I am a girl ,so I like doll, (我喜歡娃娃),You are a girl , do you like doll?(指著一名學生詢問)

4、請學生摸摸洋娃娃,並跟讀doll,齊讀,小組讀

Guess how many dolls ?(關掉大屏幕)

教師用yes 或者no來回答。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

教師出示; 區分ball 和 doll

A 從讀音上 ,區分 b ,d 教師教讀,使生感知二者的發音。

B 教師拿兩張圖片 請生朗讀鞏固,然後快速的出示其中一張,請生朗讀,鍛煉學生的反應與記憶。

5、T:Look!He is my son, his favourite toy is teddy bear ,do you like teddy bears ?

學習 teddy bear,師領讀,生跟讀,小組讀,個人讀。

6﹑Let count.

多媒體光碟(師帶著數第一個,生完成其他)

7﹑T:Today we see so many gifts,which gift is for Mockey?

Let us play a game,the winner choose the gift for Mockey.

每個學生手裡都有一個新單詞卡片,教師讀,當聽到自己手中的讀音後快速的起立,並大聲朗讀。如果正確為其小組畫一個笑臉,哪組笑臉最多哪組勝利,然後由這小組決定送給Mocky什麼禮物。

8、sing a aong.

幫 Mocky 選好了禮物,讓我們提前祝福 Mocky 生日快樂,將生日快樂歌送給他!
小學英語閱讀設計方案四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如何用英語表達顏色的單詞,學習單詞red\yellow\blue\black \white和句型What colour is it?It’s?並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情感目標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激發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3、能力目標發展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設計理念:

由於本節課是一年級教學內容,所以本節課的教學以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來貫穿整堂課,以學生為主體,以多媒體和教具的形式創設不同的學習情境,充分讓學生的發揮主動和創造的學習英語的空間。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的整個環節,通過聽,說,唱,演,讓孩子們主動的探究知識,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 Greeting

1、Sing a songs:《Little Rabbits》 (表演唱形式)通過播放課件,師生跟著大屏幕邊做動作邊演唱這首英語歌曲,營造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拉近師生間的情感距離。

讓孩子在課堂上得到全身心的放鬆。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

2、Free talk:hello / Good morning / Nice to meet you!

教師與學生問候。

二、Revision

以看圖片進行游戲形式復習單詞。為新課作好准備。

三、presentation.

1.教white,black,red,yellow,blue.

(1)播放課件。

讓學生看屏幕里的不同顏色衣服的卡片引出顏色單詞white\black.學會這兩種單詞後進行拍手說: Colour,colour,what colour. Black,black,Its black..

Colour,colour,what colour. White,white, Its white.

(2)教師播放藍天flash,引出單詞blue.教師領讀,學生跟讀。

(3)教師拿出一個盒子,讓學生猜水果。由草莓和香蕉引出另兩種顏色red\yellow。

(4)教師利用帶有顏色的卡片對個別和全體學生進行提問,“What colour is it?”學生們都積極配合老師的回答。 作為老師我也對這些孩子們進行了適當的鼓勵。

(5)給學生自由練習時間,以兩人一小組的形式進行練習說單詞,一個人說漢語,另一人用英語回答單詞的形式進行反復機械式練習。

四、 Consolidation 游戲

本環節我設計了兩個有趣的游戲,幫助學生復習所學新知識,並且還能幫助學生鞏固新知識。

1、Guess the colour. 教師將事先准備好的單詞圖片如白色的小鳥,綠色的青蛙,紅色的蘋果等圖片進行游戲,首先請一名學生到前面猜,猜的學生面對全班站立,然後老師會從中抽出一張圖片高舉在手中說:“This is a bird。What colour is it? guess。”猜的學生可以問全班同學:“red (green)?”等,全班同學答:“Yes”或“No”。

猜對的可以換另一位學生繼續猜。

2、Point and Colour。

老師通過投影燈向學生出示不同顏色的卡片,讓學生們說出是什麼顏色。

舉例說明

老師:(指向_卡片)

學生:It’s yellow.

3. 比一比。我從准備好顏色的單詞卡中挑選三張讓學生快速認記,

我說:“One,two,three。”然後迅速拿走一張卡片,讓學生說出是哪幾個單詞,最快舉手說對這三個詞的同學可以獲得一個小笑臉。

五、Practice. Listen and colour

學生通過聽錄音來判斷所聽單詞的顏色。並用彩筆將所聽的圖片圖上顏色。從而培養孩子不僅愛動腦,而且還動手的習慣。

從而提高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六、Homework

讓學生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去尋找顏色並用英語說一說這些單詞,讓學生真正感受生活所帶來的色彩,從中讓孩子們學習熱愛生活,也更加熱愛學習英語。
小學英語閱讀設計方案五
一、如何創新作業的設計:

我們知道,一堂完整的課堂是應該有作業設計的。而小學英語的作業怎樣布置呢?一直以來,我們老師在布置課後作業時,經常喜歡布置一些抄抄背背的任務,有時還是因為不知布置什麼樣的作業而讓學生抄抄單詞應付了事。但是,新課程理念下的作業,已經不再是以往的那種抄寫單詞、背誦課文之類的作業了,教師們應該嘗試創新的作業設計:比如,在講春節和萬聖節這些節日之前,我們可以讓孩子們回家查一查有關這些節日的信息,看誰了解的多並回到課堂進行比賽分享;在教到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時,我們可以讓孩子發揮想像力,通過畫畫的方式讓學生描繪各個季節的景色並用所學的句子描述出來;在教玩一篇對話性的課文後,我們可以讓學生用簡單的幾個句子復述出來;在教到一些語音、語調很美的文章後,我們可以給孩子布置一些模仿錄音朗讀課文的作業,第二天我們回班級里進行模仿秀的比賽,並評獎等等。

二、進行作業設計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在進行作業的創新的同時,我們要考慮以下幾點:1.創新的作業設計目的在於使作業的形式豐富多樣,並且能夠拓展學生的能力,使知識得以延伸,並能挖掘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潛能,但並不表示我們就不再布置抄抄寫寫的作業了,在基礎階段,類似的作業還是很有必要的;2.在布置創新的作業時,還要注意分層,因為學生的語言習得能力不盡相同.因此,不同的學生要布置不同的作業,這樣才能讓所有的孩子有收獲,有進步.結合這幾年的教學,我覺得語言學習是帶有一定天賦的.有的孩子能一點就通,而有的孩子的發音就怎麼訓練都到不了位,怎麼努力都達不成目標.所以,我在實踐過程中還是比較倡導一種所謂的“米飯+蔬菜”的作業形式。“米飯”是基本的學習要求,是必須人人要達到的;而“蔬菜”是拓展練習,可根據孩子們的喜好、能力來自己選擇。比如,在學習某一句型後,我們可以設計這幾種作業供孩子們選擇:第一可以是基本的Makesentences,選擇這一層面的往往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他們可在造句的詞彙上自主選擇;第二是Makedialogues,選擇這一層面的往往是稍有依賴心理的孩子,他們總會兩到三人一組討論對話的內容和語言組織,由於是合作,他們總能及時糾正自己語言中所出現的錯誤,是一種很好的互補形式的中作業;另外還有一些學習能力特別強的學生,他們能自己Makedialogues,充分運用所學知識發揮想像力,在作業反饋階段總能引起其他孩子的極大興趣。

因此,好的作業布置對課堂教學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流於形式的作業只會讓孩子對英語更為卻步。孩子的培養不可能是同一模式,這也決定了我們教師的教學部可能是同一種方案。

熱點內容
英語作文開頭結尾應該怎麼寫 發布:2025-09-13 21:10:32 瀏覽:622
懂的來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3 21:09:12 瀏覽:951
英語作文怎麼能滿分 發布:2025-09-13 21:09:11 瀏覽:581
你必須吃更多的蔬菜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3 21:07:14 瀏覽:71
男人喜歡運動英語怎麼翻譯成英語 發布:2025-09-13 21:04:13 瀏覽:695
一樓中文翻譯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3 21:02:44 瀏覽:745
這些花用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3 20:59:15 瀏覽:709
祝女士生日快樂翻譯成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3 20:54:16 瀏覽:859
英語大作文結尾怎麼寫 發布:2025-09-13 20:54:02 瀏覽:300
學英語很難啊英語怎麼翻譯 發布:2025-09-13 20:51:35 瀏覽:530